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案范文匯總八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教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設計背景
為了激發幼兒對兒歌的興趣和夏季天氣的認識。
活動目標
感受兒歌的優美意境,熟練地朗誦兒歌。
感受小雨滴的快樂。
學習用繪畫的方式記錄自己的想法。
領會兒歌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難點
讓幼兒認識夏季天氣形態及特征。
活動準備
教師自制小雨滴的圖。優美的音樂。
海報紙,彩筆。
活動過程
開始環節;通過談話引起幼兒對兒歌的興趣。
基本環節;學習兒歌
1.欣賞兒歌。
2.鼓勵幼兒大膽朗誦。
3.引導幼兒把自己想像成小雨滴,邊朗誦邊表演兒歌。
結束環節;引導幼兒討論后畫出自己對雨天的認識。
延伸環節;創編兒歌
教學反思
1、念兒歌時的搭配動作可以先設計幾個適合的動作。
2、請幼兒畫出自己對雨天的認識之外,還可以采用口述的方式,讓幼兒建立在團體面前交流的習慣。
幼兒園教案 篇2
1. 學習用大月牙形畫龍舟的外形.
2. 學習用水平線、垂直線、斜線、波浪線螺旋線和弧線裝飾龍舟。
活動準備:
1.幼兒看過龍舟的形象。
2.龍舟的各種形象圖片。
3.油畫棒、勾線筆、黃色紙各人手一份。
4.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請幼兒欣賞龍舟的形象圖片,觀察龍舟的外形特征,討論龍舟的畫法。
(1)觀察龍舟的外形,并嘗試表現。
教師:龍舟是什么樣子的(像大月牙形)?都是什么形狀的?請你用手指畫一畫。
(2)重點討論龍舟上刻畫的圖案的畫法。
教師:龍舟上刻畫的圖案是什么樣子的?怎么樣才能畫出美麗的感覺?
(3)經過討論后,教師示范用線描畫的手法表現龍舟。
教師:剛才有的小朋友說了,可以用很多線來表示。現在請你們來看一看,老師這樣畫龍舟好不好。
2.請幼兒用線描畫的手法表現龍舟。
(1)請幼兒用白紙上先畫出龍舟的基本形。
教師:小朋友們來看一看,這幅畫上有水,龍舟都去哪里了呢?請你們把龍舟畫出來吧。不要急,先把龍舟的外形畫出來。
(2)請幼兒用線描畫的手法表現龍舟上刻的精美的線條圖案。提醒幼兒,線條可以豐富些并略有疏密變化。
教師:畫的線可以是各種樣子的,有的地方可以多畫些,有的地方可以少畫些,這樣會更好看的。
(3)請畫好龍舟的幼兒,可以在四周添畫些其他的東西,如,天空的小鳥等等。
教師:畫好小鳥的小朋友,可以想想龍舟上面還會有什么,再添畫些其他的東西。
3.展示作品,互相欣賞、評價。
教師:看看龍舟都在水中了嗎?說說你最喜歡哪稻龍舟?為什么?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5以內的序數,練習從不同方向進行序數點數的方法。
2.激發幼兒用數學的方法解決問題的興趣,感受游戲的樂趣。
3.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果。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活動準備:
1.小動物若干,立體狼堡一座、小手貼
2.塑料泡沫墊拼貼的狼堡
活動過程:
1.接到電話,羊村里的羊兒們都被灰太狼他們抓到狼堡里去了,我們要怎么辦?先來看看狼堡的地形,觀察使幾層樓,每層樓有幾個房間。
2.在立體狼堡上分別找灰太狼、紅太狼、小白狼住在幾層樓的第幾個房間?(強調從左到右,從下到上的兩種方法,在立體狼堡上左邊和下面貼上一只點數的小手)。
3.認識地上的狼堡圖,回憶灰太狼、紅太狼、小白狼住在幾層樓的第幾個房間,貼上相應的圖片,別進了狼兒的房間。
4.帶上自己喜歡的動物胸飾,按照指令找相應的房間。
5.教師在相應的房間放上羊兒,請小動物聽指令營救羊兒。
6.在歡快的氣氛中將羊兒送回羊村。
教學反思
1.幼兒在本節課中非常積極。
2.幼兒通過這節課深刻的認識到了5以內的序數,由于教具比較新穎,游戲比較多,幼兒在本節課中玩得非常開心。
3.本節課的設計簡潔明了,適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讓幼兒在玩中輕松學到了知識。
4.在認識5以內的序數的同時,幼兒還能正確的認識到了動物們愛吃的東西。
5.在跳田游戲中,幼兒還可以提高自身的跳躍能力。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制作迷迷轉,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2、學習轉動迷迷轉,嘗試在探索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
活動準備:
1、半個乒乓球、剪刀、記號筆若干
2、墊板、水,漢字:轉動
活動過程:
一、回憶、交流生活中的轉動現象
1、出示漢字“轉動”,引出話題。
師:今天玩游戲前我先考考大家,這兩個是什么字?
師:看到“轉動”兩個字,讓你想到了什么?生活中有哪些轉動的現象?
2、教師總結,幫助幼兒梳理搜集到的信息。
師:我們發現生活中有許多轉動現象,比如電風扇、洗衣機、微波爐、陀螺玩具、故事磁帶、游樂園的大轉盤等。
二、承上啟下,引出任務。
1、師: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一樣東西(教師出示迷迷轉),你認為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乒乓球 可以怎么玩?
(教師總結:這叫迷迷轉,是用乒乓球做的,玩的時候要用水來幫忙)
2、師:誰愿意告訴我“迷迷轉是怎么做的!”(幼兒觀察,師適時小結)
3、師(邊說邊示范):拿起剪刀剪花邊,迷迷轉里畫圖案,墊板上呀沾點水,咕嚕咕嚕轉的歡!
4、師:你們想不想也來做這個好玩的迷迷轉呢?后面老師已經為你們準備了材料,你們去試一試吧?
三、幼兒制作迷迷轉,師巡回指導
1、提醒幼兒剪的時候要注意安全,可以剪不同花形的邊。如果你覺得剪起來困難的話,也可以先用記號筆畫了再剪哦。里面的花紋可以畫各種各樣的。
2、幼兒制作迷迷轉,教師必要時給予幫助和指導
四:幼兒玩迷迷轉
1、師:那已經做好迷迷轉的小朋友可以自己先玩玩,看看能不能轉起來
2、師:在墊板上放的水不要太多哦,只要迷迷轉能轉起來就好
3、師:好多小朋友已經做好了,現在請你找個好朋友比一比,看看誰轉得穩!
4、提醒一個迷迷轉玩的好的小朋友,找同伴進行比賽,“誰的墊板上可以轉更多的迷迷轉?
五、集中交流討論
1、師:剛剛小朋友都玩過了自己制作的迷迷轉,怎樣才能使你的迷迷轉轉動起來呢?(需要水和墊板幫助)
3、師:為什么這個迷迷轉要在水和墊板的幫助下才能轉動起來呢?
4、幼兒自由說說
5、師總結:原來迷迷轉的轉動是由于:這個乒乓球受水的吸力作用粘在了光滑的墊板上,水在流動的過程中帶動乒乓球一起流動,當墊板開始朝不同的方向擺動時,乒乓球就開始轉動,所以啊迷迷轉要在水和墊板的幫助下才能轉起來。
六、延伸活動
小朋友有沒有發現迷迷轉轉動的時候,剛剛我們畫在里面的花紋也發生了變化,咦,到底這個變化是怎么樣的呢?我們回到教室里去研究好嗎?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讓學生在活動中了解有關食物的常識,并能關注自身的健康成長。
熟悉的臉,熟悉的笑容,我們不是第一次見面,但是這樣真正和孩子一起參加活動卻是第一次,您的參與就是對孩子的重視,是對我們工作的支持,在此先表示感謝!
2、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參與實踐的熱情和能力。
3、在老師的指導下學會對主題進行分類、篩選,準確規范表述自己研究的主題。
【活動重點】
在老師的指導下學會對主題進行分類、篩選,準確規范表述自己研究的主題。
【活動難點】
在老師的指導下學會對主題進行分類、篩選,準確規范表述自己研究的主題。
A、 提問:紙杯也是紙做的,為什么卻能盛水?請幼兒拿一只一次性紙杯,通過折折、刮刮、摳摳等方法去探索、發現。提問:你發現了什么?白白的是什么東西?(蠟)紙杯上為什么要涂蠟呢?
【活動準備】
布置學生帶自己喜歡的食物、準備好課件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生成課題
1、播放創意食物圖片,激發自主探究欲望。
2、交流看后感受。
3、交流對食物的一般了解。
4、結合實際生成活動的大主題。
二、創設情境,生成主題
( 一)發現問題
1、介紹你喜歡的食物。
2、學生現場推介、交換、吃食物,體驗分享的快樂。
3、教師巡回觀察,了解掌握情況。
(二)提出問題
1、在剛才的分享和交流中,你有什么發現呢?
故事:從前,有一只可愛的小兔跟著媽媽一起到森林里去采蘑菇,它看到美麗的鮮花,漂亮的蝴碟可開心了。它一會兒去聞聞鮮花,一會兒撲蝴蝶,結果找不著媽媽啦。天漸漸地黑了,小兔找不著媽媽多傷心呀,它大聲地喊:“媽媽,媽媽……”。
2、小組交流。
小結與過渡:我們要學兒歌中的誰?是呀寶寶打噴嚏,捂住鼻和嘴“阿——-嚏”,聲音輕輕,朋友夸。朋友會夸我們什么呢?那我們一起來做一個講衛生、有禮貌的好寶寶吧!
3、全班交流。
(三)指導篩選主題
三、方法引導,表述主題
1、那么你想研究有關食物的什么呢?下面請大家拿出采集卡,把你想研究的內容寫在紙上。
2、指名2名學生到黑板上書寫。
3、評點。
4、試修改自己定的主題。
四、回顧課堂,暢談收獲
這節課,同學們都表現得很好,現在我們來交流一下,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五、課堂小結,課外延伸
教師以祝福青蛙搬新家的方式,引導幼兒參與游戲,再次進行順接數與順倒數的練習,如:“拍拍手,來數數,123,接著數……”(456),“拍拍手,來數數,987,接著數……”(654)。
這次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已經在這節課上生成了,我感到同學們的收獲也不少,那下一節課我們繼續將進行分組,制定更詳細、實用的活動方案!希望各個小組的同學要團結協作,相信通過親身體驗,你們會有更大的收獲。
我在教學環節當中使用了多媒體課件參與教學過程,以聲音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感受自然界的聲音,運用藝術手段創造聲音的教學過程,引發學生對生活中的聲音的關注和興趣,在感受聲音、探索聲音、模仿聲音、創造聲音等活動中,培養學生對聲音的敏銳感、模仿能力和豐富的藝術想象力,并從中感受節奏和韻律。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遨游食物王國》教學反思:
本次的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選擇了與孩子的生活活息息相關的主題——食物,讓學生在活動中了解有關食物的常識,并能關注自身的健康成長。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參與實踐的熱情和能力。并在老師的指導下學會對主題進行分類、篩選,準確規范表述自己研究的主題。本節主題生成課的話題,來源于實際生活并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有研究價值并適合學生操作,是學生感興趣并樂于參與的,體現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課程價值,符合選題課的基本程序。課堂教學中,關注學生生活,堅持學生自主選擇,創設豐富的情景,引發學生多維的體驗,學生自主在前,教師指導在后,關注了學生的自主需求,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總體來說,活動是成功的。當然這堂課也存在許多不足之處,還有很多值得我反思、總結的地方,如時間的分配可以更加合理、教師語言可以更加有針對性等。綜合實踐活動課是一門基礎課程,希望通過我們自身的不斷努力,構建一個更有實效的`綜合實踐活動課堂,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幼兒園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使兒童了解壁虎的生理特征,它的尾巴有自我保護的功能——斷了可以再生。
教學要求:
培養幼兒用連貫的詞句復述故事。
教學準備:
①兒歌《比尾巴》磁帶。
②故事《小壁虎借尾巴》磁帶。
③幻燈片兩張。
④各種小動物頭飾。
教學過程:
1、放兒歌《比尾巴》,導入新課。
放兒歌《比尾巴》。大家來聽一下,兒歌里主要講了什么?講了各種小動物尾巴的樣子,這么多小動物都有尾巴,而且都很漂亮
它們都在互相炫耀自己美麗的尾巴,可有一只小動物在偷偷地哭呢?大家知道為什么嗎?因為這只小動物的尾巴斷了,沒有尾巴多難看呀!
它很傷心!這只小動物是誰呢?它的尾巴是怎么斷的?后來怎么辦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講《小壁虎借尾巴》這個故事。
出示小壁虎的圖片。
2、看圖畫,觀察。
請小朋友們觀察一下,小壁虎長什么樣子?
(長著大大的腦袋,身上有許多小黑點,還有一根長長的尾巴。可是現在它的尾巴斷了,很短。小壁虎是吃蚊子等害蟲的動物,我們大家要愛護它)。
3、想問題,聽故事。
沒講故事前請小朋友們想一想: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嗎?為什么?它怎么又有尾巴了呢?
打開錄音機放《小壁虎借尾巴》,聽故事,思考問題。
4、回答問題。
(小壁虎沒有借到尾巴,因為別的小動物的尾巴不合適,它們的尾巴也有用處。小壁虎的尾巴是自己長出來的,它的尾巴斷了可以再生。)
5、根據故事,表演故事。
根據這個故事,我們可以把它拍成電視,那老師是導演,我來挑演員。
找幼兒表演,戴上頭飾,分角色表演。老師在旁提示,念故事背景。評價幼兒表演,鼓勵幼兒。通過表演,加深對故事的印象。
6、教唱歌曲《小壁虎》,加深幼兒對故事的理解。
帶動作、表情教唱歌曲《小壁虎》。
7、想故事內容,結束
幼兒園教案 篇7
教學要求:
1.熟練運用10以內的加減法,理解相同答案可以對應多個式題。
2.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電話號碼,愿意了解與同伴的聯絡方式。
活動準備:
1. 10以內加減式題卡,破譯電話號碼練習紙,由加減法式題組成的電話號碼卡片,紅旗、黃旗、藍旗、綠旗,記分牌。
2.開展主題活動“我要上小學了”,幼兒有了解同伴聯絡方式的愿望。
活動過程:
一、導人部分:復習10以內的加減法。
師:我們小朋友就要畢業了,前幾天大家也講到過分手后聯系的方式,有寫信、寄賀卡、串門,還有打電話……今天我們就來玩一個破譯電話號碼的游戲。
(一)看式題破譯電話號碼。
老師出示由8道加減法式題組成的號碼卡,如3+3,7-4,8+1……這個環節是幫助幼兒復習10以內的加減法。
活動中:
老師從多個角度提問,如這個電話的第一個號碼是幾?“6”是第幾位號碼?最后一位是幾?
師:你們真棒!一下子就把這個電話號碼破譯出來了,你們是怎么破譯的?
幼:是用加減運算的方法破譯的。
師:你們知道這是誰的電話嗎?
幼:幼兒園。
師:你們以后如果有事或想念老師的時候就可以打這個電話。一起告訴我’幼兒園的電話號碼是幾?
(二)心算破譯電話號碼。
1.老師出示第二個電話密碼,提出要求:在心中計算,把答案記在心里’等一會兒我們大家一起說。
2.老師出示第三個電話密碼,要求破譯準確、迅速,一下子把電話密碼破譯出來。
二、學習部分:為電話號碼設置密碼并破譯。
(一)根據式題計算答案。
1.將幼兒分成紅、綠、黃、藍四個隊,每一隊有10個電話密碼’用小組競賽的形式,比一比哪一隊的本領最大,破譯的電話號碼又快又準確。
2.各組交換檢查。
3.請每一組派一名代表報對方的得分數。
幼兒園教案 篇8
學具介紹
●學具名稱:印章組
配有8種印章,有著有趣可愛的圖案(葉子、花朵、兔子、鴨子、小魚、汽車、愛心、五角星),還配備了兩盒不同顏色的印泥。
●數學功能
數:默數、按數印章、接著數、認識數序,呈封閉狀排列物體的數數。
排序:模式排序、填空排序、創造性排序。
使用策略
1.適用性
可根據不同年齡段的數要求或主題內容的需要,選擇不同數量或圖案的印章。
小班:可一一對應的印章,進行手口一致的點數練習,如一只小貓喂一條魚。
中班:可進行各種數數方法的練習。
大班:加法意義的理解。左邊印3朵藍花,右邊印5朵紅花,一共有8朵花,3+5=8。
2.呈現方式
(1)同一數數內容下的不同形式的操作材料,材料多而不重復,且具有層次性,讓幼兒積累多次數數的經驗,及擁有反復練習數數的機會。
(2)可以印章的輔助材料
情景性輔助材料:小貓釣魚、小貓曬魚干、小兔子吃蘿卜,給小動物穿新衣服,串項鏈。
較抽象性輔助材料:印章“上班”、印章“開火車”。
3.教師的指導策略
我們可以從幼兒選擇材料、如何操作的過程中,發現幼兒智力的現有水平,及幼兒面對新的挑戰時的解決方法,以了解本班幼兒數經驗的積累方式。
(1)幼兒選擇不同的操作材料后,有著不同的反應,其實無論哪一種方式,都是中班幼兒年齡特點的體現,幼兒往往會選擇自己最有能力完成的材料,增加了幼兒學數的興趣;也培養了幼兒觀察、理解的能力,為以后學習習慣的養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也有利
于培養幼兒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2)同時我們還可以發現不同水平的幼兒所呈現出的數數方式也是不相同的。有的還停留在小班的水平——手口一致的點數,有的可以通過目測、默數等方法進行數數,有的對抽象的數字已經很敏感,有的對數字實際表示的意思還不太理解……我們可以根據幼兒的情況,及時地跟進或調整接下來的其他數活動。
(3)在排序活動中,我們最關注的是幼兒排序的持續性,往往很多幼兒排到最后的時候模式就已經完全不一樣了。通過觀察我們發現使用印章時,似乎幼兒排序的持續性能堅持得更久一些。但在印章時,也需要盡量只在模式中的兩個(三個)印章,讓能力較弱的幼兒可以直接拿取印章,不在選擇印章上造成干擾,避免他們在選擇的過程中遺忘模式。
實踐案例
活動名稱:農場里的好朋友(中班) 北蔡幼兒園施敏
活動目標
1.根據實物、數字和點子的多少來敲印章。
2。發現數序暗示,根據需要來敲印章數量,完成數序列。
活動準備
印章組、情景操作紙張若干。
活動過程
一、逛逛農場——引發使用印章興趣
1.出示背景圖,這是哪里?誰會住在里面?
2.你怎么知道這是小兔子、小鴨子、小魚住的地方?
3.誰想請小動物住進去的?(初次使用印章)
二、給小動物喂食——數字和點子的多少,來敲印章
1.情境導人
住進新家真開心,小動物們開始請朋友來做客。
2.敲小兔印章
——看看小鴨子的好朋友是誰?(出示胡蘿卜)小鴨會請誰來?為什么?
——每只小兔吃一根胡蘿卜,能請幾只小兔呢?
——幼兒根據實物多少敲小兔印章。
3.敲小魚印章
——看看小魚在哪里做游戲?(出示泡泡“點子”)
——每條小魚都躲在一個泡泡后面做游戲,能來幾條小魚呢?
——幼兒根據點子多少敲小魚印章。
4.敲小鴨印章
——看看小兔子為小鴨子準備的是什么?(出示小魚群,數量控制在10以內)
——每只小鴨吃一條小魚,能請幾只小鴨呢?
——幼兒根據實物多少敲小鴨印章。
三、小動物乘火車——發現數序暗示,根據需要來敲印章數量
1.吃的真飽!小動物們決定出門走走玩玩,他們要乘什么車?小動物該怎么乘車呢?
2.幼兒自主解讀操作材料,發現數序,根據需要來敲印章。
3.集體驗證。
【幼兒園教案范文匯總八篇】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范文匯總7篇04-05
【精品】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匯總九篇04-05
有關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匯總八篇04-04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匯總九篇04-04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匯總八篇04-03
【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匯總九篇04-01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匯總六篇03-30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范文匯總六篇03-29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范文匯總8篇03-28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范文匯總八篇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