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教案

時間:2021-05-15 10:53:50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集錦十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集錦十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的:

  1、通過欣賞誦讀《小池》《江南》,感受古詩所描寫的意境,欣賞兩首詩的異同。

  2、認讀有偏旁的漢字,知道相同偏旁的字都有相關的意義。

  活動準備:詩文圖、字卡、CD碟、教材、古典樂曲。

  活動過程:

  一、朗讀表演:《山居秋瞑》

  二、導入新課:

  1、閱讀教材,聽錄音欣賞《小池》《江南》,跟讀、模仿讀詩文。

  2、看詩文畫面欣賞理解詩文內容:

  (1)《小池》寫了什么?泉水、樹蔭、小荷、蜻蜓、一幅水上的景致畫面。

 。2)《江南》是怎么寫蓮花和水中的魯的?

  蓮葉何田田,魚戲蓮塘的東、南、西、北、中,用方位角度的變化生動傳神地描摹出

  魚戲蓮戲水的動態。

  (3)告訴幼兒蓮花、荷花是同一種花。兩首詩寫的都是荷花,讓幼兒仔細讀一讀,在描寫上的有什么時候不一樣?

  (4)請幼兒找到詩文的文字部分,找出教師出示的大字卡的生字,讀出來。

  《小池》:蜻蜓、荷、蔭《江南》:采蓮

  根據偏旁給字歸類:蜻蜓、荷、蔭、蓮

  (5)教師小結“蜻蜓”是“蟲”字邊的字,“蟲”字旁字都與昆蟲有關,請幼兒說說還認識哪些“蟲”字旁的字。教師將幼兒說出的字寫出在黑板上,引導幼兒認讀。

 。6)“蔭”和“荷”是“艸”字頭的字,“艸”字頭的字都與植物有關,幼兒說說還有哪些字是有“艸”字頭。教師將幼兒說出的字寫在黑板上,引導幼兒認讀。

  三、教師帶領幼兒在音樂伴奏下,誦讀、背誦古詩。

  四、活動結束。

  小池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蔭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頭。

  江南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獻,

  魚戲蓮葉北。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嘗試活動中知道桿物的根基本上可分為直根、須根、塊根三種。

  2、幫助幼兒根有儲水、吸水等作用,知道根和人類的密切關系,從而激發幼兒對植物的探索興趣。

  3、在活動中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活動準備:

  有各種各樣的根的植物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植物的根。

  1、幼兒自己觀察植物的根。

  (1)小朋友,你們看桌上都有什么?(蔥、青菜……)

  (2)請你們仔細看看、摸摸、再說說它們是什么樣子的?(為幼兒創設了輕松自如的探索事物的情境)。

  (3)請你們在桌上找出有根的植物,告訴你的同伴根是什么樣的?(在這里體現了幼兒相互交流的過程)。

  2、教師總結:植物的根是多種多樣的。

  (通過桌面上實物的對比,讓幼兒從感官上直接感受了植物根的多樣性。)

  (二)根的吸收。

  1、聽故事“小鹿和大樹的對話”。

  (通過故事中形象的比喻讓幼兒明白了:根吸收營養,就象小朋友吃飯一樣重要。)

  2、看圖片“根的吸收”。

  (通過圖片的直觀讓幼兒形象地了根的吸收過程)

  除了大樹用根來吸收養料和水分,你們還知道哪些植物也用根來吸收養料和水分?(在這里主要是鞏固幼兒對植物根的認識)

  (三)根可以食用

  A、小朋友知道得真多,桌上這些植物的根對我們還有什么用途呢?(可以食用)哪些可以?(紅薯、山藥、胡蘿卜、白蘿卜……)我們一起來嘗嘗(進一步在實踐中鞏固對變態根的認識)

  B、好吃嗎?(好吃)這些根我們有時也要吃,(出示各種中藥的根)但它們好吃嗎?(不好吃)那它們是干什么用的?對,是中藥,給我們人類治病的。

  (四)延伸活動

  “根的秘密”:帶領幼兒將桌子上的植物放進透明的飲料瓶中,觀察根的生長和吸收情況。

  活動反思:

  幼兒雖然經?吹礁热缬變簣@的種植角,和媽媽一起買菜揀菜時,孩子們都會接觸到一些根。但由于缺乏引導,這些根他們看在眼里卻并未記在心上,甚至有些孩子還并不知道我們吃的蘿卜,山芋就是植物的根。因此,有必要使幼兒形成對根的正確認識,了解根的種類,特征、用途等的理解,激發幼兒對植物的探索欲望。

  本活動,我在設計中的一個指導思想就是想讓幼兒有更多的操作、探索機會。所以在活動中我安排了多次嘗試活動。第一次主要是探索根的外在感覺和形態,讓幼兒在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中獲得感知。第二次嘗試是對根進行分類。在活動的第三環節中,我引導幼兒扮演根,共同體驗根在生長過程中的的作用。這給游戲活動注入了新的活力。孩子在表演的過程中不僅理解了根的生長作用,更是用肢體語言來表現不同的根的形態。

  從活動的效果來看,孩子們對這一活動還是十分有興趣的。在活動中他們積極發言,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能夠仔細認真的觀察植物的根,并能找出其不同之處。目標完成情況很不錯。但活動也有不足之處,由于孩子數比較多,我在活動過程中,總擔幼兒會秩序混亂,故而幼兒參與操作、探索活動的時間和深度都略顯不足。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幽默滑稽的風格,伴隨音樂學習小丑得意、走、看和選菜的動作。

  2、在了解4/4X X XX XO/這個節奏的基礎上,伴隨音樂創編出與該節奏相匹配的切菜動作。

  3、驗當廚師進行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已經用該音樂玩過找朋友的游戲。

  活動過程

  一、了解故事情節

  模仿學習情節所匹配的動作。(幼兒圍圈坐)

  1、在教師動作、語言的引導下初步學習基本動作。

  師完整講述故事

  師:看看我是誰?(教師戴上小丑的紅鼻頭)

  肚子好餓呀,我要去廚房做一頓香噴噴大餐,(做得意的動作),進了廚房,我走走走走走 /左看看右看看/(3遍)。哇,發現了我最喜歡的菜(做指菜動作),我,拿呀拿呀拿呀拿。準備切,切切切切切0/……看看我切的菜。

  配樂,教師完整示范動作兩遍。

  幼兒完整模仿學習兩遍

  2、幼兒在教師引導下初步有節奏的隨音樂做動作。

  重點練習有節奏的切的動作

  連續完整游戲(兩遍)

  第一遍游戲:教師重點用語言提示切菜的節奏

  第二遍游戲:教師重點關注能力較弱的幼兒在做切的動作時候的節奏

  二、用4/4X X XX XO/節奏創編不同的切菜方法

  1、在教師引導下,學習用替換的方法創編片和拍的動作

  重點練習有節奏的片魚的動作,幼兒在圈上按順時針的方向移動,完整玩片魚片的游戲(關注幼兒在移動時候的節奏和空間距離的調整,教師重點用語言提示走走,走走走,的節奏,以及片魚片的節奏。)

  重點練習有節奏的拍姜的動作,完整玩拍姜的游戲

  2、幼兒自由創編切菜的動作

  幼兒創編不同菜的切法

  教師引入魔法菜板,進一步激發孩子創編的興趣

  配樂完整游戲三遍

  3、結束

  師:現在,端上我們切好的菜吧,跟著老師走,咱們炒菜去吧。(幼兒假裝端菜狀,離開)

  活動延伸

  1、魔法菜板放置位置的不同變化:高、低、左、右、前、后

  2、可增加魔法菜板的數量。

  作品分析

  這是一首嘻哈音樂,該曲有鮮明、強烈的節奏,歌曲里幽默又特別的唱腔吸引了幼兒,孩子們都覺得音樂里“有著一個搞笑的人’。同時,作為嘻哈音樂,是幼兒很少接觸的新事物,對他們來說是新奇的有興趣的,同時也能豐富幼兒對音樂作品的認識,有利于開闊幼兒的音樂視野。

  小丑,這一特殊的角色,正好體現了幽默、搞笑、滑稽的特點,于是我選擇了訃丑的角色,借助小丑這個角色充分去感受音樂幽默風趣的特點。而整個活動以‘‘小丑當大廚”的情境為背景,以“切菜”的脈絡貫穿其中,讓孩子們在游戲中感受音樂幽默滑稽的風格,并能創造出多種切菜方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夠根據小姑娘的不同特點將4位小姑娘分為兩組。

  2、知道4能夠分成1和3、2和2、3和1。

  3、嘗試發現數字排列的規律,感受活動帶來的樂趣。

  4、引導幼兒對數字產生興趣。

  5、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理解了3的分解組成

  物質準備:活動課件、小姑娘照片及幼兒記錄表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能夠發現小姑娘的不同之處并按照多種方式進行分組。

  2、難點:在分類時能夠分出數量不等的兩組。

  活動過程:

  一、 導入

  1、 分別出示4位小姑娘的照片,請幼兒觀察每一位小姑娘的外形特點。

  2、 請幼兒觀察4位小姑娘并進行橫向比較,發現其共同點與不同點。

  二、 理解4的分解組成

  1、請幼兒觀察4位教師并按照共同點將4位教師分在兩個家中。

  預想策略:教師準備大小相同和大小不同的兩組房子,請幼兒對教師進行分組。

  2、 教師將幼兒的不同分法記錄在紙上。

  3、 幼兒操作材料,對4位小姑娘進行分類并記錄分解方法。

  4、 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分的,分成了幾和幾。

  5、教師請幼兒觀察數字排列的順序并嘗試發現其中的規律。

  6、請幼兒總結出4可以分成1和3、2和2、3和1。

  7、引導幼兒發現1和3、2和2、3和1合起來都是4。

  三、游戲

  教師請4位聽課教師參與活動,請幼兒對4位教師按照共同點進行分組,并說一說4分成了幾和幾。

  四、延伸

  請幼兒自由結伴,嘗試多種方法的分類并能說出 4分成了幾和

  活動反思:

  這樣的設計是遵循“游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的原則,重在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學習4的分解。

  通過拋出問題,幫助小兔子四條魚分開養在兩個魚缸的情節,使數學貼近于生活,激發了幼兒的探索興趣。正如《綱要》中指出:“讓幼兒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

  大班幼兒具有活動的自主性、主動性、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特點,我安排了操作圓形卡片和數字卡片的活動,讓幼兒在操作中自主探索4的3種分法,啟迪幼兒的智慧。

  由于大班幼兒已有一定的自我約束能力、規則意識、堅持性的增強,所以我提出操作活動要求時,讓幼兒服從一定的紀律,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

  2、引導幼兒歸納分合式兩邊數列的關系。

  大班思維中出現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在認識事物方面,不僅能夠感知事物的特點,而且能夠進行初步的歸納和推理。本班幼兒好學、好問,喜歡有挑戰性的學習內容。學習內容要有一定適當的難度,要有一定的挑戰性,我設計了歸納4的分合式中兩次數列的關系這一環節,目的是讓幼兒“在跳一跳夠得著的地方”進一步升他們數概念質地飛躍。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設計背景

  幼兒的觀察是無意識的,我們應該將幼兒無意識的觀察與教師有意識的引導結合起來,走出教室,融入自然,關注幼兒生活,才能引起幼兒的極大學習興趣。我是這樣做的:我讓幼兒集中在操場上,以猜謎語的形式導入“我有一個好朋友,我到哪他到哪,緊緊跟在我身邊!弊尯⒆觽冋业阶约旱挠白,通過“找影子”游戲讓幼兒了解物體是有影子的。通過玩“影子變變變”游戲,讓幼兒觀察、了解影子的特點。

  活動目標

  1. 鍛煉幼兒散跑的能力。

  2. 激發幼兒運動的興趣。

  3. 培養幼兒能靈活閃躲和有目標奔跑的能力。

  4. 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5. 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重點難點

  讓幼兒觀察、了解影子的特點,怎樣引起幼兒的關注,引發幼兒的持久興趣和努力地去創新、去挖掘、去發現幼兒的潛能

  活動準備

  安全場地---操場

  活動過程

  1. 組織幼兒到戶外曬太陽,做各種模仿動作,充分活動身體.

  幼兒根據教師的語言提示,做各種模仿動作.如:太陽曬到肩膀上,肩膀聳一聳,太陽曬到腿上雙腿跳一跳,太陽曬到腰上扭一扭等.

  2. 玩“踩影子”游戲,練習閃躲跑和追逐跑?

 。ㄒ唬┱堄變嚎纯矗禾栂挛覀兪鞘裁礃拥?

 。ǘ┱堄變鹤儞Q姿勢,看看自己的影子有無變化.

 。ㄈ⿲⒂變悍殖蓛扇艘唤M,玩“踩影子”的游戲.

  3. 集體玩“踩影子”的游戲.在指定范圍內,教師做踩影子的人追幼兒,幼兒注意閃躲,被踩到影子的幼兒到場地一邊稍微休息.

  4. 再次組織集體游戲,變換踩影子的人.一個人踩影子,其他幼兒在規定范圍內閃躲.

  活動結束

  教師:“太陽下山了,要休息了.”提示幼兒做放松運動.放松運動可讓幼兒糅糅腿,膝蓋全身放松.

  德育教育

  在活動過程中,對于影子的探索還是表面的、膚淺的,主要的作用是引起幼兒的關注,引發幼兒的持久興趣,只要我們做教師的做一個有心人,只要我們不斷努力地去創新、去挖掘、去發現,那么我們的活動必將更加有效,我們的孩子必將得到更全面的發展。

  教學反思

  影子是幼兒生活中司空見慣的自然現象,但卻又是最易讓幼兒忽視的,因為幼兒的觀察是無意識的,我們應該將幼兒無意識的觀察與教師有意識的引導結合起來,走出教室,融入自然,關注幼兒生活,才能引起幼兒的極大學習興趣。我是這樣做的: 我讓幼兒集中在操場上,以猜謎語的形式導入“我有一個好朋友,我到哪他到哪,緊緊跟在我身邊!弊尯⒆觽冋业阶约旱挠白,通過“找影子”游戲讓幼兒了解物體是有影子的。通過玩“影子變變變”游戲,讓幼兒觀察、了解影子的特點。通過“踩影子”游戲讓幼兒思考“為什么躲在樹陰下就踩不到影子?”即影子產生的條件——必須有光源。雖然影子的現象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但我們的孩子對于這一現象卻并不了解,因此,當我在進行前面那些步驟的時候,孩子們特別的認真,也特別的興奮,對影子充滿了好奇感,整個活動的過程幼兒的注意力非常集中。 本次活動以游戲貫穿,即讓幼兒在活動中游戲玩耍,在游戲中體驗學習,在游戲中感悟道理。自然界是一個神奇的課堂,在其中,有著最生動的課程資源,而關鍵就在于我們做教師的`去怎么樣發掘和利用了。就拿本次活動來說,我覺得對于影子的探索還是表面的、膚淺的,主要的作用是引起幼兒的關注,引發幼兒的持久興趣。我們老師應該繼續在一日生活中,不斷的滲透、適時的引導。我覺得,只要我們做教師的做一個有心人,只要我們不斷努力地去創新、去挖掘、去發現,那么我們的活動必將更加有效,我們的孩子必將得到更全面的發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自制響罐,鼓勵幼兒用語言大膽描述響罐的聲音,學習象聲詞“淅嚦嚦”“沙啦啦”“鐺鐺鐺”。

  2、幫助根據物體在容器中搖動時發出的不同聲音來判斷物體名稱,發展聽覺分辨力。

  2、培養幼兒參與探索活動的興趣,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師示范實驗材料:八寶粥空罐頭一個,裝米的罐頭一個。

  2、幼兒操作材料:八寶粥空罐頭人手一個。玻璃珠、黃豆、米、等晃動時能發出不同聲響的物品,每組若干碗。

  3、錄音機,節奏鮮明的樂曲磁帶。

  活動過程:

  一、設疑,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教師出示兩個罐頭,告訴幼兒一個里面裝了東西,一個里面沒裝東西。不用眼睛看,還能用什么辦法知道哪個罐頭里裝了東西。感知物體在容器中搖動時會發出響聲。(學習詞響罐)

  二、引導幼兒自制響罐,鼓勵幼兒用語言大膽描述響罐的聲音,學習象聲詞“淅嚦嚦”“沙啦啦”“鐺鐺鐺”。

  1、幼兒自制響罐。

  提出要求:每人拿一個空罐,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材料裝進罐里,搖一搖,聽一聽象你聽過的什么聲音?

  2、集中聽響,鼓勵幼兒大膽描述自己聽到的聲音。要求口語能力較強的幼兒能說出“象什么聲音”,如象老鼠走路的聲音等,口語能力一般的幼兒直接描述。

  3、教師小結并有節奏的朗誦兒歌,幫助幼兒掌握象聲詞“淅嚦嚦”“沙啦啦”“鐺鐺鐺”。

  4、鼓勵幼兒聽兒歌,并根據兒歌中的象聲詞“淅嚦嚦”“沙啦啦”“鐺鐺鐺”等搖動響罐。

  三、幫助根據物體在容器中搖動時發出的不同聲音來判斷物體名稱,感受各種有趣的聲音,發展幼兒聽覺分辨力。

  1、討論“為什么一樣的罐子會發出不同的聲音?”

  2、教師小結:因為罐頭里裝的東西不一樣,搖動時發出聲音也不一樣。

  3、游戲“我猜我猜我猜猜猜”,教師搖不同材料做成的響罐,幼兒搶答,發展幼兒聽覺分辨力。

  4、幼兒思考"如果兩個罐頭里裝的是同一種東西,它們發出的聲音肯定會一樣嗎?

  5、實驗論證:讓幼兒感知同一種東西由于裝入的數量不一樣,在罐中搖動時發出的響聲也不一樣。

  四、集體用響罐為音樂伴奏,充分體驗活動的快樂。

  延伸活動

  1、在活動區中投放制作響罐的材料,讓幼兒繼續探索。

  2、鼓勵幼兒回家嘗試用更多的物品制作響罐,和父母玩"聽一聽、猜一猜"的游戲。

  活動反思:

  本活動層次清楚,活動組織井然有序,一環扣一環,時間安排也較合理,活動中能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參與性和操作性,課堂氣氛較活躍,師生關系和諧,并能充分注意調動幼兒相互學習的積極性,整個活動設計巧妙,運用兒歌、游戲、動手操作等方法幫助幼兒掌握活動重點和難點,孩子們學得快樂,老師教得輕松。

  活動開始以問題“不用眼睛看,還能用

  什么辦法知道哪個罐頭里裝了東西?”導入活動,開門見山,簡潔明了。大多幼兒能大膽動腦,活動開始就一下子抓住了孩子的注意力,為下面的活動做了良好的鋪墊。

  活動中鼓勵孩子自制響罐,使每個幼兒都能在操作的同時親自感受各種有趣的聲音,充分做到了面向全體,使每個幼兒都能對活動保持興趣。但活動前,我沒有注意豐富幼兒對各種聲音的認識,使幼兒在描述聲音的時候有些干巴巴,詞語不豐富,大多幼兒只能說出“沙沙沙”“沙啦啦”等詞語,活動的第一個目標達成度不高。

  以游戲“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幫助幼兒根據物體在容器中搖動時發出的不同聲音來判斷物體名稱,幼兒學習興趣高,但整個游戲都是以“我”為主,如果能多請幾個幼兒在集體前搖動響罐,幼兒參與的積極性會更高。

  此外,我認為本活動為幼兒提供的材料還不夠豐富,幼兒座位安排可以考慮半圓形,以方便關注每一位幼兒,在組織活動時還要大膽放手,注重個別差異。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黑色食品營養豐富,培養幼兒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飲食習慣。

  2、通過活動培養幼兒的好奇心和喜歡探索新事物的創造性情感特征。

  3、形成幼兒喜歡接受新事物、喜歡多樣性的高靈活性人格特征。

  4、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5、能夠將自己好的行為習慣傳遞給身邊的人。

  活動準備

  黑木耳、黑米、黑豆、紫菜、海帶、黑芝麻、黑棗及其他食品,并布置一個食品展。

  活動過程

  1、出示掛圖讓幼兒觀察,掛圖內容如下:

  華華在家吃早餐,媽媽拿出一碗熱氣騰騰的芝麻糊和雞蛋,華華看了看芝麻糊,皺了皺眉頭說:"我不吃這黑糊糊的東西,我要吃雞蛋。"

  2、老師問:"小朋友,華華不喜歡吃芝麻糊,你們喜歡吃嗎?為什么?引導幼兒探索黑色食品的營養價值,知道芝麻糊屬于黑色食品。

  3、分組討論:吃過哪些黑色食物?這些黑色食物可以制成什么點心和菜肴?

  4、讓幼兒參觀食品展,并分別把屬于黑色類的食品挑選出來。

  5、引導幼兒互相探討"我的黑色食品",談談自己籃子中黑色食品的名稱,看誰說得又對又多。

  6、游戲:學做小廚師。發揮幼兒的獨創性,鼓勵幼兒把黑色食品配成菜肴。

  7、評選搭配得營養豐富的菜肴。

  各領域滲透

  美術:學習創造性地畫黑色食品及食品搭配。

  社會:參觀農貿市場。

  生活中滲透:鼓勵幼兒不挑食、不偏食,黑色食品及其他食品都要吃。

  環境中滲透:在活動室內外粘貼各類黑色食品的圖片。

  家庭中滲透:要求家長多帶幼兒到超市認識各類黑色食品,在家中多煮黑米粥、紫菜蛋花湯、黑芝麻糊等營養豐富的黑色食品給孩子品嘗。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走跑交替、跳躍的能力,體驗游戲帶來的樂趣。

  2、發展幼兒四肢的協調性和動作的靈敏性,提高幼兒聽信號快速反應做相應動作的能力。

  3、培養幼兒的擴散性思維。

  4、探索、發現生活中解放軍的特征。

  5、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并珍惜這份友情。

  教學重點、難點

  幼兒走跑交替及跳躍,聽信號快速反應做相應的動作。

  活動準備

  1、黃、銀、綠色的塑料圈每人四個。

  2、黃、銀、綠色小旗各一面。

  3、鼓一面。

  4、音樂。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激發興趣。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解放軍嗎?你們想當解放軍嗎?

  二、活動熱身。師:戰士們,現在我們要去訓練場操練了,準備好了沒有?(放音樂)教師帶領幼兒進行隊列整合和熱身運動。

  三、基本部分。(一)、熟悉鼓聲,練習基本動作,初步練習聽信號快速反應做相應動作的能力。 1、幼兒熟悉鼓聲。師:解放軍在打仗的時候都會聽信號行動,今天我這里有幾種信號請你們來聽一聽?師:請問你們聽到了幾種?如果用走、跑、跳這三種動作來表示,你覺得用哪一種動作表示哪一種聲音更合適呢? 2、聽信號做動作。幼兒根據不同的鼓聲信號練習三種動作:慢慢敲——走?焖偾谩,敲鼓邊——跳。(二)走跑交替、跳躍練習,聽信號快速反應做相應動作 1、出示四種不同顏色的圓圈,增加顏色為第二種信號。師:現在當信號停止的時候,我會舉起手中的信號旗,我舉起什么顏色的旗子就請你快速的跳入相應顏色的圓圈占領那塊陣地,明白了嗎? 2、增加信號旗顏色的種類。師:現在當信號停止的時候,我會舉起兩種(三種、四種)顏色的信號旗,請你想一想你要怎樣才能同時占領這兩個顏色的陣地! 3、訓練結束收拾訓練場地。(三)集體游戲——炸碉堡戰士們全體集合!馬上執行司令部的命令進行軍事戰斗! 1、戰略部署分兩隊同時向敵人進攻。 2、進行軍事戰斗 ①過橋 ②過電網 ③過雷區:幼兒分為兩組,以老師出示的信號旗的顏色為信號分組前進,信號旗的顏色種類不斷變化,幼兒要根據信號旗的顏色向前跳入相應顏色的圓圈才能安全度過雷區,踩錯顏色的幼兒將被視為踩到地雷受傷不能參加戰斗。此環節顏色種類和幼兒人數都在不斷增加,并且整個過程都是在行進中完成,因此,這個環節不僅鞏固了前面的知識,又為幼兒提出了更高的聽信號做相應動作的難度;顒拥闹仉y點在這個環節得到了突破。 ④炸碉堡,攻陷陣地,奪旗歡呼。幼兒勝利的急昂的情緒得到抒發和釋放。 3、結束部分戰斗結束,幼兒跟著情緒歡快的音樂勝利回營(退場)。

  教學反思

  解放軍是幼兒最喜愛的人物角色之一,新綱要中要求“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因此,整個活動是讓幼兒在解放軍的角色扮演中進行。首先進行“操練”熱身,然后在解放軍的“軍事學習”中讓幼兒練習基本動作走跑交替及跳躍,聽信號快速反應做動作的能力。最后在集體游戲“炸碉堡”中,鞏固前面的走跑交替及跳躍和聽信號快速反應做動作的能力,到最后攻占了敵人陣地奪旗歡呼幼兒情感得到抒發和釋放。整個活動讓幼兒在適度的自由空間中利用簡單的環境材料通過師幼互動既得到了體育方面的鍛煉也讓幼兒對解放軍熱愛的情感得到了滿足與抒發。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目標:

  初步認識常用的中草藥,知道它們可以治病強身健體。

  感受中國傳統中醫文化的神奇。

  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已經認識了一些常見的植物

  材料準備:中草藥圖片

  重點:在植物中對中草藥進行分類

  過程

  情境表演“醫院”――教師飾“病人”因咳嗽去看病,“病人”不能吃西藥所以幼兒飾“醫生”開了一貼中草藥“川貝止咳露”,“病人”吃后好多了。

  ――小朋友,你們知道醫生給我開的是什么?

  感知了解

  ――多虧醫生給我開了中草藥治好了我的病。今天還來了許多中草藥朋友,大家用自己的好辦法也去認識認識它們嗎?

  討論講述

  ――誰能告訴大家你認識哪些中草藥朋友?(幼兒講述,教師出示圖片或實物)。

  ――你是怎么知道的?它有什么神奇的作用呢?(幼兒討論,講述)

  ――還有一些中草藥我還不認識,它們又是誰?(教師出示幼兒沒有講到的,如金銀花、天麻等)。

  ――原來,靈芝、人參、川貝、金銀花等等這些神奇的中草藥有的可以治病,有的可以滋補身體,用處真不!

  釋疑延伸

  ――這么有趣的中草藥,大家還有什么想知道的嗎?(幼兒提問,討論解決)

  ――那我也要考考大家,你們知道什么人最早發現中草藥?中草藥還有什么神奇的地方?下面讓我們來聽聽醫生的介紹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理解2、3的分解與合成。

  嘗試完成2、3的分合練習。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妙妙的小廚房”圖片;“好朋友一起吃”音頻及圖片。

  紙面教具:《我的便當盒》。

  活動過程

  出示圖片“妙妙的小廚房”,帶領幼兒進入情境,激發活動興趣。

  ——今天是去野餐的日子,熊貓妙妙起了個大早,她在廚房里準備著自己和奇奇的野餐便當,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妙妙準備了哪些好吃的?

  操作課件,引導幼兒理解2、3的分解。

  1、操作課件,幫助幼兒理解2的分解。

  ——妙妙要把2個飯團放在2個便當盒里,可以怎么放呢?誰來試著說一說。

  ——妙妙是怎么放的?(把2個飯團分成1個、1個)

  ——2可以分成幾和幾?

  2、操作課件,幫助幼兒理解3的分解。

  ——蝦仁有幾個?

  ——要把3個蝦仁放進2個便當盒里,可以怎么放呢?誰來試著說一說?

  ——妙妙是怎么放的?(把1個蝦仁放到奇奇的便當盒里,把2個蝦仁放到自己的便當盒里/把2個蝦仁放到奇奇的便當盒里,把1個蝦仁放到自己的便當盒了。)

  ——3有幾種分法?(兩種)

  ——分別可以分成幾和幾?

  小結:2可以分成1和1。3可以分成1和2;3也可以分成2和1。

  播放音頻及圖片“好朋友一起吃”,引導幼兒了解情境,理解2、3的合成。

  1、播放音頻及圖片“好朋友一起吃—1”,并操作課件,幫助幼兒理解2的合成。

  ——奇奇和妙妙在草坪上開心地吃著野餐便當,小猴鬧鬧看見了饞得直流口水,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一起來聽聽吧。

  ——奇奇給了鬧鬧什么好吃的?妙妙給了鬧鬧什么好吃的呢?

  ——1個小番茄和1個雞塊,合起來是多少呢?

  ——1加上1得幾?

  2、播放音頻及圖片“好朋友一起吃—2”,并操作課件,幫助幼兒理解3的合成。

  ——壯壯聞到了便當的香味也跑了過來,接著會發生什么事呢?一起來聽聽吧。

  ——壯壯猶豫不決,請你來幫壯壯選3個好吃的吧,記住要包含兩樣不一樣的食物哦。

  ——你選了什么?合起來是多少呢?(1個香腸和2片橙子/2個香腸和1片橙子)

  ——所以我們可以說1加上2得幾?2加上1得幾?

  小結:1加上1得2。1加上2得3;2加上1也得3。

  發放紙面教具《我的便當盒》,鼓勵幼兒“制作”便當,鞏固3的分解和合成。

  ——便當真好吃呀,我們也來做便當吧。

  ——請你剪下右側的3個壽司,擺在兩個便當盒里,你會怎么擺呢?還有別的擺法嗎?

  ——請你剪下右側的丸子和西藍花,擺在一個便當盒里,要求便當盒里有兩種不同的食物,且總數是3個,你會怎么擺呢?還有別的擺法嗎?

  活動延伸

  家園共育

  家長可以利用家里的小物品和幼兒玩分解合成的小游戲,幫助幼兒進一步鞏固2、3的分解與合成。

【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集錦十篇】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集錦十篇03-26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范文合集十篇03-23

【熱門】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范文十篇03-23

【推薦】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范文十篇03-22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十篇03-27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范文集錦六篇03-23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范文集錦5篇03-22

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集錦七篇03-22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范文集錦7篇03-30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范文集錦6篇03-29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综合激情亚洲丁香社区 | 亚洲综合日韩精品高清一区 |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 午夜亚洲人人精品一区 |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 | 亚洲成a人77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