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狐貍和烏鴉》教案

時間:2021-04-14 11:49:36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大班音樂《狐貍和烏鴉》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狐貍和烏鴉》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大班音樂《狐貍和烏鴉》教案

  《狐貍和烏鴉》教案1

  活動目標:

  1、啟發幼兒理解故事的內涵,懂得烏鴉上當受騙的原因。

  2、引導幼兒從多種角度推測故事情節的發展,并用生動、連貫的語言續編故事內容;

  3、培養幼兒機智靈活,遇事能想辦法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引出故事:

  1、教師做狐貍的模仿動作,請幼兒猜一猜:這是誰?是一只怎樣的動物?

  2、提問:烏鴉是一只怎樣的動物?它有什么缺點?

  二、學習故事:(邊看多媒體故事邊提問)

  1、欣賞第一、第二段故事后,提問:

  狐貍看見了一片肉會怎樣?會打什么壞主意呢?

  2、欣賞第三段故事后提問:

  (1)狐貍是怎么騙烏鴉的?(請模仿狐貍的語氣回答)

  (2)聽了狐貍的贊揚,烏鴉會怎樣呢?

  3、欣賞第四段故事后,提問:

  烏鴉為什么會上當呢?

  三、看動畫,完整欣賞故事內容

  師:你們知道烏鴉為什么會上當?狐貍又為什么能騙到肉?

  教師小結,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寓意。

  四、續編故事:

  鼓勵幼兒從多種角度續編故事

  (1)講道理或求情

  (2)想辦法再騙回來

  (3)采用戰斗的方法奪回來。

  活動反思:

  狐貍和烏鴉是一篇生動活潑的寓言故事。兩個小動物各自有各自鮮明的個性。通過他們兩個動物之間的三次對話,揭示了一個不能輕信別人的好話的道理。如何讓孩子們理解這三次對話,從而把握寓意呢?首先,我自己認真理解這個非常有趣的童話故事,了解到幼兒喜歡看動畫片這一興趣特點,把整個故事制成了集聲像動畫于一體的課件,師幼在講授、問答、討論中加強互動和聯系的活動方法。然后,根據該教學活動的目標來進行本次教學活動。活動中教師設置的問題太多,幼兒漸漸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因此活動的目標并未真正達成。

  大班寓言故事:狐貍和烏鴉(二研)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故事的內涵,懂得烏鴉上當受騙的原因。

  2、引導幼兒從多種角度推測故事情節的發展,發展幼兒想象力、創造力及大膽表述的能力。

  3、培養幼兒機智靈活,遇事能想辦法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師:在大森林里,住著一對鄰居,是誰呢?看!

  (出示烏鴉、狐貍的圖片及文字)你覺得狐貍是一只怎樣的動物?那么烏鴉又是一只怎樣的動物呢?和狐貍比,是更狡猾呢?

  二、分段欣賞故事

  1、欣賞第一、第二段故事后,提問:

  那小朋友們也來學一學烏鴉找到肉高興的樣子好嗎?小朋友,你們猜一猜,狐貍看到烏鴉嘴里的肉,它在想什么呢?”他會怎么做呢?

  2、欣賞第三段故事后,提問:

  狐貍是怎么說的?大家一起來學一學狐貍吧!小朋友們,狐貍第三次是怎么說的啊?我們來比比看誰說得最好?

  3、講述第四段故事后,提問:

  小朋友們,為什么狐貍說的話一次比一次動聽?小朋友們都知道烏鴉的聲音并不好聽,那為什么狐貍說他的聲音好聽,還想聽它唱歌,是真的想聽它唱歌嗎?

  三、引導幼兒暢想故事的結局

  鴉聽了狐貍的奉誠話,心里一得意,剛一張嘴唱歌,嘴里的肉就掉下來了,結果會怎么樣呢?

  四、看動畫,完整欣賞故事內容

  教師小結,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寓意。

  五、續編故事內容

  活動反思:

  活動導入時,我充分運用多媒體,出示狐貍的圖片,很快調動了幼兒探究故事內容的欲望,激起了幼兒的興趣。在教學活動中,我用形象的兒童化語言,逼真的動作,把幼兒帶入了故事的情境中,使幼兒充滿了學習的樂趣,他們不由得跟著我一起說起來、演起來。在形象的表演中使幼兒受到啟發和教育,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體。另外,在本次教學活動討論環節中,我很自然的從知識目標過渡到情感目標和能力目標。幼兒大膽發言,氣氛熱烈。但是教師的語言還不夠精煉,特別是在講述故事寓意時,教師教代的不明確,教師應先組織好語言。

  大班寓言故事:狐貍和烏鴉(三研)

  活動目標:

  4、引導幼兒理解故事的內涵,懂得烏鴉上當受騙的原因。

  5、引導幼兒從多種角度推測故事情節的發展,發展幼兒想象力、創造力及大膽表述的能力。

  6、培養幼兒機智靈活,遇事能想辦法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師:在大森林里,住著一對鄰居,是誰呢?看!

  (出示烏鴉、狐貍的圖片及文字)你覺得狐貍是一只怎樣的動物?

  那么烏鴉又是一只怎樣的動物呢?和狐貍比,是更狡猾呢?

  二、分段欣賞故事

  1、欣賞第一段故事

  師:烏鴉為什么這么開心?

  狐貍看見烏鴉嘴里的肉,饞得口水都快流下來了,它心里會想些什么呢?那它會怎么做呢?

  2、欣賞第二段故事。

  狐貍是怎么做的?它對烏鴉說了什么?

  狐貍騙了幾次都沒成功,它會放棄嗎?它會想什么更好聽的話來騙烏鴉呢?

  3、欣賞最后一段故事

  狐貍這次騙到肉沒有?它是怎么做的?

  三、猜測故事結尾

  烏鴉聽了狐貍的話,心里一得意,唱起歌來,嘴里的肉掉了下來,結果會怎么樣?

  師:你們知道烏鴉為什么會上當?狐貍又為什么能騙到肉?

  教師小結,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寓意。

  四、看動畫,完整欣賞故事內容

  五、續編故事內容

  活動反思:

  總結前兩次的經驗,這次的活動準備的更加充分。借助多媒體直觀形象的特點,突破幼兒學習的難點。孩子的學習欲望較高,都愿意邊聽故事邊看動畫片,沉浸在學習的氛圍之中。同時我還通過讓幼兒學說動物對話,學做動作來理解故事寓意,孩子們都能主動去學說對白,學做動作。但是教師小結寓意這一活動最好放在欣賞完動畫之后,這樣更有利于幼兒的理解與小結。

  《狐貍和烏鴉》教案2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角色鮮明的特征。

  2、學習用較連貫的語言進行創造性講述。

  3、懂得遇到問題時要動腦筋想辦法解決。

  活動準備:

  ppt、黑板、字卡、音樂。

  活動過程:

  一、設置懸念,引發興趣。

  1、這只鳥叫什么名字?它長什么樣子?

  2、狐貍看見了烏鴉嘴里得這塊肉,它想干什么?狐貍吃到肉了嗎?

  二、完整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狐貍是怎么得到肉的?狐貍先說了什么話?烏鴉理它了嗎?為什么不理它?

  2、狐貍看烏鴉不理它,又說了什么?烏鴉是怎么做的?

  3、狐貍一看烏鴉有點動心了,馬上又說了什么?結果怎樣?

  小結:瞧,烏鴉只愛聽別人說好話,不動腦筋,結果上當了。

  三、激發想象,創編故事。

  有一天,烏鴉又得到一塊肉,愛說好話的狐貍又來了,它怎樣做才能保住嘴里的肉呢?

  小結:瞧,只要愛動腦筋想辦法,就不會被別人騙了。

  四、聯系實際,提升經驗。

  1、小朋友,如果你碰到陌生人對你說一些好聽的話,你會怎么做呢?

  小結:我們在遇到問題時,一定要動腦筋,想辦法來解決,并且要學會保護自己。

  《狐貍和烏鴉》教案3

  活動目標

  (1)能理解故事內容,嘗試用連貫清楚的語言大膽表述烏鴉上當受騙的原因。

  (2)感受角色鮮明的特征,創造性的運用動作、語言表現故事內容。

  (3)豐富詞匯:得意。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并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難點:能夠用連貫清楚的語言,大膽表述烏鴉上當受騙的原因

  活動準備

  1、狐貍和烏鴉的頭飾。

  2、《狐貍和烏鴉》課件、故事動畫;音樂《去郊游》《小烏鴉愛媽媽》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幼兒室外站好,導入:“孩子們,美麗的春天來了,外面的景色多美呀,我們一起去郊游好嗎?”聽《去郊游》進入活動室。出示課件:大樹林

  “美麗的樹林是小鳥的家,看,飛來飛去的是什么鳥?”出示課件:烏鴉“它的媽媽年紀大了,它飛出來給媽媽找吃的,我們一起幫助它尋找食物好不好?“聽《小烏鴉愛媽媽》做熱身運動。“它找呀找,終于找到了一塊肉,可就在這時,來了一只狡猾的狐貍,它們之間發生了一件什么事呢?”引出故事《狐貍和烏鴉》

  二、基本部分:

  教師有表情的講述故事1遍。提問:烏鴉找到一塊肉,心情怎么樣?

  引導幼兒學一學烏鴉高興的樣子。我們一起看看它是怎么高興的?

  2、請幼兒看《狐貍和烏鴉》的動畫。提問:狐貍看到烏鴉嘴里叼著的肉,會打什么壞主意?(把肉騙到手)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怎么對烏鴉說?烏鴉怎么做的?引導幼兒學說,并想象表現出動作。引導幼兒討論:狐貍是不是真的想聽烏鴉唱歌?你覺得狐貍怎么樣?(狡猾)烏鴉為什么會上當?(愛聽好話、奉承話、贊美的話)我們能不能學習它?

  3、引導幼兒自由選擇角色進行故事表演,及時對幼兒進行教育:遇到事情要多動腦筋,不能光聽好話,以免上當受騙。

  4、鼓勵幼兒展開想象,將故事改編成《聰明的烏鴉》進行講述。

  5、講評幼兒活動情況。

  三、活動延伸:

  1、請幼兒在表演區分角色表演故事。

  2、請你續編《聰明的小烏鴉》

  教后反思:

  1、教師的提問要有效。提問應簡潔、明了,教師的語言要富有感染力。

  活動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每一次提問與回應,讓幼兒在與教師的互動中,進行有意義的學習。真正優質的集體教學活動,應該是在精心預設的同時,靈活的生成與調整。也只有在有準備的調整中,幼兒的經驗才能得到更好的提升。老師在活動前已充分考慮到孩子的已有經驗,考慮孩子可能出現的回答或問題,進而又預設了第二層次的提問,即我們所說的追問。所以,我覺得,老師的提問應該落腳在對孩子的關注、了解,在活動前要多想、多思考!

  2、教師除了具有良好的語言素質、較高的分析文學作品的能力之外,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演繹作品,感情要投入。教師的語言、語氣、語調、肢體動作都是演繹作品的關鍵。活動《狐貍和烏鴉》有了一個較完善的設計,有畫面的沖擊,有音樂的渲染,再加上教師的全情投入,相信演繹的效果也會更好,孩子也更投入。

  第三、對于幼兒的語言要及時進行鼓勵。

  總之,童話故事不僅讓孩子感受了濃郁的生活氣息,還為孩子養成“遇事要多動腦筋”的良好品格奠定了認識基礎。對大班孩子來說,這是次不可或缺的學習。同時也讓我認識到:好聽、好玩的故事不一定在遙不可及的地方,

  而是近在我們身邊觸手可及之處,我們缺少的,只是靜心地去解讀和品味。

  《狐貍和烏鴉》教案4

  教材分析

  《狐貍和烏鴉》這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一只狐貍用奉承話騙取了烏鴉嘴里叼著的一片肉。課文用生動的語言描述了狐貍騙肉的過程,形象地告訴我們愛聽奉承話容易受騙上當的道理。課文共八個自然段。前三段講狐貍和烏鴉是鄰居,烏鴉為孩子們找到一片肉,狐貍看見了想吃烏鴉叼著的那片肉。第四至八段講狐貍是怎樣用花言巧語騙到那片肉的經過,這是課文的主要內容。依據大綱要求,在教學中應用學生為主體的“互動式”教學模式。

  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是這樣設計的: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學習課文,開展小組討論,使學生能通過課文中的對話,對問題進行分析,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認識狐貍奸詐與狡猾。

  能力目標:通過學習課文,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等全方位的培養。本課重點加強對學生有語氣、分角色讀書培養。

  德育目標: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懂得喜歡聽奉承話容易上當的道理。

  二、教學重點:

  加強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通過理解課文,從而進入角色會讀書。

  三、教學難點:

  通過狐貍說的話與烏鴉的行為,分析它們的心理活動,從而理解烏鴉上當的原因。

  四、教具準備:

  aa課件、頭飾

  五、教學過程:

  (一)激發動機,引起需求。

  1aa板書課題———————狐貍和烏鴉,你了解它們嗎?說一說,你還想知道什么?(通過這樣的設疑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aa學生在充分質疑的基礎上,自讀全文。

  3aa對于比較簡單的問題,生生互動,給予解疑。

  4aa再讀全文,教師梳疑,歸納出難點問題:烏鴉已經知道狐貍是騙人的為什么最后還是上當?(此環節是先讓學生質穎,在初次質疑的基礎上,生生間開始解疑。對于學生能解答出的疑問老師沒必要再講。所以讓學生通過第2次讀全文,找出學生的難點,帶著這個問題進行學習。因為這是他們自己的需求,學習興趣應該比較高漲。

  (二)發展遷移,創新應用在學生充分質疑的基礎上,教師要不斷給學生創設情境,發揮想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因此設計了以下環節:

  1aa創設情境,引發思考。學習課文1—3自然段

  (1)看畫面,體會故事現場(生動、詼諧的畫面大大的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欲望及好奇心)

  (2)看畫面,認識“窩”與“洞”的區別,了解狐貍與烏鴉所處的不同位置(通過直觀的畫面,使學生的觀察能力得到培養)

  (3)讓學生大膽嘗試表演讀第2—3自然段。借助aa課件烏鴉叼著肉高興地站在窩旁邊的樹枝上,一副得意洋洋的樣子。重點引導讀出“高興”的語氣;接著畫面出現一只饑餓、狡猾的狐貍,師問:“狐貍好想吃呀,可烏鴉會心甘情愿地把肉給狐貍吃嗎?那怎么辦呢?狐貍想出了什么辦法?”(這些問題的設計,正好為學生的好奇提供了探討的機會,學生興致勃勃地參與到尋找答案的討論中去。)

  2aa突破難點,有所創新學習4—8自然段

  (1)各組讀書討論烏鴉說了幾次話(3次),分段讀文

  (2)同桌表演讀,齊讀、小組讀等(重點第3次對話)(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為了讓學生讀得投入,運用了多種手段,讓學生淋漓盡致地演繹狐貍所說的話,加深對狐貍這種做法的理解,并充分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3)出示“狐貍想_____,烏鴉想______”。分組自學,討論。(通過學生充分討論和各組發表自己的意見,從而加強組與組之間的交流,這就是所謂的組與組之間的到動。最后解疑,學生可以說出因為烏鴉太愛聽好話了,所以它雖然知道狐貍是騙人的,但還是上當了。)

  (三)aa形象展示,領悟寓意。

  課件最后演示出了烏鴉聽了狐貍說的奉承話而上當受騙的結局。(本環節設計最主要讓學生輕松地領悟出了“愛聽好話,容易上當”的道理。使學生在學習中受到教育。)

  課外延伸:

  1aa以“狐貍叼起肉,鉆進洞里去了”為開頭續編故事給家人或同學聽。

  2aa利用活動課表演“狐貍和烏鴉”的故事情節。(這些練習,寓學習于活動之中,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又能培養動手能力,開發智力,起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作用。)

【幼兒園大班音樂《狐貍和烏鴉》教案】相關文章:

狐貍和烏鴉童話02-22

《狐貍和烏鴉》說課稿12-19

《狐貍和烏鴉》童話作文02-25

狐貍和烏鴉的故事01-19

《狐貍和烏鴉》教學實錄12-19

狐貍和烏鴉說課11-05

幼兒園大班《烏鴉喝水》教案04-03

狐貍和烏鴉童話(15篇)02-23

狐貍和烏鴉童話15篇02-23

狐貍和烏鴉童話故事08-20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色欧美4477福利网在线观看 |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男同 | 亚洲精品福利色性视频 | 亚洲国产欧美日本视频 | 亚洲AV元码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 宅男在线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