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小班語言《春風》教案

時間:2023-08-21 11:46:15 曉麗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小班語言《春風》教案(通用11篇)

  作為一名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語言《春風》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小班語言《春風》教案(通用11篇)

  幼兒園小班語言《春風》教案 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比較北國的春風與南國春風的不同,體會對比手法及欲揚先抑的寫法在文中的作用。

  2)揣摩、賞析精彩的詞句,體會本文擬聲詞的表達效果。

  3)理解文章的主題,領略作者的情感。

  4)掌握如何準確形象描述景物的方法。

  2.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2)培養學生閱讀、分析、欣賞散文的能力,遷移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為了追求美好的未來,應該做一個勇于挑戰困難、挫折的人。

  2)要做一個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人。

  教學重點

  目標1、2

  教學方法

  誦讀、合作探究等

  教學難點

  目標2、3

  教學手段

  多媒體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 學 過 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直接導入

  二、新授:

  1)教師范讀課文

  2)作者是如何描繪江南春天的?

  (學生讀書)

  (學生回答完問題后,在欣賞江南春景圖片)

  3)江南春天具有什么特點?

  4)作者是如何描繪江南春風的?

  (《絕句》志南)

  5)江南春風具有什么特點?

  6)北京人認為“春脖子短”,對于北京的春天,還有其他看法嗎?

  7)作者喜歡的是南國的春風還是北國春風?(劃出文章中作者情感變化的語句。)

  8)作者林斤瀾是南方人,江南的春天風景如畫,為什么他要懷念北方的春風呢?北方的春風到底有什么特別之處?

  (在朗讀中體會北國春鳳的特點)

  (這里可欣賞幾幅北國春景圖片)

  9)為什么作者一開始不寫自己喜歡北國之春?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10)作者如此懷念喜歡北國的春風,為什么在文章開頭先介紹人們對北京春天低調的評價呢?

  11)你認為北國的春風賦予了我們北方人怎樣的性格特點?

  12)你喜歡北國的春風還是南國的春風?為什么?

  13)總結準確形象描寫景物的方法

  (出示大屏幕)

  14)作業:小練筆

  15)課堂小測

  幼兒園小班語言《春風》教案 2

  教學目標:

  1、欣賞兒歌,感受春天的美麗,初步認識春天的特征。

  2、初步學會用適當的詞語更換兒歌中的某些名詞。

  教學準備:

  1、觀察過春天的景色,對春天的特征有初步的了解。

  2、PPT課件一份;。

  教學重點與難點:

  欣賞兒歌,初步認識春天的特征

  教學方法與手段:

  示范模范法、視聽講結合法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圖片上的是什么季節的景色?你們是從什么地方看出來是春天的?

  2、提出問題:春天除了是這個樣子的',它還會吹風,春天吹的風叫做什么風?

  3、引出兒歌:今天我們就要來學一首兒歌,叫做《春風》。

  二、學習兒歌

  1、初步學習兒歌

  ①教師朗誦兒歌

  我們先一起來聽聽這首兒歌。在朗誦的同時,播放兒歌的PPT,朗誦節奏與PPT課件播放速度同步。

  ②提問幼兒:在兒歌中聽到了些什么?

  ③根據幼兒回答情況再次朗誦兒歌,我們再仔細地來聽一聽,里面還有些什么?同時播放PPT課件。

  ④根據幼兒的回答,一一出示兒歌圖譜,按順序排列。引導幼兒充分理解每一張圖譜的內容。在幼兒正確說出圖譜內容后,引導幼兒集體用兒歌中語句一起念一念。

  ⑤學念兒歌

  根據圖譜引導幼兒集體念誦學習兒歌。現在我們一起看著漂亮的圖來說一說這首兒歌吧!

  2、進一步理解兒歌

  ①教師提問:春風為什么能吹綠了柳樹?春風為什么能吹紅了桃花?出來了蝴蝶是什么意思?吹醒了青蛙是什么意思?

  三、仿編詩歌

  1、啟發幼兒用適當的詞語更換原兒歌中的某些名詞,學習仿編。

  春風吹,吹綠了柳樹,還吹綠了什么?還吹紅了什么?

  引導幼兒結合觀察活動所積累的知識仿編兒歌,學習句式“吹X了XX”。

  四、結束延伸

  今天的兒歌我們是和爸爸媽媽一起學的,回家后和爸爸媽媽比一比,看看誰念得更好聽!

  幼兒園小班語言《春風》教案 3

  教學目標

  1、學生能翻譯課文語句;

  2、初步領悟孔子“禮樂治國”的政治思想。

  教學設想

  1、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理解孔子“禮樂治國”的政治思想。

  2、 教學難點:幾個特殊句式的翻譯,孔子為何“哂由”。

  3、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因聲求氣

  先由老師讀一二兩段,接著學生齊讀。

  三、疏通文意

  同桌互譯,左邊同學翻譯到“愿為小相焉”,右邊同學接下去翻譯。2、遇到雙方討論仍翻譯不了的句子做好標記,留著集體解決。

  四、整體感知

  這篇文章的中心話題是什么?——“談志”

  五、問題探究

  切入口: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問題一:夫子為何“吾與點也”?

  問題二:夫子為何“喟然嘆”?

  六、拓展

  孔子之志現在實現了嗎?

  七、結束語

  八、作業布置

  1、把本文改編成一個小故事,講給親友聽。

  2、選做下面題目

  (1)孔子的禮樂治國能取代今天的依法治國和民主治國嗎?請查閱相關資料,寫篇研究性小論文。

  (2)本文既是弟子和孔子的“侍坐”,又是一次頗有情趣的教育活動。作為教育家的孔子的`教育思想在本文中是如何體現的?仔細研讀課文,與同學討論一下,并寫出討論紀要。

  (3)本文中孔子的四個弟子,你最喜歡誰?再查閱一些資料,制作幾張人物短評的小卡片。

  幼兒園小班語言《春風》教案 4

  活動目標:

  1.談話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嘗試創編詩歌,并感受詩歌優美的韻味。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想象力。

  活動準備:

  字卡、操作卡、小圖卡若干、磁帶、觀察春天。

  活動過程:

  一、談話:經驗回顧,說說春天的特點。

  1.現在是什么季節?春天帶著誰來了?(出示春姑娘圖片)

  2.利用圖夾文形式教師逐一出示圖卡,進行描述春天的特征。

  春風一吹

  吹綠了……吹來了……

  吹開了……吹醒了……

  吹得……輕輕飄

  小朋友們……

  (教師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并根據回答貼出相應的圖片。)

  二、集體創編:嘗試創編詩歌《春風》

  1.教師依據幼兒提出的想法,示范創編詩歌的方法。

  2.個別幼兒自由選擇圖片來試編詩歌。

  三、自由創編:指導幼兒利用操作圖卡來進行創編

  1.介紹材料和操作方法。

  2.幼兒練習創編,互動交流。

  3.展示作品。

  活動反思

  1、活動的選材結合季節特征,并把已有的知識經驗遷移到新的環境中,教師在活動中注意運用開放性的提問引導幼兒發現、思考、充分培養幼兒創造思維。

  2、教師為幼兒提供獨立活動和創意活動的機會,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提高在活動中的審美體驗和創造。

  3、在嘗試使用圖記中也有一定的技巧,首先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抓住時機運用圖記。

  歸納了三點:圖--字--詞句的過渡。

  小班出現圖記時多以閱圖為主,它可以出現在學詩歌之前,而且圖記要大,具體形象,色彩鮮艷,幼兒對圖記有了一定理解認識后,可采用標志、手勢、來學詩歌。

  中班多以圖夾文的.形式出現,在制作圖記時開始向抽象性過渡,可出現簡筆畫,數量多一些,也可偶爾出現文字符號。

  大班時閱讀文字量加大,多以組合出現。

  4、根據此類活動我還展開相應的延伸活動,如《夏天》《我愛》,都是通過以上的形式創編不同的詩歌內容,孩子的創造空間更加寬泛,口語表達能力也大大增強。

  幼兒園小班語言《春風》教案 5

  【教學目標】

  1、掌握居、如、方、作、撰、傷、與在文中的含義。掌握《論語》中狀態形容詞的兩種類型:疊音詞和帶形容詞詞尾的。

  2、理解孔子"禮樂治國"的政治理想。

  3、感受孔子的教學風格以及師生間平等和諧的氣氛。

  【教學難點】

  1、從孔子對三人言志的態度,分析孔子"禮樂治國"的政治思想。

  2、孔子為何要"與點"?(鼓勵學生查找資料,發表不同見解,深入了解孔子的思想。)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文本,掌握重點文言知識

  1、誦讀感知,用原文語句回答:

  (1)文中子路、冉有、公西華的志向分別是什么?

  (2)孔子是怎樣看待他們的志向的?

  【補充材料】

  "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

  "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

  "赤也,束帶立于朝,可使與賓客言也"。

  (《論語·公冶長》)

  2、質疑解答,歸納狀態形容詞。(課后練習)

  (1)"率爾"的"爾"何意?找出文中和它用法一致的詞。

  (2)請同學們歸納已學過的有關形容詞詞尾的例句。

  (3)《論語》中重視用形容詞描摹情狀,除了這種帶形容詞詞尾結構的,還有的則是疊音詞,如"文質彬彬","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請同學們對《論語》中已學過的這類狀態形容詞作歸納。

  二.理解課文內容

  這篇文章的中心話題是"談志"。

  【問題】既然孔子認同前三子的志向,那為何對待前三子和曾皙的態度截然不同?文中曾晳的志向是什么?他的志向和前面三人的志向有什么不同?

  【明確】子路、冉有、公西華的志向都是符合儒家"不仕無義""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論語·微子》)這一入世精神的,而曾晳的志向歷來則有兩種理解。

  1、認為曾晳的說法體現了"禮治"的最高理想。

  曾皙所言句勾勒了一幅童子、冠者風詠而樂的圖畫。孔子的太平社會就是行仁復禮恢復西周以來君臣有序的等級制度,建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的和諧社會,教案《《沂水春風》教案》。為了實現這個理想,他教導子弟說:"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三子者言志,或言使有勇,或言使足民,或言為小相,都非常契合孔子實現理想的現實步驟,曾皙則用非常感性的圖景表達了這一志向。

  【補充材料】歷代學者的相關言論:

  ①孔子與曾點者,以點之言為太平社會之縮影也。(楊樹達《論語疏證》)

  ②曾皙對孔子言其志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孔子曰:"吾與點也!"魯設雩祭于沂水之上。暮者,晚也;春謂四月也。春服既成,謂四月之服成也。冠者、童子,雩祭樂人也。浴乎沂,涉沂水也,象龍之從水中出也。風乎舞雩,風,歌也。詠而饋,詠歌饋祭也,歌詠而祭也。說論之家,以為浴者,浴沂水中也。風干身也。周之四月,正歲二月也,尚寒,安得浴而風干身?由此言之,涉水不浴,雩祭審矣。(王充《論衡·明雩篇》)

  2、認為曾晳的'說法體現了歸隱的人生境界。

  孔子一方面主張積極從政,另一方面,在無法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的情況下又主張"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甚至說"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表示想要放棄追求去過一種清淡自適的生活,"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此次談話時孔子已經60多歲,孔子一生奔走列國,四處碰壁,最后只得回到魯國講學授徒著書立說。晚年的孔子對世道看得已經很清楚了,他決意不再求仕。而孔子之所以贊賞曾皙所言之"志"的關鍵就在于曾皙所說正合于"天下無道則隱"。曾晳的無意用世之言引起了孔子的深深共鳴。

  【補充材料】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里仁》

  子路曰:"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微子》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述而》

  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人,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泰伯》

  可見孔子的"求仕"是有原則性的。"求仕"是為了"行道"、"行義"。能"行道"、"行義".則出仕做官。不能"行道"、"行義"則去之。為了實現理想,為了弘揚大道,孔子不動搖,不怨尤,終生積極樂觀。他雖嘆惋過"莫我知也"。但接著又說:"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孔子可進可退、唯"義"是存的人生態度,安貧樂道的生活追求,對照一下曾皙所描繪的暮春逸游圖,其表達的情志和精神世界何其相似!曾皙"歌詠先王之道,而歸夫子之門",正是孔子退隱傳道的生動寫照。

  3、宋代大理學家朱熹對此有一個比較權威的解讀。他說,曾皙的理想看起來不過是"即其所居之位,樂其日用之常,初無舍己為人之意"(《四書集注》),好像他做的都是些日常小事,沒有什么舍己為人的大理想。但是曾皙的內心是完滿充盈的,他以自身人格的完善為前提,以萬物各得其所為理想,這就比另外那三個人想從事一個具體的職業,在那個職業上做出成績要高出一個層次。

  這就是孔夫子說過的"君子不器"。一個真正的君子從來不是以他的職業素質謀求一個社會職位為目的的,卻一定是以修身為起點的,他要從最近的、從內心的完善做起。

  三、拓展延伸

  1、本文既是弟子和孔子的"侍坐",又是一次頗有情趣的教育活動。作為教育家的孔子的教育思想在本文中是如何體現的?

  2、本文中孔子的四個弟子,你最喜歡誰?他具有什么性格特點?何以見得?

  幼兒園小班語言《春風》教案 6

  活動目標:

  1、感知春天的美麗景色,初步理解詩歌。

  2、借助圖夾文的詩歌的展示,能有序地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3、初步產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文字及圖片、磁帶

  活動過程:

  (一)、打開窗戶,感知春風。

  教師:教室里的樹葉為什么會跳舞?(風的吹動)

  教師解釋詞語“春風”。

  (二)、理解、學習詩歌《春風》。

  1、幼兒聽錄音教師出示相應的圖片。

  2、提問:春風吹來,發生了什么變化?引導幼兒創編簡單的動作。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文字。

  3、師生共同邊看圖示邊念兒歌。

  (三)、表演兒歌。

  1、教師念兒歌,幼兒用動作表演。

  2、部分幼兒念兒歌,部分幼兒用動作表演。

  (四)、幼兒嘗試仿編兒歌。

  教師:春風還會吹來了什么呢?鼓勵幼兒結合自己對春天的認識,大膽地仿編兒歌。

  活動延伸:

  帶領幼兒到室外感受春天的變化。

  幼兒園小班語言《春風》教案 7

  目標

  理解詩歌內容,學說詩歌中的語言。

  內容

  《春風》

  準備

  PPT。

  重難點

  理解詩歌內容,學說詩歌中的語言。

  活動過程

  一、歌曲《春天》導入。

  師:我們前兩天學過春天那首歌你們還記得嗎?歌詞里的春天有什么變化?你喜歡春天嗎?今天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一副關于春天的圖片,大家請看!(出示PPT)

  二、觀圖,理解詩歌內容。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春天的美景,你在圖中看到了什么?師:邊看圖片邊說“春風一吹,芽兒萌發。”師:讓我們一起快看看,誰來了?幼:“燕子”。燕子是被春風吹來的。師:。是怎么來的?幼:“吹來了燕子”師:我們一起看看還有誰來了?幼:“青蛙”。師:青蛙是被春風,吹來的還是吹醒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師:快找找圖片中的柳樹有什么變化?幼:變綠了。一起來用完整的.話來說一遍“吹綠了柳樹”。師:我們來看看,有小朋友認識這些漂亮的花嗎?師:認識山茶花。師:山茶花紅了,“吹紅了山茶”。師:春天發生了這么多變化?小雨也要來和大家一起玩,“吹得小雨沙沙下,我們一起去種瓜。”

  三、學習朗誦詩歌。

  其實這幅好看的圖片是一首好聽的詩歌,你們聽!教師朗誦詩歌,讓幼兒感受詩歌得優美。

  1、教師領讀;幼兒跟讀;

  2、師幼完整朗誦詩歌;

  3、詩歌游戲。教師說前半部分幼兒說后半部分;分組比賽,看誰說的最好。

  四、幼兒進行詩歌表演。

  幼兒園小班語言《春風》教案 8

  教學目標

  1、在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學習念兒歌。

  2、引導幼兒認識春天的特征,感受春天的美麗。

  3、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4、喜歡并嘗試創編詩歌結尾,并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教學準備

  觀察過春天的景色,對春天的特征有初步的了解。

  根據兒歌內容制作的大書一本。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知道現在已經是春天了

  師:“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

  “春天到了,你們知道春天有些什么呀?”

  “今天,張老師帶來了書,里面藏著許多關于春天的秘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觀察理解大書的內容

  1、觀察第一頁上的“春風”

  “看,這是誰啊?”

  “春風吹在身上有什么感覺呢?

  “春風輕輕地吹來,柔柔的,吹在身上很舒服。”

  2、觀察畫面“柳樹”

  “春風又吹向了誰?”

  “柳樹怎么樣了?”

  小結:“春風一吹,把柳樹給吹綠了!”

  “春風吹綠了柳樹,我們一起說!”

  3、觀察畫面“桃花”

  “春風還吹了誰?”

  “桃花怎么樣了?”

  “是誰把桃花吹紅的.呀?”(引導幼兒用詩歌的語句表述。)

  4、觀察畫面“蝴蝶”

  “咦,是誰來了?”(蝴蝶)

  “是誰把蝴蝶也請來了呢?”(用詩歌的語句回答)

  5、觀察畫面“青蛙”

  “猜猜,又有誰會來呢?”

  “冬天的時候青蛙在干嗎?”

  “那現在呢?”“是誰把它們叫醒的?

  “來,我們也來做一只小青蛙,讓春風把我們吹醒。”

  師做春風,并念兒歌:春風吹醒了青蛙。

  6、觀察畫面“小雨”

  “春風還給我們帶來了誰?”

  “噢,小雨輕輕地落下來了,那小雨怎么會落下來的呀?”

  “來,我們一起來學學,春風吹得小雨輕輕地地下。”

  7、觀察畫面“種花”

  “那春風吹來的時候,我們小朋友在做些什么呢?”

  “原來小朋友去種花了!”

  8、觀察畫面“芽兒發”

  “春風一吹,誰出來了呢?”

  “哎,小芽是從哪里鉆出來的呀?”

  “小芽從泥土里鉆出來,我們可以用一個好聽的詞叫:芽兒發。”

  引導幼兒學做小芽從泥土里鉆出來的樣子,邊做邊說:春風吹,芽兒發。

  (三)學習兒歌

  1、師幼共同邊看書邊念兒歌

  “剛才我們把大書一頁一頁仔細地看了一遍,現在讓我們連起來再看一遍,一邊看一邊說,好嗎?”

  2、幼兒再次跟念兒歌

  “這首兒歌可真好聽,讓我們再來邊看書邊念,會念的小朋友可以念得快一點,還不太會念的小朋友可以輕輕地跟著念!”

  3、師幼邊做動作邊念兒歌

  “哎呀,老師手里拿著書,都不好做動作了,讓我們把書放邊上,我們一起邊念邊做動作。”

  (四)延伸

  春天還會有哪些秘密呢?那讓我們一起到外面去找一找,說一說好嗎?

  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我將詩歌內容以大圖書的形式呈現,借助畫面來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在引導的過程中,我針對小班孩子的學習特點,通過表演詩歌中的角色來增加學習的趣味性,也讓幼兒更好的理解了詩歌,并自然地運用了詩歌中的語句來表述。在完整學念兒歌時,我層層遞進,從邊看書邊輕聲跟念→再次跟念→不看書,邊念邊做動作→有表情的朗誦。不同形式的朗誦方式,幫助孩子們完全的掌握了整首兒歌,同時也沒有使孩子感覺到反復朗誦的枯燥。對于兒歌的名字,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我沒有特意的去引導,其實在活動一開始的第一張畫面,就是“春風”的形象,實際也就告訴了孩子這首兒歌的名字。而在之后的每次完整朗誦之前,我都會問:“這首兒歌說的是誰呀?”也就自然地將名字蘊含其中了。

  幼兒園小班語言《春風》教案 9

  一、活動目標:

  1、學習兒歌,初步認識春天的特征

  2、初步學習用適當的詞語更換詩歌中的事物

  二、活動準備:

  根據兒歌內容制作的圖片

  三、活動重難點:

  重點:初步學習兒歌,說準兒歌中運用的動詞

  難點:用適當的詞語更換詩歌中的事物

  四、活動過程:

  1、欣賞學習詩歌

  (1)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上畫的是什么季節?你們是從什么地方看出是春天?

  啟發幼兒從柳樹發芽了,小草長出來了,花兒開放了,蝴蝶飛舞等春天的特征進行描述,結合自己的經驗談談對春天的認識。

  (2)教師朗誦詩歌,在朗誦的同時按兒歌順序指點圖片上的景物,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內容,讓幼兒感覺句子的韻律和節奏。

  (3)幼兒跟著教師一起念兒歌2~3遍引導幼兒理解“吹綠”,“吹紅”,“吹來”,“吹醒”等詞的含義。春天為什么能吹綠了柳樹?春天為什么能吹紅了桃花?(春天到了,天氣變暖了,各種樹木開始發芽生長了。)吹醒了青蛙是什么意思?(春天到了,天氣變暖,動物們從冬眠中醒來了,開始了它們的活動了。)

  (4)幼兒根據理解朗誦詩歌,初步學會有感情有節奏地朗誦,采取逐漸抽取圖片幫助幼兒學習鞏固所學內容。

  2、仿編兒歌

  (1)春天真美,春風一吹,吹綠了柳樹,還吹紅了什么?幼兒討論引導幼兒學習句式“吹×了××”啟發幼兒用適當的詞語更換原兒歌中某些名詞,學習仿編兒歌。

  (2)將仿編部分的結構與原詩歌連起來朗誦,對幼兒進行表揚。

  3、活動小結。

  “小朋友們,春天這么美,一起跟著老師去外面尋找春天的足跡吧。結束本次活動。

  活動反思:

  1、小班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從具體的實實在在的只管形象出發,啟發幼兒發準字音,學習字、詞、短句。在本次活動中,我首先準備了與兒歌內容相關的掛圖,活動開始讓幼兒圍繞掛圖上的內容展開討論,講述。接著,圖片的'順序表現兒歌中事物的出現順序,引導幼兒按順序進行學習。最后,啟發幼兒創編春風一吹會出現的事物。

  “吹綠了柳樹,還吹綠了什么?還吹紅了什么?”

  幼兒在這個環節中思維比較敏捷,想象力豐富。

  例如吹醒了小魚……邊說邊做動作,努力將音樂、動作等方面自然地整合在這節語言活動中,這種整合有利于幼兒主動、積極地學習和掌握新的語言信息,更有利于幼兒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表述,從而促進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

  2、幼兒對任何事物的認識都是從具體到抽象,再形成概念,我們有春游活動做基礎,首先對春天趕興趣,有話可說,有話可講。

  幼兒園小班語言《春風》教案 10

  活動目標:

  1、欣賞兒歌,感受春天的美麗,初步認識春天特征。

  2、初步學會用適當詞語更換詩歌中的某些名詞。

  活動準備:

  1、觀察過春天的景色,對春天的特征有初步的了解。

  2、根據兒歌內容制作的掛圖,也將樹芽、柳樹、桃花、蝴蝶、青蛙、小朋友的形象做成磁性教具。

  活動過程:

  一、談春天。

  師:寶寶們找找春天是什么樣的?啟發幼兒從柳樹發芽了、小草長出來了、花兒開放了、蝴蝶飛舞等春天的特征,談談自己對春天的認識。(幼兒根據自己對春天的認識進行交流)(評析:讓幼兒自由講述自己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樣的,激發他們參與語言活動的興趣。)

  二、吹春風。

  老師扮演春姑娘,一吹,花就開了。(邊吹邊將兩手打開)

  (1)師:冬天里小樹苗睡著了,春風一吹,吹醒了。寶寶做小樹苗,老師來吹。

  (2)師:你們來做春風姑娘,看能吹出什么。

  (3)再吹,春風姑娘把誰吹來了。

  (4)老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評析:扮演游戲適合小班寶寶,形像的動作是小班寶寶最喜歡的.。一種很自然的組織教學方式可以令幼兒記住詩歌中的內容。)

  三、欣賞詩歌。

  (1)教師朗誦詩歌。在朗誦的同時,指點圖片上的景物,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內容,讓幼兒感受句子的韻律和節奏。

  (2)老師采用邊念詩歌邊表演的方法和幼兒一起學念詩歌,注意引導幼兒理解“吹綠”、“吹紅”、“吹來”、“吹醒”等詞的含義。

  師:春風為什么能吹綠了柳樹?春風為什么能吹紅了桃花?吹醒了青蛙是什么意思?

  (3)幼兒朗誦詩歌,初步學會按節奏朗誦。

  (評析:通過教師邊朗誦邊指圖地念詩歌,讓幼兒在視聽上得到結合。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兒歌內容,并且記憶住兒歌。)

  四、仿編詩歌。

  (1)啟發幼兒用適當的詞語更換原詩歌中的某些名詞,學習仿編詩歌。

  春天真美。春風一吹,吹綠了柳樹,還吹綠了什么?還吹紅了什么?引導幼兒結合觀察活動所累積的知識仿編詩歌。老師可用示范仿編的方法幫助幼兒學習句式“吹×了××”

  (2)將仿編部分與原結構的詩歌連起來朗誦。

  幼兒園小班語言《春風》教案 11

  活動目標:

  1、 理解詩歌,初步感知春風吹過,大地的色彩和生氣。

  2、 借助圖夾文的兒歌的提示,能有序的朗誦兒歌,并用繪畫的形式嘗試仿編兒歌。

  3、 初步產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彩色筆若干。

  2、 實物展示儀一臺。

  活動過程:

  1、 通過提問的方式,初步感知春天的氣息。

  ① 教師:春天到了,春風吹過來,春天是一片怎樣的景象呢?

  ② 鼓勵幼兒大膽的講述對春天的認識。

  2、 教師將幼兒用書放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出來。幼兒一邊看畫面,一邊聽教師朗誦兒歌《春風》,提問:

  ① 春風吹過,樹會怎樣?

  ② 春風還會吹來什么?吹醒什么呢?

  啟發幼兒用兒歌中的句子講述兒歌的內容。

  3、 教師引導幼兒看圖夾文兒歌,師生共同念兒歌。

  4、 師生輪流念兒歌,教師念兒歌的前半句,幼兒手指圖念兒歌的后半句。

  5、 啟發幼兒想一想:春風還吹來了什么?鼓勵幼兒結合自己對春天的認識,大膽的仿編兒歌。

  6、 組織幼兒在幼兒用書上大膽地畫一畫“春風”,然后,讓幼兒自主地與同伴交流,并念念仿編的兒歌畫面。

  7、 師生共同閱讀畫面《春風》,并完整的念兒歌。

【幼兒園小班語言《春風》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語言春風教案06-14

幼兒園小班語言《春風》教案10-27

幼兒園小班語言春風教案5篇06-14

幼兒園小班語言春風教案(5篇)06-14

幼兒園小班《春風》語言教案(精選6篇)03-10

《春風》幼兒園語言教案03-29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春風12-07

《春風》幼兒園語言教案(7篇)03-29

《春風》幼兒園語言教案(通用16篇)04-04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欧亚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日韩 | 一区二区日本精品理论片 | 亚洲国产精品碰碰 | 亚洲日韩久久久中文字幕 | 精品女神AV网站在线观看 | 曰韩欧美亚洲美日更新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