【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9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通過肢體動作,感應短短長的樂句
2、在游戲活動中,了解螢火蟲的特征
3.感受與同伴相互合作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紗巾 碰鈴 圖片
四、活動過程
(一)進場
聽音樂《hello》音樂進場,
(三)故事引入,了解螢火蟲的特征和生活習性
在一天晚上,寶寶和媽媽一起去露營,他們搭了一個帳篷,天慢慢暗下來了,寶寶抬頭一看,看到天上有許多星星,一閃一閃的,寶寶看得入迷了,突然天上的星星都飛下來了,星星怎么會飛下來呢,原來是螢火蟲飛下來了。螢火蟲是怎么飛下來(跳舞)的我們一起來聽聽音樂。了解歌曲中螢火蟲的一些特征(提燈籠,像星星)
(四)徒手律動,感應短短長的樂句
1.螢火蟲飛累了,會到哪里去休息呢?
2.那讓螢火蟲到我們身上來好不好?
3.聽音樂飛停飛停飛飛停(教師清唱音樂)
(五)道具律動
1.自由玩紗巾
2.還要給螢火蟲裝上漂亮的翅膀
3.集體學螢火蟲飛蹲飛蹲飛飛蹲
4.兩兩小朋友合作飛
5.老師剛才把你們飛的圖畫都畫下來了我們來看看,他們飛了幾次啊?飛得一樣嗎?
(六)樂器演奏
1.螢火蟲媽媽還給我們帶來了一樣寶貝,是什么啊?它說呀要幫我們把它的寶寶都叫回來,我們來聽聽看它怎么叫的?
2.幼兒徒手學習
3.樂器演奏
4.螢火蟲寶寶回家了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數數活動,初步了解學生的數數情況 ,使學生初步學會數數的方法。
2.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的觀察習慣。
3.培養學生有序觀察,分類計數的良好思維習慣。
4.初步培養學生用較完整的數學語言回答問題的良好習慣。
5.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學重、難點:按一定的順序數數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 教師引入談話:
小朋友,你們會從1數到10嗎?數數看。(學生數數)
老師很高興。我給大家帶來了一樣禮物,你們想看嗎?
2. 創設數數情境:
數的兒歌:
我說一,你說一, 我說二,你說二, 我說三,你說三,
一張紙頭一支筆, 身上長著許多二, 鮮紅領巾胸前戴,
學習數學做練習, 二只手來二只腳, 三只角和三條邊,
就要用到紙和筆。 還有眼睛和耳朵。 小朋友們真喜愛。
我說四,你說四, 我說五,你說五, 我說六,你說六,
屋里有張方桌子, 五星紅旗迎風舞, 六一節日多快樂,
四只角來四條邊, 國旗上有五顆星, 唱歌跳舞做游戲,
用它讀書和寫字。 我是一顆小星星。 祖國兒童真幸福。
我說七,你說七, 我說八,你說八, 我說九,你說九,
七天就是一星期, 一起去幫老大媽, 老人節在九月九,
雙休在家要讀書, 你掃地,我擦窗, 尊重長輩有禮貌,
還幫媽媽做家務。 樂得大媽笑哈哈。 人人夸我好寶寶。
我說十,你說十,
兩只手上有手指,
十個手指用處大,
學習雷鋒做好事。
二、認真觀察,正確數數
1. 激發觀察興趣
我們都是小學生了。現在老師帶大家去看一看一所美麗的鄉村小學—[將書P2-3畫面整體呈現]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小朋友高高興興地到學校來上學了。大家仔細看一看,這里都有些什么呢?
先讓學生仔細觀察,同桌同學互相說說,然后指名讓學生說一說,學生每說完一種,教師要視情況進行適當的追問:還有嗎?
2. 數數量
教師在學生隨意說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按數目從小到大的順序數出圖中的事物個數。
⑴數數量是1的事物。
教師:有幾面紅旗?
配合學生的回答,課件出示一面國旗并加上圈。
教師:有幾位老師?
⑵數其他數量的事物。
可仿照⑴進行教學,但教學形式要適當加以變化。
數到數量是3以上的人或物時,可以讓學生說說是怎么知道其數量的。學生可能會回答“看出來的”或“數出來的”。教師可以讓數出來的學生到前面給大家數數看。數完后,可以讓全班同學發表意見,說說他數得對不對。
⑶認讀1—10各數。
10個數都數完后,教師再讓學生讀一讀這些數。如果讀錯了,可以讓學生數一數圈里的人和物,然后糾正讀錯了的數。如果有時間,還可以不按順序指數讓學生說數。
三、應用操作,建立數感
1. 數教室里的實物。
教師:教室里有幾扇門?幾扇窗?幾盞燈?
每扇窗上有幾塊玻璃?
你左邊這一行有幾位同學?你右邊這一行有幾位同學?
……
2.認數字卡片。(進一步了解認數情況)
3.按方位數數。(使學生逐步明確到位,易于今后學習)
4.開放性練習。(培養學生的估計、猜想及口頭表達、實踐能力)
如:老師手里最多拿了幾顆彈子?
筆筒里最多能放幾支筆?
大杯子里最多能倒進幾小杯水?
在整個練習過程中,讓學生運用多種感官,看、猜、想、說、驗,培養估計的意識,使學生在相互啟發中體驗成功的樂趣,易于創造性思維品質的形成。
四、合理小結,適當引申
教師:今天我們數了美麗的鄉村小學里的人呀、花呀、樹呀、鴿子呀等好多東西,還數了教室里的門和窗等等東西,放學后,你們還可以數數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的東西。看誰把數學知識學得更好,用得更好!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背景
“一雙雙、一對對”是主題活動《我的數學》中的一項內容。而這一知識對于小班幼兒來說是比較模糊、很難理解的。為此我以“手套”為題,設計了本次活動。活動中,通過“狗媽媽”與“狗寶寶”角色的設定,讓幼兒在一種生活化、游戲化的教學情境中學習。通過“說、挑、戴、放、找”這一系列的環節,使活動的難點得以突破,重點得以突出,真正使活動變得真實、自然、簡單、有效!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運用感官來感知手套,分別按照不同的特征進行配對。
2.理解“一雙”、“一對”的含義。
3.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樂意表達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布置好場景:手套(實物)若干掛于線上,紙卡手套若干,不開心的小動物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題:(師、幼分別扮演狗媽媽與狗寶寶的角色)
師:冬天來了,天氣冷了,我們的手也被風吹得好冷。有什么好辦法可以使我們的小手不冷呢?
幼A:插在口袋里。
幼B:小手搓一搓。
幼C:做運動,小手就不冷了。
幼D:焐一個熱水袋。
幼E:戴上手套。
師:那好,媽媽就用這個寶寶的意見。今天就帶寶寶一起去超市買手套吧!
(評析:由于幼兒有一定的生活經驗積累,因此小手變暖和的方法想出了很多種。談話簡潔,一下子就將幼兒的注意引導到課題中來。)
二、師、幼作律動,進入“手套超市”。
在兒歌(小狗小狗,“汪、汪”;跟著媽媽,“汪、汪”;看好馬路,“汪、汪”;注意安全,“汪、汪”)聲中,師幼一起做簡單律動進入“手套超市”。
(評析:小班孩子好動,這一環節創設非常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念念兒歌,模仿小狗走路”的過程中幼兒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來,這使活動顯得真實自然!)
師:哇,手套超市到了,你們看見了什么樣的手套?
幼A:我看見了五指手套。
幼B:我看見了半指手套。
幼C:我看見了紅手套、黃手套、藍手套。
幼D:我看見了大手套,還有小手套。
師:媽媽最辛苦了,今天就讓媽媽來挑手套,好不好?誰來告訴媽媽,媽媽該挑幾只手套呢?
請一幼兒為媽媽挑選。
師:你挑了幾只?為什么要挑2只?
(因為小手有兩只,所以要挑2只手套。)
師:這個寶寶幫媽媽挑的兩只手套一樣嗎?
師:果然是一模一樣的,就像雙胞胎。兩只一樣的手套我們可以說成是“一雙手套”。
(評析:在幼兒觀察的基礎上,我有意地引導幼兒先幫媽媽挑手套,間接培養幼兒愛媽媽的情感。同時,為使幼兒挑手套不至于出錯,我有意請了能力強的孩子先作演示。在表述“為什么”的過程中讓孩子明白兩只一模一樣的手套可以說成是一雙手套。這也為后面孩子自由挑選降低了難度。) 、
師:寶寶們,現在你們去為自己的小手挑一雙手套。挑的時候要看清兩只一樣的才是一雙手套!
幼兒自由交流:我挑的是一雙紅手套……
(評析:幼兒自由挑選時,基本都能理解一雙的意思,沒有一個孩子挑錯。)
四、幼兒戴手套
師:這么漂亮的手套,我們把它戴在手上吧!
幼兒戴手套。說說手套戴在手上的感覺。(舒服、很溫暖)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會用自然的聲音唱歌,能理解歌詞的內容。
準備材料:小蜜蜂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蜜蜂采蜜的情景。
重點難點:用自然的聲音唱歌
活動地點:活動室
活動形式:集體活動
活動過程:
1、做律動《小蜻蜓》,進入活動室。
2、教師啟發幼兒討論:蜜蜂是做什么的?為什么勤勞的采集花蜜?引起幼兒歌唱小蜜蜂的興趣。
3、教師彈唱一遍《愛勞動的小蜜蜂》。提醒幼兒注意傾聽歌詞。
4、教師引導幼兒說出歌詞并幫助幼兒理解歌詞。
5、教師與幼兒一起彈唱幾遍歌曲,幼兒可以模仿小蜜蜂飛一飛,采一采蜜。
6、讓幼兒說說怎么樣學習愛勞動的小蜜蜂。
7、復習歌曲《螞蟻搬豆》,結束活動。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了解地球環境被污染的嚴重性。
2、增強環保意識,知道從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做起,保護地球。
二、活動重點
比較全面的了解認識到環境污染的知識。
三、活動難點
把想法付諸到行動。
四、活動準備
環境污染圖片,地球圖片。
五、活動過程
一、出示地球圖片,導入活動主題。
1、出示污染環境的圖片。
師:這是什么?地球上有什么?我們居住在地球上開心嗎?可是你看地球怎么了?它的表情怎樣?
教師小結:我們的地球生病了,他很痛苦,因為他很多地方都受傷害了。
二、出示環境污染的圖片,讓幼兒了解垃圾對環境所造成的危害。
1、出示垃圾的圖片。
師:有垃圾的地方會給人們什么感覺呢?垃圾對環境有什么影響呢?對人類、動物、植物有什么危害呢?
2、幼兒討論回答。老師根據圖片簡單小結。
三、激發幼兒討論關愛地球的方法。
1、組織幼兒討論關愛地球的方法。
師:地球生病了,有了這么多不好的想象,我們住在上面會怎樣呢?怎么辦?如何幫助地球治病呢?
2、引導幼兒分組討論解決地球危機的方法。
教師總結:盡量不用一次性用品,包括不用一次性的紙巾,不用一次性的筷子等;可以再次使用的東西要再次使用,不要隨意扔掉;將垃圾扔在指定的地方,不任意亂扔。
四、集體交流,總結。
剛剛我們想了許多方法。但地球之所以會生病,和我們平時的生活是分不開的。我們如果要治好地球的病,就要從自己做起,然后還要告訴爸爸媽媽、鄰居、好朋友等許多人,讓大家一起注意自己的行為。治好了地球的病,我們也就能更好地在地球上生活了。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嘗試用較完整的語言說說幼兒園的一日生活,體驗在幼兒園與老師同伴相處的快樂。
2、樂意與同伴交流,學習一些簡單的交往技巧。
活動準備:掛圖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教師:小朋友們都知道你們每一天都要做些什么事情嗎?
2、幼兒討論后請個別幼兒說一說。
二、逐一出示掛圖。
1教師:老師這里也有一個寶寶,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寶寶一天里都要做什么事情。
2教師逐一出示掛圖,讓幼兒根據圖片說一說寶寶的一天,要求幼兒用完整的話回答。
早上起床后寶寶在干什么?
來到幼兒園見到老師寶寶怎么樣?
和同伴玩具怎么樣?
上課了他表現怎么樣?
他是怎么洗手的?洗完手干什么?吃飯時是怎么樣做的?
睡午覺時表現怎么樣?
回家了寶寶是怎么做的?
三、教育幼兒做一個好寶寶。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要像圖上的寶寶學習嗎?
效果分析: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觀察感受帽子美麗的圖案與色彩,并進行大膽裝飾。
2、體驗裝飾的快樂并對美術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
3、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4、增進參與環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收集展示有特色的帽子
2、手偶:米奇(頭上帶頂帽子)
3、空白的帽子底圖每人各一張
4、顏料、棉簽、小毛巾(濕的)每桌一份
活動過程:
一、出示手偶,導入主題
導入語:
(1)“小朋友看看米奇頭上帶的是什么?漂亮嗎?”
(2)“這里還有很多帽子,你最喜歡哪一個?”
二、欣賞帽子,激發裝飾帽子的興趣
1、引導語:
(1)你為什么喜歡這頂帽子?
(2)它的顏色怎么樣?
(3)上面有什么圖案?
重點: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觀察帽子的樣式、色彩及圖案,為下面裝飾帽子打下基礎。
2、出示空白的帽子底圖
引導語:
(1)小朋友看看這頂帽子好看嗎?為什么?
(2)我們把它裝飾一下好嗎?
三、展示作品進行正面評價
1、重點評價:建構武器的功能和色彩,以及適當評價它的穩固性。
2、將幼兒建構的作品擺上展示臺,供幼兒自由觀賞。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有一個幸福的家,初步感受家庭的溫暖。
2.會念兒歌,理解詞語:幸福、親親熱熱。
活動準備
1.課件:作詩-我的家人
2.每人一張全家照
趣味練習
活動過程
一、相互介紹:幸福的家
1.提出問題
(1)這是誰家的照片?
(2)照片上有誰?
(3)一家人在一起感覺怎樣?
2.豐富詞匯:親親熱熱、幸福
二、欣賞詩歌
1.教師有感情的朗誦
2.幼兒隨教師一起學習詩歌,可指著自己的全家福進行朗誦。
3.采用小組、個別,男、女還分組等多中形式朗誦
三、共同布置墻飾--幸福的家
1.播放詩歌磁帶,在教師的幫助下將全家照貼在墻飾中。
2.附以詩歌圖示。
我有一個幸福的家
我有一個幸福的家,
有爸爸,有媽媽,
還有我這個小娃娃,
親親熱熱在一起,
我們都愛這個家。
小班語言評優課教案:春天的電話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說打電話內容,了解春天的特征。
2、懂得把美好的事情與人分享的快樂。
活動準備:
1、事先帶領幼兒外出找過春天。
2、故事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春天來了,我們一起找過了春天。小朋友們看到的春天里有些什么?
總結:我們看到的春天里有黃黃的油菜花、綠綠的麥苗、好看的蠶豆花、青青的小草、美麗的豌豆花……春天真美啊!
二、完整欣賞第一遍故事。
師:小朋友們找的春天真美啊,很多小動物也想去找春天,聽一聽有哪些小動物也找到了春天
師幼互動,理解故事內容,了解故事人物
師:好聽的故事欣賞完了,你們聽到故事里有哪些小動物呀? 根據幼兒回答,教師逐一出示動物圖片。如有沒有說到的,教師提醒:看,還有一個朋友被你們忘記了,我們來把它請出來。
三、分段講述 學說打電話內容
第一段:
(1)指著小熊,師:小胖熊知道春天來了,他是用什么辦法告訴他朋友的?(打電話)出示電話圖片,追問:電話里小胖熊說了什么?幼兒如果沒有反應,沒關系,那我們來仔細聽一聽吧!
提問:電話中小胖熊是怎么說的?(請4名幼兒來說一說)
小結:小胖熊打電話給小松,樹上的雪融化了,快出來玩游戲吧!
出示圖片(樹上的積雪融化)
☆第二段:集體學說
(1)小松鼠聽完電話后,他會做什么呢?(繼續打電話)你們剛才聽得真仔細,邊講述: 小松鼠聽了電話,得兒得兒撥號碼,“喂,小白兔嗎?春天來了,山坡上的草綠了,快出來吃青草吧!”
邊出示畫:山坡上的草都綠了。
(我們一起來學著小松鼠打電話的樣子,跟隨教師學說(喂,小白兔嗎?春天來了,山坡上的草綠了,快出來吃青草吧!)集體再次整齊地說一遍☆第三段:個別學說
(1)小白兔聽完電話后心情怎么樣?(很開心)他也想到了給好朋友打電話,小白兔的好朋友會是誰?(幼兒憑記憶猜測)他會對他的好朋友說什么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小白兔聽了,得兒得兒撥號碼。“喂,小花蛇嗎?春天來了,河里的冰融化了,快出來游泳吧!”
(3)聽完后:小白兔給誰打電話了?小白兔對小花蛇說了什么?誰能來學一學,請1名能力強的幼兒來試一試。邊講述邊出示圖畫(河里的冰融化了)教師幫助提醒,引導幼兒看著圖畫(學說對話)(喂,小花蛇嗎?春天來了,河里的冰融化了,快出來散步吧!)
☆第三段:看圖說
(1)小花蛇聽完電話后也好開心,他想到了給好朋友小狐貍打電話,小花蛇會對小狐貍說什么呢?出示圖畫請幼兒觀察,你覺得小花蛇會對小狐貍說什么呢?師:我們來看看小花蛇對小狐貍說的話和你想的是不是一樣的。
邊講述故事邊出示圖畫 (放風箏)
小花蛇聽了電話,得兒得兒撥號碼。“喂,小狐貍嗎?春天來了,天氣暖和了,快出來放風箏吧!”
原來小花蛇給小狐貍打電話說(喂,小狐貍嗎?春天來了,天氣更暖和了,快出來放風箏吧!)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再次完整欣賞故事:請你們看著圖片和老師一起來講一講這個故事好嗎?
故事講完了,你喜歡這些小動物嗎?為什么?(因為這些小動物把自己找到春天開心的事情和好朋友一起分享所以自己也很開心了。原來分享不一定就是分享吃的東西,還可以一起分享開心點 事,把開心傳給大家)我們也去把這件快樂的事情分享給教室里的.好朋友吧!
遷移經驗:打電話給自己的朋友
小朋友們也找到了春天,你會打電話告訴誰,會叫他一起做什么事情呢?
附:《春天的電話》
“轟隆隆!”打雷了睡了一個冬天的小胖熊被驚醒了。它揉揉眼睛,打開窗戶,往外一看:“啊,原來是春天來了!”它連忙拿起電話,得兒得兒撥電話號碼, “喂,小松鼠嗎?春天來了,樹上的雪融化了,快出來玩游戲吧!”
小松鼠聽了電話,得兒得兒撥號碼,“喂,小白兔嗎?春天來了,山坡上的草綠了,快出來吃青草吧!”
小白兔聽了,得兒得兒撥號碼。“喂,小花蛇嗎?春天來了,河里的冰融化了,快出來游泳吧!”
小花蛇聽了電話,得兒得兒撥號碼。“喂,小狐貍嗎?春天來了,天氣暖和了,快出來放風箏吧!”
你看,小動物們都出來了,大伙兒在草地上快樂地玩游戲呢!
故事分析:
故事是通過小動物們之間互相打電話,傳遞春天的信息,互相告知春天的各種特征:春天來了,樹上的樹上的雪融化了,快出來玩游戲吧! 山坡上的草綠了,快出來吃青草吧! 河里的冰融化了,快出來游泳吧!天氣暖和了,快出來放風箏吧! 通過小動物們打電話互相告訴春的信息,理解與朋友分享快樂的事情是一件開心的事情。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9
音樂游戲《小兔和狼》反思
《綱要》中指出:培養幼兒喜歡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讓幼兒在音樂游戲中與同伴交流情感,彼此建立起信任、了解和友誼。因此在組織小班音樂游戲活動《小兔和狼》前,我認真揣摩教材,根據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在活動前先豐富幼兒的經驗,并為活動做了教具以及各方面的準備工作,一節活動進行下來,感覺基本達到我想要的教學效果。下面我就說說我這節活動的收獲和感受:
一、激發幼兒的表現欲
為了激發幼兒的表現欲,活動一開始,我就以兔媽媽的身份帶幼兒到森林里玩,自然地進入教室,通過音樂律動作為本次活動的開場導入,幼兒在《兔子舞》的音樂中模仿小兔子跳到草地上,這個環節在無形中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為接下來模仿小兔子和大灰狼打下了基礎。
二、音樂活動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水平
小班的幼兒比較喜歡模仿,本次音樂游戲正好適合幼兒。另外,幼兒在小班的時候動作發展水平不是很高,所以這里我沒有苛求幼兒一定要有多優美的動作來表現小兔子和大灰狼,而是將重點放在音樂上。首先欣賞a段音樂,分辨出音樂中的動物客人是小兔子,然后進行簡單模仿;再欣賞b段音樂,發現跟第一段音樂不一樣,b段音樂是大灰狼,然后才進行完整游戲。我采用了循序漸進的教學法,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這樣能保持幼兒主動參與的熱度,幼兒不會以太簡單而感到枯燥乏味,也不會以太復雜而感到縮手縮腳,只有這樣,孩子們才會感到親切,易學、易掌握,有了成功感,他們以后進行活動時,也會情緒歡樂,學習積極性高,興趣濃厚。
三、利用多種形式為音樂游戲做鋪墊
要上好一節好的音樂游戲課,還需要很多的準備工作做鋪墊。比如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創設了一個較好的游戲環境,布置了草地、房子、大樹等等,使得幼兒很容易就進入了角色,在完整游戲時,孩子們完全沉浸在情境中,樂于聽音樂玩游戲,在大灰狼音樂出來時,很快的找地方藏了起來。
四、及時表揚、重點指導、鼓勵幼兒參與到活動中來
表揚是激發幼兒表現自己的良藥。表揚還能保護幼兒剛剛萌芽的自尊心,讓幼兒體會到活動的樂趣。在第一次播放a段音樂時,很多孩子還不一下子都聽出音樂中藏著的動物客人是小兔子,許多小朋友都回答了“小貓、小雞、小鴨”等等,甚至還有幼兒回答了“獅子、老虎”,,在這里,我采用了鼓勵的方式,請幼兒“在想一些、“仔細的聽一聽”,揭曉答案后再用表揚的方式鼓勵幼兒“猜一猜小兔子在干什么”。
本次活動仍有很多不足之處。在幼兒欣賞a段音樂后,我沒有請幼兒嘗試自己模仿小兔子,而是在老師帶領下模仿,這就局限了幼兒的思維,沒有給幼兒一個獨立思考的空間;并且在第一次游戲時,有的小兔子因為沒有藏好或是動了而被大灰狼抓住,我沒有跟幼兒強調這一后果,所以小朋友們在第二次玩游戲時,沒有重視會被大灰狼抓住;另外,第二次游戲時,我只請了一個幼兒來做大灰狼,幼兒的參與性不足,應該要多請幾個小朋友來做大灰狼,使幼兒充分體驗到兩段音樂的不同。總體來說,活動目標達成還是較好。
幼兒園小班教案與反思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開車歌》
2.分辨行進與停止的交通信號并做相應的動作。
重點難點:
學唱歌曲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CD《開車歌》,紅色、綠色交通燈紙模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和幼兒討論有關交通信號燈的作用,請幼兒自由表達想法,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1.汽車遇到紅燈時,該怎么做?(紅燈停,綠燈行)
2.小朋友在過人行道時,該怎么做?(紅燈停,綠燈行)
二、播放CD,請幼兒傾聽并學唱歌曲。
1.你聽到了什么?(叭叭叭,汽車開來了)
2.看見紅燈怎么樣?看見綠燈怎么樣?
三、反復學習歌曲。
四、游戲:請幼兒扮演汽車司機,教師扮演交通警察,幼兒伴隨音樂開車子,并根據教師出示的交通燈顏色決定行進還是停止。
1.請幼兒扮演小司機,并說說自己開的是什么車?
2.你開的什么車?(鼓勵幼兒想象并說出自己喜歡開的車)
3.請幼兒從教室的某一處出發,沿著一條路線前進,教師同時播放音樂。
4.教師說“紅燈”,并出示紅色紙模,幼兒原地踏步,停止前進;直到教師說“綠燈”并出示綠色紙模,幼兒再開始繼續前進。
五、活動延伸
幼兒到戶外,自由組合進行游戲。
活動反思:
1.由于在活動前做了較好的準備,以游戲的形式讓孩子們學習和練習歌曲,孩子們很快就學會了歌曲,還能根據歌曲與游戲的指示做出停止、前進的動作,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和效果。
2.由于幼兒較多,在游戲室內奔跑不開,臨時做了游戲的調整,將孩子們以組別編號,模仿車輛限號進行分組游戲,但是由于孩子們沒有這樣的經驗積累,同時,小班孩子對數字的理解有差別,所以大部分孩子不能理解限號行駛的游戲規定,可以加強這方面的鞏固與練習,這也是大班額下幼兒分組游戲的一種方法。
【【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9篇】相關文章:
【推薦】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范文九篇03-30
【推薦】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范文合集九篇03-21
【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集合六篇03-23
【推薦】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匯總九篇03-30
【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匯編八篇03-29
【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集錦九篇03-26
【實用】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八篇03-25
幼兒園小班教案《蛙跳》03-24
幼兒園小班教案《沙包》03-24
幼兒園小班教案《蔬菜》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