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教案

時間:2021-04-03 20:36:52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幼兒園教案范文6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實用】幼兒園教案范文6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目標:

  1、鍛煉幼兒多個器官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2、培養幼兒有愛護環境、保持環境整潔好習慣的意識

  3、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準備:塑料膠袋人手一個、垃圾(由大小厚薄不同的報紙分散四周替代)、積木若干個、教師鈴鼓一個

  過程:

  1、活動身體:幼兒隨音樂節奏跟著老師做自由舞

  2、商議活動進程:今天,老師帶你們來到了幼兒園的新操場上,看到了很漂亮的圖畫在地上,是不是?那小朋友,你們說,要是這里有很多垃圾在這里,還漂亮嗎?所以呢?今天我們中二班的小朋友來做個能干的好孩子,幫我們的幼兒園把垃圾清理干凈

  (幼兒自由商議,教師了解幼兒的想法)

  3、實踐操作:幼兒在場地上四散練習撿“垃圾”

  4、集中幼兒,教師對幼兒的成果進行評價:誰撿的多?

  5、游戲:能干的我

  (把積木分成若干組,幼兒分組進行,聽音樂指揮,音樂響,幼兒開始撿垃圾,音樂停,幼兒停止撿)

  6師生共同講評:比一比,哪個小組撿得多?

  7、教師小結:哇!我們中二班的小朋友好能干哦,都把垃圾撿得很干凈,累不累啊?那小朋友,你們說,在街上掃地的叔叔阿姨他們辛不辛苦啊?他們每天都把我們的環境都搞的很干凈很漂亮,是不是?所以啊,我們也要象他們學習,要好好愛護環境,保持清潔,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做一個健康的好寶寶,好不好?

  8、隨音樂回教室。

  教學反思:

  每一個“我”不僅是一個獨特的“我”,而且是一個不斷成長發展的我,對幼兒來說,發現自己的變化,知道自己的成長,可以幫助他們增加自信心,更好地認識自己和周圍的“人”。升入中班的幼兒,幼兒有了做哥哥姐姐的自豪感,同時也開始對事物的緣由有了新的認識和了解,并試圖自己來處理和解決問題,獨立性有了明顯的提高。他們很關心自己的同伴們如何看待自己,老師、家長如何評價自己,建立自己的社會地位有了初步的意識,羞恥心和榮譽感也逐漸增強。因此我們設計“我長大了”的主題活動,我們從多元的角度,讓幼兒回顧自己的成長變化,體會“成長”是一件神奇和令人興奮的事。

  小百科:能干,指有能力會做事。

幼兒園教案 篇2

  幼兒園大班兒歌教學:

  小蚱蜢

  小蚱蜢,

  學跳高,

  一跳跳上狗尾草。

  腿一彈,

  腳一蹺,

  “哪個有我跳得高!”

  草一搖,

  摔一跤,

  頭上跌個大青包。

  面對傳統兒歌,我們有時會有思維定勢,那就是學懂、學會是首要任務,其次是創編,教學設計都圍繞于此。學懂,即能理解意思,感受主題情感;學會,即能比較熟練地朗誦;創編和仿編,則發展創造性語言能力。但有些兒歌短小且看似簡單,主題不特別明顯,情感不突出,創編沒空間,有點不知從何入手。因此,當我選擇《小蚱蜢》這首兒歌時,嘗試這樣開展教學。

  審題與選材,以作者的視角把握作品、提取要素。《小蚱蜢》這首兒歌語言精練,節奏瑯瑯上口,蘊涵著韻律美;透過兒歌能感受到一只既調皮又有些驕傲的小蚱蜢的擬人化形象。這是我想挖掘的作品的兩大素材。

  組材與環節預設,步步深入去達成目標。為了讓幼兒感受兒歌的節奏,我嘗試通過有節奏地朗誦,注入新鮮的不同方式——對歌、加后綴詞、加樂器等,有遞進地反復深入內容,感受節奏,找到朗誦的快樂。而通過看指偶、聽兒歌、嘗試表演、模仿小蚱蜢語氣神態“腿一彈腳一蹺,哪個有我跳得高”等,讓幼兒感受小螞蚱的形象——作者不是以批判為主,傳遞的還是那個有點調皮和驕傲,且由此吃了一點苦頭的小蚱蜢,讓孩子在快樂中體味。

  這樣的兒歌教學,讓幼兒感受到兒歌可以來表演,兒歌可以有節奏地念,兒歌還能用不同的方法念。由此他們會感到學兒歌是件有趣的事,并將這種喜愛的情感延展到學習狀態中去,以這種喜愛的情感激活內心創想。

  活動目標

  1.體會兒歌的韻律,對好聽的兒歌產生興趣,愿意學習有節奏地朗誦。

  2.想像小蚱蜢驕傲時的語氣神態,創編動作大膽表演,感受自由表達的快樂。

  活動準備

  生活經驗:認識蚱蜢,了解其生活習性;底板和6幅圖;指偶;樂器圓舞板和雙響筒。

  活動過程

  1.熟悉蚱蜢。

  (1)老師給大家請來一位朋友,看看是誰?和認識的朋友打招呼。

  (2)小蚱蜢住在哪里?有什么本領?

  (3)小蚱蜢住在草叢里,那你們認識這種草嗎?(狗尾草)

  (4)小蚱蜢現在本領很大。可是在他開始學跳高時發生了一些事,想了解一下嗎?

  2.觀察指偶表演。

  (1)教師演示指偶,問:看出來發生什么事了嗎?

  (2)不知你們猜得對不對,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教師朗誦兒歌,小結。

  (3)和你們想的一樣嗎?你聽到小蚱蜢怎么會摔下來的?

  3.理解兒歌內容。

  (1)教師朗誦兒歌:仔細聽,小蚱蜢“一跳跳上狗尾草”,怎么一下又摔下來了?

  (2)出示圖片,教師用兒歌語言小結。

  (3)重點理解:小蚱蜢跳上狗尾草后,它做了什么動作?“腿一彈腳一蹺”是什么樣子的,來學一學。

  (4)小蚱蜢還說了句什么話?一起學學這句話,用驕傲的樣子說這句話。

  4.學習朗誦兒歌。

  (1)你們都想來演演這只有些驕傲的小蚱蜢,就來試試吧。教師念兒歌,幼兒表演。

  (2)幼兒學念兒歌。

  (3)嘗試有節奏地念:我們可以用什么樣的節奏來念《小蚱蜢》呢?

  (4)幼兒加上表情、語氣朗誦。

  5.嘗試變換方式朗誦。

  (1)接觸對歌。

  ①師幼對歌:對歌可以你念一句我念一句,大家對著念。愿意和我對歌嗎?

  師:小蚱蜢,學跳高。

  幼:一跳跳上狗尾草。

  ②師幼再次對歌:換一下行嗎?注意別忘了接上。

  ③幼兒分兩隊對歌,比比哪隊對得又快又好。

  (2)加后綴詞對歌。

  ①(出示小標記圓點)小標記來這里干什么呢?

  ②教師朗誦:小蚱蜢,學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狗尾草

  發現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你們都聽出來了,每一段都重復了最后三個字,你聽——

  小蚱蜢,學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狗尾草。

  腿一彈,腳一蹺,“哪個有我跳得高!”跳得高。

  草一搖,摔一跤,頭上跌個大青包。大青包。

  ③教師示范朗誦第二遍。

  ④幼兒嘗試念后綴,也來試試這種念法。

  ⑤討論:念“大青包”的節奏有點不一樣?怎么不一樣?為什么要慢下來?

  ⑥幼兒再次嘗試念后綴,節奏不同。

  ⑦分組對歌:幼兒分成A、B、C三組,加后綴詞對歌。

  (3)加樂器對歌。

  ①(敲擊圓舞板)還有好玩的事,小耳朵豎起來聽。這是什么聲音?誰發出的聲音?

  ②(出示圓舞板)學學它發出的聲音,跟著它的節奏學一學。

  ③請圓舞板跑進詩歌里打節奏,你會嗎?(出示3個圓舞板)

  小蚱蜢,學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圓舞板聲音X X X)

  腿一彈,腳一蹺,“哪個有我跳得高!”(圓舞板聲音X X X)

  草一搖,摔一跤,頭上跌個大青包。(圓舞板聲音X X X)

  ④幼兒拿出圓舞板。在小標記的地方配上節奏,一邊念兒歌一邊打節奏。

  ⑤完整加樂器對歌兩遍。

  (4)延伸:加雙響筒節奏。

  ①(出示雙響筒)這是什么?聽聽聲音。我的雙響筒可不可以也加入到兒歌里來呢?加在哪里?

  ②這幾種方法我們還可以去試試,讓兒歌念起來更好聽更有趣。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名稱:

  美術欣賞《向日葵》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欣賞美好事物的情感。

  2、培養幼兒審美能力和習慣,初步從自我審美的角度進行評價。

  3、引導幼兒欣賞著名靜物畫向日葵的造型和色彩,并大膽說出自己的感受。

  活動準備:

  課件、向日葵的掛圖、小幅向日葵圖畫若干、關于梵高的其他資料等

  活動過程:

  1、簡單提問、直接進入活動主題

  小朋友們,我們剛才看到的是什么啊?向日葵生長在什么地方?它為什么叫向日葵呢?

  2、重點不同的欣賞向日葵的其他作品

  欣賞完真實的向日葵,那我們起來看看畫中的向日葵吧。

  (1)這幅畫和我們平常畫的畫有什么不同?主要讓幼兒知道油畫的一些簡單知識和作品的名稱《剪下的兩支向日葵》

  (2)知道作品的名稱《剪下的四支向日葵》

  (3)向日葵是在哪里的?所以畫名就叫做《花瓶中的五支向日葵》

  (4)我們一起數一數一共有幾支向日葵啊?那給你它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吧?《花瓶中的十二支向日葵》

  3、欣賞《花瓶中的十四支向日葵》

  (1)優美音樂、充分欣賞。讓幼兒在優美音樂的烘托在自由欣賞作品。

  (2)逐步提問,深入欣賞

  這些都是一個畫家畫的向日葵,他特別喜歡這種植物。我們今天重點欣賞這一幅作品。

  提問:你感覺這幅畫怎么樣啊?讓幼兒自由說出感想。

  提問:畫面上有幾支向日葵?這些向日葵是在哪里的?花瓶、桌布分別是什么顏色的?(金黃色最能代表向日葵,同時也是畫家最鐘愛的顏色)每一支向日葵一樣嗎?哪里不一樣?它們都有什么樣子的?(畫家的線條有力,向日葵姿態優美)大的向日葵和小的向日葵有什么不一樣?為什么還有低著頭的向日葵?為什么畫家不畫成一個樣子的呢?向日葵象征了些什么?畫家畫這幅向日葵要告訴我們什么?

  4、請幼兒欣賞小圖片,相互交流。“你喜歡這幅畫嗎?它哪里畫的好?為什么好?”

  5、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用語言和肢體動作分別表示。“你看了這幅畫,心里有什么感受?”引導幼兒用肢體動作進行表現。

  6、介紹畫家的有關背景

  背景:荷蘭人,但生活在法國。享年37歲。在34的時候去向日葵情有獨鐘,繪畫向日葵十余多幅,畫家的所有作品都是在死后才被別人認可和接受的.,直到現在都影響是世人。

  家庭:出生牧師家庭、窮困;父親善良、樂于幫助窮人,有兄弟姐妹好幾個。

  性格:善良、勤奮、喜歡幫助別人、孤僻。

  提問:畫家梵高是一個怎樣的人? 你喜歡他嗎?喜歡他的哪些地方?

  活動延伸

  為幼兒準備了有關梵高的其他有關資料,以展覽的形式出現。讓幼兒更加生入的對畫家進行全面的了解。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會新單詞:Apple;pear;banana。

  2、注意發音的準確性和飽滿性,語調適合,能將單詞和實物聯系在一起。

  3、能熱愛英語,喜歡用英語表達,有自信心說英語。

  【活動準備】

  1、一個蘋果,雪梨,一個香蕉。

  2、三幅水果的圖片。

  【活動過程】

  1、教師引入話題“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吃什么水果呀?”引發幼兒興趣和討論后,教師適當停住“好的,但是我們今天先來學習幾個水果的新單詞,以后慢慢都學會,好嗎?”

  2、教師出示蘋果,孩子會用中文喊出名稱。老師可直接點頭并且示范“apple”,教師要注意多次示范發音,尤其注意觀察每個孩子發音,但不可用直接糾正的方法,可多次示范正確的讀音,讓孩子自己意識到并且模仿。

  3、同理示范香蕉和雪梨。

  4、教授新單詞完畢后,利用游戲鞏固和檢驗成果。玩“蘿卜蹲”游戲。老師可先示范,請三位小朋友上臺分別選取一個水果,然后將自己的水果念給臺下的小朋友聽。游戲開始,教師說中文,念到的水果就要馬上蹲下。例如“apple蹲,apple蹲,apple蹲完pear蹲。”不能馬上反應的孩子就要被罰下場,盡量讓更多的小朋友參與游戲。

  5、游戲完畢后,教師將三幅水果的圖片貼在教室的墻上,并且盡量使圖片隔離得有一定距離。然后老師念英文,孩子要根據聽到的英文去迅速觸摸墻上相應的照片,鍛煉孩子將單詞與實物聯系的能力。孩子熟悉后,可以請別的小朋友念英文,教師與別的小朋友觸摸圖片。

  6、學習完畢,教師可請小朋友品嘗水果。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復習10以內的數,認讀阿拉伯數字1~10。

  2、學唱歌曲《十個手指頭》,知道團結力量大。

  3、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4、發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學唱歌曲《十個手指頭》,知道團結力量大。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數字歌》、錄音磁帶歌曲《十個手指頭》。

  2、大字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活動過程

  一、說兒歌《數字歌》

  1、幼兒看幼兒用書《數字歌》,學說兒歌《數字歌》,結合兒歌認識阿拉伯數字1~10。

  2、口頭數數:從1數到10。

  3、幼兒操作幼兒用書《數字歌》,描寫阿拉伯數字1~10。

  4、教師出示大字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給幼兒介紹這些漢字,并與阿拉伯數字1~10對應起來認讀。

  二、學唱歌曲《十個手指頭》

  1、學唱歌曲《十個手指頭》。

  2、討論。

  (1)教師:在歌曲《十個手指頭》里說了什么?十個手指頭為什么什么都能做?

  (2)教師總結:十個手指頭齊心又合力,什么都能做。

  三、歌曲表演

  10個幼兒一組,每個幼兒扮演一個手指頭,隨著歌曲的播放表演歌曲《十個手指頭》,當歌曲放到最后的時候,每組的10個幼兒都要手挽手,做團結力量大的樣子。

  四、游戲:拔河比賽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有兩個目標:一是復習10以內的數,認讀阿拉伯數字1—10。二是學唱歌曲《十個手指頭》,知道團結力量大。本學期是幼兒讀學前大班,對于阿拉伯數字1—10,可以說人人都能會讀并且也理解他的數字意義。但就是寫的質量還差些。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特點和活動目標,本人在上課時,特別伸出一雙手,說:“今天老師有些頭暈,怎么數來數去,也不知道自己有幾個手指頭,誰能做做好事,幫幫老師數數,行嗎?”這下教室里沸騰了,張三說:“左邊五個,右邊五個一共十個。”李四說:“我早就知道了,五加上五等于十。”我看條件成熟了,就來個順水推舟,經過小朋友這么一說,我的頭現在不暈了。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吧,讓幼兒也伸出兩邊手從一數到十。目標—順利完成了。學習歌曲《十個手指頭》,主要是讓幼兒知道團結就是力量。第二環節讓幼兒欣賞歌曲《十個手指頭》,并根據歌詞內容提問,歌詞里說了什么?十個手指頭為什么什么都能做?然后讓全體幼兒分組,每組十個進行歌表演,當歌曲放到最后時讓每組幼兒手挽手,做團結就是力量大的樣子。最后討論還有什么事情是要團結起來才能做好的?不團結能做好事情嗎?隨后進行體育游戲“拔河”比賽,讓幼兒在游戲中進一步體會團結就是力量大。本活動中還存在不足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改進,爭取把教學活動完成得更好。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鞏固認識秋天的水果,知道水果有營養,對身體有好處。

  2.通過故事,知道吃水果前要注意衛生。

  材料提供:

  1、玩具小猴、神秘袋一個(里面放石榴、蘋果、香蕉、桃子、橘子各一個)2、課件、電腦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活動,。

  1、師:秋天到了,水果都成熟了,寶寶們愛吃水果嗎?你們都吃過哪些水果啊?

  寶寶:石榴、蘋果、香蕉、桃子、橘子……2、教師小結:你們吃過這么多水果,水果香香甜甜真好吃啊!

  二、摸水果游戲,知道水果有營養。

  1、(出示小猴和神秘袋)師:百果園里有許多果樹,那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可多啦!小猴尼尼最愛吃水果了,這不,他采了些水果,都藏在袋子里了,我們來猜猜它都采了哪些好吃的水果呢?

  (1)請一個小朋友上來摸一摸,并猜是什么水果.

  師:請你來摸一摸,這個水果是什么形狀的?摸上去是軟軟的還是硬硬的?你猜猜是什么水果?(拿出來看看)這個水果你吃過嗎?該怎么吃?是什么味道的?

  (2)再請一個小朋友上來摸,說出形狀、顏色讓其他人猜。

  師:請你來偷偷看一看,這個是什么水果?但不能直接說出來哦。我們讓其他寶寶來猜猜,你把看到的水果的形狀、顏色都告訴他們。(引導幼兒說說,讓其他寶寶猜。)猜出后的同時并說說各種水果的味道、吃法和營養價值。

  (3)再請幼兒來摸摸猜猜2、教師小結:每一種水果都有不同的吃法,有的水果是剝皮吃的,有的是連皮吃的有的子也可以吃的。吃水果對我們身體有好處,它能夠幫助我們補充各種營養,讓我們的身體更健康!

  三、講述故事,了解吃水果要講衛生。

  1、引出故事:小猴尼尼也和小朋友一樣很喜歡吃水果,可是今天不知道怎么了,他去了哪里?我們一起來看看。

  2、教師邊放課件邊講故事《干凈的水果真好吃》。

  (1)老師:小猴尼尼去了哪里?怎么會去醫院?

  寶寶:生病了,去看病。

  老師:它肚子疼,為什么會肚子疼呢?

  寶寶:感冒、吃壞了、不舒服了……(2)師:尼尼剛才告訴我說它剛才吃了水果就肚子疼起來了。可是吃水果怎么會肚子疼呢?

  (觀看小猴吃桃子手臟的圖片)你有沒有發現哪里不對啊?看看它吃水果的手上有什么?

  寶寶:手還沒洗就吃了,也不衛生。

  小結:手上有很多的細菌,不洗手吃東西,會把細菌吃到肚子里,引起腸胃炎。就得去醫院了。

  (3)(觀看水果臟就吃的圖片)再看看小猴尼尼吃的水果有什么問題?

  老師:水果上有什么?

  寶寶:水果上有臟東西。水果也沒洗就吃了,不衛生。

  小結:水果外面有很多農藥,需要洗掉。(沒有農藥就會有很多的小蟲把水果吃掉)特別是連皮吃的水果還可以用鹽水來泡一泡,這樣會更干凈。

  四、師生總結

  1、小猴尼尼因為吃水果不講衛生,所以就肚子疼生病了。我們一起來告訴它以后吃水果時應該注意什么吧。(師生一起總結)

  2、小朋友以后也要注意,可不能像尼尼一樣不講衛生羅!馬上我們就要來吃水果了,阿姨已經幫我們的水果洗干凈了,寶寶記得要把小手洗得干干凈凈哦!

【【實用】幼兒園教案范文6篇】相關文章:

【實用】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合集九篇04-04

【實用】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范文合集六篇03-29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范文四篇03-29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范文5篇03-29

【實用】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范文合集六篇03-28

實用的幼兒園社會教案范文7篇03-28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五篇03-28

實用的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范文五篇03-27

【實用】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范文合集9篇03-27

【實用】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范文七篇03-27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香蕉亚洲国产自在自线 | 亚洲高清电影免费一区二区 | 亚洲浓毛少妇毛茸茸 | 亚洲成a人v电影在线点播 | 久久亚洲精品永久网站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