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幼兒園教案范文集合七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教案 篇1
教學形式:
團體教學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知道自己長大了的意義。
2、有初步的自信心,能夠濃度大膽發言。
3、愿意通過多種形式展現自己。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知道自己的年齡,知道自己又長大了一歲了。
2、物質準備:上一屆大班幼兒的活動照片、錄像、作品等,邀請已經畢業的幼兒三到四名。
【基本教程】
(一)導入活動
請幼兒做自我介紹(介紹自己的名字和年齡)導入活動。
(二)關鍵步驟
1、教師請幼兒說出,現在和以前相比最大的變化是什么。
2、鼓勵幼兒對邀請來的小朋友提出感興趣的問題。
3、看上屆大班小朋友的照片,錄像。
4、請已經畢業的幼兒為大家講一講自己以前的故事,并說說自己的變化,請幼兒隨意提問。
5、教師小結:激勵幼兒也像他們一樣自信,勇敢。
(三)結束活動
游戲:自我介紹。
在戶外,第一名幼兒快速跑到大家對面的最遠處,大聲說出自己的名字、“我是最棒的”、還可以說出一句想說的話或做一個喜歡的動作;跑回來拍下一名幼兒的手,游戲繼續。
【活動延伸】
1、區域活動
自我展示區:幼兒可帶來自己在家的收藏、制作、繪畫等作品或幼兒在做有特色活動時的照片等。本區為幼兒搭建個性展示平臺,幫助幼兒增強自信,從而更加勇敢、自信地面對每天新生活。
2、其它活動
家長應支持孩子做有益的事,給予幼兒積極的、肯定的、寬松的空間。對于幼兒的提問,及時給予積極的回答和引導,從而使幼兒愿意,并敢于嘗試和質疑未知的新事物。
幼兒園教案 篇2
執教教師:張雪陽
設計意圖:
隨著社會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污染”問題被越來越來的國家所重視,我國也以不同的形式來宣傳環保.但是,環保也要從娃娃抓起,為了使幼兒更深刻的了解污染對環境造成的危害,我設計了這一節課.
一、教學目標:
1.使幼兒認識水的有關性質及水的用途;
2.使幼兒知道水污染的危害,并了解河水變臟的一些主要原因;
3.通過幼兒對垃圾進行分類,進一步增強保護水資源的意識,并初步形成保護水資源的日常行動。
二、教學準備:
1.清水、臟水各一杯;一些透明的盛水器皿;
2.有關“水的用途”、“水污染的原因”的圖片數幅;
3.幼兒與父母共同討論河水變臟的原因,可能的話請父母帶領幼兒觀察居住地的河流、池塘的水質。
三、教學過程:
(一)出示清水,分析水的特性
1.組織師生談話,引導幼兒分別用眼睛、鼻子、嘴和手來感知水并描述自己的感覺。
2.根據幼兒的描述,教師講解:水是透明無色、無味的液體,會到處流動,因而沒有固定的形狀。
(二)聯系幼兒生活實際,談談水的用途
1.組織幼兒討論水有哪些用途,啟發幼兒想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能否缺少水,除了人類以外,地球上的其它生命—動物、植物需不需要水。鼓勵幼兒大膽地講述水的種種用途,如飲用、洗手、洗衣服、澆花、滅火等。
2.出示圖片,幫助幼兒總結歸納水的用途。教師向幼兒說明:水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物質。沒有了水,我們人會渴死,絕大多數的動物和植物也會死亡,地球將變成一個荒涼的大沙球。可以說,沒有水就沒有生命。
(三)出示臟水,分析水污染的危害
1.引導幼兒比較臟水與清水的不同之處,說說幼兒對臟水的觀感.
2.組織幼兒討論臟水的危害,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看法。
T: 我們人喝了臟水會怎么樣?臟水可以澆花、養魚嗎?
3.教師講解并置疑:當今全世界包括我國水污染非常嚴重。全世界每年大約兩萬多人因喝了臟水而死去。有人住在大河邊卻沒水喝,沒有鮮魚活蝦吃,也無法用河水澆灌農作物,因為河里流淌的是黑乎乎的臭水。為什么江河里的水會被污染變臟呢?
(四)討論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1.引導幼兒回憶與父母討論的結果及在父母帶領下觀察江水或池水,讓幼兒講述他們的想法。
2.出示圖片,講解、分析江河受污染的主要原因:
(1)工業廢水這是嚴重的污染源。一些造紙廠、化工廠、印染廠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污水,如果不經處理,直接排入江河中,久而之久,影響了江河的水質。
(2)生活污水每個家庭每天也有許多污水產生,如洗澡水、洗衣水、糞便水,這些污水流入江河,也會使江河里的水變質。
(3)生活垃圾許多人把江河當成大垃圾箱,把各種各樣的垃圾傾倒進江河里,把江河搞臟搞臭了。。
(4)農藥和化肥農田若施用了過量的農藥和化肥,殘余的農藥和化肥會經雨水沖刷流入江河。
(5)森林砍伐江河兩岸的樹木被砍伐后,岸上的泥沙會毫無遮攔地流入江河,使河水變渾。
(五)討論保護江河的方法
1.引導幼兒根據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商量保護江河的辦法。
2.總結幼兒力所能及的做法,要求幼兒背誦記憶,并在日常生活中行動起來,如:(1)節約用水,一水多用;(2)愛護花草樹木;(3)垃圾分類處理
(六) 幼兒垃圾分類
1,認識標志(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
2 , 以小組為單位對垃圾進行分類,并討論那一類物品可以回收?
3. 教師糾正并和孩子一起總結.
幼兒園教案 篇3
一、教學要求:
1.在多次感受和學句的基礎上,要求幼兒初步會表演。
2.激發幼兒的表演愿望和自信心,要求聲音較響亮,語言較清楚。
3.基本上能掌握語言表現手段和非語言表現手段,重點練習老公公的動作,激發歡快的情感。
4.讓幼兒懂得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并體驗獲得成功的歡快情感。
二、教學準備:
1.知識準備:幼兒學會粘、畫老公公和小花貓的胡須。
2.物質準備:絨布教具、老婆婆的頭帽、小姑娘的蝴蝶頭結、小黃狗、小花貓的頭飾。
三、教學過程:
(一)引發興趣,交代任務
小朋友誰認識這幾個漢字?(出示“拔蘿卜”三個漢字,幼兒認讀)
今天我們又要學演拔蘿卜了,高興嗎?
(二)幼兒學演“拔蘿卜”’
1.老師給你們表演一遍“拔蘿卜”(出示絨布教具),小朋友要仔細看看蘿卜是怎樣拔出來的?
看后提問。小結:大蘿卜是大家一起用力拔出來的。
2.分段練習表演:老師帶幼兒扮演每一個角色,按著表演的順序,學演每個角色的語言、動作、表情。
①學演老公公的動作、語言(語速慢、語調低)。
(1)學習老公公的出場動作。(聽音樂,按音樂節拍學老公公走路)
(2)學習種蘿卜的動作,用鋤頭鋤地,撒種,蓋土,澆水,觀看。
(3)學習蘿卜長大的動作及老公公看蘿卜長出來時高興的動作與表情。
②學演老婆婆的動作、語言、表情。(走路的動作、語速慢、語調低)
③學演小弟弟、小妹妹的動作、語言、表情。(蹦蹦跳跳走路,語調高)
④學演小黃狗、小花貓的動作、語言、表情。(律動、叫聲)
3.全班幼兒一起表演一次。
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出示老公公的胡須、老婆婆的頭帽、小姑娘的蝴蝶頭結、小黃狗、小花貓的頭飾。(邊出示邊戴在頭上,并演示畫貓的胡須)
這些道具是老師為小朋友準備的,每個角色請四個幼兒扮演,共分四大組。(請能力強的幼兒當老公公)
要求:
①戴頭飾和化妝時要互相幫助。
②每一組的老公公拉著一個蘿卜的葉子。
老師邊輔導邊演一遍,演后講評:
①表揚表演認真、動作形象、聲音響亮的幼兒。
②表揚化妝認真并互相幫助的幼兒。
(三)小結
大蘿卜的營養可大了,吃了蘿卜,身體好。老師念兒歌:蘿卜好,蘿卜好,又脆又嫩味道好,紅燒蘿卜香又香,小朋友吃了營養好。
我們一起把大蘿卜送到廚房間,燒萊給大家吃好嗎?(幼兒一起做抬蘿卜的.動作下場)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說兒歌,感受兒歌的韻律。
2、能用簡單的模仿動作表現兒歌,體驗表演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學說兒歌,感受兒歌的韻律。
2、能用簡單的模仿動作表現兒歌,體驗表演的樂趣。
活動進程
一、教師帶領幼兒聽音樂,模仿各種小動物。
1、聽音樂,師生共同自由表演。
2、教師提問幼兒:剛才你表演了什么動物?你喜歡誰?它是一只什么樣的小動物?
二、教師請幼兒看手偶表演,學念兒歌。
1、教師邊講述兒歌情節,邊演示圖片,幫助幼兒理解兒歌。
2、教師利用手偶為幼兒完整地念一遍兒歌。
3、教師表演,幼兒跟教師一起念兒歌、學兒歌。
三、引導幼兒在念兒歌的同時自己做動作。
1、以提問形式,加深幼兒對兒歌曲內容的印象。
(1)、請小朋友說說看,剛才老師表演的這個節目里有誰?(小老鼠)
(2)、真棒,那你們有沒有看清楚小老鼠它在干什么呀?(引導幼兒說出:上燈臺,偷油吃)請幼兒一起念幾遍。
(3)、小老鼠,來到這么高的燈臺上,偷了油吃后它怎么啦?(下不來)
(4)、最后,小老鼠是怎么下來的?(引導幼兒說出:滾下來)誰能上來做滾下來的動作,我們一起來學一下。(請幼兒邊做動作邊學念:嘰里咕嚕滾下來)
2、教師引導幼兒在念兒歌的同時自己做動作。教師念到“小老鼠,上燈臺,偷油吃,下不來。”時,兩手食指在胸前相對做小老鼠走的動作。 教師念到“喵喵喵,貓來了”時學小貓走。
3、啟發幼兒想想“嘰哩咕嚕滾下來”應該做什么動作?
教師提示幼兒將兩手放在胸前從上向下做繞拳動作,同時身體下蹲。
3、幼兒自由練習動作,感受其中的樂趣。
(1)鼓勵幼兒隨音樂自由的做模仿動作。
(2)指導幼兒嘗試著兩人或三人結伴進行表演。
四、教師和幼兒一起完整表演兒歌,感受表演的樂趣。
1、幼兒扮老鼠,教師扮貓一起表演。
2、幼兒扮老鼠或“貓”一起表演。
活動延伸
幼兒聽歌曲《小老鼠上燈臺》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糖果的形狀、顏色、味道等特征,知道糖果的種類是豐富多樣的。
2、學習通過看看、摸摸、聞聞、嘗嘗等多種方式感知糖果。
3、愿意參與探究糖果的活動,并表達自己的發現和感覺。
活動準備
1、幼兒選擇帶2-3種不同的糖果,圍坐在桌邊,面前放上自己帶來的糖果。
2、卡紙及記號筆1支。
3、糖果盤每組一個。
活動過程
1、介紹自己帶來的糖果。
教師:誰愿意告訴大家你帶來的是什么糖果?
幼兒:我帶來了棒棒糖。
幼兒:我帶了巧克力糖。
教師用簡筆畫記錄各種糖果的種類。(如幼兒介紹棒棒糖時,教師就畫棒棒糖的圖標。
帶領幼兒點數全班一共帶來了多少種糖果。
教師小結:原來小朋友們帶來了這么多種類不一樣的糖果。
2、觀察糖果的多樣性。
教師:大家帶來的糖果真多呀!請放在桌子中間的糖果盤中,看看它們一樣嗎?
幼兒:不一樣。
幼兒:我覺得有的一樣有的不一樣。
教師:到底有什么不同呢?請你仔細看一看。
幼兒:有的是紅的,有的是綠的還有的是黃的。
幼兒:有的糖果大有的很小。
幼兒:棒棒糖有一根小棒的,其他糖沒有。
教師小結:原來這些糖果有這么多不同。不但包裝不一樣,還 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圓,有的方,有的還帶小棒呢。
教師:請你們用手捏一捏,看看會有什么發現?再用鼻子聞一聞,會有什么味道呢?
幼兒:我感覺QQ糖有點軟軟的,是橘子味的。
幼兒:棒棒糖是硬硬的,是甜甜的味道。
3、品嘗并分享糖果。
教師:糖果會是什么味道的呢?
幼兒:甜甜的。
幼兒:橘子味是酸的。
教師:請你們每人選一個喜歡的糖果。
誰愿意告訴大家,怎么才可以吃到糖果呢?(讓個別幼兒示范撕剝糖果。)
幼兒:把糖紙剝掉。
幼兒:一撕就撕開了,然后放嘴巴里。
教師:快把糖果放到嘴里嘗一嘗吧!(鼓勵幼兒通過自己的探索,剝開糖紙。)
教師:你吃的糖果是什么味的?糖果在你的嘴里有什么變化? (引導幼兒自由表達自己的感受。)
幼兒:我的是水果味的。
幼兒:我的是葡萄味的,它在嘴巴里化掉了,甜甜的。
幼兒:我的糖變小了。
教師小結:原來不一樣的糖果有不一樣的味道,糖果會在我們的嘴巴里慢慢的融化,慢慢的變小。
4、延伸活動
觀看課件:《沒有牙齒的大老虎》。
提問:他的牙齒怎么了?
幼兒:他的牙齒都壞了。
幼兒:他蛀牙了,牙齒都掉了。
教師:我們小朋友應該怎么做?
幼兒:我們不要吃糖。
幼兒:我以后不吃糖了,吃糖牙齒會掉了。
教師小結:糖果很好吃,但是吃多了很容易蛀牙,所以不能多吃哦。小朋友在吃完糖果后,最好還要漱一下口或者喝點白開水。
幼兒園教案 篇6
動與靜
修改:
學習目標:1知道我們生活在一個運動的世界里,能舉例說明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的自然現象與運動的關系。
2了解人們以多種方式描述運動的世界(如詞匯、詩歌、繪畫等),能說出一些常用的描述運動詞語和詩句。
3知道如何科學描述物體的運動、靜止;知道運動與靜止的相對性。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動與靜>
教學重難點
用參照物,運動,相對等物理概念去描述運動的相對性。
教學過程
絢麗多彩的運動世界
充分運用多媒體的視聽優勢,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這個運動的世界。
(“從人在林蔭道上行走,汽車在公路上奔馳,飛機在天空翱翔,小鳥在樹林中飛翔至月球繞地球轉動,地球繞太陽轉動,直至整個宇宙的成千上萬個星系都在運動”)
讓學生體驗到我們生活的宇宙每時每刻都在運動,我們就生活在運動的世界里。
這里讓學生再舉自己認識的一些運動現象,結合媒體展示和學生舉例自己得出:世界是運動的。
人文視野中的運動世界
早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人們總是不斷地用不通的方式描述感知這個運動的世界:詩人用語言的韻律和意境贊美運動;畫家用形態和色彩描繪運動;音樂家用旋律和節奏表現運動。
充分鼓勵引導學生說出描述運動的文字詩詞音樂繪畫等。
如,詞匯方面:學生可以說出“上升、下落、跑步、轉動、飛奔”等。
在詩詞方面亦會舉出他們學過或看過的各種詩句。教師可依據學生說出的一些詩句用課件媒體展示出來。
在音樂繪畫方面學生可能舉出得少些,教師可用媒體展示“《高山流水》曲,梵高的《星夜》、畢加索的《沐浴的玩球者》或祖國的傳統國畫”等。鼓勵學生用語言描述音樂和繪畫所表現出的哪些運動情景。
教師活動:
展示詩詞音樂繪畫等,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情感去體驗運動的各種形式。
學生活動:
討論交流,說出描述運動的詞匯詩詞音樂等,能較準確地說出一些《高山流水》曲中是如何描述運動的,能描述繪畫中表現運動的各種方式。
科學視野中的運動世界
科學家又是如何來描述這個運動的世界的呢?
科學家用特定的概念,數學工具以及實驗方法來描述和研究運動。
同學們,你們對科學上所說的運動是如何認為的呢?
學生活動:
討論交流,發表自己的觀點。最后能說出物體位置的改變就稱為運動。
教師點出:
物理學中所說的機械運動是指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位置的改變。
然后如果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位置沒有發生改變,則稱這個是引導學生說出靜止的。
用媒體展示一幅動畫(一女孩站在樹的對面靜止不動),學生說出樹木是靜止的。但教師在這里要激起認知矛盾(或者有學生主動提出矛盾的觀點):
地球是運動的,樹木在地球上隨著地球一起移動,按說樹木是運動的,但我們平時的確看起來樹木是靜止的,為什么呢?
引導學生說出:
從女孩這來看方面,樹木和她自己的位置關系沒有改變。(可再展示運動和靜止的概念解釋)。
教師點明:看來判斷樹木是否是靜止的,是拿樹木和女孩自己比較,看兩者的位置發生變化沒有。
我們把用來判斷一個物體是否運動的另一個物體稱為參照物。
然后用媒體展示動畫:另一個男孩向女孩走來。
問:男孩是運動還是靜止的,為什么?
引導學生用參照物,位置改變等概念去描述:
以女孩為參照物,男孩和她之間的位置在不斷改變,所以說男孩在運動。
順著提出:如果男孩來觀察女孩,以男孩為參照物,女孩和他之間的位置在變化嗎?可不可以說在男孩看來女孩是運動的。
那么,這時可不可以認為在男孩看來,樹木也是運動的呢?
引導學生說出:看來說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的事項對于一個參照物來說,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改變了就說這個物體是運動的,反之,就是靜止的。
因此,我們描述物體運動或靜止時都要特別說明是以什么為參照物,選擇的參照物不同,結論常常會不一樣。
在此基礎上,用媒體展示一段動畫(潘冬子站在竹排上向下游運動,配上相應的歌詞“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
激起疑問:以什么為參照物時,說“竹排”是運動的?又是以什么為參照物時,說“青山”是運動的?
學生活動:充分討論交流,能說出“竹排相對于兩岸或岸上的樹的位置改變了,所以說竹排是運動的;青山相對于竹排或潘冬子的位置改變了,所以青山是運動的。”
教師追問:如果以潘冬子為參照物,竹排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
在生活中,人們常常巧妙地應用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為我們服務。
媒體展示一幅動畫(皮帶運輸煤炭)。
讓學生討論回答:以___________為參照物,煤炭是運動的;以___________為參照物,煤炭又是靜止的。
(課件中還準備了更多的幾個運動和靜止的現象,可根據課堂進展和需要讓學生討論交流,分析判斷.如“兩架空中飛行的飛機相對靜止,月亮白蓮花般在云層中穿行,運動電梯中乘客的運動情況,等等”)。
最后師生或學生共同小結本堂課的內容。
作業: 請設計一個與運動有關的圖文并茂的生動有趣的畫面,也可制作成網頁;然后相互交流。
幼兒園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豐富對蛋的認識經驗,感受蛋與我們生活的關系。
2、體驗蛋的不同表現情趣,樂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
活動過程:
導入部分: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紅袋鼠袋子,看看里面有什么寶貝?
請小朋友摸一摸會有什么寶貝?(把摸出來的蛋放在塑料杯里)(幼兒說的都是雞蛋)
基礎部分:
1、做游戲,把這些但從大到小排一下
2、這些蛋都一樣嗎? 有什么不一樣?顏色 名字 形狀
3、知道了形狀,知道了名字,一起看看它們的媽媽出示PPT(有蛋和與之對應的媽媽)
4、(1)有沒有比鵝蛋更大的蛋,鴕鳥蛋哪見過 出示鴕鳥蛋(讓幼兒摸摸,敲敲,看看)
(2)有沒有比鵪鶉蛋更小的蛋,蜂鳥蛋,英國博物館像黃豆那么小
5、蛋打開有什么東西(蛋清和蛋黃)
6、哪些吃的里面有蛋?
出示PPT
結束部分:回去找找看有哪些東西有蛋
還可以做藝術品(出示PPT)
評課:這節課目標都達到了,幼兒的興致也很高。老師以實物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讓幼兒從視覺、觸覺等多方面了解蛋的種類。介紹了一些少見的蛋來拓廣幼兒的知識面。老師的語言生動,富有親和力,教態很好。
【【實用】幼兒園教案范文集合七篇】相關文章:
【實用】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范文七篇03-27
【實用】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錦集七篇04-03
【實用】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匯編七篇03-31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合集七篇03-28
【實用】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集合九篇04-01
關于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集合七篇04-03
【推薦】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集合七篇03-27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匯編七篇03-31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集合九篇03-30
幼兒園大班教案集合七篇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