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幼兒園教案模板匯總四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明白洗手很重要,什么時候需要洗手。
2、教給幼兒洗手的技能,讓幼兒初步掌握洗手的程序和方法。
3、了解生病給身體帶來的不適,學會預防生病的方法。
4、了解保持個人衛生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1、故事《趕走壞細菌》。
2、每個小組提供一套小圖片供幼兒操作,放在紙盒里。
3、與幼兒數量相等的肥皂(洗手液)、毛巾。
活動過程:
1、老師講故事導入,通過提問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⑴、“樂樂以前怎么洗手的?后來呢?”
⑵、“樂樂在醫生阿姨的顯微鏡下看到的臟手和用肥皂洗了的手有什么區別?”
⑶、“你覺得為什么細菌會變少呢?”
2、讓幼兒明白洗手的重要性。
師:“所以說洗手很重要,要想消滅壞細菌,不讓細菌進到身體里去搞破壞,一定要認真洗手。”
3、討論:
什么時候需要洗手?
小結:吃飯前、上廁所前、上廁所后、玩沙泥以后、晚上到家后、睡覺前、起床后……,這些時候都要洗手。
4、請幼兒說說洗手有哪些步驟,需要注意什么。
當幼兒說到“淋濕手”“抹肥皂或洗手液”“搓搓手”“用水沖干凈”“甩手”“擦干”等等步驟時,老師出示相應的圖片任意貼在黑板上。
5、請幼兒將圖片進行的排序。師:“小朋友說得真好,洗手有那么的步驟,那么這些步驟里面該先做哪一步后做哪一步呢?請小朋友一起盧開動腦筋,把洗手的各個步驟按順序排列。”幼兒操作。
6、請一名幼兒上前給黑板上的圖片排序,其余幼兒觀看,發表評價。
7、具體教給幼兒搓手的步驟。師:“我們抹上了肥皂或洗手液以后就要搓手了,那么搓手的'時候要搓哪能些地方呢?”老師用動作示范,請幼兒模仿并用語言描述:“洗手心”“洗手背”“洗手指”“洗手腕”。
8、帶領幼兒集體到盥洗室洗手,老師巡回指導,幫助個別幼兒。
9、幼兒相互比比,看誰的小手最干凈。老師總結,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現狀,我設計了“趕走壞細菌”這一教育活動。首先,故事導入,引發幼兒興趣,再運用遷移經驗法讓幼兒自主討論什么時候需要洗手及洗手的步驟,最后通過演示法,動手操作法,加深幼兒回憶洗手的過程及親身體驗“趕走壞細菌”的喜悅。整個活動孩子們興趣昂然,圓滿結束,收到了預期設計的效果。
幼兒園教案 篇2
語言 : 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活動目的:
1. 使幼兒知道月亮時圓時缺,引起幼兒觀察月亮的興趣。
2. 學習詞:量、衣裳、可惜。
活動準備:
月亮不同時期的圖片 實物投影儀
活動過程:
1. 提問引起幼兒興趣:在晴朗的晚上,天上回看見什么呢?(月亮、星星)月亮是什么形狀的?
2. 教:月亮姑娘她很愛美,一直都想穿上美麗的衣裳,可是怎么也沒辦法,小朋友想不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呢?
3. 教師講述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邊講邊出示圖片。
4. 在講完以后,請小朋友想一想,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一直都穿不上呢?(因為月亮每天都在變化,所以穿不上)
5. 復述故事,聽完以后討論:小朋友有什么方法可以讓月亮姑娘穿上美麗的衣裳呢?請小朋友開動腦筋想辦法。
6. 活動延伸:可以給小朋友講一講月亮為什么會有陰晴圓缺,太陽地球和月亮的關系又是什么樣子的。(月亮其實是地球的一顆衛星,它圍繞地球旋轉,白天看不見它,因為太陽太亮了,晚上看不到太陽的時候才會看見它,它反射的是太陽光,有的時候地球的影子遮住了太陽光,所以我們看到的月亮時圓時缺。)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準備:
1.水彩筆,白紙,對錯牌,記錄板,小紅花。
2.幼兒對我們生活的地方,有一定的了解,對于一些公關禮儀也有一定的認識。
活動目標:
1.培養熱愛家鄉的情感。
2.積極參與游戲活動,大膽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3.提高對社會公德的判辨能力,萌發做文明市民的美好愿望。
活動過程:
一、觀看視頻,談話導入。
1.播放贛榆縣最繁華、幼兒都經常去的地方的視頻讓幼兒觀看。
師:“你們來過這里嗎?這是哪里?我們的家鄉叫什么名字?你們覺得家鄉美嗎?哪里美?”
2.教師繼續播放視頻,幼兒欣賞。
3.師:“片中有哪些景點,你還知道哪些景點?看完視頻后你有什么感想?”
4.教師小結贛榆的美景。
(利用視頻導入,引起幼兒興趣。在活動中適當的問題談話,可以發展幼兒的思維,傾聽能力及口語表達能力。孩子直觀欣賞,培養熱愛家鄉的情感.)
二、觀察行為圖片,幼兒分辨是非。
1.師:“看了視頻,我和你們一樣,都覺得贛榆越來越美了,那你們知道為什么贛榆越來越美嗎?”
2.師:“贛榆的美麗和我們每一個都分不開,只有我們每個人都熱愛這座城市,愛護我們的環境衛生,做一個文明的好市民。平時,我見過不少市民,我把他們的行為拍了下來,請你們來當評判員,看看他們做的對不對?”
3.展示圖片,幼兒分組討論,并進行搶答比賽。(師介紹比賽規則,要求幼兒嚴格按照規則進行比賽。)
4.總結出文明市民的標準。(守法,講衛生,愛護公物,舉止文明,幫助他人,健康生活等)
(通過分組游戲競賽的方式,對社會公德有一定辨別是非對錯的能力,并總結出爭當文明市民的標準。)
三、學做一名好市民。
1.討論:如何做文明小市民。
(通過討論,幼兒進一步了解了做文明市民的標準。)
2.那我們把剛才討論的結果畫下來,貼到我們的作業欄,提醒別人也要做文明的市民!
(孩子們把自己所想的在紙上表現出來,對之前的活動有一個鞏固,也有一定的拓展。進一步理解和鞏固已有的知識、觀念,并培養相應的技能技巧和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在有伴奏的情況下獨立地唱準曲調,養成喜歡在集體中歌唱,也喜歡獨立地在大家面前表演的習慣。
2、探索與歌詞內容相一致的歌表演動作,并練習合拍地表演。
3、初步學習與同伴商量,分配角色,并一同合作、協調地進行歌表演。
活動準備:
1個茶杯、1張凳子。
活動過程:
1、用簡單的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歌曲內容,“小朋友幫爺爺奶奶做了什么事?他為什么要幫爺爺奶奶做事?爸爸媽媽怎么夸獎他的?幼兒回答后,教師整理、加工成歌詞朗誦給大家聽。
2、幼兒學唱歌曲。
(1)教師范唱,吐字要清楚,讓幼兒聽清歌詞。
(2)幼兒跟隨教師按節奏念歌詞。
(3)幼兒跟隨教師輕聲學唱。
3、引導幼兒為歌詞創編動作。
教師鼓勵幼兒根據歌詞自己想動作,并能邊唱邊做出來。幼兒做動作時,教師不做,以免幼兒模仿,限制了他們的創造性。
4、學習與他人合作進行歌表演。
(1) 教師和個別幼兒分角色表演。教師扮“爺爺”“奶奶”,在唱前兩段歌詞中的第一句時,也可讓其他幼兒幫忙唱。另請一名幼兒扮演“小朋友”,唱兩段中的第二句,邊唱邊做動作。第三段仍由“小朋友”唱,或全班幼兒齊唱。
(2) 教師和全班幼兒表演,表演方法與上相同。
(3) 幼兒兩人一組分角色表演,讓幼兒自己商量分配角色,教師適當給予幫助。
(4) 按小組分角色表演。每組五人,分別扮演歌曲中的五個角色。幼兒扮演時,教師輪流到各組參與活動,和某一幼兒共同扮演一個角色,以自己的情緒感染幼兒。
【有關幼兒園教案模板匯總四篇】相關文章:
有關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模板匯總6篇03-27
有關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匯總五篇03-26
有關幼兒園找朋友教案模板匯總9篇03-26
有關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模板匯總6篇03-25
有關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模板匯總五篇03-25
有關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匯總九篇03-25
有關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模板匯總8篇03-25
有關幼兒園找朋友教案模板匯總7篇04-01
精選幼兒園小班體育教案模板匯總03-30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九篇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