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幼兒園教案范文集合6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教案 篇1
設計用意:
對我們幼兒園托班的小孩而言,他們對小動物的容貌、姿態及叫聲都十分的有興致,他們喜愛效仿小動物的叫聲,學做它們的姿態,依照我們班的這1年齡特征,我選取了小鳥這一小動物,使孩子能體會小鳥的形象,效仿小鳥飛的姿態。跟我們幼兒園托班孩子而言,領會一定的節拍對他們Music品德的整體提升有一定的好處,所以我設計了Music節拍《小鳥進窩》,讓孩子能初步體會Music節拍的慢和快。
教學內容:《小鳥進窩》
教學目標:
1、初步體會Music節拍的慢和快。
2、啟發孩子參與Music教學的興致。
教學難點及要點:能初步體會Music節拍的慢和快。
教學預備:磁帶、小鳥頭部裝飾
教學過程:
(一)以小鳥的叫聲導出教學課題
師:孩子,今日有一只動物到了我們的教室,聽,它是哪個?
(二)熟識Music
師:小鳥帶給我們1首歌!叫我們一塊兒來聽一聽吧!(幼兒教師放Music)小鳥唱得美妙嗎?(美妙)那我們給小鳥鼓鼓掌吧!(孩子拍手)恩~!小鳥講孩子拍手的聲音好好聽,小鳥啊想誠邀孩子與它一塊兒來表演,小鳥唱K,我們孩子拍手,我們一塊兒來開一個Music會吧!(幼兒教師啟發孩子聽Music拍手)孩子表演的好好,小鳥也愈唱愈開心愈唱愈快啦,我們此刻聽一聽小鳥是怎樣唱K的(放Music),此刻小鳥是怎樣唱的啊?我們又要開Music會啦,此刻我們拍手時要怎樣啊?(幼兒教師放Music啟發孩子聽Music拍手)
(三)聽Music節拍跟小鳥一塊兒飛
師:小鳥一個人飛太孤獨啦,我們孩子一塊兒來做小鳥與它一塊兒飛吧~!小鳥唱得快時我們飛得快,小鳥唱得慢得時候飛的慢,此刻我們孩子要一塊兒跟著小鳥聽Music飛啦,預備好了么!(孩子跟著小鳥聽Music飛)
(四)完結教學
師:聽!電話鈴響啦,電話里傳來了白兔的聲音:“小鳥小鳥!快出來和我們一塊兒玩啊!”哦!原本是叫小鳥們一塊兒到樹林里去玩啊!那我們便一塊兒飛到樹林里去吧!(幼兒教師帶著孩子一塊兒飛出教學室)
幼兒園教案 篇2
1、設計意圖:
中班幼兒處于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培養初步的閱讀理解能力,鼓勵他們自主閱讀,在閱讀中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是閱讀活動的核心目標。選擇《奧莉薇》這本圖畫書開展教學活動,首先是簡潔純凈的畫面有利于孩子們閱讀和理解故事,充滿童趣的生動情節,具有極強的吸引力。這些都為幼兒利用自己的經驗理解圖書,進行自主閱讀,講述故事提供了先決條件。同時,書中出現的兩幅名畫《芭蕾排演瞬間》和《秋天的韻律30號》也為幼兒欣賞和感受藝術之美提供了機會。為幼兒大膽模仿創造了可能。
2、活動目標:
(1)自主閱讀圖畫書,嘗試講述自己喜歡的情節,感受奧莉薇的精彩生活。
(2)在自由描繪秋天的韻律中,感受繪畫藝術的美和創作的樂趣。
3、活動準備:
·圖畫書《奧莉薇》和PPT課件
·廣告色、繪畫紙
4、活動過程:
(1)觀察封面,導入閱讀
─你看到了什么?
─這只小豬會有什么有趣的事情發生呢?
(2)閱讀圖畫書,講述畫面內容
①出示第2、3頁
─你發現了什么?奧莉薇怎么了?
─為什么會這樣?
②出示第4-7頁
─奧莉薇和哪些家人在一起?
─她和可樂之間有什么有趣的事?
③出示第8、9頁
─奧莉薇出門前會做什么事?
─你發現了什么?
④出示10-21頁
─晴天、雨天奧莉薇都做了什么?
─奧莉薇在博物館里最喜歡哪幅畫?
─猜猜她在畫前在想什么?
─讓我們也用五分鐘,畫一幅波拉克的《秋天的韻律30號》
⑤嘗試創意繪畫,鼓勵幼兒大膽用色,表現秋天的美。
欣賞、展示、交流并為自己的畫命名。
─奧莉薇會不會畫呢?又會發生什么呢?
⑥出示21-24頁
─媽媽看到奧莉薇的畫后說了什么?做了什么?
─你的媽媽會怎樣?
⑦出示25-28頁
─晚上睡覺前奧莉薇最喜歡做什么事?
─她做了個怎樣的夢?
(3)談話交流
─看看封底,猜猜奧莉薇又準備做什么?
─你喜歡奧莉薇嗎?為什么?
─你覺得奧莉薇是個怎樣的孩子?
閱讀區的活動:
1、展示《奧莉薇》系列圖書,感受她的快樂。
2、每人一本用自己名字來命名的自制圖書,記錄自己的一天。
活動拓展:
1、參觀美術館,欣賞藝術作品。
2、參觀歌舞劇院,觀看芭蕾舞表演。
3、玩沙游戲,嘗試堆砌立體建筑物。
幼兒園教案 篇3
教學過程:
一、教師引入“+”、“-”,解釋其意義。
1、依次出示實物圖片,教師啟發幼兒逐幅觀察圖片,并用
自己的語言講出圖意。(用三句話講述)例:樹上有5個蘋果,掉下來3個,樹上還剩下幾個?
2、小兔去拔蘿卜,先來了一只小兔(出示一只小兔圖片)過了一會又來了三只小兔(出示三只小兔圖片)問1只小兔再添上三只小兔是幾只小兔呢?(加號含義)之后,一只小兔的回家吃飯了,這時還剩幾只?如何表示?(減號含
二、實際運用。
教師利用手上乒乓球及蘋果,讓小朋友鞏固對加號及減號的理解
三、游戲“貓捉老鼠”
游戲背景(老師講述):小貓家里沒有糧食了,小貓很餓的,因此他決定要出去抓老鼠。
游戲過程:老師與小朋友圍成一個大圈而坐,一個小朋友拿著手絹,在圈外丟手絹扮老鼠,手絹被丟到老師背后的時候老師起來抓老鼠(引入加法的概念)。之后老師要吃小老鼠,吃掉一個,再吃掉一個(引入減法的概念)。老師與學生輪流換當小貓。
四、引導學生看圖列式。(老師出示相關卡片,引導學生列式。)
五、分組比賽“看哪組列的對”
老師出示相關圖片,學生列式,作對的小組可以得到一顆紅蘋果。
六,教師總結
幼兒園教案 篇4
游戲年齡:
19個月以上。
活動目的:
培養孩子大動作技能的提升。
活動準備:
一塊安全的開闊場地。
活動步驟:
1 站在離寶寶半米遠的位置,并用充滿快樂的語氣和寶寶說:"媽媽來抓寶寶了!"然后慢慢伸出手,到寶寶面前輕輕抱住寶寶的腰,說:"媽媽抓到了!"2 站在離寶寶一米遠的位置,再次重復之前的動作,并告訴寶寶可以躲避,走和爬都可以。
3 站在更遠的位置,用夸張的慢動作靠近他,走和爬都可以,然后再次"抓"住他。并讓寶寶說"來抓我呀"。
4 重復幾次后開始真正的追逐,在愉悅的情況下,可以多次重復進行。
網站溫馨提示:
此游戲可以充分鍛煉寶寶大動作的協調能力和技能的提升,也可以幫助寶寶充分釋放剩余精力,但一定要選擇安全的舒適的場地。
幼兒園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文言詞匯,了解“銘”的特點。
2、技能目標:學習本文托物言志的寫法。
3、情感目標:理解作者不慕榮利、保持高尚節操的愿望和不求聞達、安貧樂道的情趣。
4、能力目標:背誦、仿寫。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大唐的歷史上,有一位性格倔強的詩人,三十四歲那年,因為參加政治革新活動,正感到春風得意的他,一覺醒來卻被趕出了朝廷。十年后,召回長安后,因到玄都觀去賞桃花,寫了一首惹禍的詩:
紫陌紅塵扶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因為這首詩,他又被貶到連州。一貶又是十四年,等他五十七歲再回到長安時,玄都觀里的桃花已蕩然無存,只剩下一片亂草。這不怕惹禍老先生,又寫了一首《再游都觀》: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開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這個人求異心理很強干什么都想與眾不同,不肯人亦云。悲秋,從來就是詩人的職業病,他卻偏要反其道而行之,認為天高氣爽的秋天使人心胸開闊,更有詩意。我們一起來背誦這位老先生的詩。
1、背誦已學詩歌《秋詞》。(多媒體顯示)
2、請學生簡介作者。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唐代詩人。曾中進士,官至監察御史。他熱心贊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政治革新失敗后,被貶官降職多次。這篇《陋室銘》是他被貶為和州刺史時在任上寫的。 (多媒體顯示)
3、出示學習目標。(多媒體顯示)
4、簡介“銘”。
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銘”,后來就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
常見的銘有:座右銘、墓志銘。
5、韓愈說:“文章合為時而作,歌詩合為事而作。”這篇文章也不例外,請一同學介紹背景。
(可見,此文并非作者自命清高、孤芳自賞,而是憤世嫉俗之作。)
二、初讀課文。
1、欣賞課文錄音。
2、洪亮、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去掉標點)
三、譯讀課文。
1、對照注釋,理解文意。
2、學生相互質疑、解答。
3、提醒學生要注意的詞、句翻譯。
4、翻譯全文。
三、再讀課文。在理解課文意思的基礎上讀課文
1、要求:注意節奏、語調與感情,讀出韻味。
2、自己在書上畫出朗讀停頓(多媒體展示),先小聲自讀,再請同學朗讀。
3、注意句式特點(整齊、上口,駢句,結構相似,字數相同。對偶)
4、找出韻腳。(多媒體展示)
5、齊讀課文,說說對“陋室”總的印象。(陋室不陋)
6、陋室為何不陋?用文中的話回答。(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7、最關鍵的是哪兩個字?(德馨)
四、品讀課文。
1、作者“德馨”表現在何處?怎樣表現的?(用文中的話回答)(苔------勞形)
(分析:德在何處:中國文人中“君子”所秉持的道德修養和人格精神。
馨在哪里:不慕榮利、保持高尚節操的愿望;不求聞達、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運用比興手法。)
2、到這里來的人多嗎?,從哪里可以看出?(不多。“苔-----青”)
3、到陋室來的都是些什么人?(鴻儒)
4、作者為什么要寫自己的朋友是些什么人呢?(寫自己的朋友是博學之士、高雅之人,以顯示自己的“德馨”)
5、朋友走了之后他干些什么呢?(調素琴,閱金經)
講述:這里既有正面的描寫,又有反面的描寫;既有實寫,又有虛寫。正面描寫的.句子是:調素琴,閱金經,這是寫實,表現了從容、恬淡的生活。反面描寫的句子是: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這是虛寫,表現了對世俗生活的厭棄。
6、可以看出室主人的志趣如何?(高雅)(景、友、趣)
講述:作者是怎樣表現陋室不陋的呢?(多媒體展示)
五、悟讀課文。
1、作者明明在頌自己的陋室,為什么又寫“諸葛廬”、“子云亭”?
(以“廬”、“亭”比“陋室”,以“諸葛”“子云”自比)
2、作者自比“諸葛”、“子云”的目的何在?
(表明作者想從政治上和文學上都干出一番事業。)
3、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是個什么樣的人?(有遠大抱負的人)
4、通過描寫客觀事物,寄托、傳達作者的某種感情、抱負和志趣的這種寫法叫什么?(托物言志)(多媒體展示)
小結:作者先運用比興手法,由“山”“水”引出“陋室”;由“仙”“龍”引出“德馨”,點出文章中心;再運用類比,將自己的陋室和諸葛廬、子云亭相比,其目的就是把自己和諸葛亮、楊雄相提并論,其意不言自明。
5、文章以孔子的話作結有什么作用?照應了哪一句?
(再次證明陋室不陋,從而表明自己超凡脫俗的胸襟,同時又照應了“惟吾德馨”一句,以古代圣賢自比。)(照應“惟吾德馨”)
6、由此看來最后一句在表意上是“蛇足”還是更進一層?
(更進一層,是“德馨”的深化)
7、通過以上分析,可以悟出作者借這篇“銘”贊美簡陋的居室,要表達什么?
(不慕榮利、不求聞達、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山--仙名
何 陋 之 有
南陽諸葛廬 西蜀子云亭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無
絲
談 可 竹
笑 以 之
有 調 亂
鴻 素 耳
儒 琴 無 水-- 龍靈
往 , 案
來 閱 牘
無 金 之
白 經 勞
丁 形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托物
言志
六、誦讀全文,體會作者高尚的情操和不求聞達、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七、拓展延伸:讀先生美文,寫我輩心聲。
1、仿寫:《 銘》
2、課堂交流。
幼兒園教案 篇6
計劃意圖:
過新年是對付孩子來說是一件非常開心的大事。現在,固然新年還未正式到來,但在我們幼兒園已隨處洋溢著熱烈的新年氛圍。我們這些小小的托班寶寶也被這些景象和睦氛熏染了,他們也請爸爸媽媽帶來一些新年部署的質料,乃至請來媽媽把我們課堂里打扮得分外得美麗。
有寶寶帶來一棵新年樹,于是,孩子們天天來到幼兒園后,總圍在樹旁。他們用手輕輕碰到樹上的裝潢品,嘴里講著“這個是紅的,誰人是黃色彩的……”,此中有一些小包裝禮品狀的工具,這些寶寶竟也饒有愛好地猜著內里的工具“內里有糖的。”“有玩具寶寶的”……孩子們對此愛好實足,連系新課程中“新年樹”的主題,我便計劃了本次運動“過新年”。運動中主如果引誘幼兒在游戲與觀察中感知新年禮品的色彩,在看看、講講、玩玩、樂樂中體驗過新年的快活。
運動目的:
1、感知禮品的色彩,對色彩感愛好。
2、體驗過新年的快活。
運動預備:
禮品盒(紅、黃、藍、綠)多少、毽子(紅、黃、藍、綠)多少、新年帽多少、音樂磁帶
運動歷程:
一、引起愛好:
(師生每人戴一頂新年帽進課堂)幼兒手工制作
(課堂地毯上放有很多多少大巨細小,種種色彩的禮品盒)
師:寶寶,過新年啰!看,新大哥爺爺給我們寶寶送來了很多很多禮品,真開心呀!
二、觀察交換:
1、(圍坐)
師:寶寶們,我們一路來看看,你最喜好新大哥爺爺帶來的哪個禮品?
(引誘幼兒說出禮品的色彩特性)
(幼兒可團體自由說說:也可請個體幼兒說一說、認一認)
2、師:寶寶猜一猜,這些盒子里會有什么禮品呢?
—幼兒自由料想,先生確定每一個幼兒的設法主意。
三、游戲分享:
1、每個寶寶選一個小盒子,拆開看看小盒子里是什么禮品?
—幼兒拆禮品
觀察寶寶拆盒的歷程,合時地舉行引誘。
2、師:盒子拆開了,內里藏的是什么呀?(毽子)
這些毽子是什么色彩的呀?幼兒園教育隨筆(先生引誘幼兒觀察毽子的色彩,并講出毽子的色彩)
3、幼兒玩毽子
師:寶寶,我們一路和毽子做游戲吧!
(可接納多種要領分離玩種種色彩的毽子,如:拋毽子、頂毽子、踢毽子等)
如:我們先找一個朱顏色的毽子,“紅毽子,紅毽子,拋起來。”
4、寶寶們,新大哥爺爺送的禮品真好玩,過新年真好!
—放配景音樂《新年好》。
【有關幼兒園教案范文集合6篇】相關文章:
有關幼兒園教案范文十篇04-01
有關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范文五篇03-28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合集九篇03-31
有關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模板集合六篇03-28
有關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模板集合六篇03-27
有關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集合五篇03-26
有關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模板集合九篇04-04
有關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集合五篇03-31
有關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范文合集10篇03-30
有關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范文合集8篇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