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小象要回家》(精選9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小象要回家》,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小象要回家》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看掛圖,理解小象要回家的心情。
2、知道幼兒園的玩具不能帶回家。
3、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
1、相關的故事圖片
2、“弄亂”的玩具若干
活動流程:
一、師幼談話導入:小朋友你在哪個幼兒園上學?喜歡上幼兒園嗎?幼兒園里有什么東西讓你們這么喜歡上幼兒園?(滑梯、碰碰床、皮球……)老師有一個好朋友,名字叫元元,他也上幼兒園。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幼兒園是什么樣子的?逐幅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二、1)出示圖1,教師提問:“元元的幼兒園是什么樣子的?元元在干什么?元元最喜歡誰?他們在幼兒園里玩的高不高興?(高興)你從哪看出來的?(引導幼兒學學高興的樣子)
2)出示圖2,感受理解小象的心情。
教師提問:“元元最喜歡小象了,可是他把小象帶回哪里了?(家)小象跟元元回家以后高興嗎?(引導幼兒觀察小象的表情)元元這樣做對不對?
小結:教育幼兒要愛惜玩具,不能把幼兒園里的玩具帶回家。
3)出示圖3,教師有感情的講述故事
提問:小象被元元帶回家以后,小象怎么了?(哭了)為什么哭了?(想媽媽、想要回家……)小象的家在哪里?(幼兒園)
4)出示圖4,元元聽了小象的話后,是怎么做的?大象媽媽見到小象后心情怎樣?(很高興、很開心…)
三、教師完整的講述故事
四、欣賞兒歌,幫助幼兒進一步養成“玩完玩具送回家“的好習慣。
1)小朋友有自己的家,玩具也有自己的家,小朋友在幼兒園玩完玩具就應該把玩具送回家,要不然它會很傷心,不高興的。
欣賞兒歌:玩具玩具我愛你,天天和我在一起,玩完玩具送回家,小朋友們要牢記。
2)教師組織幼兒將其活動室內凌亂的玩具送回家。
五、活動結束。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小象要回家》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看圖,理解小象要回家的心情
2.知道幼兒園的玩具不能帶回家,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
活動準備:
1.元元和小象掛圖一幅
2.故事磁帶一盤。
活動過程:
1.出示掛圖演示,激發幼兒興趣。
。1) 出示哭泣的小象,老師:小象怎么了?
。2) 教師通過提問引導幼兒觀察掛圖
元元在干什么?元元最喜歡誰?小象到元元家以后怎么樣了?元元看到小象的樣子心情怎樣 ?小朋友替元元想一想怎么辦?
2.引導幼兒聽故事,感受理解小象的心情。
(1)幼兒聽故事,教師利用小象進行表演,提問:教師提問:元元最喜歡小象,是他把小象帶回哪里了?這樣做對不對?
(2)幼兒聽第二遍故事,教育幼兒愛護玩具,不能將玩 具帶回家. 小象被元元帶回家以后,小象怎么了?(哭了)為 什么哭了?后來元元是怎么做的?小象回家以后心情怎樣?
(3)請幼兒和教師進行故事表演,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3.幫助幼兒進一步養成玩玩玩具送回家的好習慣,并讓幼兒知道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
。1)小朋友你們有自己的家,玩具也有自己的家,在幼兒園玩玩具就應把玩具放回家,要不然他會很傷心。
(2)教師組織幼兒將活動室凌亂的玩具送回家。
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隨時提醒幼兒玩完玩具送回家,在玩的時候要愛護他們,并及時表揚鼓勵幼兒,激發幼兒收拾東西的興趣和習慣。
課后反思:
在這一活動中,幼兒理解了故事的大概內容。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知道幼兒園的玩具不能帶回家,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還培養了幼兒玩完后的玩具要及時放回原處,學會簡單的整理,養成良好的習慣。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小象要回家》 篇3
活動目標:
1、觀察圖意,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小象要回家的心情。
2、懂得幼兒園的玩具玩好了要送回玩具柜,不能自己拿回家。
重點:
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小象要回家的心情。
難點:
知道幼兒園的玩具是給大家玩的,玩好了送回玩具柜,不能拿回家。
活動準備:
1、掛圖16號;《小朋友的書·我們都是好孩子》;磁帶及錄音機。
2、班級中的玩具若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題。
1、小朋友在玩玩具,當老師說:"小朋友,收拾玩具了。"我們要把玩具送到哪里?引導幼兒討論。
2、聽一聽故事里的元元是怎么做的?
二、結合掛圖,完整講述故事,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出示圖一,講述第一段。提問:
。1)元元最喜歡玩小象,老師叫小朋友收玩具時,元元是怎么做的?
。2)元元帶著小象要到哪里去?
2、出示圖二、圖三,邊講述第二段邊提問:
。1)元元到家了,元元和玩具在做什么?大家都高興嗎?小象呢?
(2)天黑了玩具們都干什么去了?元元和小象呢?
。3)小象現在要去哪兒?小象說了什么?元元是怎么說的?
。4)小象往門口跑,元元對小象做了什么?
。5)玩具動物都吵醒了,奇怪地問小象"你的家在哪里啊?"小象說它的家在哪里?它是怎么說的?(引導幼兒學說短句"我的家在幼兒園的玩具柜里,我要回家。"并感受小象要回家的心情。)
。6)長頸鹿爬到窗臺上向外望,它看到幼兒園怎么了?
3、出示圖4,邊講述第三段邊提問:
。1)聽了長頸鹿的話,元元是怎么做的?
。2)小象回到了自己的家,大家高興嗎?你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
三、完整欣賞故事錄音。
提問:小朋友玩好玩具,應該把玩具放哪里?
小結:幼兒園的玩具是給大家玩的,我們每天送玩具回到家,玩具們都很高興。隨便吧幼兒園的玩具拿回家,玩具會不高興的。你們都能做到嗎?
四、游戲:玩具找家。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小象要回家》 篇4
活動目標:
1、喜歡聽故事,知道幼兒園的玩具不能拿回家。
2、懂得玩過玩具后要把它放回原處。
活動準備:
布置“玩具城”,故事課件,《火車開了》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小朋友,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到玩具城玩,你們高興不高興?(高興)那趕快坐上老師的小火車我們一起去玩具城玩吧!導入。(好,師幼一起做開火車動作進入活動室。)小朋友,你們可以選一個自己喜歡的玩具玩一玩。
2、用哭聲引出故事。
出現哭聲,小朋友你們聽一聽這是什么聲音?是誰哭了?他為什么哭了?(幼兒不知道)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個故事,它會告訴我們誰哭了?還有它為什么哭?
3、組織幼兒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小朋友故事聽完了,你們知道是誰在哭了嗎?(小象)它為什么哭了?(找不的媽媽了、找不到家了。)元元小朋友做得對不對?(不對)應該怎么做?(幼兒不知道)
(2)教師再講一遍故事后提問:玩完玩具后應該怎么做?(把玩具放回家、放回原處。)
4、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說一說,自己有沒有做讓玩具離開家的事情。
小朋友以前有沒有像元元這樣把玩具帶回家?(沒有)
小象找不到自己的家、找不到媽媽時心情怎樣?(小象哭了,它一定很傷心。)
小朋友有沒有找不到自己的家或者是找不到自己的媽媽?
教師小結:玩完玩具后要把它放回原處,要把它放回自己的家。
5、幫玩具找家。
小朋友咱們剛才在“玩具城”玩時,你們還沒有把玩具放回家呢,下面小朋友就趕快把他們送回家吧!不然,玩具寶貝又要哭了。(教師指導幼兒把“玩具城”的玩具放回原處)
今天小朋友表現的都很棒,我們來鼓勵一下自己。(棒!棒!棒!我真棒。
活動延伸:
下面小朋友回到我們活動室的玩具區找一找,還有那個玩具沒有找到自己的家。小朋友趕緊把它送回家吧!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小象要回家》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看掛圖,理解小象要回家的心情。
2.知道幼兒園的玩具不能帶回家。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1.故事掛圖四幅
2.幼兒園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老師:“小朋友喜歡玩玩具嗎?你們都喜歡玩什么玩具?”
老師:“有個小朋友叫元元,他和我們小朋友一樣都很喜歡玩玩具,我們一起和他打個招呼吧!
(二)過程:
1.觀察圖一 (老師出示第一幅掛圖)
老師:“這就是元元的教室,這個小男孩就是元元,元元的教室里有許多玩具,小朋友都看到那些好玩的玩具?
老師:“元元最喜歡誰?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老師:“這天元元的媽媽來接元元回家,可是元元還想和小象一起玩,他該怎么辦呢?小朋友幫元元想想辦法?
老師:“小朋友想了這么多辦法,我們一起來看看元元是怎么做的?
2.觀察圖二(老師出示第二幅掛圖)
老師:“元元的心情是怎么樣的?”
老師:“小象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
(老師引導小朋友們仔細觀看掛圖,發現元元和小象的表情,知道他們的心情。)
3.觀察圖三(老師出示第三幅掛圖)
老師:“小象玩累了,元元抱他上床睡覺,小朋友看小象怎么了?”
老師:“小象哭了,為什么小象哭了?”
老師:“小象想媽媽了,小朋友在很棒,小象對元元說,我要回家,我要媽媽。”
老師:“小象的家在哪里呢?”
老師:“太棒了,小象的家在幼兒園,我們小朋友在真聰明,可是元元該怎么辦呢?我們大家一起來幫他想個辦法吧!
4.觀察圖四( 老師出示第四幅掛圖)
老師:“元元把小象送回哪里?”
老師:“元元吧小象送回到幼兒園,小朋友仔細看小象的表情,小象的'心情是怎樣的呢?大象媽媽的心情呢,還有元元的心情呢?”
老師:“元元把小象送回了家,小象真高興。老師問問小朋友,可以把幼兒園的玩具帶回家嗎?元元把小象帶回家,他做的對嗎?”
老師:“最后元元把小象送回家,改正錯誤,我們一起表揚表揚他,給他鼓鼓掌!
(老師總結,讓小朋友知道幼兒園的玩具是不能帶回家的,帶回家要及時的送還回來。)
老師:“元把小象送回家,小象可高興了,我們把這四幅圖連起來,編一個《小象要回家》的故事,好不好!(老師完整的講述故事)
(三)結束部分
老師:“小朋友表現的真棒,知道不能隨便把幼兒園的玩具帶回家,獎勵小朋友們一起玩玩具!
活動延伸:
發放幼兒用書第二冊
活動反思:
這節課首先以談話的方式導入,讓幼兒說說自己喜歡的玩具,由于幼兒對自己的玩具非常熟悉,所以能夠積極地參與活動,調動幼兒談話的積極性;顒娱_始,我主動引導孩子們仔細觀察掛圖內容,領會圖畫意思。幫助幼兒更好的體驗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充分理解小象要回家的心情。然后,將故事完整的講述給小朋友們聽,讓小朋友們再次感知理解小象要回家的心情,知道幼兒園的玩具不能帶回家。最后,結合幼兒生活經驗,引導幼兒把玩具送回幼兒園,再次讓幼兒明白不能把幼兒園的玩具帶回家的道理。
在出示掛圖環節中,大部分以老師為主導,沒有很好的調動小朋友的積極性和興趣。結束部分,讓小朋友玩玩具環節,采用老師發放玩具的方法,小朋友的秩序有些亂,可以采用一邊播放音樂一邊讓小朋友排隊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玩具的方式,最后,老師可以利用手中的小象引導小朋友,加深小朋友的認知,知道幼兒園的玩具不能帶回家。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小象要回家》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講述,能夠理解故事內容。
2.學習看掛圖,理解小象要回家的難過心情。
3.知道幼兒園的玩具不能拿回家。
活動準備
1.課件:聲音--象
2.小象玩具、故事掛圖、磁帶。
聲音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播放聲音:小象的叫聲,導入故事
教師:聽!是誰在叫,小象為什么要叫呀?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呢?
二、展開
1.教師啟發幼兒看掛圖,講述故事。
(1)引導幼兒觀察掛圖一、二、三,熟悉故事內容。
提問:
故事里這個小姑娘叫什么名字?
她最喜歡幼兒園里的什么玩具?一天,發生了什么事情?
元元把小象怎么了?她回到家高興嗎?為什么?
可小象高興嗎?它的表情是什么樣子的?
元元把小象放進了被窩,小象睡了嗎?它說什么?
小象的表情又是是什么樣子的?為什么?
。ㄒ龑в變豪斫庑∠蟮男那椋瑖L試用動作表情表現小象傷心的心情。)
。2)請幼兒猜想故事的第二部分。
教師:小朋友你們猜一猜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情呢?
如果你是元元,你會怎么辦呢?
小結:對,元元應該把小象送回幼兒園。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小象要回家》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看圖,理解小象要回家的心情。
2、知道幼兒園的玩具不能帶回家,不能拿別人的東西。
3、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4、通過閱讀,理解故事情節。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小象要回家的心情,焦急可憐無助。
活動準備
1、小象玩具。
2、《可愛的小象要回家》故事磁帶一盤及掛圖。
活動過程
1.出示掛圖演示,激發幼兒猜想故事。
。1)出示小象玩具,模仿小象 哭聲,引出故事
。2)引導幼兒觀察掛圖,熟悉故事內容,理解小象的心情。教師提問元元在干什么?元元最喜歡誰?小象到元元家以后怎么樣了?元元看到小象的樣子心情怎樣?小朋友替元元想一想怎么辦
2.引導幼兒聽故事,感受理解小象的心情
。1)幼兒聽故事,教師利用小象進行表演,提問:教師提問:元元最喜歡小象,是他把小象帶回哪里了?這樣做對不對?
。2)幼兒聽第二遍故事,教育幼兒愛護玩具,不能將玩具帶回家。小象被元元帶回家以后,小象怎么了?(哭了)為什么哭了?后來元元是怎么做的?小象回家以后心情怎樣
。3)請幼兒和教師進行故事表演,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3.幫助幼兒進一步養成玩完玩具送回家的好習慣,并讓幼兒知道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小朋友你們有自己的家,玩具也有自己的家,在幼兒園玩完具就應把玩具送回家,要不然他會很傷心。
教學反思
1.小班幼兒是頭一次將生活中心從家庭生活轉移到幼兒園的集體生活,這樣就存在著一個適應階段,有些幼兒在家任性慣了,入園后與小朋友搶玩具,獨占玩具,稍不如意就會咬別人,打人
2.對教學過程的反思
。1)幼兒的表現:在活動中,大多數幼兒都能參與進來,孩子天性善良,對可愛的小象本來就喜歡,更是被其哭聲所打動,使整個活動能很好開展下去。整個活動中孩子語言變豐富了,表情也是隨故事有明顯變化。表現很好!
。2)老師專業發展反思:因為對自己班的孩子很了解,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對孩子們的語言能力、性格各方面都有全盤掌握,因此能把握教育內容的核心價值及發展線索,更好開拓了孩子的思維,讓其受到最好的體驗。
3.活動效果評價:整個活動中孩子表現熱情參與度高,特別是小象的哭深深吸引的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心得到滿足的過程,孩子已經深深明白了怎么樣合理玩玩具,管理玩具。
4.后記:教學不只是表現在課堂上,在日常生活中隨時提醒幼兒玩完玩具送回家,在玩的時候要愛護他們,并及時表揚鼓勵幼兒,激發幼兒收拾東西的興趣和習慣。
5.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更認真細致設計一些活動環節,讓它更有趣有效,更為孩子所接受,比如加入一些孩子喜歡的兒歌,給一定時間讓孩子多模仿。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小象要回家》 篇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有序的觀察圖片,并講述圖片內容。
2、嘗試用"有……,有……,還有……"和"有的……,有的……,還有的……"的句式說話。
3、愿意運用合適的詞語大膽的表達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一、逐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講述。
1、出示圖一;這是在什么地方?有些什么人?他們在干什么呢?
這是什么?誰能用有....有....還有....的話說說玩具柜里面都有些什么玩具?
2、出示圖二:小朋友們在玩什么?鼓勵幼兒運用有的....有的....還有的....的句子講述圖片內容。
3、出示圖三:看看這四位小朋友玩的怎么樣?發生了什么事情?
玩具怎么樣了?小象不見了,小朋友是怎么樣找的?鼓勵幼兒運用有的....有的....還有的....的句子講述圖片內容。
4、出示圖四:大家找的結果怎么樣?這時候大家的心情怎么樣?
二、看圖講述。
請個別幼兒看圖進行完整講述。
三、完整講述。
教師進行完整講述圖片內容。
四、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圖片進行完整講述圖片內容。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小象要回家》 篇9
活動目標:
1、能根據提示,觀察圖意,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小象要回家的心情,樂意把玩好的玩具送回家。
2、懂得幼兒園的玩具是給大家玩的,不能自己拿回家。
3、學習短句:我的家在幼兒園的玩具柜里,XX要回家。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活動準備:
1、掛圖16號;《小朋友的書·我們都是好孩子》
2、磁帶及錄音機
3、班級中的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教師完整講述故事一遍。
提問:故事的題目是什么?小象的家在哪里?
二、教師邊出示掛圖,邊講述故事,并提問:
1、這是誰?元元帶著什么?要到那里去?
2、元元到家了,元元和玩具們在做什么?
3、大家都高興嗎?小象呢?
4、天黑了,玩具們干什么去了?元元和小象呢?
5、小象現在要去哪里?元元是怎么說的呢?
6、玩具動物們吵醒了,問小象“你的家在哪里啊?”小朋友,你們知道小象的家在哪里?(引導幼兒學說“我的家在幼兒園的玩具柜里,我要回家。”)
7、長頸鹿在干什么?它看到幼兒園里怎么了?小朋友,你們說應該怎么辦?元元在干什么?
8、小象回到了自己的家,大家高興嗎?你們從什么地方看出來
·小結:幼兒園的玩具是給大家玩的,玩具們每天和那么多小朋友玩,他們很高興。現在小象回到了家,玩具們都很高興,元元也很高興,他說,他再也不把幼兒園的玩具拿回家了。
三、欣賞故事錄音。
四、逐一出示班級中的幾件玩具,說“XXX找不到家了”。
請幼兒用“我的家在幼兒園的玩具柜里,XXX要回家”句式練習表達,并將這個玩具送回到玩具柜里。
五、閱讀《小朋友的書·我們都是好孩子》第17~20頁“小象要回家”。
幼兒自由閱讀并相互交流。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主要是讓幼兒能根據提示,觀察圖意,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小象要回家的心情,樂意把好玩的玩具送回家,并懂得幼兒園的玩具是大家玩的,不能自己拿回家。這次活動通過元元在回家的時候把原本屬于幼兒園的玩具帶回家了,導致在幼兒園的小象媽媽因為找不到自己的寶寶而傷心難過,最后,元元知道自己做錯了然后把玩具送回家的故事讓幼兒來了解、討論小朋友是否應該把幼兒園的玩具帶回家玩。在教學過程中,幼兒對自己的想法說了很多關于自己的見解,也能對故事中元元所作的事情有一個很好的了解,知道把幼兒園的玩具帶回家的行為是錯的,從而對幼兒的生活中的一些行為產生一些行為的準照。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小象要回家》】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語言:小象要回家09-29
小象要回家幼兒園小班教案02-04
幼兒園小班《小象的鼓槌》語言活動教案12-17
幼兒園小班《小象》教案01-09
小象愛媽媽幼兒園小班教案08-25
我要上車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04-28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我要睡覺了》08-23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小象的心愿07-15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小象的心愿》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