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幼兒園教案范文合集7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教案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經歷把一些物體平均分的活動過程,體會平均分的含義。
2、在數學活動中,學會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培養合作意識。
教學準備
媒體課件、桃子卡片、圓片、學生準備圓片、小棒
教學過程
1、讓學生體會平均分的含義。
(1)、出示桃子圖片,讓學生隨意分。
小朋友手里都有6個桃子,你能把它們分成兩份嗎?小朋友可以互相合作,也可以自己動手分。
(2)、展示學生分的成果。
誰來說說,你是怎么分的呢?
學生會有很多種分發,教師用媒體課件都展示出來。
(3)、發現“平均分”。
教師帶領小朋友觀察:小朋友,這里的幾種分法都是不同的,我們來仔細觀察,你們有沒有發現什么?
讓小朋友發表意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現有兩種分法的每一份都是相同的。
小朋友們都發現了有兩種分法與別的不同,那么我們就仔細來觀察這兩種分法:我們發現這兩種分法的每一份的數目都是相同的。我們把這樣的每一份都一樣的分法就叫做“平均分”。讓學生和教師共同讀幾遍。
教師接著演示:把4個桃子分成左邊2個,右邊2個,引導學生說出這是平均分。并連貫說:“把4個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分得2個。”
2、進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1)、教師出示幾種物體的分法,讓學生說說是不是平均分。
(2)、如果是平均分,分成里幾份,每份有幾個?
3、讓學生動手平均分。
(1)、讓學生小組合作將手中的8個圓片平均分,并互相說說平均分成幾份,每一份分得幾個。
(2)、發表意見。
(3)、表揚說的好的小朋友。
4、動手操作。
(1)、教師提出意見,讓學生邊操作,邊說出結果。
有8個桃子,每只小猴子分得2個,可以分給幾只猴子呢?
(2)、讓學生動手,找學生演示。
(3)、連起來說說。
(4)、在書上填寫出來。
1、完成“試一試”的題目。
(1)、讓學生相互合作,邊操作邊得出結果,填寫在書上。
(2)、集體訂正。
2、完成“想想做做”的題目。
(1)、完成第一題。
說出哪種是平均分,并說出理由。
(2)、完成第2題。
教師讀題目,讓學生先圈一圈,再填寫。
填寫后讀一讀。
(3)、完成第3題。
這道題目不讓學生動手操作,看學生能否回答出。
回答后教師出示教具演示。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什么樣的分法叫做“平均分”?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嘗試用人物線條畫,來表現自己幫助媽媽的情景。
2、鼓勵幼兒熱愛勞動。
活動準備
《我的好媽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音樂
活動過程
一、 歌曲《我的好媽媽》導入
(一)談話活動:世上只有媽媽好,我們都有一個好媽媽,
讓我們用歌舞來表達對媽媽的愛。
(二)教師帶領幼兒一同表演《我的好媽媽》。
二、 引導幼兒理解媽媽的辛苦
提問:你們的媽媽都是怎樣愛你們的呢?都為你們做了什么?
你們平時在家里都幫媽媽做過什么事情?
三、 觀看視頻《幫媽媽做家務》
提問:這些小幫手都幫媽媽做了什么?
四、 欣賞范畫《我是媽媽的小幫手》
五、 幼兒自主創作繪畫,教師巡回指導。
六、 教師講評幼兒作品
七、 律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動效果
通過活動幼兒會用人物線條畫,來表現自己幫助媽媽的情景。效果較好。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復習4以內、9以內單位數心算。
2、引導幼兒復習9以內雙位數撥珠。
3、培養幼兒的心算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迷宮背景圖1幅、門票(4以內心算豎式)40張、 音樂《火車開來了》,輕快音樂各一份、數字1、2、3、4共40份、算盤人手一個,順數、倒數、大卡紙各一份、幼兒操作練習40份等。
活動過程:
一、復習4以內心算:
1、收到森林之王獅子的信,請我們去幫助它解放困在迷宮里的小動物,引導幼兒怎樣去迷宮?(開火車),及坐火車時要車票。
2、引導幼兒登拿車票(豎式)并算出車票號數在室內找一張與車票數字一樣的椅子上車坐好。
3、幼兒上車后開火車去迷宮(拉下迷宮掛圖)。
二、迷宮到了,在迷宮里去救小動物(復習9以內心算雙位撥珠,5以內分解組成)。
1、迷宮到了,引導幼兒按圖上箭頭走迷宮,經過關卡去救被困在關卡中的小動物。
(1)第一關到了引導幼兒心算9以內的單位數心算,后救出里面的小動物(羊)。
(2)繼續跟著圖上箭頭走到了第二關,導語引導幼兒不同形式,雙位數撥珠過第二關并救出里面的小動物(小老鼠)。
(3)引導幼兒跟圖中箭頭到第三關,并引導幼兒玩游戲,我問你答,猜猜猜(復習5以內分解組成),經過第三關救出小動物(小鳥)。
三、復習1~31的順數,31~1的倒數。
1、三只小動物都被我們救出來了,還有兩只小動物被關在哪里呢?引出大卡數(數字密碼,連線)。
2、引導幼兒順數、連線,救出大灰狼。
3、引導幼兒倒數31~1連線救出小貓。
四、幼兒操作(看珠寫數,看數畫珠,心算豎式)
1、五只小動物非常感謝你們,送一份禮物給你們,引出操作小籃子。
2、幼兒操作,并把操作結果告訴父母。
五、活動結束、小結。
幼兒園教案 篇4
小活動時間:
9月
活動目標:
1.初步培養幼兒愿意上幼兒園并能逐步適應集體生活;
2.初步感受幼兒園生活的樂趣
活動一:我和爸爸媽媽上幼兒園
活動目標:
通過家長陪同幼兒來園參觀和活動,使幼兒初步了解園內環境,接觸老師和同伴,減少幼兒緊張情緒和不安全感,激發幼兒入園愿望。
活動準備:
1.事先通知家長活動內容要求;
2.杯架,晨檢板上貼好標簽
3.各類桌面玩具
活動過程:一.教師迎接新生和家長
二.家長幫助幼兒認識標簽
三.家長帶幼兒玩桌面玩具穩定幼兒情緒
四.由家長陪同參觀幼兒園
活動二:學唱歌曲《我上幼兒園》
活動目標:鼓勵幼兒參與歌唱活動并體驗與別人一起歌唱的歡樂
活動準備:布娃娃一個
活動過程:
一.親親布娃娃和布娃娃說說話
二.欣賞感受教師充滿感情的演唱
三.邊唱邊哄娃娃,體驗唱歌的快樂
活動三:學念兒歌“老師本領大”
活動目標:學念兒歌,激發幼兒親近老師的情感
活動準備:紙折手工,手繪圖畫,手工縫制的布娃娃等
活動過程:
一、展示并和幼兒一同欣賞教師的作品
二、教師與孩子一同愉快地念兒歌
三、將這些作品、玩具分發給幼兒
活動四:大帶小活動
活動目標:通過活動,學習與人交往,體會哥哥姐姐本領大。
活動準備:事先與大三班聯系
活動過程:
一、與哥哥姐姐見面
二、說句悄悄話
三、哥哥姐姐表演節目
四、哥哥姐姐送禮物
幼兒園教案 篇5
一、教育目標
1、學唱歌曲,感應曲式及拍號。
2、大膽進行創意肢體造型。
3、認識新節奏。
二、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感應ABA曲式。
活動難點:感應3∕4拍、4∕4拍的拍號。
三、音樂分析:整首歌曲分ABA三段,A段為4∕4拍,B段為3∕4拍,間奏有2個8拍,分別是一組上行音階和一組下行音節,歌詞簡單反復,便與幼兒學習、記憶。
四、活動準備
奧爾夫音樂VCD碟一張、呼啦圈(均與幼兒人數相等)、泡泡水和吹管各一個。
五、隊形
站位:全體牽手圍圈
坐位:半圓
六、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入:春天來了,蝴蝶姑娘在天空中翩翩起舞,小兔子、大鳥和寶寶一起在草地上玩游戲,寶寶在玩吹泡泡游戲,泡泡慢慢變大、變大,一個一個飛滿天。泡泡像是泡泡帽子、像是泡泡耳環,美麗極了!
(二)吹泡泡游戲:觀察與模仿
1、吹泡泡---氣的運用
(1)一個大泡泡:氣輕輕地吹出。
(2)許多小泡泡:氣快快地吹出。
2、幼兒談談:何時可看見泡泡?形狀?顏色?重量?
(三)感應曲式及拍號
1、全體牽手圍圈
(1)前奏:音階上下行/雙手做呼應上下行之律動。
(2)A段:拍手小跑唱歌。二句順時鐘,二句逆時鐘。
(3)B段:(漸強)大泡泡/牽手緩步后退,圍成大圈。
(漸弱)小泡泡/牽手緩步前走,圍成小圈。
(4)A段:同上A段。
(5)間奏:身體隨音效學泡泡飛高飛低,最后拍破。
2、拍號感應
(1)畫拍感應
(2)拍肢體節奏感應
(四)肢體造型:甜甜圈游戲
1、觀察掛圖泡泡造型:床、皇冠、耳環……
2、道具組合造型:泡泡床、泡泡裙、泡泡帽子……
3、幼兒創造:全體或小組/造型可漸大、破掉。
(五)節奏練習
1、分析B段:拍子與節奏/唱唱名旋律→畫拍→音值長短。
2、透過節奏線認識附點TU。
3、介紹附點二分音符的念法和寫法。
幼兒園教案 篇6
教案前言:
清明節又要到了,每年的清明節幼兒園都會組織小朋友們去革命烈士陵園掃墓,悼念我們那些未曾謀面的英雄前輩,是他們用鮮血和生命創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沒有他們的珍貴付出,不會有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通過本次幼兒園教案讓孩子們了解清明節的重大意義,讓孩子們記住清明節的具體時間。
教案目標:
1、讓他們初步理解古詩內容,想象詩中描寫的景象;2、激發幼兒對古詩吟誦的興趣,讓他們初步學習按古詩的節律吟誦。
教案準備:
畫有古詩情節的圖片一幅,VCD教材。
教案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導觀察,講述。
1、剛才我們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節發生了什么事啊?請幼兒討論。
2、現在老師要請幼兒看一副圖片,你在圖片都看到了什么呢?(一個小孩,一個老人…)他們在干什么呢?(在問路,在說話…)天上怎么了?
(二)、幼兒觀看VCD教材,引起興趣1、教師講解: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春天)對,春天到了,小鳥們都飛回來了,花兒也都開了,在春天呢,有一天就叫做清明節,你們說清明節人們都要干什么啊?(幼兒自由回答)2、教師總結:清明節是人們踏春掃墓的日子,古時候啊,有一位叫做杜牧的詩人啊,就在這天寫了一首詩,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好不好?
3、教師播放VCD,請幼兒觀看。
4、教師向幼兒介紹那個老人就是行人,那個小孩就是牧童,剛才看的那首詩呢,就是描寫行人向牧童問路的情節。
(三)教師朗誦并幫助幼兒理解1、教師有表情,有節奏的朗誦一遍,請幼兒欣賞。
2、教師朗誦第二遍,請幼兒邊聽邊對照圖片內容。
3、教師請幼兒回答有沒有在詩歌中聽到什么?教師朗誦第三遍,請幼兒可以慢慢的跟讀。
4、教師請幾個幼兒上來給下面的幼兒表演,可以邊念邊對照圖片。教師在一旁進行知道提醒,可以輪流請幾批幼兒。
5、請幼兒再一起朗誦1—2遍。
(四)結束部分。請幼兒把學會的古詩在家朗誦給爸爸媽媽聽。或者在幼兒之間進行交流。
教師參考資料:
清明(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總結:
清明節,我們帶著小百花,在幼兒園老師的帶領下來到革命烈士陵園,悼念我們的前輩。老師媽媽講述了很多革命前輩的英雄事跡,讓我們內心無比感動,我們將眼淚收起,用我們的茁壯成長,造福祖國來紀念這些前輩。
幼兒園教案 篇7
知識與技能:
1、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學習字詞:蓋、立柱、砌墻、安窗。
2、提高幼兒的朗誦水平和準確的發音能力。
3、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4、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過程與方法:
上課前帶幼兒觀察蓋房的現場,上課時觀察教室的結構,然后看圖教學兒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兒歌的節奏美,學習生動而有表情地朗誦兒歌。
2、有團結互助意識,樂意幫助別人。
教學過程:
一、集體交流。
1、教師提問:小朋友喜歡新房子嗎?蓋新房需要哪些材料呢?一個人蓋新房行嗎?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教室,啟發幼兒用簡潔的語言表述教室的結構。
二、閱讀圖書,導入新課。
1、讓幼兒一邊觀看畫面,一邊自由講述畫面內容。
2、教師引導幼兒理解畫面的內容。
(1)圖上畫的有些什么?整個畫面告訴我們一件什么事?
(2)小山羊要蓋新房子,有哪些動物來幫忙?他們分別在干什么?
(3)教幼兒練習發準字音:“蓋、立柱、砌墻、安窗”。
(4)請幼兒指認教室的門、窗、墻、柱子。
三、朗誦兒歌。
1、教師示范朗誦兒歌,讓幼兒感受兒歌的節奏美。
2、教師教幼兒朗誦兒歌。
(1)采用分句教和整首教相結合的方式教幼兒朗誦兒歌。
(2)幼兒一邊朗誦兒歌一邊做動作。
(3)注意糾正個別幼兒不準確的發音。
四、編講故事。
1、鼓勵幼兒看圖互相講述《小山羊蓋新房》的故事。
2、引導幼兒講一講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別人的事。
3、表揚幼兒助人為樂的行為,讓他們明白有些事情大家一起干,才會做的又快又好。
資料
小山羊蓋新房
小山羊,蓋新房,
一人有事大家幫。
熊立柱,兔砌墻,
猴做門,鹿安窗,
新房蓋得真漂亮。
小百科:山羊,羊的一種。形似綿羊而體較小。牝牡都有角,角尖向后。毛直而不卷。牡羊頷下有須。性活潑,喜登高,好采食短草、灌木和樹葉等。
【實用的幼兒園教案范文合集7篇】相關文章:
【實用】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合集九篇04-04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合集七篇03-28
【實用】幼兒園社會教案范文合集5篇03-31
【實用】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范文合集六篇03-29
【實用】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范文合集六篇03-28
【實用】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范文合集9篇03-27
【實用】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范文合集7篇04-04
【實用】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范文合集五篇04-04
【實用】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范文合集8篇03-31
實用的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合集9篇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