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幼兒園教案范文合集9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教案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教案 篇1
科學意圖:
開展“傳聲筒”活動。體驗自制玩具的樂趣,讓孩子初步感知紙筒的形態特征、探索玩法,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適合班級:
小、中、大班
材料準備:
PVC管、PVC彎頭、可以塞進PVC管的布條。
制作方法與步驟:
將PVC管用彎頭連接成不同的形狀,留出聽筒口與說話口。(見“傳聲筒圖”)
實驗操作:
兩個小朋友一組,一個說話,一個傾聽,一起玩“打電話”的游戲。
教師指導建議:
● 引導小、中班幼兒拼出不同長短,不同形狀的傳聲筒,試一試傳出的聲音是否一樣。
● 引導大班幼兒拼出有多個聽筒的傳聲筒,組織幼兒玩多人“打電話”的游戲。
● 引導幼兒在PVC管里塞上布條,比較塞上布條和不塞布條的PVC管在傳聲上,有什么不同。
拓展與替代:
可在幼兒園走廊里安裝較長的傳聲筒,有條件的幼兒園可在班級與班級之間、不同樓層之間的墻壁上安裝傳聲筒。
小知識:
人發出的聲音在傳聲筒中由于筒壁的反射使聲波得到加強,傳聲筒的開口使聲波向一定方向傳播,在傳播時能量雖然會損失一部分,但由于聲波被加強了,所以聲音也會傳播得比較遠。
活動反思:
科學教育活動中,應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活動中教師更多的是引導幼兒往最后目標進行,幼兒要多動手操作、多觀察,積極探索。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用交集圖表示男孩女孩喜歡的相同和不同的玩具。
2、初步理解交集的含義。
活動準備幼兒用書,表示集合的綠圈和紅圈、幼兒喜歡的玩具的圖卡,紙、筆等記錄材料。
活動過程(預設)
(一)、匯總統計結果
1、根據幼兒統計的大家喜歡的玩具表,教師分別將男孩女孩喜歡的玩具的圖卡分別放在紅圈和綠圈中。
2、引導幼兒比較綠圈和紅圈中的圖卡,男孩和女孩喜歡的玩具有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
(二)、學習用交集圖表示調查結果。
1、取出綠圈和紅圈中相同的圖卡,討論:這些卡片放在哪里或這樣表示,能讓大家看懂這是男孩和女孩都喜歡的玩具。
2、根據幼兒的討論,教師移動圓圈和圖卡。
教師分別演示把兩個圓圈相同移動并部分重疊。
怎樣放置男孩和女孩都喜歡的玩具?中間重疊的部分放進去圖卡就表示男孩、女孩都喜歡的玩具。
3、教師小結:從這張圖就可以清楚地了解男孩喜歡的.玩具=女孩喜歡的玩具以及男孩和女孩都喜歡的玩具。
(三)、分組活動:用交集圖表示“男孩、女孩都喜歡吃的水果”
1、先在一張紙上分別記錄男孩、女孩喜歡吃的水果,再找出其中相同的水果。
2、根據男孩、女孩記錄圖的內容,畫交集圖。
3、展示交流各組用交集圖表示的調查結果。
2、教師帶領幼兒用堅定、自豪的情感跟誦歌詞。
(四)、操作活動幼兒使用幼兒用書“數水果”,按要求完成練習。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正確發出:炒(chao),青(qing)。菜(cai),捏(nie)等發音易混淆的字音,能邊念兒歌便表演動作。
2、在熟悉游戲的基礎上,嘗試仿編兒歌,并玩仿編的游戲。
3、愿意用同伴一起游戲,體驗游戲時的快樂情緒。
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5、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并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青菜一棵,面皮一張
活動過程:
一、觀看教師表演兒歌,引起幼兒對兒歌的興趣
1、教師:兒歌里說了些什么?你想不想也來玩游戲
2、教師邊念兒歌邊做相應的動作
二、教師便示范邊講解游戲規則
游戲時必須一個小朋友的手心朝上擺好,另一個小朋友邊念兒歌邊在他的手心上翻動作,念到"切"時,將手變成刀的樣子網手臂上切三次。捏包子的動作和炒青菜是一樣的,念到"捏",用手在他的手臂上捏三次,汽車來了嘟嘟嘟,用手握成拳當汽車,從手臂一直開到脖子上,然后開汽車的人就撓他的癢癢,誰忍不住笑了就可以交換游戲。
三、引導幼兒開展游戲
1.教師與一位幼兒玩這個游戲。幫助幼兒進一步熟悉游戲的玩法
2.請幼兒與同伴兩兩結對玩游戲,教師觀察幼兒游戲情況
3.請兩位幼兒到前面來表演游戲,其余幼兒與游戲的幼兒一起年兒歌。教師在一旁指導幼兒游戲
四、引導幼兒仿編兒歌
1、教師:我們除了炒青菜,還可以炒什么菜?啟發幼兒講述各種蔬菜的名稱。如:菠菜。白菜、蘿卜……
2、教師;我們除了捏包子還可以捏哪些點心?啟發幼兒講述各種點心的名稱
3、除了汽車來了還可以乘什么車回家?啟發想像乘車與車,輪船。飛機等交通工具。
4、創編新兒歌做游戲:炒蘿卜,炒蘿卜,切,切,切捏餃子,捏餃子,捏,捏,捏輪船來了,嘟,嘟,嘟到家了。
5、幼兒兩兩結對自主游戲。
教學反思: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但是對于小班來說,既要讓他們記住活動內容又要保證安全還要活動的井井有條是有一定的困難。所以在設計本次活動時我始終都以語言來提示幼兒注意安全。
幼兒園教案 篇4
材料準備:藥瓶、電光紙、膠泥、硬紙片、針、線
制作方法:
1、你要想辦法找到9個小藥瓶,然后在里面裝上各種顏色的水,之后還要在每個瓶蓋上穿根線;
2、用硬紙片剪個圓盤,中間穿上線,然后把藥瓶的線固定在圓盤的周圍;
3、用膠泥和電光紙做出各種好看的圖案粘在瓶上就可以了哈!太好看了!又可以保護環境。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 初步掌握助跑跨跳的動作,練習跨欄。
2、 通過自由練習和探索不同的高度來獲得助跑跨跳的經驗。
3、能積極參加與體育活動,勇于克服困難,接受挑戰。
重點、難點 重點: 掌握助跑跨欄的動作。
難點: 勇于克服心理畏懼,挑戰更高的跨欄。
活動準備 1、有觀看過劉翔參加比賽的經驗。
2、布置好的高低不同的跨欄 劉翔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談話討論。
1、教師:“這是誰?他是什么項目的運動員?”
2.幼兒討論,教師。
二、組織幼兒進行熱身運動。
1、教師:“你們想不想學劉翔哥哥做一個為國爭光的運動員呢?”
2、教師:“那我們就來活動活動,準備參加比賽吧!”
3、熱身運動。
三.練習跨跳的動作。
1、練習跨跳動作(第一層跨欄)講解動作的要領:單腳起跳,單腳落地。
2、幼兒自由練習。
3、出示第二層高度的跨欄,幼兒探索助跑跨欄。“現在怎樣能輕松的跨過這個高度的跨欄呢?”
4、幼兒再次自由練習。
5、出示最高層高度的跨欄,幼兒自主選擇高度進行練習。“這里還有一個更高的跨欄,誰敢來試一試。”
四、放松運動。
1、邊拍腿,踢腿,邊與幼兒進行交流:
教師:“劉翔哥哥一生下來就能跑這么快嗎?原來他是花了很長的時間,流了很多的汗水,練習了很多次,才跑這么快的。我們也要向劉翔哥哥學習不怕苦,不怕累,才能取得好的成績,你們有沒有信心?”
幼兒園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樂意傾聽老師講故事;
2、大膽用普通話回答問題;
3、練習說比較完整的句子
二、活動準備:
1、大紙箱一個:上面開一個比較大的口,面對幼兒一面布置成一個小水池;
2、卡紙立體動物三個;
3小青蛙、鴨子、烏龜的頭飾若干;
4泡沫墊子,在場地上布置一個小水池
三、活動過程:
1、用三只小動物表演游戲給小朋友看引出話題,引起幼兒興趣;
2、分別表演三只動物“撲通”跳下水的過程:提問:a小青蛙呢? b誰不見了?小鴨子? c小烏龜?
3、將三只動物重疊拿出紙箱問:第一個是誰?第二個是誰?第三個是誰?幼兒練習完整句式“第一個是。。”“第二個是。。”“第三個是。”
4、老師重復一遍故事,幼兒隨老師一起玩游戲結束活動。
幼兒園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認識常見的動物,感知動物的特征。
2、感受人類與動物之間親密的關系,增進熱愛動物的情感。
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4、培養觀察,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動物圖片,新聞視頻,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交流
1、你看過《動物世界》嗎?
2、里面的小動物可愛嗎?那你最喜歡什么動物?(幼兒回答簡單的小貓小狗)
3、增加難度:現在你不僅要說說你喜歡的動物,并且要介紹一下。
如:老師喜歡長頸鹿,它的個子高高的,能吃到樹頂的嫩葉。
幼兒回答時相應出示動物圖片,請其他幼兒一起觀看。
二、播放新聞視頻《小蛇救人》
1、視頻里都講了誰?講了什么故事呀?(幼兒如果概括不出,教師簡單概括一下新聞內容)
2、你覺得這位叔叔怎么樣?很好,他救了小蛇。
3、那這條小蛇呢?它也救了老奶奶。
小結:動物和我們一起生活在地球這個大家庭了,互相幫助,真快樂呀!
三、討論:如何保護小動物
你知道應該怎樣保護小動物嗎?如果在街上看見受傷的小動物,你會怎么做?
四、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
看圖說說,有哪些小動物?在你喜歡的小動物的括號里打勾。
反思:
通過此主題的開展,幼兒對動物有了更豐富的了解,有關動物的知識也豐富了許多,此主題是幼兒比較喜歡的一個主題。不過我覺得在認識動物時可以根據班級幼兒的喜愛情況有重點的介紹一到兩種動物,認識得可以深入一些,全面一些,不至于都是認識的皮毛,只是面上的認識,可以重點深入地了解個別動物,通過一兩個動物的認識推廣到對其它動物的認識。通過“我喜歡的小動物一系列活動的開展,使幼兒對動物生動有趣的形象有了更深的印象,為孩子們的思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引發了孩子們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幼兒園教案 篇8
適合年級:大中小班皆可
制作方法:用長約65cm的松緊帶縫牢兩頭成圈,圈上粘五彩縐紙做成。
單人玩法:
1、手上繞圈:幼兒將圈套在手指上,在胸前或頭頂上繞。熟練后可邊跑邊繞,進行單腳跳著繞或原地繞。
2、 拉弓射箭:右手食指勾住圈;左手拉直松緊帶,向空中射出并接住。比比誰射得高,誰接到的次數多。
3、 打氣筒:將"五彩圈"一邊踩在腳下,雙手用力拉另一邊。嘴里可模仿打氣的聲音。
雙人玩法:
1、 拉力器:把兩個"五彩圈"擺成十字交叉,幼兒面對面站成弓射箭步,雙手伸平,輪流將圈向兩側拉送。
2、踩小蛇:兩個拴地一起。一幼兒彎腰拖圈學蛇游動,另一幼兒則追著踩蛇。踩到后交換進行。
集體玩法:
1、 接邊跑:全班幼兒分組,多組第一位幼兒將圈拴在距起點6米處的椅子上,返回后第二位再將圈解開后把圈交給第三位,如此來回,比哪一組先結束。
2、 鉆山洞:兩個圈拴在一起,兩幼兒拉緊,手放腰部,搭成動詞。全班幼兒都搭成山洞后,排尾幼兒鉆過山洞,站在排頭又搭成山洞俯依次進行。
幼兒園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在觀察活動中理解故事內容。
2、豐富詞匯:變廢為寶,奇妙。
活動重點:
在觀察活動中理解故事內容。
活動難點:
豐富詞匯:變廢為寶,奇妙。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一、出示一個飲料瓶、一個塑料袋,激發幼兒閱讀興趣,引出故事線索。
1、教師:小朋友,看看這是什么?
2、教師:這些廢舊的飲料瓶、塑料袋可以變成寶貝呢!這是怎么回事呢?我們今天一一個故事就叫做“變廢為寶”。
二、出示掛圖,引導幼兒集體觀察、理解圖一
1、教師:看看畫面上有什么?小動物在哪里?他們在干什么?
(引導幼兒重點觀察山羊爺爺的商店,讀一讀圖書上商店的名稱“奇妙商店”和點門旁的兩行大字“奇妙商店真奇妙,能把廢物變成寶”。)
2、在幼兒觀察、講述的基礎上,教師完整地講述圖一內容。
三、請幼兒打開幼兒用書,進行自主閱讀
1、幼兒自主閱讀,初步了解圖書內容
教師提出看書要求。教師:廢舊的東西真的能變成寶貝嗎?請小朋友打開你的書自己去看,看書的時候我們應該怎么看?注意些什么?
教師:看書的時候要按照畫面的先后順序看,一邊看一邊輕輕地說一說故事;看書的時候輕輕翻閱、愛護圖書。
(教師巡回指導,注意引導幼兒學習仔細觀察畫面,并按照畫面的先后順序講述故事。)
2、教師提問:你看到故事里說了什么?
(鼓勵幼兒簡要講述自己對故事的初步了解。)
四、集體看掛圖,理解故事內容
1、提問:小兔子拿來了什么?小兔子和山羊爺爺想的是什么?它們可能在說些什么呢?
2、教師:小鹿拿來了什么?小鹿和山羊爺爺說了些什么呢?
3、看看小馬的表情,你覺得它在想什么?山羊爺爺是怎么回答的呢?
(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意見,重點鼓勵幼兒想象小兔、小鹿、小馬和山羊爺爺的對話。)
4、教師完整地講述故事,引導幼兒進一步理解“變廢為寶”的意義
教師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鼓勵幼兒說說故事中動物之間的對話。
教師提問:你們覺得山羊爺爺這樣做對嗎?為什么呢?
【【熱門】幼兒園教案范文合集9篇】相關文章:
【熱門】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范文合集8篇03-29
【熱門】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范文合集五篇03-28
【熱門】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范文合集7篇03-27
【熱門】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范文合集10篇03-27
【熱門】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合集八篇03-26
【熱門】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范文合集10篇04-04
【熱門】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范文合集四篇04-04
【熱門】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范文合集7篇04-04
【熱門】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范文合集八篇04-04
【熱門】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合集五篇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