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幼兒園教案錦集八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運用側面鉆的方法通過離開地面15——30厘米左右的山洞;
2.在游戲中體驗躲過危險獲得成功的喜悅。
活動重點:能運用側面鉆來通過離開地面的山洞。
活動難點:結合山洞的特點靈活變換鉆山洞的方法,學會側面鉆的正確方法。
活動準備:呼啦圈6個、椅子12把、竹制側鉆玩具4個、“食物”圖卡若干、貓的頭飾一個、背景音樂《鄉(xiāng)下老鼠》和《森林狂想曲》
活動過程:一、開始部分
情景引入:我可愛的鼠小弟們,今天媽媽要帶著我的鼠寶貝們去練習本領,因為,馬上要入冬了,所以我們必須要出去找些食物來準備過冬。鼠小弟們,在去之前,讓我們一起跟著媽媽來學本領,這樣我們才能躲過危險,安全回家哦。
師幼一起做準備操《鄉(xiāng)下老鼠》,重點練習腰部、腿部、頸部的動作。
二、基本部分
1.自主練習,復習正面鉆的動作
場地圖(1)
師:我們的本領差不多了,讓我們一起去找食物吧,看,前面有一些小小的山洞,我們能成功地鉆過去嘛?勇敢的鼠小弟們,快去試試吧!
幼兒鉆山洞
教師評價小結:鼠小弟們,你們真厲害,因為你們都成功地鉆過了小山洞,那你是怎么鉆的呢?
幼兒示范
小結:是的,對于這種緊貼地面的山洞,我們可以用正面鉆的方法。
2.自主探索離開地面的山洞的方法
場地圖(2)
師:剛才我們發(fā)現(xiàn),緊貼地面的山洞可以用正面鉆的方法,可是現(xiàn)在,我們的前面出現(xiàn)了一些離開地面的奇怪山洞,你們還能成功鉆過去嘛?
幼兒自主探索鉆洞方法。
師:你成功了嘛?你是怎么鉆的呢?
幼兒示范(正面鉆)
提出問題:原來你們用的是正面鉆洞的方法,不錯哦,但是還有別的方法,能讓我們鉆得更快些嗎?
師:我發(fā)現(xiàn)有一只機靈的鼠小弟有一個很棒的方法。我們來看看,他是怎么鉆山洞的。
幼兒示范。
師:原來,我們可以用側面鉆的辦法,跑到山洞前側過身子,一只腳先跨過山洞,然后頭和身子鉆過去,再跨過另一只腳,這樣就能以最快的速度鉆過山洞了。
讓我們一起來試試,跨腳,鉆過身子,收另一只腳。
幼兒原地學習側面鉆的方法。
幼兒再次嘗試:現(xiàn)在讓我們用剛才學到的本領再去試試,看看這回是不是可以更快些了呢!
小結:原來,這種離開地面的山洞,我們可以用側面鉆的方法,快速通過。
3.游戲:鼠小弟找食物
場地圖(3)
師:我們的本領也練得差不多了,現(xiàn)在,媽媽要請我們機靈的鼠小弟去找食物了。看!前面有四個山洞,他們有些緊貼在地面上,有些離開了地面,讓我們用剛才學到本領快速鉆過山洞,在山洞的那邊有很多美味可口的食物,每個鼠小弟請你找兩種食物再快速從山洞旁邊跑回家里來,因為,在食物的邊上有一只兇惡的老貓,聽見貓叫,請你趕快趴在地上裝死,不然被他發(fā)現(xiàn)了,他會吃了你的,所以找到食物趕快回來,不然媽媽會擔心的,記住了嘛?一定要注意安全哦!
幼兒游戲
三、結束部分
師:鼠小弟們,我們找來了那么多美味的食物,還成功躲過了老貓的追擊,看來,我們可以過個幸福快樂的冬天了,讓我們慶祝一下,跳個快樂的舞蹈吧!
放松運動《森林狂想曲》
結束!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引發(fā)孩子仔細觀察,練習講述自己看到的事物。
○練習說兒歌時吐字清楚,口齒流利。
○建立初步的安全意識,知道外出時不離開成人。
活動準備:《小鴨找媽媽》的flash、DVD機、電視
活動過程
一、觀看flash(集體觀看,教師注意幼兒的觀看姿勢)
互動問題:
1、畫面上有什么?
2、它們怎么了?小鴨子為什么哭?
3、其它的鴨子是怎樣做的?
教育要求:
1、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能描述出鴨媽媽帶小鴨子們去玩,小鴨子光顧著玩了,跑丟了,鴨媽媽找不到小鴨子了,急得到處找,到處喊,最后也沒有找到他們。
2、給幼兒思考的時間,尊重孩子的差異。由于自身的個體差異,幼兒觀看畫面、理解畫面的能力也不同,這時教師不要著急,要給能力差的幼兒思考的余地和時間。
二、討論講述(分組討論)
互動問題:
1、小鴨子為什么會跑丟?
2、鴨媽媽是怎么找小鴨子的?
3、小鴨子究竟去哪了呢?
教育要求:
1、對于孩子們的討論教師要仔細傾聽,并給予充分的肯定。
2、教師在巡視每組討論時,可以參與到其中一組,使幼兒更好的組織語言,學習用適當?shù)脑~語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或建議。
互動問題:
1、教師通過flash滲透兒歌內容。
2、教師帶動作朗誦兒歌,幼兒仔細傾聽。
3、幼兒逐句學說兒歌并帶動作表演。
教育要求:
1、教師在說兒歌時速度要放慢并帶有動作,使幼兒輕松記憶兒歌內容。
2、鼓勵幼兒大膽表演。
四、總結(集體討論)
互動問題:
1、我們外出的時候應該怎么做才對?
2、如果找不到媽媽了,我們應該怎么辦?
教育要求:
1、教師要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請幼兒結合自己的親身體會談談。
2、教師要滲透給幼兒相關的安全意識和安全小知識。
建議
○可以將兒歌改編成小故事,請幼兒來表演。
○可以請幼兒回家表演給爸爸、媽媽看。
○可以將此活動延伸,對幼兒進行簡單的安全知識滲透。
幼兒園教案 篇3
一、案例描述:
這天,我們正在學習認識“美麗的春天”,小朋友們學習參與的積極性很
高,你一句,我一言,大膽主動地談論著自己對春天的不同認識。忽然有一個女孩子站起來說:“我媽媽告訴我春天應該是花紅柳綠、鶯歌燕舞、姹紫嫣紅!”多好詞語呀!把春天描述得美麗極了!我馬上意識到這是一個教給孩子學習這些成語的良好機會,馬上讓孩子們跟著她一起念,一遍,兩遍……孩子們念得聲音卻越來越輕了,忽得聽到有個男孩子在嘀咕:“什么花紅柳綠、鶯歌燕舞,什么意思,聽都聽不懂!”原本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也隨之越來越弱了。
二、 案例分析:
在整個教育過程中,教師抓住教育的鍥機是對的,能利用生生互動,來引導幼兒互相學習這些優(yōu)美的詞語,充分體現(xiàn)教育的互動性,一開始教師的教育方法是對的,但最終在實施的過程中,又犯了一個較大的錯誤,教學中沒有讓幼兒充分感受一下到底什么是“花紅柳綠、鶯歌燕舞、姹紫嫣紅”,違背了新《綱要》的幼兒主動性學習的教學原則,完全采用的是傳遞---接受學習模式,減弱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我們應該看到,長期以來,我們以前的這種傳遞---接受學習模式能幫助我們有效地傳授系統(tǒng)知識,但隨著社會發(fā)展和人們的教學觀念的更新,其弊端日益明顯:
首先,從目標上看,它是一種認識型教學。它主要是為了實現(xiàn)認知目標,卻不讓幼兒充分感受一下,就是掌握記憶的知識,讓幼兒記牢三個詞語;
第二,從方法上看,它是一種灌輸型教學。以教師講為主,把教學看成被動的過程,幼兒不能離開教師的灌輸,教學就難免成為注入式;
第三,從師生的教學關系上看,它是一種“獨奏”型教學,往往是教師講,孩子聽;
第四,從過程上看,它是一種封閉型教學。它重教輕學,重知輕全面育人,不能結合實際來安排教學過程。教學與實際生活脫節(jié),與社會實踐脫節(jié);
第五,從結果上看,它是一種統(tǒng)一型教學。它不考慮幼兒的差異性,以統(tǒng)一的教學內容,一致的教學速度,一刀切的教學方式,相同的衡量標準面對全班所有的幼兒。這種期望所有的幼兒以相同的速度完成相同材料學習,并達到相同掌握速度的教學是不切合實際的。
三、 案例反思:
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首先要破除傳統(tǒng)的教學中只實現(xiàn)認知性目標的片面性,確立全面,主動發(fā)展的教學目標,即讓每個孩子都能在主動學習中,得到生動活潑的、全面的發(fā)展。那么實施什么教學策略讓幼兒進行主動性學習呢?
1、幼兒參與。即在教師引導下,孩子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的全部過程,使其外部學習活動逐漸內化為自身內部的兒智活動,從而獲得知識,發(fā)展智能,提高素質。
2、發(fā)現(xiàn)式的教學。即是在教師指導下,把學習的知識作為研究,探索問題的材料或工具,啟發(fā)孩子主動地探討知識的形成、應用和發(fā)展,培養(yǎng)孩子批判繼承,探索創(chuàng)新的能力。
3、個別化教學,是指在集體教學的條件下,適應并注意個性發(fā)展的教學,允許幼兒在學習材料、學習方法靈活地選擇,采用的評價方法也是彈性的,目的就是讓每個孩子都有成功的體驗。
我們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師講,幼兒聽”;“教師演示,幼兒模仿”;“教師表演,幼兒觀看”的做法,把幼兒的主動活動、積極活動放在首位,使他們在教育過程中主動意識、獨立意識和創(chuàng)造意識得到培養(yǎng)。在角色游戲活動中,我們提倡幼兒自由選擇、自主展開、自發(fā)交流;在體育活動中,我們創(chuàng)設條件,使幼兒能自由選擇器具,自由結伴組合,自己創(chuàng)造玩法。在教學活動中,我們重視幼兒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精神培養(yǎng)。避免“指揮式”的師生關系,教師要帶著
愛心走近幼兒,帶著微笑走近幼兒,帶著虛心走近幼兒,帶著慧眼走近幼兒,帶著理解走近幼兒,帶著鼓勵走近幼兒,帶著支持走近幼兒,帶著欣賞走近幼兒,你就會發(fā)現(xiàn):善于探究的幼兒個個是天才。
幼兒園教案 篇4
目標:
1.感知自己的變化,了解人是從小慢慢長大的。
2.探索測量記錄身高的方法,體驗長大的快樂。
準備:
幼兒自帶小時候的衣服、鞋帽、嬰幼兒時期的照片,事先在墻壁上畫好幼兒小時候的身高圖。
過程:
1.幼兒在生活區(qū)中自由試穿小時候的衣服。
2.了解成長的變化
①說說自己小時候的衣服現(xiàn)在還能穿上嗎?為什么?
②引導幼兒相互交流觀看各自小時候的衣物、玩具、照片,說說從爸爸媽媽那里聽來的自己小時候的趣事。
③量量自己長高了多少。
老師把你們小時候的身高記錄在墻上了,你們想知道現(xiàn)在比小班時長高了多少嗎?怎樣才能知道?怎樣把現(xiàn)在的身高記錄下來?幼兒探索討論多種測量方法,教師引導幼兒合作測量記錄。
展示每名幼兒做的身高記錄,幼兒在觀察比較中看出每個人都長高了。
3.討論:為什么小時候的你和現(xiàn)在的你不一樣?你有那些變化?你愿意變嗎?你希望自己變成什么樣的?
4.繪畫:小時候的我、現(xiàn)在的我、未來的我,畫完后布置“我的變化”的主題墻面。
延伸活動:
在娃娃家投放幼兒小時候的衣物、玩具、用具等;在語言區(qū)投放幼兒小時候的`相冊,幼兒自由交流兒時的事情教師與幼兒一起搜集小動物成長的圖書、圖片投放在益智區(qū),教師為幼兒提供可配對、可排序的動物成長卡。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熟悉故事內容并能復述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2.嘗試用語言、表情、動作來表現(xiàn)故事中人物、動物的形象特征。
3.能主動、大膽參加活動,體驗與同伴共同表演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表演道具:房子、動物頭飾等2.桌面教具:故事場景、動物桌面教具等3.音樂:快樂、舒緩活動過程:
一.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1.教師:陳老師的故事會開幕了,今天故事的名字叫《金色的房子》,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二、欣賞,理解故事內容1.欣賞故事第一部分,學習對話教師:這么美麗的房子里住著誰?來了哪些小動物,他們是怎么說的?
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表述小姑娘與小動物的對話,并能用各種動作、表情來表現(xiàn)小動物的特征。
2.欣賞故事第二部分,感受小姑娘的心情變化。
教師:小動物看到這么漂亮的房子,都想進去玩,小姑娘會同意小伙伴的請求嗎?為什么?
教師操作桌面教具講述故事,并運用提問、對話表演等方式,幫助幼兒了解小姑娘態(tài)度轉變的原因。
3.欣賞故事第三部分,體驗分享的快樂。
教師:小動物們玩的很開心,小姑娘會這么做呢?小動物愿意嗎?為什么?
教師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意見和看法教師講述故事結局三.完整欣賞故事。
完整欣賞故事,進一步加深對故事主題的理解四.故事表演1.介紹表演道具2.講解表演要求3.角色扮演4.評選最佳小演員活動延伸:
1. 小劇場進行故事表演2. 語言區(qū)進行故事復述3.棋類區(qū)進行故事棋制作。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
2、鞏固幼兒對已學幾何圖形的認識,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和思維能力 。
3 、誘發(fā)孩子們學習圖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 材料準備:若干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梯形卡片。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幼兒認識梯形寶寶的興趣。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中五班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它長著長長的耳朵,喜歡吃胡蘿卜……(出示兔子)。
師:兔寶寶想邀請我們班的小朋友去她的家參觀,小朋友想看看兔寶寶的家是什么樣嗎?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2、鞏固對已學的幾何圖形的認識。
師:原來兔寶寶的家是由各種幾何圖形組成的,那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幾何圖形吧。(重點突出梯形)
3、導入新圖形(梯形)
師:(出示梯形卡片)小朋友們都仔細觀察一下梯形有什么特征?(上短下長;上下兩邊平平的,有四個角,不一樣大。旁邊的兩條邊斜斜的像滑梯)
小結:上面的邊短,下面的邊長,上下兩條邊是平平的,旁邊兩條邊是斜斜的,這個像梯子和滑梯的圖形,名字叫--梯形。
師:小朋友們認識了梯形寶寶可梯形寶寶說我還有兩個小伙伴呢?
(出示直角梯形)它旁邊的一條邊是斜斜的,另一條邊是直直的
(出示等腰梯形)請一個幼兒用紙條來量量它的兩條斜邊,發(fā)現(xiàn)一樣長的特點。
4、加深對圖形的認識,并鞏固新知。
做練習(練習本)
游戲活動:大拼圖(出示 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卡片),請四個幼兒上來拼出梯形。
延伸活動: 請幼兒在實際生活環(huán)境中尋找梯形物品。
幼兒園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用眼看一看、動手掂一掂、稱一稱的活動,讓幼兒小朋友親身體驗到物體有輕有重,逐步加深對輕重的感受和理解。
2.使幼兒體會到物體的輕重和物體的體積之間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
3.提高小組合作的能力,培養(yǎng)幼兒的探索精神。
教 學 準 備:
實物若干。圖片、天平秤教 學 重 點:
通過幼兒的實際操作,能夠分辨什么樣的物體輕,什么樣的物體重。
教 學 步 驟:
一、創(chuàng)設情境師:星期天,動物樂園可熱鬧了,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課件出示情境圖。)1、動物樂園來了哪些小動物?它們都在干什么?(噢,有馬、大象、小兔,還有小熊和小猴在玩蹺蹺板呢!)2、 你知道小熊和小猴誰輕誰重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師:本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比輕重。出示課題。
二、探究新知1、看一看,比一比(1)在動物園里有許多動物,你還知道誰輕誰重呢?課件出示幾種動物比輕重?
(2)你們又是怎么知道它們的輕重的呢?
2、掂一掂,比一比(1)數(shù)學書和文具盒你們能看出它們誰輕誰重嗎?(你們都認為不能用眼睛看出來)那么,你能想出什么辦法比較它們的輕重呢?
(2)幼兒操作,掂一掂。(現(xiàn)在請一幼兒用掂一掂的方法比較數(shù)學書和文具盒的輕重,以及其它你感興趣的物體的輕重)(4)有幼兒說,他反復掂了一個蘋果和一個梨,它們的輕重不是很明確,你們想一想,該怎么辦呢?(對了,我們可以借助秤這種工具稱一稱,現(xiàn)在,我們用天平這種秤稱一稱。
3、稱一稱,比一比(1)教師示范稱一稱,課件出示稱蘋果和梨的圖畫。問:誰輕誰重呢?你怎么看出來的?(很多同學都看出來了,放蘋果的這邊矮,說明蘋果重,放梨的這邊高,說明梨輕。而且,有的同學還發(fā)現(xiàn),天平秤的指針會偏向重的那邊呢,可見同學們觀察的真仔細啊!)(2)幼兒操作,秤物體,比輕重。(現(xiàn)在你們可以自己來稱一稱,比一比輕重。
四、總結:
師:小朋友們回顧一下,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比較物體的輕重一般用哪些方法?在哪種情況下用哪種方法?(比較物體的輕重有很多的辦法,一眼就能看出輕重的物體,我們可以用看一看的方法;當看不出來的時候我們可以用掂一掂的方法;當?shù)嗖怀鲇挚床怀龅臅r候,我們可以用稱一稱的方法.
幼兒園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練習躲閃跑和追逐跑。
2、發(fā)展動作靈敏性。
3、積極參與活動,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4、讓幼兒學會聽口令玩游戲,鍛煉反應能力和傾聽能力。
【活動準備】
裝水油桶5個,軟飛盤,年獸頭飾,熱身活動音樂磁帶錄音機,布置好場地“鞭炮”。
【活動過程】
一、年獸下山。
——有一個怪物喜歡嚇唬人,它的名字叫“年獸”,冬天的時候年就會下山來,年獸是怎樣下山的呢?
——教師示范,幼兒跟老師一起做年獸下山的動作,并將活動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等動作自然結合進去,如彎彎腰,扭扭胯,蹲一蹲,站起來,抬腳踵等為游戲活動做準備。
二、年獸來了。
——年獸下山了,它到處嚇唬人,怎樣才能不被年獸抓住呢?
——教師講解,然后請一名幼兒合作,示范講解怎樣躲閃年獸及怎樣抓住小朋友。
——鼓勵幼兒自己試一試。
——幼兒分兩組,一組扮年獸,年獸有飛盤,一組扮被抓的小朋友,個別小朋友有“鞭炮”。
——老師講解游戲規(guī)則:聽到老師說“年獸下山了”,游戲就開始了,年獸要抓人,小朋友要避免被抓住,還要躲閃飛盤,“不幸”被抓住的孩子退出此次游戲,如果年獸抓住有“鞭炮”的孩子則兩人同時退出。場內的大樹可供幼兒躲藏。
——幼兒游戲一次后,引導幼兒說說怎樣才能躲閃年獸(或抓住小朋友)。
——幼兒互換角色,繼續(xù)游戲。教師根據(jù)幼兒活動量決定游戲次數(shù)。
三、年獸和我做朋友。
——年獸想讓大家喜歡自己,就給小朋友們準備了禮物,大家喜歡新的年,叫它新年。新年就和大家成了朋友,它再也不怕鞭炮了。
——幼兒和教師一起隨著輕松的音樂放松身體。
【活動結束】
幼兒和教師一起收拾游戲場地,結束此次活動。
【【精華】幼兒園教案錦集八篇】相關文章:
【精華】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錦集7篇03-28
【精華】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錦集9篇03-28
【精華】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錦集五篇03-28
【精華】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錦集6篇03-28
【精華】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錦集7篇03-27
【精華】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錦集7篇03-27
【精華】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錦集六篇03-26
【精華】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錦集10篇03-26
【精華】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錦集5篇04-04
【精華】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錦集九篇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