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教案錦集四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垃圾對話”的內容,豐富詞匯:“發霉”、“變形”、“你推我擠”、“吵吵鬧鬧”。知道日常生活的垃圾增多給人類帶來危害。
2、鼓勵幼兒對變廢為寶進行大膽想象,參與創造性的表演。
3發展幼兒的記憶力和表現力。
二、教學準備:
1、教師帶幼兒觀察周圍的環境,體驗環境污染狀況。
2、創設環境:垃圾角
3、錄像帶一盒(大班幼兒對應的配戴各種垃圾進行表演)
4、舊報紙、酸奶杯、膠袋、紙盒、布碎等。
三、教學過程:
1、教師做掃垃圾的動作,出示充滿垃圾的垃圾筒,引出課題。
教師引導:“小朋友看到我現在干什么呢?(掃垃圾)老師看到地面有這么多垃圾覺得很不干凈,很不舒服,我要把地面清潔干凈,把垃圾掃進垃圾筒里,你們看垃圾筒里面有這么多的雜物廢品。噓,請小朋友們認真地聽一聽,他們說了些什么呢?”
2、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垃圾的悄悄話”,豐富詞匯。
提問:
(1)剛才有什么垃圾在說話?
(2)舊報紙為什么會說自己還很有用呢?
(3)廢舊物品還能有用嗎?有些什么用呢?
3、觀看大班幼兒的情境表演,再聽第二遍故事。
提問:
(1)你們看到馬路上的垃圾從哪里來的?
(2)為什么會有這么多垃圾?
(3)垃圾對人們有什么害處呢?
(4)我們要怎樣減少垃圾,保護環境?
4、幼兒學習表演“垃圾的悄悄話”的故事情境。
先請一組幼兒出來表演給大家看,要求大膽地說出垃圾,說出的垃圾的話,并啟發幼兒想像各種垃圾的動作,然后再請全體幼兒一起表演,分別配戴各種垃圾。最后請表演得最好的一組幼兒出來表演給大家欣賞,老師作最后小結。
5、活動結束:
教師引導:“小朋友,我們的活動室也有垃圾,這樣的環境干凈嗎?現在請你們來當環保小衛士,把活動室的環境清潔干凈。但是不要把可以循環再用的舊物丟到垃圾筒里,要把它收起來,下次老師要教你們廢物變寶的一種新本領。
附故事:
垃圾的悄悄話
人們把不用的、不想留下來的東西扔到垃圾桶里,桶里的垃圾越來越多,擠得喘不過氣,垃圾你推我擠,吵吵鬧鬧。
舊報紙說:“我的身體被菜汁弄濕了,發霉了,還有一股難聞的氣味呢,難受極了。其實,我還很有用的。”
酸奶杯說:“實在太擠了,我的身體變形了。”
膠袋、紙盒、布碎也在輕輕地嘆氣:“哎,人們扔的垃圾越來越多,再這樣下去地球不知道變什么樣了,真擔心。”
幼兒園教案 篇2
本次活動原來是一個親子活動,但我考慮到現在原有的實際情況,進行親子活動是不理想的,因此我修改成一個以幼兒為主的運動會。活動的目標中,我以爬、走、跳為技能方面的發展目標,在情感方面我是讓幼兒體驗體育活動樂趣,以培養幼兒積極參與體育活動。整個活動由于活動目標的修改,準備的修改、整個活動過程也進行了修改。活動中小兔子的頭飾起到了很好的調動作用,幼兒參與的積極性較高。活動他們都能在老師的提醒和幫助下進行活動,活動的氛圍較為愉悅。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背景: 在一次戶外活動時,小朋友看到蝴蝶在花叢中飛來飛去忙著采蜜,他們對蝴蝶充滿了好奇,你一句我一句的在說:蝴蝶是從哪里來?它怎么會飛?它的衣服怎么這么漂亮等等?為幫助幼兒能更好的了解蝴蝶,結合《美麗的春天》這一主題,我設計了這個語言活動,使他們對蝴蝶的生長過程有一個全面了解。
活動目的: 1、能理解故事的內容,了解毛毛蟲變成蝴蝶的基本過程。
2、學習量詞:個、根、顆、塊、片;學說短語:我吃了……
活動準備: 圖片教具:毛毛蟲一條,一個蘋果、兩根香蕉、三顆葡萄、四塊巧克力、五片樹葉;
活動過程: 1、創設情景。教師頭戴毛毛蟲頭飾,告訴幼兒,老師今天變成了毛毛蟲媽媽,做毛毛蟲可好玩了,你們想不想做毛毛蟲,一起來跟著媽媽爬一爬。
2、分段講述故事,運用圖片幫助幼兒理解故事。
毛毛蟲爬啊爬,爬地很累了,肚子餓了,就要吃東西了,我們聽聽毛毛蟲吃了什么?分段欣賞故事,邊講故事邊放多媒體。
毛毛蟲的肚子餓了,吃了什么?
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圖片,重點指出吃的是什么顏色的什么水果,復習顏色,數數,學習量詞:個,根,棵,塊,片。
第一天,毛毛蟲吃了什么?吃了幾個?是什么顏色的?
第二天,毛毛蟲吃了什么?吃了幾根?是什么顏色的?
第三天,毛毛蟲吃了什么?吃了幾顆?是什么顏色的?
第四天,毛毛蟲吃了什么?吃了幾塊?是什么顏色的?
第五天,毛毛蟲吃了什么?吃了幾片?是什么顏色的?
根據幼兒回答重點學習量詞。
3、完整欣賞故事,理解毛毛蟲與蝴蝶之間的關系。(放多媒體)毛毛蟲吃了那么多的東西,吃飽后它會做什么呢?我們再來聽一遍故事。
毛毛蟲吃飽了,肚子怎樣了?(不再咕嚕咕嚕叫了)它做了個什么動作(結個蛹把自己包起來好好地睡一覺)老師做動作,幼兒模仿。醒來后它發現了什么?(長出了一對美麗的翅膀)毛毛蟲就變成了什么?(美麗的蝴蝶)小結:毛毛蟲吃飽后長大了,結了蛹,睡一覺后變成了一只美麗的蝴蝶。
4、情景游戲,復習故事內容。
1)毛毛蟲跟著媽媽一起出發。
2)第一天我吃了什么?引導幼兒學說“我吃了…”,然后邊爬邊找相應的實物卡片,模仿毛毛蟲吃東西,第二天——第五天游戲相同。
3)毛毛蟲吃飽了,做了什么動作?跟著老師一起模仿毛毛蟲團緊身體結蛹然后變蝴蝶的過程。
5、活動結束:
我們都變成了美麗的蝴蝶了,來,我們一起飛一飛,天氣真好,我們到草地上去飛一飛吧。”帶領小朋友去場地上做“蝴蝶飛”的`游戲。
活動反思: 相對小班的孩子來說,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都是停留在表面上,思維特點是由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發展,看到美麗的蝴蝶,想到的也是自己所看到的表面上的、比較直觀的外表現象。本次活動,讓幼兒通過自己扮演毛毛蟲,在具體的情景中、在有趣的故事中讓幼兒知道毛毛蟲是吃了東西、睡了一覺才變成美麗的蝴蝶。活動中,運用游戲法讓幼兒對毛毛蟲五天吃的東西有了一個量的認識,在爬爬玩玩中學說短語,既符合幼兒好奇的天性,提高了口語能力,又達到活動的目標。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知道有關大熊貓的知識。
2.簡單的畫出大熊貓的體態。
3.增強幼兒愛護大熊貓的情感。
活動準備:
大熊貓圖片、油畫棒、繪畫紙,勾線筆。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談話導入:教師:小朋友們你們見過大熊貓嗎?誰來說一說大熊貓長得什么樣子?
【設計意圖:以談話導入的方式進行導入,一是激發幼兒的興趣;二是給孩子創設一種自由、寬松的語言環境,鼓勵幼兒大膽講述熊貓的外形特征。】
二、基本部分。
(1)出示課件:(大熊貓吃竹子的畫面、玩耍的畫面),讓幼兒觀察并講述大熊貓的外形特征。
教師:小朋友,圖上是誰啊?(大熊貓)大熊貓在干什么?(在吃竹子、在玩……)大熊貓長什么樣子啊?(身上有毛,有黑色的、有白色的,有四條腿,有一條尾巴,有兩只半圓形的耳朵,身體胖胖的……)教師總結:剛才小朋友們看的真仔細,說的太好了,大熊貓身體肥胖,四肢粗壯,皮毛黑白分明,四肢、肩部和耳朵黑亮,眼睛周圍也是八字形的黑毛,其余均為白毛。而且大熊貓生活在山林中,喜歡吃竹葉和竹筍。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2)老師在投影儀下示范并講解大熊貓的畫法。
①大熊貓圓圓的大腦袋。
②畫出大熊貓橢圓形的白色身體。
③畫出大熊貓又粗又短的四條黑腿。
④給大熊貓添畫上眼睛、鼻子、耳朵。
⑤給大熊貓進行著色。
(3)幼兒在繪畫紙進行繪畫。
①自己畫,老師巡回指導,必要時給予幫助。
②畫簡單的大熊貓的基礎上,大膽想象,畫出不同形態的大熊貓 。
③為大熊貓添畫竹筍、竹葉等。
④給大熊貓進行著色。注意畫面的整潔,涂色要均勻。
【設計意圖:鼓勵幼兒能用筆來記錄熊貓的外形特征。】
三、結束部分 。
對孩子的作品進行評價,組織孩子們選出不同姿態的大熊貓,組成熊貓的一家,進行組合活動,并進行講述活動,發展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組合能力。
【設計意圖:讓幼兒感受繪畫活動的樂趣并發展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組合能力。】
【【精選】幼兒園教案錦集四篇】相關文章: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錦集五篇04-01
【精選】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錦集9篇03-31
精選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錦集八篇03-29
精選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錦集五篇03-28
精選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錦集五篇03-28
【精選】幼兒園社會教案錦集九篇03-27
精選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錦集10篇03-27
精選幼兒園社會教案錦集7篇03-27
【精選】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錦集7篇03-26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錦集八篇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