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幼兒園教案合集七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教案 篇1
教案目標
1.引導幼兒嘗試用各種線條進行線條裝飾畫的創作。
2.引導幼兒體驗自由創作的樂趣。
3.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案重點:嘗試用各種線條進行線條裝飾畫的創作。
教案難點:嘗試運用不同的線條給太陽娃娃設計漂亮的發型。
教案準備:
1.課件、教師范畫四幅(不同顏色、不同發型)。
2.不同發型的發型頭模兩個,假發頭套一個。
3.繪畫紙、油畫棒每人一份。
教案方法:故事法、情景教學法。
教案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談話:(女孩)你的頭發梳的真漂亮,是誰幫你梳的?(媽媽、奶奶)(男孩)你的發型真特別,是在哪里剪的?(理發店)
2.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關于頭發的故事,請小朋友欣賞。
二、基本部分,
1.出示課件,講述故事:動物王國開了一家理發店,小動物都來參觀,小狗去理發……調皮的太陽娃娃也來了,他看到獅子的新發型,很羨慕,也想改變發型,現在他想請小朋友給他設計新發型,大家愿意嗎?
2.欣賞各種發型。
(1)教師出示各種發型圖片、發型頭模、假發,引導幼兒觀察,發現有的頭發長長的,有的短短的,有的直直的,有的卷卷的。
(2)想想這些頭發怎么畫?
(3)引導幼兒認識直線、曲線、螺旋線、弧線。(教師一邊引導幼兒觀察,一邊講解示范,同時教幼兒書空練習畫線條)
3.教師出示范畫。
(1)引導幼兒觀察范畫,你們看到了什么樣的發型?說說教師分別用了什么線條畫頭發?(直線、曲線、螺旋線、弧線)
(2)談談你喜歡哪種發型,它給帶來了什么樣的感覺?
(3)教師講解示范畫頭發,并提出繪畫要求。
4.播放背景音樂,幼兒自由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5.展示幼兒作品,并請幼兒給大家介紹自己的作品。
6、幼兒帶上太陽的發型設計圖在優美的音樂聲中展示,讓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三、結束部分
1.小結本節活動情況。
2.組織幼兒在音樂聲離開活動室。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用判斷、推理的方法,知道六個矮兒子不同的生活方式。
2、動的小朋友長大了,應該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故事錄音磁帶。
幼兒用書《六個矮兒子》。
活動過程:
1、引起聽故事的興趣(出示背景圖):
交代故事名稱,“為什么叫他們小矮人?小矮人有沒有本領?讓我們一起聽故事。
2、初步熟悉故事內容:
聽老師有表情的講述故事,“六個矮兒子是靠什么養活自己的?”
“這個故事和以往我們聽的故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了解六個矮兒子不同的生活方式(謎底):
“你認為第幾個矮兒子是靠什么生活的?為什么?(當幼兒清楚的說出理由時,教師出示操作材料以是驗證結論。)
“為什么老奶奶說他們都是聰明勤勞的好孩子?)
“假如你也是一個矮兒子,你會靠什么生活?”
分組討論:
幼兒分組討論,教師分別深入各組傾聽幼兒的交流。
4、完整聽賞錄音故事,對故事內容進行質疑:
“對故事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變化圖形組合的方法表現動物新圖象的外部特征。
2、在想象創造各種圖象中體驗有體貌地招呼同伴的快樂。
活動準備:謎語、繪畫工具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導入活動:
在紙的中央畫一個大的橢圓,在紙的一角畫一個小的橢圓。
邊介紹:在草地中央住著一個大蛋,在草地角落住著一個小蛋,大蛋非常想念小蛋,就從前門接一根電話線打電話給小蛋說:“小蛋,你好!”小蛋也非常想念大蛋,就從后門接一根電話線給大蛋說:“大蛋,你你好!”原來大蛋和小蛋都不是蛋,猜猜它是什么動物?
二、討論演示:
1、長頸鹿的頭上還缺什么?(教師按幼兒的提示逐一添畫眼睛、耳朵、鼻子等)啟發幼兒討論長頸鹿的脖子上有什么,有幾條怎么樣的腿及怎么樣的尾巴(脖子后面有棕毛、有四條細細長長的腿、細細的尾巴)。
一天,長頸鹿在草地上散步,它一轉身,抬頭看見了小鳥,就看著小鳥輕輕地說:“小鳥,你早!”小鳥開心的怎么了呢?(幼:小鳥就快樂地唱起了歌。)
它又遇見了大樹,就對大樹輕輕地說:“大樹,你早!”大樹怎么了?長頸鹿一低頭碰見了小花,就對小花說什么?小花會怎么表示?
2、森林里的朋友們都知道來了一個會打招呼的長頸鹿,都想和它做朋友。今天請小朋友們來當會打招呼的長頸鹿好嗎?快把大蛋和小蛋變出來,一起去找更多的好朋友。
三、幼兒創作:
森林里有個大蛋它旁邊有個小蛋,它們在打電話,變、變、變出一個長頸鹿。(教師采取模仿幼兒創編圖象的方法進行續編,進一步引導想象)
四、粘貼星星:
“這里有這么多有禮貌的長頸鹿,我要好好地獎勵你們。我把星星送給你們打扮長頸鹿的皮毛。”
教師將事先準備好的小星星放在活動室周圍,幼兒去取星星進行粘貼。(走路輕、不爭搶。)
幼兒園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一次,我聽到李陳泌和懷尚禹在談有關汽車的問題,他們的幾句談話引得周圍的小朋友都加入了他們的隊伍。李陳泌說:“我爸爸的摩托車會放臭氣,黑黑的。”“汽車也是這樣的!”懷尚禹說。“:(尾氣)有毒的!”“自行車不會冒煙!”…小朋友們七嘴八舌地說著。我見孩子對此很感興趣,就設計了這節課
活動目標:
1、了解廢氣和垃圾會污染了空氣,破壞環境,教育幼兒愛護環境,保護我們的大自然。
2、安靜地聽故事,大膽地編故事,鼓勵幼兒大膽發言,參與集體活動。
活動準備:故事磁帶《美麗的花園村》、手偶大象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看它是誰?(出示手偶)大象在一個名叫“花園村”的地方當村長,今天它想給我們小朋友說說它們村的事,你們愿意聽嗎?(播放故事)
二、討論: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為什么叫它“花園村”?故事里都有誰?發生了什么事?為什么“花園村”的花死了,草和樹也死了,連小鳥都飛走了?除了汽車所排放出廢氣和垃圾會把空氣弄臟,破壞我們的環境,還有哪些東西也會破壞我們的環境?
(引導幼兒說出是來“花園村”參觀的汽車所放出來的尾氣、游客隨地扔垃圾把“花園村”的空氣給污染了,讓幼兒認識到環境對我們的生活很重要,教育幼兒要保護好環境)
三、編故事
師:后來會怎樣呢?請你想想,給故事編個結尾!
四、小結
師:臟的空氣和環境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的不方便。想想看,有什么好辦法可以保護好我們的環境?
活動延伸:繪畫“環保型汽車”
幼兒園教案 篇5
游戲目的:
1.幫助幼兒熟悉音樂旋律,引導幼兒根據歌詞做相應動作.
2.啟發幼兒在前奏聲中,創編各種親熱動作.
3.鼓勵幼兒結伴舞蹈,體驗與同伴相親相愛的情感.
游戲準備:
組織幼兒玩聽信號找朋友的游戲.
游戲過程:
1.教師幫助幼兒熟悉曲調,學會唱歌.
2.啟發幼兒邊唱邊按歌詞做敬禮,握手,擁抱的動作.
3.學習邀請舞<<找朋友>>
(1)兩位教師扮演同桌幼兒,其中一名當邀請者另一名被邀請者.強調在第四小節末找到朋友,面對面站好.
(2)請幼兒與教師共同表演.
(3)組織幼兒集體練習,提醒幼兒在第四小節結束時,兩人應面對面站好,并檢查,是否全班幼兒都在第四節結束時,找到朋友.
(4)聽前奏曲,創編兩人一起的親熱動作.提問:你和好朋友在一起可做那些親熱動作.(5)集體聽前奏曲,做親熱動作,教師及時發現肯定有創新的動作.
(6)在音樂伴奏下,完整的跳邀請舞.
活動延伸:鼓勵幼兒在其他活動中主動找朋友一起玩.
課堂小結:
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教學反饋:
第三課讀書郎(歌曲)
教學內容:
《讀書郎》。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富有童趣地,用輕松有彈性的聲音演唱《讀書郎》,表現讀書郎活潑天真的形象。
2、培養自身勤奮學習的`精神,明確學習目的。
教材分析:
《讀書郎》是一首極富童趣的,具有鮮明西南民歌特點的創作歌曲,羽調式,2/4拍,中速,結構為帶再現的一段體。歌曲采用了教密集的節奏,富有動感的旋律進行,下滑音和倚音的應用,生動地刻畫了讀書郎天真活潑的形象,口語化的歌詞又表現出他知書達理、堅強自尊的內心世界。學生在唱好這首歌的同時,應該更懂得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更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
教學重點:
1、掌握本課較密集的節奏。
2、正確唱好下滑音、倚音和襯詞。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黑板,打擊樂器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學生聽音樂,律動進教室。
2.師生問好。
二、導入。
1、師:同學們,每天清晨,我們背著書包,迎著朝陽,來到美麗的校園里上學,學知識,同學們,你們讀書是為了什么?
生:為了考大學。
生:為了孝敬爸爸媽媽。……
2、師:今天我們少年兒童幸福地生活在祖國的懷抱里,但是在舊社會,孩子的生活就完全不一樣了。
3、師:他們穿的破爛,經常吃不飽,他們用短小的鉛筆寫字,買不起紙,甚至在地上書寫。
生:我覺得我們現在真的是太幸福了。……
4、師:他們讀書是為了什么呢?
生欣賞mtv《讀書郎》。
5、師:舊社會的孩子讀書是為了什么?
生:為了自己能夠翻身,有出息。
生:為了不受地主欺負。
三、學唱歌曲。
1、師:他們真有志氣,今天,我們就來唱唱讀書郎。
2、生學唱“小嘛小兒郎”,“進學堂”。
3、師范唱第一段歌詞,生隨琴唱第一段歌詞,
4、學生跟琴唱第二段歌詞。
5、師:是的,雖然小兒郎的生活很苦,但是他仍然熱愛讀書,他仍樂觀開朗,仍然對未來,對自己滿懷理想!我們應該用怎樣的情緒、什么聲音演唱這首歌?
生:天真,活潑的情緒唱。
6、師:讓我們完整地唱這首歌曲,唱出小兒郎的活潑向上的精神。
生完整地跟琴唱歌曲《讀書郎》。
跟著音樂伴奏唱《讀書郎》。
五、展示與拓展。
1.師:我們學了歌曲《讀書郎》,下面請大家尋找伙伴結成小組,根據自己的感受自練自演自唱《讀書郎》。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鞏固認識秋天的水果,知道水果有營養,對身體有好處。
2.通過故事,知道吃水果前要注意衛生。
材料提供:
1、玩具小猴、神秘袋一個(里面放石榴、蘋果、香蕉、桃子、橘子各一個)2、課件、電腦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活動,。
1、師:秋天到了,水果都成熟了,寶寶們愛吃水果嗎?你們都吃過哪些水果啊?
寶寶:石榴、蘋果、香蕉、桃子、橘子……2、教師小結:你們吃過這么多水果,水果香香甜甜真好吃啊!
二、摸水果游戲,知道水果有營養。
1、(出示小猴和神秘袋)師:百果園里有許多果樹,那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可多啦!小猴尼尼最愛吃水果了,這不,他采了些水果,都藏在袋子里了,我們來猜猜它都采了哪些好吃的水果呢?
(1)請一個小朋友上來摸一摸,并猜是什么水果.
師:請你來摸一摸,這個水果是什么形狀的?摸上去是軟軟的還是硬硬的?你猜猜是什么水果?(拿出來看看)這個水果你吃過嗎?該怎么吃?是什么味道的?
(2)再請一個小朋友上來摸,說出形狀、顏色讓其他人猜。
師:請你來偷偷看一看,這個是什么水果?但不能直接說出來哦。我們讓其他寶寶來猜猜,你把看到的水果的形狀、顏色都告訴他們。(引導幼兒說說,讓其他寶寶猜。)猜出后的同時并說說各種水果的味道、吃法和營養價值。
(3)再請幼兒來摸摸猜猜2、教師小結:每一種水果都有不同的吃法,有的水果是剝皮吃的,有的是連皮吃的有的子也可以吃的。吃水果對我們身體有好處,它能夠幫助我們補充各種營養,讓我們的身體更健康!
三、講述故事,了解吃水果要講衛生。
1、引出故事:小猴尼尼也和小朋友一樣很喜歡吃水果,可是今天不知道怎么了,他去了哪里?我們一起來看看。
2、教師邊放課件邊講故事《干凈的水果真好吃》。
(1)老師:小猴尼尼去了哪里?怎么會去醫院?
寶寶:生病了,去看病。
老師:它肚子疼,為什么會肚子疼呢?
寶寶:感冒、吃壞了、不舒服了……(2)師:尼尼剛才告訴我說它剛才吃了水果就肚子疼起來了。可是吃水果怎么會肚子疼呢?
(觀看小猴吃桃子手臟的圖片)你有沒有發現哪里不對啊?看看它吃水果的手上有什么?
寶寶:手還沒洗就吃了,也不衛生。
小結:手上有很多的細菌,不洗手吃東西,會把細菌吃到肚子里,引起腸胃炎。就得去醫院了。
(3)(觀看水果臟就吃的圖片)再看看小猴尼尼吃的水果有什么問題?
老師:水果上有什么?
寶寶:水果上有臟東西。水果也沒洗就吃了,不衛生。
小結:水果外面有很多農藥,需要洗掉。(沒有農藥就會有很多的小蟲把水果吃掉)特別是連皮吃的水果還可以用鹽水來泡一泡,這樣會更干凈。
四、師生總結
1、小猴尼尼因為吃水果不講衛生,所以就肚子疼生病了。我們一起來告訴它以后吃水果時應該注意什么吧。(師生一起總結)
2、小朋友以后也要注意,可不能像尼尼一樣不講衛生羅!馬上我們就要來吃水果了,阿姨已經幫我們的水果洗干凈了,寶寶記得要把小手洗得干干凈凈哦!
幼兒園教案 篇7
活動名稱:
會發出聲音的玩具
目 的:
1、通過幼兒自主探索,了解玩具發聲的各種方法。
2、初步激發幼兒對探索活動的興趣。
準 備:
各種玩具
設計思路:
“二期課改”的教育理念告訴我們,孩子的“興趣”和“需要”是幼兒生成活動的契機。教師要注意觀察幼兒的日常生活,了解他們近期的興趣點以及已有的經驗基礎,從而生成新的主題活動。幼兒的年齡特點就是對身邊的事物特別感興趣,近期我班幼兒對于聲音非常敏感,針對他們這一需求,故生成了“聲音”這一主題活動,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
在“各種各樣的聲音”這一活動中,幼兒發現玩具也會發出聲音,但究竟怎么會發出聲音則是一知半解,于是我便預設了“會發出聲音的玩具”這一活動,為幼兒提供了豐富多樣的玩具,旨在讓幼兒在活動中,通過自己操作和嘗試,了解玩具發出聲音的多種方法,從而進一步激發幼兒探索周圍事物的愿望和興趣。
活動過程:
(一)啟發提問,引起興趣:
通過游戲,引出聲音的主題。
(二)第一次探索:
1、 激發幼兒讓玩具發出聲音的愿望。
2、 幼兒探索電動玩具的發聲方法。
(三)交流討論:
1、 幼兒介紹自己用了什么方法讓玩具發出聲音的。
2、 引導幼兒說出“開關”,了解開關的作用。
(四)第二次探索:
1、 啟發提問,激發幼兒幫助其他的玩具發出聲音。
2、 幼兒第二次探索,嘗試用其他方法來讓玩具發出聲音。
3、 引導幼兒用與別人不一樣的方法進行嘗試。
(五)講評:
1、 幼兒介紹自己用了什么方法。
2、 引導幼兒說出各種方法的名稱,如:捏、拉、搖、敲……大家一起做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