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幼兒園教案范文匯編10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感受大自然中的聲音,積極嘗試用不同材料、不同方法制造聲音。
2、展開想象,制造和體驗美妙的大自然聲音。
二、活動準備。
1、聲音:雷聲、雨聲、蟬鳴聲、蚊子叫聲、空調運行聲等。
2、搪瓷杯,筷子,不銹鋼小勺,塑料墊板,塑料袋,空紙盒,鐵盒,硬幣,木塊等。
三、活動過程。
。ㄒ唬└惺艽笞匀恢械穆曇。
1、播放聲音。
樹林里的鳥、蟬(知了)、打雷、下雨
2、提問。
。1)你聽到了什么聲音?
。2)你在什么時候聽到過這個聲音?
。3)夏天里,你還聽到過什么聲音?
3、教師小結:轟隆隆的雷聲、嘩啦啦的雨聲、“知了知了”的蟬鳴聲、嗡嗡嗡的蚊子叫聲,這些都告訴我們夏天到了。
(二)探索、創造聲音。
1、用各種材料制造聲音。
教師:除了大自然里有各種有趣的聲音之外,我們身邊也有很多東西會發出聲音呢。
2、出示一些物品。
教師:你能用這些東西制造出有趣的聲音嗎?請小朋友選擇一樣東西試一試。
3、分享制造聲音的不同方法。
教師:你選了什么東西?它發出了怎樣的聲音?你是用什么方法讓這東西發出聲音的?
4、教師小結:原來用不同的方法可以讓同一種材料發出不同的聲音。比如,用手拍鐵盒,鐵盒發出了砰砰砰的聲音。用拳頭敲鐵盒,鐵盒發出了咚咚咚的聲音。真是很神奇喲!
5、幼兒再次嘗試自由選用材料制造聲音。
提問:你選擇了什么東西把它發出了什么聲音?這種聲音像什么?(啟發幼兒大膽聯想)
用裝滿米粒的塑料瓶發出了沙沙沙的下雨聲,敲打鐵盒說發出了轟隆隆的打雷聲,拗動塑料墊板發出了呱呱呱的蛙鳴聲。
教師小結:你們看,這些東西普普通通,但我們用不同的方法居然變出了這么多的聲音,大自然真是奇妙。只要我們多留意:多看、多聽、多想,就可以從生活中發現更多有趣的現象。
(三)欣賞散文《夏天的聲音》。
1、教師:有一篇好聽的散文叫《夏天的聲音》。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教師邊播放優美舒緩的背景音樂邊朗讀散文。)
2、提問:這篇散文里也有很多有趣的聲音,你們都聽到了哪些聲音?
。ㄋ模┮魳分。
1、教師:我們來開個音樂會吧,每熱選一樣東西,一起來模仿里面的聲音。
2、教師小結:我們用敲、拍、吹、搓、拉等許多方法讓一些不會動的東西發出有趣的聲音,演奏出了那么多動聽的聲音!在這個世界上,除了美妙的音樂之外,大自然和生活中還藏著許多奇妙的、好聽的聲音呢。只要你做個有心人,就可以聽到大自然為我們演奏的美妙的音樂。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樂于在水中玩球。
2、觀看小球從水底向上浮的現象,對這一現象產生好奇。
3、學說“小球躲起來了”、“小球浮上來了”。
4、體驗與同伴一起玩水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在水箱中接滿水;乒乓球若干。
2、石頭一粒。
3、玩水前將幼兒的長袖外套脫掉或卷起衣袖。
活動過程:
1、師出示一粒石頭和一個乒乓球,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王老師手里有寶貝呢!你們猜猜看我手里拿著的是什么?(幼兒自由猜測)
2、觀看沉浮。
師:這兩個寶貝都喜歡在水里玩,你們來看看石頭在水里怎么玩的?
。ê苊黠@一看就知道石頭沉下去了)
師:那你們說乒乓球在水里會不會沉下去?(幼兒自由猜測后教師示范)
3、敢看游戲“小球躲貓貓”。
(1)師:小朋友聽,什么聲音。浚ㄅ浒嗬蠋煱l出小貓的聲音)哇,乒乓球可害怕小貓了,這可怎么辦?它浮在水上肯定會被小貓看見的。(幼兒自由發言)
。2)師示范游戲:雙手抓住乒乓球,用力將球摁入水中,邊摁邊說:“小球躲起來了!币姏]聽到小貓的聲音后,師放開雙手,邊放邊說:“小球浮上來啦!”
(3)師示范游戲第二遍,鼓勵幼兒一起說:“小球躲起來了! “小球浮上來啦!”
4、分組游戲。(師講明游戲規則:聽到貓聲就躲起來,沒聽到了就浮上來。)
托班科學活動教案——紙寶寶朋友
活動目標 : 1、看看、說說生活中常見的紙。
2、嘗試用團、拋、踢等不同的動作玩紙,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餐巾紙、手工紙(紅黃藍綠)、 報紙、超市的廣告紙;紙箱等輔助材料。
活動過程:
1.引出課題。這是——出示紙袋。可以放什么?我在紙袋里放了,寶寶喜歡的紙,猜猜看是什么紙?
2.看看講講。
(1)餐巾紙 (生活)---邊出示邊說 這是---餐巾紙。
教師提問:餐巾紙幫寶寶擦什么? 你是怎么擦的?
兒歌:餐巾紙,折起來,擦鼻涕,真干凈。
(擦過的餐巾紙放哪里?)
(2)我的紙袋里還有——出示手工紙 (顏色)
提問:這是什么顏色的手工紙?(紅黃藍綠) 手工紙可以干什么?(可以剪、可以撕)
游戲:手工紙變變變,變架飛機飛飛飛……
(3)超市的廣告紙 (認說日常用品)---
提問:小朋友在廣告紙上看到了什么?
討論:你想到超市買什么東西?
(4)我們再看看,紙袋里還有—— 報紙 (新聞)
提問:報紙是誰看的?報紙上有什么?
小結:寶寶長大了,也來看新聞、看故事。
3.玩報紙
(1)超級捏捏捏!(團成球)
捏捏捏,用力捏。誰的球小?誰的球大?
(2)拋——我的報紙球,飛起來嘍!
踢——我的報紙球,踢起來嘍!
滾——我的報紙球,滾過來嘍!
4.送紙球寶寶回家。
幼兒園教案 篇3
游戲名稱:你說我做。
游戲目標:復習鞏固100以內的各數,正確進行撥珠。
游戲準備:1——100的珠數卡、算盤。
游戲玩法:家長和孩子一起玩,爸爸或媽媽說100以內的任意一個數,讓孩子找出相應的珠、數,并能在算盤上用正確的指法撥出。
附:指法
1) 撥、去11——14、21——24、31——34、41——44時指法都一樣。撥時左右手都用拇指;去時左右手都用食指。
2) 撥、去15、25、35、45時指法都一樣。撥時左手用拇指、右手用食指;去時左手用食指、右手用食指。
3) 撥、去16——19、26——29、36——39、46——49時指法都一樣。撥時左手用拇指、右手用拇食指;去時左手用食指、右手用拇食指。
4) 撥、去51——54時指法都一樣。撥時左手用食指、右手用拇指;去時左手用食指、右手用食指。
5) 撥、去55時指法都一樣。左右手都用食指。
6) 撥、去56——59時指法都一樣。撥時左手用食指、右手用拇食指;去時左手用食指、右手用拇食指。
7) 撥、去61——64時指法都一樣。撥時左手用拇食指、右手用拇指。;去時左手用拇食指、右手用食指。
8) 撥、去65、75、85、95時指法都一樣。撥時左手用拇食指、右手用食指;去時左手用拇食指、右手用食指。
9) 撥、去66——69、76——79、86——89、96——99時指法都一樣。撥時左右手拇食指同時并攏;去時左右手用拇食指同時分開。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菊花的多種顏色和姿態,知道菊花是多種多樣的。
2、使幼兒知道菊花是秋天里美化環境的花,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和愛護花卉的情感。
3、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1、菊花盆景若干。
2、幼兒操作材料畫面“美麗的菊花”。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各種形狀和顏色的菊花,概括出它們的特征。
提問:你們桌上的是什么花?請你們仔細看看、摸摸、聞聞,說說:菊花是什么樣子的?
引導幼兒從花、莖、葉觀察菊花特征,如花開在莖的頂端,花的形狀、顏色,葉子邊緣有鋸齒等。
幼兒回答后,師小結。
2、引導幼兒討論菊花開放的季節及其與人們的關系。
提問:“菊花是什么時候開花的?秋天你可以在那里看到菊花?人們為什么要種這么多的菊花?(美化環境,菊花還可做清涼飲料,泡茶喝,菊花的香味能治頭痛)”你喜歡菊花í嗎為什么?你還知道那些花也是在秋天開的?
3、小結:這些花兒都非常漂亮,人們種許多花,讓花把我們生活的地方裝扮得更漂亮,更美麗,我們大家都要愛護它。
延伸
活動讓幼兒在操作材料上畫菊花。
活動反思
一次教學設計,也是教師的一次成長,就像在制作ppt課件的時候,我了解了菊花居然有那么多種顏色,有些菊花的顏色、花瓣的形狀都是我以前所不知道的,可以說這也是我和孩子們共同成長、共同提高的過程。
在活動設計和進行中,觀看菊花的時候,孩子們有些按捺不知心中喜悅,摸摸、聞聞、說說,參與的興趣十分濃厚。但在交流時,孩子們只停留在顏色的表達上,對菊花的外形的描述不太會用語言表達,缺乏經驗。因此,活動中,教師講述的成分多了一些,可在課前告知家長,先帶孩子觀察了解一些菊花的知識,這樣活動中,孩子參與的積極性會更濃,講述更積極,效果更好。最后延伸活動用紙杯剪菊花,深受孩子的喜愛,發展孩子動手能力。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音樂游戲,鞏固對"紅燈停、綠燈走"的交通規則的認識。
2、愉快地參加音樂游戲。
活動準備:
幼兒已認識了馬路上的紅綠燈、紅、黃、綠燈(自制)、歌曲錄音《紅綠燈》。
活動重點:
能根據音樂的變化變換游戲動作。
活動難點:
鞏固"紅燈停、綠燈走"的交通規則。
活動過程:
1、在討論中引發主題:
。1)回憶引發討論:
—"前幾天,我們在馬路上看到了什么?"
"馬路上為什么要有紅綠燈?"
。2)了解紅、綠、黃燈的不同作用:
—"紅、綠、黃燈它們分別表示什么?"
"今天我們一起來做紅綠燈的游戲。"
2、在游戲中感受旋律:
游戲一:紅綠燈(以歌曲旋律為背景)
方法:幼兒做小司機四散跑動,老師分別出示紅、黃、綠燈。紅燈時,幼兒蹲下做剎車狀;黃燈時,幼兒起立做準備狀;綠燈時,幼兒向前行駛。
游戲二:十字路口(以歌曲旋律為背景)
方法:將幼兒分成四組,分別站在十字路口的四條馬路上做小司機,老師站在交叉路口做紅綠燈,幼兒根據不同顏色的燈做出相應的反應。
3、在角色互換中學唱歌曲:
。1)請一名幼兒做紅綠燈指揮交通,老師扮演小司機示范演唱歌曲。
。2)幼兒和老師一起在唱唱玩玩中學習歌曲。
(3)幼兒和老師共同搭肩組合成公共汽車或大卡車等,邊唱邊玩:
——"你們想開一輛什么車?"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設計背景
夏天經常會突然下雨,幼兒對雨天回家也有過擔心,故事《下雨啦》正符合幼兒的心態,故事情境有趣,想象合理豐富,非常適合小班幼兒掌握。在活動中,我采用生動的語言,色彩鮮艷的圖片,掛圖向幼兒講述故事,讓幼兒通過故事內容明白幫助他人是件很快樂的事。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蘑菇,傘,芭蕉,荷葉,手帕等字詞(注意發音)。
2.能根據圖片說出事物名稱。
3.聽懂故事,知道朋友之間要互相幫助。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理解故事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 教學重點:能根據圖片說出事物名稱 。
2.教學難點:聽懂故事,知道朋友之間要互相幫助。
活動準備
1. 雨滴,小白兔,蘑菇,青蛙,荷葉,大象,芭蕉葉的大圖片各一張。
2.教學掛圖,教學音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 談話導入活動:
(出示雨滴的圖片)教師:小朋友們,今天天氣怎么了,那如果放學的時候,突然下雨了,又沒帶雨傘,可怎么辦呢?(引導幼兒自由討論)。
2.看圖片講故事:
教師:那我們今天來看看森林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又是怎么樣做的呢?小朋友們可要聽仔細了,看仔細了。
3.教師邊出示掛圖邊講述故事(此環節以引導幼兒自己說出為主)
教師:森林幼兒園放學了,我們來看一看森林幼兒園有哪些小朋友。有小兔子,小象,小青蛙和小熊,他們走到幼兒園門口,突然下雨了,這可怎么辦呢?(邊講故事,邊看掛圖一,邊出示圖片)。
4.(出示掛圖二)(1).請小朋友們,想一想,小白兔是頂著什么回家的?
教師出示蘑菇圖片:哦,原來小白兔有一把蘑菇傘,他可以頂著蘑菇傘回家。
。2)教師:小青蛙是頂著什么回家的?
教師出示荷葉圖片:哦,原來小青蛙有一把荷葉傘,他可以頂著荷葉傘回家。
(3)教師:小象是頂著什么回家的呢? 教師出示芭蕉葉圖片:哦,原來小象有一把芭蕉傘,他可以頂著芭蕉傘回家。
5.教師:這時候誰沒有傘呢?怎么辦?要是你們會怎么辦呢?(引導幼兒觀察掛圖)。(出示掛圖三)
6.教師小結:原來小兔子,小象和小青蛙用自己的手帕為小熊做了一把手帕傘,大家高高興興地回家了。(出示掛圖四)
結尾部分:教師:下面請小朋友們跟我一起把這個故事講一遍吧。
1. 利用教學掛圖完整的講述故事
2. 教師用圖片進行啟發。教師提問:1.小白兔,小青蛙,小象,小熊各用的是什么做的傘?2.為什么小熊的是手帕傘呢?
思考:
教師:故事中的小動物互幫互助可真高興啊,如果遇到雨天,你看到別人沒有帶傘,你會怎么做呢?
教師小結:小動物們看到小熊有困難時,就想辦法幫助他,小動物們做的真好,小朋友們也要向小動物們學習,看到別人有困難的時候,要想辦法幫助別人,這樣自己也會感到快樂的。
教學反思
小班語言領域《下雨啦》(故事)
本節課由我組織教學,幼兒的上課積極性很高,對故事情節比較感興趣。以下幾點是本人對此堂課的反思:
一.活動目標中初步感知蘑菇,傘,芭蕉,荷葉,手帕等字詞時,可以采用卡片傳遞的形式,讓每個幼兒邊傳卡片邊說事物的名稱,此過程是在為教學目標一打基礎,(著重強調這些字詞的標準發音)。然后,老師念到哪個事物的名稱,幼兒就把哪個事物的卡片交給老師。我想采用此過程,不僅通過游戲傳遞的方式可以激發幼兒興趣,而且也滲透了師生互動的形式,加深幼兒的印象。我想此過程要比先前的那節很死板的向幼兒出示圖片然后記憶,效果會更好,更明顯些。
二. 此堂課最大的失誤,也是課堂中最不應該出現的問題就是掛圖,圖片的貼放的位置,課前應該設計好版面的貼放位置,所以這個失誤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出色的教師之所以出色,課之所以上的精彩,是因為他勤奮認真的把課前準備工作做得周到?偨Y針對此問題的注意事項:1.圖片,掛圖不能重疊放置;2.貼了取,取了貼的習慣要改。通過此次教學,讓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普通話的重要性,因為我認為普通話才是語言領域真正的重點目標所在,是幼兒從小著重學習語言的目標。
三.此堂課的教學效果我認為一般,我想原因在于我沒有投入到孩子的世界,至使整堂課很平淡,不出彩,今后我想上課時把自己的心態轉化為玩伴的心態去感染每一個孩子,融入到他們的思想情感中,此外,教學中語言的運用,語言的引導也是我們新教師特別需要加強訓練的。
四.此堂課我和幾位聽課教師在探討中也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需要他人幫助和幫助他人的意識不強了,當我問到下雨了,如果看到別人沒有帶傘怎么辦?只有個別幾個幼兒回答:和別人一起打傘用,則其他幼兒回答:打車,帶傘了,等雨停等等回答。從而使我想到,幼兒的教學活動設計應與當代社會生活實際相聯系的,只有教學活動設計與社會生活實際相結合才能讓幼兒將來能更好更快的適應這千變萬化的社會。
下雨了,我只有一把傘,如果我把傘給別人了,那我不就淋濕了嗎?為什么只有給別人傘的行為才是好孩子的思想已讓孩子百思不得其解,也讓教師不知如何作解釋,可見,有些傳統的教學思想需稍作改進,才能化解此矛盾。
幼兒園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自主的藝術游戲活動,初步發展幼兒的創新意識。
2、在幼兒塑造、感受美的同時,增強幼兒的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相互協作及人際交往能力。
3、讓幼兒在游戲中進一步感受京劇的魅力。
4、激發幼兒熱愛國粹京劇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材料:各種適合做京劇服飾的材料如:各類紙張、顏料、膠水、雙面膠、剪刀、毛線、珠子、油畫棒等。
2、電視機、有關京劇的VCD片。
3、環境:寬敞的活動室,有一定的京劇氛圍。
活動過程:
1、激發情趣,進入情景。
教師:我給大家帶來了一段好聽的音樂,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欣賞京劇的音樂)
教師:你們知道這是什么音樂?
2、集體商議,確定主題。
教師:你們喜歡京劇嗎?喜歡京劇里的什么?
幼兒互相討論,有的說喜歡京劇里的旦、丑;有的說喜歡京劇里的各種臉譜;有的說喜歡京劇里的服飾。
教師小結:京劇是我國的國粹,不但中國人喜歡,連外國人都在學我們的京劇呢!咱們就來玩一個有關京劇的游戲好嗎?
3、幼兒自主選擇,體驗京劇的樂趣。
在京劇聲中,幼兒有的在制作臉譜、有的制作裝飾水袖及頭飾、有的京劇欣賞、有的在穿著各種自制的京劇服飾在表演、有的還在商議。
活動室的一角,幾個孩子自成一組,用顏料及油畫棒在紙、布、扇子等不同材料上畫各種不同形態的臉譜,還把畫的臉譜粘貼到瓶上、紙管上,有的送到了京劇表演的小朋友那里,說是要請他們表演變臉呢;四五個小朋友正在模仿VCD中小丑的表演,演得還真象那么回事;好幾個小朋友在水袖上又是畫又是粘,又在印染;一組孩子們正穿著不同角色的京劇服飾在盡情的表演,嘴里還在哼著調子,真有點京劇的唱腔。
幼兒對話:
“這個花旦穿的.衣服真漂亮!”“我們也來做一件好嗎?”“看看它的式樣!
“這個小丑的帽子怎么帶的?”“問問老師吧。”“還是我們自己想辦法吧!”
4、師生互動,生成新的游戲主題。
京劇服飾展覽會:在幼兒做好的各種角色的服裝后,他們會感到做了這么多漂亮的京劇服裝別人看不到太可惜了!經過小朋友的討論“京劇服裝展覽會”就產生了。
藝術長廊:小朋友們在各種物品上畫了臉譜,他們把臉譜放在一起,越看越象“藝術長廊”,于是一個新的活動主題產生了。
京劇小劇場:有些小朋友在京劇表演中,他想扮演某部戲中的某個角色,另一個小朋友想為他們伴奏,還有一些孩子想觀看他們表演,這樣新的主題“京劇小劇場”又產生了┄┄
活動評析:
整個活動構思巧妙,情趣盎然,其內涵則體現了藝術性為游戲的特征,以培養幼兒的創新精神為游戲的靈魂。幼兒利用各種廢舊材料,進行藝術表現藝術創造,以“京劇”為主線完成了“設想京劇的各種服飾┄利用廢舊品制作┄京劇表演”一系列活動環節,充分體驗到動手做、游戲樂的愉悅。在游戲活動中,幼兒不斷地感知、嘗試、操作,在幼兒感受美、塑造美的同時,幼兒的想象力、動手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得到了發展和提高。
活動中,教師給足幼兒自由的時間和空間,提供豐富的材料,順應幼兒的探索活動,真正成為了引導者、支持者、參與者,成為孩子們的合作伙伴。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聽音樂。
幼兒園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在游戲活動中復習10以內的數概念(數的形成、數數、認數字、比較數的大小和數序等)。
2.訓練思維的正確性、敏捷性。
3.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4.發展觀察、辨別、歸案的能力。
活動準備:
幾何圖形片10張、紅黃藍三色的幾何圖形板長方形、三角形、半圓形(上有紅黑綠三種顏色寫的1"10的數字各一個)、數字牌每人一塊。
活動過程:
師生進入數學宮
游戲一:做的對有快(復習10以內數的形成、數數)
1.目測幾何圖形的個數做動作
2.添上或去掉1后做動作。如:看到8快圖形就做9或7的動作。
游戲二:踏得對又快(復習10以內的數字、比大。
在地上任意放置圖形,幼兒按要求找到圖形數字,用腳踏上去。老師可提各種各樣的要求,如:踩三角形上紅顏色數字;踩比3大、比7小的黑顏色的數字。
游戲三:排得對又快(復習10以內的數的排列和分類)
1.按圖形的形狀不同將數字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
2.按圖形的顏色不同將數字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游戲四:比得對又快(復習10以內數的大小、數序)
1.每一幼兒胸前掛一數字牌,在樂曲聲中找一位好朋友,找到朋友后兩位幼兒比較數字的大小:數字大的幼兒站著做動作,數字小的幼兒蹲下做動作,數字一樣大的幼兒相互擁抱做好朋友。
2.要求幼兒迅速胸前數字大小依次從大到小排隊,做動作走出數學宮。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一節10以內加減法計算的復習課。其重點放在:1.復習10以內的加減法,能準確迅速地進行運算。2.提高靈敏性,養成良好的游戲秩序。《綱要》中所說:“幼兒園數學應以游戲為主要向導,孩子在游戲中得以不同的發展和提高!比绻麊我粚W習數學,孩子們會感到枯燥無味。于是我在活動中設計了《數學宮》這個游戲,將加減法應用于數學宮的闖關中,讓幼兒在游戲中體會學習的快樂,增強孩子們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整個活動以去《數學宮》的情境貫穿,分成了三個環節:停車,闖關,找禮物。在設計游戲環節的時候,每個環節的要求都不同,注意到了教學內容之間的遞進,使孩子學習數學的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每個一環節也都注意到了以幼兒為主體,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自己運算、檢查,在與同伴的不斷碰撞中,計算能力得到了提高。特別是闖關活動中的第二關:投擲,孩子們能個個參與,自己分組檢查投擲結果的對錯,使孩子們樹立了自我檢查的意識,活動的能動性得到了很好的發揮。第三關:看誰報得多。活動中運用了搶答的形式,而且提出了說過了不能再說的要求,孩子們又要聽好同伴報的算式,還要自己想好搶答的算式,注意力非常集中,在一個數的算式報完后,能主動提出換一個數字,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可想而知。在游戲中我還把孩子們分成了男隊和女隊,回答對的孩子手上貼上五角星,游戲結束后檢查男隊和女隊的五角星數量,充分體現了游戲的結果。
不過在活動中過程中也呈現出了一些問題;顒拥拈_始,孩子們開著汽車進活動室,讓幼兒按掛在胸口的算式的得數,找停車位停車,我把停車位的數字放在和幼兒視線平行,本來以為這樣更適合幼兒,沒想到孩子們都著急得停車,把數字都擋住了,而且每個停車位中間間隔不多,孩子們便顯得有些擠了。
接下來的闖關游戲中,孩子們的個體差異比較突出,由于要求每個孩子都參與游戲,能力強的幼兒都能跟著老師的思路,聽清每一關的要求進行游戲,而有些能力較弱的孩子就顯得無所事事,只是注意到游戲的過程,沒有按要求完成任務。
最后一個環節“找禮物”時,孩子們看到禮物都很興奮,都著急想去找禮物,好多幼兒就沒有聽清要求,沒有去找得數一樣的算式,而是去找一樣的算式,這樣就找不到禮物,游戲秩序有點混亂。
幼兒園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觀察動畫片中人物服裝、神態、動作、了解孫悟空的性格特征。
2、關注道具和場景變化,感受動畫片的造型美和色彩美。
3、愿意通過語言和動作大膽表達自己對動畫片的理解。
活動準備:
1、幼兒與父母共同收集關于《西游記》的連環畫、圖片、對《西游記》及孫悟空有初步的了解。
2、金箍棒、塑料袋、皺紋紙、紙殼等
環境創設生活活動將幼兒喜歡的西游記人物形象懸掛于教室中。
3、出示孫悟空的單幅圖片,激發幼兒的興趣。引導幼兒互相說一說:喜歡孫悟空嗎?為什么?孫悟空有什么本領?
4、引導幼兒欣賞動畫片,在關鍵處暫停并根據需要提出一些問題:如:
(1)在播放天空場景時暫停并提問:這是在什么地方?從哪里看出來?你喜歡這里嗎?為什么?引導幼兒關注場景的變
化,說己的感受。
。2)在孫悟空打斗場面出暫停并提問:孫悟空在干什么?你喜歡這個動作嗎?大家一起學一學它的樣子吧!
。3)全部欣賞完后提問:《大鬧天空》講了一件什麼事情?你喜歡孫悟空嗎?為什么?(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語言進行描述)你喜歡孫悟空的那個造型?(請幼兒學一學)
5、引導幼兒嘗試分組表演《大鬧天空》的片段。
。1)教師與幼兒協商確定表演片段(操練花果山、大鬧蟠桃會等)根據所表演片段中的角色進行分組,引導幼兒催選小組長,自主分配角色。
(2)啟發幼兒用塑料袋、皺紋紙、紙殼等替代物布置場景、進行角色裝扮。
。3)指導幼兒練習角色的典型動作、表演及臺詞。
。4)教師幼兒的表演情況,并請個別小組向大家進行展示表演。
幼兒園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泥工活動的興趣,使幼兒樂意嘗試泥工活動。
2、引導幼兒學習團泥球的技能。
3、發展幼兒手部小肌肉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活動準備:
1、橡皮泥、泥工板、每人一份。
2、實物玻璃球,和各種球類。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觸摸、觀察實物玻璃球。
師:今天楊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圓圓的,摸起來很光滑的東西,現在請你們猜猜我手上拿的是什么東西呀?激發幼兒說說、想想、猜猜我手拿的是什么東西。
師:出示手中球,讓幼兒進行觀察一遍,并說說幼兒在球上觀察到了什么。
師:玻璃球是圓圓的,光滑的,今天楊老師就要請小朋友用橡皮泥來做許多小球球。
二、教師介紹團泥球的方法。
教師:現把一塊泥分成相等的兩塊,在把兩塊泥分別又分成相等的兩小塊。把分好的一塊泥放在手心上,另一只手的手心壓在泥團上面邊轉邊團。團好了一個泥球就放在泥工板上,再用同樣的方法做下一個。團泥球時,一定要繞圈團圓,把泥球團得圓圓的,光滑滑的。
三、交代作業要求。
1、提醒幼兒一定把泥球團園,還要注意保持桌面清潔。
2、教師演示一遍、要求幼兒注意觀察操作的過程,然后說說剛剛看到操作的過程,同時增強幼兒能夠大膽的說出自己所觀察到的過程。
3、重點提醒幼兒團時要繞圈、有力地團。
四、幼兒操作,教師巡回觀察與指導。
1、注意操作時不要用手指甲去抓,不然的話手指甲上也會殘留很橡皮泥,同時也不要把橡皮泥放到嘴巴里,因為這個不是食物,如果吃下去的話可能會肚子痛。
2、教育幼兒要好好愛護橡皮泥,不能和別的顏色的混在一起了,這樣橡皮泥就會不漂亮了!
五、評比作品.
誰能把你們的作品拿到前面來與其他小朋友一起進行分享。讓幼兒說說自己的作品的操作過程而且在幫幫自己的作品取一個名字。
六、進行評比表揚。
表揚把泥球團做的園而又光滑的幼兒。效果分析:
【【精華】幼兒園教案范文匯編10篇】相關文章:
【精華】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匯編九篇03-30
【精華】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匯編八篇03-31
【精華】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五篇03-27
【精華】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模板匯編10篇03-31
【精華】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模板匯編7篇03-31
【精華】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匯編五篇03-30
【精華】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匯編6篇03-30
【精華】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匯編十篇03-28
【精華】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模板匯編6篇03-27
【精華】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匯編十篇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