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幼兒園教案模板匯總五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名稱:創意叉子畫
適合年齡:4-5歲
活動目標:
1.嘗試借助叉子用多種方法制作自己喜歡的作品,并能表現出作品的主要特征。
2.喜歡參與美工活動,體驗變廢為寶的樂趣。
3.通過活動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看到過各種動物、花卉等,有用幾何圖形拼擺動物的經驗。
物質準備:一次性叉子若干,各色廢舊瓶蓋、一次性紙盤、彩色紙,記號筆,雙面膠,動物圖片ppt。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很久以前有一個叉子王國,里面住著好多叉子寶寶,(教師出示叉子)聽說圣誕節快到了,叉子國王就想帶著叉子寶寶們去參加勺子王國的圣誕晚會,但是勺子國王說了,我們今年的圣誕晚會主題是多彩圣誕夜,希望叉子寶寶們都能穿上五顏六色的衣服來參加我們的晚上哦。于是叉子寶寶們就想著給自己穿什么樣顏色的衣服呢,(出示蘸有顏料的各種叉子)哇,好漂亮的叉子寶寶哦,大家都在相互欣賞著各自的漂亮衣服。咦?發生了什么事呢,只見一個叉子寶寶走著走著就摔倒在地上,站起來一看,哎呀,我的衣服印在紙上了,好漂亮哦(教師出示叉子印畫)......哇,原來叉子也可以畫畫哦!
二、出示各種叉子范畫,幼兒欣賞
教師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每種范畫叉子的筆觸,是叉子全部接觸紙還是只有部分接觸,討論每個作品的組合方式,都用到了什么材料等等。
三、操作實踐,幼兒創意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引發幼兒思考自己要畫什么,都需要哪些材料以及做畫的先后順序等等,引導幼兒主動發現叉子繪畫的作品特點,提醒幼兒創作時應注意的問題(如:廣告色一次不能蘸取太多,怎樣才能將作品的線條拉長等創作技巧)
四、作品展示,鼓勵幼兒講講自己作品所用的材料和方法,培養幼兒環保意識。
活動延伸:
此節課教師可針對自己所在班級年齡段,將活動目標稍作調整也能用哦,比如小班,教師不妨做一些半成品的作品(如:各種小動物,花朵等)讓幼兒用叉子添畫,也可在班級美工區設計一面涂鴉墻,讓幼兒在區域活動時進行大膽涂鴉,都是很有創意的哦。中班教師可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幼兒利用叉子設計各種花卉或者自己喜歡的東西,也可以設計一面具有情境的涂鴉墻讓幼兒根據情境繼續創作等都是不錯的創意。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開拓幼兒視野,增長知識,親近自然、感受生活,讓幼兒在與大自然的接觸中感受人與自然和諧的重要,增強環保意識。
活動時間:xx年3月15日(星期四)
活動地點:到海底世界公園:參觀海洋館、觀看海豹、海獅表演,到科普天地、兒童樂園游戲
活動準備:
1、 校車3臺:8:20從幼兒園出發
2、 幼兒及教師午餐共190份:一小瓶礦泉水、香蕉一個, 2塊方包、2個雞蛋、火腿一根。
3、 返園后,請食堂協助準備綠豆汁。
安全保障措施:
1、 加強管理和監督措施。保教主管對各個環節的安全防范措施做到層層落實,責任到人。班主任是班級安全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幼兒出游的安全工作,教師負責組織好幼兒活動,維持好紀律。保育員負責照顧好幼兒出游的護理工作。除此以外,各班級增配行政人員,保障出游的安全工作。
2、 班級教師對幼兒進行春游活動安全教育,增強幼兒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3、 保健醫生攜帶好急救用品。以防幼兒突發事情。
4、 春游活動期間一切行動聽指揮,準時出發,準時返校。
5、 全體幼兒必須穿好校服,背好書包。
6、 參觀
活動時要做到井然有序,教育幼兒不擁擠、不追跑、不打鬧。上、下車有序。在車上不能大聲暄嘩,不能將頭和手伸出窗外。
7、 注意言行文明,愛護公物,不隨地亂扔垃圾。
8、 班主任在每一次集合時一定要清點好幼兒人數,確保幼兒安全。
活動程序:
7:30——8:00幼兒早餐
8:00——8:20幼兒活動前準備
8:20—— 準時出發
9:20——10:30參觀海洋館,觀看表演
10:30——11:00幼兒午餐
11:10——返園準備工作,清點物品及人數
方案一 主題:親親自然 快樂成長 地點:石家莊植物園
活動安排:
a、車上組織環保教育文娛活動。
b、環保宣誓,參觀石家莊植物園,互動游戲。
方案二 主題: 保護野生動物 珍愛綠色家園 地點:石家莊野生動物園
活動安排:
a、車上組織環保教育文娛活動。
b、參觀石家莊野生動物園,觀摩動物表演,感統訓練游戲。
方案三 主題:賞自然美景 學科普知識 地點:珍奇瓜果園(或肖家營采摘園)、正定科技館
活動安排:
a、車上組織科普教育文娛活動。
b、參觀珍奇瓜果園、正定科技館,穿插互動游戲。
方案四 主題:體驗民間風情(親子游)地點:采摘園(根據季節增減此項)、宮燈博物館。 活動安排:
a、車上組織愛我家園文娛活動。
b、采蘑菇、摘西紅柿、草莓,參觀宮燈博物館,diy小宮燈,做個小小設計師。 方案五 主題:訪古城 傳承歷史文明 地點:井陘于家石頭村
活動安排:車上組織感恩教育文娛活動。感恩自白。
a、參觀中國民俗文化村——于家石頭村,一個奇特的石頭王國。
b、感統訓練游戲:1)、滾繡球2)、搖搖船3)、模仿秀4)、秋天的小樹葉
方案六 主題:探尋人文始祖 感受現代文明 地點:新樂伏羲臺、正定科技館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小手,了解自己的小手,初步了解各手指的名稱,樂意用語言表達。
2、能大膽說出小手的作用,并進行想象活動。
3、產生愛小手、愛家長的情感!
4、讓幼兒認識小手。
活動準備:
正反手圖片一張;寫有漢字寶寶的'指示圖一張;橘子。
活動過程:
一、引出主題
1、師帶領幼兒做手指游戲:《逗逗飛》、《數數》等
2、剛才我們一起做游戲了,是用我們身體的哪個部位呀?
二、游戲:認識小手
1、看看我們手上都什么?有幾個手指呢?我們一起來數一數?這些手指都有一個名字,你知道它們叫什么嗎?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指導:
(1)我們一起來拉拉勾,拉勾的手指叫什么?
(2)看看我們的黑板在哪里啊?你們用的是那根手指啦,它叫什么?用食指指給我看看,鋼琴在哪里、電風扇在哪里?
(3)寶寶們真聰明,看看老師現在伸出來的是哪根手指呢?對了,席老師常用大拇指親親我們小朋友的,對不對?
(4)我們把小手拿出來看看誰最高啊?它旁邊各有幾根手指啊?所以它叫中指,在中間的。
(5)還有一跟手指真可憐沒人踩它,它沒有名字,所以叫無名指。
2、出示手圖片,圖字相結合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著圖片,跟它們打個招呼吧:“大拇指,你好!……”
三、游戲“變魔術”
1、席老師的手會變魔術,請大家看一看:小手小手變魔術,變出小雞嘰嘰嘰,小手小手變魔術,變出小貓喵喵喵!
2、你的小手會變魔術嗎?誰愿意來試一試的?
四、能干的小手
1、小朋友說的真好!我們的小手除了變魔術外,還可以干什么 呢?
2、我們的小手本領真大。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什么呀?看看小橘子是什么顏色的?是什么形狀的。平時都是大人剝橘子給我們小朋友吃,今天席老師想請小朋友來剝給爸爸媽媽吃好嗎?
3、請小朋友將小椅子搬回座位剝桔子,同時提醒小朋友將皮剝在盤子中,保持整潔!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了解皮球的外形特征及各種玩法。
2.培養觀察、想象、口語表達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動作的協調性。
3.激發好奇心、求知欲及科學探究精神。
4.培養幼兒跑與跳的技能。
活動準備
1. 多于幼兒人數的大皮球、方形、三角形大積木各一塊。
2. 各種各樣的球。
3. 各色大小不一的眼睛、嘴巴若干。
4. 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大皮球,滾得快、跳得高。
1. 幼兒自由玩球。
教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大皮球嗎?我們一起來玩一玩吧!”
幼兒自由玩球,教師引導幼兒玩出不同的花樣。鼓勵他們說出自己是如何玩的并示范。
2.通過同時滾動皮球和方形積木,皮球和三角形積木,讓幼兒了解皮球的特征。
教師:“這兒除了皮球,還有許多三角形和方形積木,我們可以一起來玩玩、看看、摸摸、說
說它們有什么不同?請每位幼兒取一個積木和一個皮球去玩玩。”
幼兒進行探索,教師觀察、了解幼兒的新發現。
教師:“小朋友你們玩過以后有什么發現?”
2. 教師小結。
教師:“原來我們的大皮球滾得快、跳得高。三角形、方形積木就不會滾、不會跳。”
二.幼兒分種類進行體育游戲。
第一種:看誰拍得多。
第二種:我和皮球來賽跑。
第三種:兩人互相滾。
第四種:拍接球。
教師:“前幾天我們玩過了皮球的許多游戲,今天我們一起再來玩一玩吧!”
幼兒自由進行,教師巡回指導。使他們通過游戲進一步了解皮球的特征,鍛煉幼兒的跑跳能力。
三.大皮球,伙伴多。
1. 幼兒觀察皮球的伙伴。
教師:“小朋友這幾天我們一起收集了許多大皮球的好伙伴,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都是誰。”
教師組織幼兒觀察皮球的伙伴,引導幼兒邊看邊說出這些球的名字。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繞口令的特點,有興趣地學習“數數歌”。
2、學習讀準詩歌中一些韻母相同的字(虎、鹿、豬、兔、鼠)。
3、學習用合適的語言描述動物所在的位置。
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教學重點、難點
1、初步了解繞口令的特點,有興趣地學習“數數歌”。
2、學習讀準詩歌中一些韻母相同的字(虎、鹿、豬、兔、鼠)。
3、學習用合適的語言描述動物所在的位置。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和幼兒一起討論森林里的小動物,以了解幼兒的相關經驗。
2、老虎、長頸鹿、豬、兔子和老鼠的圖片。
活動過程:
1、以小動物捉迷藏的游戲引出活動。
A:出示五種動物的圖片,請幼兒說說它們分別是什么,一共有幾個。
B:請幼兒閉上眼睛,教師將小動物分別藏在不同的地方。
C:讓幼兒尋找藏起來的小動物,找到后說出這些小動物在什么地方,如老虎在凳子的下面,小豬在鋼琴的上面等。
2、欣賞兒歌,理解兒歌的內容。
A:有幾個小動物在森林里玩捉迷藏的游戲,它們都藏在哪里了呢?
B:教師快速念兒歌《數數歌》然后提問:這些小動物藏在哪里了?
C:在幼兒回答之后,教師以正常的速度念兒歌,請幼兒檢查自己說的是否正確。
3、帶幼兒念兒歌,重點念準幾個動物的名字。
A:教師帶幼兒慢速念兒歌,提問兒歌里那些字念起來有點兒難?
B:教師和幼兒一起加快速度念兒歌1-2遍,讓幼兒體會念得快、念清楚的趣味。
4、鼓勵幼兒玩游戲,編兒歌。
A:請部分幼兒將五個小動物藏在教師的不同位置,其他幼兒尋找。
B:找到后大家先說出該小動物的位置,然后嘗試仿編兒歌。
C:請幼兒變化小動物的躲藏位置,再重新編講兒歌。
教學反思
此次有幸觀摩了園內優秀的課程資源庫內容,同樣是一次受益匪淺的經驗積累。而之所以選擇《數數歌》這節課作為評析,是因為結合上次自身的教學,讓我對這一活動又有了更深刻的反思和進一步的學習
一、新穎、有趣的取材
幼兒所接觸的語言教材,大多還是以故事、講述等形式為主,而繞口令這一傳統的語言游戲,以它有趣的押韻、快速的節奏感而朗朗上口,幼兒從中獲得的,是語言表述能力的提高,且《數數歌》中融合的生動的動物情境,更是深受幼兒喜愛
二、清晰、合理的目標
鑒于現階段幼兒語言發展能力的狀況,將目標制定為了解繞口令特點及產生學習的興趣較符合幼兒年齡特點,且結合材料出發,韻腳相同音的準確念讀和平翹舌的區分,無可非議是本次教學的難點。
但從實際教學中我們也可發現,幼兒能夠完整學念兒歌,但一旦加快速度,一些相近字音就會念得模糊不清,并不十分清晰明朗,這尤其體現在平翹舌上,一些幼兒還是存在平翹舌不分的現象。對于這一難點的突破,我認為最直接的方法還是需要不斷練習,由慢到快、由個別念讀到連讀,延伸這一環節的時長。
三、層層遞進、妙趣橫生的教學環節
1、 擬人化的游戲導入
活動以幼兒熟悉的捉迷藏游戲開始,自然且又恰如其分地將幼兒帶入到教育角色中,幼兒在不亦樂乎的游戲里激發了學習欲望,這也正體現了《綱要》中所說: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活動內容必須與幼兒興趣、接受能力相吻合
2、 抽離式的圖譜教學
在自身的教學中我也發現,單純的圖譜教學對幼兒完整內容的記憶只能起到短時的效果,不斷地反復念讀反而會顯得學習枯燥,而抽離式的圖譜教學恰好彌補了這一不足,幼兒會對抽離的空白部分加強記憶的指向性、加深內容的思考,從而達到鞏固記憶的效果
3、 輕松明快的樂器配合
雖然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有興趣地學念繞口令,但同時也不能忽略繞口令的基本特征,因此教學中配合了圓舞板和鈴鼓這類樂器來拍打節奏。
但幼兒起初還不能適應樂器的配合,跟不上其節奏,緣由是幼兒對繞口令的內容還并不熟練,且節奏又過快,所以我建議是否可以先放慢拍打節奏的速度,然后循序漸進地加快,或者先延長節奏的時值,由一拍打一下再漸漸過渡到半拍打一下。
4、 畫龍點睛的拓展延伸
活動最后以精彩的視頻欣賞和幼兒表演作為結束,為整個教學起到了點題的作用,但我認為這一環節時間是否可以稍微再縮短些,點到為止即可,主要可作為課后的延伸
希望今后可以學習和實踐更多優秀的教學資源。
小百科:兒童歌曲《數數歌》深受廣大兒童們的喜歡,很多小網友都紛紛的翻唱起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無論是在大街小巷、公園、小學、還是在幼兒園的廣播里都在不斷的播放這首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