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教案范文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設計背景
對拓展幼兒思維性,培養幼兒創造力,形成科學的態度和價值觀,樹立社會責任感,設計了此方案。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培養手工制作的興趣。
2、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制作玩具,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活動,增強環保意識。
3、培養幼兒的創新思維和的大膽嘗試的精神。
4、感受作品小鴨子的美感。
教學重點、難點
使每位幼兒都能參與到活動中,得到快樂,并能對手工制作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1、一次性筷子,碗,瓶蓋,剪刀,繪畫紙,粘紙,雙面膠等。
2、制作流程圖。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出課題。
師:你們見過小鴨子嗎?它是什么樣子的?
幼兒:小鴨子有兩只腳,一個頭,一個尾巴,身上還有羽毛。
師:你們想不想自己制作一只小鴨子?
2、出示材料,讓幼兒探討。
師:老師這邊準備了很多的東西,你們看看它們能做小鴨子的哪一部分?
幼兒1:泡沫盒可以做小鴨子的身體。.
幼兒2:果凍盒可以做小鴨子的頭。
幼兒3:一次性筷子可以做小鴨子的腳
3、教師出示制作流程圖,激發幼兒制作的興趣。小朋友都想到了很多的辦法制作小鴨子,現在老師這里有幾張制作小鴨子的圖,請你們看著上面的圖示選擇自己喜歡的,合適的材料進行制作,好嗎?
4、幼兒自己制作,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5、大部分幼兒完成了作品后,教師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制作的小鴨子并進行評價。
6、幼兒互相欣賞作品。
教學反思
幼兒玩具“做中學”為幼兒的教育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模式。對拓展幼兒思維性,培養幼兒創造力,形成科學的態度和價值觀,樹立社會責任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做中學要滿足幼兒求知欲,需要積極為幼兒的教學活動配套充足的物質條件,創設豐富寬松的探索環境。幼兒可以自由進入,獨立或合作地進行觀察、操作、嘗試、實驗,自由自主地探究。在實驗內容的選擇上,教師要在觀察、了解幼兒的興趣和需要的基礎上,與幼兒一起去發現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不懂的問題,在這次的《制作小鴨子》的活動中,因為提供的一次性飯盒,碗,果凍盒等材料是幼兒日常生活經常見到的, 所以對此幼兒非常非常感興趣,他們先探索這些材料可以制作小鴨子的哪一部分,嘗試了很多材料,最后才找出了自己認為最合適的材料,在制作過程中幼兒雖然經歷了一次次的失敗,但他們的思維一直處于活躍的狀態,迸發出了探索的激情并獲得成功的體驗,幼兒在與感興趣的內容和材料的互動中發現問題、進行探索、動手操作、討論交流,親歷制作的過程,幼兒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失敗是成功之母,但成功更是成功之母。一旦孩子在制作中遇到問題,這個時候教師的評價對幼兒就非常重要,教師的鼓勵會讓幼兒更加有信心,反之幼兒會對自己越來越沒有信心,覺得自己什么都不行,孩子的探究不可能每一次都是成功的,但在孩子的眼里永遠沒有失敗,關鍵是老師如何對待孩子的失敗,如何將孩子的失敗變為成功,讓孩子敢于在失敗中繼續探究。
孩子的能力總有強差之別,但在我們老師的眼里、臉上孩子都是能人,都是探究者、成功者。從以上過程中不難發現,孩子為了證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他必須帶著問題進行研究,從多角度思考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假設和驗證中,孩子的思維在不斷地發展,科學的方法、科學的態度也隨之養成。
幼兒在探究性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在所難免,作為教師應該去判斷每個幼兒忍受挫折的.限度,當幼兒反復失敗時,適時加以介入幫助、點撥,幫助他們縮短失誤的過程,才會不導致幼兒的探究興趣和積極性的消失。
幼兒是天真好動的,他們對周圍的一切都是那么新奇,他們就象一個“小小的哥倫布”,每天都在發現著“新大陸”,他們用自己的眼睛、雙手,探索著自然的奧秘、科學的神奇,建構著那一個個讓他們魂牽夢縈的問題。這種好奇與探究,是兒童的天性,那么,作為教師就要保護兒童的探究欲望,引發他們進行“多解”地操作與思考,給予幼兒及時的鼓勵與贊揚,使幼兒的自信越來越強。
小百科:鴨是雁形目鴨科鴨亞科水禽的統稱,有野鴨,家鴨之分。野鴨的體型相對較小,頸短,常年生活在水面上,潛水能力較強,以水中小動物(小魚,小蝦等)為食。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名稱:毛毛為什么肚子疼。
活動時間:20xx-6-8中午飯前準備。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了解引起肚子疼的幾種原因和預防疾病的一些常識。2、愿意參與科學觀察活動,會發現問題
活動準備:
1、將幼兒洗過手的水和干凈的自來水分別盛在兩只瓶子里,讓幼兒觀察其不同。
2、蛔蟲標本或蛔蟲圖片
3、教學掛圖一:老師帶毛毛到衛生所看病的教學圖片。掛圖二:不講衛生的相應畫面。
活動流程:
一、開始部分:
聽音樂做律動《我愛洗澡》,進入活動室。
二、基本部分:
1、自己進行衛生檢查:
(1)談話:小朋友,剛剛我們在歌曲中聽到了什么?(我愛洗澡身體好好、搓一搓揉一揉……)為什么要勤洗澡呢?(老師,洗澡不生病、洗澡不感冒,身體很健康……)小朋友勤洗澡勤洗手,身體就會很健康,否則就會像毛毛一樣……
2、出示掛圖一:(毛毛兩手捂住肚子并大聲地叫喊:“唉呀!哎呀!”老師問:“毛毛你怎么了?”“我肚子疼!”老師帶毛毛去衛生所。)請孩子們認真觀看,并討論毛毛為什么肚子疼?
3、繼續出示掛圖:(不洗手拿東西吃、吃沒洗干凈的水果、吃過多的冷飲、吃食物過量、吃腐爛變質的食物、指甲過長吮手指的畫面。)
讓孩子們了解引起毛毛肚子疼的原因。
4、出示蛔蟲標本
因為毛毛不講衛生所以肚子才會疼的,你知道毛毛肚子里有什么嗎?出示蛔蟲標本,請幼兒仔細觀察。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談談自己肚子疼的感覺和原因,并交流想法:如果生病了該怎么辦?(找大夫看病,按時打針、吃藥)
5、毛毛肚子里的蛔蟲太可怕了,那你是個講衛生的孩子嗎?
活動流程
現在老師來檢查一下。
(1)出示水盆:
現在我們分組開始洗手,老師及時指導孩子們正確的洗手方法。
(2)孩子們自己進行對比:
洗過手的水和干凈的水分別裝到兩個瓶子里,讓孩子們觀察兩瓶水的不同。讓孩子們懂得講衛生的重要性。
小結:剛剛小朋友都看到了,每天做一個講衛生的好孩子,不容易吧,所以老師希望小朋友們以后學會自己監督自己,真真正正做一個講衛生的好孩子。
現在我們帶著蛔蟲標本去看看毛毛,讓毛毛也知道講衛生有多重要好嗎?
6、延伸:畫《我是衛生好寶寶》的圖畫,張貼在作品欄請孩子們互相欣賞。
小結及反思
設計完這節課后,為了起到更好的教育意義我在最后設計了一個延伸活動,讓孩子畫有關講衛生的圖畫,讓孩子在了解的同時也能真正感受到講衛生對我們的身體、生活有哪些影響。 看到蛔蟲標本后孩子們既害怕又好奇,在洗手環節中,每個人都害怕自己的手把水洗臟了,如果洗臟了說明自己的手上有細菌。而整個活動的教育意義在這一環節中所起到的效果是最明顯的。在進行完這節活動課后孩子的變化非常明顯,在所有活動結束后孩子們不用在老師的組織下去洗手了,而是自覺地洗手。從那一天開始我班的香皂用的速度之快讓我們都并不能相信。 通過這一件事情,我得出的結論是,有效的實物教學勝過老師瑣碎的語言教育,而這些教育是可以在生活起到真正教育價值的。
幼兒園教案 篇3
一、設計意圖
夏季,氣溫炎熱。幼兒園是集體戶外活動時,易發生中暑現象。如何處理中暑孩子,在入夏時和孩子們聊聊"如何預防中暑"顯得十分必要、十分重要。
二、活動目標
1、有預防中暑的意識。
2、了解中暑的起因以及中暑對身體的影響,掌握預防中暑的簡單知識。
三、活動準備
1、邀請兒科專家(利用家長資源)
2、中暑圖片1張、預防中暑圖片5張
3、音樂《健康歌》
4、調查中暑的原因
四、活動過程
(一)由圖片導入中暑
出示圖一(體溫高暈倒中暑了)
師:他怎么了?
(二)尋找中暑原因
1、你們中暑過嗎?你中暑時都會怎樣?有什么癥狀?讓幼兒說一說,學一學。(大汗、口渴、乏力、頭暈、胸悶等)
2、中暑這么難受,平時你都是怎么中暑的?(幼兒講述)
教師小結。
(三)預防中暑方法
1、怎樣就能預防中暑了呢?(幼兒議一議)
2、現場咨詢專家
師:今天我們請來了兒科專家劉醫生(家長),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請出劉醫生(教師扮演)。
劉醫生:(出示圖片)介紹預防中暑方法,介紹自編"健康數來寶"。
3、幼兒學習健康數來寶。
4、主持人、劉醫生和小朋友一起玩健康數來寶。
(邊念數來寶邊兩兩拍手)
5、小朋友和客人老師玩健康數來寶。
五、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春天里小動物的喜愛與好奇以及熱愛自然的情感,萌發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2、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引導幼兒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記住故事的主要情節,并了解幾種常見動物與季節變化的關系。
【活動準備】
1、課件:小魚、青蛙、蜜蜂。
2、課件聲音:燕子鳴叫。
3、歌曲磁帶《春天在哪里》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故事內容,記住故事的主要情節。
難點:了解幾種常見動物與季節變化的關系。
【活動過程】
1、導入
聽小燕子的叫聲引出主題:春天來了——小燕子飛回來了——還有哪些小動物也出來了——故事《醒來了》。
2、展開
——教師利用課件照片,講述故事。
——故事里都有哪些小動物?
(引導幼兒練習用“有---有---還有---”這一句式)
小動物是在什么季節醒來了?
為什么在春天醒來了呢?
3、利用課件,引導幼兒了解動物與季節的關系。
4、利用課件欣賞角色的對話,并引導幼兒學說小動物之間的對話。
——(教師扮演小魚、男小朋友扮演小青蛙、女小朋友扮演小蜜蜂)
5、擴散思維,講述。
啟發幼兒邊思考邊和同伴相互討論:春天還有哪些動物、植物也醒來了?它們又是怎樣的?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積極參加結伴進行的“搭山洞”、“過山洞”的活動,發展創造力。
2.學習側面鉆,提高肌肉的耐力和集體的協調性。
3.在活動中體驗成功和合作活動的樂趣。
4.懂得遵守游戲規則,感受參加集體活動的樂趣。
5.體驗同伴間友好的情感。
活動準備:
音樂、錄音機、老師自編的奧運模仿操,鐵圈、拱形門各6個。
活動流程:
1.開始部分:
幼兒面對老師四散站立,隨音樂做奧運模仿操:跑步—打乒乓—擲標槍—射箭—游泳—劃船—跳高等。
2.基本部分。
(1)幼兒嘗試用身體的不同部位“搭山洞”。師:以前,我們玩過“鉆山洞”的游戲,今天,我們來用自己的身體搭山洞,想一想、試一試,用身體能搭出怎樣的山洞呢?幼兒自由探索,老師觀察、指導,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2)組織幼兒討論大人、雙人搭山洞的方法,并選去鍛煉價值、安全性較高的方法進行集體練習。
(3)多人搭山洞。師:剛才我們打了許多有趣的單人和雙人山洞,那么除了擔任、雙人可以搭山洞外,三個人、四個人……,許多人在一起能不能打出更有趣的山洞呢?幼兒嘗試搭多人山洞,老師觀察并加以指導。
(4)幼兒嘗試多種過山洞的方法。教師啟發幼兒探索多種過山洞的方法。(正面鉆、側身鉆外,還用了匍匐前行、四肢貼地前行;仰躺于地、雙腳蹬地后移等方法。)
(5)游戲:小偵察員。方法:幼兒分六路縱隊,站在起點線后,聽信號,以魚貫的方式鉆爬過前面高低、大小不一的山洞(山洞有三種:a每組推選二名幼兒搭成的山洞;b拱形門;c鐵圈),以不碰倒山洞、先鉆過的一方為勝。游戲次數根據幼兒興趣和活動量而定,每次游戲重新推選搭山洞的幼兒。
3.結束部分。師生在音樂游戲中相互捶捶背、敲敲腿,進行放松活動。
小結與反思
整個教學活動緊扣教學目標展開教學。開始部分,通過幼兒自己嘗試,探索 “鉆山洞”的各種玩法。創作了用自己的身體玩“側面鉆”的游戲,為以后用多種物品玩闖關游戲做好了鋪墊,幼兒在玩中興趣高,積極參與,幼兒也由易到難逐步展開,是個環節銜接更加自然流暢。幼兒之間存在著差異,因此他們的合作有一定的難度等。因此,針對實際情況,本學期將重點培養幼兒的良好的游戲常規和合作交往能力。教師應是一個觀察者、引導者和鼓勵者,給幼兒留出充分探索、質疑的時間和空間,為幼兒創設一個安全溫馨的心理環境。根據幼兒的認知、情感、動作、語言、社會性等發展的需要,站在幼兒的角度,從孩子的心理出發,我們為孩子創設不同形式的活動,為幼兒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機會。
【精選幼兒園教案范文5篇】相關文章:
【精選】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范文六篇03-28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精選14篇)04-04
幼兒園谷雨教案范文03-29
【精選】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范文合集7篇03-29
精選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范文合集六篇03-28
精選幼兒園社會教案范文合集八篇03-28
【精選】幼兒園社會教案范文合集五篇03-28
精選幼兒園社會教案范文合集5篇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