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案錦集四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教案 篇1
一、設計思路:
《找朋友》是一個韻律比較歡快的音樂。這個活動本身歌詞很好理解,孩子一聽就知道在唱什么,是什么意思,如:敬個禮,握握手等詞,對大班孩子而言是有接觸經驗的,而且還很美好,所以孩子樂意去說、去唱。在動作方面,只要簡單的走步、拍手、握手,并沒有很規范的要求,而找個朋友拉拉手,彼此擁抱一下,讓孩子覺得很有趣,所以他們都很想去找朋友。因此,這次活動很符合幼兒的實際,也很能抓住孩子的興趣。
《綱要》中指出:“為幼兒創設一個寬松、自由的游戲環境,能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我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為幼兒創設了情景表演,讓幼兒在游戲表演中學唱歌曲,學會和同伴結伴游戲。音樂對于幼兒來說,生來就有一種特殊的情感。在優美的旋律中,在音樂帶來的寬松氛圍中,幼兒用自己獨特的方式來表現他們內心的感受。正是這種寬松和諧的氛圍,這份積極愉悅的心情,能促使幼兒大膽嘗試,勇于實踐,同時也為幼兒間的交往提供了機會。
本節課是大班音樂活動《找朋友》第二教時,我緊緊圍繞三條目標展開活動。保留第一教時的能力和情感目標,即“嘗試在固定節拍處創編動作;享受與舞伴共舞、交流的快樂”,在知識目標“學習集體舞,初步掌握固定的動作模式和交換舞伴”基礎上提出新的技能目標:練習雙圈集體舞,學習間隔交換舞伴和里外圈互換位置。
在學習《找朋友》的時候,老師用了幾次示范,一次是老師與老師之間的找朋友,另一次是老師與孩子之間的找朋友,反復的進行找朋友以后,讓孩子更好地感知了根據歌詞來做動作。對于幼兒園的孩子來說,教師或孩子多次地示范是有必要的,這樣可以讓孩子更好地,更直觀地感知動作。
二、活動目標:
1.學習音樂游戲《找朋友》,初步熟悉教學口令,合拍地做動作。
2.嘗試跳集體舞,能和同伴友好合作的表演。
3.感受集體舞帶來的快樂。
三、活動重點:
學習音樂游戲《找朋友》,初步熟悉教學口令,合拍地做動作。
四、活動難點:
嘗試跳集體舞,能和同伴友好合作的表演。
五、活動準備:
教具準備:紅、綠絲巾各半,音樂磁帶
經驗準備:《跑跑看》、《影子游戲》的游戲經驗
六、活動過程:
(一)引入:《跑跑看》、《影子游戲》進入場地
老師:我們一起來玩跑跑看、影子游戲。
老師帶領幼兒一起玩跑跑看、影子游戲,一邊進活動室。綠絲巾的小朋友在里圈,紅絲巾的小朋友在外圈。
【評析:在幼兒園的集體舞教學中,巧妙地運用標記,可以幫助幼兒解決空間辯識困難和角色記憶困難。在本次活動過程中,首先,借助紅、綠兩色手腕花,使幼兒在最短的時間里把握了面對面的空間狀態。當老師說:“請戴綠腕花的小朋友站里圈,戴紅腕花的小朋友站外圈,兩個兩個手拉手,面向圈上”時,幼兒能很快區分里圈、外圈并站到相應位置;當老師說:“握著戴腕花的手,舉起手、換位置”時,幼兒能迅速交換位置。其次,場地上帶四個箭頭的圈使幼兒迅速找準位置并站好。圈是我即將上課前用即時貼上的,幼兒一次沒接觸過,但憑借帶箭頭的圈,當聽到老師的語言指令:“請戴綠腕花的小朋友站里圈,戴紅腕花的小朋友站外圈,兩個兩個手拉手,面向圈上”時,幼兒能迅速找準位置并站好。實踐說明,這種利用標記解決孩子空間辯識困難和角色記憶困難的方法,效果也非常好。】
(二)創編《找朋友》的游戲。
1.老師講解游戲玩法。
(1)舉起你戴絲巾的手,指一指你對面的朋友,和你的朋友點點頭。順著戴絲巾手的方向移動,指一指你斜對面的朋友,也和他點點頭。
(2)戴綠絲巾的小朋友聽著音樂在原地拍手歡迎你的新朋友,戴紅絲巾的小朋友聽著音樂一邊拍手一邊走到你的新朋友面前,和他敬禮、握手、抱一抱。我們一起來試一試。(教師清唱)
2.幼兒跟著音樂練習一遍。
3.幼兒交換位置練習一遍。
【評析:集體舞教學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會忽略動靜交替。這一環節活動中從三個方面體現動靜交替:(1)在設計動作時,將相對安靜的創編活動安排在間隔找朋友和互換位置之間,以避免幼兒疲勞。(2)活動過程中,讓孩子坐下梳理經驗:“戴綠腕花的小朋友找了幾個朋友,找第幾個朋友換位置的?”也為幼兒提供了休息的機會。(3)完整隨樂舞蹈時,在間奏處安排了放松動作,在結尾增加了和客人老師擁抱合影的動作,這些安排都為幼兒提供了放松的機會。】
(三)集體舞。
1.我們進來時一起玩了跑跑看和影子游戲,剛才又學了找朋友的游戲。
把三個游戲合在一塊兒就有一段好看的集體舞,我們一起來跳一跳吧。
2.幼兒跟著音樂進行集體舞的表演。(兩遍)
3.邀請老師也來參加集體舞的表演。
【評析:《綱要》指出:“幼兒同伴群體及幼兒園教師集體是寶貴的資源,應充分發揮這一資源的作用。”活動開始,幼兒與現場教師玩游戲“找朋友”即是下一個活動的鋪墊,也活躍了氣氛;活動中間,幼兒練習間隔一人交換舞伴時,請現場教師伴唱,既緩解了本人邊唱邊提示的困難,又起到了場上場下互動的效果。活動的最后,利用聽課教師這一資源,引導幼兒幼兒主動邀請客人老師加入,幼兒和客人老師手拉手快樂地舞蹈,充分感受了與成人共舞、與陌生人交流的樂趣,音樂結束時,教師與幼兒擺出造型,定格照相,活動在師生開心的笑容中戛然而止。
復習集體舞《找朋友》以向老師表演的形式進行,調動孩子的表現欲;聽口令、聽音樂間隔一個人交換舞伴,在“你是我的好朋友”處創編動作,里外圈交換位置,三個環節一環扣一環,層層遞進,既適合幼兒當前水平,又具有挑戰性。】
(四)聽著音樂,跟著老師做動作出活動室。
七、自我評價:
《找朋友》是一個韻律比較歡快的音樂,優美的旋律中,老師帶領孩子進入寬松的音樂氛圍,用自己獨特的方式來表現他們內心的感受,積極愉悅的心情,能促使幼兒大膽嘗試,勇于實踐,同時也為幼兒間的交往提供了機會。本次活動總的來說比較成功,思路清晰,基本達到了教學目標。這次活動很符合幼兒的實際,孩子自始至終都保持很高的學習興趣。反思這次教學活動,有以下啟發:
1. 巧妙運用好標記。
在幼兒園的集體舞教學中,標記運用的價值主要在于幫助幼兒解決空間辯識困難和角色記憶困難。在本次活動中腕花和圈幫了我。首先,我借助紅、綠兩色手腕花,使幼兒在最短的時間里把握了面對面的空間狀態。當我說:“請戴綠腕花的小朋友站里圈,戴紅腕花的小朋友站外圈,兩個兩個手拉手,面向圈上”時,幼兒能很快區分里圈、外圈并站到相應位置;當我說:“握著戴腕花的手,舉起手、換位置”時,幼兒能迅速交換位置。其次,場地上帶四個箭頭的圈使幼兒迅速找準位置并站好。圈是我即將上課前用即時貼上的,幼兒一次沒接觸過,但憑借帶箭頭的圈,當聽到我的語言指令:“請戴綠腕花的小朋友站里圈,戴紅腕花的小朋友站外圈,兩個兩個手拉手,面向圈上”時,幼兒能迅速找準位置并站好。
2.最大化利用好活動現場資源。
《綱要》指出:“幼兒同伴群體及幼兒園教師集體是寶貴的資源,應充分發揮這一資源的作用。”活動開始,幼兒與現場教師玩游戲“找朋友”即是下一個活動的鋪墊,也活躍了氣氛;活動中間,幼兒練習間隔一人交換舞伴時,請現場教師伴唱,既緩解了本人邊唱邊提示的困難,又起到了場上場下互動的效果;活動的最后,我利用聽課教師這一資源,引導幼兒幼兒主動邀請客人老師加入,幼兒和客人老師手拉手快樂地舞蹈,充分感受了與成人共舞、與陌生人交流的樂趣,音樂結束時,教師與幼兒擺出造型,定格照相,活動在師生開心的笑容中戛然而止。
3.充分利用鼓勵性語言激勵孩子參與積極性。
“堅持積極鼓勵、啟發誘導的正面教育”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重要原則,《綱要》也指出,應“努力使每一個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活動中我始終給幼兒以積極的鼓勵。活動開始,當幼兒以向現場教師表演的形式復習完集體舞《找朋友》后,“請老師們把掌聲給孩子們”,幼兒受到鼓舞,各個臉上笑瞇瞇的;當幼兒能間隔一個人找到朋友時,我及時給孩子鼓勵:“太棒了,給自己掌聲!”使幼兒帶著自信進入下一環節的學習;當個別幼兒糾正了互換位置的錯誤時,一句“請大家把掌聲送給他們”,使個別孩子避免了尷尬、找回了自信,也讓所有孩子分享了他們的成功喜悅。
4. 有效處理好動、靜關系。
集體舞教學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會忽略動靜交替。在本次活動中,我從三個方面體現動靜交替:(1)在設計動作時,將相對安靜的創編活動安排在間隔找朋友和互換位置之間,以避免幼兒疲勞。(2)活動過程中,讓孩子坐下梳理經驗:“戴綠腕花的小朋友找了幾個朋友,找第幾個朋友換位置的?”也為幼兒提供了休息的機會。(3)完整隨樂舞蹈時,在間奏處安排了放松動作,在結尾增加了和客人老師擁抱合影的動作,這些安排都為幼兒提供了放松的機會。
5.恰當安排實現教學環節的層層遞進。
活動過程中,復習集體舞《找朋友》以向老師表演的形式進行,調動孩子的表現欲,聽口令、聽音樂間隔一個人交換舞伴,在“你是我的好朋友”處創編動作,里外圈交換位置,三個環節一環扣一環,層層遞進,既適合幼兒當前水平,又具有挑戰性。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嘗試,操作學具,讓幼兒桿子將7分成兩份,有6種分法,并作記錄。
2、通過討論、分析,理解一個數分成兩個部分,如一個不風增加1,另一個部分就要減少1。
活動準備
塑料小鴨學具人手42只。
活動過程
一、復習6的組成
玩“碰球游戲”,出現數咔,師問:這數是幾?答“6”。師:今天玩碰游戲,教師與小朋友的數合起來是6。(例如),師:我的1球碰幾球?答:你的1球碰5球)教師問,小朋友可集體回答,也可小組回答,也可個別回答。
二、集體嘗試活動
出現小狗、小兔家的圖象。(見下圖)
師:今天小狗請幾只小鴨到它們家做客?(幼兒答:7只)小兔也請小鴨去做客,怎么辦呢?(幼兒答……)請小朋友在桌上拿7只小鴨,分成兩份,一部分到小狗家,一部分到小兔家,(小朋友操作)要求小朋友分的數與別人不一樣。(第一次嘗試)
教師請幼兒回答,你是怎么分的,幼兒回答,教師操作小鴨到小狗,小兔家,并列出分合式(),幼兒回答一種,教師列出一種,功寫出6個分合式。
師:分成兩份,共有幾種分法?答:共有6種,集體朗讀7的分合式。
師:剛才小朋友每人分一種,但是7有6中分法,小朋友再試試你能否分出6種,幼兒操作“塑料計算小鴨”,教師把黑板上的分合式擦掉。(第二次嘗試)
師:現在我請某某小碰喲來告訴大家,你是怎么分的,幼兒回答,教師在黑板上寫出7的分合式,如圖。教師請幼兒回答時要注意請有代表性意見的,一是有重復的,實際沒有6種;二是雖有6種,但沒有按順序分;三是有順序地分清6種。請幼兒看看,這三種分法,誰的方法好,誰的對。幼兒通過討論,明確按順序分的方法好。
教師把黑板上的分合式全擦掉,請幼兒在作業紙上寫7的6種分合式。(第三次嘗試)
師問:7可以分成,幼兒答:7可以分成1和6,
師問:7可以分成,幼兒答:7可以分成2和5。
師問:2比1,幼兒答:2比1多1。
師問:5比6,幼兒答:5比6少1。
用這種方法講清7得6種順序奮發,最后得出結論:7分成兩份,這邊增加1,那邊就減少1。
三、教師總結,結束活動
幼兒園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鍛煉拋接球能力,增強上肢力量。
2.提高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敏性。
3.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學會團結、謙讓。
4.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教學準備:每人一個球
教學過程:
一、熱身運動,隨教師口號與動作,做熱身運動。
二、幼兒自由分散玩球---拍球,滾球,投籃
三、幼兒集中,教師介紹拋接球玩法。
首先請一半幼兒先把球放下,教師示范拋接球,重點介紹,兩人間要注意拉開距離,拋者的球要注意力度與高度,接者要提前把雙手準備好,隨時等待接球,來回地拋與接。幼兒分散練習。
四、傳球教師介紹玩法,幼兒觀察老師的動作,雙腳打開與肩膀等寬,雙手抱球彎腰從胯下往后傳。把幼兒大致分人數相等的對數,3隊,從隊伍前的一個孩子胯下傳球給下一個孩子,如此進行,最快傳到隊伍最后一個孩子的那一隊為勝。
五、教師小結,自由活動。
效果反饋孩子們都喜歡玩球,平時玩拍球較多。今天的拋接球鍛煉拋接球能力,增強上肢力量。發現鐘睿和孟翔幾個高的孩子拋接球動作很熟練,鍛煉的力度達到活動的要求。
小百科:球的表面是一個曲面,這個曲面就叫做球面。
幼兒園教案 篇4
思考:橫放在桌上的一疊硬幣為什么會自動倒下呢?
材料:十枚硬幣、磁鐵
操作:
1. 將十枚硬幣疊成整齊的圓柱形橫放在桌面上
2. 拿磁鐵在硬幣的上方2—3厘米高的地方接近桌面上這疊橫放的硬幣
3. 橫放在桌面上的硬幣自動倒下
講解:由于這疊硬幣在磁場的作用下發生了變化,使其中每枚硬幣的上端都分別磁化,由于同性相斥,加上硬幣之間緊貼在一起,在磁性斥力作用下,這疊橫放在桌面上的硬幣就會自動倒下
創造:你能用磁鐵作一些其它此行小實驗嗎?
物理小實驗――自動向上爬的試管
準備材料:
取一只40瓦廢日光燈管,一端開口,將其內壁所涂熒光粉刮掉。再取一只直徑比日光燈管小3毫米、長為10-20厘米的試管,試管內襯一紅紙筒。
實驗過程:
在日光燈管里裝滿水,把試管底朝下插到日光燈管里,并迅速將兩管倒置過來,如圖所示。此時,目光燈管里的水徐徐流出,同時試管自動在日光燈管里上升,直至上爬到燈管頂部。
注意事項
燈管內的熒光粉和小水銀滴一定要用水沖洗干凈,以免殘留物污染環境。
物理小實驗――制作磁力船
實驗材料:強磁鐵;鋁制餅干盒或水碟;木材;鐵釘。
1.用軟質木材,削幾只小船模,船上面裝上紙帆,做成小游艇樣式。
2.船背面釘進一個2.5厘米的鐵釘。
3.把小艇放進一個大些的塑料水盆中,使它平穩。
4.慢慢移動水盆底下的強磁鐵,這時,小艇就游動起來了。
物理小實驗――自制噴氣船
實驗材料:金屬肥皂盒;空鐵罐;一些鐵絲;蠟燭頭。
1.在鐵罐底部靠邊外鉆一小洞,裝進一半熱水。
2.用鐵絲把鐵罐架在半個肥皂盒的頂上,讓小洞在上邊。
3.點上蠟燭,放在鐵罐下面,一股蒸汽從小洞噴出,小船前進。
物理小實驗――蠟燭蹺蹺板
實驗材料:一根長蠟燭;一顆長鐵釘;兩只酒杯;兩個小碟。
1.將蠟燭底部刮掉一些蠟,露出燈芯。
2.把蠟燭兩端點著,找到平衡中心,然后把長鐵釘從這點穿透蠟燭。
3.把釘子架在兩個酒杯邊緣上,點上蠟燭兩頭燈芯,蹺蹺板就上下搖動了。
4.為不致使蠟油弄臟桌子,蠟燭下放兩小碟。
【幼兒園教案錦集四篇】相關文章:
【熱門】幼兒園小班教案錦集九篇03-27
【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錦集九篇04-03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錦集九篇03-30
【精品】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錦集六篇03-29
【必備】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錦集10篇03-29
【精品】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錦集八篇03-29
【精品】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錦集五篇03-29
關于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錦集5篇03-29
精選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錦集八篇03-29
【精華】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錦集7篇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