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教案

時間:2021-04-05 18:33:51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幼兒園教案錦集九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幼兒園教案錦集九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教案目的:學習并認識我們常見的小動物,讓小朋友能夠自己模仿出它們的叫聲,通過模仿慢慢培養和小動物之間的感情,學會保護它們。

  教案準備:準備一些常見的小動物的圖片頭飾,準備關于動物叫聲相關的PPT課件。

  教案流程:

  一、導入教師:小朋友,今天有小動物要來好我們玩,你們高興嗎?誰來猜一猜,有哪些小動物要來呢?

  二、展開Ppt課件演示

  1、圖片—鴨子(1)小朋友看看是誰來了?給小鴨子打個招呼吧:你好,小鴨子。小鴨子還會唱歌呢,你們想聽嗎?(2)點擊聲音:嘎嘎嘎教師:我們一起和小鴨子唱歌好不好?引導學小鴨子叫聲。

  2、圖片—公雞(1)看看還有誰來了?你們知道漂亮的大公雞喜歡什么時候唱歌嗎?(2)點擊聲音:公雞叫聲我們聽聽大公雞是怎樣唱歌的?大公雞唱的真好聽,我們給它鼓鼓掌吧!小朋友拍手歡迎,并做一些可愛的動作。

  3、圖片—豬(1)好可愛的小豬呀,小朋友知道嗎,小豬全身都是寶呢?讓幼兒知道,豬在我們生活中的作用。(2)點擊聲音:豬小豬給我們打招呼了,我們聽聽它給我們說什么了?奧!小豬給小朋友問好呢,仔細聽聽小豬是怎樣說的,我們也學一下小豬的聲音,給它問個好。

  4、圖片—牛(1)瞧!能干的老黃牛也來了?老黃牛唱起歌來聲音可洪亮了,你們想聽嗎?(2)點擊聲音:牛你們看,老黃牛邊干活邊唱歌,真快樂呀!我們幫幫老黃牛吧!引導幼兒邊學牛叫聲音,邊學老黃牛耕地的樣子。

  5、提問:小朋友,你最喜歡那個小動物?為什么喜歡它?

  三、結束小朋友,我們和小動物一起去玩吧!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輕松歡快的風格,了解樂曲中的回旋曲結構,嘗試通過身體動作、樂器演奏等途徑表現自己的內心體驗。

  2、能分辨樂曲中四種不同的節奏組合以及節奏中的強與弱。

  活動準備:標記(笑臉花、紅、黃、藍、綠圓片等)若干;節奏譜四條;節奏棒若干;CD、錄音機等。

  活動過程:

  一、兩人結伴跳集體舞,感受舞蹈的快樂。

  二、欣賞音樂,感受樂曲中的回旋曲結構以及節奏特點

  1.欣賞音樂,熟悉旋律,感受樂曲輕松、歡快的風格。

  2.借助標記進一步感受音樂,并聽辯、記錄樂曲中的A部分。

  3.師生討論,了解樂曲中出現的四種節奏組合以及節奏中的強弱。

  4.再次聆聽音樂,判斷四種節奏組合出現的順序,完整了解樂曲的回旋曲結構(A、B、A、C、A、D、A、E、A)。

  5.幼兒嘗試用身體動作表現樂曲中不同的節奏組合以及節奏中的強與弱,進一步熟悉樂曲的回旋曲結構。

  三、運用節奏棒和椅子表現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

  1.幼兒自由探索運用節奏棒和椅子演奏不同的節奏及表現節奏中強拍與弱拍的方法。

  2.請部分幼兒在集體中展現自己的想法,教師組織幼兒討論,選擇一種合適的演奏方法跟隨音樂進行演奏。

  3.更換演奏方法,再次跟隨音樂進行演奏。

幼兒園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一次課間,我發現幾個小朋友湊在一起看一本兒童漫畫書,那幽默風趣的畫面不時把他們逗得開懷大笑。我想,既然孩子這么喜歡漫畫,何不組織一次漫畫欣賞活動呢?于是,我選擇了德國漫畫家卜勞恩的作品《父與子》中的幾幅作品。因為,這些漫畫形象夸張,故事情節生動有趣、幽默詼諧且貼近孩子生活,很適合孩子欣賞。本活動通過看啞劇表演、欣賞漫畫、表演漫畫等環節不僅讓幼兒在看看、演演、講講中初步了解漫畫的特點,而且提高他們的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表演能力。

  活動目標

  1.理解漫畫作品內容,嘗試運用語言講述漫畫內容。

  2.提高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表演能力。

  3.通過欣賞,初步了解漫畫的特點,喜歡漫畫。

  活動準備

  1.根據漫畫排練一段啞劇。

  2.道具:椅子、毛筆、小水桶、棍子若干。

  活動過程

  小朋友們,有個小孩不小心把家里的鏡子打壞了。他怕爸爸打,后來是怎么做的呢?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段有趣的啞劇表演,名字叫《特殊的圖畫》。我們一起來看看。

  師:這個小孩把鏡子打壞了,想了個什么辦法?

  幼1:好像是他拿膠水把鏡子給粘起來了。

  幼2:好像是沒怎么粘好,后來被爸爸發現了。

  幼3:一開始,爸爸沒發現,爸爸還在那兒高興地照鏡子呢。

  幼4:最后,他爸爸發現了,追著要打他。

  評析:本活動第一個環節請小朋友看啞劇表演。兩個小朋友夸張的動作和表情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再請小朋友根據啞劇猜一猜他怕爸爸掃。想了個什么辦法?一下子激起孩子說的欲望。同時也為孩子看漫畫做了鋪墊。

  二、欣賞漫畫《特殊的圖畫》

  師: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漫畫《特殊的圖畫》。

  1.我們先來看看這個爸爸長得什么樣子?(光頭、胡子、胖胖的、穿著黑色西裝馬甲。)兒子呢?

  2.今天這對父子之間發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現在先請小朋友來看看,有什么看不懂的地方可以舉手提出來。

  3.誰有什么看不懂的地方?(請幼兒提出自己的問題,并請其他幼兒幫助一起解決。)

  幼1:我不明白第2幅圖上那個小孩在干什么?

  師:誰知道?

  幼2:我想那個孩子心里很害怕,在哭呢。

  師:有可能。哭能解決問題嗎?后來他是怎么辦的?

  幼3:后來他拿膠水把鏡子粘起來了。

  師:你是從第幾幅圖看出來的?

  幼3:我是從第3幅圖看出來的。

  師:再仔細看看后面的第4幅圖,看看他是不是拿膠水把鏡子粘起來了?

  幼5:我看出來了,他用毛筆在鏡子上畫上了爸爸。

  幼6:鏡子不是打碎了嗎?他怎么畫的呢?

  師:嗯,這個問題問得好,誰知道?

  幼7:我認為他在鏡子上貼上了一層紙?

  幼8:不,我認為他把鏡子靠在墻上,然后在墻上畫了爸爸。

  師:嗯,我認為你們兩個說得都有道理。那你們還有問題要問嗎?

  幼9:第5幅圖上,那個小孩干嘛不溜走,還在那兒看呀?

  師:哎呀,這問題問得太有意思了,我記得我小時候犯了錯誤,怕挨打,會躲到一邊去。那個小孩干嘛不溜走呀?

  幼10:我認為他是想看看自己畫的爸爸像不像。

  幼11:我認為他是想看看爸爸會不會發現鏡子已經壞了。

  師:說得太好了。那爸爸最后發現了嗎?爸爸從哪里發現鏡子已經壞了?

  幼12:我認為爸爸已經發現鏡子壞了。

  師:你是從第幾幅圖上看出來的?

  幼12:我是從第6幅圖上看出來的——那個爸爸戴的是領帶,怎么鏡子里是領結?

  幼13:還有,爸爸轉過來了,可是鏡子里的爸爸還是那個樣子。

  師:這兩個小朋友觀察得非常仔細,我們為他們拍拍手。

  評析:第二個環節欣賞漫畫《特殊的圖畫》。孩子提問,由同伴來解答。教師接過幼兒的球再拋給幼兒)為了解答同伴的提問,他們傾聽同伴的發言特別認真。就這樣在一問一答間,孩子的思維碰出了火花。

  4.請小朋友說說,哪幅圖最好笑?為什么?

  師:剛才,很多小朋友看圖的時候在笑,你覺得哪幅圖最好笑?為什么?

  幼4:我覺得第5幅圖最好笑。你看,爸爸照鏡子的時候肚子挺得那么大!那個小孩兒手背在后面也很好笑。

  師:我也覺得很好笑!我們一起來學學爸爸和兒子的動作。

  幼6:我覺得第1幅圖最好笑。你看,那個小孩舞棍子的樣子多好玩。

  幼7:我覺得第7幅圖最好笑。那個爸爸眼睛瞪得那么大。

  評析:“孩子是天生的幽默大師。”我請小朋友說說哪幅圖最好笑。為什么?小朋友爭先恐后地發表自己的觀點,他們充分體會到漫畫夸張、幽默的特點。

  三、幼兒表演

  師:現在老師請兩個小朋友扮演這一對父子,把這個漫畫表演出來。表演的時候,動作和臉上的表情要夸張些,說話聲音也要響亮些。最好能讓我們的觀眾笑起來,你的表演就算成功了。

  (再請全體小朋友表演。)

  評析:第三個環節請幼兒根據漫畫表演)既使活動動靜交替。增加了活動的趣味性,讓孩子在笑聲中體驗到漫畫的幽默風趣,也提高了他們的表演能力。

  四、再欣賞幾幅漫畫

  師:其實這對父子就是漫畫家卜勞恩自己和他的兒子。他把在日常生活中和兒子之間發生的趣事畫成了漫畫《父與子》。我們剛才看到的就是其中的一幅,名字叫《特殊的圖畫》。今天我還帶來了好幾幅漫畫,我們一起來看看。

  1.欣賞漫畫《會移動的箱子》、《射擊》。

  師:請小朋友說說自己最喜歡哪幅漫畫,為什么?

  2.欣賞漫畫《處理糾紛》。

  師:看了這些漫畫以后,你覺得這些漫畫里誰做的不對?為什么?

  幼1:我認為這個孩子不對,因為他們兩個人不該告訴爸爸。

  師:應該怎么辦呢?

  幼1:應該自己解決。

  師:說得很有道理。這些漫畫里還有誰做的不對?為什么?

  幼2:我認為兩個爸爸不對,因為事情沒弄清楚,他們就打起架來。

  師:你的意思是說等事情弄清楚了再打架?你們有不同的想法嗎?

  幼3:我認為兩個爸爸不該打架,有什么事應該好好商量。

  師:嗯,說得很有道理。我們大人教育孩子不打架,自己要做好榜樣。

  總結:我們今天看的這些漫畫很有意思:有的漫畫滑稽好笑,有的漫畫還讓我們在笑聲中明白了道理呢。

  評析:第四個環節讓幼兒再欣賞幾幅漫畫。這樣開闊了小朋友們的視野。也讓他們進一步體驗到漫畫的特點。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談談和爸爸之間發生的趣事,并把這些趣事畫成漫畫。

  評析:孩子談論的內容來源于生活,他們有話可說。同時欣賞了漫畫后,他們在創作趣事時也很自然地運用了夸張幽默的手法。

  幼兒園大班美術優質課教案--父與子假日的第一天

  設計思路

  進入大班以后,孩子們特別喜歡看漫畫。一有空閑時間,他們就迫不及待地拿出漫畫書來看,常常不由自主地笑出聲來。漫畫也以它獨特的藝術形式感染著孩子們,它夸張的手法、幽默大膽的想像、簡潔的圖文、出乎意料的結局,正符合孩子們閱讀和欣賞的特點。因此,我選擇了漫畫欣賞這一新的教育內容,將美術欣賞與語言講述活動有機地整合起來,引導幼兒從藝術的領域去欣賞漫畫.從語言的領域去讀懂漫畫,使幼兒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的認識與想像。

  重點難點

  1.欣賞和感知理解漫畫作品,需要幼兒集中注意觀察,這也是能否達到目標的重要條件。因此,我從活動開始便設置了一個個懸念,直到結尾也就是高潮部分,我沒有直接揭曉答案,而是留給幼兒一個充分的想像空間。這樣,使幼兒的注意得以長久保持。

  2.了解漫畫特點對幼兒是有一定難度的,當然也不是一次活動所能完成的。因此,在活動中,我們不能空洞地將一些抽象的詞匯灌輸給孩子們聽,而是通過精心設計的提問和讓幼兒欣賞一些有代表性的漫畫作品,有機滲透在活動中。我還設置了漫畫墻作為準備和延伸活動,長期貼在教室里,使幼兒自己從中慢慢體會,不斷深入地了解漫畫。

  活動目標

  1.理解熳畫作品內容,嘗試運用語言和圖畫創編故事結尾。

  2.通過漫畫欣賞、初步了解漫畫的基本特點,更加喜歡漫畫這一藝術形式。

  3.養成細致觀察和大膽想像的習慣。

  活動準備

  1.漫畫書《父與子》一本,完整的4幅漫畫作品、不加背景的圖4一幅

  2.供幼兒續編添畫的作業紙每人一張、黑色水筆每人一根。

  3.布置一個漫畫墻,上面貼有許多有代表性的漫570) this.width=570;">畫作品(單幅的、連環的、黑白的、彩色的、有趣可笑的、充滿幻想的、諷刺褒貶的)。

  活動過程

  1.幼兒在漫畫墻前面自由欣賞漫畫。

  2.談話:小朋友,你們喜歡看漫畫嗎?為什么喜歡?(可根據幼兒回答歸納漫畫的部分特點:幽默,夸張;文字很少.小朋友、外國人不識字也能看懂;有彩色,有黑白;簡單,一目了然……)

  3.在理解作品的基礎上,再次感知漫畫的特點。

  介紹漫畫書《父與子》及作者,為幼兒理解作品做鋪墊。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本漫畫書。作者是德國著名漫畫家卜勞恩,卜勞恩很愛自己的兒子。常常把父子之間發生的有趣的事畫下來。介紹漫畫作品名稱《假日的第一天》,出示圖片1~3幅,引導幼兒觀察、講述。

  講述參考

  第一幅:假日的'第一天早晨。兒子還在睡夢中.爸爸和一個叔叔輕手輕腳地走進兒子的房間。要給兒子一個驚喜。

  提問:你從哪里看出來他們是“輕手輕腳”?還可以用什么詞?

  第二幅:他們輕輕地把兒子抬上了汽車。

  第三幅:兒子睡得可真香.還沒有醒。汽車開在馬路上.馬路上的人都奇怪地看著他們。父親把手指放在嘴上示意大家別吵醒兒子,指揮交通的警察也讓大家保持安靜。

  師:猜一猜.爸爸究竟要把兒子抬到哪兒呢?

  出示第四幅沒有背景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中兒子的表情,想像、講述。

  分組討論:每組一名幼兒將自己小組討論中最“驚奇、大膽、浪漫”的情景,講給大家聽。

  出示漫畫原稿,感受漫畫帶來的驚喜與幽默。

  提問:這是什么地方.景色怎么樣?

  講述參考:父親把兒子抬到了森林里(或公園里、牧場)。太陽出來了,兒子醒來一看吃驚極了:“咦,我是在夢中嗎?”他看到了……,以為在做夢呢。爸爸躲在樹后悄悄地笑了。

  4.教師和幼兒一起小結:假期到森林里玩正是兒子的心愿,這幅漫畫體現了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

  5.幼兒完整講述漫畫作品。

  延伸活動

  幼兒嘗試用漫畫的手法創作故事結尾。

  教師:今天,小朋友通過自己的想像,編出了和畫家不一樣的故事,非常了不起!我們也來做個小畫家,把你們編的故事畫下來,好嗎?給每個幼兒一張缺少背景的作業紙,幼兒創作漫畫結尾。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借助故事,引導幼兒關注蔬菜、水果的顏色;

  2.讓幼兒嘗試進行防編表達“變”的過程。

  活動重點:

  學習“喂奶牛吃xx顏色的蔬菜(水果)就會擠出xx顏色的牛奶”

  活動準備:

  1.PPT制作的故事繪本、去郊游的音樂;

  2.4種動物變色的相應圖片、4色水果、蔬菜的圖片、4色牛奶杯人手1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引發幼兒看故事的興趣)

  聽音樂進入活動室,小兔以懸念的語言告訴大家它碰到了神奇奶牛還發生了好玩的事情。引起孩子興趣后大家圍弧形坐下。

  二. 基本部分(看、聽、說故事)

  1.指導孩子安靜、按圖片的順序來欣賞故事;

  2.提問:你在圖畫中看到了什么?(幼兒自由討論回答)

  老師小結:看到這些小動物喝了這么多顏色的牛奶,發生了一些變化,有誰為這些神奇的牛奶取個好聽的名字。(幼兒回答,老師采納——“彩色牛奶”。

  3.邊看圖畫邊說故事

  ——請小朋友與老師一起邊看邊說一說這個神奇的故事吧。

  (1).小白兔拿的是什么?(胡蘿卜)什么顏色?(黃黃的)喂了奶牛吃后擠出什么顏色的牛奶?(黃黃的牛奶)小白兔變成了一只?(小黃兔)

  老師小結:神奇的事情就是喂給奶牛吃什么顏色的蔬菜,就會擠出什么顏色的牛奶,小動物喝了什么顏色的牛奶就會變成什么顏色。

  (2)再來看一看這位動物(小黑貓)喂給奶牛吃(綠綠的青菜)就擠出了(綠綠的牛奶)小黑貓喝了變成了一只(小綠貓)

  此后三環節主要是幼兒表達為主,老師引導幼兒說出XX色的蔬菜XX色的牛奶、XX色的動物。及對紫、紅色蔬菜(水果)的猜測(幼兒可根據情節自由回答)

  故事后小結:小動物高興極了,感謝奶牛為我們帶來了健康,帶來了快樂。

  4.貼圖學習句式。

  ——現在請中(5)班的小朋友來說一說這寫彩色牛奶是怎么來的:

  小白兔變色請一位幼兒上來老師引導說,小白兔喂奶牛吃黃黃的胡蘿卜,就擠出了黃黃的牛奶。(幼邊說物體邊貼圖片)

  用以上方法分男孩一次,女孩一次,全班齊說句式完成小黑貓、小花鹿、灰狐貍變色的三項句式練習。

  三. 結束部分:游戲(我來喂一喂)

  開火車帶幼兒到神奇的果蔬地里,自由采摘一種水果或蔬菜,(與同伴和老師說說自己拿得是…)老師示范拿紫紫的洋蔥喂奶牛就擠出紫紫的牛奶,老師喝了就變成了紫紫的宋老師,以顏色分成四組來喂奶牛,要求幼兒完整的說句式.拿著對應顏色的杯子喝了變顏色的游戲。

  活動延伸:現在紫紫的宋老師帶著這么多顏色的小朋友去找找還有什么其它顏色的食物吧,出發!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一通過談話,故事等內容,清楚,完整的表達自己得想法和愿望

  二了解一些有關服藥得簡單得常識.

  三更深一步了解爸爸媽媽得辛苦不易,愿意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得事情.

  活動過程:

  一情景表演,激發幼兒興趣.,引出主題.

  教師:小朋友,今天這么多爸爸媽媽來和我們一起玩,你們高興嗎?(這時手機響了)喂,是媽媽呀.恩,我得嗓子好多了,上午聽你的話喝了好多得水,現在不怎么疼了,你別擔心了,什么?現在9點了,哦,我差點忘了吃藥了,就吃一片對嗎?謝謝媽媽提醒我.我馬上就吃.你放心吧昂,媽媽再見!

  提問:

  1是我媽媽的電話,這兩天呀,囡囡老師得嗓子疼的厲害,都不敢說話了,難受死了.

  2你們知道我媽媽為什么給我打電話嗎?(對,媽媽擔心我了,她知道我最害怕吃藥了,所以打電話讓我按時吃藥呢)

  二通過談話,讓幼兒回憶自身經歷,并能用清楚,完整得語言進行經驗講述

  提問:

  1你們生過病嗎?

  2因為什么生的病啊?(感冒.咳嗽,嗓子疼,肚子疼)

  3你生病的時候是什么感覺啊?(難受,沒勁,想睡覺,咳嗽,就想讓媽媽抱著就好了)

  4那你生病得時候媽媽是怎樣照顧你得?(哄你吃藥,抱著你,晚上睡覺蓋被子***)

  5她得心情是怎樣的?咱們來問問小朋友得媽媽吧(很著急,很擔心,上班得時候都會想著,啊呀,我得寶寶現在好點了沒有呀,他按時吃藥了沒有呀?

  有沒有多喝點水啊)

  6小朋友,你說,媽媽上班就已經很辛苦了,還要照顧你,媽媽太辛苦了!

  7以前你的媽媽生過病嗎?他生病的時候會是什么感覺啊?(喝你一樣難受,沒勁,疼)

  8你和爸爸是怎樣照顧你媽媽得呢?

  三故事<媽媽生病了>

  教師:一個名叫丫丫得小女孩啊,他的媽媽也生病了,正好啊,他的爸爸出差了也不在家,就剩丫丫一個人在家,丫丫說,我都是大孩子了,就讓我來照顧媽媽吧.你們像不像知道她是怎樣照顧媽媽的呢?請聽故事<媽媽生病了>(出示范畫)

  故事中提問:

  1媽媽生病了,生病的媽媽好像一下子變小了,躺在床上哼哼唧唧弟弟叫.爸爸不在家,出差去了,那就只好丫丫來照顧媽媽了

  媽媽為什么一下子變小了?(生病的時候都沒有力氣,就想讓別人來抱抱自己,所以感覺就像個小寶寶一樣,恩,媽媽在撒嬌呢)

  2丫丫真像個媽媽.媽媽一叫,他就跑過去看媽媽,默默媽媽的腦袋,親親媽媽得臉,還給媽媽蓋蓋被子.丫丫還一會看一次表,一會看一次表,丫丫是看看吃藥得時間是不是到了.時間一到,丫丫就趕快去倒了白開水,再數數藥片,醫生說了,藥不能多吃,也不能少吃

  丫丫為什么老看表啊?(看給媽媽吃藥的時間是不是到了)

  為什么要按時吃藥,不能晚也不能早啊?(因為有些藥呀,它只能在你的身體里工作5個小時,到了點他就被吸收了,就要在吃上一些,讓他繼續工作,殺死細菌)

  為什么藥不能少吃也不能多吃?(吃少了不管用,殺不死細菌,吃多了就中毒了)

  丫丫知道得可真多呀,她多棒呀!

  媽媽看到自己得寶寶這么棒,他的心情是怎樣的?(很高興,想趕快好起來對嗎?)

  3可是,媽媽好像很害怕吃藥,磨磨蹭蹭的不肯坐起來,丫丫就像平時媽媽哄自己那樣哄著媽媽:媽媽乖,快起來吃藥,吃完了藥藥,病就好了.吃完了藥,丫丫還命令媽媽閉上眼睛睡覺.媽媽睡不著,丫丫就給媽媽唱歌聽,唱了一遍又一遍,直到吧媽媽給唱睡了.

  你猜后來媽媽的病好了嗎?

  后來,媽媽的病好了,媽媽遇見誰都笑著說;我生了三天病,我家的丫丫做了三天得媽媽.

  四小結

  1你喜歡丫丫嗎?為什么?(會照顧媽媽.)

  2你能像丫丫那樣照顧你的爸爸媽媽嗎?

  3囡囡老師相信,你們做的會比丫丫更好!

幼兒園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3月份的時候,孩子們再一次看到了雪,可這時的雪都積在了地上,雪花真正飄下來的時候,孩子們并沒有看見。為了能讓孩子們更清楚地看見,并能用手觸摸它,因此設計了此活動。

  活動目標:

  練習奔跑、跳躍、下蹲等動作,發展幼兒腿部肌肉的力量,提高反應能力,使動作更加敏捷。

  活動準備:

  “雪花”(用紙煎成,數量多),大灰狼頭飾

  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幼兒在音樂伴奏下,扭動身體和上肢,模仿冬天雪花飄的樣子。

  2.游戲“抓雪花”。

  教師向高處拋撒雪花,幼兒在雪花落地之前,努力把雪花抓住,可以跳起抓頭頂的雪花,也可抓身邊的雪花,但不能撿地上的雪花。反復游戲,比一比,誰抓到的雪花多。

  3.游戲“撿雪花”。聽音樂在規定時間里撿雪花,音樂停,把撿到的雪花交給老師,說說自己撿了多少。

  4.趕走大灰狼。

  把雪花揉成雪團。配班教師戴上大灰狼頭飾,大家一起打大灰狼,大灰狼四處逃竄,直至被趕走。

  活動延伸:

  教師可更換其他材料進行該形式的游戲,如拾樹葉、撿花瓣等。

  反思:

  幼兒活動的積極性很高,孩子們都意猶未盡,但是教師準備的材料不夠充分,應該大大小小都有,以免能力差的幼兒抓不到,教師還要多鼓勵孩子跳起來抓,發展跳躍能力。

幼兒園教案 篇7

  一、活動來源:

  班里有幾架小朋友自己家里帶來的一次性相機,他們可喜歡玩了。有一次戴毅陽拿著相機,東拍拍、西拍拍,嘴里還在說:"劉老師,笑一個!""曹老師,笑一個!""張逸,笑一個!"其他小朋友看見了,都說:"我也要拍!我也要拍!"……于是我便有了這么一個想法,利用他們濃厚的拍照興趣生成了這一主題活動。

  二、活動安排:

  活動一:和玩具一起拍照(活動已經進行過)在老師給小朋友拍照后,小朋友有強烈的自己為別人拍照的欲望,又從家里帶來了三個相機。在此基礎上,我們繼續生成了新的活動。

  活動二:給小花小樹拍照活動目標:

  1、自由探索,鼓勵幼兒到戶外去尋找春天。

  2、用拍照的方式開展游戲,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每位幼兒一個"相機"。

  活動過程:

  1、唱春天的歌。教師問:春天到了,小樹、小草變綠了,各種顏色的花開了,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2、游戲"照相"。大家做攝影師,觀察春天的植物,為各種顏色的花、小樹、小草拍照片。

  活動三:洗相片活動目標:

  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初步學著涂刷,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棒紙卡片若干,卡片上用白色油畫棒畫有花、草、樹。

  2、各色顏料,刷子,抹布若干,每位幼兒繪畫外套一件。

  活動過程:

  1、和幼兒一起帶著相機回到活動室,準備洗相片。

  2、展示相片的"底片"(棒紙卡片),引起幼兒的興趣,教師示范"洗相片"。用刷子蘸上顏料,輕輕地在紙上來回刷,全部刷滿顏料后,相片就洗出來了。

  3、輔導幼兒"洗相片"。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指導幼兒學著涂刷。

  4、展示照片:看我們貝貝攝影師的照片拍得多好!

幼兒園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熟悉音樂能大膽地模仿表現蓋房子的動作。

  2.能嘗試合作探索不同的房子造型,體驗舞蹈游戲的快樂。

  3.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

  能大膽地隨音樂模仿表現蓋房子。

  活動難點:

  能探索出不同房頂造型。

  活動過程:

  一、熱身部分(健康快樂動起來)

  二、出示PPT1(未完成的房子),讓幼兒欣賞。

  1.師:我們邊休息一邊來看看小陳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咦!你看到了什么?

  2.師:那你知道建筑師是怎樣蓋房子呢?

  師引導:請你來學學···的樣子,幼兒創編,教師提煉一起學做動作。

  三、播放音樂“蓋房子”幼兒感受

  1.傾聽音樂,音樂里是怎樣造房子的?

  師:陳老師帶來了一段音樂,你們來聽聽音樂里的建筑師是怎樣蓋房子的(引導幼兒了解歌曲中砌磚、抹水泥、蓋屋頂)。

  幼兒說教師引導幼兒創編動作。

  2.老師也來學學你們蓋房子的樣子,(聽音樂徒手),把高樓蓋起來。一起來吧!過程中教師可以語言提示幼兒創編不一樣的動作。教師示范引導。

  3.出示PPT2(房子變高)練習第二遍

  師:咦!房子有變化嗎?

  那我們得繼續加油,能干的建筑師他會創新,有不一樣砌磚、抹水泥的樣子呢。

  四、出示PPT3,探索不同的房頂造型(同伴合作變房頂)

  師:房子蓋好了嗎?幼:沒有,缺房頂

  師:那你是建筑師的話,你會蓋上什么樣的房頂呢?

  師:老師找來了許多房頂的照片,一看你喜歡哪個?能把他變出來嗎?引導幼兒創編(合作創編)

  五、隨音樂一起來蓋房子。

  1.師:那我們合著音樂一起來蓋一間漂亮的房子吧。(最后造型時教師拿相機拍攝特別的房頂,展示給孩子看鼓勵幼兒大膽創編。)

  2.再次完整練習,提升孩子不同的房頂造型

  結束語:各位小建筑師們大家辛苦了!擦擦汗,房子終于蓋完了,真漂亮,帶著這些精彩瞬間我們和班級其他孩子一起去分享吧。

  小百科:房一般指的是住人或放東西的建筑物。

幼兒園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能夠畫出簡單的小動物。

  幼兒在欣賞小動物的基礎上,學習畫出小動物。

  比比誰的設計的動物最漂亮。

  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錄音,ppt課件,水筆、記號筆、水彩筆、彩色卡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活動。

  身邊的小動物。幼兒通過回憶、講述,讓幼兒初步了解小動物。

  二、欣賞:小動物

  1、觀看《小動物》課件,教師適時提問:剛才小朋友說的只是眾多小動物中的一種,我的好朋友去世界旅游時,拍下了一些奇特有趣的小動物,你們想不想看看呢?你最喜歡里面的哪個小動物?為什么?

  2、小結:在我們的生活中有這么多小動物,它們各具特色。

  三、幼兒在欣賞小動物的基礎上,學習畫出小動物。

  四、幼兒創作繪畫

  1、出示老師設計的小動物。

  2、提出要求,幼兒臨摹小動物。

  五、作品展示評比:比比誰的設計最漂亮。

【【精選】幼兒園教案錦集九篇】相關文章: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錦集九篇04-04

精選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錦集八篇03-29

精選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錦集五篇03-28

精選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錦集五篇03-28

【精選】幼兒園社會教案錦集九篇03-27

精選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錦集10篇03-27

精選幼兒園社會教案錦集7篇03-27

【精選】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錦集7篇03-26

精選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錦集六篇04-04

精選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錦集八篇04-03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热久久九九这里有精品 | 日本乱人片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乱码不卡在线 | 中文字幕aⅴ日本欧美视频 一区二区日韩国产精品 | 欧美国产精品基地 | 日产日韩亚洲欧美综合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