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幼兒園教案范文合集8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體驗穿大鞋的快樂。
2、能夠聽間奏演唱歌曲,感受間奏給歌曲帶來的效果。
3、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4、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重點難點:
學唱歌曲,體驗穿大鞋的快樂。
環境與材料:
1、大鞋2雙(男式、女式各1雙)。
2、音樂錄音帶。
重點指導:
感受間奏給歌曲帶來的效果
一次備課
一、穿大鞋
1、出示兩雙大鞋,請幼兒說一說這是誰的鞋,并想象一下穿大鞋走路會怎樣。
2、請幼兒來穿一穿大鞋,并說一說穿大鞋的感受。
3、請幼兒穿大鞋學小雞走、小鴨走。
二、學歌曲
1、教師邊學穿大鞋的樣子邊演唱第一段。
2、教師假裝給每位幼兒發一雙大鞋,并請幼兒"穿"上它,然后跟在老師的身后,一起邊唱歌曲,邊模仿穿大鞋的樣子走路。請幼兒比一比,看誰學的像。
3、請幼兒說一說:穿上大鞋后怎樣學小雞、學小鴨走路?
4、教師與幼兒面對面站立,邊唱邊表演第二段。
5、教師邊彈琴邊演唱,請幼兒聽一聽,歌曲加入前奏和間奏后,聽起來跟原來有什么不同?
6、教師彈琴,幼兒一起聽前奏和間奏唱歌。
三、游戲"穿大鞋"
1、玩法:在音樂的伴奏下,幼兒邊唱邊表演,當聽到結束句的時候,幼兒想像著脫掉大鞋,穿著自己輕便的小鞋子,快速走到座位上坐好。
2、游戲反復進行。
活動反思:
1. 本次活動,我運用了情趣教育法,提問法,個別交談法。
2. 整個活動中,我以幼兒為主體,讓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輕松的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點,難點。
3. 環節設計始終體現了趣味和輕松。讓孩子玩的愉快,學得輕松。
4. 在這個活動中,肯定還有許多的不足之處,希望老師能給予批評和指正。
小百科:鞋子有著悠久的發展史。大約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就出現了獸皮縫制的最原始的鞋。鞋子是人們保護腳不受傷的一種工具。最早人們為了克服特殊情況,不讓腳難受或者受傷,就發明了毛皮鞋子。鞋子發展到現在,就形成了現在這個樣子。各種樣式功能的鞋子隨處可見。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一:觀察金魚
活動目標
1.觀察金魚,初步了解金魚的外形特征,知道金魚的家在水里。
2.知道關心、愛護小金魚(不用手去抓它,不亂給金魚喂食等)。
3.豐富詞匯:小金魚。
活動準備
大玻璃魚缸2只,各色金魚若干條。
活動過程
1.引起觀察興趣。
(1)用布遮著魚缸,讓小朋友猜猜,魚缸里住著誰。
(2)揭開布,讓托兒看看,說說魚缸里有什么。
2.觀察并說說金魚的動態、外形特征(大眼睛、大尾巴),教師可提問:它的家在哪里?
3.培養托兒喜愛金魚、愛護金魚的情感。
4.欣賞歌曲“小魚游游”。
活動二:音樂游戲“捉小魚”
活動目標
1.會邊唱歌曲,邊四散地做小魚游的動作。
2.初步學會避讓,盡量不被捉住。
活動過程
1.教師唱歌,托兒四散地做小魚游的動作。
2.托兒學唱歌曲,理解“我要捉住你”的含義。
3.托兒邊唱歌曲,邊做小魚游。
4.教師當捕魚人,在唱最后一句時做象征性的捕魚動作。
活動三:添畫“小魚游游――泡泡”
活動目標
初步學習畫圓的技能,對添畫有興趣。
活動準備
畫好“小魚”的作業紙人手一張。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活動,引起托兒興趣。
2.示范畫圓。
3.托兒學習畫圓。
(1)伸出右手食指,徒手畫圓。
(2)托兒選擇喜愛的顏色,自由作畫。
4.相互欣賞作品。
活動四:觀察小蝌蚪
活動目標
1.引發觀察興趣,了解小蝌蚪的名稱及其主要的外形特征。
2.能用簡短的語句描述小蝌蚪游動時的樣子。
3.豐富詞語:小蝌蚪。
活動準備
盛有小蝌蚪的玻璃魚缸共5只、遮布5塊。
活動過程
1.引起托兒觀察的興趣。
(1)讓小朋友猜猜,桌上的布下有什么。
(2)揭開遮布,讓托兒看看說說魚缸里有什么。
(3)糾正托兒發音:“蝌蚪”。
2.觀察小蝌蚪的動態,并愿意說說。
3.觀察小蝌蚪的主要特征(身體是橢圓的,尾巴是細細的,全身是黑色的)。
4.欣賞“小蝌蚪”的謎語。
身體大,尾巴細,
身上穿黑衣,
游來游去在水里,
青蛙叫它小弟弟。
活動五:手指點畫“小蝌蚪”
活動目標
嘗試用手指點畫小蝌蚪,對手指點畫感興趣并大膽作畫。
活動準備
1.托兒已觀察過小蝌蚪。
2.一缸實物小蝌蚪。
3.黑色水粉顏料若干盤,抹布、圖畫紙、海綿若干。
活動過程
1.觀察魚缸里的小蝌蚪,說說形狀、顏色。
2.教師示范講解手指點畫的方法:用食指在浸有黑色顏料的海綿上輕輕蘸一下,按在紙上,再輕輕提起向后一拉。
3.托兒嘗試作畫。
4.教師指導,鼓勵托兒大膽作畫。提醒不把顏料弄到身上。
幼兒園教案 篇3
一、情況分析 本班幼兒活潑好動,基本的英語詞匯較豐富,教師將通過創設情景并演示教具,讓幼兒在一種自然的表演中感受、理解動詞,學習動詞,愿意用動作來表現自己所知道的動詞。
二、活動內容 在游戲的過程中復習已學過的單詞并學習新單詞,在活動中反復地練習,學習說“What can you do?”并能用“I can…” 回答。
三、活動目標 1、在游戲活動中復習已學過的動詞, 愿意跟隨教師一起念兒歌。
2、能聽懂What can you do?并能用“I ca…” 回答。
四、活動準備 蝴蝶、鴨子、兔子、魚、狗的圖片及頭飾。
五、活動過程 (一)warm up[熱身] Follow Me :
Follow me, walk stop.
Follow me, jump stop.
Follow me, cry stop.
Follow me, laugh stop.
Follow me, stand up.
Follow me, sit down.
(二)resection[呈現主題] 1、復習單詞:fly,walk.
T:Look. What can I do? (做相應的動作)I can fly(walk)。 Fly, fly, fly. I can fly. Walk, walk, walk. I can walk.(邊說邊做動作)
T:Now, everybody stand up and follow me. Follow me, fly, fly, fly. I can fly.(walk)(幼兒跟隨教師邊說邊做動作)
2、通過圖片和動作表演讓幼兒理解 what can it do的含義。
出示蝴蝶和鴨子的圖片:
T:What can it do? It can ……(做動作等待幼兒回答),Fly, fly, fly, it can fly.
C:Fly, fly, fly, it can fly.
3、學習新單詞:skip, swim, run
分別出示兔子、狗、魚的圖片:
T: What can it do?
C: It can ……(邊說邊做相應的動作)
(三)practice[練習] T:Who is it? (教師隨意出示動物圖片,幼兒說出相應的單詞)
T:What cait do? (教師出示圖片,幼兒做出相應動作并說出It can……)
(四)reduction[應用] 1、請幼兒選擇一個小動物,并說出:I’m ……,I can ……
2、請幼兒選擇旁邊的一個小朋友為一組,兩人互相問答:What can it do? It can ……
六、結束放松 請幼兒戴好頭飾,放音樂邊念兒歌邊走出教室:Fly, fly, fly, I can fly. Swim, swim, swim, I can swim……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內容:弄堂小調(一)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體驗上海的風土人情。
2、繼續引導幼兒會看歌詞圖譜學認歌詞,能理解歌詞。
活動準備:
l 熱鬧的大街的照片、節奏圖譜
l 磁帶、錄音機、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 聽《郊游》音樂進活動室。
教師:今天我們一起到大街上去看一看。
二、利用課件進行教學
1、出示大街上的照片,提問:
①這是什么地方?
②上面都有什么?
③人們看起來怎樣?
④街上的人很多,車也很多,看起來怎樣?
2、欣賞歌曲《弄堂小調》
(1) 欣賞歌曲一遍。
①這首歌聽起來怎樣?
②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2) 再次欣賞
①幼兒跟音樂拍節奏。
②想一想我們可以用哪些樂器為這首歌曲打節奏?為什么?
(3) 出示節奏圖譜。
①取出各類樂器,嘗試看節奏譜一起打節奏。
②分組聽音樂打節奏
A、提醒幼兒看清節奏譜中樂器的類型。
B、要求幼兒會邊看圖譜邊打節奏,注意節奏的準確性。
三、延伸活動:《弄堂游戲》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發展寶寶語言能力和說話的興趣。
2、讓寶寶知道不亂扔垃圾以及培養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木偶(小兔,小猴)糖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老師:“寶寶想到哪里去玩?媽媽帶你去。”寶寶們自由說說。
2、律動——開汽車。老師和寶寶們邊開汽車邊自由講講看到了什么。
3、老師:“公園到了,我們到草地上坐會”。
二、情景表演:
1、老師:“寶寶們猜猜,今天有什么小動物到公園里玩?”讓寶寶們自由講講各種動物。
2、木偶表演
a、小猴:“今天天氣真好,到公園去玩玩。這個香蕉真好吃”(吃 完香蕉后隨手一扔)
b、小兔:“公園真好玩,唉呦!誰扔的香蕉皮呀?”挨摔了一跤。
提問:“小兔怎么了?怎么摔交的?(快幫小兔揉揉)。”
啟發寶寶們對小兔講講安慰的話。
“是誰扔的香蕉皮?香蕉皮應該扔哪里?”
老師帶寶寶學說:“不要亂扔垃圾,要扔到垃圾箱里”。
木偶表演:不亂扔垃圾了
3、分糖活動: 分給寶寶們每人一顆 糖,觀察是否有將糖紙扔到地上。
三、結束部分
老師:“不早了,我們開汽車回家了。”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創設玩具城情境,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體驗和同伴共同學習的愉快情緒。
2、通過看看、說說、粘粘等形式感知4以內數量,發展思維能力。
3、能有序的進行操作,提高動手操作能力的發展。
活動準備:
玩具車幼兒人手一輛、幼兒操作材料每人一份、教師示范教具一套
活動過程:
一、激發去玩具城的興趣
1、我們小朋友喜不喜歡玩玩具?你喜歡玩什么玩具?(幼兒自由講述)
2、隨律動《開火車》進入活動室
二、玩玩具,初步感知4以內的數量
1、幼兒第一次玩玩具,感知輪子能滾動的特性,初步學習點數4以內的數量
小結:原來輪子都會滾動,而且都不一樣。
2、幼兒互相交換第二次玩玩具,感知不同數量的輪子,鞏固對數量的認識
3、送玩具回家,幼兒按點送物
三、幫玩具寶寶數輪子
1、玩具寶寶要去參加裝輪子大賽,可是他們還不知道自己該裝幾個輪子,怎么辦呢?
2、出示范例,引導幼兒思考
這是什么車?它應該裝幾個輪子?(根據幼兒講述示范粘貼一種,其他的請幼兒思考并輕輕告訴老師)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相互進行驗證,適當啟發個別能力較弱的幼兒
4、集體驗證
引導幼兒說一說你幫什么車裝了幾個輪子?是不是每一個玩具寶寶都會數自己的輪子了?
四、我們也來變一變
1、我們小朋友想不想跟著玩具寶寶一起去參加比賽?
2、請你們動一動小腦筋,變一變,你想變成什么車去?
3、幼兒隨音樂出活動室
五、延伸
1、在數學區投放相應材料供幼兒鞏固
2、在日常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由的變成輪子數量不同的玩具車
(三)小班計算活動:“1”和“許多”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感知“1”和“許多”,并初步區別“1”和“許多”兩個不同的量。
2、培養幼兒對數活動的興趣,并學習用語言來進行表達。
二、重點和難點:
重點:通過操作游戲活動,讓幼兒感知“1”和“許多”。
難點:初步學習區別“1”和“許多”兩個不同的量。
三、材料及環境設計:
小ji人手一只,套蛋人手一只(紅、黃、綠三種顏色)
四、設計思路:
根據小班幼兒學習數的特點來看。孩子學數比較形象、直觀。因此,設計了這一教學活動。讓幼兒通過老師所提供的特定的材料來感知“1”和“許多”這兩個不同的量,使幼兒在愉快的.氣氛中感知數概念。
五、流程設計:
提出問題——〉嘗試活動——〉反饋討論——〉提高嘗試
教學手段:師講——〉個別游戲——〉師生討論——〉集體游戲
(一)、提出問題——〉嘗試活動:
師:“嘰嘰嘰,誰來了?”(小ji來了)。
出示小ji:師:有多少小ji?(許多小ji)想不想和小ji做游戲?(想)每個小朋友和一只小ji做游戲。
(二)、提出問題——〉嘗試活動——〉反饋討論:
師:咯咯咯,誰來了?(ji媽媽)ji媽媽要讓ji寶寶回來(幼兒送小ji回家,放進筐里)
剛才家里沒有小ji,現在怎么了?(許多小ji)
師:ji媽媽要和我們來玩一個小母ji生蛋的游戲,我們一起來看看有一些什么樣的蛋蛋?(有紅蛋蛋、綠蛋蛋、黃蛋蛋、我們的蛋是彩色的蛋蛋)。
交代游戲規則:挑一個你喜歡的蛋蛋,只拿一個,一邊拿一邊說:“我拿了一個什么顏色的蛋蛋?”
師:(請每位幼兒拿一個蛋蛋)我這里有幾個蛋?(許多)。原來我有許多蛋蛋,現在我把它分給小朋友。你一個、我一個。
請幼兒各自說說拿了一個什么顏色的蛋?
(三)、提高嘗試:
1、師:現在我們要到草地上去生蛋,一邊生蛋一邊說:“小母ji,真能干,生下一個大蛋蛋,生好了蛋蛋回家了。”(幼兒游戲)
師:剛才草地上沒有蛋,現在怎么拉?(許多蛋蛋)
師:你生一個,我生一個,變成了許多蛋蛋。
2、師:蛋蛋放在地上我不放心,我們來幫ji媽媽把蛋拉回家,一邊撿一邊說:“我撿了一個什么顏色的蛋?”
(四)、講評:
1、剛才籮筐里沒有蛋蛋,現在怎么拉?(許多蛋蛋)
2、告訴幼兒下次再來玩游戲。
評析:
根據幼兒在非正式活動中積累的初步經驗以及小班計算活動中教學的目標,孫老師明確了本次活動的基本要求,即正確區別“1”和“許多”兩個不同的量。老師在活動中始終能圍繞目標開展活動。活動中,老師能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采用了讓幼兒直接參與的情景教學方法,讓幼兒在有趣、直觀、形象的情景中,通過對學具的操作,感受“1”和“許多”這兩個不同的量,使幼兒學得輕松、自主。如:老師采用了“和小ji做朋友”、“幫ji媽媽撿蛋”、“小母ji生蛋”這三個情景游戲,使幼兒始終以角色身份參與游戲,這一方面,即符合小班幼兒好動的特點,又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在有趣的游戲中體驗并感知了“1”和“許多”,并通過反復的游戲,使幼兒能正確區別“1”和“許多”,理解兩個量的實際意義,引起幼兒對數的好奇和探索興趣。
活動中有一個較好的方面,即在活動中,老師強調了讓
幼兒用語言來表達“1”和“許多”兩個量,符合小班幼兒動作配語言的思維發展要求,也促使幼兒在表達過程中理解“1”和“許多”這兩個量的概念。
幼兒園教案 篇7
幼兒園教案:天平
操作目標:
1、能單獨或與同伴進行合作游戲,并嘗試自己解決問題。
2、通過操作活動感受物體的平衡。
操作材料:
各種用費舊材料制作的天平、小積木、小石塊等。
操作層次:
第一層次:幼兒隨意擺弄天平。
第二層次:在擺弄過程中感受平衡。
第三層次:能同時放物體讓天平兩端保持平衡。
操作說明:
1、幼兒隨意擺弄天平,感受空天平的平衡。
2、在天平內裝進各種材料,如積木、小石塊等,讓天平兩端保持平衡。
3、幼兒尋找辦法,鼓勵幼兒合作解決。
操作建議:
引導幼兒玩好后,將材料收拾好。
幼兒園教案 篇8
幼兒園大班,處于兒童感性階段后期,以視野的確認,以及游戲的規則認知為主。提供了宇航員幼兒園的課件給大家參考!
活動目標:
1、閱讀畫面,理解圖畫內容,萌發對宇宙的向往。
2、欣賞、理解詩歌內容。
3、跟讀詩歌,抒發做個小小航天員得到快樂心情。
4、認讀字詞:航天員、坐、轉、航天船。
活動準備:
1、大字卡、大范例、幼兒用書。
2、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出示大范例《小小航天員》,這是什么地方?我們人類可以飛上遙遠的
星空嗎?用什么方法可以到離地球很遠的星球呢?
二、閱讀圖畫
1、一片美麗的藍色,這是什么地方?
2、星空中有什么?地球在哪里?
3、你們還看到了誰,小字點在哪里?做什么?(出示字卡“坐、航天
船,引導幼兒認讀。)
4、做上航天船就成為了什么人?(出示字卡:航天員,引導幼兒認讀。)
5、航天員怎樣操縱航天船?(出示字卡“轉”)
6、小字點在星空看見什么?心情怎么樣?
7、你想做航天船去宇宙看看嗎?想去看看什么?
三、欣賞詩歌
1、播放錄音,幼兒欣賞詩歌。提問:詩歌的名字叫什么?
2、再次欣賞詩歌,教師示范劃指詩歌。
3、你喜歡詩歌的哪一句?我們一起來跟—說說這句話。
四、跟讀詩歌
1、發放幼兒用書,請幼兒講述翻到26頁,交代坐姿要求。
2、播放錄音,幼兒集體跟讀詩歌。
3、分組跟讀詩歌,教師巡回指導,檢查幼兒的劃指情況。
五、朗讀詩歌
1、坐上航天船,做個航天員是什么心情,讀這一句時怎樣表現自豪的
心情?
2、為什么遇見星星招招手,為什么灑下笑聲一串串?誰能模仿這一句的聲音?
3、讀哪一句可以加動作和表情。
六、游戲:摘星星
將字卡放在黑板上,請個別幼兒戴上飛船頭飾,上前摘星星,摘下后讀給全班的小朋友聽:“我摘到的星星是--。”幼兒反復進行。
【【推薦】幼兒園教案范文合集8篇】相關文章:
【推薦】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合集四篇04-01
【推薦】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范文合集8篇03-27
【推薦】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合集7篇03-27
【推薦】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范文合集九篇03-27
【推薦】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合集6篇03-31
【推薦】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范文九篇03-30
【推薦】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合集8篇04-04
【推薦】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合集10篇04-01
【推薦】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合集6篇03-30
【推薦】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模板合集7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