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秋天》(通用10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秋天》,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秋天》 1
活動目標
1、感知秋天豐富的色彩,知道秋天是豐收的季節。
2、通過觀察秋天的田野、果園,知道秋天許多農作物和果實都成熟了。
3、產生喜歡秋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4、簡單了解秋天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5、在活動中增長幼兒對文學作品的愛好和對大自然的愛。
活動準備
聯系參觀秋天的農田和果園。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進行參觀前的談話。
教師告訴幼兒參觀的地點,并討論外出參觀的注意點,使每一個幼兒都能遵守集體的規則,與同伴一起關注秋天植物的生長變化。
2、帶領幼兒參觀農田,認識幾種常見的果樹和農作物。
(1)、教師帶領幼兒觀察果園里果樹,鼓勵幼兒大膽地說出各種果樹的名稱,外形特征。
(2)引導幼兒觀察秋天的農田,說說:農田里的農作物是什么?它們是什么樣子的?
(3)、教師進行簡單的小結,并向幼兒做簡單地介紹:秋天到了,除了各種各樣的水果成熟了,許多農作物也成熟了,有金黃色的玉米、沉甸甸的稻谷,還有一朵朵可愛的棉花、圓圓的大南瓜。
(4)、豐富幼兒關于農作物方面的知識和經驗。
3、了解秋天農民的工作,知道要愛惜糧食。
人們在果園里或農田里做什么?水果從果樹上摘下來后,怎么辦?人們是怎樣從農田里收割農作物的.?然后又是怎樣加工的?
4、音樂活動《逛公園》并嘗試進行仿編。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感知秋天豐富的色彩,知道秋天是豐收的季節。
2、難點:通過觀察秋天的田野、果園,知道秋天許多農作物和果實都成熟了。
活動反思:
本課是學生第一次學習課文,教師應充分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積極營造親密和諧的讀書氛圍,適時提供機會,讓學生獲得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在鼓勵、等待與欣賞中,學會閱讀,使閱讀理解和能力培養有機結合。本課主要是讓學生觀察認識秋天的季節特征,體驗發現秋天的樂趣,感受大自然的美,從而激發學生觀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為此,開課伊始,我巧妙設置懸念,讓學生帶著好奇心從顏色絢麗的樹葉,了解秋天的季節特征,貼近生活,感受秋天。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秋天》 2
活動目標:
1.使幼兒認識一些農作物或果樹。
2.讓幼兒感受秋天的美景,體驗金秋是豐收的季節,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教育幼兒尊重成人的勞動,愛惜農作物。
4.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5.樂意與同伴合作游戲,體驗游戲的愉悅。
活動準備:
聯系參觀事宜,察看參觀路線。(參觀農科院、農村或果園)準備交通工具和幼兒必備的生活用品,提醒幼兒穿合適的.服裝、鞋襪。制訂參觀計劃。教學掛圖“豐收的金秋”。
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參觀農村的興趣與愿望。
2.組織幼兒觀察、認識各種農作物。
“請你們看看農田里有哪些農作物。”(如稻子、玉米、高粱、棉花、大豆等)
引導幼兒觀察稻穗、玉米苞、豆莢等果實,并相互討論,知道它們是人們的糧食。
“田里還有哪些作物也豐收了?”(引導幼兒觀察棉花,摘幾只棉桃,知道棉花可以用來做衣服)
3.組織幼兒觀看成人勞動、觀察收獲過程
“農民伯伯現在在干什么?”(如收割、脫粒、揚稻、摘棉花或玉米、砍高粱等)
“現在我們和他們一起干吧!”(組織幼兒參與,如拾稻穗、拾山芋、搬玉米等)
4.師生共同小結。
“今天我們高興嗎?為什么?”“我們參觀了農田,知道很多作物豐收了,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我們還參加了勞動。”
“農民伯伯為了給我們種糧食,辛苦了一年,我們要愛惜農作物,愛惜糧食。”
活動反思:
秋天是一個五彩繽紛、果實豐收的季節,圍繞“豐收的季節”這一主題,我們開展了豐富多采的活動。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孩子們真正感受到了秋天的美景,豐富了對秋天的認識,產生對秋天的熱愛之情。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秋天》 3
活動目標:
1、通過多媒體欣賞、理解散文詩,進一步感受秋天是多彩的。
2、嘗試根據散文詩進行仿編,體驗仿編的樂趣與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教師在活動前利用散步、談話引導幼兒觀察秋天季節里的顏色。
2、綠色家園中的蔬菜、水果、農作物等實物。
3、PPT課件,仿編的記錄紙。
活動過程:
一、交驗交流
這幾天我們去綠色家園里找秋天了,你們發現秋天這個季節里有哪些顏色呢?
二、觀看PPT,欣賞、理解散文詩
1、剛才你們的話被誰聽到了(出示PPT)?小螞蟻可不相信秋天這個季節里有這么多色彩,于是小螞蟻乘上一片落葉來到了綠色家園,去問秋天的顏色了。
2、小螞蟻來到了綠色家園,它第一個去問誰了?
(出示PPT)這兩個字是什么呀?那它去問誰了?為什么?
欣賞散文第一句:小螞蟻去問白菊花,白菊花告訴它:“秋天是白色的。”
3、(出示PPT)小螞蟻又去問了誰?(出示PPT)小螞蟻在那里找到我的?欣賞散文第二句:小螞蟻去問橘子,橘子告訴它:“秋天是橘黃色的。”
4、(出示PPT)欣賞、朗讀散文。
秋天的色彩
小螞蟻去問白菊花,白菊花告訴它:“秋天是白色的。”
小螞蟻去問橘子,橘子告訴它:“秋天是橘黃色的。”
三、仿編散文詩
小螞蟻這一下糊涂了,秋天到底是什么顏色的呢?我們幫小螞蟻一起去問問。這里準備了一些我們家園里的東西,還有一些照片,待會兒我們一起用“小螞蟻去問誰,誰告訴它秋天是什么顏色”的話和朋友說說。(出示PPT)
1、幼兒自主選擇材料進行互動仿編。
2、幼兒交流、仿編,提示幼兒用散文詩的格式說出來。
3、集體朗誦幼兒仿編的散文,體驗仿編的成功感。
小結:小螞蟻問了家園里這么多的樹、花、水果、蔬菜等,他們告訴它秋天的顏色有的`是紅的、有的是紫的……
4、最后小螞蟻去問我們小朋友,我們小朋友告訴它秋天是什么顏色的?
小結:現在小螞蟻相信了,秋天不僅是個豐收的季節,還是個彩色(五顏六色、五彩繽紛)的季節。
四、延伸活動
進一步激發他們仿編的積極性。
我們綠色家園里還有很多花草樹木,待會兒我們再找找,它會告訴小螞蟻秋天是什么顏色的?然后把它記在這張記錄紙上。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秋天》 4
活動目標:
通過欣賞、談論秋天的景色,了解秋天的天氣、景色、動植物的變化。
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圍繞主題大膽回答與交流,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養成注意傾聽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秋天多么美》歌曲,關于秋天的PPT。幼兒事先畫好的關于秋天的印象畫。
活動過程:
一、創設談話情境,引出談話話題。
談話導入:
小朋友們,現在是什么季節?你看到的秋天是什么樣的?
二、幼兒圍繞話題交談1、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作品。
昨天,李老師請小朋友們把你眼中的秋天畫了出來,現在請你們把你的作品拿出來和你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你畫的是一個怎樣的秋天。在交流中,小朋友要注意了,當一個人在說的時候,另一個人要認真的聽。
2、請幾名幼兒講述自己的作品。
3、以百寶箱的形式引起幼兒的談話興趣。
你們說的`真棒,李老師這里有一個百寶箱,里面裝滿了秋天。你們想不想打開來看一看?
4、幼兒自由選擇想說的話題進行談話。
老師以提問引導的方式幫助幼兒深入談話內容。
如幼兒說想了解秋天里動物們的秘密時,老師及時引導:秋天里,小動物們都在干些什么呢?
螞蟻在干什么?
它為什么要搬運那么多的糧食?……以此類推,讓幼兒從動物、植物、人物、果實這四個方面來了解秋天。
三、引導幼兒逐步拓展談話范圍
1、教育幼兒在天氣轉涼的秋季要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預防感冒等疾病的發生。
2、秋天的景色這么美好,那我們一起來跳個舞吧!
導入活動。
以幼兒的已有經驗開始,使幼兒對秋天先有個大致印象。
●呈現“本活動的新知識”信息
●先讓幼兒講述自己對秋天的認識,在深層次的讓幼兒去加深對秋天的認識,使教育有層次性。
●引導幼兒把觀察到的小動物的活動談出來。
讓幼兒知道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
●老師適當的總結,秋天是個豐收、涼爽的季節。
活動反思:
通過活動中的圖片介紹,小朋友們能夠感受到秋天自然界的變化,體會秋天是收獲的季節,對秋天里的各種水果有了感官上的了解,體驗秋天給人們帶來的豐收的喜悅。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秋天》 5
活動目標:
1.學習從顏色、外形、氣味等方面觀察、認識秋天里常見的幾種花卉。
2.樂于描述自己的認識的花卉,感知花朵的美麗,增進對花卉的喜愛。
活動準備:
經驗基礎:認識桂花,知道桂花很香。
環境準備:
1.桂花、菊花、百合、海棠花等花卉的圖片。
2.四種花卉的圖片各兩張,分別排在兩邊。
活動環節:
(一)我知道的花。
相互交流自己知道的花朵,能說出多種花朵的名稱。
(二)秋天的花朵。
1.分別欣賞桂花、菊花、月季等花朵圖片,感知花朵的美麗。
師:“這是什么花?它是什么顏色的?它的花瓣是怎么樣的?它叫什么名字?”
2.花朵找朋友。
師:“花朵寶寶在哭,他們找不到自己的家人了,你能幫它們找到自己的.家人嗎?”
根據左邊花朵圖片的內容,尋找右邊圖片中同樣類型的花朵。
師:“這是什么花?它和誰是一家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三)花的多種用途。
1.交流花朵的多種用途。
師:“花朵除了看了讓我們舒服以外,還有什么作用呢?”
2.品嘗花朵制作的茶和食品。(桂花糖、桂花茶、菊花茶等)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秋天》 6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感官感知柿子的主要特征。
2.初步學會兒歌,注意正確地發shi的音。
3.初步懂得做事要小心,遇到意外不慌張,并設法解決。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活動準備
1.紅、黃柿子各一個。(有條件的每人一個)
2.幼兒每人一把調羹。
活動過程
1.觀看PPT,觀察柿子提問:這是什么樹?樹上結了些什么?(練習shi的發音)摘幾個成熟的'柿子帶回活動室。
2.感知柿子的基本特征。
看一看:柿子的形狀有點圓、有點扁,柿子的顏色有點黃、有點紅,柿子頂上有一個小蓋子(柿蒂)。
摸一摸:柿子的皮是光滑的。
捏一捏:成熟的柿子是軟軟的。
嘗一嘗:柿子的味道是甜甜的。(用調羹舀著吃)
3.欣賞兒歌。
柿子紅,柿子黃,柿子長在柿樹上,揭開蓋子嘗一嘗,柿子是柿科植物漿果類水果,成熟季節在十月左右,果實形狀較多,如球形、扁圓、近似錐形方形等,不同的品種顏色從淺桔黃色到深桔紅色不等,大小從2厘米到10厘米,重量從100克到350克。
原產地在中國,栽培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活動反思:
秋天,一個充滿詩意的季節!水果成熟了,有了這些水果,我們的生活就更加有滋有味、多姿多彩。可是在水果的世界里也蘊藏著許多知識和秘密,活動通過說說,看看從而獲得許多關于水果的知識。活動中引導幼兒由外到內地認識各種水果。按照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掌握的知識水平而設計的,每個活動都充滿趣味性,符合幼兒需要,完成了活動目標。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秋天》 7
活動目標
1、通過看、摸、說等感知活動,激發幼兒對干果的興趣。
2、引導幼兒認識常見干果,了解其主要特征,及其營養價值。
3、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PPT、核桃、板栗、花生、桂圓、葡萄干、紅棗等,各種果實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放音樂《摘果子》,激起幼兒興趣。
二、認識干果。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神秘的.籃子,想知道是什么嗎?讓我們一起來倒數5個數吧!"5、4、3、2、1哇!有好多好吃的果實呢!誰來說說都有什么?
有板栗、核桃、花生……真多呀!。
2、在生活中你們吃過這些果實嗎?
教師出示PPt,這是什么?核桃。誰來說說核桃摸起來有什么感覺呢?
請幼兒來摸一摸。他的殼怎么樣?吃起來怎么樣?吃起來像蘋果一樣有很多果汁嗎?
幼兒說出,皮很硬,果汁很少。
師總結:外殼堅硬,吃起來干燥少汁,這些都是干果,我們一般吃它的種子。果汁很多的蘋果屬于水果。
出示PPT,幼兒說出板栗、花生、桂圓。幼兒觀察,他們的殼怎么樣?吃的果肉怎么樣?
師總結:外殼堅硬,吃起來干燥少汁,我們一般吃它的種子,這些都是干果。
3、小朋友想一想,還有哪些果實也是干果?幼兒討論。
師總結:開心果、瓜子、杏仁、松子等,這些果實外殼堅硬,吃起來干燥少汁,吃它的種子,這些都是干果。
4、出示加工而成干果食品--葡萄干、紅棗,引導幼兒知道這也是干果,是叔叔阿姨經過加工而成的。
瞧!這是什么呀?(葡萄干、紅棗!)它們是水果還是干果,為什么?
小結:葡萄干和紅棗它們都屬于干果,是人們用曬干、烘干等方法把它變成干果,所以他們都屬干果。
三、干果對我們身體的好處。
小朋友,認識了這么多的干果,那干果對我們的身體有哪些好處呢?
多吃堅果還可以美膚、健腦、保護心腦血管健康、抗衰老等好處,但凡事有度,不可貪吃,
避免營養過剩引起發胖。補充微量元素。
四、游戲:《我是誰》
小朋友們今天高興嗎?高興。那我們一起來玩《我是誰》的游戲!
我來說一下游戲規則:
當搖鈴開始時,大家分2組傳球,當搖鈴音樂停,球就不傳了,球在誰的手里,小朋友就介紹自己是哪種果實!
例如:我是蘋果,蘋果是水果!老師發果實的圖片,小朋友貼在胸前。聽搖鈴音樂!玩游戲!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秋天》 8
活動準備:
晴天、雨天、多云的氣象圖片,晴天、雨天、多云的標志圖片,小兔圖片
活動目標:
觀察天氣變化,知道不同天氣現象的名稱,并用語言正確表達。
活動過程:
1、情景角色導入,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教師扮演小兔:聽說奶奶生病了,我得去看看她。
然后教師演的小兔起了床,拉開窗簾,強烈的陽光射進來。
2、觀看圖片了解不同的天氣變化。
(1)觀察晴天的天氣特征。
小兔:今天的天氣怎么樣啊?
教師出示晴天的氣象標志:一個紅太陽。
小兔:今天是個大晴天,紅紅的太陽高高掛,我要去看奶奶去了!
(2)觀察陰天的天氣特征。
小兔提著籃子走在樹林里,忽然一片烏云遮住了遮住了太陽。
教師播放陰天的氣象,問:現在天氣怎么樣啊?
發生了什么變化?
教師出示陰天的天氣標志:烏云。
(3)觀察雨天的天氣特征。
教師播放雷雨氣象,討論:這時候,天氣又發生了什么變化?小朋友聽到了什么聲音?看到了什么現象呢?
教師出示雨天標志:雨滴
3、幼兒從圖片中找出晴天、陰天、雨天的標志并貼在相應的位置上。
分析與反思:春夏時天氣變化反復,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孩子們對天氣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在這次活動中,我結合圖片的形式來讓孩子們了解天氣,大部分的孩子們都能很快地說出來,而且能夠說出各種氣候的明顯的.特征,活動的效果比較好。值得提到的是,我應該利用孩子們指認圖片的歡快氣氛再引導孩子們討論一下各種天氣下人的活動,尤其是雨天要注意哪些安全?這是整個活動中的一個不足吧。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秋天》 9
活動目標:
1、觀察樹葉的特征,簡單了解樹葉的外形結構及各部分的作用。
2、探索、發現常綠樹與落葉樹的不同特征,通過動手實驗,發現枯葉和綠葉的區別,培養幼兒的求知欲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初步了解樹葉在生活中的作用,知道茶葉是樹葉的一種。
活動準備:
1、落葉樹葉和常綠樹葉;
2、石臼、搟面杖、剪刀、鵝卵石、記錄表;
3、茶葉包一個、茶壺、熱水、布;
4、投影儀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隨音樂《小樹葉》進入活動室。師:孩子們,現在是什么季節?秋天到了,天氣漸漸變涼了,樹上的葉子發生了什么變化? 你知道它們是怎樣飄落下來的?(幼兒可以用語言、動作等表現)讓我們一起來和小樹葉跳個舞吧!(教師一邊和幼兒舞蹈,一邊灑落樹葉,幼兒每人撿起一片樹葉。)
二、基本部分:
一)運用圖片,幫助幼兒了解樹葉的外形結構及每部分的作用。
1、引導幼兒初步了解樹葉的外形結構。師:“樹葉是由哪幾部分組成?”教師出示樹葉外形結構的圖片,使幼兒知道大多數樹葉是由葉柄、葉片、葉脈組成。
2、幼兒討論,初步了解樹葉每部分的作用。師:樹葉是由葉柄、葉片、葉脈組成的,那他們對樹葉來說都有什么用呢?(幼兒討論)教師演示樹葉每部分作用的圖片,向幼兒分別講解葉柄、葉片、葉脈的作用。
二)通過幼兒動手實驗,發現常綠樹葉和落葉樹葉的區別,培養幼兒的求知欲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請幼兒看一看、摸一摸找出常綠樹和落葉樹的不同。
2、如果樹葉寶寶從樹上落了下來,慢慢地它會發生什么變化?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教師小結:使幼兒知道樹葉寶寶離開了樹媽媽,就會一天天地干掉,枯死,變成一片枯葉。
3、教師出示一片枯葉:枯葉和小朋友手中的綠葉有什么不一樣呢?(引導幼兒從顏色、質感的不同、大小等方面回答)教師介紹記錄表,教會幼兒記錄的方法。幼兒選用桌上的工具進行實驗,教師巡回指導。教師提問:誰來說說你剛才是用什么工具,發現了什么秘密?
三、使幼兒初步了解樹葉在生活中的作用。
1、師幼討論,初步了解樹葉在生活中的作用。
2、教師變魔術,知道茶葉是樹葉的`一種。小結:茶葉是一種特殊的樹葉,它可以泡水喝,對我們的身體非常有好處。而且有些樹葉可以制成藥材,給人治病;有些樹葉可以制成樹葉食品、樹葉飲料,有利于人體健康。
四、結束部分:
活動延伸,教師與幼兒一起到戶外找一找哪些樹是常綠樹,哪些樹是落葉樹,搜集落葉,做葉子粘貼畫。
小結及反思:
小結:使幼兒明白枯葉與綠葉的根本區別:易碎、不易碎;沒有葉汁、有葉汁。
我注重不同領域之間相關內容和同領域中不同內容的整合,比如:既有音樂體驗,又有動手操作;既利用了圖片投影,又添加了小魔術,使孩子始終保持著濃厚的興趣。
課后反思:
這次活動是大班“多美的秋天”主題中有關《秋天的樹》,我選擇的是孩子們最常見的也是現在這個季節有明顯變化的葉子——樹葉。
從整個活動設計上來看,內容非常豐富,它是由幾個相對獨立又互相關聯的內容組成的。從整個活動過程中來看,孩子們通過不同的表達方式,表現出了他們對樹葉的認識,有肢體語言、有實驗記錄、有語言描述等等,動手操作的小實驗讓孩子更感興趣,我為他們提供了多種開放性的材料,發揮了他們最大的自主性,使孩子們在不斷發現問題中解決問題,同時,孩子們在動手的過程中也動了腦,在操作的過程中也學會了記錄,在每一次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后,知道了枯葉和綠葉的區別,進一步了解了樹葉特征。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秋天》 10
設計背景
秋天掛圖 、室外摘來能有代表性的樹葉。
活動目標
1、讓孩子知道為什么枝葉會變色、還會飄落,有些樹葉為什么又不會變色。
2、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征。
3、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4、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讓小朋友知道氣候變化導致樹葉的變化;難點是我們南方冬天樹葉變化不是很大,多是常綠樹木。
活動準備
從室外摘來秋天的枝葉有紅葉子、黃葉子、綠葉子。
活動過程
1、選擇好能代表秋天的掛圖。
2、出示自己準備好的樹葉。
3、讓小朋友感覺自己現在的穿著和夏天有什么不同。
4、介紹我們氣候變化導致樹葉的變化,然后讓小朋友自己做比較。
教學反思
通過秋天樹葉的變化讓小朋友知道大自然氣候的'替換,但由于地域的不同會讓小朋友遇一些迷惑不解的問題,比如秋天樹葉變黃,楓葉變紅這些現象,而榕樹、松樹、樟樹等一些常綠樹就要我們費些時間向小朋友解釋才行,要不會讓小朋友感覺到我們老師說話自相茅盾的。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秋天》】相關文章:
幼兒園秋天科學教案:秋天的花09-29
幼兒園大班《磁鐵》科學教案04-24
幼兒園大班《風》科學教案08-26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精選)07-20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11-26
幼兒園大班優秀科學教案04-01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11-30
幼兒園大班觀察科學教案09-18
《秋天》幼兒園大班教案12-06
幼兒園大班秋天教案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