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教案

時間:2021-03-23 15:39:41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有關幼兒園教案模板匯編十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幼兒園教案模板匯編十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說說、玩玩的過程中了解香蕉的外形特征。

  2、用語言、動作愉快地表達自己的想象。

  3、積極參與認讀活動,能與同伴一起閱讀。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通過加入適當?shù)臄M聲詞去感受詼諧和幽默。

  【活動準備】

  1、香蕉若干。

  2、大信封1只,漢字卡。

  3、幼兒閱讀卡、實物投影儀。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產生興趣。

  1、借助神秘的禮包,鞏固認讀“香蕉”,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引導幼兒說說香蕉的外形特征,出示字卡“彎彎”,引導幼兒在字的結構中發(fā)現(xiàn)秘密。

  二、設置游戲情景,引發(fā)幼兒想象。

  師:這香蕉會變戲法呢,你們相信嗎?

  將香蕉擺成各種造型,請幼兒當小小攝影師幫香蕉娃娃拍照。啟發(fā)幼兒說說它像什么,鼓勵幼兒用動作或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三、借助圖示,引導幼兒認讀。

  以圖夾文的形式呈現(xiàn)兒歌內容,帶領幼兒集體認讀。

  四、看圖猜漢字。

  請幼兒自由講述,你喜歡哪個漢字寶寶,你怎么認識的?在哪里見過?

  五、自由創(chuàng)編,分享香蕉。

  1、幼兒每人拿一只香蕉,擺一擺,想一想,說一說,做一做動作。

  2、一起分享香蕉,感知交流從“整體→部分→沒有”的漸變過程,教育幼兒把果皮放入指定的地方。

  【活動反思】

  香蕉是幼兒熟悉的一種水果,且外形特征易激發(fā)幼兒的聯(lián)想。我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選擇了這一課題。在“猜一猜”、“看一看”、“說一說”、“讀一讀”,這幾個環(huán)節(jié)中,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被調動了起來,尤其是讓孩子當小小攝影師拍下香蕉的不同造型,幼兒顯得特別興奮。閱讀的內容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出現(xiàn)能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有個別能力強的幼兒能完整認讀,但有部分幼兒還缺乏對畫面仔細觀察的能力,還需在以后的閱讀活動中多進行這方面的訓練。

  小百科:香蕉是芭蕉科芭蕉屬植物,又指其果實,熱帶地區(qū)廣泛種植。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書是傳播文化知識的工具,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人們的良師益友。讀書,可使人了解歷史,探索自然,環(huán)游世界,提高修養(yǎng)。精美的故事書、有趣的連環(huán)畫、益智的百科全書、好玩的手工書……都對幼兒充滿了吸引力。

  活動準備:

  以書的演變、書的種類、書的制作、書與人的關系為線索,引領幼兒走進書的世界,讓幼兒接觸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激發(fā)幼兒閱讀圖書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

  活動過程

  1、對閱讀圖書感興趣,初步具有良好的閱讀習慣。

  2、喜歡探究,嘗試用繪畫、音樂等藝術形式,表達自己對事物的認識和想象。

  3、愿意傾聽和欣賞文學作品,提高語言理解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4、認識圖書,了解圖書的制作過程,知道圖書的作用。

  5、發(fā)展走、跑、跳等基本動作及協(xié)調性,提高身體素質。

  預設活動

  語言:猜一猜、書的世界、丑小鴨、找一找、圖書的誕生、兒童圖書館、寶貴的紙、長大、讀書。

  科學:厚與薄、書中的秘密、去買書、找不同、書的歷史、中國四大發(fā)明、紙的作用、正方體和長方體

  藝術: 漂亮的盒子、制作卡片、好玩的紙魚、讀書郎、制作圖書、書法藝術、未來的書。

  社會:、書店、看書好習慣、丑小鴨、好玩的報紙、

  健康: 好玩的報紙、紙的游戲、送信、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1、布置“我最喜歡的圖書”活動區(qū),請幼兒從家里帶一本自己最喜歡的圖書來幼兒園,和小伙伴一起分享。

  2、投放有書法作品的舊掛歷舊報紙等。

  3、提供各種不同的紙張,供幼兒制作圖書。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知紙落下的不同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同樣大小的紙改變形狀后下落的速度不一樣。

  2.能大膽表述自己觀察的現(xiàn)象,體驗探索與發(fā)現(xiàn)的樂趣。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各種各樣的紙條若干(如:報紙,蠟光紙,卡紙,鉛畫紙,宣紙,廣告紙等)

  2.大小材質相同顏色不同的兩張卡紙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感知并了解紙下落的不同樣子

  1.幼兒自由選一張紙玩一玩。

  出示各種各樣的紙。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紙,你自己選一張紙,拿在手里舉高再放手,看看它落下來時是怎么樣的。

  2.幼兒自由玩紙操作。

  3.集中交流:說說你的紙是怎么落下來的,請幼兒表達并演示。

  甲:我的紙是慢慢飄下來的,那你來學一學它的樣子。

  乙:我的紙是翻滾著落下來,你也來學一學它的樣子。

  丙:我的紙是很快“嗖”的落下來的。

  3.小結:原來不同的紙落下來有很多不同的樣子,有的是慢慢地飄下來的,有的`是翻滾著落下來的,有的是很快的“嗖”的一下落下來的。

  二、感知不同材質的紙下落的不同速度

  1.剛才是自己拿紙玩一玩的,現(xiàn)在老師請你去找一個與你不同的這張紙的小朋友一起玩玩,看看你們這兩張紙它們落下來時,要求跟同伴要相同高度同時放手,你又會發(fā)現(xiàn)什么。

  2.幼兒找一個手持不同材質紙張的同伴共同玩紙。

  3.集中交流紙落下來的速度,你和好朋友玩紙時發(fā)現(xiàn)它們落下來有什么不一樣?(它們誰先落地,誰后落地?)

  4.小結:原來不同的紙落下來速度不一樣,像卡紙、鉛畫紙厚一點的紙下落的時候速度快,像蠟光紙、宣紙這些薄一點的紙下落的速度就會慢一點。

  三、感知紙改變形狀后下落的不同速度

  (教師提供顏色不同大小材質一樣的兩張紙)

  1.教師交代材料:

  這里老師幫小朋友準備了兩張相同材料的紙,一張是紅色的,一張是紫色的。請小朋友拿著紅色的紙想辦法變一變它的樣子,再跟紫色的紙比一比它們落下的速度會不會一樣呢?要求兩張紙同樣的高度同時放手落下,觀察它們的速度。

  2.幼兒操作探索:

  幼兒取紅色的紙進行操作,再跟紫色的紙進行比較。

  3.集中交流:

  (1)你把紅色的紙變成了什么?它是怎么落下來的?

  甲:我把紅色紙變了紙球,它是直直的很快落下來了,而紫色的紙是慢慢的落下來的。

  乙:我把紅色紙變了飛機,它也是很快落下來的,而紫色的紙是慢慢落下來的。

  (2)現(xiàn)在兩張紙下落的速度一樣嗎?

  小結:原來我們動動手,把相同材料的兩張紙變變形狀,它們下落的速度也會不一樣。

  四、延伸活動

  教師出示“丫”字形的紙片,幼兒猜測它又會怎么落下來的,老師在區(qū)角里給你們也準備很多“丫”字形的紙片,你們也去試一試,看看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嗎?

  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我把發(fā)展幼兒的探索精神,創(chuàng)造思維放到了首位。充分體現(xiàn)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幼兒主體作用;顒友由旒ぐl(fā)了幼兒的求知欲,給幼兒提供了繼續(xù)探索的方向。

幼兒園教案 篇4

  目標:

  1、通過“印”引導幼兒嘗試選擇相應的物品,表現(xiàn)小雞的姿態(tài)。

  2、鼓勵幼兒大膽添畫,體驗藝術活動的樂趣。

  準備:幼兒作畫工具、顏料、各種形狀的物質材料

  過程:

  一、導入課題,承接文學活動《小雞嘰嘰》

  師:剛剛我們聽了《小雞嘰嘰》的故事,那么雞寶寶是怎么出殼的呢?

  師:出殼后的小雞是什么樣的呢?(出示單獨小雞畫面)

  二、基本部分

  1、觀察認識小雞的形態(tài)。

  提問:請你仔細看一看,雞寶寶長什么樣。

  (圓圓的腦袋,圓圓的身體,腦袋和身體要像開火車似的緊緊的拉在一起,雞寶寶還有兩只可愛的小腳和一個尖尖的嘴巴。)

  2、找圓形。

  師:老師這里有個筐,里面有各種各樣的東西,請你來找一找哪些東西的樣子最像小雞。

  幼兒尋找圓形

  提問:你找到了什么,你為什么找他(圓圓的,象小雞的身體、腦袋。)

  糾正沒有選擇圓形的小朋友

  提問:如果讓你用你找的東西來表現(xiàn)小雞,你有什么好辦法?表揚有好辦法的小朋友

  3、教師示范。

  師:老師也有一個好辦法,小朋友看好了。

  示范過程:圓圓的桔子蘸一蘸,留下一個小腳印,

  一個腳印還不夠,后面留個小影子。

  師:老師這兒也用同樣的方法用不同的物品印畫了許多的雞寶寶,你覺得這么多的雞寶寶在干什么

  (各種形態(tài):在玩游戲,在捉蟲子,有的頭朝上,有的頭朝下,有的……)

  4、幼兒作畫。

  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用你選好的東西用印的方法辦法來畫小雞。

  要求:⑴圓圓的身體要緊緊的拉著圓圓的腦袋,像開火車似的。

 、苿e忘了給它添上兩只小腳和尖尖的嘴巴、黑黑的眼睛。

  三、結束部分

  請幼兒說說是用什么東西來印畫的小雞,你的小雞在干什么?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觸摸、傾聽、講述的基礎上體驗“軟”和“硬” 兩種不同的感覺。

  2、嘗試著用身體動作及繪畫的手法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自己的感受。

  3、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大膽想象、敢于表述。

  活動準備:

  1、錄音機、音樂磁帶

  2、幼兒有對生活中的感覺有體驗、感受的的經驗。

  3、蠟筆、白紙

  活動過程:

  一、體驗“軟”和“硬”

  1、 用小手摸一摸你的衣服,有什么感覺?(幼兒發(fā)散回答)

  摸一摸你的身上還有哪些東西是軟軟的?(幼兒自由探索、交流)

  摸一摸你身上有哪些東西是硬硬的?(幼兒自由探索、交流)

  2、找一找,我們的活動室周圍有什么東西是軟軟的,什么東西是硬硬的?

  (幼兒自由尋找、探索、交流)

  幼兒輪流講述,其他幼兒傾聽。

  你是怎么知道的?(我摸了窗戶。我踩了地板。我敲了桌子。)

  3、想一想,在平時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是軟的?哪些東西是硬的?

  二、傾聽音樂、交流感受

  1、仔細聽,錄音機里的音樂,你聽了有什么感覺?

  2、閉上眼睛仔細聽,你覺得怎么樣?你聽到了什么?好像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幼兒自由講述)

  3、聽了這段音樂你想做什么身體動作?(讓幼兒找一空位置自由表現(xiàn))

  4、:這段音樂聽上去很柔軟,很舒服,像寂靜的夜晚,風兒柔柔地吹,樹葉輕輕地飄,一切是那樣地柔美,像進入了夢鄉(xiāng),做起了甜甜的夢。

  5、再聽一首曲子,現(xiàn)在你有什么感覺?

  6、聽了這音樂,你想干什么?用什么動作來表示?(一起試一試,用力、硬硬的感覺)

  7、兩段曲子給我們帶來軟和硬的不同感覺,你喜歡哪種感覺,為什么?

  三、繪畫創(chuàng)作、交流

  1、老師在活動室的周圍準備了一些白紙和蠟筆,你喜歡哪種感覺,就用簡單的線條把這種感覺畫下來,讓大家一看就知道。(播放音樂、幼兒操作)

  2、集中講述:我喜歡軟的感覺,我畫了彎彎曲曲的波浪線,像水在飄。

  我喜歡硬的感覺,我畫了尖尖的三角,像鱷魚的牙齒……

  3、將作品放到語言區(qū),有空的時候和小伙伴一起交流“軟”和“硬”的不同感覺。

  活動延伸:

  的欣賞材料,如:音樂《水族館》、美術作品《艾菲爾鐵塔》等讓幼兒講述自己的體驗。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南瓜的明顯特征,有興趣地嘗試使用不同的工具與材料表現(xiàn)游戲情景。

  2、樂意參與模擬種南瓜的美術游戲,提高手眼協(xié)調能力。

  活動準備

  1、南瓜一籃、背景墻兩塊。

  2、幼兒人手一份的深褐色底版紙,炫彩棒、顏料盤、刷子、印章、海綿、抹布等。

  3、自制南瓜鏤空模板人手一份(正面為黃色邊框,反面為白色邊框)。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主題

  1、出示藤曼背景墻

  師:農場里爬滿了密密麻麻的藤,猜猜藤上會結出什么?

  2、出示南瓜

  師:原來藤上結出的是一個大南瓜!我們今天和老師一起來種南瓜吧!

  二、貫穿情景,模擬演示

  (出示鋪滿深褐色卡紙的背景墻,代表“開心農場”的“菜地”)

  1、引出創(chuàng)作主題

  以“開心農場”的菜地里有一根小小的南瓜藤引出創(chuàng)作主題。

  師:大南瓜小時候就是一棵小小的南瓜藤,它長得這么小,能結出大南瓜嗎?怎么才能讓它快快長大呀?

  2、用線條表現(xiàn)滕蔓

  (1)教師在畫面上點2個圓點代表南瓜藤的種子

  師:菜地里有2棵小小的南瓜藤,它們說:“我也想長大!”誰來給它澆澆水,讓它越長越高吧!

  教師邊講邊用午比劃豢蔓的方向

  (2)請2位幼兒同時上來示范,教師在畫面上用手提示其方向

  師:你來給這棵南瓜藤澆水,讓它從下往上長高;她來給那棵南瓜藤澆水,你們比一比,

  看哪棵南瓜藤長得高!

  分別管2個幺力J乙提俱不同深戈的綠色炫彩棒,便于辨認比較

  (3)比較線條的差異

  教師先提問:哪棵南瓜藤長得高?

  教師以南瓜藤口吻說:“哎呀,我還想越長越多,越長越密,長滿整個菜地呢!誰來給我澆澆水,幫助我越長越長吧!”

  接著提問:怎樣才能快快長大呀?南瓜藤咕嘟咕嘟地喝水,越長越多了(師生共同演示

  用不同顏色的筆添畫藤蔓)

  3、針對幼兒用線條表現(xiàn)滕蔓時出現(xiàn)的情況,即時用情景化語言引導

  情況一:單純涂顏色

  引導:南瓜藤說:“不好啦!這是雜草,會搶我的水喝,快點鋤掉它……”

  情況二:拘謹不敢畫到畫紙邊緣

  引導:南瓜藤說:“怎么只長了一點點呵?再給我喝點水吧,讓我長得再長一點,咕嘟咕嘟轉一轉,一下子長到菜地邊!”

  情況三:線條兜圈子,不會換方向

  引導:南瓜藤說:“咦?怎么菜地里有人丟了一根繩子啊?”

  4、添畫葉子

  師:南瓜藤越長越長,越長越密,菜園里爬滿了南瓜藤,藤上長出了綠油油的葉子。

  提問:數(shù)數(shù)長了幾片葉子?(教師演示敲印葉子印章)咕嘟咕嘟一、二、三!(配以語言節(jié)奏來演示敲印)

  5、結出南瓜

  師:(演示拓印)南瓜藤說,‘快給我喝一點有營養(yǎng)的肥料吧!’南瓜是什么顏色的?(提示幼兒觀察模板顏色和放置的方向)哈哈!結出一個大南瓜!

  三、幼兒創(chuàng)作,感受體驗

  師:大家都來當小農民,到開心農場一起種南瓜吧!先給南瓜藤喝水,幫助南瓜藤長滿整個農場哦!(否則是結不出大南瓜的。)

  巡回指導要點:

  1、用南瓜藤的口吻創(chuàng)設情景性語言,引導幼兒關注表現(xiàn)南瓜藤使勁長的方向,如使用了2個重點提示:

  (1)鋤去雜草(轉圈的線條);

  (2)長滿整個菜園。

  2、用工具材料的替換來幫助幼兒把握作畫的先后順序。在此次活動中的具體運用方式為:

  (1)表現(xiàn)密密麻麻到處爬滿藤(使用深綠淡綠色炫彩棒)

  (2)表現(xiàn)藤上長滿南瓜葉(使用綠色顏料和葉子印章)

  (3)表現(xiàn)結出一個個小南瓜(使用橙色顏料、南瓜模板和小刷子)。

  3、引導幼兒通過改變拓印的不同方向位置來關注構圖的變化(若構圖太空,就可以說“找個好朋友”、構圖太滿就說“太擠了,不舒服”)。

  4、以農民伯伯的口吻,鼓勵孩子超越砉師的作品

  師:好了不起,你們種的南瓜比我還多1

  5、鼓勵幼兒畫滿并添加更多的南瓜

  師:比比哪個小農民的本領大,種的南瓜最多!

  四、分享交流,布置農場

  1、將幼兒完成的作品布置在開心農場背景墻上

  師:快到農場里來瞧一瞧,開心農場南瓜大豐收!

  2、滲透一和許多、手口一致點數(shù)等數(shù)學領域內容

  師:老師種了幾個南瓜?你們呢?比3個南瓜多1個是幾個……

  3、出示一籃南瓜實物

  師:哎喲嗨!哎喲嗨!小農民來把南瓜扛回家,下午請食堂阿姨燒成南瓜湯,一起來品嘗,好嗎?

幼兒園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與交流,懂得愛護人民幣,感受人民幣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2.能正確使用人民幣進行購物游戲,提升數(shù)學思維能力。

  3.認識1元、5元、10元的人民幣,初步掌握其換算關系及簡單的付錢方式。

  【活動準備】

  小錢包(內裝有1元、5元、10元的硬幣和紙幣)、表格、幻燈片、文具實物等。

  【活動重點】

  認識1元、5元、10元的人民幣,初步掌握其換算關系。

  【活動難點】

  了解不同的付錢方式,掌握簡便的付錢方法。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人民幣,初步了解人民幣的外形特征及名稱。

  1.出示錢包,提問:“這是什么?老師給每位小朋友準備了一個小錢包,請你看看錢包里有什么?

  2.引導幼兒自由觀察,與同伴交流,發(fā)現(xiàn)各種面值人民幣的共同點和不同點。

  3.錢可以買什么?

  小結:錢可以買衣服、用的家電,吃的菜等,我國的錢叫“人民幣”,上面都有國徽、有“中國人民銀行”的漢字以及表示錢數(shù)的數(shù)字、漢字等。他們也有許多的不同點,如有硬幣和紙幣之分;上面的圖案、文字、數(shù)字也不同。(圖案滲透:1元背面有三潭印月,5元背面有泰山觀日峰;10元背面有三峽。)

  二、創(chuàng)設坐公交車的情境,了解1元、5元、10元之間的換算關系。

  教師帶領幼兒坐公交車,并在公交站牌兌換人民幣。

  小結:5元等于5個1元,10元等于10個1元或是2個5元,1個5元和5個一元合起來也是10元。

  三、創(chuàng)設“文具店購物”情境,引導幼兒初步了解購物付錢的幾種方法,鞏固1元、5元、10元之間的換算關系。

  1.出示海報,設計購物計劃表。

  2.購買自己喜歡的文具

  3.提問:誰買的5元的文具?你是怎樣付錢的,誰的付錢方式和別人不一樣?

  小結:5元有兩種付款方式,用1個5元或5個1元來付錢。

  提問:誰買的是10元的文具?你是怎樣付錢的,誰的付錢方式和別人不一樣?

  小結:10元有四種付款方式,可以用1個10元、可以用2個5元,可以用10個1元、還可以用1個5元和5個1元來付錢。

  四、再次利用“文具店購物”情境,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多種付錢方法,初步探究最簡便的付錢方式。

  1.第二次限時搶購活動馬上開始了,請看第二期海報(出示PPT)

  海報上有幾元的文具,如果買6元的文具你怎么付錢,請你拿出你的錢試一試。

  小結:買6元的商品有兩種付錢方式:用6個一元的來付錢,或是用1個5元和1個1元合起來付錢,第二種付錢方法比較簡便。(出示PPT)

  2.請在海報上選擇一種你喜歡的商品用最簡便的方式記錄下來。(講解記錄紙使用)

  小朋友讓我們拿著自己的計劃表去購買自己喜歡的文具吧!

  活動延伸:

  在生活中,鼓勵幼兒進一步掌握人民幣之間的換算關系,以及多種付錢方式。

幼兒園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學習輪唱的歌唱方法

  2、學習看圖譜演唱,演唱時力求和諧。

  3、感受歌曲新鮮有活力的旋律特點,能用不同的形式表現(xiàn)歌曲。

  4、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chuàng)編動作。

  5、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動準備:

  歌曲圖譜一幅,幼兒已學會看第一部分的圖譜。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處理重點部分

  師:小朋友,我要帶你們到王老先生的地里去看一看,你們高興嗎?我們一起唱著歌去吧。◤土暩枨

  師:王老先生在地里養(yǎng)了些什么呀?小雞是怎樣叫的?(師同幼兒一起唱小雞叫部分——嘰嘰嘰。)

  師:你們看到這么多可愛的小雞高興嗎?王老先生可高興啦,我們把王老生高興的心情唱出來吧。

  二、教師示范伴唱。

  師:小朋友唱的太好聽了,老師忍不住也想唱了想聽老師唱歌嗎?請小朋友坐下來,仔細聽一聽我是怎樣唱的,我請××老師和我一起合作。

  師:我和××老師唱的一樣嗎?哪兒不一樣?

  師:剛才我是在給××老師伴唱,你們覺得這樣唱好聽嗎?我們今天就來學這種伴唱的本領吧。

  三、出示圖譜(二)

  師:伴唱的圖譜可有趣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附后)

  師:這就是我演唱的部分,請小朋友認真看圖譜,聽我和××老師再演唱一遍。

  師:小朋友聽出來這些符號是怎么唱的嗎?你們來試一試?(咿呀咿呀吆

  師: 這兒有什么?(小嘴巴標志)看到這個標志的時候,請小朋友用好聽的聲音說出來:他在地里養(yǎng)小雞 ,(咿呀咿呀吆) 讓我聽聽你們好聽的聲音?

  師:最后一句和我們以前學過的一樣唱。試一試?

幼兒園教案 篇9

  活動目的:

  1、感知上下、里后的方位,嘗試用語言表達。

  2、在躲貓貓的游戲中,體驗小兔寶寶在一起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課件、大樹、隧道、小兔掛飾若干(小白兔、小灰兔)

  活動過程:

  一、進入角色

  1、(老師戴掛飾)

  師:孩子們,看看我是誰呀?我是兔媽媽,兔寶寶?唉,今天,媽媽要帶你們做游戲,你想做小白兔還是小灰兔呢?

  2、幼兒選擇頭飾,分清角色

  師:小灰兔、小灰兔出來跟媽媽親一親,小白兔、小白兔出來招招手。(可交換進行一次,既滿足孩子的情感需要,又鞏固對角色的認知)

  二、欣賞課件第一遍

  1、師:小兔子在玩躲貓貓的游戲,我們去看一下,好嗎?

  2、剛才你看見有幾只小兔子在玩躲貓貓的游戲?它們躲在哪里?

  (手口一致點數(shù),說出總數(shù),然后再請幼兒說出四只小兔躲的方位:一只小兔躲在床上、一只小兔躲在窩里、一只小兔躲在柜子后面、一只小兔躲在桌子下面)——當幼兒說出某一方位時,出現(xiàn)相應的多媒體課件。

  三、欣賞課件第二遍

  讓我們的小眼睛亮亮的,再來瞧一瞧,它們到底躲在哪里?

  (幼兒再次欣賞一遍課件,邊看邊圈出小兔躲的方位。上、下、里、后)

  四、師生共同玩躲貓貓游戲

  1、幼兒第一次自由躲,師小結

  師:今天兔媽媽和你們一起玩躲貓貓的游戲。你們找一個地方悄悄地躲起來,等會兒媽媽來找。

  老師提升小結:我在房子里面找到你了,我在柜子后面找到你了,------

  說說你剛才躲在哪里。

 。ㄈ缍阍诜孔永锩,躲在柜子后面-----提示幼兒說完整話-)

  2、幼兒第二次分角色躲貓貓

  聽老師指令躲

  l小白兔和小灰兔

  師:小白兔,聽清是小白兔躲在大樹后面,用手暗示;小灰兔躲在桌子下面,記住了嗎?老師檢查有沒有躲錯,躲錯的話可再來一次(要豎起你們長長的耳朵,聽清楚媽媽的要求)——隨機

  l妹妹兔子和弟弟兔子

  兔妹妹躲在桌子下面,兔弟弟躲在房子里面。

  3、幼兒第三次分角色躲貓貓,一角色躲,另一角色找。

  師:躲貓貓的游戲開心嗎?這一次媽媽不找了,兔弟弟躲,兔妹妹來找行嗎?

  師:請兔妹妹轉過身,把眼睛蒙起來,兔媽媽用手勢和嘴型傳指令,兔弟弟可要看清了,還要悄悄的,別讓兔妹妹發(fā)現(xiàn)噢。

  五、延伸

  讓我們再找找還有什么地方可以躲。

幼兒園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大米的生長、加工過程。

  2、知道糧食來的不容易,懂得珍惜糧食。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安靜傾聽同伴的講話,并感受大家一起談話的愉悅。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大米的成長過程,知道珍惜糧食。

  難點:對大米成長順序的排序。

  【活動準備】

  裝有米的不透明塑料瓶、PPT、植收水稻視頻、水稻、圖片、歌曲《小小一粒米》

  【活動過程】

  一、導入:教師出示不透明的塑料瓶,并搖晃。

  教師:小朋友你們聽,老師手里的瓶子有沒有發(fā)出聲音?那你們能不能猜一猜瓶子里裝的是什么?

  二、

  1、教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大米是怎么來的嗎?(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教師小結:大米是東北的特產之一,營養(yǎng)豐富,我們東北人都為大米感到驕傲。

  3、教師出示東北大米生長、生產加工成米粒的PPT,并向幼兒講解,當看到秋天成熟的水稻時教師出示提前準備的水稻給幼兒展示。播放植收水稻視頻。

  提問:我們能吃到大米是誰的功勞?

  4、游戲:排排序。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看,老師手里有六張圖片,它們是大米的成長順序圖,可是老師不小心把它們弄亂了,現(xiàn)在老師想請小朋友幫助老師把它正確的順序排出來。(教師對參與活動的幼兒進行鼓勵)

  三、

  1、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并提問。

  教師:圖片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

  教師小結:大米是農民叔叔辛辛苦苦種出來的,小朋友們在吃飯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不要把飯粒掉到了地上,要愛惜糧食。

  2、律動《小小一粒米》

  3、結束活動,帶幼兒離場。

  教學反思:

  指導學生認識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了解種水稻的過程和食品的 簡單加工過程, 明白糧食來之不易的道理。 該學科與民族精神教育的結合點是: 教育學生懂得愛惜糧食,珍惜勞動人民的勞動果實,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jié)約的 傳統(tǒng)精神。

  小百科:米飯,是中國人日常飲食中的主角之一,中國南方主食。

【有關幼兒園教案模板匯編十篇】相關文章:

有關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匯編十篇03-31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匯編九篇04-04

有關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模板匯編7篇03-31

有關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模板匯編八篇03-31

有關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模板匯編8篇03-30

有關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匯編八篇03-30

有關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模板匯編九篇03-30

有關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模板匯編四篇03-30

有關幼兒園社會教案模板匯編六篇03-28

有關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模板匯編4篇03-28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视 | 最新精品视频精久久综合 | 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精品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 亚洲中文字幕无线乱码2020 | 一级a毛一级a做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