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幼兒園教案范文集合九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教案 篇1
大班綜合:廢舊報紙用處大
目標:
1、了解廢舊報紙的用處,知道要愛惜報紙。
2、嘗試利用廢舊報紙做各種手工作品,增強環保意識,提高動手能力。
準備:
1、廢舊報紙若干,各色彩紙,報紙紙漿。
2、廢舊報紙手工制品ppt。
3、小蛋糕盤、泥工板、水彩筆、油畫棒、剪刀、固體膠,各色顏料等。
4、布置美工操作區和作品展示區。
過程:
1、導入,了解報紙的作用。
教師出示報紙,提問: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一樣東西,你們看看它是什么?(報紙)報紙有什么用呢?
幼兒根據生活經驗回答。
教師:報紙上有文字,有圖片,它是人們用來傳遞信息的。
2、了解廢舊報紙的用處。
1)師:看完后的報紙還有用嗎?在生活中你見到人們是怎樣處理看過的報紙的?
2)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圖片,請小朋友們來看看人們用廢舊報紙做成了什么。
幼兒欣賞廢舊報紙制作成品ppt。
師:剛才我們看到廢舊報紙能做成很多很多東西,除了做這些東西以外,報紙還有什么用處?
“請小朋友們先相互討論一下,然后再告訴大家。”
3、利用廢舊報紙進行制作。
1)介紹廢舊報紙紙漿及紙漿作品。
師:今天,老師也想出了一種特別的報紙用法,就是把廢舊報紙用水浸泡后撕碎,做成報紙紙漿,然后進行制作手工作品,看,我做的作品好看嗎?
教師出示報紙紙漿拼貼畫及紙漿立體成品,供幼兒欣賞。
2)幼兒制作。
教師介紹材料,如:繪畫區:廢舊報紙、水彩筆、油畫棒;美工區:廢舊報紙、剪刀、固體膠,彩色幾何圖形紙;紙漿區:報紙紙漿、各色水粉顏料、毛筆、泥工板、小蛋糕盤。請幼兒自選區域進行制作,制作完成后把作品拿到成果展示區進行展示。
“在小朋友們制作之前,老師要提個問題:你想用哪些材料做出什么手工制品?”
幼兒討論后交流。
“小朋友們自己選擇喜歡的區域進行制作,做好后將作品拿到展示區來展覽。”
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使用剪刀要注意安全,不要傷到自己;給予有困難的幼兒以適時適度的幫助,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完成兩個以上的操作。
5、欣賞幼兒作品,相互點評。
師:制作時間已經結束,請小朋友們到作品展示區來,我們來欣賞一下大家的作品。沒有做好的小朋友,請你也來吧,待會兒老師將材料放進你們班的美工區,讓你繼續做,好不好!
回到座位,提問:你最喜歡哪個作品?為什么?
6、教師小結。
“今天我們知道了廢舊報紙有很多很多的作用,我們還動手制作了各種各樣的報紙制品,現在你如果再看到廢舊的報紙會怎樣處理呢?”
“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廢舊的東西可以進行再利用,我們可以開動腦筋,將沒有用的東西變成有用的東西。現在,請小朋友們排隊拿著自己的作品向小、中班的弟弟妹妹介紹去吧。”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觀察小兔子的表情、動作,嘗試想象小兔子的心理活動以及角色之間的對話。學用響亮的聲音講述畫面的內容。
2、體驗好朋友之間相互幫助、相互關心的情感。
活動準備:
故事畫面、小兔頭飾、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觀察畫面(1):小白兔看見蘿卜了
師:今天天氣真好,誰來了?小白兔會到哪里去?
幼:拔蘿卜、摘樹葉、出去玩。
師:小白兔看到蘿卜會怎么做呢?
幼:讓蘿卜滾動起來,把蘿卜拖、搬、抬回家,請人把蘿卜運回去……
二、觀察畫面(2):小白兔拔蘿卜
師:小白兔心里在想什么?(出示云記號,幼兒講述)這個記號是小白兔腦子里想的東西,叫云記號。
師:我們一起來試一試(一起做拔蘿卜動作)。還是沒有拔出來,小白兔怎么樣?
幼:他汗流浹背了。
師:汗流浹背這個詞語真好聽,大家學一學。
師:大蘿卜拔不出來小白兔不能吃了,怎么辦?
幼:大卡車來運上去,找好朋友幫忙,請駕駛員幫忙,就拔小蘿卜來吃。
師:這時小白兔又想到了誰?云記號里是什么?
幼:遇到困難可以請好朋友幫忙。
老師戴頭飾和幼兒一起表演。
三、觀察畫面(3):小黑兔送小白兔回家
師:小黑兔看見好朋友哭了,小黑兔會怎么幫好朋友呢?
幼:別哭,別哭,我來幫助你。別怕,我來幫助你,我們一起回家吧!(把耳朵捂住就可以。)
四、游戲體驗
兩個人抱一抱,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好朋友,模擬和好朋友到草地上玩,三個、四個手拉手,變成好朋友了。
附故事 小白兔和小黑兔
一天,小白兔出去玩,走著走著,突然發現地上有一只大蘿卜。小白兔高興極了,心想:我要和好朋友小黑兔一起吃。
可是蘿卜太大了,小白兔拔得滿頭大汗,氣喘吁吁,還是沒能拔出來。怎么辦呢?小白兔想去找小黑兔幫忙。
來到小黑兔的家,小白兔對小黑兔說:“小黑兔,我發現了一只大蘿卜,你和我一起去拔蘿卜好嗎?”小黑兔說:“好的,好的。”
兩個好朋友一起用力拔蘿卜,“嗨喲——嗨喲——”蘿卜終于拔出來了。小白兔和小黑兔高興地抬起蘿卜準備回家。
這時,“轟隆隆——”打雷了。小白兔害怕得哭了起來。小黑兔就對小白兔說:“不要怕,不要怕,我會保護你的。”
小白兔不哭了,他對小黑兔說:“謝謝你,你真是我的好朋友。”
太陽出來了,兩個好朋友高高興興地回家吃蘿卜了。
幼兒園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情感與態度:關注當今世界發生的局部戰爭,通過分析兩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的深重災難,體會戰爭給人類帶來的苦難及和平的美好。
2、知識與技能:通過搜集資料,學習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初步掌握自主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和步驟。
【教學重難點】
感受戰爭的殘酷,了解戰爭給人類帶來的災難。戰爭距離學生生活較遠難于理解體會。
【教具準備】
師準備有關世界各地發生沖突的新聞報道錄像;伊拉克戰爭中有關孩子們受傷的簡短錄像及圖片;戰爭后給人們帶來的傷害資料。把伊拉克少女日記制成錄音。
【學具準備】
課前組織學生收聽廣播、收看電視、閱讀報紙和查找資料,收集近期世界各地爆發戰爭、發生沖突的圖片和文字材料,特別是有關戰爭中的兒童的資料。
第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話題
師:“同學們,童年對每個人來說都是終身難忘的記憶。可今天的伊拉克兒童,他們美麗的童年正被無情的炮火演化為一場場噩夢。”(出示課本圖片 1)“請看,照片中的這個孩子為什么這樣傷心難過?”(他那撕心裂肺般的哭喊聲牽動了世界人民的心,成為戰爭帶給伊拉克人民災難的真實寫照)
(二)學生觀看圖片,談感受。
1、(出示圖片2)戰爭也讓伊拉克人民的家園變成了廢墟,曾經朝夕相處的樂土只能在夢中回憶,這些背井離鄉的孩子,他們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學生交流。
2、、(出示圖片3)這一對母女正在等待家人的消息,此時此刻她們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呢?學生交流。
3、以小組為單位閱讀一名伊拉克少女的日記,學生談感受。
(三)觀看課前收集的照片,談感受。
以小組為單位觀看課前收集的有關戰爭的照看照片,并講講照片背后的故事。并談感受。
(四)教師小結。
在炮火的轟炸和摧殘下,他們對這個世界只有恐懼,人們的生活不得安寧。世界呼吁和平。
第2課時
一、 激情導入
戰爭究竟給人類帶來什么樣的痛苦和災難呢?今天我們要就這個問題進行深入的探究與思考。(板書課題:《戰爭帶給人類的災難》)
活動一 了解戰爭所造成的財產損失,初步感知戰爭給人類帶來的災難。
1.說到戰爭,人們總有說不完的話題。同學們知道近百年來世界上發生過哪些重大戰爭?學生交流。
教師小結:正如同學們所說的,這些都是影響世界歷史、給人類帶來深重災難的重大戰爭。尤其是上個世紀的前50年,竟然爆發了兩次世界大戰,至今人們還心有余悸。這到底是怎么回事?造成了什么樣的災難和影響?請同學們結合課本的歷史資料,小組合作完成相應的統計表格。
2、.這兩次世界大戰戰爭費用分別是多少?造成了多大的財產損失?(教師出示條形統計圖)
也許這些抽象的數字,還不能讓我們明白戰爭對人類財產的破壞和損失有多大,可下面的這些圖片資料,就是歷史的最有力的證據——(出示二戰期間上海、倫敦、斯大林格勒、華沙等地被轟炸為廢墟的一組圖片,教師簡短介紹)
看了這一組歷史照片,你有什么感想?
學生回答后,教師點評:一次戰爭就意味著城市的毀滅以及眾多的百姓無家可歸。剛才的統計數據和這些歷史圖片資料足以證明戰爭對財產的破壞讓人觸目驚心。(板書:財產的損失)
3.戰爭的雙方本身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物資和軍費,因而世界大戰也是全人類最沉重的經濟負擔。伊拉克戰爭已經讓美國耗費了5000億美元的軍費開支,相當于一個普通非洲國家十多年的全部工農業生產總值。孩子們,假如沒有戰爭,你最希望把這些費用改做些什么有益的事情?(教師隨機點評)
活動二:深入探討戰爭對生命的摧殘
1.戰爭對財產所造成的巨大破壞和損失讓我們深感痛心,可戰爭對生命的摧殘卻更讓人恐懼和震驚。誰來告訴大家,兩次世界大戰分別傷亡了多少人?總共傷亡了多少人?(9000萬)
2.很難想象,9000萬是一個多大的數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了開辟歐洲第二戰場,打敗德國法西斯,美英盟軍成功地演繹了諾曼底登陸,可無數的盟軍士兵為了這場正義之戰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播放諾曼底登陸電影剪輯片段)
3.看了剛才的電影片段,最讓你震撼的鏡頭是什么?
師小結:人的生命是寶貴的,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可無論是正義戰爭還是非正義戰爭,都同樣的殘酷而慘烈,每場戰爭都輕而易舉地奪走了雙方士兵的生命,這是人類的災難和悲哀。(板書:生命的摧殘)
4.第二次世界大戰曾波及到我們的家鄉重慶。令重慶人永志不忘的是日軍對重慶進行的長達5年的野蠻轟炸——(播放相關圖片)
從剛才的鏡頭中,你看到了戰爭給家鄉人民帶來了哪些災難?
5.今天的伊拉克,久經戰亂卻仍然硝煙彌漫,給當地的每個家庭和無辜的孩子造成了前所未有
的恐懼和刻骨銘心的傷害。(再次出示伊拉克少女的日記)看了照片中的女孩寫的這些日記,不知道同學們心里是什么感受?誰來說說戰爭會給每個家庭帶來哪些悲劇和影響?
6.戰爭就這樣奪走眾多無辜百姓的幸福和歡樂。無論是戰爭的發動國,還是受害國,最大的受害者始終是無辜的人民群眾。即使生活在和平環境中的人們,也同樣會受到戰爭的影響和傷害。世界呼吁和平,下面讓我們同學一起來呼吁!
教師小結:這節課我們從幾個不同的角度了解到戰爭引發的巨大災難。假如你是一個伊拉克孩子,此刻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
第3課時
(一)引入話題
活動一:認識戰爭后遺癥
1.戰爭意味著死亡,意味著生命的瞬間消失,戰爭災難中的每個家庭是那樣的不幸。戰爭結束了,可戰爭帶來的災害就徹底結束了嗎?有一個日本小女孩,用她短暫的一生,向人們訴說了在戰爭后發生的一個悲痛故事--(出示課本53頁下圖)誰來講講左左木貞子的故事?
2.聽了這個日本女孩的故事,誰來說說自己的感想?(師點評:戰爭雖然結束了,但戰爭遺留下的傷害并沒有結束,這就是戰爭的后遺癥) (板書:戰爭后遺癥)
3.戰爭會留下哪些嚴重的后遺癥呢?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到海灣地區和伊拉克的難民營里去調查一下,或許就能找到答案了!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第53頁,認真閱讀相關圖片,結合你課前收集的資料,先各小組進行交流,準備好在全班發表自己的見解。
4.準備好了嗎?誰先來交流?
學生交流過程中,教師適當提示或評價:
(1)在今天的伊拉克,糧食藥品極度貧乏,社會環境動蕩不安,嚴重影響伊拉克人民的生存。我們最擔心的還是那些未成年的孩子,他們的生活與我們今天有什么不同?你對他們今后的命運最關注的是什么?
缺衣少食又會對他們的身體發育有什么影響?根本沒有上學的機會,這對他們的終身發展有什么影響?
(2)戰爭所造成的物質損失,也許可以通過重建來補回,但戰爭帶給人們心靈的創傷,卻久久難以平復。我們想知道,戰爭會給人們留下怎樣的心理創傷?
(3)戰爭也會對我們的環境造成永久性的破壞和影響,海灣戰爭對環境的危害已經引起全世界的廣泛關注和高度警惕,誰來給大家交流這方面的資料?
(4)人類經過幾千年的辛勤勞動和智慧積累創造了燦爛的文明,可一次小小的戰爭就足以讓她毀于一旦。你知道哪些人類文明遭到了毀滅性的摧殘和踐踏呢?
(二)激情結課
其實,全世界人民也深切體會到了戰爭風云下的苦難.因此,和平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請看!(播放《讓世界充滿愛》背景音樂和反戰游行圖片)
結束語:我們相信,和平不僅是一種渴望,更是一種力量,它將永遠銘刻在世界人民的心中!
板書設計: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跳集體舞,感受樂曲歡快的情緒。
2,學習蹦跳不及內外圈穿插的隊形變化。
3,體驗與同伴共同舞蹈帶來的樂趣。
4,培養幼兒清楚表述和大膽表演的能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紅綢每人一條、幼兒用書、磁帶
活動過程:
一,教師展示道具——紅色綢帶。教師:這是什么?教師:我們今天就是用它來條綢帶舞。
二,觀看幼兒相關舞蹈視頻,學習基本動作。
1,帶領幼兒觀看視頻。教師:小朋友下面邀請你們仔細看看他們的舞蹈動作。
2,在教師的示范下學習舞步。教師:在玩游戲之前,我們先來學習一個新的舞步——蹦跳步。請你們看看這個舞步是怎么跳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一只腳抬高,另一只腳向上蹦。
3,由單圈變雙圈,鞏固上述動作。
三,學習隊形變化,并跟音樂練習。
1,教師:請小朋友雙手叉腰,用那紅綢的手指著對面朋友叉腰的手,順著手指的方向向前走,再原路退回去。
2,完整的隨音樂練習。
四,學習換舞伴,并跟音樂節奏練習。教師:請外圍的小朋友順著紅綢的方向換個新朋友。
五,跟著音樂在跳幾遍。
活動反思:
我開始帶領 幼兒重點學習秧歌十字步。我先做示范,讓幼兒跟著我一步一步地跳。背對幼兒認真地示范了好一會兒,我發現他們還 不知道怎么出腳,處于一種忙亂狀態。于是,我再次分步示 范,想讓他們看得更清楚。結果,盡管我說得口干舌燥,累 得滿身是汗,他們還是不會跳。時間就這樣在我焦慮地反復 示范中悄悄流逝,孩子們越學越沒興趣活動失敗了,全班40 名幼兒只有8 名能跳起秧歌十字步。由于花了大量的時間學 習步伐,其他目標均沒有達成。帶著疲憊、失敗、難過,我 陷入了困惑:我教得這么累,可是孩子們為什么學不會?問 題究竟出在哪里呢?教學的失敗促使我苦苦地尋找解決的 策略。而孩子們已經將剛才不快的學習經歷拋在了腦后,依 然是那樣的快樂。我問他們:你們覺得今天學的動作難嗎? 他們說:蠻難的,學不會。老師不是在前面一步一步地教了 嗎?一個幼兒說:可是我們一會兒就忘了。還有的說:我們 看不清楚,要是你能讓我們看得見先出哪只腳,再出哪只腳 就好了我豁然開朗,仔細回想整個活動,盡管我手舞足蹈、 口若懸河地做示范和講解,可孩子們對步伐的先后順序仍不 明了。我想如果能把步伐標示出來就好了。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分段閱讀圖書,了解豬先生制造面包汽車前后發生的事情。
2、能根據圖中豬先生的表情和動作,合理猜想豬先生的心理活動。
3、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4、知道故事中象聲詞運用的趣味性。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面包汽車》、幼兒用書C《面包汽車》、1—2名幼兒準備好表演。
活動重難點:
閱讀圖書后,知道豬先生制造面包汽車發生的事情。
猜想出豬先生的心理活動。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欣賞表演,引起幼兒閱讀興趣:
請幼兒帶著問題觀看表演,對故事產生興趣:
“故事中的豬先生為什么會犯愁?”
2、請幼兒閱讀掛圖,了解故事情節:
教師出示掛圖講故事:
“小朋友們說說,看到了什么?”“豬先生為什么要用面包制造汽車?”“你覺得面包汽車好嗎?為什么?”
請幼兒閱讀幼兒用書,了解面包汽車的遭遇:
“請小朋友說說,又發生了什么事?”“豬先生想出了什么方法對付老鼠?”“為什么大伙不再買豬先生面包店的面包了?”“如果你是豬先生,你會想出什么辦法來?”
延伸活動:
師生一起完整閱讀故事:
請幼兒在整體閱讀的基礎上,學會講述故事。
請幼兒分角色表演故事中的對話。
小百科:面包也寫作麺包,一種用五谷(一般是麥類)磨粉制作并加熱而制成的食品。以小麥粉為主要原料,以酵母、雞蛋、油脂、糖、鹽等為輔料,加水調制成面團,經過分割、成形、醒發、焙烤、冷卻等過程加工而成的焙烤食品。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體驗穿大鞋游戲的快樂。
2、感受大鞋踏出的不同聲音。
3、創編出不同的節奏。
活動準備:室外環境報紙硬紙板長凳塑料布鐵筒
活動過程:
1、充分感受引導幼兒發現穿上大鞋踏在不同物體上的會有不同的聲音,豐富幼兒的感受。
教師:看看我們腳上穿了什么樣的鞋子?
幼兒:
1、我穿媽媽的高跟鞋。
2、我穿爸爸的大鞋。
3、我穿姐姐的運動鞋。
4、我穿奶奶的布鞋。
5、我穿媽媽的靴子。
教師:我們穿上大鞋走走、會有什么感覺?
幼兒:
1、腳上感覺非常松。
2、踏起來聲音很響。
3、腳有些穿不穩當。
4、人變高了。
5、我覺得有些站不穩。
6、像走在小山坡一樣。
7、像踮著腳尖走路。
教師:我們去踏踏周圍的其它物體,聽聽有什么不一樣的聲音?有什么不一樣的感覺?
讓幼兒穿著大鞋自由活動,感受踏在周圍自然環境中的物體和教師的物品上時產生的聲音。
教師:剛才你們踏了許多東西,誰來講講有什么感受。
幼兒:
1、踏在鐵塊上,像鈴鐺的聲音。
2、踏在鐵塊上,像打雷的聲音。
3、踏在塑料袋上,像小雨的聲音。
4、踏在木凳上,像打鼓的聲音。
5、踏在大型玩具上,像地震的聲音。
6、踏在地磚上,像小馬跑步的聲音。
7、踏在鐵蓋上,像拍巴掌的聲音。
2、游戲引導
引導幼兒從聲音的感受中體會不同的節奏。教師出示一面小鼓和小朋友做游戲。
老師敲擊出不同的節奏并說:"我的小鼓會唱歌"。然后小朋友說"我的大鞋會唱歌。"并跟著小鼓踏出相同的節奏。
3、自由創編
教師:你們的大鞋會唱歌,還能不能唱出更好聽的歌呢?讓幼兒去找自己的好朋友互相唱唱、聽聽會唱出什么不一樣的好聽的歌。
教師鼓勵幼兒創編不同的節奏型。
幼兒: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成果分享
引導幼兒分享自己和朋友創編的快樂。
教師:你們的大鞋都唱出了許多好聽的歌,我們來表演一下,讓朋友都聽聽、學學,誰來唱?
幼兒站在長凳上踏自己創編的節奏,其它幼兒在下面模仿。
5、興趣延續
延續幼兒的興趣與好奇,充分感受穿大鞋的樂趣。
教師:每個小朋友的大鞋都會唱歌,我們合在一起來唱一唱。讓我們更快樂。
引導幼兒在音樂的伴奏下,自己踏大鞋合著音樂,用自己喜歡的節奏來表現。
幼兒園教案 篇7
一、活動主題:
維護環境,關注健康,倡議綠色食品
二、活動主題的提出:
隨著環境狀況的日益惡化,食品污染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國內外食物中毒事件屢屢發生,食品平安問題已威脅到我們的生命,日常生活中,怎樣才干吃好、吃得平安,引起了大家的考慮。近年來,一種新型食品——“綠色食品”,受到廣泛關注,成為優質平安食品的代名詞。學生對“綠色食品”有多少了解?他們有積極食用“綠色食品”以形成健康生活觀念的意識嗎?作為一名小小的消費者,學校有必要從小培養他們綠色、健康的消費觀念,培養他們崇尚自然、熱愛自然、進而維護自然的生活意識。因而,《維護環境,關注健康,倡議綠色食品》這個話題具有研究的可行性與必要性,我們決定對這一課題展開研究。
三、活動目標:
1、通過學生深入到社區、超市等公共場所,進行調查、走訪等,培
養學生搜集和處置信息的能力,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探究事物的能力。
2、通過小組合作搜集資料、班級各組之間的討論,促進學生間的相互認同、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和團結協作。
3、在調查匯報和交流活動中, 引導學生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培養學生有重點、有條理地陳說個人觀點的能力。
4、通過學習綠色食品的基本常識,豐富學生們的文化知識,培養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的基天性力,激發他們熱愛健康、熱愛自然的美好情感。
四、活動方式:
1、開展調查研究
放手給學生兩周的時間集中進行社會調查,深入各超市、小吃點、食
品工廠、城市生活區等進行觀賞訪問,然后到衛生部門進行查證、搜集資料,通過調查研究,搜集到關于“綠色食品”的第一手資料,提高感性認識;通過報紙、電視、互聯網等傳達媒介,搜集綠色食品的理論知識和生活實例,獲得二手資料,加深感性認識。使學生不只從感性上受到環保教育、關注健康,而且從理性上也認識到倡議綠色生活理念的積極意義。
2、課堂討論學習
依照事先確定的各個子課題,不同調查小組通過課堂上一起研討,提出疑問,進一步加深對于綠色食品的認識,鍛煉學生分析信息、運用信息的能力,培養他們創新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3、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
設計以“我們要健康”為主題的班隊活動,在學校的宣傳欄中張貼標語牌和宣傳畫報;利用黑板報、故事會、班隊會等形式,多角度、多層次地對學生進行教育,深化、內化自身的認識;開展“我與綠色食品”演講競賽、“綠色食品知多少” 知識競賽、“呼喚明天的綠色”詩歌朗誦競賽等活動,讓學生選擇自身喜歡的一項參與。使綠色食品知識的學習不只得到鞏固、延伸,而且,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高尚情感。
五、活動實施
第一階段:活動的準備
(一)選擇和確定活動主題
“綠色食品”這一課題的`研究范圍較大,師生在充沛交流和討論的基礎上,一起提出研究主題——“維護環境,關注健康,倡議綠色食品”。同時,圍繞“綠色食品”,結合學生最想了解的知識或最感興趣的方面,確立下面一些子課題供選擇:
1、什么是綠色食品?
2、有哪些綠色食品?
3、怎樣識別綠色食品?
4、怎樣生產出綠色食品?
5、未來的綠色食品
(二)成立活動小組,研究活動方案
學生們要做的工作有:
依照不同的研究項目,自由組合成5個小組,每個小組至少由8名同學組成;選出一個組長;由組出息行組內分工;每個人必需向組長匯報自身將怎樣完成自身的工作。調查、搜集身邊有哪些對人身體健康有副作用的食品;搜集生產這些食品的相關不良的社會現象;跟蹤調查一種食品的生產流程;尋找綠色食品。為了使搜集到的信息易于梳理、分析,還要設計明確的信息調查表。
1、深入超市、街道、社區、食品工廠,走訪和實地觀察綠色食品。
2、查閱最近的報紙、雜志、新聞和互聯網,獲取綠色食品的理論知
信息調查表:
調查話題
調查時間
調查地點
調查方式(訪問、上網、閱覽等)
調查結果
學生們可以參考使用的方法:
1、查閱最近的報紙、雜志,如《襄樊晚報》《楚天都市報》《家庭
保健》《健康與生活》《家庭醫生》《健康指南》等。
2、從近日的新聞、廣播中積累。如《新聞聯播》《襄樊新聞》等。
3、查閱有關的網站:
4、向家庭成員、鄰居、超市營業員、醫生等走訪調查一起食品衛生
事故,搜集綠色食品。
教師要準備的工作有:
1、教師注意收集或上網瀏覽與“綠色食品”有關的資料 , 設計引導
性的問題 , 協助學生了解綠色食品的知識。
2、教師預設活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處置方法。
3、教師確定對學生進行指導和評價的方法和框架。
4、指導學生自主或小組合作調查。
幼兒園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感知與理解畫面內容,初步感知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
2.通過對畫面細節的觀察,找到并用完整地語言表述出其中不良的生活習慣。
3.知道勤洗手、講衛生。
4.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5.能夠將自己好的行為習慣傳遞給身邊的人。
活動準備:
繪本《根本就不臟嘛》、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封面導入。
1、出示繪本封面,引發幼兒猜想。
師:【PPT1】書的封面上,有一個小女孩兒。她在干什么?(她在看著自己的手。)
師:我們來猜一猜,她的手上會有什么?(細菌。)
師:細菌在哪兒?/你是怎么發現的?
2、介紹書名與作者。
師:這是兩位德國的作家創作的作品,萬枷歐爾特/文,瑪努艾拉;歐爾特/圖,賈如/譯。講的是一個不愛洗手的小女孩兒的故事,書名叫《根本就不臟嘛》,我們一起來聽聽這個小女孩是怎么說的。
二、師幼共讀,感知與理解畫面內容。
(一)第一段
師:【PPT2】“為什么每天都要做些很無聊的事情呢”?在她的眼中,哪些事是無聊事兒?我們聽一聽:“必須要早點上床,端正的坐在桌子旁邊,時時刻刻都要洗手!”
師:小女孩兒認為:只有手真的很臟時,我們才需要洗手,可是這種情況是很少見的哦。
師:【PPT3】我們看一看,她覺得什么時候是手臟的時候?(我要玩泥巴的時候,手才真的很臟!)
師:【PPT4】可是手臟了,她又是怎么做的呢?(可我在裙子上蹭蹭不就干凈了嗎?)
師:你們會不會把臟手往衣服上蹭蹭啊?這樣做真的能干凈嗎?(這樣做只能把衣服弄臟,而且小手也不會干凈呦!
師:在畫面上,我們看一看,小女孩兒還有沒有其他的壞習慣?你有沒有放到過嘴里?
(二)第二段
師:“每時每刻都要洗手,我真的很煩哎,因為我的手根本就不臟嘛!”小女孩兒這樣說。【PPT5】“比如,我剛剛摸了只小兔子,它白白的,軟軟的,怎么會臟呢?【PPT6】玩水的時候摸摸小魚,就不用洗手了啊!”小白兔白白的就能證明他不臟嗎?(看看活潑的小白兔可是在地上跑來跑去的啊!)
師:小朋友們喜歡摸小貓小狗嗎?摸完之后要不要洗手呢?
師:【PPT7】“比如,在吃飯前,媽媽叫我一定要洗手,可是我一直用餐具吃飯啊,怎么會臟呢?”小女孩兒又發問了。“只有吃豌豆的時候,才需要用手抓,可是我壓根就不吃豌豆!”
師:我們發現,小女孩兒不但飯前不洗手,還有什么壞習慣?(挑食)
(三)第三段
師:【PPT8】小女孩兒總是不愛洗手,媽媽告訴她:你手上其實有好多好多的細菌!她盯著手看來看去。小朋友發現了嗎?【PPT9】細菌無處不在呦,成群結隊的生長在你的手紋里,手縫中間,手掌心里。
師: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呢?(會生病)【PPT10】
師:寶寶生病了,媽媽是最著急的人,他一定會叫來醫生叔叔!這意味著什么?
師:【PPT11】吃最苦的藥湯,接受最痛苦的檢查,會在胃里面找到那些小細菌嗎?天啊,他真的在身體里生活著啊!打針,吃藥,這些一點都不好玩,很疼很疼啊!要洗手還是要去醫院呢?小朋友們有選擇了嗎?
三、二次閱讀,知道勤洗手、講衛生的重要。
師:聽了這個故事,你想告訴你的朋友什么話?你想對自己說什么呢?
小百科:臟指玷污,不干凈或不純潔。
幼兒園教案 篇9
設計背景
為了讓幼兒理解郵票的作用,我們組織幼兒給爸爸媽媽寫信,并在信封上貼上郵票,到郵局去寄信。當幼兒看到郵局櫥窗里陳列的郵票時,十分興奮地交流起自己的感受:“這是郵票,上面有京京、迎迎、貝貝、歡歡和妮妮呢!…‘這是奧運會的福娃。”“奧運會明年在北京舉行。”“我知道奧運會有許多比賽。”于是我就問:“你們知道奧運會有哪些比賽項目嗎?”這時幼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說不清奧運會的比賽項目到底有哪些。“郵票上有福娃,運動項目在郵票上有嗎?”我提醒道。“有的,我們班的郵票上有打乒乓球的圖案呢。”“我也看到了,還有其他的運動呢!”于是我提議說:“那我們一起收集有運動圖案的郵票吧,看看郵票中到底有哪些運動項目。”經過一個星期的資料收集,幼兒收集了許多關于運動的郵票,于是我們設計了一個集體活動:郵票中的運動。
活動目標
1.通過說說議議,認識郵票中的運動;
2.知道運動有助于身體健康,增強對體育運動的興趣;
3.體驗運動員為國爭光時的快樂心情。
活動準備
1.家長配合收集各種關于運動的郵票;
2.運動場面錄像,我國運動員擅長的運動項目:乒乓球、羽毛球、舉重、跳水、體操、射擊等運動場面的錄像;
3.乒乓球運動器具、羽毛球運動器具、舉重器具等若干套。
活動過程
1.認識郵票中的各種運動項目。
(1)分組展示各種運動項目的郵票。
(2)幼兒互相交流自己收集的郵票,看上面是什么運動項目,自己對這一運動項目了解多少。
(3)幼兒自由觀看同伴的郵票。
2.了解我國著名運動員及其運動項目。
(1)教師:你知道我國運動員在哪些項目中奪冠了?(采用幼兒互相自由交流與個別發言的方式)
(2)觀看我國運動員奪冠瞬間的錄像。教師提問:看了這些錄像,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3.爭當小小運動員。
(1)教師:你想做小小運動員嗎?
(2)請幼兒自由選擇運動器材,模仿運動員參加比賽。
【【推薦】幼兒園教案范文集合九篇】相關文章:
【推薦】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集合七篇03-27
【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集合九篇04-03
【推薦】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范文九篇03-30
【推薦】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合集四篇04-01
【推薦】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集合八篇03-30
【推薦】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集合8篇03-29
【推薦】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模板集合九篇03-26
【推薦】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集合九篇03-26
【推薦】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集合5篇04-04
【推薦】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合七篇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