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幼兒園教案模板錦集7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各種禮貌語言及各種文明行為習慣。
2.體驗待客、做客的禮節,養成文明交往的好習慣。
3.培養幼兒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學會與他人合作。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5.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要求學生互相拜訪,體驗待客、做客的過程。
2.教師準備故事人物掛圖三幅,木偶兩個,作為教具。
3.教師準備《小主人和小客人》的錄音帶,優美抒情的背景音樂。
活動重難點:
學習各種禮貌語言及各種文明行為習慣。
體驗待客、做客的禮節,養成文明交往的好習慣。
活動過程:
1.活動前先做小游戲"請你跟我拍拍手",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導入:出示兩幅人物圖畫,介紹給小朋友認識,讓小朋友給他們熱情地打招呼,由此引入發生在兩個小朋友之間的故事。
3.放錄音《小主人和小客人》,組織幼兒認真聽故事,教師隨錄音用肢體語言進行表演,以利于幼兒對故事的理解。
4.聽完故事后,教師續編故事,并提問:小紅回到家,媽媽問她去哪了,做了些什么,小紅是怎么回答的呢?請小朋友們通過聽故事進行猜測,替小紅告訴媽媽,好不好?這樣讓幼兒鞏固了故事情節,培養了幼兒認真聽的習慣。
5.讓幼兒討論,小明是一個怎樣的孩子,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小紅是一個怎樣的好孩子,你是怎么知道的?滲透待客、做客的禮節教育及講衛生的好習慣。
6.教師進一步引申:讓幼兒再次結合自身實際與小明和小紅進行比較,讓小明和小紅的行為成為他們的榜樣,讓他們學有目標。
7.師生共同游戲,體驗待客、做客的禮節,讓幼兒在實踐中鞏固所學的知識,達到運用知識的目的。
8.師生一起背誦兒歌《養成好習慣》、《乖寶寶》,本課達到升華的目的。
小百科:主人是接待賓客的人。與“客人”相對。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運用幼兒園已有的大型運動器械,讓幼兒探索爬的不同方法,提高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敏性。
2、通過活動,激發幼兒參加運動的興趣。
3、學會與同伴協商合作游戲。
4、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與快樂。
活動準備:
大型玩具場地,小兔、烏龜大頭貼若干,獎牌20塊
活動重難點:
探索爬的不同方法。
活動流程:
熱身運動?小烏龜爬行?龜兔賽跑?放松運動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激發興趣。
師:“ 我是烏龜媽媽,來,小烏龜,跟我一起去做早操。”
二、探索不同的爬行的方法。
1、幼兒自由探索爬的不同方法。
師:“前面有個城堡,想不想去玩?那好,小烏龜爬的本領最大了,今天我們就在城堡里爬一爬,看,哪個小烏龜爬得方法又多又好。”
2、集體練習
個別幼兒示范,全體練習。
3、教師小結幼兒練習情況。
4、再次練習。
那現在你們還想不想用各種爬的方法去城堡里再玩一玩呢?
三、游戲“龜兔賽跑”
1、兩人一組進行龜兔賽跑。
2、統計比賽成績。
四、放松運動
登上領獎臺,分發獎牌(金幣巧克力) 。
活動反思:
今天上午的室內活動我組織幼兒進行了《烏龜爬爬爬》的體育游戲活動。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發現小班的幼兒比較喜歡爬行,正是利用了幼兒的這個興趣,所以我選擇了爬的游戲。整體環節比較流暢,活動中幼兒積極參與游戲。
幼兒園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學會制作簡單的“紙貼傘”。
2、通過學習制作,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動手能力。
3、通過活動讓幼兒感受藝術的美。
4、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5、能呈現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教學重點、難點
1、學會制作簡單的“紙貼傘”。
2、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活動準備
教師作品
課本、手工紙、水彩筆、漿糊、碎紙片、自己的傘等。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
在春暖花開的季節里,小動物們相約來到美麗的花園去散步,正當他們玩得高興的時候,天空突然變的陰暗起來,不一會兒,便下起了大雨。這時候,小動物們可著急了,同學們,咱們想個辦法來幫幫它們好嗎?
對,下雨了我們可以給它們送把雨傘。
傘在我國已有悠久的歷史,它是我國的一項民間藝術。 今天我們就來自己做一把漂亮的花傘,讓朵朵傘花在我們這兒盡情開放。(出示課題)
二、自主探究
1、 同學們,老師帶來了幾把自己做的“傘”,請大家仔細觀察,這些傘是由什么拼的?
2、 觀察傘的形狀,讓幼兒自由觀察自己帶的傘。
三、創新巧制作
下面請同學們設計制作一把自己最喜歡的小傘,讓它展示在老師和同學面前。
1、教師示范:先在繪畫紙上畫出自己傘的形狀,再用碎紙片粘貼。(強調在傘里面貼,紙片要小而密)
四、評價
有針對性的從以下幾個方面評(傘形 整體效果 )
五、總結
同學們,你們都用自己靈巧的雙手做出了最漂亮的小傘,請你把它拿回去送給你最想送的人,讓他和你共同分享這做傘的快樂。
六、結束
小朋友們真能干,一朵朵盛開的傘花,就像小朋友美麗的'笑臉,這么優美的環境可不能容忍有許多的垃圾,看誰收拾的又快又干凈。
教學反思
活動反思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備課過程中對活動內容、教學理論、幼兒學習方法的認知變化。
2、對活動過程的反思:(以下方面無論是與否,都應該分析是與否的原因,從而總結經驗或提出改進措施)
⑴對幼兒發展的反思,例如,是否被理解、尊重、接納?是否有適度的自由空間?是否能通過與環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師的互動,在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發展?
⑵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反思,例如,是否了解幼兒的經驗水平、學習特點和個性特征?是否能把握教育內容的核心價值及其發展線索?能否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進幼兒最大限度的發展?
⑶對師幼互動的反思,例如,師幼配合情況,教師能否依幼兒的需要調整教學。
3、對活動效果的評析。在對目標、策略的驗證與分析中找到自己的優勢與不足,并明確今后改進與完善的方向。
4、 如果讓你重新上這節課,你會怎樣上?有什么新想法嗎?或當時聽課的老師或者專家對你這節課有什么評價?對你有什么啟發?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能有感情地朗誦詩歌,表現詩歌美好的意境。
通過學習詩歌鼓勵幼兒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能夠聯系生活,理解什么是快樂。
能夠用表演、繪畫等形式表達自己欣賞詩歌的快樂感受。
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詩歌內容并有感情地朗誦,體驗共同創造的快樂。
教學難點:在理解詩歌的基礎上進行仿編。
活動準備
1、 快樂的小屋背景圖〔在一個大紙板上畫一扇門,門上掛著牌子:快樂的小屋,在相應位置劃開一個小口,可以插圖片〕。
2、 螢火蟲、蜘蛛、麻雀、紡織娘、蛐蛐、螞蟻圖片。
3、 幼兒已經知道螢火蟲、蜘蛛、麻雀、紡織娘、蛐蛐、螞蟻等小動物的基本特征。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節:
1、利用背景圖,引導幼兒想象描述“快樂的小屋”。
2、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
教師完整地朗誦一遍詩歌后提問:為什么這是一間快樂的小屋?
誰給小屋帶來了快樂?它們都是怎樣裝扮小屋的?引導幼兒理解不同的小動物根據自己的特點裝扮了小屋,如蜘蛛會織網,所以它織了窗簾......
教師邊念兒歌邊將各種小動物圖片插入背景圖上。
〔二〕基本環節
1、帶幼兒一起學習朗誦詩歌。
2、幼兒分角色、分句朗誦兒歌。
3、教師:“螢火蟲給小花屋點亮了燈”可以用什么動作表示?引導幼兒加入一至兩個動作進行表達,例如:燈亮了是什么樣子的?用什么動作表示?后面的內容依次引導幼兒加入動作表達,幼兒嘗試為兒歌創編動作。
4、和幼兒一起仿編一句詩歌。
教師:小動物們用自己的勞動裝扮小花屋,小花屋變成了快樂的小屋。想一想,看還有哪些小動物也能裝扮小屋呢?他們會怎樣裝扮小屋呢?
教師:我們可以怎么說啊?帶幼兒一起用詩歌中的語言結構說出小朋友想的辦法。例如:小蝴蝶給小花屋貼上了畫;大象在小花屋門前裝上了滑梯。
〔三〕結束環節:
和幼兒一起裝扮活動室
教師:我們的活動室也是我們的小屋,我們怎樣做也能使它變成快樂的小屋呢?
引導幼兒想出將活動室變成快樂小屋的好主意。
〔四〕延伸環節:
1、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用繪畫方式描繪還有什么小動物參與裝扮漂亮的小屋。
2、和幼兒一起裝扮活動室,使它變成大家的快樂小屋。
教學反思
這節課我選擇的是中班語言活動《快樂的小屋》,詩歌既符合幼兒發展特點,也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因此適合幼兒學習。
我認為這節課的優點是在第二環節基本環節,我通過鼓勵幼兒參與與猜測和想象等活動,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通過組織表演和仿編等形式,引導幼兒學習利用詩歌中的語言,表達個人的經驗,幼兒參與的積極性比較高。
同時,我的這節課也存在缺點,最后一個環節,在讓幼兒仿編詩歌詩時,因為我沒有很好的引導幼兒,所以沒有調動起幼兒的積極性,幼兒的表現能力不太強,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
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讓我講一堂同樣的課,這個環節我會稍有改變,我會提前出示卡片:大象,蝴蝶.....一邊插入圖片,一邊引導幼兒想象進行仿編。
最后的結束環節我設計的是讓幼兒繪畫裝飾自己的小屋,由于時間把握的不準確,所以導致結束匆忙,幼兒沒有完全設計好自己的小屋活動就停止了。
以上是我對自己這次活動總結的不足和進步之處。
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我會吸取他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也會認真的準備自己的每一次教學活動,達到真正的有效教學。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前言:天氣越來越炎熱了,媽媽說再過幾天就要帶我去海邊玩了,最近媽媽一直都在張羅著準備呢,并且還給我買了一件漂亮的小泳衣,夏季有太多好玩的娛樂活動了,我漸漸的發現自己已經愛上了這個季節。通過此活動可以讓孩子們更多的了解一年四季的變化,還可以增強孩子們各個方面的能力!
活動目標:
智慧成長:
1、了解夏天的 主要季節特征。
2、了解防暑驅熱的常用辦法及夏季生活衛生要求,學習照顧自己。
3、學習用多種感官感知事物的多種特征。
集體成長:
1、在體能游戲中增進動作的靈敏度,提高動作的協調性。
2、具有一定的自我保護能力與初步的競爭意識。
情感成長:
1、體驗表演、造型活動的樂趣。
2、學習勞動的人們不怕熱、不怕苦,勇于克服困難。
審美成長:
1、采用多種形式表現夏季的常見景物及對夏季的感受。
2、感受各種不同風格的音樂,能隨著音樂節奏做動作。
社會成長:
1、能與同伴合作設計并印畫太陽傘,體驗集體作畫的樂趣。
2、積極參與活動,與同伴共同討論游戲規則。
創造性成長:
1、大膽嘗試用色彩、線條、符號等表達自己"熱"的感受。大膽嘗試運用抽象的表達手法。
環境創設:
活動室環境創設:
1、將幼兒合作設計印畫的太陽傘展示到活動室墻面上。
2、布置幾幅冷暖色繪畫作品供幼兒欣賞。
3、發動家長與幼兒一起運用多種材料如紙板、皺紙、布條等制作拖鞋并在活動室內進行展示,也可作為角色游戲的材料。
心理環境創設:
1、為幼兒營造一個師生融洽和同伴友愛的氛圍,積極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講述自己的想法2、經常播放輕松、優美的音樂,為幼兒創設一個寬松、民主、和諧的生活、學習環境。
活動安排:
1、夏天真熱(健康、藝術)夏天的雷雨(科學、藝術)水上花園(語言、藝術)美麗的太陽傘(藝術)不怕熱的人們做好各項防暑降溫工作,確保幼兒將抗度夏。
2、衛生拍手歌(健康、語言、科學)拖鞋(語言、社會、科學)夏天里的動物(語言、社會、科學)做買賣(語言、社會、科學)蓮蓬和藕(語言、科學) 在日常生活中隨時提醒幼兒養成良好 的生活衛生習慣。戶外活動盡可能選在涼蔭下或非太陽直曬的場地上進行。
3、冰淇淋(語言、藝術)有趣的西瓜(健康、語言、科學)大草帽(語言、社會)夏裝舞會(科學、藝術)開心在夏天(語言、社會、藝術)
4、通過多種方式和途徑使幼兒了解并學會一些簡單的防暑驅熱的辦法。
家園配合
1、請家長配合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減少夏季常見病的發生。
2、 建議有條件的家長帶孩子參加嬉水、周末度假等有益的活動,增強孩子的體質,開闊孩子視野。
3、帶孩子參觀一次附近的蔬菜水果市場。
4、和孩子一起收集各種拖鞋帶到幼兒園來。
5、引導孩子平時注意觀察在炎熱的夏季仍從事戶外作業的人們及勞動。
6、鼓勵孩子采用多種方式向鄰居、親戚朋友了解夏天里一些動物的情況。
總結
在夏季里,我了解了更多的蔬菜及水果,并且還知道各種蔬菜及水果都有什么養生的療效,對身體有什么樣的好處,懂得了如何保護自己皮膚不在太陽光下曝曬,并且還養成了愛清潔講衛生的好習慣,我要將自己知道的小知識與小伙伴們一起分享!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認識我國的國旗,知道十月一日是我們國家的生日--國慶節。
2、 是幼兒懂得尊重國旗,激發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
3、 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4、 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活動準備:
國旗一面,圖片。
活動過程:
一、 認識國旗。
1、 出示國旗,組織幼兒討論。我國國旗是什么顏色的?有幾顆大五角星?有幾顆大小角星?
2、讓幼兒談談在那些地方見過國旗,在什么場合看到過升國旗活動。
3、自己有沒參加過升旗儀式,在什么地方,什么時候,升旗時我們小朋友應該行什么禮?
二、 告訴幼兒國旗是我們國家的標志,我們要尊重國旗、熱愛祖國。
三、 介紹國慶節。
1、你們知道那一天是我們國家的生日(十月一日)這一天就是國慶節。
2、組織幼兒討論,激發又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3、你們知道我國人民怎樣慶祝我們國家的生日呢?
4、看圖片朗誦兒歌。
教師:下面我們邊看圖片邊把兒歌念一念。
5、嘗試不看圖片記憶朗誦兒歌。
活動建議:
1、提示幼兒國慶休假幾天中觀察國慶節的氣氛和環境。
2、教師和幼兒一起裝扮教室,營造歡慶氣氛,迎接我們國家生日的到來(國慶節)。
延伸活動:
大帶小--小班弟弟妹妹慶國慶,做國旗。
兒歌:
十月一日國慶節,
七色彩球空中飄,
五星紅旗風中搖,
聯歡晚會真熱鬧,
慶祝國家生日到。
教學反思:
談話中,大多數幼兒國慶都是在家玩,他們對國慶的氛圍感受很不夠,因此我做了進一步的引導,讓幼兒知道街上掛的燈籠和國旗都是為了慶祝國慶,這有助于幼兒有意識地去關注身邊的事物。
小百科:如今,中國國慶節特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的紀念日10月1日。
幼兒園教案 篇7
活動目的:
1啟發幼兒用多種方式表現自己想象中的魚。
2.培養幼兒的想象力。
重點與難點:通過改變魚的形狀,變化出奇怪的魚。
材料和環境創設:有海洋特征的布置、演示教具。
設計思路:
繪畫教學應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讓孩子多渠道地感知魚的各種特征,積累豐富的表象,為想象、創造準備了知識條件。深海里的怪魚,特別能激起幼兒想象的沖動,因為無人到達的深海神秘莫測,令孩子向往好奇而怪魚能使孩子突破常規思維,充分的想象。學習過程中讓孩子根據想象變化魚的外形,為創造性地表現創造了條件;最后讓孩子在模擬“海”的環境中與同伴、老師、環境相互作用,大膽表現,則會讓孩子們體會到探索的快樂、成功的喜悅。
活動流程:
(一)激發動機
語言激發:在人類無法到達的深海,生活著人類沒有發現的奇怪的魚,想想這些魚是什么樣子的?它們怎樣生活?
(二)交流討論
1,觀察范例:理解魚外形變化的特點。
2.交流討論:我想象中的怪魚。
(三)大膽表現
1.鼓勵幼兒根據想象大膽改變魚的形狀。
2.啟發幼兒添加美的花紋。
(四)體驗成功
1.與同伴交流作品。
2.請老師參觀作品,向老師介紹作品。
【關于幼兒園教案模板錦集7篇】相關文章:
關于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錦集七篇03-31
【必備】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錦集九篇03-31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錦集九篇03-31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模板錦集五篇03-27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錦集五篇03-27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模板錦集八篇04-03
關于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錦集10篇03-30
關于幼兒園社會教案錦集五篇03-30
關于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錦集5篇03-29
關于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錦集6篇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