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教案

時間:2021-04-16 10:36:25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熱門】幼兒園教案模板匯編4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門】幼兒園教案模板匯編4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根據畫面理解兒歌內容,學念兒歌。通過念兒歌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情感。

  主要形式:集體

  課時安排:一課時,10分鐘

  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念兒歌。

  難點:觀察畫面,根據畫面理解兒歌內容。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學過“打電話”的游戲。

  物質準備:玩具電話機,積木,掛圖。

  【活動過程】

  一、出示玩具電話引出課題。(3分鐘)

  教師出示玩具電話,和幼兒玩游戲“打電話”。

  二、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熟悉并理解兒歌內容。(9分鐘)

  1、“這上面有誰?多可愛的寶寶呀,他在干什么呢?”

  2、“這個寶寶在用什么當電話呢?”

  3、“猜猜看,寶寶在給誰打電話?”

  4、“猜猜,寶寶跟媽媽說什么?”

  三、教師示范念兒歌:“小寶寶,想媽媽,抓起積木當電話:媽媽,媽媽,快點回家!

  幼兒跟念兒歌。

  四、幼兒邊看圖邊念兒歌。

  【活動延伸】

  1、 課后可以讓幼兒到室外多幾個人合作玩這勾手指的游戲。

  附:兒歌

  想媽媽

  小寶寶,想媽媽,

  抓起積木當電話;

  媽媽,媽媽,

  快點回家。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準備

  1、課件《烏鴉喝水》、圖片兩張。

  2、小石子、沙子、橡皮泥、玉米粒、碎布頭、海綿、棉花、紙張等各種投放材料。 3、飲料瓶子若干、4、統計紙

  活動流程

  一 、觀看《烏鴉喝水》的課件,導入活動。

  1、觀看課件前半段(烏鴉口渴,找到一個裝有半瓶水的瓶子):“小朋友,有一只烏鴉口渴了,它找到一個瓶子,喝到水了嗎?”(沒有)

  2、“你們能幫烏鴉想辦法喝到水嗎?”

  二、幼兒猜測并記錄烏鴉喝水的方法

  1、小組討論,將猜測的方法記錄下來

  “現在我們要五個小朋友一組,互相說說自己想出的辦法然后請一個小朋友當記錄員,將你們想的辦法畫下來!

  2、每組選一名幼兒述說本組的討論結果。

  三、幼兒以小組合作方式用石子和沙子進行探索“如何喝到水”實驗,并記錄。

  1、提出探索要求:一組中兩個小朋友當選材員去選擇不同材料進行實驗,并將多余的材料放回原處,大家觀察瓶里的水位有沒有升高,實驗成功與失敗的水瓶分別擺放在各自的陳列臺上,一名記錄員要將實驗結果與原先的猜測是否一致做上標記,還要有一名小朋友做實驗匯報。注意不能把材料掉在桌上,(培養幼兒從小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在小組合作探索中,幼兒先要自行分配角色,出現幾名幼兒爭當同一角色時,讓他們用猜拳形式來解決。

  2、幼兒小組合作進行探索,教師以噪音控制員的身份巡回指導。

  3、每組選一名幼兒將記錄結果進行講述(哪些材料實驗成功哪些材料實驗不成功)

  四、教師進行小結,并評選出最佳合作小組,獎勵小貼畫。

  五、讓幼兒完整看課件并欣賞故事《烏鴉喝水》

  師:小朋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烏鴉想的辦法和哪一組小朋友的想法是一樣的!讓幼兒邊看課件邊欣賞故事。

  六、根據實驗結果、創編故事

  (價值取向:借助傳統的故事和實驗的驗證,以此作為幼兒創編故事的基礎,讓幼兒在說中鞏固實驗的結果)

  小朋友能根據我們剛才的實驗來編一個不一樣的《烏鴉喝水》的故事嗎?(請幼兒看著前兩幅圖片和自己的實驗記錄的結果進行講述,講述時注意要提問:小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時是什么樣子的?小烏鴉是怎樣找到水的?找到水后是什么心情?當遇到困難喝不到水時是什么心情?小烏鴉想到了什么辦法?這是一只怎樣的小烏鴉?)

  活動延伸

  1、讓幼兒觀察《幼兒用書》第2冊第35頁的圖片,給圖片進行排序。并把故事講給爸媽聽。

  2、在區角中開展設立《烏鴉喝水》的內容,引導幼兒繼續探索水、石子與能否喝到水的關系。 我的創新:

  小結及反思

  《烏鴉喝水》是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剛看到這個故事時,我的`第一個感覺就是太熟悉了,而就是因為太熟悉,又讓我感到了把握這次活動的難度。作為傳統的語言活動,要給予幼兒的可能更多的是理解故事,懂得其中的道理。按照原先的預設思路,我是準備先欣賞故事,再做小實驗。但這樣的想法很快就被自己推翻,這樣做很有可能會得到一致的實驗答案:扔石頭,那么實驗也就失去了意義。如果將這兩個環節互換一下位置,或許故事的內容能在實驗的過程中被理解,被再現。調整后的預設環節果然效果頗佳,幼兒不僅對實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初次嘗試和體驗到了小組實驗的成功,而且創編故事時能根據實驗結果創出不一樣的故事情節,效果很好!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了解筷子的用途,知道筷子是中國人的發明創造。

  2 嘗試用筷子進行各種活動。

  3 鍛煉手部肌肉的靈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協調性。

  4 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 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重點難點

  重點:使用筷子。

  難點:正確的使用筷子。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雙筷子、一只碟子。

  2每組一只托盤,內放煮熟的五種香豆粒、花生粒和豌豆粒。

  3錄音機,磁帶一盒。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 猜謎語:姐妹雙雙一樣長,一起工作一起忙,冷冷熱熱都經過,酸甜苦辣一起嘗。

  2(出示筷子)筷子是中國人的發明,古時候人們削兩根細竹棍,一頭細,一頭粗,稱它為“箸”,后來又叫筷子。它既可以夾菜,也可以當叉,又方便又衛生。你們說,它是不是很神奇呢?

  二、學習活動

  1 教師示范講解使用筷子的動作要領,幼兒練習。

  2 放音樂,教師帶領幼兒反復練習使用筷子,如并攏筷子撥飯,張開筷子夾菜,等等。

  三、實踐活動

  1 現在老師請大家吃東西,大家先將吃的東西夾到碟子里,再用筷子夾著吃,吃多少夾多少。

  2 放音樂,幼兒邊吃邊交流,教師巡回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幼兒。

  3要是天天用筷子吃飯,你們的小手會越來越靈巧,腦子會越來越聰明。

  四、筷子游戲

  1品嘗活動快結束時,教師隨音樂用筷子敲出歡快的節奏,吸引幼兒一起跳筷子舞,或用筷子敲擊桌子伴奏。

  2你們真能干,這么快就學會了筷子夾豆粒,跳筷子舞。

  3鼓勵幼兒大膽嘗試用筷子進行各種活動。如蘸顏料畫畫、打毛線、搭房子等

  4教師帶領幼兒到戶外用筷子進行搭建游戲。

  教學反思

  在課堂教學時,幼兒表現出對筷子的喜愛和熟悉,回答問題也十分踴躍積極,因為生活中筷子是非常熟悉的一樣東西。但是在課程教學中,發現幼兒雖然對筷子十分的熟悉,但是會正確拿筷子的幼兒卻不多,大部分幼兒只是用右手握著,不知道應該用手指頭拿好。

  在活動過程發現幼兒的積極性都很強,由于課堂提供的五香豆粒、花生粒和豌豆粒等食物,幼兒都十分興奮的拿著(握著)筷子在夾小碟子里面的食物,正確拿著筷子的幼兒可以很快就夾起小碟子里面的食物,相反,其他的幼兒就有點困難了。

  教師在課堂中的講解幼兒是否還不夠理解,所以我想,如果讓幼兒在吃飯的時候盡量的拋開湯匙進而使用筷子這樣會不會慢慢改進幼兒拿筷子的錯誤拿法呢?在實際生活中盡量讓幼兒實行這一措施。

  課堂的氣氛還算穩定,幼兒的注意力基本上都有集中在教師身上,只是幼兒能不能正確的拿好筷子進餐這方面還需要大大的加強!

  幼兒園教案 篇4

  《快樂的小孔雀》

  【活動目標】

  1、嘗試模仿孔雀的各種動作,隨著孔雀舞音樂的節奏舞蹈。

  2、感受傣族舞蹈的韻律和節奏,體驗共同跳傣族孔雀舞的樂趣。

  【活動準備】

  音樂“快樂的小孔雀”、“孔雀飛來”PPT

  【活動過程】

  一、乘著巴士去版納

  1、開著大巴去版納吧!老師做司機。

  ----去過西雙版納嗎?(幼兒自由講述)西雙版納是一個好地方,讓我們開著大巴看看版納美麗的風景吧!老師做司機。(模仿不同速度的屈伸以及傣族舞簡單的步伐)

  傣族音樂:聽著音樂——蹲、屈伸、單腿彈簧后踢腿(再次重復)

  2、探索屈伸的發力點

  ----你發現乘車時用我們身體的哪個部位表示車子的快慢?(膝蓋)

  ----個別幼兒用動作表現車子的快慢節奏(膝蓋放松)

  ----集體模仿

  二、小孔雀來了

  1、PPT演示孔雀的各種造型(播放歌曲“快樂的小孔雀”)

  ----聽到什么看到什么?

  2、幼兒自由討論:

  看到孔雀在樹林里干什么,并且嘗試模仿小孔雀走路及跳舞的動作。

  ----可以用什么動作表示孔雀?(孔雀的手型)

  ----請個別幼兒嘗試孔雀走路

  ----個別表演和交流。重點觀察:幼兒聽著音樂的節奏舞蹈,情緒愉悅。

  ----集體學學小孔雀

  ----教師幫助提升幼兒孔雀舞的動作

  ----師生共同表演小孔雀,教師指導。

  三、金孔雀飛來了

  1、欣賞歌曲“孔雀飛來”

  -----是誰飛來了?孔雀長大了。

  2、幼兒個體即興表演金孔雀的舞蹈

  ----剛才你們是和孔雀媽媽一同跳舞的,現在你們長大了,邀請你們一個個表演了,你們變成了美麗的金孔雀。當孔雀媽媽邀請到你,就請到美麗的大樹林里舞蹈,當媽媽請到下一個小孔雀,那前面一只小孔雀就擺好你漂亮的造型不動。

  3、逐漸請一個個幼兒扮演小孔雀表演孔雀舞蹈。

  孔雀是孩子們非常熟悉的也是一種美的象征的動物,老師設計了《快樂的小孔雀》這節音樂活動。大家知道,傣族舞的基本步伐以起伏步為主。這些步伐的要求都是邊屈伸邊交替,在屈伸的基礎上。重拍的速度把握對于幼兒來說是非常非常有難度的,這對于幼兒協調性和節奏感的要求是比較高的。如果是為了達到技能性的目標,機械化的練習會讓孩子失去學習和參與活動的欲望,那么老師是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的呢?請老師們根據下面的問題進行思考:

  拋問:

  1、起伏步是舞蹈中的一個基本舞步,本次學習是否可行有效?

  2、教師的孔雀舞表演在教學中有何作用?教師的舞蹈表演在幼兒探索前適宜還是在幼兒探索后適宜?為什么?

【【熱門】幼兒園教案模板匯編4篇】相關文章:

【熱門】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匯編7篇03-28

【熱門】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匯編八篇03-27

【熱門】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匯編八篇03-29

【熱門】幼兒園社會教案匯編6篇04-03

【推薦】幼兒園教案模板匯編四篇04-03

【熱門】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合集六篇03-29

【熱門】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模板集錦八篇03-28

【熱門】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匯總8篇03-28

【熱門】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模板十篇03-28

【熱門】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集錦九篇03-27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人成在线放 | 婷婷的五月天在线视频观看 | 亚洲免费VA不卡在线播放 | 综合久久久久6亚洲综合 | 亚洲国产aⅴ成人精品无吗 亚洲综合色自拍一区 | 久久好看免费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