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幼兒園教案范文集合5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練習寶寶能聽口令做模仿動作;
2、讓寶寶感受滾動、爬的樂趣,發展寶寶的平衡能力;
3、培養親子感情,體驗親子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小熊頭飾、塑料彩圈、按摩球、手鈴、彩虹傘等。
活動過程:
1、輕松時刻:游戲《我來了》
引發寶寶參加集體游戲的興趣,使他們在輕松優美的環境中身心愉悅。
提示:家長要多用語言、動作和表情來鼓勵寶寶模仿練習。
2、情景游戲:《可愛的小熊》
。1)教師表演歌曲《可愛的小熊》引出小熊寶寶和媽媽,帶領寶寶們參加到游戲中來。
(2)小熊寶寶和家長們邊說兒歌邊做動作,在說到“嘰碌咕嚕滾起來”時,小熊寶寶要做來回翻滾的動作。
提示:家長要大聲、清楚地說歌謠,激發寶寶大膽做動作,寶寶翻滾時家長要與寶寶有肢體的親密接觸,使寶寶體驗翻滾樂趣。
。3)投放不同顏色的小按摩球,以增加寶寶在翻滾游戲中的興趣。第二次玩《可愛的小熊》游戲,在說到“抱個小球玩一玩”時,小熊寶寶要向前爬行找到小球后,繼續練習翻滾的動作。
提示:寶寶做抱球翻滾時會有一定難度,請家長要給予幫助。
。4)每位家長取一個手鈴,教師帶領小熊寶寶再一次玩此游戲時,請家長邊說兒歌邊為寶寶們進行伴奏。游戲中鼓勵寶寶大膽地進行翻滾。
提示:家長在家里可與寶寶們同頌歌謠玩此游戲,也可改編歌謠進行游戲,促進寶寶運動技能的發展。
3、共享快樂:
游戲《小轉椅》,寶寶和家長共同感受親情,感受集體游戲的快樂。
提示:家長轉動彩虹傘的速度不宜過快,根據寶寶的承受能力而定。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探索模仿青蛙跳的動作,學會蹲跳、原地縱跳,掌握正確的起跳和落地姿勢
2、樂于參加體育活動,體驗參與體育活動的樂趣,增強自信心。
3、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于身體健康。
4、了解多運動對身體有好處。
重點:
探索模仿青蛙的動作。
難點:
能有意識地控制腳丫活動,保持身體動作的協調靈活。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綠色卡紙做成的荷葉若干,小青蛙頭飾每人一個,另外加一段活潑的音樂。
2、環境布置:用綠色卡紙布置一個池塘,"小池塘"旁邊一塊小空地作為田地(場地要求平整)。
3、知識經驗準備:幼兒認識青蛙,對青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慣有大概的`了解。
教學過程:
(一)進場
1、熱身運動,教師引導幼兒模仿一些動物的動作:蝸牛慢慢地走,螃蟹橫著走、小鴨子搖擺著走、小兔蹦蹦跳、小鳥左右飛。
2、引出主要活動內容:模仿新朋友——小青蛙。
(二)引導幼兒自由探索
1、提出問題:"小青蛙是怎么跳的呀?"
此時,教師應盡量啟發鼓勵自主探索模仿青蛙跳的方法,同時關注幼兒的動作情況,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
2、請幾個幼兒進行示范,試一試。
請個別幼兒上來給大家演示模仿青蛙跳,重點關注幼兒的動作是否協調靈活,著重提示幼兒模仿青蛙蹲跳時要注意哪些動作要領,讓幼兒把動作做得更到位。
(三)鞏固動作經驗
1、教師示范蹲跳,引導幼兒注意動作要領:雙腿要用力蹬,落地的時候要往下蹲。
2、引導幼兒練習蹲跳。
師:"那現在我們來當回小青蛙,把蹲跳的本領學好。"
每個幼兒戴上頭飾,開始自由練習,教師觀看幼兒動作是否到位,提醒幼兒注意起跳和落地的姿勢,及時糾正做錯動作的幼兒,再次給予示范。
3、創設情景"小青蛙跳荷葉",鞏固蹲跳的動作。
師:"現在我們把本領學好了,我們到池塘上玩跳荷葉吧。記住了,要從一片荷葉跳到另一片荷葉上,不要掉進水里了。音樂響起的時候再開始跳哦,音樂停的時候停下來。"播放音樂,幼兒開始跳荷葉。
4、音樂停止,師:"小青蛙們玩累了,我們先在荷葉上休息一下,放松放松吧。"
。ㄋ模┯螒"小青蛙吃害蟲"
1、師:"休息一下,發現肚子也餓了,我們到田里去捉害蟲吃吧。小青蛙是怎么捉蟲吃的呀,誰來試一試?"
請幾個幼兒示范模仿青蛙縱向跳吃蟲子,教師進行引導,讓幼兒將動作做得更到位一些。
2、師:"那小青蛙們我們一起跳到田里去捉蟲吃吧。等等小青蛙們吃飽了之后就跳回荷葉上做做放松活動,然后睡一覺。"
教師參與其中,和小朋友一起學青蛙原地縱跳吃蟲子,可以及時提醒幼兒糾正錯誤動作,強調安全注意事項,防止碰撞。同時關注孩子們的體力狀態,適當調節孩子的活動量。
(五)放松活動
師:"吃飽了,小青蛙們都回到荷葉上放松放松,然后好好睡一覺。"
教師帶領幼兒做一些放松舒緩的動作,拍拍腿,甩甩手腳,最后靜靜地"睡覺",使原來興奮的神經逐漸恢復到相對安靜的狀態,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新課程的理念是讓每個幼兒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顒又校揖o緊把握這個理念,使幼兒在積極愉快的氣氛中以游戲的形式,讓幼兒輕松地認識、理解了學習內容。課上的氣氛也是很活躍的,發言也很積極,較好地達到了預期設計的活動目標。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內容:歌唱歌謠《蟲兒飛》
活動目標:1、幼兒樂于學習歌謠,感受歌曲優美、輕柔的旋律。
2、學看圖片理解歌詞含義,嘗試用優美輕巧的聲音唱歌。
3、能唱準八分音符,并在理解歌曲內容的基礎上有感情的唱歌。
活動重點:學看圖片理解歌詞含義,嘗試用優美輕巧的聲音唱歌。
活動難點:能唱準八分音符,并在理解歌曲內容的基礎上有感情的唱歌。
活動準備:1、經驗準備:幼兒已掌握4|4拍的節奏型。
2、材料準備:掛圖《蟲兒飛》、音樂CD、節奏卡。
活動過程:
一、預備起勢
師生討論,什么時候人會打哈欠?
保持打哈欠的狀態,練聲曲《親愛的回聲》
幼兒起立,保持身體和頭部的正直、放松,兩臂自然下垂,兩眼平視,兩肩放松,口型保持長圓形。
學習模仿蟲兒飛練習發音。討論:剛剛你們學習蟲兒飛飛去了哪些地方?
二、賞析感受
1、播放音樂CD,幼兒欣賞。
提問:歌曲中蟲兒飛去了那里,你還在歌曲中聽到了什么?
2、請幼兒表達感受,教師提煉4|4拍的節奏型優美、舒緩的節奏特點。
三、情境感應
1、出示節奏型卡X XX X X|X — X —|,引導幼兒做動作。
2、教師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說出黑黑的天空、亮亮的繁星、蟲兒在飛的場景。
四、學唱歌曲
1、教師出示掛圖,請幼兒一邊學歌一邊劃指,規范歌詞及節奏。
教師引導幼兒,小手準備,伸出食指劃指,第一遍請幼兒看教師指劃唱歌;第二遍幼兒與教師一起指劃。
2、教師鋼琴伴奏,幼兒分句學唱。
五、延伸變式
教師請幼兒討論歌曲共有幾部分?引導幼兒分男孩和女孩唱第一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合唱。
六、結束活動
1、請幼兒利用課余區角時間畫一畫歌曲中的情景并適當創編。
2、全班幼兒隨音樂做小蟲飛狀結束活動。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了解每一樣食品都凝結了眾人的勞動。
2、享用食品時,對勞動者感激之情。
3、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米粉做的糕點數種,掛圖第11號。
活動過程:
一、出示糕點激發幼兒興趣。
1、小朋友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什么?你們吃過些什么糕點?
2、你知道這些糕點是用什么做的嗎?是誰做的呢?
3、一種糕點它的名字好特別,叫百人糕,,你們知道百人糕嗎?它是什么樣的糕呢?我們來聽個故事看看這個百人糕究竟是怎么樣的?
二、老師完整講述故事一遍
三、通過提問幫助幼兒了解百人糕,了解眾人的勞動
1、故事里的糕點是什么做的?米是從哪里來的?
2、糖是那么來的?農民伯伯種稻子時想要什么?
3、糕點和甜菜熬成糖時需要什么?鐵鍋和煤又是從哪里來的呢?
四、老師用形象的語言表達與“百人糕”相關的內容,引導幼兒模仿相關的勞動。如:
(1)、農民伯伯種稻,收割下來,再將米磨成粉,還有農民伯伯種甘蔗,熬成糖(模仿農民伯伯收割、磨粉)
。2)、米粉和糖到了點心工廠,調味、壓印、蒸烤(麻煩點心工廠的工人制作“百人糕”)
。3)、運輸工人開著大貨車把百人糕送到超市(模仿司機裝運糕點)
。4)、超市工作人員正在給百人糕上架
。5)、媽媽買走了白人糕(模仿媽媽買糕)
五、品嘗糕點,感謝勞動者
1、糕點好吃嗎?我們吃糕點的時候,都要想到糕點都是很不容易才做出來的。要在心里默默地感謝他們!
2、教育幼兒愛惜糧食,不浪費。
小百科:糕又叫粢。和黍、糯米加上粳米婁蒸成,形狀像凝膏。用糯米粉作成的糕叫粢。用米粉和豆末、糖、蜜一起蒸成的糕叫餌。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鼓上的米粒
設計說明:
在本次活動中,我盡量挖掘教材的“潛力”,尊重幼兒對游戲、創造性活動的需要,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引導幼兒感知和表達“強弱”這一音樂,要素,使孩子學得輕松、有趣,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活動一
目的:
1、 感知聲音的強弱變化。
2、 熟悉歌曲旋律及歌詞,學唱歌曲。
準備:
小鼓、米粒、紙制小動物、歌曲錄音帶。
過程:
一、引起興趣。
1、 教師用小鼓敲擊一段節奏,請幼兒想像小鼓在說什么。
2、 教師分別用不同力度敲擊小鼓,引導幼兒聽辨鼓聲強弱,說說小鼓是怎樣唱歌的。
二、引導幼兒理解歌詞并學唱。
1、 今天,小鼓要和米粒做游戲呢!請你們仔細聽、認真看。
2、 教師將米粒放在鼓面上,用不同力度擊鼓,引導幼兒觀察米粒動態,即“小鼓唱得響,米粒跳得高”“小鼓唱得輕,米粒跳得低”。
3、 幼兒根據鼓聲強弱,邊念以上歌詞,邊模仿米粒做跳的動作。
4、 這個有趣的游戲還可以唱呢!教師邊擊鼓邊演唱第一段。
5、 引導幼兒用已有經驗熟悉第二段歌詞。
、 將紙制小動物放在鼓上,引導幼兒討論:重重地敲鼓時,小動物會發生什么變化?
、 啟發幼兒有節奏地說出:“小鼓唱得響,動物跳得高”“小鼓唱得輕,動物跳得低”。
③ 借助紙制小動物演唱第二段,引導幼兒自由模仿小動物的動作。
三、引導幼兒表演。
1、 教師和幼兒一起邊聽旋律邊表演,要求在第三、四樂句時按節拍跳躍,表現出強弱。
2、 要求每個幼兒在第二段中扮演不同的動物,并在結束時定格。引導幼兒相互欣賞各自扮演的動物形象。
活動二
目的:
1、 進一步熟悉旋律,用歌聲表現強弱。
2、 學習創編歌詞。
過程:
一、嘗試用歌聲表現強弱。
1、 復習演唱歌曲。
2、 引導幼兒討論:怎樣用歌聲來表現強弱?
3、 幼兒再次演唱,引導幼兒控制自己的聲音來表現強弱。
二、表演活動。
1、 啟發幼兒將第二段歌詞的“小動物”替換成具體的動物名,并用動作表示。
2、 啟發每個幼兒在歌曲的第二段表演一種動物,請同伴猜猜是什么動物,引導大家互相學習。
活動三
目的:
1、 進一步感受強弱,并能根據不同樂器的聲音特點,討論出適宜的表現強弱的方案。
2、 體驗音樂活動的快樂。
準備:
小鈴、圓舞板。
過程:
一、引導幼兒選擇合適的樂器表現歌曲的強弱。
1、 復習演唱歌曲,要求在第三、四樂句時表現出強弱。
2、 讓幼兒分組敲擊小鈴和圓舞板,討論:哪種樂器適合配強的樂句,哪種樂器適合配弱的樂句?
3、 引導幼兒分別拿小鈴和圓舞板為第三、四樂句伴奏。
二、引導幼兒嘗試改變樂器原有聲音特點來表現強弱。
1、 分組討論:能不能用圓舞板分別表現強弱?
2、 引導幼兒分組介紹討論結果及方法。
3、 引導幼兒用圓舞板為第三、四樂句伴奏。
【【精華】幼兒園教案范文集合5篇】相關文章:
【精華】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八篇04-06
【精華】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集合九篇03-30
【精華】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集合10篇03-31
【精華】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模板集合6篇03-31
【精華】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集合10篇03-29
【精華】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集合八篇03-29
【精華】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模板集合五篇03-28
【精華】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模板集合八篇04-06
【精華】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集合八篇04-05
【精華】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模板集合八篇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