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幼兒園教案模板集錦六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使幼兒初步認識數字1、2、3。
2.讓幼兒能用實物來表示1、2、3。
活動準備
1.卡通數字1——3。
2.大數字卡1、2、3以及相應圖片。
教學具圖片
教學具圖片
教學具圖片
活動過程
1.教師:1象鉛筆細又長,2象小鴨水中游,3象耳朵聽聲音,
我們請他們來做客。
那么數字寶寶是不是象鉛筆、小鴨和耳朵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出示數字卡
讓幼兒看看數字是否象兒歌中說的一樣,加深幼兒對數字的理解和記憶。
3.教師出示大數字卡,讓幼兒念出卡片上相應的數字。
4.用手指表示數字
教師:那么你會用小手表示1、2、3嗎?
教師帶領幼兒用手指表示1、2、3,同時糾正幼兒的錯誤手勢。
5.游戲:看實物出手指。
教師拿出相應數量的實物,讓幼兒說出數字同時用手指頭來表示其數量是幾。
托班計算活動——神奇的水(下學期)
活動名稱:計算活動——神奇的水 托班下學期
活動目標:1,通過活動感知不同類材料的東西。(木頭類、鐵類、塑料類、石子類)
2,初步了解水的神奇力量:東西放在水里有沉有浮。
3,喜歡觀察和做水的實驗。
活動準備:乒乓球、塑料玩具、石子、螺絲螺母和分類盒子(若干)
活動過程:一、出示各類材料
1,小朋友,你們看今天李老師準備了很多東西,我們先看看這個盒子里放的是什么。這個? 幼:乒乓球、……
2,這個盒子里的東西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是塑料還是鐵?幼:塑料
師:對,這個盒子里的東西都是塑料做的,這是塑料類的東西。(依次分類介紹)
二、沉浮實驗
1,沉的實驗:現在老師拿出來一盆水,我們放一個鐵類的東西,看看會有什么變化,鐵質的東西在水的上面還是下面?幼:下面
師:對,鐵沉到了稅的下面。
2,浮的實驗:現在我們再放一個塑料類的東西在水里,看看會發生什么變化,老師請一個小朋友從塑料的東西里選一個放水里。(幼操作)塑料的東西在水的上面還是下面?幼:上面。
師:對,塑料的東西浮在水的上面。
三、幼齊操作
師:我看到很多寶寶都在做實驗,現在老師看哪個寶寶坐得最整齊,先請他拿一個東西放水里,然后告訴老師你拿的是哪一類東西?是沉還是浮,F在請小朋友一起說說這是什么類東西?幼:塑料類(依次說分類,然后分批操作)
幼兒園托班數學教案:水果配對
活動目標:
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及認知的匹配,讓幼兒互相交流一下。
活動準備:
。、購買好4種以上水果若干(如蘋果、梨、香蕉、桔子等、西瓜、火龍果等等)。
2、果盆4個 。
。场⑺務聰祩。
。、圖片,卡片。
活動過程:
。、出示蘋果、梨、香蕉、桔子各若干只。
2、出示貼有蘋果、梨、香蕉、桔子圖案的果盆各一個。
。、讓幼兒自選一個水果,跑到相應的果盆前將水果放到果盆中,然后跑回。
4、每次都放對的幼兒獲得水果獎章一枚。
指導重點:
。、根據實物水果的形狀、顏色與果盆上水果圖案進行認知匹配。
。病⒆層變簩W說水果名稱。
活動結束:
小朋友互相探討,然后一起聽音樂,吃點心。
托班數學教案:認識數字寶寶1、2、3
幼兒園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為什么要學習《弟子規》?
2、弟子規的大概內容是什么?
教學重點、難點:
1、為什么要學習《弟子規》
2、弟子規的內容是什么?
3、有余力,則學文
教學內容:
學習《弟子規》的總序
“弟子規圣人訓 首孝悌次謹信 泛愛眾而親仁 有余力則學文”
教學時數:一課時
一、講解題目:
1、《弟子規》——先介紹原文的出處。原名:訓蒙文。故名思義;教訓啟蒙幼童的文章。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內容采用《論語》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悌??等文字編寫而成,后改叫《弟子規》。是啟蒙學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應有的禮儀與規范。特別講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2、老師念一句,學生重復一句。
3、老師念上句,學生念下句。
4、小組合作學習,比賽讀
二、講解內容:
弟子規—— 是(古代)小朋友必須要學習的內容。古人云:學有學業、退有居業。弟子規就是教育小朋友學習以外應該做到的事情。
圣人訓—— 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比如:孔子、孟子等。我們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稱為圣人。
訓:可以做為準則的話。指圣人對我們的教誨。
首孝悌—— 首:首要、頭,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順父母。舉例;父母生養我們、辛苦勞作,供給我們衣食住行。我們首先要孝敬他們。
悌:代表順從兄長。兄弟姐妹友好相處也就等于孝順了父母。
次謹信—— 次:次要、二,這里指第二件事。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謹和信。謹:謹慎。做事要慎重小心。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號,做人也要按著準則去做。不能任意隨便去做事。做事還要講誠信。不能欺騙別人,講信用。從小培養良好的品德,長大就不會染上不良的言行習慣。
泛愛眾—— 泛:廣泛。不是指單純的情愛。人與人之間要有愛,更要愛世間一切眾生、花草樹木,小動物、小昆蟲等。做人要有一顆仁愛之心。
而親仁—— 仁:指同情友愛,仁慈之心。我們要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們學習,使自己也能成為一個具有仁愛之心的人。
有余力則學文——當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備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時間,再去學習文化知識和技能。
小結:以上四條是做人的根本。不管你有沒有文化知識,但忠、孝、禮、義、信必須要做到。1、教師講一個故事:一個六歲的小孩,他不但學會了彈鋼琴,而且會說英語。每當家里來了客人,大人都叫他為客人表演。一天,他表演了節目后,大家都在贊揚他。他驕傲地說了一句語驚四鄰的話:“姥姥你是個大笨蛋,什么都不會!”客人愕然。
2、這個故事說明什么?(家長不能一味的培養孩子技能,但不知道學習技能的目的是什么?不是為了讓他表演,而是為了讓他有一計之長,將來好做事。)
3、他懂得做人的道理嗎?,懂得怎么去做事情嗎?
4、一個連自己的家長都瞧不起的孩子,他會虛心向別人學習嗎?
三、總結
為什么要學習《弟子規》?因為它是我們行動的準則。弟子規的內容是教育小朋友在家懂得孝順父母,兄弟姐妹友好相處。在外要敬師長、懂禮貌、講信用。和別人平等相處,不自私、不傲慢、愛大眾、愛國家、愛民族。在培養好了自己的品德后,再努力學習文化知識。我們能夠做到這些你就是一個優秀的人。 互動:請小朋友說一說你對《弟子規》的哪些方面比較感興趣?自己原來哪些方面做的不夠。
四、家庭作業:
請家長幫助熟念《弟子規》總序
《弟子規》入則孝
教學目標:
1、把孝心的觀念引入到小朋友的心田。
2、教育小朋友孝敬父母要從小事做起。不但孝,關鍵是順。
3、培養小朋友的感恩之心。
教學重點:
1、關鍵在落實上。一定要結合生活實際。
2、讓小朋友理解孝道的重要性。
教學內容:
《弟子規》入則孝
父母呼應勿緩 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 父母責須順承
教學時數:一課時
一、復習導入:
讓小朋友復習上堂課的內容:弟子規——總序。齊聲背誦。
師:大家背得太棒了,看得出大家都很喜歡,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弟子規》
二、學習、理解內容:
1、師:“誰能來讀一讀今天學習的內容?”
A、請2名學生讀
B、生評議
2、師:“理解有利于更好的朗讀和背誦,我們來學習一下這幾句話的意思。” 入則孝——過去古人非常講究孝道。晚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要到長輩的房間向長輩“請安”。入;也是指在家中。
父母呼 應勿緩——父母呼喚我們,聽到就應該馬上答應,不要慢慢吞吞,半天不回答。表現出一種無理的態度,或者有抵觸情緒,自己不高興就不應聲。比如;你正在看一個好看的電視,或者玩得正開心,父母叫你出來吃飯,你不答應。或者答應了半天還是不動。
父母命 行勿懶——父母讓我們去做事,應立刻起身去做,不可拖延偷懶;蛘吒吲d做就做,不高興做就不做。還有的小朋友和家長講條件,我做了你給我什么獎勵?這都是不對的!
父母教 須敬聽——父母在教育我們的時候,應該懷著恭敬的心去傾聽。不要漫不經心,愿意聽就聽,不愿聽就不聽。否則,就是一個不聽話的孩子。
父母責 須順承——小朋友有時做錯了事,家長會批評責備我們。我們要趕快承認自己的錯誤,虛心接受,不要讓家長生氣。有的時候,家長誤解了孩子,這件事明明不怨你,可家長沒搞清楚就責備你。作為晚輩,也不要急于辯解,等父母平靜了你再解釋。這才是真正做到了孝,而且順。
三、結合生活實例講解:
1、生活中有很多實例,父母呼喚我們;父母讓我們幫忙做事;你是怎樣做的?
2、請自己去思考:自己哪些地方做的不夠?
3、常常見到一些孩子,自己玩的很開心。父母讓其幫助做一點家務,他馬上說我還要寫作業呢!找借口不去做事。父母批評我們的時候,小朋友還嫌家長羅嗦,不高興聽批評。明明是自己做錯了事,還滿不在乎。故意惹父母生氣。這樣對嗎? 小結:父母撫養我們花費了很多辛苦,從小把我們養大,我們要用心去體會,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不能掛在嘴上,一句爸爸媽媽我愛你,是遠遠不夠的!要落實到行動上,就要從生活小事做起。
四、舉例說明:
母雞孵小雞的時候,母雞身體下邊放一堆雞蛋,它天天趴在這堆雞蛋上,用自己身體的熱量,去溫暖這些蛋。雞蛋吸收了母雞的血汗,慢慢變成了小雞。母親撫育我們的時候,也象撫育小雞一樣,非常艱辛。小的時候要喂奶、喂飯,換尿布,有病時背著你去醫院,半夜起來喂藥。風里雨里天天接送你去幼兒園。上學時為你拿書包,為你撐雨傘。做好了飯菜等著你回來吃。父母總是把最好吃的東西留著給你,可是我們的小朋友是否也能把最愛吃的飯菜留著給父母吃呢?不要以為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我們要對父母有感恩之心,有報答之愿!有的小朋友說等我長大了有工作了就去撫養他們。世人說:“什么都能等,只有孝敬父母不能等!”讓我們從今天就開始孝敬自己的父母。為他們做一點事。
1、提問:你的父母最喜歡吃什么?干什么?請小朋友回答!
2、不知道的小朋友回家問自己的父母,喜歡吃什么,干什么?
3、我們能從哪些方面關心自己的父母?
五、家庭作業:
今天回家吃飯時為母親盛一碗飯,或者為父親倒一杯水。幫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比如:擺放碗筷、洗碗、擦桌子、掃地、倒垃圾。洗衣服、晾衣
服、打掃房間。澆花、買菜、學做飯。
為父母捶背、按摩、倒洗腳水。可以根據情況任選一樣來做。
《弟子規》入則孝第2段
教學目的:
1、對前2節《弟子規》知識做以梳理,進行匯報。
2、教會學生在家應該掌握的一些禮節、與盡量做到的事項。
3、培養學生熱愛自己的國家、自己的民族,了解民族的一些生活習俗等。培養學生的禮貌習慣和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會學生在家應該掌握的一些禮節、與盡量做到的事項。
2、培養學生熱愛自己的國家、自己的民族,了解民族的一些生活習俗等。培養學生的禮貌習慣和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
教學內容:
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
教學時數:一課時
一、導入
師:“通過前2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很多關于孝的行為,“百善孝為先”對于孝,我們光做到這些還遠遠不夠,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入則孝”的第2段
二、初讀文,解答疑難字詞。
1、自瀆一遍這一段文字,有沒有不理解的字詞,我們共同來交流學習。
2、解答疑難字詞。
三、精讀文,結合生活實際了解文字含義。
學習第二段:冬則溫夏則清 晨則省昏則定 出必告返必面 居有常業無變
1、齊讀文字。
2、指名說說這段文字的意思。(兩名
3、提問:冬天該怎樣送去溫暖?夏天該怎樣送去涼爽?早晨該怎樣去請安?夜晚該怎樣伺候父母安眠?
4、師述:這一小節還蘊藏著一個小故事呢,你們想聽嗎?
5、學生(昂)講《二十四孝故事》“扇枕溫衾”。
(一)冬則溫夏則凊
黃香九歲的時候,冬天時會在父親睡覺前,先幫父親將床鋪溫熱再請父親去休息,夏天時會先將草席搧涼,再請父親躺下.這里的同學有很多都不到九歲,所以如果你們能做到這項,就比黃香還要棒了.
提問:
1.我們現在科技很發達,所以夏天的時候父母
睡覺前,我們可以幫父母做些什么事
學生:「開電風扇,開冷氣」
2.冬天的時候父母睡覺前,我們可以幫父母做
些什么事
學生:「用電毯,電熱器」
延伸
1.夏天時天氣很熱,我們可以怎樣侍奉父母
2.冬天時天氣很冷,我們可以怎樣侍奉父母
(二)晨則省昏則定
早上起床的時候要先向父母問早,傍晚回家的時候要向父母報告今天在學校發生的事情,讓父母安心.
晨則省:
現在很多同學早上都賴床,父母叫他起床還會發個起床氣,對父母大呼小叫,出門時東西不整理好,到學校還要叫父母送東西過來.
延伸:早上起床除了要向父母問好外,還要自己起來,把東西打點好,衣服穿好,書包收好,如果能幫忙父母準備早餐就更好了.
昏則定:
很多同學ㄧ回家就看電視,打電動,不理會父母,要多和父母聊天,讓父母親知道你做哪些事情 交了哪些朋友 安父母親的心.
(三)出必告反必面
出門時要告訴父母我們要去哪哩,若臨時有事,父母親又剛好不在,可以打手機或留紙條.
回家的時候要先問候父母親,或告訴父母「我回來了」.
延伸:上學時對師長也要做到出必告反必面,去上洗手間的時候要舉手告知,同學受傷去保健室也要請同學帶話回來.
故事:
曾經有學生因為跟同學吵架就躲到屋頂上沒有回來上課,讓老師很擔心. 有學生上課時陪同學去學務處集合,讓老師找不到人,還用廣播系統找人.
(四)居有常業無變
生活作息要規律,早睡早起,不要三更半夜才睡,像寫作業不寫拖到半夜才完成,或玩電動玩到很晚.
大人的事業是工作,學生的工作是學業,所以平常要認真,不要讓成績一落千丈,害父母擔心.
四,故事說理
(一)扇席溫被的黃香
1.引導發問:
(1)黃香在夏天很熱的時候,如何照顧父親 冬天很冷的時候,又是如何做呢?
(2)黃香除了照顧父親外,剩余的時間都在做什么(用功讀書)
(3)黃香被派到魏郡當太守時,做了什么善行?
2.給小朋友的話:
(1)黃香在他9歲時就懂得照顧父親,你們一定也可以,如拿報紙,倒水,按摩,捶背等.
(2)黃香用功讀書,做好事榮耀父親,這也是孝順的行為之一.
(3)難能可貴的是他見大家有難,還把皇帝給他的賞賜全部捐出來幫助鄉里,這些錢不是不見,而是變成什么了?變成給所有人的恩德,這些恩德則讓大家念念想著回報,以及對他的敬重(做到了弟子規的泛愛眾而親仁).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想像、與同伴共同設計一系列慢動作。
2.培養幼兒身體培養協調性及控制力。
3.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4.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活動準備
1.一處較寬闊的場地。
2.一段卓別林電影的快鏡頭錄像,一段跑步沖刺時的慢鏡頭錄像。
活動過程
1.觀看錄像。
——觀看卓別林的快鏡頭動作,說說他的動作與我們平時做的動作有什么不同。
——觀看跑步沖刺的,慢鏡頭動作,說說它與快速跑動時的動作有什么不同。
2.模仿跑步動作。
——引導幼兒想像跑步時的樣子。
——請幼兒用慢動作表現跑步的樣子。
——請幼兒盡自己所能,用最慢的動作表現自己到終點處沖刺時的樣子,還可加上用身體碰觸終點線或雙手舉起歡呼的動作。
——引導幼兒互相欣賞,說說誰控制,慢動作最有辦法。
3.猜猜這是什么運動項目。
——引導幼兒按自己的意愿用慢動作來表演各種運動項目,如跳高、游泳、騎車、滑冰等,互相猜猜這是什么運動項目。
——請幼兒聽到信號后做“凝固”狀,使身體保持剎那間的姿勢。
——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做慢動作的感受。
幼兒園教案 篇4
一、 活動目標
1. 通過活動,逐步體會大家一起玩的快樂。
2. 懂得玩別人的玩具,要先征得別人的同意,學習與同伴友好地一起玩。
3. 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4. 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二、 重點與難點
1. 玩具大家玩。
2. 友好地玩。
三、 材料及環境創設
1. 每人自帶一件玩具。
2. 大皮球若干(如全班人數)。
3. 與大班老師聯系,擬定和大班幼兒共同玩皮球的計劃。
四、 設計思路
現代獨生子女家庭的孩子,他們擁有許多玩具,但常常因缺少玩伴而不會與人分享玩具,和別人一起玩。本活動設計,讓幼兒將自己的玩具帶到幼兒園和同伴一起玩,和大班哥哥姐姐一起玩,在活動過程中,使其體會分享的快樂,并從中激發幼兒交往的.愿望,培養幼兒初步的交往能力。
本設計僅僅是一種思路。在日常教育中,老師可抓住時機,多設計這類活動,使幼兒在反復的情緒體驗中,形成正確的觀察。
五、 活動流程
激發情緒,介紹玩具,看別人玩——體驗情緒,和同伴玩,和大哥哥一起玩——形成理念,大家一起玩才快樂
。ㄒ唬 介紹各人的玩具
1.讓每個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玩具(是什么,怎么玩)。
說明
(1)教師可讓幼兒邊介紹邊示范玩,以激發 幼兒玩的興趣和愿望。
(2)教師可邊介紹邊將玩具歸類,如電動玩具、長毛絨玩具等等。
。ǘ 玩玩具。
1. 幼兒相互交換玩具,大家一起玩。
說明
老師不提示,讓幼兒自然地交換玩具,互相交往。
2.講評。
說明
(1)你們每人帶來幾件玩具?你玩了幾件玩具?怎么能玩到那么多的玩具?
。2)請玩得多和玩得少的幼兒都來作一下情境表演,讓幼兒討論想玩別人的玩具時,應該怎么辦?
。3)老師小結:要玩別人的玩具,先要有禮貌地向他借,征得對方同意后才能拿,并要有禮貌地說謝謝。
3. 幼兒多次交換玩具,大家一起玩。
說明
教師可小結:大家交換玩具,一起玩是很高興的,以后還可把自己的玩具帶給大家玩。
教學反思:
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都可進行這類活動教育。幼兒只有在不斷的情緒體驗中,才能形成正確的觀念。
小百科:玩是一個漢字,本意是以手玩弄,通過獲得非直接利益來娛樂自身,玩耍,玩弄等。
幼兒園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在語言活動的基礎上,將科學活動和藝術活動整合在一起,萌發幼兒初步的與人交往意識。
教學目標:
1、愿意和同伴一起參加老師組織的《找朋友》游戲。
2、學習按顏色分類,有初步的與人交往意識。
教學準備:
魔術袋一個,蘋果若干,蘋果標志(紅、綠兩色)每人一個。
教學過程:
1、大家圍坐在一起,老師拿出魔術袋讓幼兒摸摸、聞聞、猜猜、看看魔術袋里是什么?
2、談話:
、盘O果是什么顏色的?蘋果的氣味怎樣?味道怎樣?
、茖W說:紅的、綠的、香噴噴、酸酸的、甜甜的。
3、游戲《找朋友》。每位幼兒拿一個自己喜歡的蘋果標志,請老師幫助粘貼在手背上,彈奏歌曲《找朋友》,幼兒邊唱邊找朋友。(此游戲可反復進行)
⑴找和自己顏色相同的蘋果朋友;
、普液妥约侯伾煌奶O果朋友。
4、游戲結束,大家一起吃蘋果。
延伸:
1、請每位幼兒自帶一個水果來幼兒園,大家一起認一認、嘗一嘗,學會與人分享。
2、學習歌曲《大蘋果》。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夠進行簡單的半開放式主題對話交流,學習掌握句型“我把餃子給xx吃”,并能進行句型仿編:我把xx給xx吃。
2、通過活動,讓孩子學會分享勞動成果,培養幼兒熱愛家人的感情。
活動重點:
能夠進行簡單的半開放式主題對話交流,學習掌握句型“我把餃子給xx吃”。
活動難點:
學習掌握句型“我把餃子給xx吃”,并能進行句型仿編:我把xx給xx吃。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幼兒在生活中吃過餃子,已經了解一些相關知識
2、物質準備:兒歌《包餃子》、實物餃子、小朋友做好的橡皮泥手工餃子、水果模型、小動物模型、家庭成員的手指偶
活動過程:
一、點名法檢查助聽器的工作狀態。
聽到名字的小朋友和老師擊掌問好。
二、活動導入:播放兒歌《包餃子》,然后做手指操,直接引出主題。
羊媽媽,(雙手比自己,一蹲一站)
包餃子,(一只手把另一只手的五指往內、往外來回扳)
中間突起,(雙手握拳)兩邊翹(大拇指、小指升起,作”六”的手勢)
有的像小船,有的像*(兩只手半舉并左右搖動)
師:兒歌里,羊媽媽包什么?
幼:羊媽媽包餃子。
三、出示實物餃子,進行簡單的半開放式主題對話交流。請幼兒觀察、講述餃子的外形特征,并用自己的語言講述自己吃餃子的經歷。
師:小朋友們看一看,餃子長什么樣子?
幼:餃子像小船,像*,還像橘子瓣兒……
師:你們吃過餃子嗎?什么時候吃的?
師:冬至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吃餃子,要不然,耳朵都凍掉了。
師:餃子好吃不好吃?餃子里面有什么?
幼:餃子很好吃。餃子里面有各種各樣的餡兒。有雞蛋,有韭菜,有肉肉……
師:你們喜歡吃餃子嗎?你們會不會做餃子?
……
四、請小動物吃餃子,練習句型:我把餃子給xx吃。
師:“喵喵喵”,小貓來了,它說它聞到小朋友做的餃子真香!它也想吃餃子,誰想讓小貓吃餃子?
師:小貓說:謝謝你,你的餃子真好吃。小狗小狗,你怎么了?你也想吃餃子嗎?那么誰想讓小狗吃餃子?
。ㄒ龑в變壕毩暠磉_:我把餃子給xx吃。)
五:學習仿編:“我把xx給xx吃”的句式。
通過“我愛我家”游戲,學習仿編句式。幼兒通過教師引導學習仿編句子。我們也請爸爸媽媽吃水果吧?如:我把蘋果給爸爸吃。我把香蕉給媽媽吃……
六、老師總結,活動結束。
活動延伸:
在家中和家人一起包餃子,體驗自己動手制作食物的快樂。
【有關幼兒園教案模板集錦六篇】相關文章:
有關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錦四篇04-01
有關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集錦九篇04-04
有關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集錦10篇04-04
有關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集錦5篇04-01
有關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模板集錦5篇03-31
有關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集錦5篇03-31
有關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集錦八篇03-30
有關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集錦八篇03-30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九篇04-01
有關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10篇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