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幼兒園教案匯編9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案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背景】
說起菊花,人們想到的一個名詞應該就是秋天了吧,秋天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種花就是菊花,很多幼兒也很喜歡花,但是他們更喜歡辣手摧花,我們要讓幼兒懂得保護花草,培養他們愛護花菜的感情。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菊花的多種顏色和姿態,知道菊花是多種多樣的。
2、使幼兒知道菊花是秋天里美化環境的花,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和愛護花卉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課件-動畫片:看這朵花
2、ppt課件:秋天的菊花
3、幼兒用水彩筆,畫紙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動畫片:看這朵花,引起幼兒興趣。
小朋友,今天老師請你們看一個非常好看的動畫片,你們高興嗎?
2、你們在動畫片里看到了什么花?
(幼兒互說,看到了什么樣的菊花)
二、展開
1、課件演示:菊花
2、引導幼兒觀察各種形狀和顏色的菊花,概括出它們的特征。
仔細看看菊花是什么樣子的?
引導幼兒從花、莖、葉觀察菊花特征
花開在莖的頂端,
花的形狀、顏色,
葉子邊緣有鋸齒等。
3、課件演示:菊花盆景
引導幼兒討論菊花開放的季節
菊花是什么時候開花的?
秋天你可以在那里看到菊花?
你看到過什么樣的菊花?
你還知道那些花也是在秋天開的?
4、菊花與人們的關系
人們為什么要種這么多的菊花?
小結:美化環境,菊花還可做清涼飲料,泡茶喝,菊花的香味能治頭痛,你喜歡菊花茶嗎?為什么?
三、結束
繪畫:菊花真美。
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畫出最美麗的菊花。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教育幼兒在外出時要跟好大人,不要隨便亂跑。
2、能夠在教師幫助下簡單講出圖上的部分內容。
3、練習說比較完整的句子。
活動準備:
圖片三幅。
活動過程:
1、引起興趣:教師用雞媽媽的口吻引入主題,出示圖片。
2、嘗試講述:利用提問,教師引導幼兒進行講述。
(1)完整觀察圖片,了解圖片的主要內容。
(2)逐一出示圖片,進行提問:
圖片一:圖片上有誰?它們在干什么?小黃雞在干什么?
圖片二:小黃雞離開媽媽在干什么?正在這時,誰來了?
圖片三:誰來救它了?
(3)教師完整講述示范。
3、幼兒練習: 幼兒講述練習。
4、討論:我和媽媽出去要怎么辦?
附圖片內容:
圖片一:畫著雞媽媽帶著小雞在草地上玩,小黃雞離開了大家。
圖片二:小黃雞一個人在草地上走,正在這時,一只大野貓朝小黃雞撲了過來。
圖片三:小黃雞害怕極了,這是雞媽媽來了,打敗了大野貓,留下了小黃雞,告訴小黃雞離開媽媽很危險。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大聲開口朗誦歌謠,使幼兒會說兒歌,并簡單跟唱。
2、初步感受速度和力度,養成認真聽音樂的習慣。
3、鍛煉幼兒手部小肌肉,培養固定拍感。
4、學習并演奏樂器碰鈴,培養幼兒音樂感知力。
5、注意力、反應力、控制力、身體協調以及合作等能力訓練和培養。
活動準備:小動物手偶,呼啦圈,大土豆一個,碰鈴。
音樂準備:《圍圈圈》《伊比呀呀》《熱土豆》《小星星》《夢之旅搖籃曲》
符號備注: T:老師 P:配課老師 S:學生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問好和熱身游戲
1. 熱身集體舞:《圍圈圈》
1)組織幼兒和家長手拉手圍成圓圈,老師說歌詞,帶幼兒一起做動作
2)放音樂,拉手圍圈走,跟著歌詞做律動。
3)歌詞:
我們來圍圈圈,我們來繞圈圈,
我們來圍圈圈,手拉手繞個圈圈。
把小手放進去,把小手拿出來,
再甩甩你的小手呀自己轉個圈。
(提示:可以把歌詞中的小手換成小腳,身體等等)
2. 問好歌《Let’s Sing Hello together》
T坐在前面,小朋友們坐成半圓。拿手偶問好,唱問好歌:
Let’s sing hello together, hello, hello, hello.
Let’s sing hello together, hello, hello, hello.
Let’s sing hello together, hello, hello, hello.
Let’s sing hello together, hello, hello, hello.
2.認識彼此
請寶寶上臺一一與小動物擁抱問好,培養幼兒自信心。
二、重點教學部分:聲勢節奏、樂器及律動
1. 語詞節奏:《土豆歌》
1)告訴幼兒下面老師要帶大家變一個魔術,吸引幼兒注意
2)請幼兒跟老師一起變魔術,土豆(握拳頭)土豆絲(大拇指和食指張開)土豆皮(手掌張開)
3)老師喊口令:土豆、土豆絲、土豆皮,幼兒聽口令做動作
4)加上節奏念詞:2/4
土豆 土豆/ 絲 絲 / 土豆 土豆/ 皮皮/
土豆 絲 /土豆 皮/土豆 絲/皮 0 /
5)兩人一組,變念兒歌變做土豆游戲(面對面,手對手)
2. 音樂游戲《熱土豆》
1)出示實物土豆一個,介紹土豆,讓每個幼兒都摸一摸,感覺一下。
2)玩傳土豆游戲:告訴幼兒土豆被煮熟了,非常的燙手,傳遞時速度要快。
3)T拿土豆示范傳遞動作,P放《熱土豆》音樂,挺音樂盡可能快的傳遞,不讓土豆掉下來。
4) P播放音樂,并控制音樂的停止,音樂停止時拿著熱土豆的人跳出圈子,拍手,直到剩下最后一個人為冠軍,并獎勵一個卡通stick
5)再次播放音樂,P那串鈴,T帶著幼兒繼續傳遞土豆,聽到搖鈴聲要立刻改變傳遞方向,傳遞過程可加上力度,速度的變化。如快快的傳,慢慢的傳,重重的傳,輕輕的傳等。
6)復習《土豆歌》,土豆傳到誰,誰就拿著土豆敲地板打節奏說一遍兒歌,其他人跟著學動作,并齊說兒歌。
(提示:在熟練兒歌內容的基礎上,嘗試變換說兒歌的速度和力度。)
3.復習親子律動《伊比呀呀》
1)兩兩一組手拉手律動
2)發呼啦圈,兩人面對面手拉呼啦圈律動
(提示:在律動時不斷的鼓勵幼兒大聲跟唱,并時刻提醒動作的變換)
4.樂器演奏:《小星星》
1)出示樂器碰鈴,T演奏,S聆聽聲音
2)幼兒到老師前有次序的拿樂器,并說出樂器的名字。
3)T引導幼兒探索演奏方法,并示范演奏。
4)放音樂《小星星》,用碰鈴為音樂伴奏
節奏:X X X X / X X X -
5)鼓勵幼兒邊伴奏邊跟唱歌曲
6)歌詞:
一閃一閃亮晶晶,漫天都是小星星
掛在天上放光明,就像許多小眼睛
一閃一閃亮晶晶,漫天都是小星星
三、結束部分:放松音樂游戲《夢之旅搖籃曲》
1. 放音樂《夢之旅搖籃曲》,T帶著寶寶做伸展和放松律動。
2. 寶寶坐在家長腿上,或選擇任意自己覺得最放松的姿勢,跟音樂搖擺,提示寶寶閉上眼睛休息。
3. 復習回顧全課,并向家長總結和點撥全課教學目標。
4. 唱再見歌下課(拿小貓瞇手偶) ,并一一與寶寶擁抱告別。
Let’s sing bye bye together, goodbye goodbye goodbye~
Let’s sing bye bye together, goodbye goodbye goodbye~
Let’s sing bye bye together, goodbye goodbye goodbye~
Let’s sing bye bye together, goodbye goodbye goodbye~
(提示:問好歌和再見歌可以一個月換一次,唱熟練了再換新歌。)
活動備用游戲:《走一走》
幼兒園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運用角色游戲活動,幫助幼兒建立初步的角色意識,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2.復習區分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外形特征,嘗試描述圖形的二維特征。
3.啟發幼兒用禮貌用語,進行簡單的交往,積累美好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在游戲活動中積累生活經驗,并愿意描述。
教學難點:
區分物體圖形、顏色的二維特征。
教學準備:
1、小熊兩個;小鴨、小兔、小貓掛飾若干;各種形狀的禮物若干。
2、供幼兒操作的'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大小、顏色不同的餅干若干,貼有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標記的盤子各一。
教學過程:
一、引起興趣:
1、今天,我們來做個游戲——扮小動物,你愿意扮誰就選一個掛飾掛在身上。
2、幼兒帶上掛飾,你扮誰呀?(我是小兔、我是小鴨……)3、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今天是小熊小黑和小白的生日,我們一起去為它們慶祝好嗎?
4、怎么去呢?買些什么禮物呢?
5、每位選一件禮物,你選的是什么?告訴你的好朋友。
6、出發——小熊家到了。(敲門進入)二、送禮物:
1、告訴小熊自己送的是什么禮物,并祝小熊生日快樂。
2、按小動物分組把禮物送給小熊。
3、請個別幼兒把禮物按圖形分類。
三、小熊請客人吃餅干:
1、小黑和小白準備了點心給你們吃,(出示兩盆餅干)小黑準備的是奶油餅干,小白準備的是蔥油餅干。
2、小黑請每位吃一塊餅干,與你的好朋友比一比,餅干有什么不一樣?讓幼兒描述自己拿的是什么顏色、什么圖形的餅干?
3、小白請大家動腦筋:
(1)請小鴨吃紅的三角形餅干;(2)請小兔吃黃的圓形餅干;(3)請小貓吃綠的正方形餅干。
四、結束部分:
1、我也準備了一份禮物(出示生日蛋糕),引導幼兒一起唱“生日快樂歌”。
2、時間不早了,我們該回家了,等到明年再來給小黑、小白過生日。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根據畫面中的人物與環境的關系,理解詩歌內容,學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2、借助圖夾文的形式,初步感知閱讀漢字“愛”,并嘗試仿編兒歌。
3、能參與自主閱讀和學前識字游戲活動,感知體驗閱讀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黑板一塊,粉筆一支。小圖片:烏兒、魚兒、蚯蚓、蜜蜂、小朋友。
活動過程
感知圖片
一、初步了解詩歌內容。
1、教師在黑板上書寫漢字“愛”,你知道這是什么字嗎(7你會用“愛”字說一句話嗎)
2、教師在“愛”的前面逐一出示圖片鳥兒、魚兒、蚯蚓、蜜蜂、小朋友,在黑板上排成一豎排。
3、教師:你知道他們喜歡什么?愛什么嗎?
4、根據幼兒的講述在“愛”的后面用粉筆畫出簡筆畫“藍天、江河、泥土、花朵、中國地圖(或紅旗)”。
二、師生閱讀圖夾文詩歌《從小愛祖國》。
1、教師有表情地朗誦詩歌《從小愛祖國》。
2、教師指圖文,帶領幼兒閱讀詩歌。
3、教師:在念"愛"時候,怎樣念更好?
三、師生看圖文有表情地朗誦詩歌。
閱讀漢字,探索運用多種方式,朗誦兒歌。
1、教師在“鳥兒、魚兒、蚯蚓、蜜蜂、小朋友”圖片前面寫上相應的漢字,鼓勵幼兒對照圖片認讀相應的漢字。
2、將圖片拿掉,帶領幼兒閱讀漢字,朗誦詩歌。
3、在簡筆畫的旁邊寫上漢字,引導幼兒讀漢字念兒歌。
4、擦去簡筆畫,引導幼兒閱讀漢字念兒歌。
四、幫啟發幼兒仿編詩歌,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1、教師:除了烏兒愛藍天、魚兒愛江河等,你知道還有誰愛藍天(江河)((采用同樣的方法引導幼兒仿編第三句、第四句)
2、教師用簡筆畫記錄幼兒仿編的內容,并帶領幼兒一起念仿編的兒歌,感知詩歌的節奏。
3、教師:在念“愛”的時候,怎樣念更能表現出喜愛的感情呢?(用深情的語調)
五、讀幼兒用書,感知閱讀詩歌。
1、教師:除了鳥兒愛藍天、魚兒愛江河、蚯蚓愛泥土、蜜蜂愛花朵等,你還知道什么?他們也愛藍天(江河、泥土、花朵)呢?
2、教師用簡筆畫記錄幼兒仿編的內容,并帶領幼兒一起念仿編的兒歌,感知詩歌的節奏。
附詩歌
從小愛祖國
鳥兒愛藍天,魚兒愛江河;
蚯蚓愛泥土,蜜蜂愛花朵;
我們小朋友,從小愛祖國。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了解亂扔垃圾對人的生活環境的影響,知道要保護環境衛生。
2、愿意用友好的方式幫助別人改正不良的行為。
活動準備:
動物新村場景布置,老虎、山羊、熊貓木偶,教具:香蕉、骨頭、飲料盒等,一個郵包和信,垃圾筒一個
活動過程:
一、說說自己的新村。
“小朋友們好!老師想和你們交個朋友,你們喜歡我嗎?我很想了解了解你們,誰愿意來告訴我你家是住哪里的呢?”
“你覺得你們自己住的地方怎么樣?”
“你們都喜歡住在漂亮、干凈的地方。”
二、觀看故事表演第一段
1、“看,這里是森林里的動物新村,你感覺怎么樣?”(恩,動物新村的環境真優美,小動物也很喜歡這個動物新村。)
2、“我們來看看動物新村里住了誰?發生了什么事?”(老虎木偶表演)
提問:(1)你們看見發生了什么事情呀?你們有什么想法嗎?為什么?
(2)垃圾亂扔在地上還會發生什么事情呢?
(3)你們都不喜歡老虎先生,除了你看到的這些垃圾,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也不能扔在地上?
(4)看來各種各樣的垃圾都不能亂扔,不然新村就不漂亮了,那我們看見了垃圾可以怎么辦?
(5)“哎,我有一個問題,這個垃圾又不是我們小朋友扔的,干嘛要我們撿呢?
三、觀看木偶表演第二段
“我們來看看住樓下的熊貓太太,她是怎么說的呢?”(木偶表演)
提問:(1)“誰來幫熊貓太太收掉垃圾?你把垃圾扔在哪里的呢?你怎么知道是垃圾筒的呢?”(認識垃圾筒的標志)
(2)“原來熊貓太太和你們的想法都是一樣的,是怎么做的啊?”
(3)“熊貓太太在考慮一個問題:總不能一直幫老虎先生撿吧,得想個辦法讓老虎先生再也不亂扔垃圾,小朋友幫熊貓太太想想看有什么好辦法呢,大家討論討論。”
“想出什么好辦法了嗎?誰來說說你想到了什么好辦法?”
“你覺的誰的辦法比較好,為什么?
四、觀看表演第三段
“幫助別人改正缺點,也要動動腦筋,我們來看看熊貓太太用了什么好辦法?”(木偶表演)
提問:(1)“小朋友猜猜郵包里會是什么呢?”
(2)“到底是什么呢?這兒還有一封信呢,是熊貓太太寫的,原來熊貓太太還寫了信,猜猜到底是什么?”
(3)“讓我來看看信里寫了什么?”
(4)“原來這盒禮物是一包垃圾呀,為什么要送一包垃圾當禮物呢?”
(5)“老虎先生收到這個禮物會怎么想呢?”
五、結束:
“老虎先生懂得了不亂扔垃圾這個道理,改正了缺點,那我們小朋友在自己住的地方可以做些什么,不可以做些什么?你們一定有很多的想法,我們回去再想想,可以為自己的新村干些什么,讓它變的更漂亮。”
幼兒園教案 篇7
本次半日活動,我作為教研組長對全園的教師進行了展示,在進行半日活動策劃的時候,我就一直秉承著寬松、自主、有趣、發展這些原則,希望通過自己的半日活動,帶給老師們一種觀念:半日活動中教師與孩子之間的氛圍要比較寬松,教師要做到松弛有度;要體現孩子的自主性,讓他們有自由活動的空間,教師不能進行高控;游戲活動要讓孩子覺得有趣,參與積極性高;教學活動及整個半日活動要讓幼兒在原有基礎上有所發展。
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我始終保持著微笑,與孩子們近距離地接觸,幫他們提提小褲子,摸摸孩子的小腦袋,與孩子來個親密的擁抱,和他們一起玩一玩手指游戲,孩子們總喜歡圍著我轉,在戶外活動放松的環節,我請孩子們以洗澡的方式進行放松,有很多孩子都跑過來幫我洗頭、洗澡呢!老師們說我的笑容是燦爛的,就像一朵盛開的鮮花,這正是我所希望的,我堅信,教師的情緒能夠影響孩子,教師愉悅的情緒也能夠帶動孩子,讓他們也能夠以愉快的情緒投入到學習之中。
晨間活動,我請孩子們先自主玩球,然后引導他們以各種方法玩球,如拍球、胯下滾球、兩人面對面滾球、兩至三人滾球并碰球、拍接球等等,最后,我組織孩子們一起圍成圓圈玩了一個躲球的游戲。戶外活動我選擇的材料是報紙球,先帶領孩子們自主玩球,有夾紙球、踢紙球及投擲紙球,并將投擲紙球作為了重點,引導幼兒學習投擲紙球的方法,并且考慮到動靜結合,在講解投擲紙球的方法的時候請孩子們圍坐在我的旁邊,邊休息邊聽講解。最后,我運用一把普通的雨傘,將雨傘撐開來當作飛碟,請孩子們用紙球投擲飛碟,練習向目標物進行投擲,而且還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從禁止的飛碟到移動的飛碟。放松環節以洗澡收尾,活動流程非常順暢。此次戶外活動準備非常簡單,但是孩子們卻玩得不亦樂乎,并且投擲動作得到了發展,運動量也完全達到。
過渡環節我主要采用了折紙這個媒介,我將裝紙的籮筐放在鋼琴凳子上,請先吃完點心或者先完成生活活動的孩子可以自主拿一張紙進行折紙,并且用語言提示,除了折紙,孩子們也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聊聊天,玩一玩手指游戲。同時,我還采用了簡單的音樂律動,以琴聲告訴孩子要開始下一個活動了,在做律動的同時做好上課的準備。
總體來說,整個半日活動可圈可點的地方還是比較多的,但是也存在一些小瑕疵,如過渡環節折紙的次數過多,可以在時間較長的過渡環節組織孩子們玩玩音樂游戲;戶外游戲中的“飛碟”幼兒并不是很熟悉,可以在傘面上畫一個大灰狼的頭,讓孩子們投擲大灰狼。
幼兒園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能既快又穩地在“樹樁”上行走,有一定的平衡能力。
2.體驗成功種樹的快樂。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踩高蹺板做成小樹樁,小樹枝人手一根。易拉罐做成小樹樁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今天天氣真不錯,我們一起去練本領,好嗎?
2.帶領幼兒做熱身運動:練本領前我們先要活動活動身體。伸伸臂、彎彎腰、踢踢腿、蹦蹦跳等。
二、練本領。
1.出示樹樁:看,這是什么?(樹樁)今天我們就在樹樁上練本領,好嗎?
2.幼兒第一次練本領(“樹樁”間的距離相對比較近):請小朋友在樹樁上走一走,盡量不掉下來。
3.集合:你在“樹樁”上是怎么走的?怎么走才不會掉下來?(腳應該踩在“樹樁”的中心,身體保持平衡,要控制身體的重心)
4.幼兒再次練習走“樹樁”,鼓勵膽小的幼兒練習。
5.你們本領真大!都學會了在“樹樁”上走,現在這里的“樹樁”和剛才有什么不一樣了?(教師拉大“樹樁”之間的距離)那現在你們還能在上面快快地走嗎?那來試一試?
6.請個別幼兒練習后集體練習(重點指導能力差的幼兒)
7.再次調整“樹樁”間的距離進行練習。(針對幼兒的能力排出不同的“樹樁”道路)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能力進行挑選、練習。
三、游戲:種小樹。
1.我們看到很多的樹被砍伐掉了,樹變得很少了,我們再來種一些樹,好嗎?
2.交代游戲要求:把幼兒分成幾組,每人拿一棵“樹”,第一個小朋友先從“樹樁”上走過,走到對面的沙地里,把小“樹”種好,然后跑回來,和第二個幼兒拍手,第二個小朋友用同法種樹,以先全部種完的小組為勝。
3.小結:小朋友們真棒,不僅學會了在“樹樁”上走路的本領,還種了很多的小樹,過幾天我們還來看望小樹,好嗎?
幼兒園教案 篇9
活動目標:根據畫面理解兒歌內容,學念兒歌。通過念兒歌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情感。
主要形式:集體
課時安排:一課時,10分鐘
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念兒歌。
難點:觀察畫面,根據畫面理解兒歌內容。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學過“打電話”的游戲。
物質準備:玩具電話機,積木,掛圖。
【活動過程】
一、出示玩具電話引出課題。(3分鐘)
教師出示玩具電話,和幼兒玩游戲“打電話”。
二、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熟悉并理解兒歌內容。(9分鐘)
1、“這上面有誰啊?多可愛的寶寶呀,他在干什么呢?”
2、“這個寶寶在用什么當電話呢?”
3、“猜猜看,寶寶在給誰打電話?”
4、“猜猜,寶寶跟媽媽說什么?”
三、教師示范念兒歌:“小寶寶,想媽媽,抓起積木當電話:媽媽,媽媽,快點回家。”
幼兒跟念兒歌。
四、幼兒邊看圖邊念兒歌。
【活動延伸】
1、 課后可以讓幼兒到室外多幾個人合作玩這勾手指的游戲。
附:兒歌
想媽媽
小寶寶,想媽媽,
抓起積木當電話;
媽媽,媽媽,
快點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