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幼兒園教案范文集錦七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教案 篇1
體育教案:拖小豬
活動目標:
1.用拖拉玩具進行繞障走,能保持身體平衡。
2.提高空間方位知覺的準確性。培養幼兒身體的協調性及耐心、細心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個皮球。
2.幼兒人手一個竹圈 (直徑約 25厘米,圈高約 5厘米 ),并系有一根長繩供拖拉用。
3.在場地上畫一個大圓。
活動規則:
1.幼兒手拿一個拖拉玩具向前四散走 ,提醒相互不碰撞。
2.請小朋友用竹圈套住‘小豬’后拉繩向前走,注意拖圈時不要讓‘小豬’跑出圈外。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1) 幼兒一個跟著一個走,走成一個大圓 (可讓幼兒邊念兒歌邊走,歌詞為:走走走,走走走,走成一個大皮球 )。能聽口令“立定 !”、“齊步走 !”做出相應的動作。
(2) 游戲“撿皮球”。玩法為:幼兒站成圓形隊,聽教師講解游戲名稱和規則。然后幼兒四散在場地上,教師迅速將球拋向場地四周。幼兒每人撿一個球后迅速回到原位,并站成大圓。游戲可重復進行。
2.基本部分。
(1) 游戲“拖小豬”。教師交待游戲名稱和玩法:“今天我們玩一個游戲叫‘拖小豬’你們手中的球就是小豬。待會兒,老師發給每個小朋友一個竹圈,請小朋友用竹圈套住‘小豬’后拉繩向前走,注意拖圈時不要讓‘小豬’跑出圈外 (教師可示范玩法 )。如果‘小豬’不聽話,跑出來,請小朋友趕快把它放進圈里,然后繼續玩。” (必要時可讓幼兒示范 1-2次 )
(2) 幼兒游戲。老師巡回指導,并運用語言激發幼兒活動興趣,及時提醒幼兒向前拖時不要碰到別人。
(3) 教師:“‘小豬’要回家了,請小朋友把它趕回家,送到豬圈 (以教師準備的筐替代 )里去吧。”游戲結束,并作簡單小結。
3.結束部分。
(1) 游戲“小孩小孩真愛玩”。玩法:幼兒在場地上四散走,邊走邊念兒歌:“小孩小孩真愛玩,摸摸這,摸摸那。”等幼兒念完后,教師繼續念:“摸摸大樹 (或滑梯等物 )跑回來。”說完最后一個字后,幼兒向指定方向跑去,直到摸到指定物體為止。游戲重復 2-3次。
(2) 評價、小結游戲情況后,幼兒隨教師離開場地回教室。
活動延伸:
1.平時戶外體育活動時,可安排類似活動,并注意培養幼兒倒走、側走的能力。
2.戶外活動玩類似游戲時,注意經常變換拖拉的物體,以提高幼兒活動的興趣。
效果分析:活動設計的比較有趣味性,較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教師講解的較清晰,在規則的交待上,應該再細致一些。幼兒活動時興趣濃厚,比較興奮,有個別幼兒沒有聽教師的口令,教師應適當關注一下。
改進措施:
1.準備的皮球有些大,應準備小一些的皮球方便幼兒抱著。
2.竹圈可用其他物品代替,或在圈外纏一些彩色紙,增添幼兒興趣。 (嘉峪關市第二幼兒園 王卓英)
《抹肥皂》—分組教學活動
《抹肥皂》—分組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聽聽念念兒歌,讓幼兒學會抹肥皂。
2、讓他們知道要用肥皂才能將手洗干凈。
活動準備:盆、肥皂、
活動過程:
1、情景感知
教師念兒歌
2、交流體驗
(1)幼兒議議,怎樣才能使小手洗干凈?
(2)肥皂多涂好不好?
(3)教會幼兒正確的洗手方法
3、行為鞏固
幼兒試試抹肥皂,細細搓洗,教師觀察指導,并提醒個別幼兒不玩弄肥皂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鍛煉身體,促進孩子動作的靈活性與協調性。
2.體會參加編花籃游戲的快樂。
3.引調離群幼兒參加到活動中來。
4.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學會團結、謙讓。
5.樂于參加體育活動,感受幫助有困難的人的快樂體驗。
重點難點
重點:幼兒在活動中的靈活性與協調性的培養鍛煉。
難點:離群兒童是否愿意參與。
活動準備
紅色布兩塊、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開始:將班級分成兩個小組。
2.游戲:
(1)讓分成兩個組的幼兒手拉手分別圍成兩個大圓圈,并分別在圓圈中間安排一個幼兒站在里面,然后用紅布蒙上眼睛,聽老師的指令開始游戲。
(2)老師放音樂,并讓幼兒跟著錄音機邊唱邊轉動圓圈。
(3)當音樂停止時,站在中間的那個幼兒就可以開始摸拉著手的幼兒,而拉著手的幼兒不許發出聲音。那個幼兒被摸到了,下一輪的游戲中就是輪到他蒙上眼睛在中間摸其他同伴了。
3、游戲結束。
教學反思
快樂的.童年是在游戲中度過的,沒有游戲就沒有快樂的童年。在幼兒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更需要老師對他們的引導,讓他們在活動中學會交往,動作發展更完善,體能得到更好的鍛煉。
對活動過程的反思:由于我把全班幼兒分成了兩個小組,所以全班的幼兒都參加了活動。一些平時不合群的幼兒也能參與到了本次活動中,孤僻行為有所改觀。幼兒的身體靈活性和協調性得到了鍛煉。
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更加細致的考慮活動的各個環節,爭取把活動搞得更好。
幼兒園教案 篇3
游戲目標:
1、通過開“圓圓超市”的游戲,發展幼兒擴散思維的能力。
2、引導幼兒學習用語言描述物體的特征,而不講出物體的名稱。
游戲準備:
1、布置好商店柜臺:錄音機及磁帶
2、圓圓超市的牌子,各種圓的東西事先放在一輛小車里
游戲過程:
1、開始部分,用語言集中注意,引起對游戲的興趣。
小朋友,昨天我們在哪里參觀的?這些超市里是賣什么的?你喜歡超市里買東西嗎?好,現在我們就來玩開超市的游戲。
2、基本部分
(1)掛店牌,慶祝開業。
開超市首先要有個店牌,(出示牌子),我們這個超市叫什么名字?(集體認讀牌子)。
(2)設想商品。
圓圓超市里是專門賣圓的東西,請你們想一想,你想把什么東西放到超市里賣?(幼兒自由討論、闡述)
(3)進貨:小朋友想到的圓東西真多,現在,老師當經理,經理就去進貨了。(從門外推進小車,車搬出三大盒東西,請三位幼兒扮售貨員,分別按吃的、用的、玩的布置柜臺)
(4)引導幼兒集體評判,說出物品的名稱及分類是否正確。
(5)營業。
交代到圓圓超市買東西的游戲規則:到圓圓商店來買東西有個規矩,買東西的人不能講出你要買東西的名稱,只能講出你要買的東西是吃的、用的還是玩的?這個東西是什么樣子的?吃起來是什么味道?可以做什么?或可以怎么玩?
教師做顧客示范買東西一次。
幼兒選擇角色,自由進行游戲。
3、結束部分
放錄音:圓圓超市營業時間到了,歡迎顧客下次光臨,各位售貨員整理好自己的柜臺。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喜歡參與猜謎活動,并愿意與教師對答.
2. 嘗試仿編兒歌.
活動準備: 水果卡片、水果實物、摸袋、隱藏好的卡片每人一個,音樂,展示板,水果貼畫
活動過程:
﹙一﹚
1、音樂游戲:采果子
幼兒聽音樂玩開汽車的游戲,尋找水果卡片。
2. 請幼兒說一說找到了什么水果卡片,分類擺放.
﹙二﹚.猜謎游戲
1. 教師: 咱們玩一個猜謎游戲,請小朋友猜猜我說的是哪個水果?
1) “什么彎彎像小船?”
2) “什么個大圓又圓?”
3) “什么臉龐紅彤彤?”
4) “什么粒粒酸又甜?”
引導幼兒分別在卡片中找到答案.
2. 完整的對答說兒歌
(1) 教師說,幼兒答;
(2) 幼兒問,教師答;
(3) 幼兒間相互問答.
﹙三﹚.嘗試創編猜謎兒歌
1. 分別出示楊桃實物,柿子實物,引導幼兒說出其特點,教師幫助語句。
2. 出示摸袋,引導個別幼兒摸水果,創編兒歌。
﹙四﹚將兒歌并完整朗誦
幼兒園教案 篇5
中班音樂:神奇的節奏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學會掌握跟著節奏做身體變化或拍手等動作。
2.通過游戲的方式感受這些節奏,了解節奏與生活的關系。 活動準備:
1. 不同節奏的音樂。
2.透明杯子、紅色的杯子等。
3.節奏譜一張。
活動過程:
一、 導入活動,問候歌。用唱一唱的方式唱出神奇的節奏。
1.師:“小朋友們,和老師打個招呼,問個好。可以怎么說?
2.我們可以用“你好”來招呼。
3.幼兒跟著老師學唱《問候歌》:你好,你好,歡迎大家你好!你好,你好。認識你真高興!
4.教師提出要求:老師唱一句小朋友們跟著唱一句,用跟唱的方式一起學習歌曲。
5.在學會的基礎上進行表演歌曲:唱“你好”的時候揮揮手,唱“歡迎大家你好”的時候握握手。
6.教師和幼兒共同合唱歌曲《問候歌》感受用唱一唱的方式唱出神奇的節奏。
7.教師小結:剛才我們用唱一唱的方法把歌曲中的歌詞用不同的節奏和旋律給表演出來可真神奇呀,孩子們表現也很棒哦。
二、隨音樂節奏變換身體動作,感受用身體動作表現神奇的節奏。
1.師:“看,老師現在在做什么?”
2.教師小結:現在老師要用身體動作來表現節奏,請你們仔細看
好了。跟著老師一起做一做這些動作。(摸摸頭、拍拍肩膀、插插腰、揉揉肚子、拍拍大腿、拍拍膝蓋、拍拍腳等。)
3.教師引導幼兒跟著教師做這些不同的有節奏的動作。
4.提出要求:不管老師做什么動作請你們不要變,直到老師嘴巴里說變,你們才能變成和老師一樣的動作。
5.根據游戲規則教師引導幼兒做游戲3-4遍。
6.聽音樂,跟著音樂節奏做動作,引導幼兒記憶動作的前后順序,讓孩子們在音樂中掌握節奏,感受節奏的神奇。
7.教師小結:剛才我們又學會了用身體動作來表現節奏可真神奇呀,而且孩子們還掌握了聽節奏變換不同的動作以及動作前后的順序規律很了不起哦。
三、杯子游戲:用杯子來拍打出神奇的節奏。
1.接下來看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神奇的杯子,這個杯子還會變魔術呢,它會變化出神奇的節奏,一起來看看吧!
2.介紹游戲玩法:每一個透明的杯子表示一個節拍,但是沒有聲音,1個紅色杯子表示一個節拍,而且是用拍手的方式來表示這個節奏。
2.教師示范游戲一遍。先蓋第一個透明的杯子,節奏就是(X 0 0 0),教師引導幼兒一起打這個節奏,依次類推,在蓋一個紅色的杯子在第二個透明的杯子上,則節奏就變化為(X X 0 0)
3.幼兒跟著音樂做杯子游戲,注意紅色杯子的變化,我們拍手的時候一定要看著紅色杯子的變化才能拍對節奏。
4.教師播放音樂,讓幼兒根據紅色杯子的變化打出不同的節奏:有以下節奏(X000)(XX00)(XXX0)等,有幾個比較難的節奏需要多練習幾遍。
5.教師變化相應的紅色杯子的位置,幼兒能夠根據紅色杯子所在的位置進行拍打節奏。
四、結束活動
1.師,今天我們不僅唱一唱,跳一跳的方式表現出神奇的節奏,我們還還學會看著杯子的不同變化拍打出神奇的節奏,孩子們的表現很棒哦,能夠根據不同音樂的不同節奏來表現,現在讓我們和朋友和老師說再見吧!
2.教師引導孩子們把剛才的《問候歌》改編成《再見歌》。再見,再見,再見大家再見!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按圖標規律演奏樂器,并演奏出2/4、3/4、4/4節奏的強弱規律。
2、正確使用和演奏打擊樂器。
3、培養幼兒輕拿輕放物品的良好習慣。
[活動背景]
幼兒對IBM中的打擊樂感興趣,與音樂教學有直接關系。
[活動準備]
1、知識:已初步了解三種節奏型的強弱規律。
2、物質:三種打擊樂器:鈴鼓、響板、碰鈴;音樂動動物卡片;圖標三種
[活動進程]
一、導入:
我們小朋友手里拿的是什么?今天我們學習按規律演奏樂器。
二、展開:
1、出示圖標:2/4方形、三角形、方形、三角形。幾種圖形?按什么規律排列?請小朋友看圖標演奏樂器:方形用鼓、三角形用三角鐵和碰鈴。用幾種樂器演奏(帶領幼兒演奏)鈴鼓的聲音強還是三角鐵碰鈴的聲音強,一強一弱是幾拍子的節奏(2/4拍子的節奏)再演奏。用同樣的方法練習3/4、4/4、圖標為:正方形、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圓形。
2、請幼兒拿出自己的音樂動物卡片,請擺出兩拍子的節奏形式:大象、小雞。并請幼兒按這種節奏規律演奏出來。3/4、4/4的節奏練習方法同上,節奏形式:3/4:大象、小雞、小雞;4/4:大象、小雞、小羊、小雞。
三、結束:
請小朋友找出生活中有規律的事物、事情:小朋友天天上幼兒園;老師的帶班規律;我們一周做操的規律等等。教育幼兒要學會細心觀察。
幼兒園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數字或小動物自編電話號碼。
2、認識常用的特殊電話號碼。
3、知道有需要時才打電話,不隨意打電話。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
(1)玩具電話或手機若干,動物(小猴·小熊·小兔)若干,0~9數字卡片若干,白紙若干·彩筆。
(2)寫有110·119·120的大卡片各一張。
2、幼兒準備;知道家里的電話號碼,又撥打電話的經驗。
活動過程
1、幼兒互相介紹自己家的電話號碼,說說自己是怎么記住的,并嘗試在紙上寫下來。
2、分組活動;打電話。請幼兒用玩具電話或手機撥得自己記錄的電話號碼。
3、教師在黑板上寫出幾組數字電話好碼(如117·12121·13907179757等等),引導幼兒觀察。提問;這些電話號碼由幾個數字組成?怎么讀?
4、分組活動;有趣的電話號碼。
(1)請幼兒用數字卡片編7位電話號碼,并記錄在紙上。
(2)請幼兒用動物圖片編8位電話號碼(即8張動物圖片連續排列),并說給同伴聽。
5、集體談話;大人們用的電話號碼是自己編的嗎?為什么?引導幼兒了解電話號碼都是由電信局統一規劃安排的,不能自己隨意編。
6、出示寫有110、119、120的大卡片。提問:這些是什么電話?什么時候應該打這些電話?
7、指導幼兒完成幼兒用書《你好,你好》第21~25頁練習。
活動建議
1、本活動可分兩次進行。第1~4環節為第一次活動,重點是引導幼兒了解電話號碼,嘗試自編電話號碼;第5~6環節為第2次活動,重點是完成幼兒用書上的練習。
2、提醒幼兒不能隨意撥打110、119、120等電話,只能在有需要時才打。
【有關幼兒園教案范文集錦七篇】相關文章: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集錦七篇03-31
有關幼兒園社會教案范文七篇04-06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集錦九篇03-29
【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集錦七篇04-06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集錦七篇04-01
關于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集錦七篇04-01
有關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七篇03-29
有關幼兒園教案范文十篇04-01
有關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匯總七篇04-06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集錦七篇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