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教案模板合集8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教案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進一步學習粉印版畫的人物畫,能清晰、生動地表現媽媽漂亮的樣子。
2、通過觀察照片、臥憶等方法,能講述自己媽媽的樣子,表達媽媽在外形上的主要特點。
3、進一步激發對媽媽的喜愛之情。
活動準備:
1、幼兒觀察過媽媽化妝、打扮的樣子。
2、媽媽化妝后的照片(藝術照、寫真)。
3、各色顏料,作業紙,調色盤,水粉筆,抹布,桌布等。
活動過程:
1、請幼兒淡一談自己的媽媽,激發幼兒創作的愿望。
(1)教師:你的媽媽是什么樣子的?你覺得你媽媽哪里最漂亮?她什么地方與眾不同?
(2)教師:化妝、打扮后的媽媽是什么樣的呢?媽媽什么樣的發型最好看?媽媽穿什么樣的衣服最好看?媽媽的裙子是什么樣的?
2、與幼兒討論描繪媽媽的方法。
(1)教師:今天,我們要來畫一畫自己的媽媽。怎樣把自己的媽媽畫得漂亮呢?(抓住媽媽的特征,注意發型、面部、服飾的細節表現)
(2)教師:在繪畫的時候可以為媽媽的而部進行什么樣的裝飾?你想給媽媽穿卜什么樣的衣服?戴上什么樣好看的首飾呢?什么地力‘可以用夸張的方法去表現?(發型、服飾、五官)
3、出示以往幼兒的粉印版畫作品,與幼兒一起討論人物廁的制作技巧。
(1)教師:這幾幅作品有竹么問題?為什么五官都看不清楚了?(涂色與勾線的問題)
(2)教師:涂色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先涂大塊的地方,比如臉頰、額頭等,再涂小塊的五官)媽媽紅紅的臉蛋可以用什么方法來表現?(疊印)
4、幼兒創作。
(1)重點:媽媽打扮后的樣子。
(2)難點:五官的生動、夸張。
要點提示:
1)教師可以事先讓幼兒欣賞一些發型的圖片作為創作基礎(根據本班幼兒的已有水平,此條也可以忽略)。
2)由于幼兒在一幅畫上既要畫臉部又要畫身體,因此最好為幼兒提供大一些的作業紙。
3)降低活動難度,讓幼兒只表現人物頭像。
5、展示幼兒的版畫作品,引導幼兒相互欣賞和交流。
教師:你是怎么為你的媽媽打扮的?你覺得你媽媽最漂亮的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表現的?
活動建議:
☆日;顒 與幼兒一起欣賞人物麗i的粉印版畫作品,發現創作人物畫要注意的地方。
☆區角活動 美術區:進行蠟筆畫《我的媽媽》的創作。
☆家園共育 邀請媽媽來園欣賞幼兒的粉印版畫作品,發現幼兒的進步。
幼兒園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現在大多數孩子在家是“小公主”“小皇帝”,從平日的家長接送幼兒的過程中可以看出,幼兒以自我為中心現象較嚴重,尊老、禮讓的意識較薄弱,甚至是長輩要讓著孩子。這無疑給我們一個提醒,禮儀不能忘。中國是禮儀之邦,“禮”是我國的傳統文化,是要我們去繼承與發揚的。對幼兒來說,正是學禮儀的最佳時期。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詩句的含義。
2、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背誦所學的經典原文。
3、體驗活動的快樂,萌發尊敬長輩,學會禮讓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白板、多媒體課件。
2、弟子規內容。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初步理解“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余”的意思。
1、聯系生活實際說一說:我們小朋友在生活中,在路上見到長輩應該怎么做呢?
。ㄓ變鹤约赫勏敕,老師指導總結)
2、提問:如果我們小朋友坐在車上遇到長輩應該怎么去禮讓長輩先走呢?
。òl揮幼兒的想象,讓幼兒大膽表達想法,老師適時給予解釋、補充)
二、在白板上圖文并茂呈現《弟子規》中的“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余”的內容。
1、呈現圖片,讓幼兒直觀感受“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余”的禮讓長輩的正確做法。
2、配上原文,結合圖片,老師向幼兒再次解釋原文意思,加深幼兒對原文的理解。
三、進行情景表演
1、老師呈現三個角色:馬兒、老人,小孩,讓幼兒進行自由選擇,老師可適當對幼兒角色選擇進行指導分配。
2、幼兒根據自己的角色進行“怎樣去禮讓長輩”的表演。
四、多種形式變化學習誦讀“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余”。
1、老師示范讀。
2、師生集體吟誦。
3、你想用什么方式來讀這句話?
4、還想怎么讀?(搖頭,加節奏)
活動延伸:
1、自主活動:在自主活動中繼續誦讀弟子規。
2、家長工作:和孩子一起講講弟子規中的故事。
3、發放《尊老敬賢的評價表》
活動反思:
單一地學習《弟子規》,幼兒會覺得枯燥。所以,在活動的開始,我通過提問和聯系幼兒實際說一說,來激起幼兒學習的興趣,也發揮了孩子的主動性。在理解原文句子時,我加入了情景表演,來幫助幼兒理解意思,也調動孩子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附《弟子規》內容:
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余。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訓練幼兒記憶力。
2、體驗游戲的樂趣。
3、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4、安靜傾聽同伴的講話,并感受大家一起談話的愉悅。
活動準備
準備:勾線筆、蠟筆、雪花片積木、蔬果積木、各種圖形卡片等物品每桌一份。
游戲規則:蓋起來的物品不能打開偷看。
活動過程
1、教師把所有物品隨意物品排列在桌子上,用布蓋住。
2、教師請幼兒打開布仔細觀察1分鐘,在這1分鐘里,告訴幼兒要盡可能把所有物品記在腦子里。
3、時間一到,用布重新蓋上,每一組的幼兒憑著記憶把桌上的東西悄悄告訴老師,別讓別組小朋友聽見。
4、在3分鐘之內能把所有東西說出來的一組小朋友就是勝利者。
5、游戲可以反復進行,激發幼兒的團隊合作意識。
教學反思:
此次活動圓滿結束!活動前我為幼兒創設了寬松自由的活動氛圍,讓幼兒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輕松獲得鍛煉與提高。活動過程中,幼兒表現的積極主動,都能用較完整的語言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并能主動與同伴交流。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過程
1事先請家長幫幼兒準備小時候的衣物、鞋子及手腳印(在嬰兒手冊裡)。
2老師拿著一雙小孩子的鞋子假裝努力的想要穿進去,但怎樣都穿不下,露出苦惱的表情說:「這是我最喜歡的鞋子,為什麼穿不進去了?嗚嗚……」。
3誘導幼兒說出腳長大了,鞋子才會穿不下,請幼兒說說還可以從哪裡發現自己長大了(如:衣服、手套穿戴不下……)?并請幾位幼兒分享相同的經驗。
4請幼兒拿出自己小時候的衣物、鞋子分別穿戴看看,再將手腳分別放在小時候的手腳印上比比看,并分享穿戴及比較之后的結果及感覺。
5翻開小種籽「買新衣」帶領幼兒看圖說話,再引導幼兒說出畫面上自己喜歡及不喜歡的衣服位置,練習序數的概念。
6帶領幼兒進行「買新衣、換新鞋」的游戲:
。1)準備兩件(雙)比班上幼兒身形稍小的外套(以大多數幼兒體型為主)及拖鞋。
。2)將幼兒分成兩組,把幼兒的衣服和鞋子(現在年齡所穿的尺寸)分別排成一列,每組各派一位幼兒站在前方當關主。
(3)各組第一位幼兒出來,先穿上小外套及拖鞋,哨聲響起,請幼兒跑向關主并說出自己衣服和鞋子分別是第幾件(雙),由關主找到后交給該位幼兒,請幼兒換穿自己的衣服和鞋子,接著,拿著小外套及拖鞋,返回起點交給下一位幼兒。
。4)以此類推,換下一位幼兒進行游戲;看哪一組最快完成,即為優勝。
評量
能指出衣服和鞋子是在第幾位。
能比較出小時候與現在身體上的變化。
活動結束
引導幼兒完成「好玩的數––序數」學習單。
活動目標
增進序數概念。
比較小時候與現在身體上的變化。
活動準備
搭配小種籽「買新衣」、小時候與現在的衣物(手套、襪子……)、鞋子、手腳印。
幼兒園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參觀所在幼兒園,讓幼兒喜歡和熟悉上幼兒園,初步了解幼兒園的功能分區。
2、嘗試說出幼兒園班級的名稱,并了解所在班級的分區布局。
3、讓新生建立基本安全感,產生對幼兒園和班級的喜愛情。
二、活動準備
1、課前請確保幼兒園及本班內物品的安全擺放,切記幼兒安全最重要。
2、教師精神面貌,儀容儀表,教室內桌椅擺放。
三、活動過程
1、引出主題
教師準備好的相關課件,引入主題,帶領幼兒參觀我們的幼兒園吧!
2、帶領幼兒參觀幼兒園,簡簡單單的介紹幼兒園的功能分區
教師:小朋友們都已經長大了,爸爸媽媽去上班,小朋友就要來新的家學知識、學本領,這個家就是我們的幼兒園,老師今天系帶小朋友看看我們的幼兒園都是什么樣子的好不好?
在室內以及室外活動時,教師都需要注意,視線不要離開孩子,一切都以安全為重!
3、幼兒參觀結束,帶領幼兒回班級,引導幼兒回憶和表達
教師:剛剛老師帶小朋友看了一遍幼兒園,請問你們知道幼兒園的名字嗎?你們知道我們班的名字嗎?
我們剛剛都經過了什么地方呢?小朋友們還記得嗎?
小朋友們最喜歡幼兒園的哪個地方呢?可以說出來和大家分享嗎?
4、教師演示相關課件,引導幼兒觀察班級里的功能分區
教師:小朋友看看我們教室里都有些什么?它們都是做什么用的?
5、探索環節,讓幼兒認真觀察、大膽表述
四、活動延伸
帶領幼兒觀察本班的布局情況以及分區設置,幫助幼兒實際的了解所在班級各分區的功能。
五、活動總結
新生入園后,尤其是像中班的小朋友,在思維上基本都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帶領孩子們參觀幼兒園可以初步建立師生之間的感情,讓幼兒熟悉教師。另外還可以讓幼兒愛上幼兒園的建設,今早幫助幼兒熟悉了解幼兒園,建立良好的安全感!
幼兒園教案 篇6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會兒歌《西瓜》,并會認讀字卡“黃、沙” 。
教學難點:認識字卡、理解兒歌意思。
活動目標
1、會讀兒歌,理解兒歌內容,并吐字清晰。
2、通過游戲的方式,認識字卡“黃、沙” 。
活動準備
掛圖、西瓜、字卡、椅子、籃子、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師生互相問好。
二、導入活動:聽錄音《西瓜》
教師:請小朋友聽錄音,聽完錄音之后,說說你們在錄音中聽到了什么?
三、出示掛圖,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掛圖畫面。
教師:
1、圖上有哪些東西?
2、在平常生活中你們有見到過嗎?
四、出示實物《西瓜》,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真實的西瓜,小朋友一起來看看
真實的西瓜是什么樣子的?
五、出示兒歌,教師念誦兒歌一遍,并解說兒歌內容。
六、教師引導幼兒進行朗誦。
1、全體幼兒朗誦一遍,
2、換快節奏朗誦一遍。
七、識字游戲。
1、教師出示字卡,引導幼兒認讀漢字“黃、沙”
2、游戲1、“幫字寶寶找家”
教師將2個大字卡分別貼在籃子上面,把“黃、沙”2個字卡分發給每位幼兒,請幼兒排隊把相應的字寶寶放入相應的籃子里面。游戲結束后教師檢查是否正確。
游戲2、“搶椅子”
1、教師擺放多張椅子,并將字卡貼在椅子上面。
2、教師說明游戲規則:幼兒聽音樂搶椅子,當音樂響起的時候,
幼兒圍著椅子跑圈,音樂停了,馬上搶椅子坐下,搶到椅子的幼兒認讀椅子上的字寶寶。
八、小結
今天我們學了一首《西瓜》的兒歌,請小朋友一起讀一遍,認讀字卡“黃、沙”。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回家之后,把以前所學的兒歌、字寶寶、跟今天所學習的兒歌與字寶寶一起復習一遍。
幼兒園教案 篇7
一、課文說明
蝸牛是一種常見的小動物,容易捕捉,好觀察,易于飼養,學生從小就很喜歡它們,經常拿它們玩,有不少關于蝸牛的感性經驗。通過觀察、飼養蝸牛,可以使學生對蝸牛的外形、運動方式和生活習性有進一步的認識,并能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和飼養動物方面的動手能力。
本課與《鴿子和鷹》、《貓和兔》構成本冊的“動物”教學單元;從能力培養來看,可以歸為“觀察”的系列。
課文是按照捕捉、觀察(外形、運動、吃食)、飼養的思路編寫的,可以分為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課前活動——捉蝸牛。圖中所示,在潮濕的墻角和樹上可以找到蝸牛。通過捉蝸牛,可以使學生了解蝸牛生活在什么地方,并為本課準備教學材料。
第二部分指導學生觀察蝸牛的外形。從蝸牛的外形圖中可以看到,蝸牛的身體很柔軟,背面有一個灰色或褐色的螺旋形的殼,腹面有扁平寬大的'腹足,身體的前面是頭;頭上有兩對伸縮自如的觸角,前一對觸角較短,后一對觸角較長,長觸角的尖端有眼。這部分內容的教學要把看圖和觀察實物結合起來。
第三部分指導學生觀察蝸牛的運動,觀察的重點是蝸牛怎樣利用腹足緩慢地爬行。課文中的照片是幾個學生正在用不同的方法觀察蝸牛爬行的情景:把蝸牛放在手指上,觀察蝸牛爬行的姿態,感覺腹足的柔軟,腹部(足腺)分泌物的濕潤粘稠;把蝸牛放在玻璃片上,觀察蝸牛爬行的姿態和腹足的樣子;把蝸牛放在一根細線上,觀察它怎樣沿著細線爬行。教學時,還可以啟發學生想出更多有趣的方法,如觀察蝸牛能否沿橫著的線爬行,蝸牛能否在刀刃上爬行,蝸牛一分鐘爬行的距離是多少等。
第四部分指導學生觀察蝸牛吃什么。在蝸牛的周圍放上一些蔬菜、水果、米飯、饅頭等,觀察蝸牛吃哪種食物。通過這部分教學內容,可以使學生了解蝸牛在吃食方面的一些特點,學習如何觀察動物的食性,并為飼養蝸牛打下基礎。
第五部分教給學生如何養蝸牛。圖中所示,要把蝸牛飼養在一個既能通氣又不讓蝸牛跑掉的容器里,在容器里放上潮濕的沙土,在沙土上放一些樹枝和蝸牛愛吃的食物,把容器放在不被陽光直接照射的地方。這樣,就可以布置一個適于蝸牛生活的環境。教學時,還可以根據蝸牛的生活習性和飼養的經驗,改換其他方法。飼養蝸牛的活動,要在課后進行,并設法使學生能堅持一段時間,才能達到預想的教學效果。
二、目的要求
1.指導學生認識蝸牛的外形、運動方式和吃食情況,學習飼養蝸牛的方法。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飼養方面的動手能力。
三、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蝸牛、大口瓶、沙、紗布、線。
教師準備:
分組觀察所用的材料——蝸牛(供沒有捉到蝸牛的學生觀察)、水槽、玻璃皿、溫水、玻璃片、線繩、西瓜皮、黃瓜、菜葉、饅頭渣、米飯粒、肉皮、樹葉等,蝸牛身體各部分名稱圖。
蝸牛適于在溫濕的環境中生活,為了在上課時能觀察蝸牛,可以在課前把蝸牛放在玻璃皿(或塑料盒)里,再把玻璃皿浸在溫水中,不一會兒,蝸牛的頭就能從殼中伸出來。
四、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1.檢查學生帶來的蝸牛。
2.談話:你們在什么地方捉的蝸牛?蝸牛又叫什么?在這節課里,我們學習一些關于蝸牛的知識。(板書課題)
學習新課
1.指導學生觀察蝸牛身體的外形
(1)講述:我們先來觀察蝸牛的身體是什么樣的。觀察的時候,應該先看一看它的身體外面長有什么,是什么顏色的,什么形狀的,還可以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覺。然后看看它的身體是軟的還是硬的,是什么顏色的,頭部長有什么?
。2)分組觀察。
。3)匯報觀察結果:
(大多數低年級學生還不能全面地說出蝸牛的身體是什么樣的,通常只能說出一方面或兩方面的特征,因此,學生在匯報時,教師應進行引導和提示,采用分步匯報的形式。蝸牛的腹足在它的身體下面,學生一般不會進行觀察;“腹足”這個詞也比較生僻,可在觀察蝸牛的運動時再教給學生。)
(4)教師小結:(出示蝸牛身體各部分名稱圖)通過觀察我們可以知道,蝸牛有一個柔軟的身體,背上有一個螺旋狀的殼,很硬;頭上有兩對觸角,在長觸角的尖端長著很小的眼。
2.指導學生觀察蝸牛的運動
。1)談話:你們看過爬行著的蝸牛嗎?它怎樣爬?
。2)講述:下面我們來觀察蝸牛的爬行,重點是看它靠身體的哪個部位爬,怎樣爬,爬行的快慢怎樣。觀察的時候,可以把蝸牛放在玻璃上,從蝸牛身體的下面看。
。3)分組觀察。
。4)匯報觀察結果。(在匯報過程中教給學生“腹足”這個詞。)
。5)教師小結:通過觀察我們知道,蝸牛是靠腹足爬行的,爬行得很慢。
(6)游戲
、僬勗挘何覀円呀浿牢伵D茉趬、樹、玻璃上爬,蝸牛能拖著重物爬嗎?
、谥v解:下面我們來做個游戲——蝸牛負重爬高。像課本中的照片那樣,把一個鑰匙掛在蝸牛的殼上,將蝸牛放在立著的鉛筆上,觀察蝸牛能不能拖著鑰匙往上爬。
、蹖W生分組做游戲。
、芙處熜〗Y:通過這個游戲我們可以知道,蝸牛的腹足本領很大,不但可以在很多物體上爬行,還能拖著重物爬行。
3.指導學生觀察蝸牛吃食
。1)談話:
①蝸牛吃什么?
、谖覀冊鯓又牢伵3允裁矗怀允裁。
。2)講解:我們要想知道蝸牛吃什么,不吃什么,可以把各種食物——黃瓜、西瓜皮、菜葉、饅頭片、米飯粒、樹葉、肉皮等,放在幾只蝸牛的周圍,觀察蝸牛爬向哪種食物,吃哪種食物。
。3)學生分組觀察。
(4)匯報觀察結果。
。▍R報時,可以展示被蝸牛咬過的食物,還可以把各組觀察的情況進行統計。)
。5)小結:通過以上觀察我們可以知道,蝸牛吃植物性的食物。
4.指導學生學習養蝸牛
。1)談話:蝸牛是一種很有趣的動物,我們把這些蝸牛養起來,在課后繼續觀察好嗎?你們知道怎樣養蝸牛嗎?把蝸牛放在什么容器里養?喂什么食物?注意什么?
。2)講述飼養蝸牛的方法:
①找一個大木匣或大口瓶等容器,在容器內放半瓶沙,往沙中灑一些水,使沙潮濕。
、诎盐伵7胚M瓶里,在瓶里放一些蝸牛喜歡吃的食物,在瓶口扎一塊紗布,把瓶子放在遮陰處。
、劢洺=o沙噴水,保持瓶內濕潤;經常喂食;經常清除蝸牛吃剩下的食物和它的糞便,過一二周換一次沙,以保持蝸牛生活環境的清潔。
。3)學生操作。
鞏固
1.教師簡單概括本課教學內容
2.提問:蝸牛身體是什么樣的?
蝸?可眢w的哪個部分爬行?
蝸牛吃什么食物?
布置作業
養蝸牛,在飼養過程中繼續觀察蝸牛的生活有什么有趣的事情。
五、課后小記
幼兒園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對于托班的孩子來說什么都是新奇的,幼兒園的大型玩具、小型蹺蹺板,大雪花積木,小的插塑……都玩得津津有味。怎樣讓孩子更深入了解大小,比較大小的不同和變化呢,我產生了設計這一活動的想法。以系列游戲的方式,先讓幼兒在情境中感知大和小,再在操作比較中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最后以通過認識大小的區別,送大和小物體回家的游戲活動結束活動。
教學目標:
1、初步學習在兩個大小不一樣的物體中區分大和小。
2、學習用大和小說一句話 。
活動準備:
大狗和小狗,大貓和小貓,大兔和小兔,大魚和小魚的動物圖片。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引出主題。
1、大貓和小貓。
師:今天我們班還來了兩位動物客人,他們是誰呢?(師出示圖片) 兩只貓。一只大貓一只小貓。我們一起同動物客人打個招呼吧!
師:“小朋友真有禮貌”“它們哪只是大貓哪只是小貓呢 ?”我們用手指點一點。
幼兒回答,教師幫助幼兒完整說句子:“大貓在這里,小貓在這里!
師:“我們一起大聲的說一遍吧!”再請幼兒大聲的說。
2、大狗和小狗。
師:草地上又來了兩只狗,一只大狗一只小狗。我們來跟它們打個招呼吧。
幼:大狗好,小狗好。
師:小朋友大狗在哪里?小狗在哪里?用手指伸出點一點吧。
幼:大狗在這里,小狗在這里。
3、大兔和小兔。
師:草地上還來了兩只兔子,一只大兔一只小兔。我們來跟它們打個招呼吧。
幼:大兔好,小兔好。
師:小朋友大兔在哪里?小兔在哪里?用手指伸出點一點吧。
幼:大兔在這里,小兔在這里。
二、區別大魚和小魚。
1.今天,老師還帶來了很多魚。你們看看漂亮么?有大魚和小魚。哪個是大魚,哪個是小魚?
2.我今天要請小朋友幫我一個忙,把大魚和小魚都送回自己的家。大魚送回大魚的家,小魚送回小魚的家。好么?
三、送大魚小魚回家。
1.每位幼兒一條魚,有的幼兒是大魚,有的幼兒是小魚。請你們動動腦筋看看自己拿到的是大魚還是小魚。然后請你們送回魚兒的家。
2.請每一位幼兒說出自己拿到的是什么魚,然后輕輕地送回魚兒自己的家。對每位幼兒進行表揚。
活動延伸:
回到教室后,請小朋友找一找教室里面有哪些大的物體,有哪些小的物體。
【【精選】幼兒園教案模板合集8篇】相關文章:
【精選】幼兒園教案模板合集四篇03-30
精選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合集9篇03-29
精選幼兒園小班體育教案模板合集八篇03-29
精選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模板合集八篇03-28
精選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模板合集九篇03-28
【精選】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合集8篇03-28
精選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合集6篇03-28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合集10篇03-27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合集八篇03-27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合集六篇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