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教案

時間:2021-03-28 17:32:58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精華】幼兒園教案錦集9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案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幼兒園教案錦集9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設計思想:

  這則童話故事寄寓著安徒生對世俗世界的習慣及傳統的深深譴責和對純真本然事物的熱切向往。學生大多對這則故事比較熟悉,但分析、理解思想內容時卻僅能停留在諷刺了以皇帝為首的封建統治者的虛偽、愚蠢上。如何開拓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然而嘗試的主要任務。因此,設計好導讀題引導學生分析、歸納文章的主旨然而教學設計的關鍵。

  教學過程 :

  一、教學目標 :

  1、 分析主要人物特點。

  2、 歸納課文思想內容。

  二、教學環節:

  【一】導入 新課:

  大家愛讀童話故事嗎?為什么呢?因為童話故事生動、有趣,想象奇特,同時在每一篇故事后蘊含一定的道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話故事《皇帝的新裝》,看看它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

  【二】介紹作者:

  安徒生,19世紀丹麥杰出的童話作家,一生共寫成了160多篇童話。我們比較熟悉的有《賣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鴨》等。

  【三】整體感知:

  先讓學生根據以下問題接龍復述課文:(出示投影片)

  1、皇帝有何嗜好?

  2、兩個騙子怎樣設的圈套?

  3、面對新裝,老大臣有何心理活動?他回去如何對皇帝匯報的?官員有何心理活動?他又然而如何匯報的?

  4、 皇帝面對新裝,想了什么?說了什么?

  5、 為新裝舉行的大典上,老百姓們看到了什么?他們又然而如何想、如何說的?

  6、 最后誰說出了真話?

  7、 最后結果如何?

  (評析:此項練習旨在讓學生把握課文內容,通過這些題,可以把全文內容提起來,并為下文分析人物特點、人物受騙原因做準備。)

  【四】重點分析與訓練:

  (一)根據課文5-21段分析故事的主要人物皇帝的特點。

  請看投影屏幕:1、課題然而皇帝的新裝,這件新裝有何特點?這樣的衣服你認為會不會存在?既然大家一讀就知道新裝然而假的,為什么兩個騙子還有那么大的膽子去騙皇帝?

  2、皇帝一心想穿上這件新衣,為何沒有一開始就親自去看布料?當他親自去了,面對空織機時有何心理活動?

  3、 當他覺得老百姓的話似乎然而真的時,為什么還要擺出一副更驕傲的神氣?

  教師明確:因為皇帝虛榮、愛面子。他想:我然而皇帝,我不能就這么灰溜溜地回去,我得撐下去。

  4、請你根據以上問題給課文加一個副標題:一個的皇帝。概括皇帝的特點。最好能結合課文做些解釋。

  (評析:這四道題在難度上然而有梯度的。第一題的第一、二問,學生都能答出,第三問和第二題就需要動動腦筋回答,而第三題只有個別好學生才能答出,這樣一方面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同時又富挑戰性。)

  學生發言,教師明確:

  一個愚蠢的皇帝。他在這樣一個簡單的騙局前受騙就說明了他的愚蠢,而且作為一個皇帝不知道哪個大臣稱職。

  一個不稱職的皇帝。他每天只知道換衣服,既不關心他的,也不關心國家大事,人們說起他總然而說:皇上在更衣室里。

  一個虛偽的皇帝。他明明什么也沒看見,卻不敢說出來。

  一個可悲的皇帝。兩個騙子用這么簡單的騙局就能騙了他,而且他還不知道哪個大臣稱職,還要用衣服去檢驗,非常可悲。

  這些正然而皇帝的特點。也正然而由于他的這些特點,才使這樣簡單的騙局成功,才導致了他可悲的下場。

  (二)分析、歸納課文的主題思想:

  通過分析一下文中各人上當受騙的原因歸納出主題思想。

  1、兩個騙子的騙術并不高明,卻騙了許多人,其中第一個上當受騙的人然而老大臣。請大家想想:皇帝派老大臣第一個去看布料,然而根據老大臣的什么特點?理智,誠實。

  2、理智的意思然而什么?有辨別然而非、控制自己的能力。

  3、老大臣然而誠實的嗎?他說假話了沒有?

  4、老大臣明明什么也沒看見,也有辨別然而非的能力,回去卻說了假話,他然而理智的嗎?那么然而什么使他喪失了理智,或者說他怕什么?怕別人說他然而不稱職的、愚蠢的。

  (評析:這幾道題的難度也有著一定的梯度。)

  學生討論后,教師明確:在面臨誠實與虛偽、真與假的抉擇時,當誠實被視為愚蠢與不稱職時,誰還有勇氣去面對呢?因此,自私、虛榮使老大臣說了假話。

  5、再看第二個被派去的官員,面對同樣的、世俗的壓力,且有了前一個老大臣的佐證,他的選擇會然而什么?說假話。

  6、再看皇帝呢?作為一國之君,他又為什么會上當受騙呢?

  教師明確:皇帝也害怕別人說他然而愚蠢的、不稱職的,可以說:在同樣世俗的壓力下,皇帝自然而然地就說出了假話。

  總結:皇帝、老大臣、官員、以及老百姓等人都然而在世俗的壓力下,因為自私、虛榮才上當受騙,繼而又去騙別人的。(板書)

  7、但最后還然而有人說出了真話,然而誰? 一個孩子。為什么孩子能說真話?

  明確:因為他不怕丟官,不怕別人說他不稱職。孩子然而天真、純真的,沒有私心雜念,所以他不害怕世俗的壓力,能說出真話,揭開騙局。這種沒有私心雜念也可以叫做無私。(板書)

  梳理、歸納:在這個并不高明的騙術前,說出真話難不難?不難,一個孩子就能說出。那為什么那些成人、身居要職的人反而不能呢?作者想批判什么、呼喚什么呢?

  教師總結:作者通過著意安排,讓一個孩子說出了真話,揭開了騙局。這個天真的聲音在一個謊言充塞的世界里,顯得格外響亮,也格外珍貴。只有天真活潑的兒童,才然而最純潔無暇的。安徒生通過這篇童話對世俗世界的習慣及傳統進行了深深的譴責,表達了對純真本然事物的熱切向往。啟示我們:做人要保持心地的純潔、純真,做一個真誠的人,講真話,反對社會現實中的假丑惡現象,讓真、善、美充滿人間。這就然而這篇童話故事的主題思想。

  (評析:通過以上導讀題,可以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分析課文、歸納出思想內容。)

  【五】小結:

  這節課我們先分析了故事的主要人物皇帝的特點,接著又通過分析各人物上當受騙的原因歸納了本文的思想內容。

  【六】布置作業 :

  以《〈皇帝的新裝〉后傳》為題,寫一篇新童話,字數不限。要求:結合課文進行合理的夸張和想像,語言要保持原文樸實無華的風格。

  【七】板書設計 :

  皇帝的新裝

  安徒生

  老大臣

  官 員 自私 被騙

  皇 帝

  老百姓

  小 孩 無私 揭騙

  教學分析:

  接龍復述課文的設計既檢驗了學生的'預習情況,又為下面分析課文做了準備,同時又可以使學生集中注意力,一舉數得,提高了教學效率。而給課文加副標題的設計,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通過分析人物被騙原因來歸納主題思想,避免了生硬地灌輸,學生易接受、領悟。

幼兒園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3月份的時候,孩子們再一次看到了雪,可這時的雪都積在了地上,雪花真正飄下來的時候,孩子們并沒有看見。為了能讓孩子們更清楚地看見,并能用手觸摸它,因此設計了此活動。

  活動目標:

  練習奔跑、跳躍、下蹲等動作,發展幼兒腿部肌肉的力量,提高反應能力,使動作更加敏捷。

  活動準備:

  “雪花”(用紙煎成,數量多),大灰狼頭飾

  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幼兒在音樂伴奏下,扭動身體和上肢,模仿冬天雪花飄的樣子。

  2.游戲“抓雪花”。

  教師向高處拋撒雪花,幼兒在雪花落地之前,努力把雪花抓住,可以跳起抓頭頂的雪花,也可抓身邊的雪花,但不能撿地上的雪花。反復游戲,比一比,誰抓到的雪花多。

  3.游戲“撿雪花”。聽音樂在規定時間里撿雪花,音樂停,把撿到的雪花交給老師,說說自己撿了多少。

  4.趕走大灰狼。

  把雪花揉成雪團。配班教師戴上大灰狼頭飾,大家一起打大灰狼,大灰狼四處逃竄,直至被趕走。

  活動延伸:

  教師可更換其他材料進行該形式的游戲,如拾樹葉、撿花瓣等。

  反思:

  幼兒活動的積極性很高,孩子們都意猶未盡,但是教師準備的材料不夠充分,應該大大小小都有,以免能力差的幼兒抓不到,教師還要多鼓勵孩子跳起來抓,發展跳躍能力。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仔細傾聽詩歌,感受詩歌美好的意境,初步學會朗誦。

  2、在理解詩歌的基礎上,嘗試仿編。

  3、激發孩子對媽媽的愛。

  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5、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活動準備:

  梳子一把;詩歌圖譜一張;優美的背景音樂;錄音機。

  掛圖一張,上面畫有四幅小圖①媽媽給我梳頭我給媽媽梳頭②一棵枝葉在飄動的樹③輪船在海中航行。

  活動過程:

  一、教師直接出示梳子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1、師:小朋友,看看,這是什么?(梳子)

  2、師:梳子有什么作用?

  3、師:誰幫你梳過頭發?什么感覺?

  4、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好聽的詩歌,名字就叫《梳子》,請小朋友仔細聽聽,詩歌里面都說了些什么?

  二、完整欣賞詩歌,初步了解內容,感受詩歌優美的畫面和意境。

  1、教師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幼兒傾聽。

  2、提問:詩歌的名字叫什么?

  詩歌中,說了些什么?

  三、結合大圖書,分兩部分欣賞詩歌,通過提問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詩歌內容。

  1、教師朗誦第一部分:媽媽用梳子—我也用梳子梳著媽媽的頭。

  (1)詩歌中媽媽為什么要幫我梳頭發?

  (2)我為什么也幫媽媽梳頭發呢?(啟發幼兒說出:媽媽愛我,我愛媽媽)

  2、教師朗誦第二部分:風是樹的梳子—梳著海的頭發。

  (1)風是誰的梳子?梳著誰的頭發?詩歌中是怎么表達的?風真的是梳子嗎?為什么說風是樹的梳子?

  (2)船是誰的梳子?梳著誰的頭發?詩歌里面是怎么描述的?為什么詩歌中會這么說?

  四、運用多種形式引導幼兒學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1、結合圖譜,初步學習完整朗誦詩歌。

  2、結合背景音樂,有感情地進行朗誦。

  3、幼兒分小組接念兒歌。

  五、拓展想象:讓幼兒自由想象,結合自己以往的經驗進行仿編。

  1、師提問:風除了像樹的梳子之外,還像什么東西的梳子?

  除了風之外,還有什么東西像什么東西的梳子?

  2、幼兒自由討論及嘗試仿編,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作適當的引導。

  3、師幼共同梳理仿編內容。

  六、延伸活動:

  提供背景圖及小圖片讓幼兒在區域活動時繼續仿編。

  附詩歌:

  梳子

  媽媽用梳子,梳著我的頭發。

  我也用梳子,梳著媽媽的頭發。

  風是樹的梳子,梳著樹的頭發。

  船是海的梳子,梳著海的頭發。

  詩歌《梳子》活動反思

  《梳子》是一首短小精悍、想象新穎奇特的詩歌。詩歌從媽媽和孩子互相梳頭談起,用比擬的手法,將風比作樹的梳子,把船比作海的梳子,在幼兒面前展現了一幅生動美麗的畫面。在活動中,我直接出示梳子導入活動,并讓幼兒談一談“誰幫你梳過頭發?什么感覺?”在親切的談話中拉近了師幼之間的距離,緊接著直接引出詩歌的名稱《梳子》,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在理解環節,教師通過出示與詩歌相對應的圖片,鼓勵幼兒通過觀察、想象,講述自己對畫面的理解,教師通過對幼兒講述語言的加工、整合,組織成詩歌中的語言。此環節,幼兒通過觀察具體的畫面情景講述,思維特別活躍。在重點理解“風真的是樹的梳子及船真的是海的梳子嗎?”這兩句時,佳煒小朋友說:“樹的枝條特別長,像女小朋友的頭發,風就來給它梳頭了,梳得整整齊齊的。”澤鑫小朋友說:“海很大,船在上面開來開去的,后面有很多浪花,就像梳頭一樣。”幼兒通過自己對畫面的觀察與理解,講述起來語言流暢、想象豐富,滿足了孩子自我表現的發展需求,體現了以孩子為主體的教育觀念。

  小百科:梳理頭發的工具。在華夏上古文明時代,由軒轅黃帝的王妃——方雷氏啟發于魚骨而發明創造,最初得名因用木頭所制,也稱為木梳。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使幼兒認識球體和圓柱體,說出它們的名稱和主要特征。

  2.在活動中能說出、找出與球體、圓柱體相似的物體。

  3.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各種各樣的形狀[2-57]

  2.皮球1個,圓柱體可樂罐2個,圓紙片和長方形紙片各1張。

  教學具圖片

  活動過程

  1.通過談話,激發幼兒操作的興趣。

  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準備了許多東西,你們想不想玩呀?

  現在就請你們都來摸一摸、比一比、滾一滾這些東西,看你能發現什么?

  2.通過觀察、比較、感知什么是球體、什么是圓柱體。

  (1)讓幼兒說說自己發現的秘密。

  (2)比較圓紙片和皮球,了解球體的特征。

  教師:你們看,這張紙和皮球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圓紙片正面看、反面看都是圓的,而從側面看過來是扁扁的,

  球不管從哪邊看都是圓的,往哪邊推都能滾動的物體叫球體。)

  (3)請小朋友說說日常生活中玩過的、吃過的、看見過的哪些東西像球體。

  (地球儀、湯圓、圓的糖果等)

  (4)出示圓柱體可樂罐。

  教師:“它是不是球體?為什么?”

  (5)比較上下兩個圓,了解圓柱體的特征。

  教師:上面和下面這兩個圓一樣大嗎?老師這里有一個和它一模一樣的可樂罐,

  我們用上面的圓和下面的圓比一比,看看它們是不是一樣大?

  (兩頭的圓比較,得出上下兩個圓一樣大的結論。)

  (6)說出圓柱體的主要特征

  教師:像這樣上下一樣粗,兩頭是圓的,而且上下兩個圓一樣大的物體,我們叫它圓柱體。

  請小朋友在籃子里找一找,那些東西是圓柱體?能不能把你找到的幾個圓柱體變成1個圓柱體?

  (幼兒尋找圓柱體并拼接)

  結論:只有一樣粗的圓柱體才能接成一個長長的圓柱體。

  (7)啟發幼兒說出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的形狀也是圓柱體的

  (日光燈管、水果卷糖、焰火筒、鞭炮、管狀積木等)。

  3.趣味練習

  課件-各種各樣的形狀

  仔細找一找都有哪些不同的形狀?

  圖片中球體有幾個?

  圖片中圓柱體有幾個?

  長方體有幾個?

  4.結束

  今天我們認識了球體和圓柱體,現在我們一起到外面再去找找看,

  還有哪些物體是像球體的,哪些物體是圓柱體的。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體會詩《家》歌韻律美。

  2、學習《家》詩歌,掌握雙聲疊字。

  3、初步嘗試仿編詩歌。

  4、喜歡欣賞詩歌《家》,會大膽地朗誦。

  5、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背景圖一幅,圖片五張。

  活動過程:

  一、學習詩歌前半句。

  1、出示背景圖,提問:圖畫上有什么?

  小結:在圖畫上有天空、樹、河水、草地、花兒、幼兒園。

  2、學習詩歌前半句,重點學習雙聲疊字。

  提問:天空(草地、花兒、樹林、河水、幼兒園)是什么樣子的?

  3、小結:這幅圖上有藍藍的天空、密密的樹林……

  二、學習詩歌后半句。

  教師:這么美麗的地方有誰會住在這里呢?(出示貼畫圖片)它們是誰呀?它們的家都在哪里呢?

  幼兒講述,教師操作,并引導幼兒講出相應的詩句。

  三、幼兒學習詩歌,體會詩歌韻律美。

  1、教師有感情地朗誦詩歌,交待詩歌名稱。

  教師:你們幫這些小動物、小朋友都找到了家,可真能干!在給他們找家的時候,小朋友們還自己編了詩歌呢,這首詩歌的名字就叫《家》。我把這首詩歌朗誦給你們聽。

  2、教師與幼兒以接誦的形式朗誦詩歌。

  教師:這么好聽的詩歌,我們一起來說說。我說前半句,你們說后半句。

  3、幼兒完整朗誦詩歌。

  四、初步嘗試仿編詩歌。

  1、提問:藍藍的天空還可能會是誰的家呢?密密的樹林、清清的河水……又會是誰的家呢?請大家再想一想,把它們也編進詩歌里。

  2、幼兒交流、討論,教師巡回指導。

  3、請個別幼兒仿編。

  4、帶領幼兒將仿編的詩句完整朗誦。

  教師:剛才小朋友編了那么多好聽的詩句,我們連起來說一說。

  五、結束活動。

  教師:今天小朋友做了一回小詩人,自己編詩歌,真了不起。請大家回去后把你們編的說給爸爸媽媽聽。

  小百科:表示與房室有關,最早的房子是用來祭祀祖先或家族開會。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了解職業與工具之間的關系。

  2、懂得尊重各種不同職業人們的勞動。

  3、鼓勵幼兒說說工具的名稱和用途。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工具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交警叔叔及他們常用的幾種。

  2、各種職業的人的圖片。

  3、錄像片:環衛工人工作的錄像資料。

  活動過來:

  一、邀請嘉賓并討論。

  1、說說交警叔叔的工作是什么?

  2、請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說說交警叔叔在工作的時候要用什么工具?這些工具有什么作用?

  3、請交警叔叔出示自己常用的工具并講解用途:口哨、指揮旗(或指揮棒)、筆、違章處罰本、對講機。

  4、先鼓勵幼兒說說工具的名稱和用途,再請交警叔叔講解自己工作時如何使用工具。

  二、觀看錄像:辛勤的環衛工人。

  1、錄像片里的叔叔是誰?他的工作是什么?他工作時需要什么工具?

  2、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環衛工人的工具有什么作用。

  3、師總結

  三、觀察圖片并討論。

  1、出示其他職業的圖片,請幼兒討論他們的職業名稱和使用的工具。

  2、幫助幼兒總結各職業需要的特別的工具。

  四、引導幼兒體會人們勞動的辛苦,知道要尊重勞動的人和人們的勞動成果。

  1、剛才我們看了很多勞動的人,他們的工作辛苦嗎?為什么辛苦?

  2、我們應該怎么做起呢?(如:尊重所有勞動的人,對他們有禮貌;不亂垃圾;上課認真;不在馬路上亂跑……)

  五、比一比,賽一賽。

  1、出示各種工具圖片,請幼兒說出這是哪種職業的人需要的工具。看哪組說得對、說得快。

  2、對應比賽:工具與各種職業相匹配。

  活動反思:

  活動中我們將警察(班中一家長)請進了課堂,讓家長替我們當了一回老師,充分展示了家長的專業知識,從而使幼兒更好地了解了工具的作用,更形象深刻地理解了各行各業勞動人民的辛苦。

  小百科:工具原指工作時所需用的器具,后引申為達到、完成或促進某一事物的手段。工具是一個相對概念,因為其概念不是一個具體的物質,所以只要能使物質發生改變的物質,相對于那個能被它改變的物質而言就是工具。

幼兒園教案 篇7

  活動設計背景

  現在大部分的孩子都有挑食這個壞毛病,我們班的孩子也不能免俗,為了讓孩子知道不挑食的重要性,我設計了這堂課,希望能讓孩子們真正了解飲食均衡營養的重要性。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常見的食物,知道它們的營養價值,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

  2、幫助幼兒圍繞中心話題來講述。

  3、積極參與游戲活動。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這活動的重點在于讓幼兒知道各種食物的營養價值

  難點; {營養}這個詞對幼兒來說難以理解,需要老師的具體解釋和說明。

  活動準備

  1、常見食物圖片

  2、把教師布置成家的樣子

  3、手偶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奇奇來做客為導入,小朋友們來招待這位客人。知道客人想吃什么,喜歡吃什么?

  游戲

  游戲規則:

  奇奇說“我愛吃抓飯”一名幼兒說:今天吃抓飯。然后該幼兒把相應的卡片放到奇奇面前,再請下位幼兒繼續游戲。

  (二)展開部分:

  根據已有的經驗講一講:自己喜歡吃什么,為什么?

  通過幼兒的講述,簡單的介紹常見食物名稱和營養價值:(小朋友不能挑食,不然就不會長高,不健康,就不聰明了)利用這些方法讓幼兒知道挑食就不長高。

  請幾位小朋友在集體面前講一講啊:喜歡吃那一種食物,為什么喜歡?

  幼兒自由講述自己喜歡吃的食物。

  教師:小朋友,如果你每天都吃一樣的東西,會不會煩呢?

  以這種方式讓有知道 ,光吃一種飯是沒有營養的,所以不能挑食。

  結束部分:

  到廚房去參觀,說一說叔叔,阿姨們在為小朋友們做什么飯呢?

幼兒園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初步萌發幼兒喜愛小動物的情感。

  2、教會幼兒學習傾聽教師的講解,掌握游戲玩法,遵守游戲規則。

  3、學會正確地說出小動物名稱,叫聲,并做相應的手勢動作。

  教學重點、難點

  1、知道幾種常見動物的運動方式以及愛吃的食物。

  2、愿意與他人交流,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孩子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快來說說你們都喜歡哪些小動物?

  二、新課

  1、學做小動物

  師:請你們想一想,小動物都是怎么回家的呢?(引導啟發幼兒學一學,模仿小動物的動作)

  引導幼兒邊念兒歌邊自由地模仿各種小動物的不同動作 (小白兔——跳;小花貓——走;小烏龜——爬;小鳥——飛)

  2、扮演小動物

  師:這么多的小動物,你最喜歡誰?

  請小朋友自己去找一找,將你喜歡的小動物戴在頭上。

  師:說一說,你是什么小動物?它是怎么走的?

  3、分角色表演和游戲

  (1) 師:現在小動物都出來玩了。

  師生共同演唱歌曲并表演:“小小兔子出來玩,跳呀跳、跳呀跳,小小兔子出來玩,跳呀跳呀跳……”

  (2) 游戲

  師:哎呀!天快黑了,小動物們都要回家了。你們可要聽仔細喲!

  點到哪個小動物,哪個小動物就做動作回家。

  4、小動物找食物

  師:小動物,你們玩得可真開心,玩了這么久,你們的肚子也一定餓了吧?

  那邊有好多好吃的東西,你們去找一找,說一說,你最喜歡吃什么?

  三、結束部分

  師:小動物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說說我們要如何對待小動物呢?

幼兒園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懂得要勤洗澡,保持身體的清潔,樂意洗澡。

  2、體驗兒歌歡快、活潑的情緒。

  【活動準備】

  幼兒洗澡掛圖。

  【活動過程】

  一、引題

  1、出示圖片

  小朋友們:你們看,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為什么要洗澡,你們喜歡洗澡嗎?為什么?

  2、幼兒學念兒歌《洗澡》

  3、教師指導下,鼓勵幼兒用動作表示兒歌的內容。

  【活動反思】

  夏天熱,請洗澡是小朋友學習的必要知識,據了解,部分小朋友不愿意在家洗澡,所以讓小朋友習得勤洗澡的知識點是非常有必要。

  在第一環節,看圖讓小朋友說一說圖片上的人物,在做什么事情。通過喜歡洗澡嗎?先了解幼兒的原有經驗,通過為什么,也讓每個寶寶分享自己洗澡好處,讓不愛洗澡的寶寶通過同伴的力量慢慢愛上洗澡。

  然后在借助兒歌加深幼兒對洗澡的好感,讓幼兒學會愛上洗澡,爭做清潔好寶寶。

【【精華】幼兒園教案錦集9篇】相關文章:

【精華】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錦集5篇04-04

【精華】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錦集九篇04-03

【精華】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錦集六篇03-30

【精華】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錦集7篇03-28

【精華】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錦集9篇03-28

【精華】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錦集五篇03-28

【精華】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錦集6篇03-28

【精華】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錦集7篇03-27

【精華】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錦集7篇03-27

【精華】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錦集六篇03-26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系列国产专区亚洲 | 自产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 日本一本区免费高清视频 | 中文字幕乱码手机在线中有 |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永久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