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案模板集合八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教案 篇1
沉浮實驗
科學意圖:
科學是一種力量,是一種通過了解自然而造福于人類的手段。當今世界科學技術日益發展,科技改變了世界也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求知是人類的本性。而幼兒期是培養青少年一代科學素養的重要時期,幼兒科學教育作為科學教育的基礎組成部分,其重要意義不言而喻。
材料準備:
木質玩具、塑料玩具、海綿、乒乓球、曲別針、石子以及玻璃球等不同質地的材料、記錄表、裝滿水的水盆。
實驗操作:
(1)小班幼兒玩時,可以讓他們把各種材料放入水盆中,讓幼兒觀察哪種材料會沉下去,哪種材料會浮在水面上。
(2)中、大班幼兒玩時,可以嘗試讓他們用各種方法改變物體的沉浮狀態,比如,如何讓上浮的材料下沉、如何讓下沉的材料上浮等。
指導建議:
●分組進行實驗時,教師應根據參與實驗的幼兒人數選擇適宜的水盆和材料。教師要提醒幼兒穿兜兜褂或者挽好袖子,避免他們在活動中弄濕衣服。
●請幼兒記錄觀察結果:幼兒可以從“預設結果一實驗驗證”兩個角度來進行記錄。建議在活動前記錄“預設結果”,在活動后記錄“實驗驗證”,要避免幼兒在實驗中弄濕記錄表。
●教師和幼兒一起進行小結,知道鐵和鐵制品、石頭等在水中會下沉,塑料和木質材料在水中會上浮,并請幼兒說清楚“沉下去”和“浮上來”。
●鼓勵幼兒大膽選擇更多的料材進行實驗并記錄實驗結果,組織幼兒相互交流經驗。
拓展與替代:
◆可以讓幼兒進行“讓雞蛋浮起來”的實驗。準備一杯清水,并把雞蛋放進去,觀察雞蛋在杯中的沉浮情況,然后在這杯水中不斷加鹽,觀察雞蛋在杯中的沉浮變化。
◆可以讓幼兒用空礦泉水瓶做實驗,嘗試如何讓瓶子沉入水底、浮在水面或立在水中。
◆提供各種水果(葡萄、蘋果、香蕉等),引導幼兒觀察水果在水中的沉浮變化。
科學小知識:
物體在水中或空氣中,受到的水或空氣將其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浮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上的。物體在水中是下沉還是上浮’與它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有關,也可以說與它的密度和水的密度的大小有關。當物體受到的重力大于它受到的浮力時,物體就會下沉;當物體受到的重力等于它受到的浮力時,物體就會懸浮于水中;當物體受到的的重力小于它受到的浮力時一物體就會上浮。此外,相同質量的物體,越是浸在密度大的液體中,越是容易上浮。
幼兒園教案 篇2
主題目標:
1、知道陰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簡單了解中秋節的來歷,知道中秋節又叫團圓節。
2、了解中秋節人們的活動,讓幼兒通過品嘗月餅、觀賞月亮、學習和欣賞歌曲、制作水果拼盤等活動來體驗節日的快樂,感受中國人的文化習俗。
3、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4、參與節日游戲。
環境創設:
● 和幼兒一起布置中秋的大型壁畫,其中有月亮的變化、宮燈。
● 懸掛燈籠,水果圖案營造熱鬧的節日氣氛。
● 展示幼兒 在節前觀察月亮、繪制出的"月亮變化冊"。(事先發放記錄單)。
區域活動:開開心心來中秋
(1)繪畫:提供水果圖片,供幼兒繪畫之做好吃的水果。
(2)泥工:橡皮泥,供幼兒制作月餅。
(3)美工:提供各色彩紙、膠水、繪畫筆供裝飾節日的燈籠 。
(4)制作燈籠:運用空瓶子、彩色膠帶、色紙、粘貼素材,做一個燈籠。
家園共育:
●有條件的家庭,晚上帶著孩子一起觀賞中秋的月亮,并講一個關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給幼兒一首有關月亮、中秋的古詩。
●與幼兒一起準備一個燈籠,最好是共同制作的。
●督促幼兒節前節后連續觀察月亮,并記錄月亮的變化。
活動一:快樂的中秋
(一)活動目標:
1.認識傳統節日中秋節,知道其來歷及有關習俗。
2.體驗分享、合作的快樂。
3.能自信地在同伴面前大膽講述、表現。
活動準備:
1.有關月亮的圖片、動畫、故事傳說。
2.活動前與幼兒一起布置活動室,懸掛月亮變化圖。
3.每個家庭準備一個月餅帶來。
(二)活動過程:
1.猜謎:"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只圓盤,有時像把鐮刀。"請你猜猜是什么?
出示圖:月球 結合孩子們的觀察記錄講講月亮的變化。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古時人們將一年分四個季節,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個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叫中秋節。這天晚上,月亮最圓最亮,人們吃果實賞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樣圓圓滿滿。
師:中秋節還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和故事,請小朋友講一講。
教師完整講述中秋節的美麗傳說。
3.人們怎樣過中秋。
1)請小朋友說說你們準備怎樣和爸爸媽媽一起過中秋節?(請幼兒和家長討論,由幼兒回答)
2)那你們還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樣過中秋節的?
4.吃月餅,共同分享快樂。
1)師:你們知道人們用什么方式慶祝中秋節?我還知道,小朋友最愛吃月餅,今天大家帶來了各種各樣的月餅,那就請你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月餅吧。
2)教師簡單小結,月餅的分類
3)幼兒欣賞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樂曲《春江花月夜》,邊聽音樂邊分享月餅,體驗與父母、同伴、老師一起過節的快樂。
活動二水果拼盤比賽
(一)活動目標:
通過活動,讓幼兒了解中秋節也是水果豐收的節日。
通過家庭小組式競賽活動,促進親子交流,增進幼兒與父母之間的感情,體驗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小組號牌 自帶水果 一次性塑料刀具盤子等
活動過程:
1、教師介紹活動的意義
秋天是水果豐收的季節,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坐在月下不光賞月還要品嘗月餅和各式豐收的水果,感受生活的富足。
2、 介紹游戲規則
今天我們的家長也帶來了豐富的水果,我們先來介紹一下(個別家庭介紹自己帶來的水果名稱,基本特性) 現在我們將舉行一個制作水果拼盤的大賽,活動規則如下:1、以三個家庭為一小組,發放號牌。2、在規定時間內,不但要比造型還要比桌面整理。3、幼兒參與性將作為優先評獎標準。4、獎項有:配合默契大獎和最佳造型獎
三、水果拼盤比賽
教師注意進行部分協作,其他班教師記錄并進行評獎
四、評選與品嘗活動 頒發獎狀,互相交換品嘗水果拼盤。
五、教師進行今天活動的小結
你們今天這個中秋節過的怎么樣?(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的感覺)
"你還知道哪些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呢?你喜歡過這些節么?
活動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知識,鍛煉了動手能力的想象力,更讓他們感受的我們的傳統節日的濃濃的節日氣氛!
小百科:中秋節賞月的風俗,據歷史學家推斷,最初是古代宮廷文人興起,然后擴散到民間的。早在魏晉樂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寫道:“ 仰頭望明月,寄情千里光”。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中秋節開始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就有“八月十五中秋節”。傳說唐玄宗夢游月宮,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間才開始盛行過中秋節的習俗。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感受樹木與人類相互依存的關系。
2、體驗種樹的快樂,萌發愛護樹木,愛護大自然的情感。
3、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樹,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1、有關故事的課件。
2、幼兒每人一棵小樹苗。
3、音樂錄音。平衡木(小橋),四盆沙。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一棵樹》,感受故事中小動物愛護大樹的情感。
1、出示圖片,講述:春天到了,小熊在自己的花園旁種了一棵小樹苗,小樹苗嫩嫩的,綠綠的。
提問:你猜它會是一棵什么樹呢?
幼兒猜測,說出自己的想法。
2、教師邊出示圖片邊講述故事,幼兒欣賞。
講完故事后提問:
這一棵樹到底是什么樹呀?
小猴猜這是一棵什么樹,為什么,他做了什么事呢?
小松鼠猜這是一棵什么樹,為什么,他做了什么事呢?
小象猜這是一棵什么樹,為什么,他做了什么事呢?
小熊為什么要種一棵傘樹呢?它又為什么要感謝小猴、小松鼠、小象呢?
二、組織幼兒討論,了解大自然與人類的關系。
1、提問:小熊種的傘樹可以讓小伙伴們在樹下乘涼,小伙伴們還猜想樹木可以結果子給他們吃,那樹木還有什么好處呢?
幼兒討論回答,教師出示相應的樹木的圖片,讓幼兒欣賞,使幼兒了解樹木能美化城市,使空氣新鮮,并減弱噪聲,在沙漠地區防止沙化,可以造成各種工具,還可以給動物們安家等。
2、討論:我們小朋友應該怎么樣愛護樹木,保護它們呢?
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講述,如給小樹澆水,不搖小樹苗,給樹拔草等,教師出示相應的圖片。
3、觀察比較什么行為是愛護樹木的表現。
出示愛護樹木和損壞綠化的圖片,請幼兒討論哪些行為是對的,哪些是錯的,并試著說出理由。教師在愛護樹木的圖片上出示五角星。
三、游戲“種樹”。
1、師:因為種樹有那么多的好處,所以我們國家規定3月12日是植樹節,(出示植樹節的標志。)每年的這一天,大家都要去種樹,今天正好是植樹節,我們小朋友一起去種一棵樹,給大自然增添更多的綠色,好嗎?
2、講解游戲規則。
每人一棵小樹苗,自己選擇高矮合適的小橋走過去,把小樹苗種到對面的盆里。提醒幼兒過小橋時,能排好隊,有秩序地走過小橋,種好樹后,還可以給小樹苗澆點水,看一看別的小朋友種的小樹,還可以數一數每個盆里種了幾棵小樹苗。
游戲開始,播放錄音《愛護小樹苗》。
3、圍著小樹苗跳舞。
師:小樹苗種好了,你們開心嗎?我們一起圍著小樹苗來唱歌,跳舞好嗎?
教師和幼兒一起唱歌、跳舞,在音樂聲中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了解成人是怎么樣保護樹木的。
收集一些圖片,教師和幼兒一起邊看邊講述:如給樹澆水,噴藥水,施肥,修剪樹枝。冬天要給樹綁上稻草,樹干上刷白水,夏天給樹擋住太陽。對傾斜的樹木,要用架子支撐等。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單數與雙數的實際意義,有一定的數數、統計和比較等應用數學的能力。
2、學會觀察樹葉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自己對樹葉的認識。
3、在活動中能體驗到同伴間學習的樂趣,培養合作的精神。
活動準備:
每人一份樹葉(葉柄)、一張表格、一只筆、展示板。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教師:小朋友們、大家好。今天老師為你們請來了一位客人。下面我請小朋友們豎起你們的小耳朵,仔細的聽好了。聽他來了。(聽完后)接下來,有哪位小朋友已經聽出,
2、老師今天請來的這位小客人是誰呢?請小朋友來告訴老師。
教師:大家都很聰明,都聽出了這是樹葉。下面讓我們來看一看找一找,樹葉里有哪些秘密呢?
二、對葉片的統計與分析
1、教師示范
教師:下面我請小朋友們來看一看、數一數,老師手上的這一根葉柄上有幾枚小葉片?
現在請小朋友們來跟老師一起數一數,好嗎?
教師:好了,剛剛小朋友們與老師一起數了老師葉柄上的小葉片有幾片。
下面老師請小朋友們自己來數一數,然后把數好的小葉片數量記錄下來。
2、幼兒示范
教師:這么多的葉片,你是怎么數的?小朋友用了很多種方法數葉片,你認為那種方法又快又準確?
小結:生活中我們在數量較多的東西時,有很多種方法,小朋友可以采用最適合你的方法,將東西數得又快又準確。
3、分析探索葉片的單雙數的規律
教師:老師剛才發現讓小葉片兩片、兩片做好朋友這種方法很有趣,我們一起用這種方法在來數一數。
三、討論分析:
教師:你們發現了什么?(有的樹葉,它的葉片兩片、兩片都找到了好朋友:有的還剩下一片沒找到朋友。)
四、樹葉分類:
教師:這里有兩張表格,我們把都能找到好朋友的葉片送到這張表格里.把還剩下一片
沒有找到朋友的葉片送到另外的一張表格里,看看會發現什么秘密。
五、統計數字:
教師:都能兩片、兩片成為好朋友的葉片,上面小葉片的數量各是多少?還剩下一片沒有找到好朋友的葉片,上面小葉片的數量又各是多少?
六、分析兩類數字的特點:
1、覺得:老師發現有些樹葉寶寶都有一個好朋友,而有些只有一個人。你看數字6寶寶,他們有3對好朋友,而數字7寶寶,卻多出了一個寶寶。所以你們覺得數字寶寶中有什么秘密呢?
2、教師:你看6、8、10、12、14這些數是什么數?7、9、11、13、15這些數是什么數呢?他是不是能兩個、兩個的湊成相同人數的呢?還是不能。
3、教師:小朋友都發現了這個秘密,老師覺得6、8、10、12、14這些數是雙數,因為他們能剛好能兩個、兩個的分好。7、9、11、13、15是單數。(討論10以上的單雙數。)討論發現:已經學過的單雙數規律同樣適用于10以上的數字,拓展已有經驗。
活動延伸:請小朋友們回家之后找找哪些物品也有這些規律。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準備
制作動畫畫面。
方格紙(白色)1張,黑色大紙1張;
文件袋20個(用剪裁成條狀的即時貼將塑料文件袋制作成表格狀),泡沫墊20個(正反兩面均用記號筆畫成格子圖樣);
大蝴蝶1只(立體),蝴蝶即時貼粘紙入手1份。
活動目標
體會參與數學活動的快樂和成就感,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在位置群的觀察判斷中,鼓勵幼兒嘗試探索選擇一個物體作為參照物,判斷出其他物體的準確位置。
了解幼兒常用的空間位置的判斷標準,鼓勵幼兒能在已有的“上、下、左、右”以及“橫、豎、斜”等方位的基礎上,結合數字(第幾排第幾格)對位置進行判斷。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蝴蝶飛到哪里——有關方位詞的運用與鋪墊。
手指游戲:小手變蝴蝶,聽指令上、下、左、右飛飛,橫著飛飛,豎著飛飛,等等。
出示蝴蝶,猜測:蝴蝶找誰做朋友,會停在什么地方?
2.一個固定位置的確定與表達:蝴蝶停在哪里。
。1)展示和提問。
教師將蝴蝶停在設計好的背景中一塊空出的方格上,揭開小方格上的黑色蒙紙。
①蝴蝶停在哪里? (幼兒回答時,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用相應的手勢動作對應具體的位置進行即時評點和印證。)
②蝴蝶位置只有一個,為什么小朋友的說法那么多?
小結: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觀察順序和觀察方法,所以同一個位置也有不同的說法。
。2)交流和討論。
①怎樣觀察比較方便?
、谠趺凑f容易讓人聽明白?
、圻有什么辦法能夠幫助我們把我們的觀察方法和觀察結果說清楚?
。3)小結和提升。
靠“邊”觀察起來簡單;說出我們的觀察方法——橫著看,還是豎著看;用我們學到的數字說出位置——“第幾橫排、第幾格”或是“第幾豎排、第幾格”。
。4)蝴蝶移位練習。
、倏纯春w到了哪里?在第幾排的第幾格?又飛到哪里去了?
、谀銈儾鲁鰜硭麨槭裁催@么觀察?方便在哪里?
3.動手操作:一群蝴蝶一起飛——位置群的確定和表達。
(1)觀察表達。幼兒教育網
看看又飛來了幾只蝴蝶?蝴蝶還會變隊形呢!你看出它們變出了怎樣的隊形嗎?你能看出它們在格子中排列的位置嗎?
(2)操作探索。
指導幼兒拿出畫袋加工成的操作材料(見圖3),引導幼兒對照教師給出的模型,將3只蝴蝶擺放粘貼在畫袋上。
要求:請你跟我這樣飛!
提醒:注意蝴蝶的顏色、隊形、位置和老師的都一樣喲!
。3)追問反思。
你是怎么找出3只蝴蝶的位置的?需要每一個都看清楚是哪一格、哪一排(或第幾排、第幾個)嗎?為什么?
小結:有時候,我們要1只1只地找位置;有時候,我們只要找出其中1只蝴蝶的位置,再看其他兩只蝴蝶與這只蝴蝶的距離,就能夠知道這兩只蝴蝶的位置在哪里。
。4)操作練習。
、僬埬愀疫@樣飛。教師引導幼兒對照所給范例,將貼紙蝴蝶粘貼于所示的文件袋中相應的位置上。
、诨貞浐椭v述:蝴蝶排成什么樣的隊形,我們怎能又快又對地找到位置?什么樣的隊形我們找位置時比較難?誰有辦法不被難?
、劭偨Y和評價:有順序地觀察——橫著看,或者是豎著看;將學到的數字朋友用起來,比如第幾排、第幾格;找準一個位置,再接著一個一個找其他的位置,等等。
4.身體總動員:跳舞毯游戲。
。1)音樂背景起——聽,這是什么音樂?聽到音樂你想干什么?
。2)出示泡沫板制作的跳舞毯——看,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跳舞毯”,猜猜我們今天怎么來玩這個“跳舞毯”的游戲?
結合制作的課件小結:音樂一停,屏幕上的格子中就會有五角星,兩顆五角星停在哪里,你的小腳也要停在哪里。
。3)開展游戲活動。
注意:引導幼兒將腳下的跳舞毯調整成與屏幕上的方形格子位置一致的狀態;引導幼兒思考當兩顆星變成3顆星或4顆星時,孩子怎樣來用動作表示星星的位置——加上手、頭的動作,等等。
(4)放松活動。
活動即將結束,教師組織引導孩子們將泡沫墊子收起來時,孩子們依依不舍:“老師,你再讓我們玩一會兒吧!”也有的孩子進行著自發的`交流和互相補充:“(格子里)靠邊上的星星最好找,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那些難找的星星。遇到難找的星星時,我就去找簡單的星星看,一看,難的也不難了……”“我知道是第幾排第幾格,可是我跳的時候先是隨便一跳擺個造型,然后就慢慢地數著看,再改過來……”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通過情景,體驗基數和序數的不同。
2. 擴充對數的認識,知道數可以表示物體的多少,也可以表示物體的順序。
3. 對基數和序數現象感興趣,建立良好的秩序感。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5. 體驗數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情景,體驗基數和序數的不同。
難點:能從各個方向說出物體的位置,能區分基數第幾和序數第幾的不同。
活動準備
1. 知識經驗準備:初步感知10以內基數的含義和序數的含義
2. 物質準備:(1) 教具:“動物與房子” “數字卡片” ,小熊手偶一個,各種物品的圖片或實物(糖果、雪花片等)若干,寫有序號的入場票。(2)學具:”動物與房子” “數字卡片”,動物卡片,火車卡片,各種物品的圖片或事物(糖果、雪花片等)若干。
3. 環境準備:森林小區房子,布置編有順序號的小板凳。
活動過程
1. 情境導入:(教師出示一張邀請函)“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 (邀請函)“對,這是小熊寄來的邀請函,今天是他的生日,他想邀請我們小朋友去他的家里做客,玩游戲,你們愿意去嗎?”(愿意)“那我們排好隊出發吧!”教師帶領幼兒邊走邊念兒歌《旅游車》
2. 集體活動
。1)數高樓,復習10以內的基數. :老師:“我們到了森林小區了,這里的樓房可真多!一起來數數有多少棟樓房吧!”請幼兒數一數森林小區共有多少棟樓房,每一棟樓房有幾層,并用數字做上標記。如,一棟樓房有8層,就在房頂標上數字8
。2)找找小熊家,復習10以內的序數。老師:“這里有那么多樓房,小熊家里住在哪里呢?我們來打電話問問小熊吧!”(教師用手機打電話給小熊,詢問地址)“小熊說他的家里住在森林小區大門從左往右數第四棟第五層。”請幼兒找一找小熊家在哪里。
。3)小熊請客,區分10以內的基數和序數。找到小熊家。(出示小熊手偶)小熊:“歡迎小朋友,請坐吧!今天是我4歲的生日,媽媽給我準備了很多好吃的好玩的的東西,我想和小朋友們一起分享。可是我不知道媽媽給我買的這些東西各有多少個,請小朋友們幫我數一數吧!”小熊出示各種物品,然后分別送給指定的小朋友。如,出示五塊糖果,然后把五塊糖果送給從左到右數的第七位小朋友。以此分發各種物品,使幼兒熟練區分基數和序數。
3. 游戲活動: 游戲“開火車”。小熊:“吃完了好吃的食物,我們來玩開火車的游戲吧!”小熊給每個小朋友發10張動物卡片,一套1-10的數字卡片和一張火車卡片。先請幼兒數一數一共有多少節車廂,多少只小動物。二胺后從火車頭往后給火車廂編號,再根據小熊的語言指示幫助小動物上車。如,“請小狗上第五節車廂”游戲可以反復進行,加強幼兒的區分基數和序數的熟練程度。
4. 分組活動: 第一組:操作學具“動物與房子”。小熊“今天來到的客人太多了,小動物們都不知道自己應該去哪里住了,請小朋友們幫助為小動物們安排住房吧!” 第二組:游戲“我說你做”幼兒兩人一組,幫小熊招待客人并送食物,如一個小朋友說“請把四塊蛋糕送給第二層的客人”另一個小朋友就拿四塊蛋糕送給第二層的客人。兩人可以互換角色玩游戲。 第三組: 涂色練習。請幼兒根據序數的順序,將食物卡片涂上指定的顏色,送給小熊當生日禮物。
活動延伸
1. 園內延伸:在體能活動中,請幼兒數一數每一隊有多少位小朋友,再說一說誰站第一個,誰站第二個······由此在一日生活中進行區分基數和序數的練習。
2. 家庭延伸: 結合日常生活,讓幼兒講述自己家住宅樓一共有幾層,自己家又住在第幾層。
幼兒園教案 篇7
游戲準備:
不同顏色的氣球若干、游戲獎品。
游戲過程:
1、將氣球按照顏色分類,每個家庭分發一定數量的氣球;
2、家長和寶寶通力合作,將氣球吹起來;
3、游戲開始的時候,家長背起自己的寶寶;
4、在眾多的氣球中,選擇是自己顏色的氣球,然后將其踩破;
5、在游戲的過程中,如果踩破了其他小組的氣球,那么,該小組輸掉比賽;
6、最短時間結束游戲的獲勝。
溫馨提示:
上面的這個親子游戲,會讓寶寶們在激烈的現場中,收獲更多的精彩瞬間,那么,家長們讓自己的寶寶體驗這種歡樂吧。
幼兒園教案 篇8
活動名稱:快樂大拜年
活動前言:新年轉眼就快要到來了,小朋友們也都進入了新年的氣氛之中,以下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幼兒園所開展的有關迎新年的幼兒園活動教案,可以讓小孩子們更深刻的感受到新年的氣氛!
活動目標:
1、回憶和模仿春節人們互相拜年祝賀的話,進一步感受節日的喜悅。在快樂大拜年的活動中體驗到集體生活的快樂。
2、愿意與老師和同伴大膽交往,說說自己過新年的趣事,與同伴一起分享快樂。
活動準備:經驗準備:幼兒與爸爸媽媽一起拜年
材料準備:零食若干,《新年好》的音樂,VCD動畫影碟
活動重點:愿意大膽地說說講講
活動難點:能與其他班級的朋友老是一起活動
活動過程
一、入場(將幼兒領入小二班),幼兒之間、師生之間相互拜年。
二、新年好
1、前些日子,我們剛過了一個中國人最熱鬧的節日,是什么節日呀?
2、過了春節就代表我們大家又都長大一歲了,所以今天我們都特別地開心,
因為過了年,我們好朋友又見面了,在這里,我們所有的老師祝小朋友:
新年快樂 學習進步 身體健康 快樂成長 (一人一句)
三、互相拜年:
1、你們有什么祝福的話要對老師和小朋友們說的呢?
想一想,過春節的時候,爸爸媽媽帶你們去做客,大家見面是怎樣說的?你是怎么說祝福的話的?
2、同伴間互相拜年,或找老師拜年,手握手,說說祝福的話。(新年音樂)
四、聊新年
1、你們是怎樣過新年的?做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哪一件事情讓你覺得最開心?(放煙火,放鞭炮,串門拜年,拿紅包……)
2、引導幼兒與同伴一起邊吃零食邊聊聊自己過新年的趣事,一起分享節日的快樂。
五、和小一班的朋友、老師一起相互拜年;給廚房、老師拜年。
【幼兒園教案模板集合八篇】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模板集合五篇04-04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集合九篇04-04
【實用】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集合九篇04-03
【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集合九篇04-03
【精華】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集合九篇03-30
【精華】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集合10篇03-29
【推薦】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集合8篇03-29
【精華】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集合八篇03-29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集合六篇03-29
關于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集合9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