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幼兒園教案模板集錦七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教案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嘗試用抹布雙手作畫,體驗抹布作畫的樂趣。
2、 根據抹布畫進行想象,并用語言大膽表述。
3、培養幼兒間的合作意識。
二、活動準備:抹布、紅、黃水粉顏料、太極拳片段、太極音樂、一開的大白紙若干
三、活動重點:嘗試用抹布作畫,體驗抹布作畫的樂趣。
活動難點:根據抹布畫進行想象,并用語言大膽表述。
四、活動流程:
1)、談話導入:播放“太極拳”片段。
你有沒有見過這樣的場面,知道他們在干什么嗎?原來他們在舞太極,太極拳一般是中老人強身健體的運動方法。
2)、體驗太極拳的樂趣。
今天我們也來舞太極吧,(播放太極拳片段)你們看他們多認真啊,我們一起動起來,練太極時要全神貫注的、體態自然、身體放松打,這樣才能打好拳呢。小朋友打的可真像啊,很了不起,那么怎樣才能把我們的拳記下來呢?(幼兒思考怎樣才能記錄下來)
3)、幼兒雙手用抹布畫太極。
我們可以把它用抹布畫在紙上的。兩只小手拿抹布分別占紅、黃兩種顏色,聽音樂分組開始打太極拳,我們一會看看哪一組打的太極好看。
4)、幼兒想象打出的太極像什么?
兩組的太極拳打完了,打的是那么好看,那你們還能不能找出自己打的拳,試著找找看,并用棉簽進行勾畫,看看你勾畫出來的像什么?再試著進行添畫,看看我們用太極都打出什么來了,請你們試著編一個好聽的故事吧。
5)、結束:一起舞太極。
我們和紙上的小動物們一起來舞神秘的太極吧。
點畫:梅花(中班美術)
教學目的:1.學習用手指點畫梅花,體驗點畫的快樂。2.培養觀察能力和審美能力。教學準備:梅花,范畫,顏料,白紙。教學過程:1.小朋友最喜歡花了,因為每一朵花都是那么漂亮,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美麗的梅花。(出示梅花圖)小朋友,看看梅花什么樣子的?(紅色的,五個花瓣,樹枝是彎彎曲曲的,枝上還有沒有完全開放的花骨朵。)2.老師想把這美麗的梅花保存下來,可我不想畫,那可怎么辦呢?老師啊,用手指點畫了一幅梅花圖。小朋友想不想看?(看點畫圖,幼兒說一說老師是怎么做的?)小朋友們是不是也想做啊?(幼兒:“是。”)那我們今天一起做一幅美麗的梅花圖!3.看好老師是怎么做的(教師示范做一朵梅花)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做吧!4.幼兒動手制作,教師巡回指導。5.成果展示。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親近自然,樂意參加觀察、收集、分類、交流記錄等活動,豐富關于春天季節特真的經驗。
2.能提出一些關于春天有關的問題,樂意與同伴分享交流。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已初步了解春天季節的主要特征。
物質準備:(1)表現春天主要特征的圖片。(2)配樂詩《春天在說話》(3)幼兒收集或自制的各類有關春天的小圖片。(3)音樂《春天在哪里》
活動過程:
一、聆聽詩歌,導入活動。
引導幼兒欣賞配樂詩《春天在說話》。
二、回顧與討論:我發現春天的秘密。
回顧:引導幼兒結合收集或自制的春天小圖卡進行交流分享有關春天的經驗。討論:(1)與冬天相比,春天天氣有什么變化?(2)春年的植物有哪些變化?
(3)春天人們喜歡做哪些事情?
三、動手操作:將收集春天信息進行分類。
引導語:春姐姐想舉辦春天盛會,他想邀請一些朋友來,這是春姐姐的邀請函,請你將手中的小圖卡按植物、動物、人類、氣候四個分別貼到相應的欄目里。
四、觀看課件,“春天在哪里”?
引導幼兒觀看課件內容,積極尋找有關春天的信息。
引導語:春姐姐已經來到了小朋友的身邊,他在小朋友的眼睛里、耳朵里、老師將你們聽到和看到的的小秘密錄制下來,你們瞧!
討論:(1)春天在哪里?你能從畫面中找出來嗎?(2)為什么春姐姐在青翠的山林里?
活動延伸:
可為幼兒提供更多有關春天的視頻,利用多媒體豐富幼兒對春天的了解。
活動反思: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會簡單的手工技巧。
2、訓練幼兒粘貼的技能。
3、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培養幼兒對手工的興趣。
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學會簡單的手工技巧。
難點:訓練幼兒粘貼的技能。
活動準備
1、 紙杯子、固體膠若干。
2、廢舊卡紙裁剪好的長條和各種圖形。
活動過程
(一) 導入部分。
教師出示紙杯:“這是什么?它能干什么?”引入紙杯娃娃的主題。
(二) 基本部分。
1、 教師拿出紙杯等制作手工的材料。
2、 教師將長條卡紙卷成圈再展開。
3、 將卷好的紙粘在紙杯上,當紙杯娃娃的頭發,紙杯口朝下。
4、 教師選擇深色的卡紙制作紙杯娃娃的眼睛。
5、 教師選擇紅色的卡紙制作紙杯娃娃的鼻子。
6、 紙杯娃娃制作成功,讓幼兒欣賞。
7、 教師指導幼兒動手制作手工。
8、 教師巡視指導。
(三) 結束部分。
教師對幼兒制作的紙杯娃娃進行評價,并讓幼兒互相欣賞。
活動延伸:
教師在作品上寫上幼兒的名字并放在美術角展示。
幼兒園紙杯手工教案:紙杯樂
活動目標:
1、利用紙杯制作各種物品,如:高高的樓房、有趣的玩具、有趣的動物、可愛的娃娃、漂亮的菊花等,讓幼兒體驗制作的樂趣。
2、鼓勵幼兒大膽創作、大膽表現。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各色卡紙、廢舊KT板、紙杯若干、雙面膠、剪刀。
3、飲料瓶、筷子、蠶豆。
活動過程:
一、出示一次性紙杯,引導幼兒看看、說說。
小朋友,這是什么?它是用來干什么的?
教師小結:紙杯除了能用來喝水、喝飲料,給我們帶來方便,它還能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戲呢!
二、PPT情境體驗紙杯的多種玩法。
1、出示PPT(一)紙杯花
這是什么?它是怎么做來的?幼兒回答,教師小結。(剪花瓣——涂顏色)
2、出示PPT(二)紙杯娃娃
這個紙杯娃娃誰做過?你愿意和大家來說說嗎?
幼兒回答,教師小結。(剪貼五官——彩紙裝飾)
3、出示PPT(三)紙杯動物
這只小兔可愛嗎?誰會做的?
幼兒回答,教師小結。(找配套五官——粘貼成型)
4、出示PPT(四)紙杯秤
這是什么?怎么制作的,誰來介紹一下這個游戲?
幼兒回答,教師小結。(制作稱——玩平衡)
5、出示PPT(五)紙杯房子
紙杯真好玩,這是你們都喜歡的游戲。你們會用紙杯搭什么?(中國館、樓房、城堡等)
紙杯塔:紙杯口,向下擺,一個一個排起來;上面一層放中間,一層一層疊起來。
紙杯房:紙杯口,向下擺,4個墻角豎起來;KT板,放上面,一層一層搭起來。
幼兒用兒歌展示構建步驟,教師小結。
三、幼兒自主選擇紙杯活動
孩子們真能干,會這么多紙杯的玩法,下面咱們來跟紙杯做做游戲好嗎?那你們就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玩一玩吧!(背景音樂)
教師根據幼兒能力情況點撥分配,巡回指導。
四、成果展示
1、幼兒分享交流紙杯作品。
2、教師小結,評價。
3、拍照。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練習在寬25厘米的平衡的動作要領。
2、在兒歌的幫助下,掌握走平衡木的動作要領。
3、知道一個一個排著隊走,不推擠前面的同伴。
活動準備
1、教學大書、幼兒用書、教學CD、學習DVD。
2、在場地的一端平等擺放4~5塊平衡木。
3、小熊的頭飾或掛牌,人手一個。
4、報紙球、籃子若干(數量和幼兒的人數一致)。
活動過程:
1、教師翻開教學大書,引導幼兒觀察畫面。
師生頭戴熊的頭飾聽音樂做小熊的動作進入場地。
師引導觀察提問:果園里有很多什么?這些蘋果成熟了,長得又大又圓,小熊們想不想到蘋果園里摘蘋果啊,可是到蘋果園要過一條小河,河上只有一座窄窄的橋,小熊們敢過嗎?過這窄窄的橋呢,大家不要怕,只要我們掌握方法了,就可以順利過橋了,現在熊媽媽要先過小橋摘蘋果了,看看熊媽媽是怎樣順利過橋的,小熊們要仔細看哦。師邊示范邊講解走平衡木的動作要領。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小熊怎樣過橋,并念兒歌告訴幼兒走平衡木的要領。
教師通過示范幫助幼兒明白走平衡木的要領,鼓勵幼兒大膽的走平衡木,走完后拿起一個報紙球當作蘋果,放進籃子里。
(1)教師邊念兒歌,邊演示走平衡木。
教師:熊寶寶們,現在熊媽媽要過橋了,看看我是怎樣過的。
(2)教師:熊媽媽是怎么走過小橋的?(眼睛向前看,一步一步的走過去。)
(3)教師引導幼兒說說“吃蘋果”后的愉快心情。
延伸活動:
1、可用球開展延伸活動,如滾球、踢球等。
2、請家長與幼兒共同閱讀《小熊過橋》幼兒用書,學念兒歌,并鞏固走平衡木的能力。
幼兒園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知道學習漢語拼音能幫助識字和閱讀,學習普通話,學前班拼音教案全集。要學好漢語拼音。
2、學會a oe三個單韻母,認清形,讀準音。
3、認識聲調符號,在教師指導下正確認讀帶調的三個單韻母。
4、會在四線格內抄寫a oe三個單韻母。
教學重點:
a oe的發音和韻母帶調讀。
教學難點:
e的發音及a oe的第二聲和第三聲。
課前準備:
投影片和字母卡片(帶聲調,不帶聲調)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知道學拼音的用處,學會單韻母a,認識聲調符號,在老師的指導下學讀四聲。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小朋友,從今天起我們要學習漢語拼音了。漢語拼音的用處可大了!能幫助我們識字、讀書,還會說一口好聽的普通話,想學嗎?大家一定要用心地學。
我們一起來學首兒歌:學習拼音用處大,識字讀書要靠它,幫我學好普通話,看誰學得頂呱呱!
(二)教學單韻母a。
1、看圖說話引出a:說說圖上畫了誰?她在干什么?
學說圖意:
小朋友學唱歌,a aa。教師范寫a。
2、你們瞧!圖上的小朋友唱歌時,嘴巴是→張得大大的`。
3、教師示范發音,學生聽音,看口形。學生模仿發音,教師邊檢查邊領讀。
4、發音要領:發音時嘴巴張大,唇形自然,聲音響亮。教順口溜:張大嘴巴,a aa。
5、看投影片記字形。
覆蓋a的字形,與小姑娘的頭部重合。看看a的形狀像什么?(a像一個小姑娘圓圓的臉蛋,頭上還扎著一根小辮子。)抽拉投影片,使a和小姑娘頭部分離。
用兒歌幫助記字形,"圓臉小姑娘,小辮右邊扎,要問她是誰?就是a aa。"
(三)教學a的四聲。
1、單韻母a的頭上常有四頂不同的帽子。(出示)它們戴上不同的帽子,讀起來的聲調也就不同了。這四頂帽子就是"聲調符號",我們根據符號讀韻母。
2、ā戴上了第一頂平平的帽子,就是第一聲,讀音也是平平的。(教師發音,學生跟讀。)
á戴上了第二頂從左下到右上的帽子,就是第二聲。讀的時候就像有人問你話,沒聽清時,你會問:"á,你在說什么?"就是這個音。領讀,模仿,輕讀,讀準á。(用手勢助讀。)
ǎ戴上了第三頂帽子,就是第三聲。音又不同了,由高到低再到高,形狀像個鉤。(教師發音,學生跟讀。)
à戴上了第四頂帽子,從左上到右下的帽子,就是第四聲。我們讀時聲音要從高到低,就像驚嘆:"à,你來了!"
3、學生以手勢助讀,也可以用簡明確切的兒歌幫助記憶。
(四)指導看書,讀書。
1、指導看書。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在書上什么地方?(翻開課本,找到漢語拼音第一課。)
2、邊看圖邊讀課文。集體反復練讀2-3遍,再指名讀。
(五)學寫單韻母a。
1、認識四線格。我們學會了a的讀音和四聲,還要學會寫a。(出示四線三格,讓學生數一數有幾根線幾個格子。三格,就好像是三層樓房。記住,a就住在二樓。寫的時候要碰到上下線,而且要一筆寫成。
2、教師范寫,學生書空。
教師邊寫邊講,注意:a要一筆寫成,先寫半個圓,就是小姑娘的頭和臉,連上去再寫一筆豎彎,像條辮子,最后向右邊稍彎一點兒,不要太長。
3、學生上黑板試寫a,講評。
(六)鞏固練習。
我們一起來做汽車爬山坡的游戲。
總結:這節課,我們先看圖,說清了圖意;再學習a的發音和聲調;接著我們讀了課文;最后還學習了在四線格中正確書寫a。這樣分四步,我們就把這些內容都學會了。
(七)課堂練習與作業。
1、提醒注意寫字時坐與執筆姿勢。"準備"→開始。
2、在四線格中正確地描寫a,教案《學前班拼音教案全集》。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學會o e兩個單韻母,在教師指導下正確認讀帶調的3個單韻母。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用卡片認讀a,說說你是怎么記住這個字母的?(圓臉小姑娘,小辮右邊扎,要問她是誰?就是a aa。)
2、用卡片出示四聲符號,說說它們各是第幾聲。
3、用卡片認讀帶調韻母a。
(二)教學單韻母o及其四聲。
1、出示投影片:說說圖上畫著什么?它在干什么?(一只大公雞,清早喔喔啼。)教師范寫。
2、發音要領:發音時嘴張得比a小些,上下嘴唇收攏成圓形,氣從嘴里自然流出,聲音響亮。
順口溜:圓圓嘴巴o oo。
3、教師范讀,領讀,看口形。
4、練習o的四聲,在語言環境中學習。
ō公雞喔喔啼。ó原來是這樣。ǒ現在我懂了。ò真是太奇怪!
5、指導o的描寫及其書空:o一筆寫成,從右上起筆寫成半圓后繼續往上寫,與起筆處相接。
(三)教學單韻母e及其四聲。
1、出示投影片:說說圖上有什么?在干什么?(一只大白鵝在水里游來游去。)范寫e 2、半扶半放,用學o的方法學e及其四聲。
(1)發音要領:發音時嘴角向兩邊咧開,唇形是扁平的。順口溜:扁扁嘴巴e ee。
(2)跟老師讀時要注意什么?(仔細看口形)范讀、領讀。
(3)練習e的四聲。單韻母ēēē。大白鵝ééé。真惡心ěěě。肚子餓èèè。
(4)指導e的書寫。一筆寫成,從里面的"一"起筆往上,再接著寫左半圓。
(四)復習鞏固。
1、用卡片打亂順序讀a oe。
2、打亂帶調單韻母卡片,開火車讀。如:áèǒéà--
3、猜字母,如:圓臉小姑娘,小辮右邊扎。像個圓圈是什么韻母?白鵝倒影是什么韻母?
(五)課堂作業。認真描寫o e。
(六)布置回家作業。打亂順序讀a oe的四聲。
板書設計:
課后小結:
2 iuüy wyi wu yu
課時目標:
1、學會i uü三個單韻母,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學會正確讀i uü的帶調韻母,知道i上標聲調時,上面的小圓點不寫。
3、學會聲母y w和整體認讀音節yi、wu、yu,讀準音,記清形,會照樣子抄寫。
4、學會聲母y w與單韻母的拼音。
5、會正確讀出yi、wu、yu的四聲。
教學重點:i uüy w及yi、wu、yü的發音和韻母帶調讀。
教學難點:讀準i uü的第二聲和第三聲。
課前準備:字母卡片:i uüy w的放大圖、四線格黑板、字母卡片(帶調和不帶調)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i uü三個單韻母,能認清字形,讀準音。
2、學會正確認讀i uü的帶調韻母。知道i上標聲調時,上面的小圓點不寫。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導入新課。
1、卡片復習單韻母a oe及其它們的四聲。
2、教師揭題: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漢語拼音。這節課,我們要學習三個單韻母i uü,希望每個小朋友仔細看、認真聽、正確念、牢牢記。
(二)教學單韻母i。
1、觀察說話。看圖說話:圖上畫著什么?(圖上畫了一件衣服。)(要求:說一句完整的話,用準量詞。)
2、講解:衣服的"衣"跟我們這節課要學的第一個單韻母i的發音相同。
3、聽音、發音。教師示范發音,注意看清老師的口形。老師發音時牙齒怎么樣?(上下牙齒對齊。)順口溜:牙齒對齊i ii。(齊讀-開火車)
4、記憶字形:i像什么呢?在書上這件衣服只也藏著一個i,誰已經找到了?
5、教學i的四聲。
(1)i和a oe一樣,可以戴上四頂帽子。仔細看,i戴上帽子后和原來有什么不同?(出示:īíǐì)-i上的圓點不寫。-是啊,戴上帽子把小圓點遮住了,所以i上標調去掉點。
(2)分組練習四聲。教師范讀:ī這件衣服真好看!í咦!我的鉛筆在哪兒?ǐ拿把椅子您請坐。ì你的意思我明白。
6、練習i的書寫。
教師范寫i,要求學生觀察i的書寫筆順。(先寫"1",再在"1"上加點,兩筆寫成。)以及其在四線三格的位置。照著樣子,臨寫三個。
(三)教學單韻母u。
1、看插圖說話引出u:可以說:"一只烏鴉在樹上做窩。"烏鴉的"烏"就是u。
2、示范發音,讓學生聽音,看口形。發u音,嘴唇攏圓,只留一個小孔,舌頭向后縮,舌根抬起,發音口形不變。順口溜:嘴巴突出u uu(領讀,集體讀,指名學生讀。)
3、記字形:圖上哪個地方像u字?(這只鳥窩像u形。)還像什么?(像只茶杯u uu)
4、教學u的四聲。出示:ūúǔù
ū第一頂帽子平平的,誰會念?ūūū火車嗚嗚叫。
ú第二頂帽子上山坡,誰會念?úúú沒有就是"無"。
ǔ第三頂帽子轉個彎,誰會念?ǔǔǔ一二三四五。
ù第四頂帽子下山坡,誰會念?ùùù我們愛公物。
5、練習u的書寫,u一筆寫成,住在二樓。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猜謎語的游戲,學唱歌曲《虞山對歌》。
2、根據圖譜學唱歌詞,感受對唱的特點。
3、體驗對歌的樂趣。
4、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5、借助圖譜記憶歌詞、學習歌曲。
活動重難點:
根據圖譜學唱歌詞,感受對唱的特點。
活動準備:
圖譜、《對歌》歌譜,教師創編童謠《虞山對歌》
活動過程:
一、創設猜謎情景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T:沈老師是來自虞山腳下興福幼兒園的,今天沈老師帶來了一些謎語,謎底都是我們虞山上的特產,你們想不想猜一猜?
二、學唱歌曲《虞山對歌》
T:看老師帶來了幾個謎語?(4個)先聽我來說一說吧!
T:什么結果像刺猬?
什么結果像鉤子?
什么結果酸又甜?
什么結果圓又紫?
你想猜第幾個?(回答時提醒幼兒把話說完整)請你把這個謎語說一說!板栗結果像刺猬。
金鉤鉤結果像鉤子。(你會這樣念嗎?)楊梅結果酸又甜。
葡萄結果圓又紫。
你們真厲害!虞山上的謎語你們都能猜出來!老師把這幾個謎語編成了一首兒歌,請你聽一聽,(師念歌詞一遍)你們想試一試嗎?請您們用響亮的聲音,有節奏地念一念吧!(幼兒念歌詞一遍)
T:像這種有問有答的謎語兒歌,還能唱出來,你們想聽嗎?聽的時候要仔細,找找老師唱的和剛才我們說的有哪些地方不一樣?(教師隨鋼琴演唱)
T:你發現了嗎?(反復)那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吧!(師幼一起唱一遍)
T:你們唱得真好!剛才后兩句發生了一些變化,現在,請你聽聽前兩句(教師隨鋼琴唱前兩句)多了什么?(嘿!“我們平時在什么情況下要用到嘿”喊人的時候,所以這個聲音要稍微長一點,我們加上手的動作來試試看,還多了什么?像刺猬、像鉤子)那你覺得還有哪里也要加上它們(教師手拿圖片,讓幼兒擺放)那我們一起來加上動作把這兩句來唱一唱(演唱第二段前兩句)那現在老師來唱前兩句,你們來唱小尾巴的部分。(師幼配唱清唱)
T:你們真棒!這次老師要加快速度完整地把這首歌曲唱一唱,想唱的小朋友也可以輕輕跟著老師唱!(教師完整輕唱一遍)現在輪到你們了!幼兒唱!(隨鋼琴)
T:你們表現得真好!像這種有問有答的歌曲還能這樣唱,聽(播放錄制好的音樂)他們是怎么唱的?一個人唱問的部分,另外一個人唱回答的部分,他們的這種唱歌方法叫對歌。你們想來試試嗎?
T:現在老師唱問的部分,小朋友唱答的部分,好嗎?(師幼分角色唱)你在剛才唱的時候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
T:現在老師請男孩子唱問的部分,女孩子唱答的部分,看看是男孩問得好還是女孩答得好(男女對唱)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聲音來唱對歌?(響亮!)想唱問的部分,站在黑板的左邊,想唱答的部分,站在右邊。(左右對唱一遍)
三、對歌游戲
T:這是什么?(花球)老師想和你們玩一個拋花球的游戲,游戲分成兩隊,男孩隊,女孩隊,女孩把花球拋給了誰,那排男孩就站起來和她對唱。誰想試一試?(女幼和一排幼兒對唱)要用響亮的聲音唱!
T:剛才我們用對歌的方法來唱了唱虞山上的特產,那你能為這首歌取個名字嗎?(《虞山對歌》)
四、幼兒創編
T:你還知道虞山上有哪些特產嗎?還有白云桃子、虞山石榴、寶巖枇杷,你能選一樣,也把它編進我們的虞山對歌里?誰想來試一試?什么結果像**,你能把它唱出來嗎?那我們一起把謎底來說一說吧!你們能把謎底唱出來嗎?
結束:你們真厲害!那我們把這個新編的謎語也放進虞山對歌里,再來唱一唱吧!(清唱結束)
小百科:對歌,又名斗歌、對口白、唱口白、文播臺,是樂清民間文化的一朵奇葩,其腔調唯配以樂清方言(西鄉)才珠聯璧合。每逢元宵佳節,人們都要聘請藝人去演唱“對歌”。相傳為光緒年間聞福臻所創。
幼兒園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道家庭的主要成員。
2、會擁抱的感覺,熱愛自己的家人,愛護自己的家。
3、在游戲中感知數量1——5。
【活動準備】
1、布置如圖:△〇□◇☆
2、畫家具若干
3、我愛我家的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了解家庭成員情況
1、教師與幼兒打招呼,請幼兒說說自己的姓名,家里有哪些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
2、教師自我介紹:姓名、年齡、家庭主要成員。
二、在游戲中感知數量1——5,體驗愛家人的感情。
1。觀看房子上的數字,知道數字是幾就住幾個人。
2。手拉手游戲三次,感知數量1——5。
(1)敲門,檢查住的人數對不對。
(2)引導幼兒發現一家人是怎樣相親相愛的。(擁抱搭肩、頭靠頭、腳對腳——————)
(3)說說一家人在一起感覺怎么樣?(快樂、開心)
三、裝飾自己的房子,愛護自己的家。
1。出示幼兒畫好的家具:“這是什么?”
2。請幼兒把家具貼在新房子里。(播放音樂我愛我家)
3。參觀我們的新家。
【【推薦】幼兒園教案模板集錦七篇】相關文章:
【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集錦七篇03-28
【推薦】幼兒園大班教案集錦七篇03-29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模板集錦七篇03-24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錦七篇04-01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集錦七篇03-30
【推薦】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集錦九篇03-28
【推薦】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集錦六篇03-27
【推薦】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模板集錦5篇03-27
【推薦】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集錦10篇03-26
【推薦】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集錦10篇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