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案范文集錦六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目測6以內物體的數量,根據排隊人數判斷在哪里排隊更快。
2、學習用數字、圓點、短線等記錄數數的結果。
3、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4、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后的樂趣。
活動準備:
幼兒活動材料《數學》第7頁《比快慢》。磁鐵18—20顆,1—6的數字卡片一套。小紙條每人一張,水彩筆每人一支。
活動過程:
1、哪里排隊會更快
教師在黑板上畫三個長方形表示3個超市收銀臺,然后對應“收銀臺”分別縱向放4顆、5顆、6顆磁鐵(磁鐵的間距相同),表示排隊的人。
師:今天呢,小猴要去超市買東西,但是他不知道排在哪一隊付錢最快,我們可不可以幫幫他呀? 你們認為在哪一隊排隊最快呢?(請三四個小朋友回答)
師:你們的意見都不一樣,小猴都不知道該聽誰的了,先讓我們一起來數數看每個收銀臺有多少人。
分別數一下1、2、3三個收銀臺排隊的人數,然后給每個幼兒發一張小紙條和一支水彩筆,讓他們把剛才數的個數在小紙條上表示出來,可以用小圓點,也可以用短線。
師:第一個收銀臺有四個人在排隊,第二個收銀臺有五個人,第三個收銀臺有六個人,現在請你們在小紙條上記錄下每個收銀臺的人數,用小圓點或小短線表示出來,好么?(教師先演示一下如何用小圓點表示第一個收銀臺的人數)
師:好,根據我們小紙條上畫的小圓點或小短線的數量,哪個小朋友可以告訴我哪個收銀臺的人最少呀?
幼:第一個。
師:對,第一個收銀臺的人最少,那是不是我們需要等待的時間就比較少啊,那小猴應該去哪個收銀臺排隊呢?
幼:第一個。
師:現在老師要對這些排隊的人做一個小小的變動,請你們仔細看哦。
教師調整磁鐵的間距(4顆磁鐵的間距與6顆磁鐵排得一樣長),請幼兒再次觀察,說說排在哪一隊能更快付錢。
師:現在隊伍變了,小猴選哪隊去付錢最快呢?(請兩三個幼兒回答)
師:老師給你們一個提示,我們可以數一下每個隊伍里有多少人,小猴要等待的時間只跟隊伍里已經有的人的數量有關系,那些人挨得緊或者排的遠是沒有關系的。
跟幼兒一起數每個收銀臺的人數,并在隊列前出示相應的數字。
師:我們來數一下每個收銀臺的人數,(第一個放上數字卡片4),(第二個放上數字卡片5),(第三個放上數字卡片6),哪一隊的人數最少呢?
幼:第一隊。
師:那么小猴該去哪里排隊呢?
幼:第一隊。
2、哪里買票會更快
師:我們假期里是不是經常跟爸爸媽媽出去旅行的呀,那現在我們一起排好隊來買火車票吧。
師:我先請所有的女孩子來扮演已經在排隊買票的乘客。好,現在男孩子一起告訴我第一隊有多少人?第二隊有多少人?第三隊呢?第四隊呢?哪一隊人最少?那去哪一隊排最快啊?
師:好,現在由男孩子來扮演排隊的乘客,女孩子先回到位子上。
女孩子們,我們來數一數每個隊各有多少人?那去哪個隊排隊最快啊?
3、哪個人在比賽中更快
師:剛剛我們學會了在哪里排隊最快,現在我們要來當當小裁判。把數學書翻到第七頁,有五個小朋友在舀湯圓,我們來數數每個人舀了幾個湯圓,用短線記錄在括號里。
師:寫好了么,我們來比一比他們誰舀的多,誰舀的少?
師:那舀的多的那個小朋友是不是比較快的呀?
幼:是的。
師:那我們再來看看這六個在釣魚的小朋友,第一個小朋友釣了幾條魚呀?
師:第二個呢?……(一直問到第六個,讓他們自己回答自己數)
師:好,那我們用小圓點來表示這些魚兒的數量,把他記錄在括號里。
誰釣的多?誰釣的少?
那小裁判們你們說說誰是冠軍啊?第二名呢?第三名呢?魚釣的多就是速度比較快的小朋友。
4、總結
師:我們排隊的時候,要先數數隊伍里有多少人,人比較少的,我們要等的人就少,這樣我們在那里排隊就會更快。
當我們比賽的時候,誰舀的湯圓多或者釣的`小魚多,那他的速度就比較快,就是冠軍啦。
教學反思:
讓幼兒在觀察教師操作和自己動手操作后,可以學會用簡單的記錄法記錄隊伍的長短,知道在排隊的時候,人數多的那隊等的時間要長,人數少的那隊等的時間反而要短。
在上這堂課的過程中,我先示范了一次,小猴在超市里買好東西準備要付錢的時候,不知道哪隊要快?我就示范了用短線記錄發表示,長的那隊用長線表示,短的那隊用點的線表示。第二個環節是小猴子買好東西后,要去火車站排隊買車票時,不知道哪隊會排隊更快些,需要小朋友幫助來看一看,我讓孩子自己操作的時候,小朋友們不知道該怎么操作,我想讓她們在紙上也用線條來表示隊伍的長短,知道長的隊伍等起來要慢,隊伍段的,人數少的等起來慢。第三個環節是等電梯,這次隊伍有遞增,本來是兩隊隊伍,現在是三隊隊伍了。也是用短線的方式來表示,同樣孩子在操作的時候有點亂,而且本次活動時間很長。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用紅、黃、綠等相間的色彩,表現夏天樹木的特點。
3、懂得在紙上吹出多彩樹木的方法。
活動準備
1、彩筆、畫紙、顏料等
2、夏天樹林的景色圖。
活動過程
1、圖畫欣賞
(1)出示圖畫,師生共同欣賞夏天美麗的樹木風景圖,并說一說,夏天的樹林美在什么地方。
(2)出示范畫,觀察吹畫制作的方法。
師:這幅畫畫的是什么?(樹木)
它是什么顏色的?這幅畫是怎樣畫出來的?(有綠色、黃色、粉色等)
2、指導畫法
(1)樹干
用黑色和灰顏料滴在紙的下方,然后用嘴慢慢向前吹,粗粗的樹干就會出現。
(2)樹枝
順著樹干生長的方向向前吹,從而吹出長短、粗細不同、各種各樣的樹枝。
(3)樹葉
用手指蘸取綠色顏料在樹枝上點畫樹葉,注意添花的位置、樹葉的形狀等
3、幼兒創作
引導幼兒選取合適顏色,掌握好方法,注意顏料的使用。
4、展示、欣賞作品。
小結及反思
夏天,是美麗的。幼兒通過繪畫,可以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增加了熱愛自然的情感。
幼兒園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認識芹菜,知道它有三部分組成根莖葉,很有營養。
2、樂意吃芹菜,體驗自己動手包餃子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帶根、葉的芹菜若干;
2、芹菜、肉末餡子;一次性臺布六塊;餃子皮若干;
3、錄像片
三、活動過程:
(一)激發觀察芹菜的興趣
(二)誰能告訴老師,芹菜長什么樣子?
(三)了解吃芹菜的好處
(四)了解芹菜的多種吃法
(五)延伸活動:品嘗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名稱:愛護樹木,保護環境
活動前言:常言說的好“十年樹木”,由此可見樹木的成長并不容易,若是我們一味的鋪張浪費就很容易導致樹木的匱乏,空氣質量的下降,因此讓孩子從小愛護樹木,保護環境還是很重要的!
活動目標:
1、萌發愛護樹木,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感知樹木被損壞的嚴重后果
3、能運用已積累的知識經驗設計環保標志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同爸爸媽媽一起查找有關樹木的資料或圖片
物質準備:布置“郊外”場景;磁帶、多媒體課件、幼兒作畫用品及一些廢舊材料
活動過程:
一、教師以游戲的形式,組織幼兒到活動場地
1.師:讓我們一起開著“幸福快車”去郊外吧!(放音樂“郊游”,幼兒同老師一起唱著歌去“郊外”)
2.幼兒觀看配班教師的舞蹈表演“小鳥找家”,提問:小鳥在干什么?
二、教師使用多媒體課件講述故事“小鳥和大樹”
提問:
1.小鳥喜歡生活在什么地方?
2.當小鳥從南方飛回來的時候發生了什么事?
3.它的樹朋友到哪里去了?
4.樹木被砍伐了會帶來什么危害?
小結:樹木被砍伐就不能凈化空氣,空氣就不新鮮了;小鳥們就沒有家了;容易發生水災、旱災;會出現沙塵暴,愛護樹木,保護環境(幼兒園活動教案),幼兒教案《愛護樹木,保護環境(幼兒園活動教案)》。
三、怎樣保護我們的樹朋友
組織幼兒互相討論。
小結:樹木是人類的朋友,保護樹木要靠大家來完成,為了增強大家的環保意識,我們國家就將每年的3月12日做為中國植樹節。
四、分組設計環保標志,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利用已有的廢舊材料制作立體的標志。
結束后把設計好的標志投放到需要的地方。
【活動延伸】
1.周末組織幼兒和家長參加植樹活動,開展“我與小樹一起長大”的愛樹活動。
2.在園內開辟種植園地,開展種植活動。
幼兒園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欣賞云的變化。
2、發揮想象力。
3、享受說兒歌的樂趣。
4、鍛煉大小肌肉的活動能力。
教學準備:
課件、魔術棒、紙筆、錄音機、藍卡紙、雙面膠教學過程:
1、提問引起幼兒的興趣:
(1)出去玩時,下面是什么?上面是什么?
(2)天空中有什么?
2、利用課件觀察云的變化老師手拿魔術棒,說:“云兒變變變”,就會把天上的白云變成不同的物體,然后出示課件的云彩,請幼兒說說云兒變成了什么物體。
3、與幼兒一起說兒歌《神奇魔術棒》
神奇魔術棒揮動神奇魔術棒,天上云兒變小花,再揮神奇魔術棒,云兒又變小白馬,猜猜再揮魔術棒,什么東西會變化。
4、給兒歌創編動作并進行續編。如:再揮神奇魔術棒,天上云兒變成大老鷹……
5、聽音樂,請幼兒畫出不同形狀的云,然后撕下來,用雙面膠貼在藍卡紙上,變成藍天白云圖片。
6、討論:云彩還有什么變化?(快慢的變化:風大時云彩走得快。顏色的變化:陰天時白云會變成烏云。多少的變化:晴天的時候云彩少等。)
7、聽音樂變成長龍云彩到外面玩。
幼兒園教案 篇6
一、 來園常規;
1、 來園時不哭鬧,學習向老師、同伴問好,情緒穩定時能與家長告別再見。
2、 能在成人引導下不懼晨檢。
3、 在成人幫助下,將脫掉的外衣掛(放)到指定位置。
4、 在成人幫助下,參與晨間戶外活動或室內各種活動。
二、 飲水常規;
1、 認清自己的水杯標志,會自己取水杯,能用自己的水杯喝水,不用奶瓶等飲水用具飲水。
2、 學習正確的喝水方法;從口杯柜中取出自己的杯子,放在自己座位的桌前方,等待老師倒水,或在老師指導下在保溫桶邊學著接水。坐在桌邊雙手端杯,一手拿杯把,一手扶著杯子,一口一口地喝水。身體坐正,不灑水,不玩水杯,喝完水把杯子放回原處。
3、 不喝生水,愿意定時飲水,口渴時隨時向成人要喝水
4、 喝水時不說笑,不邊走邊喝水,不玩耍,不浪費水
三、如廁環節
1、 知道大小便去廁所,不隨地大小便,不把大小排在池外,能分清男女廁所
2、 有大小便要求需及時告訴老師,逐漸學會自理大小便,學習自己擦屁股,
自己提褲子。
3、 幼兒如廁一定要注意安全,小心上下臺階,小心滑倒。
4、 不在廁所逗留,玩耍,打鬧。
四、區域活動
1、 知道各區域名稱,明確區域的空間方位,能說出自己在什么活動區做什么
工作。
2、 學習并理解簡單的區域規則,活動時要愛護玩具材料,輕輕走路,輕輕說
話,輕輕取放材料。不把去域材料隨意帶到其它區域,玩完后放回原處,學習按區域材料標志歸放材料。
3、 會自選活動區的活動材料及選擇游戲伙伴,游戲內容。
4、 學習并能掌握各區域的材料的操作方法及工具的使用方法。
五、戶外體育活動
1、 在教師引導下,愿意參加各類體育活動,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熱。
2、 愿意學習體育運動中走,跑,跳,爬,攀巖,鉆等的基本動作,動作基本協調。
3、 會跟著教師做模仿操,輕器械操等,動作基本合拍,動作基本協調。
4、 會選擇不同體育器械活動,能夠掌握簡單運動器械的基本玩法。
5、 知道戶外活動時不隨意離開成人和集體,在老師指定范圍活動,不互相擁擠,玩體育器械知道注意安全。
6、 身體不適,及時告訴老師。
7、 會與成人收拾整理活動器械和體育活動玩具。
六、有組織的集體教學活動
1、 活動過程中情緒飽滿,對活動感興趣,能跟老師的引領進行感知和操作活動,并運用各種感官參與活動。
2、 能參與到活動過程中,與同伴互相學習,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能向老師提出疑問。
3、 在活動中會傾聽,敢于表示,樂于交流,能運用材料進行操作敢于在眾人面前表現。
4、 能聽清老師對活動的要求,能在老師領導下堅持完成每一項活動,知道發言時要先舉手,不隨意插話,愿意學習良好的傾聽,表達,輪流等學習習慣。能遵守集體規則。
5、 能正確的使用和整理活動材料或用具,學習良好的坐姿,舉手,看書等教學常規。
七、離園活動
1、 不跟陌生人走,有安全意識。
2、 能參加簡單有趣的游戲活動,進行簡單安靜的桌面操作活動。
3、 家長來接時能放好自己的身活用品,玩具,擺放好自己的椅子
4、 能找到自己的衣物,鞋子,在家長的幫助下穿戴整齊。
5、 在成人提醒下跟老師說再見。
6、 能向家長簡單交流自己當日在幼兒園的生活及活動情況。
幼兒園中班常規
一、來園常規
1、 愉快來園,能主動向老師和小朋友問好,并向家長告別。
2、 學會將脫下的衣物,疊放、掛放在指定位置。
3、 主動參加晨間戶外晨練活動或室內各種活動,活動結束時能主動整理
玩具或物品。
4、 學習做值日生工作。
二、飲水常規:
1、
2、 認清自己的水杯標志,用自己的水杯喝水。 會自己接水:眼睛看著水杯,左手握杯把,右手開關水龍頭,杯子對準流水。水要開的稍小些,接的水要多半杯,不要太滿也不要過少,喝完水把杯子放回原處。
3、 不喝生水,不玩水,不浪費水。知道口渴時喝水,愿意定時飲水,需要時會主動取水喝。
三、如廁常規:
1、 有便意及時上廁所,不憋便,不因貪玩便濕褲子。
2、 文明如廁,站在廁所便池邊再脫褲子,蹲正位置,把大小便如池內,便后會用手紙自前向后擦屁股,如廁后及時整理好衣褲,學會沖便。
3、 逐步養成定時大小便的習慣。
4、 不在廁所逗留玩耍。幼兒如廁一定要注意安全,小心上臺階,小心滑倒。
四、區域常規
1、 知道班級各區域名稱及玩具,活動材料的名稱。
2、 能遵守區域規則,玩具,學具,能輕拿輕放,愛護和正確使用游戲材料。
與同伴友好玩耍,會輪流協商玩,愿意與同伴分享游戲材料。會整理歸類玩具。
3、 學習有目地的參與區域活動內容,按自己的意愿自選活動區的材料及伙
伴。能按自己的意愿操作材料和工具。
4、 能基本掌握各活動區材料的操作方法及工具的使用方法。
5、 參與游戲材料的收集與準備。
五、戶外體育活動
1、 愿意參加各類體育活動,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熱。活動中能克服困難進行鍛煉。
2、 愿意學習體育運動活動中走,跑,跳,爬,攀巖,鉆等的基本技能,動作協調,靈活。
3、 能列對動作協調地與同伴集體做操,能跟音樂節奏,能認真并堅持做操。
4、 活動前在教師提醒下會檢查自己的衣服,鞋子有沒有穿好。
5、 能按節拍及動作要領做操。做操有節奏,動作到位,協調有力,能充分活動身體的各部位。
6、 會選擇不同體育器械活動,能夠掌握器械的基本玩法和使用方法,嘗試新玩法。
7、 在活動中有自我保護意識,在老師指定范圍內活動,不互相擁擠,不做危險動作,玩體育器械能注意安全。
8、 活動過累,身體過冷,身體不適及時告訴老師。
9、 會與成人收拾活動器械和體育活動玩具。
10、 不爭搶體育器械,同伴間能友好相處,互相謙讓,合作游戲,活動結束時能收拾玩具。
六、有組織的集體教學活動
1、 幼兒在活動過程中情緒飽滿,有活動的自主性和能動性。愉快并感興趣地進行感知和操作。
2、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參與性強,能與同伴互相學習,積極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并能將自己的想法講給同伴。姿勢大方,吐字清楚,聲音適中。
3、 在活動中能夠專注傾聽老師與同伴的談話,善于表達,樂于交流,較熟練地運用材料進行操作。
4、 對學習,探索活動具有一定的堅持性,善于克服困難,能夠表現出良好的傾聽,表達,輪流,協商,合作,分享和守規則等行為習慣,發言時先舉手,站起來回答老師問題。
5、 掌握正確的坐姿,站姿,舉手,握筆,看書,寫字姿勢。
七、離園活動
1、 能參加簡單有趣的游戲活動,進行簡單安靜的桌面操作活動。
2、 在老師的提醒下,家長來接時能收好自己的東西,擺放好自己的小椅子。
3、 愉快離園,能主動和老師,小朋友說再見。
4、 能向家長簡單交流自己當日在幼兒園的生活及活動情況。
一、來園常規 幼兒園大班常規
1、 衣著整潔,按要求帶齊當日自己所需的生活和學習用品,按時來園,主動熱情的向老師及小朋友問好,有禮貌的與家長告別。
2、 獨立地脫下外套等衣物,整齊掛放,掛放在指定位置。
3、 自由,主動地參與到晨間各種游戲和活動中去,活動結束后整理好玩具或物品。
4、 主動認真做好值日工作。
二、飲水常規
1、會自己接水:左手握杯把,右手開關水龍頭,杯子對準流水。水要開的稍小些,接的水不要太滿也不要過少,不灑水,喝完水把杯子放回原處。
2、 愿意喝白開水,不喝生水,口渴時會自己主動喝水。 激烈運動后稍事休息再喝水:飯前、飯后半小時少飲水。
三、如廁常規
1、會正確如廁,會撕取適當的衛生紙,便后會用手紙自前向后擦屁股。
2、文明如廁,站在廁所便池邊再脫褲子,蹲正位置,把大小便如池內,解便時不弄濕自己和同伴的衣褲,便后會整理好衣褲,及時沖便。
3、不在廁所逗留玩耍。
三、區域活動
a) 能與教師、同伴協商共同制定游戲規則,能按規則開展活動。能與同伴合作、協商、交流、謙讓,并能分享游戲材料和經驗。
b) 能按自己的興趣、愿意自主選擇活動區域、游戲內容、材料、同伴、角色、場地等,活動具有一定的目的性。能有始有終地在活動區完成某一項工作。
c) 參與幼兒園區域的設置,參與收集材料及材料的投放,參與修補材料等參與性的活動。
d) 能創造性的開展區域活動,自發組織一些游戲活動,在教師的指導下會自己制作 玩具用于游戲。創造性的使用材料。
e) 能聽指令在規定的時間內將各活動區材料歸放整齊。
【幼兒園教案范文集錦六篇】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水果謎語》教案04-24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動物猜謎》01-05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動物猜謎歌》12-17
動物猜謎歌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0-10
《動物猜謎歌》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09-15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動物猜謎歌》04-25
幼兒園區域活動《猜謎語》教案01-28
有趣的歇后語幼兒園游戲教案02-01
《動物猜謎歌》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09-03
動物猜謎歌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4篇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