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教案

時間:2021-04-04 14:36:35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有關幼兒園教案錦集八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教案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幼兒園教案錦集八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一 活動目的:

  1. 直接感知上下、前后、里外等空間方位,學習有關方位詞。

  2. 教育幼兒能按命令行動,遵守紀律。

  二 活動準備:

  1. 黑貓警長的頭飾、服裝、電話。白貓頭飾(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

  2. 桌、椅、床、盒、玩具水果。掛圖一幅(教師自制,將老鼠畫在不同的位置,以便幼兒觀察)。

  3. 磁帶〈〈黑貓警長〉〉,錄音機。

  4. 請3位大班的幼兒扮演老鼠。

  三 活動過程

  (一) 以音樂〈〈黑帽警長〉〉引入,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二) 通過尋找,初步感知上下、前后、里外的空間方位。

  1. 組織幼兒玩〈〈黑貓警長〉〉的游戲。

  (1) 教師扮演黑貓警長,接聽電話,得知丟失水果的消息,帶領白貓警士進行巡邏、尋找。

  (2) 提出游戲要求:

  a找到水果后講出準確的位置。

  b聽從命令。

  2. 引導幼兒用完整連貫的語言描述。

  (三) 引導幼兒觀察掛圖,進一步鞏固學習方位詞。

  1. 以黑貓警長接到新消息,有一群老鼠在偷東西,引出掛圖,讓幼兒觀察老鼠躲藏的位置。

  2. 請幾位幼兒講述。

  3. 教師與幼兒反復講述各個方位詞(上下、前后、里外)。

  (四) 通過玩〈〈捉老鼠〉〉的游戲,直接感知并正確運用各方位詞。

  1. 組織幼兒玩捉老鼠的游戲,提出游戲要求,交代游戲規(guī)則:

  a迅速找到可以躲藏的地方,并及時報告。

  b 行動是盡量不發(fā)出聲音,才不會嚇跑老鼠。

  c聽從命令,把老鼠一打盡。

  2. 幼兒游戲。

  (1) 教師利用電話與幼兒聯(lián)系,讓幼兒用方位詞說己躲藏的具體位置。

  (2) 老鼠出現(xiàn),幼兒聽命令,抓住老鼠。

  (3) 將老鼠抓回警察局。

  3. 請幾位幼兒說說剛剛躲藏的地方,鞏固對方位詞的正確運用。

  (五)以游戲的口吻:“下班了,明天再繼續(xù)抓老鼠”,結束游戲。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了解看病的主要過程,并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

  2、 知道醫(yī)生看病是常用的工具及作用。

  活動準備:

  1、 和附近社區(qū)醫(yī)院聯(lián)系妥當

  2、 “體溫計”、“聽診器”“壓舌板”“五官鏡”各一件

  活動過程:

  1、 帶入情景,引出主題

  小朋友今天貝貝沒有來幼兒園,她在家里不斷的咳嗽、流鼻涕,她和老師說她頭疼,喉嚨也痛。

  提問:小朋友,貝貝可能得了什么病?應該怎么辦?

  2、 交流探討看病的過程

  我們一起去醫(yī)院看看,請你說說看病的過程。

  (1) 掛號

  引導幼兒看他人掛號。

  提問:你看到他們在干什么!為什么要掛號呢?(知道掛號能使病人按次序看病,不同的病到不同的科室看)

  (2) 病人看病

  結合圖片提問:醫(yī)生在給病人看病的時候會問什么?

  醫(yī)生使用了哪些工具?這些工具名稱叫什么?

  有什么用?(教師在幼兒講述的過程中出示實物進行演示)

  體溫計——檢查有沒有發(fā)燒

  壓舌板——檢查喉嚨有沒有發(fā)炎

  五官鏡——檢查鼻子情況

  聽診器——檢查心臟跳動是否正常和呼吸時的聲音是否正常

  (3) 取藥

  結合剛才看到的提問:剛才病人是到哪里取藥的?

  (4) 打針

  取藥后又做了什么?誰給病人掛針?

  掛針后護士是怎么說的?

  3、 小結

  病人到醫(yī)院看病,先掛好,然后找醫(yī)生看病。醫(yī)生通過問話,對病人進行身體檢查,了解病情,最后開方取藥。病人安要求吃藥打針,病就會好了。

  我們回去給貝貝打電話,告訴她怎么做好嗎?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欣賞了解的基礎上,嘗試用剪、畫、貼的方法制作自己喜愛的面具。

  2、喜歡面具,并進行面具舞會,體驗帶上面具跳舞的愉快心情。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幼兒曾經(jīng)欣賞過的面具相應的圖片照片若干。

  2、各種材料剪刀、彩紙和膠水、油畫棒等。

  3、表演區(qū),(各種圍巾、彩帶、項鏈裝飾物品等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欣賞各種面具的圖片、照片,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面具的制作方法。 師:小朋友們這是我們欣賞過的面具,你們知道面具是怎么做出來的嗎?(幼兒回答教師小結)

  做面具先要做什么?再做什么?做面具要先將眼睛和嘴巴的地方剪空,再畫上或者貼上自己喜歡的圖案,裝上松緊帶,面具就做好了,可以戴了(主要根據(jù)幼兒自己的經(jīng)驗對制作面具的過程進行講述。選出其中最好的方案.)

  2、小結:剛才小朋友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這些方法都是可以做成面具的沒有挖空的方法,有剪貼的方法還有繪畫的方法都行。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引導幼兒相互討論,確定自己的創(chuàng)作主題。

  (1)師:今天我們班要開一個化裝舞會,小朋友們都要戴上自己親手制作的面具來參加舞會,你想做一個什么樣子的面具呢?你準備用什么方法制作自己喜歡的面具?(幼兒根據(jù)自己喜歡的樣子進行自由表述。

  (2)引導幼兒從制作動物、人物、植物和水果等面具,漂亮的還是滑稽的等方面進行思考,引導幼兒互相啟發(fā)確定自己的創(chuàng)作主題,以及制作的方法等。

  (3)引導幼兒觀察提供的材料,了解各種材料的作用,(提供各種鮮艷的各色彩紙、線繩剪刀、彩紙和漿糊、油畫棒,裝定機和松緊帶等)

  (4)幼兒自由進行面具制作,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2、教師交代需要注意的地方。

  師:請小朋友在做面具的時候,先想好自己想要的面具,想好是用貼的方法、畫的方法,還是兩種結合的方法制作面具。

  師:注意將不用的材料放回原來的地方。

  3、幼兒制作,教師指導幼兒完成作品。

  教師指導幼兒確定自己要表現(xiàn)的形象,提示幼兒裝飾的方法,幫助幼兒解決制作中發(fā)生的困難完成自己的作品。

  三、結束部分

  1、引導做好面具的幼兒到表演區(qū)進行化裝舞會,表演!

  2、小結活動情況下課!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做動物模仿操,活躍氣氛。

  “今天天氣真好,讓我們一起來鍛煉身體吧1

  2、學做游戲。

  (1)“寶寶們,看果園里的果子都熟了,媽媽帶你們到果園里摘果子去。可是去果園的路不好走,媽媽看哪個寶寶最勇敢。”

  (2)教師講要求,并請一名幼兒作示范:走過橋、鉆山洞、在墊子上打個滾將果子貼在身上,到終點大家一起幫忙將身上的果子取下來,放在小筐里。

  (3)將幼兒分成兩組做游戲。提醒幼兒取玩果子后,脫下坎肩交給下一個小朋友。

  (4)每次游戲結束后,教師和幼兒一起數(shù)一數(shù)筐里的果子,比比哪組最多為勝。

  活動反思:

  本節(jié)戶外活動,我們以故事導入,孩子們都特別的感興趣,激起了孩子們的探索欲望,孩子們穿上象征刺猬的背心就特別的開心,然后老師講解如何讓果果粘到小刺猬的身上,孩子們都聽的特別認真,在游戲過程中孩子們的積極性特別高,也都特別喜歡這個游戲,但是在滾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有的孩子掌握的動作技巧不夠好,不知道如何才能讓果果背到身上,我又讓幾個孩子進行示范,接下來孩子們都順利的背到了果果,大家都特別的開心。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會點數(shù)8以內的數(shù)。感受音樂中樹葉飄零的情景。

  2、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3、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shù)學題目。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學唱歌曲《樹葉》,感受音樂中樹葉飄零的情景。

  教學難點:能點數(shù)8以內的數(shù)并能說出總數(shù)。

  活動準備

  1、歌曲《樹葉》。

  2、繩子,見到,膠水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手指操活躍課前氣氛,談話導入內容。

  二、基礎部分:

  1、學唱歌曲《樹葉》。

  2、幼兒操作手工《樹葉拼畫》,沿著輪廓線撕下一片樹葉卡,將一根繩子的2頭粘在樹葉卡背后,制成樹葉掛飾。

  3、幼兒帶上樹葉掛飾,裝扮成“小樹葉”教師播放歌曲《樹葉》,“小樹葉”欣賞歌曲,說說自己聽到了什么。

  4、教師再一次播放歌曲,教師和幼兒一起輕聲哼唱,邊唱邊打節(jié)奏。

  師:秋天來了,樹葉紛紛落下來,許多樹葉碰到一起,他們會說什么,做什么呢?(每片“小樹葉”找一個伴,對小伙伴說一句話或者兩片“小樹葉”一起做件事。

  5、游戲:《許多樹葉在一起》

  (1)播放歌曲《樹葉》,教師將“樹葉”四散在場地上,讓幼兒邊唱歌邊自由做出樹葉飄落的動作。

  (2)歌曲結束時,教師說:“幾片樹葉在一起(8以內的數(shù)字),幼兒就幾個人圍在一起,待幼兒都站定后,教師挑選幼兒輪流進行點數(shù),說一說這一圈有幾片”樹葉“圍在一起,圍得對不對。

  三、結束: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氣氛很活躍,但是沒有掌握好全部幼兒的認知能力,導致有些小孩能理解本節(jié)課內容,有些小孩沒能更好的掌握8以內的點數(shù),游戲過于單一,應增加點難度,例如:教師可以敲擊鼓,敲幾下就代表幾片樹葉在一起,也可以請其他幼兒來發(fā)令,這樣更能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背景: 在一次戶外活動時,小朋友看到蝴蝶在花叢中飛來飛去忙著采蜜,他們對蝴蝶充滿了好奇,你一句我一句的在說:蝴蝶是從哪里來?它怎么會飛?它的.衣服怎么這么漂亮等等?為幫助幼兒能更好的了解蝴蝶,結合《美麗的春天》這一主題,我設計了這個語言活動,使他們對蝴蝶的生長過程有一個全面了解。

  活動目的: 1、能理解故事的內容,了解毛毛蟲變成蝴蝶的基本過程。

  2、學習量詞:個、根、顆、塊、片;學說短語:我吃了……

  活動準備 圖片教具:毛毛蟲一條,一個蘋果、兩根香蕉、三顆葡萄、四塊巧克力、五片樹葉;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情景。教師頭戴毛毛蟲頭飾,告訴幼兒,老師今天變成了毛毛蟲媽媽,做毛毛蟲可好玩了,你們想不想做毛毛蟲,一起來跟著媽媽爬一爬。

  2、分段講述故事,運用圖片幫助幼兒理解故事。

  毛毛蟲爬啊爬,爬地很累了,肚子餓了,就要吃東西了,我們聽聽毛毛蟲吃了什么?分段欣賞故事,邊講故事邊放多媒體。

  毛毛蟲的肚子餓了,吃了什么?

  根據(jù)幼兒回答出示圖片,重點指出吃的是什么顏色的什么水果,復習顏色,數(shù)數(shù),學習量詞:個,根,棵,塊,片。

  第一天,毛毛蟲吃了什么?吃了幾個?是什么顏色的?

  第二天,毛毛蟲吃了什么?吃了幾根?是什么顏色的?

  第三天,毛毛蟲吃了什么?吃了幾顆?是什么顏色的?

  第四天,毛毛蟲吃了什么?吃了幾塊?是什么顏色的?

  第五天,毛毛蟲吃了什么?吃了幾片?是什么顏色的?

  根據(jù)幼兒回答重點學習量詞。

  3、完整欣賞故事,理解毛毛蟲與蝴蝶之間的關系。(放多媒體)毛毛蟲吃了那么多的東西,吃飽后它會做什么呢?我們再來聽一遍故事。

  毛毛蟲吃飽了,肚子怎樣了?(不再咕嚕咕嚕叫了)它做了個什么動作(結個蛹把自己包起來好好地睡一覺)老師做動作,幼兒模仿。醒來后它發(fā)現(xiàn)了什么?(長出了一對美麗的翅膀)毛毛蟲就變成了什么?(美麗的蝴蝶)小結:毛毛蟲吃飽后長大了,結了蛹,睡一覺后變成了一只美麗的蝴蝶。

  4、情景游戲,復習故事內容。

  1)毛毛蟲跟著媽媽一起出發(fā)。

  2)第一天我吃了什么?引導幼兒學說“我吃了…”,然后邊爬邊找相應的實物卡片,模仿毛毛蟲吃東西,第二天——第五天游戲相同。

  3)毛毛蟲吃飽了,做了什么動作?跟著老師一起模仿毛毛蟲團緊身體結蛹然后變蝴蝶的過程。

  5、活動結束:

  我們都變成了美麗的蝴蝶了,來,我們一起飛一飛,天氣真好,我們到草地上去飛一飛吧。”帶領小朋友去場地上做“蝴蝶飛”的游戲。

  活動反思: 相對小班的孩子來說,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都是停留在表面上,思維特點是由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發(fā)展,看到美麗的蝴蝶,想到的也是自己所看到的表面上的、比較直觀的外表現(xiàn)象。本次活動,讓幼兒通過自己扮演毛毛蟲,在具體的情景中、在有趣的故事中讓幼兒知道毛毛蟲是吃了東西、睡了一覺才變成美麗的蝴蝶。活動中,運用游戲法讓幼兒對毛毛蟲五天吃的東西有了一個量的認識,在爬爬玩玩中學說短語,既符合幼兒好奇的天性,提高了口語能力,又達到活動的目標。

幼兒園教案 篇7

  一、活動時間:20xx年12月25日

  二、活動地點:本班教室

  三、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小年夜和小年夜的文化背景。

  2.中班孩子年齡特點在公共場所參加聚會的禮儀,讓幼兒充分感受節(jié)日的快樂氛圍,體驗與家長、老師、同伴共慶節(jié)日的快樂情緒。

  3.幼兒在集體生活中如何與人交流 例如:孩子在參加活動時大方,不扭扭捏捏

  四、活動前期準備

  1.教師準備:環(huán)境布置 策劃大型活動的整個流程 教師手繪玻璃櫥窗、為幼兒準備材料進行空間懸掛 裝飾

  活動宣傳:制作節(jié)日海報,設計邀請卡,及時把活動流程在博客中落實;

  2、幼兒準備:為幼兒準備節(jié)日盛裝(女孩子穿最喜歡的公主裙子扮演公主、男孩子穿襯衫馬夾 深色褲子,也可以打領結扮演王子) 幼兒 利用老師準備材料動手制作美工活動,進行裝扮教師,讓幼兒成為環(huán)境中的小主人

  3、家長準備:

  1、準備化妝品(當天寶寶都是由家長進行自由發(fā)揮式的化妝)

  2、準備當天聚餐需要的食物,我們按照學號順序分組進行準備、

  3、家長準備一道自己拿手的菜,帶到幼兒園和大家分享

  星期六我們一起共度圣誕節(jié),需要家長們準備以上物品當天帶到幼兒園,大家分工不同,讓我們一起完成簡單的食物制作,最后共享美味!

  如果您也想一展廚藝,歡迎您也帶一道拿手的菜品與大家分享!肉類、青菜類、燉菜、熗拌菜等,有此想法的家長請?zhí)崆案嬷蠋煟埌巡嗣谥芏绯繉懞媒探o班級老師(避免家長之間菜做有重樣)注:由于您帶來的食品是給孩子食用的,請保證食品的衛(wèi)生安全,

  家長帶來的菜一定要用微波爐盒子裝好,并且做好記號!

幼兒園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xiàn)象

  2、探索并記錄鐵罐子、塑料杯、木棒、紙船、指甲剪、石頭在水中的沉浮狀態(tài)

  3、激發(fā)了幼兒對沉浮現(xiàn)象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xiàn)象

  活動準備:

  鐵罐子、塑料杯、木棒、紙船、指甲剪、石頭、臉盆每組各一份,記錄表每人一張

  重點難點:

  探索記錄各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狀態(tài)

  活動過程:

  一、引入

  1、 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很多東西,我們來看看有什么?(展示各種物品)

  2、 今天我們要來當一當小小科學家,來做一個關于沉與浮的實驗,我們要把這些東西一個一個地放到水里面,來看看哪些東西會浮在水面上,哪些東西會沉下去。

  二、猜測

  在做實驗之前,我們先來猜一猜。(分別記錄幼兒對各種物體沉浮狀態(tài)的猜測結果)

  三、幼兒自主探索

  現(xiàn)在請小朋友自己來做一做這個實驗,把桌上的東西一樣一樣地放到水里,要輕輕地放,如果這個東西能浮在水面上,我們就在這個東西的圖片旁邊打勾,如果沉下去了就打X。

  四、檢驗猜測

  將猜測結果跟幼兒的實驗結果進行對比,然后教師與幼兒一起來驗證這個猜測結果是否正確

  五、總結

  1、你們知道為什么有的東西在水里會沉下去,有的會浮上來嗎?

  2、老師要告訴你們一個秘密:水里面有一種向上推的力量,能把輕的東西舉起來,讓在浮在水上,但是太重的東西,它就舉不動了,所以就沉在水底了。

  活動建議:

  1、記錄表中多一行空格,讓幼兒填寫自己的猜測,當幼兒做完實驗的時候可以自己進行對比。

  2、在講到沉與浮的時候要向幼兒明確“浮上來,沉下去”這兩個詞組的搭配,有的幼兒會弄不清楚。

  3、在幼兒實驗之前,要引導幼兒去發(fā)現(xiàn)怎么樣去做才可以又快又好,這樣幼兒在實驗的時候會有條理一些。

  4、實驗的材料盡量做到每組都相同,避免有些幼兒鉆空子。臉盆里的水要多一些,讓幼兒可以明確看到沉與浮的反差,水太少,浮在上面的東西也會感覺有部分浸在水下。

  自我反思:

  1、事先沒有明確“浮上來,沉下去”這兩個詞組的搭配,所以在實驗結束的時候,會聽到好幾個幼兒說“浮下去,沉上來”,這個問題是我事先沒有考慮到的。

  2、有幾組幼兒在做實驗的時候,出現(xiàn)爭搶實驗用品、拿杯子玩水、最后將紙船玩得變成紙漿的現(xiàn)象,這個是我事先沒有明確實驗的注意事項造成的,每一次活動過程中幼兒的常規(guī)問題還是要考慮到的。

  小百科:力指物體在流體(包括液體和氣體)中,各表面受流體(液體和氣體)壓力的差(合力)。公元前245年,阿基米德發(fā)現(xiàn)了浮力原理。

【有關幼兒園教案錦集八篇】相關文章: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錦集九篇03-30

有關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錦集8篇03-28

有關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七篇03-28

有關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錦集10篇03-27

有關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錦集7篇03-27

有關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錦集六篇03-26

有關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錦集九篇03-26

有關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錦集五篇03-31

有關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錦集7篇03-31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錦集九篇03-31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高清一本大道不卡视频 | 一区二区欧美日韩动漫精品 | 中文字幕紧身裙在线播放 | 亚洲а∨天堂手机版在线观看 | 日本综合另类欧美日韩 | 久久人精品婷婷香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