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教案

時間:2021-05-15 16:57:59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幼兒園教案集合8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幼兒園教案集合8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數數對于小班的孩子來說,容易混淆,手口有時不一致,教學必須借助直觀教具,設置情景,從幼兒的興趣出發,掌握手口點數技能。同時為了讓家長走進幼兒園,走進班級,了解幼兒在園的學習情況,增進家園互動。為此我設計了本活動。

  【教學目標】

  1、感受4以內的數量,學習手口一致點數到4。

  2、啟發幼兒對數數的興趣和體驗幫助小豬的快樂。

  【教學準備】

  1、利用廢舊酸奶箱自制教具小拖車一個(3節車廂)

  2、實物教具:香蕉 蘋果 梨 (每種水果有4個)

  3、實物糕點:形狀不同,顏色不同的糕點四種,每種有四個。

  【教學過程】

  一、導入部分

  1、師生,家長互問好。

  (出示小拖車)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什么?(幼兒回答),數數小拖車有幾節車廂告訴老師。(復習3以內的點數)知道小拖車來干什么了么?(幼兒猜想)小朋友要認真聽故事,就知道小拖車能干什么用了。

  二、基本部分

  1、老師講述故事,講到“走近一看,原來是黃黃的香蕉”時就問幼兒:“豬老大發現香蕉,不知該怎么辦了?孩子們快幫幫豬老大吧!

  (1)請幼兒動手操作:一個一個數香蕉,1 2 3 4 一個一個裝進小拖車、老師引導孩子數數“一個 兩個 三個 四個。”

  2、當故事講到“他爬上數一看,啊!有幾個紅蘋果!”時引導幼兒說出“怎么辦”?(我們一起幫豬老二數蘋果,裝蘋果。)重點引導一個 兩個 三個 四個手口一致點數。

  3、他們又繼續往前走,豬小第發現了什么呢?出示黃色的大鴨梨。小朋友都很聰明,再幫豬小弟數大鴨梨好嗎?引導孩子動手點數大鴨梨, 再裝進小拖車里。

  4、游戲:幼兒與家長互動《我會骨碌碌》

  孩子們真能干,三只小豬在你們的幫助下,撿到了滿滿一車水果,他們高興的跳起來了,我們和小豬一起做做運動吧!請家長和我們一起做。“骨碌骨碌1,骨碌骨碌2 骨碌骨碌3 骨碌骨碌4、”邊說兒歌邊讓小手表示數字做動作。體驗與家長同樂。

  三、結束部分

  1、談話:看看滿滿一拖車的水果,就知道孩子們有多棒,讓我們能干的小手再幫助小豬把水果送回家好嗎?(找個別孩子拖著小車走在前面,其余幼兒跟在后面繞活動室走一圈。) 小豬家到了。

幼兒園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在我們生活中,許多的地方都是離不開標志的,標志隨處可見,為了讓幼兒進一步的去了解一些標志的不同含義,并學會初步運用標志。養成關注身邊周圍事物的習慣,培養幼兒探索周圍事物的濃厚興趣。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關注身邊周圍事物的習慣,探索周圍事物的興趣。

  2、通過看看,說說,做做,讓幼兒了解標志有不同的含意,知道生活中許多地方都離不開它,從而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增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配合進行教育活動的多媒體課件,幼兒制作標志的紙、筆等、供幼兒張貼的標志若干。

  活動過程

  1、觀看多媒體課件,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教師提問:這里有些什么?從哪里看出來的?

  2、教師小結:看到了這些標志,就知道這是哪里了。標志是各種各樣的,代表了不同的意思。如:看到紅“+”,就知道是醫院,看見大滑梯等玩具就知道是幼兒園……

  3、請幼兒觀看課件中的標志,并說出你在哪見過?它告所我們什么?(教師可為幼兒準備一些交通標志、安全標志等)

  4、請幼兒說出自己還見過什么標志?

  5、請幼兒討論這些標志應該張貼在什么位置?

  6、觀看多媒體課件,啟發性的引導幼兒進行思考,這張標志貼在這里合適嗎?

  7、教師小結:在我們生活中,我們可看到各種各樣的標志,每種標志都有自己不同的含意,但不能隨便亂貼,必須貼在適合的場所,才能起到它的作用。

  8、請幼兒自由選擇標志,到適合的位置進行張貼。

  活動反思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名稱:美麗的樹林

  活動形式 小組

  活動目標

  1、 能主動與同伴商量、合作游戲,遇到問題能積極想辦法解決。

  2、 運用推、拍、壓、印、挖等技能,用不同材料創造性地開展游戲。

  3、 能大膽向別人介紹、分享經驗,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工作

  玩沙工具:沙鏟、快速面罐、雪糕盒、印模、自制樹苗、收集樹上掉下的枯葉、樹枝、

  活 動 過 程

  (一) 引入活動。

  “小鳥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過了一會兒,它覺得好累,于是就從天空中飛了下來,降落在陸地上。只見,周圍煙塵滾滾,沒有一棵小樹,令小鳥覺得很難受,你們能夠幫助它一起建一座樹林嗎,讓小鳥可以安心地休息一下。

  (二)復習鞏固以往的玩沙方法,并請個別幼兒()進行示范,教師講解動作要領。

  (三)老師提出問題,讓幼兒進行討論:“做樹林可以用什么材料?“怎么樣的樹林才漂亮?”并商量制作的內容和人員的分工,策劃出玩沙制作圖。

  (四)老師提出制作的要求。

  (1)大膽嘗試不同的材料,想出與別人不一樣的制作樹林的玩沙方法。

  (2)樹林的圍欄要有規律地間隔。

  (五)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六)幼兒向客人老師介紹自己的作品,能從材料、方法和規律這三方面進行講述。

  (七)幼兒欣賞作品,進行客觀性的評價。能說出別人好的地方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并提出建議。

幼兒園教案 篇4

  目標:

  1、學習節奏

  2、練習用樂器給歌曲配樂。

  3、培養幼兒參加音樂活動的興趣。

  準備:

  1、節奏卡片

  2、節奏圖譜錄音機磁帶

  3、小椅子圍成半圓形。

  4、各種樂器(人手一個)放在椅子底下

  過程:

  一、聽音樂拍手進教室,圍成半圓形。

  二、復習歌曲《我的小馬》

  幼兒用好聽的聲音演唱歌曲,并愿意做喜歡的動作。

  三、律動《我心愛的小馬車》

  幼兒聽音樂做律動。(自編)

  四、節奏樂

  1、引出歌曲《大馬打馬告訴我》

  師: 小平朋友唱歌跳舞很高興,老師也想唱一首歌給小朋友聽。(教師邊唱邊表演引起幼兒興趣)

  提問:歌曲的名字是什么?

  2、幼兒與教師一起清唱歌曲。

  3、學習節奏形

  師:小朋友都會場之首歌曲,都很棒。這首歌曲里有幾種節奏形,老師想考考小朋友,看看誰最聰明。

  出示幾種節奏卡片,幼兒嘗試打節奏。重點練習:

  4、給歌曲配樂

  (1) 幼兒清唱一遍歌曲后引出給歌曲配伴奏。

  (2) 幼兒嘗試用樂器自由伴奏。

  (3) 幼兒嘗試看圖譜打節奏。

  5、給歌曲配上舞蹈動作

  6、進行綜合練習:唱歌曲、用樂器伴奏、舞蹈表演。

  五、結束

  1、幼兒說一說自己今天有哪些收獲。還有哪些不足。

  2、聽音樂出教室。

幼兒園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樂于在集體面前用動作來表現生活中洗澡的過程。

  重點:

  樂意模仿洗澡的過程。

  難點:

  大膽的用動作來表現洗澡的過程。

  教學準備:

  錄音機,洗澡歌的磁帶,沐浴露瓶一個,玩具小狗一只。

  教學過程:

  1、復習律動《刷牙、洗臉、梳頭》,導入活動。

  師:我們一起來刷牙、洗臉、梳頭好嗎?

  我們刷牙、洗臉洗好了,現在我們來洗澡,好嗎?

  師:爸爸媽媽平時在家給小朋友洗澡,是怎樣洗的呢?

  2、引導幼兒講述并模仿洗澡的過程。

  師請個別幼兒講述并模仿動作,師引導幼兒一起跟做。

  3、幼兒跟著音樂和老師一起洗澡一遍。(動作有所變化)

  4、剛才我們洗澡時,忘記了涂沐浴露,我們用沐浴露再洗一次,好嗎?

  5、以游戲化的口吻,請小動物來檢查幼兒是否洗干凈了,適當的提出小手、肚皮等地方沒有洗干凈,要求重心再洗一次。動作變換。

  小結:小朋友洗澡洗的真干凈,現在,我們和小狗一起來跳舞,好嗎?

  活動活動放《晚安》的音樂,幼兒和小動物一起跳舞。

幼兒園教案 篇6

  一、 教材內容分析:

  報紙對幼兒來說是非常熟悉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報紙種類的增多,報紙作為新聞信息傳播的載體,報紙成了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幾乎每戶人家都訂有一份或幾份報紙,報紙上各種各樣的新聞也成了小朋友談論的話題,為此,我班創設了“小小新聞角”,孩子們把自己知道的各類新聞及報紙帶到班級中,剪下重要的新聞貼在墻上,剩下的廢舊報紙就堆放在一邊。在一次游戲活動中,我發現有幾個小朋友們玩起了那堆廢舊報紙,有的用報紙折飛機,有的把報紙撕成碎片,還有的用報紙團成球。在成人眼中不起眼的廢舊報紙卻成了孩子的寶貝。孩子們對于報紙的玩法比較局限,但是興趣依舊濃厚。

  新《綱要》指出: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而非被動接受者,活動內容必須與幼兒興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作為教師,應根據幼兒的興趣、需要和原有經驗,引導幼兒走向最近發展區。由此產生了大班綜合活動――《有趣的報紙》。整個活動,我通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以及與材料的互動,來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想象力、動手操作能力,充分現了“以幼兒發展為本”的觀念,同時,該內容符合當今課程“生活化、綜合化、經驗化”的趨勢,具有較強的教育價值。

  二、 幼兒情況分析:

  大班幼兒正處于交往能力不斷增強,語言表達能力不斷發展這一關鍵的'階段,他們渴望了解自然、了解身邊的事物與現象,具有一定的探究欲望,我班幼兒喜歡探索,喜歡嘗試,對于動動、做做,非常感興趣,在平時的活動中也積累了一定剪、折、貼技能,為本次活動提供了實踐基礎,但活動中缺乏合作精神,通過活動,讓幼兒自主選擇材料,在做做玩玩中培養同伴間的合作精神。

  三、 活動目標:

  教育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教育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我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以下活動目標:

  1、了解報紙與人們的關系,能嘗試多種廢舊報紙再利用的辦法。

  2、增強愛惜報紙、保護環境的意識。

  3、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同伴間的合作精神。

  以上制定的活動目標貫徹了新綱要的精神:倡導自主學習,注重能力培養,促進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全面的發展。

  四、 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為了完成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通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活動準備必須與目標、活動主體的能力、興趣、需要等想適應,所以我既進行了物質準備:新、舊報紙許多,膠水,剪刀,水彩筆,白紙、彩紙條等,又考慮到幼兒的知識經驗準備:幼兒有聽讀過報紙、剪報的經驗。

  五、 重、難點:

  本節課的重點:了解報紙與人們的關系。為了突破重點?我充分利用家庭這一重要資源,讓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各類報紙,和幼兒一起討論報紙的名稱、用途,豐富幼兒有關報紙的知識和閱讀報紙的經驗,再進行集體討論、交流,積極有效進行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本節課的難點:想方設法利用廢舊報紙 。如何突破難點?我營造寬松的活動氛圍,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操作材料,運用表揚鼓勵、榜樣示范、個別指導等方式,注重操作性、感受性、體驗性,引導幼兒人人動手,大膽嘗試,讓他們在做做玩玩的過程中獲得發展。

  六、 活動過程:

  1、通過交流已有的經驗,初步感受報紙的用途。

  教師出示一張報紙,提問:

  (1)這是什么?

  (2)你在哪里見過?

  (3)你家里誰最喜歡看報紙?

  (4)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人都喜歡看報紙?

  教師小結:報紙的用途可真大,報紙上有新聞,它讓我們了解國內外的大事;報紙上有知識,它可以幫助我們學到更多的本領;報紙有廣告,它讓我們了解最新的信息。

  (活動開始通過出示實物,直接進入主題,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考慮到幼兒對報紙的認識有限,特意提出了比較貼近幼兒的問題:你家里誰最喜歡看報紙?為什么?這一問題的提出也就是為下一個問題作鋪墊。在幼兒各抒己見后老師進行了總結概括,進一步幫助幼兒了解報紙與人們的關系。)

  2、聽故事《報紙的煩惱》,感知報紙的不同情緒。(主要教法:故事教學法)

  (1)師:報紙真好,能給我們帶來那么多好處,可報紙也有自己煩惱的事,請聽故事《報紙的煩惱》。

  (2)幼兒欣賞故事――《報紙的煩惱》,充分體會報紙的情緒。

  (為了使幼兒更好地理解故事內容,充分體會報紙的不同情緒,利用報紙這一生動的形象,給幼兒一種直觀的印象,再次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3、根據故事情節,教師和幼兒共同討論:

  (1)報紙有什么煩惱?

  (2)報紙喜歡誰來拿它?為什么?最不喜歡誰來拿它?為什么?

  (3)如果你有一張報紙,你該怎樣對待它?

  教師教育幼兒:看完的舊報紙也要好好利用,不能扔掉。

  (這一環節通過師生的共同討論,讓幼兒懂得該怎樣對待廢舊報紙,以引出下一環節。)

  4、嘗試操作,能想方設法利用舊報紙。

  (1)先引導幼兒討論:用舊報紙可以做些什么呢?

  (2)教師介紹操作的材料和工具,提出操作要求:老師已經和小朋友收集了很多舊的報紙,還給小朋友準備了許多材料,做的時候不要爭搶,做好的東西放在自己的小籮筐里。

  幼兒自由操作、創造。可以畫圖、寫字、剪紙、剪貼、做服裝、做運動器械等。

  (這一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難點,先通過讓幼兒自己討論,在討論的基礎上進行嘗試。只要是幼兒自己嘗試操作的、創造的,老師就會給予肯定。其中教師注重幼兒的合作,以培養他們的合作能力,倡導的是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現代化兒童學習方式。)

  5、相互交流,展示作品。

  “剛才你用報紙做了什么?”

  6、活動延伸:

  在美工區投放舊報紙供幼兒剪報,做畫冊、作畫、折紙、剪紙等。

  以上活動充分體現了《新綱要》中,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和現象作為探索學習的對象。在整個活動中幼兒始終處于自主積極的狀態,教師以引導者,支持者、參與者,合作伙伴的身份幫助幼兒,引導幼兒動手動腦,做中學,幼兒相互交流、相互協商,發展了幼兒的創造性及動手能力,增強了幼兒的環保意識。

幼兒園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日常生活中常見調料的名稱。

  2.知道可以用嗅覺和味覺來分辨各種調料。

  3.知道過馬路的自我保護的方法。

  4.培養幼兒對調料的好奇心,樂于探究。

  5.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幼兒園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故事《天天打醋》的錄音磁帶。

  活動過程

  一、 通過談話引出活動主題

  1. 教師:你們知道做菜的時候需要蔬菜、肉等食物以為,還需要什么嗎?

  2. 教師:請說出你所知道的調料的名稱。

  3. 教師:你知道這些調料都是什么味道嗎?

  二、 欣賞故事《天天打醋》

  1. 教師播放故事《天天打醋》錄音磁帶,幼兒欣賞。

  2. 教師:媽媽要天天買的是什么?

  3. 教師:天天來到小賣部后,想買的是什么,老奶奶是怎么說的?

  4. 教師:天天忘記了要買什么,后來他怎么做的?最后天天買的醋了嗎?

  三、 討論分析各種調料的方法

  1.老師:天天說,醋是酸的,醬油是咸的,他說的對嗎?你還知道可以用什么方法分辨醬油和醋?

  2.老師:你有什么辦法能分辨出鹽和糖嗎?

  3.幼兒互相交流、分享經驗。

  教學反思

  還沒學習之前,小朋友們不知道為什么會有不同味道的食物。通過學習,小朋友對五味有了初步的了解。可以說,基本上知道了鹽是咸的,醋是酸的,糖是甜的,苦瓜素是苦的,辣椒醬是辣的。

  學習教導小朋友不要挑食,只有吃不同的食物,才能健康的成長,做個陽光寶寶。

  小百科:調味就是把菜肴的主、副料與多種調味品適當配合,使其相互影響,經過一系列復雜的理化變化,去其異味、增加美味,形成各種不同風味菜肴的過程。

幼兒園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學習3 的組成,知道3分成兩份有2種分法。

  2、在活動中,正確記錄分合式,并會整理自己的操作材料。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數量是3的圖片。

  2、教師用記錄卡一張,小貓頭飾一個,兩個圈。

  3、幼兒人手一張數字寶寶卡片放在口袋里。

  4、音樂光盤。DVD

  活動重難點

  1、知道哪兩個數合起來是3,并能用較為清楚的語言表達分與合的過程。

  2、在游戲中學習3的組成,體驗同伴合作的快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教師出示小貓頭飾,"看,誰來了呀?"

  (二)學習3的組成。

  1、師:今天小貓要邀請它的好朋友們小兔、小猴到家里來做客,還為它們準備了許多好吃的,它想把這些好吃的分別放在2個盤子里,可是它不知道怎么分才好,你們愿意幫助小貓來分一分嗎?

  2、出示記錄卡,幼兒自主學習3的分成。

  師:我們先來看看有些什么好吃的?有多少?

  幼:3只桃子。

  幼:3個蘑菇。

  幼:3條小魚。

  那怎樣把數量是3的分成兩份呢,請你動動腦筋,看誰想得辦法多,并用數字把每次的分法記在下面的格子里。

  (評:通過讓幼兒來幫助小貓給它的好朋友分好吃的,給好朋友小兔、小猴這一"任務",在活動一開始就使幼兒的角色一下子就轉變了過來,激發了幼兒學習的興趣,激起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4、"你是怎么分的?請你用一句好聽的話來說。"(在視頻上展示幼兒的分法)幼:我把3只桃子,1只桃子分給了小兔,2只分分給了小猴。

  幼:我把3條小魚,1條小魚分給了小兔,2條小魚分給了小猴。

  教師與幼兒一起記錄3可以分成1和2,幼兒一起學念。

  師:"還有其他分法嗎?"

  幼:我把3個蘑菇,2個蘑菇分給了小兔,1個蘑菇分給了小猴。

  幼:我把3根棒棒糖,2根棒棒糖分給了小兔,1根棒棒糖分給了小猴。

  "還有其他的分法嗎?"(沒有了)

  (評:具體形象的小動物角色,使幼兒有話可說,通過自己動手嘗試操作的事情,幼兒也較易掌握并表達出來。他們根據自己的喜好,把數量為3的食物分給了小兔、小猴,從而掌握3分成2份有兩種分法,本環節充分體現了幼兒的自主性。)

  教師小結

  師:3分成兩份有兩種分法。幼兒一起念兩種分法。

  (評:在幼兒操作后發現了3的兩種分法后,教師再小結,充分體現了"幼兒在前,教師在后"的以幼兒為主體的新理念。)

  (三)游戲學習3的組成。

  師:小動物們吃得可開心啊,吃飽了,他們邀請我們小朋友一起森林玩,你們愿意嗎?森林很遠,我們3人一組開火車去吧! "(聽音樂3人一組玩開火車的游戲)"呀,看,這是什么啊?(魔洞),這個魔洞只允許數字3過去,可我們小朋友也想過去怎么辦呢?(先變成數字寶寶),請你們先將自己的數字寶寶請出來,看看自己是數字寶寶幾呢? 是數字3嗎?那怎樣才能讓我們的數字變成3呢?(幼兒講述1和2組合,2和1組合)"真聰明,那快點找到一個與自己合起來是3的朋友手拉手、排好隊一起過魔洞吧!"(教師檢查)

  幼兒分組找到朋友過魔洞后,做一個勝利的表情或動作!

  師:"剛才你們都很聰明,都能找到和自己合起來是3的好朋友一起過魔洞,真棒!"

  師:"請你來告訴大家,你是數字寶寶幾,你找到的好朋友是幾?"

  幼:我是數字寶寶1,我找到的是數字寶寶2,我們一起過了魔洞。

  幼:我是數字寶寶2,我找到的是數字寶寶1。

  老師或幼兒記錄1和2合起來是3,2和1合起來是3,大家一起學念。

  (評:通過創設"過魔洞"這一情境,讓幼兒變成數字寶寶,去找好朋友過魔洞,再一次激起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又起到了生生互動的作用。通過游戲幼兒知道了哪兩個合起來是3,并會嘗試著用一句好聽的話來表達出來。本環節轉換自然協調,又充分注意到了動靜交替,不會讓幼兒感到枯燥乏味,相反的是讓幼兒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和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四)幼兒操作卡練習。

  師:"我準備了許多的智慧星要獎給你們呢,可是你們得完成另一項任務后才能得到,你們愿意接受挑戰嗎?"(1)講解操作卡。(2)幼兒操作。(3)檢查練習,獎賞"智慧星"。

  (評:幼兒在學習了3的組成后,讓幼兒來操作練習,起到了對新知識的鞏固作用,奪取智慧星很切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激發了幼兒的競爭意識。)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改變了以往數學活動中以“教師教,幼兒學”為主的教學模式,創設了“給小動物分食物”“與好朋友過魔洞”“奪取智慧星”等游戲情境,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快樂中學,充分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整個活動過程,通過讓幼兒自主嘗試探索,從而知道了3分成兩份有2種分法,知道哪兩個數合起來是3,并能用較為清楚的語言表達分與合的過程。在活動中,幼兒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又體驗到了的成功的喜悅,充分體現了“幼兒在前,教師在后”的以幼兒為主體的新理念,并創設了較好的生生互動的環境,活動效果較好。

  幼兒園中班分成教案是為了教幼兒數學而打下基礎的教案,教師教會幼兒怎樣將一個數字分成兩個數字,這有助于培養幼兒的邏輯思維,讓幼兒更早的對數學知識有所了解。

【【精品】幼兒園教案集合8篇】相關文章:

【精品】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集合八篇03-22

【精品】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合七篇03-25

【精品】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集合六篇03-23

【精品】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集合6篇03-22

【精品】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模板集合10篇03-30

【精品】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集合7篇03-29

【精品】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集合7篇03-27

【精品】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集合9篇03-26

【精品】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集合8篇03-26

【精品】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集合8篇03-26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丁香综合缴情在线观看 | 在线免费观看91AV | 日本精品一二二区在线 | 亚洲欧洲精品国产二码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 | 日本老肥熟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