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教案范文集合6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觀察認識秋天的季節特征,體驗、發現秋天的樂趣,感受大自然的美。
2、激發學生觀察自然、探索自然的興趣。
3、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能說出秋天的季節特征。
教學難點:
讓學生學會觀察周圍事物的變化。
教學關鍵:
通過觀察、討論、交流等方法讓學生進一步了解秋天的特征。
教學方法:
講授法、練習法、談話法、討論法等。
教具:
各種樹葉、課件等。
課型:
新授課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說一說借別人的書應注意些什么?
二、導入新課。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秋天是成熟的季節。看!蘋果、梨、桔子掛滿了枝頭;聽!蛐蛐在放聲歌唱。今天,我們就踏著秋天的足跡一起去找秋天。(板書課題:找秋天)
三、講新課。
1、看圖,說一說蛐蛐在干什么?
2、指名匯報。
3、模仿一下蛐蛐的叫聲。
4、說一說秋風是怎樣伴奏的?
5、練習表演。
6、提問:在秋天里還有哪些小動物?
7、指名匯報。
8、說一說秋天里有哪些水果?
9、教師加以訂正。
10、看圖,說一說秋天的天氣怎樣?
11、觀察同學們的衣著有什么變化。
13、討論:蟬到哪里去了?
14、教師加以訂正。
15、教師:老師帶領你們去田野里看一看!
16、看圖,說一說同學們拿的是什么葉子?它有何變化?
17、指名匯報。
18、討論:在秋天里,還有哪些葉子發生了變化?
19、觀看各種樹葉。
20、教師:秋天到了,螃蟹又長肥了,說一說還有什么變化?
21、看圖,說一說桂花怎么樣了?
22、指名匯報。
23、練習改編《春天在哪里》,變為《秋天在哪里》。
24、練習表演。
課堂練習:
秋天到了,說一說我們周圍的動物、植物和人們的生活發生了什么變化。
小結:說一說你在本節課有什么收獲?
幼兒園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前幾天,連下了幾天雨,有一天在戶外活動時,一個孩子發現了一條蚯蚓,頓時所有的孩子都圍了上去仔細“研究”起來:“它叫什么名字?”、“它住在哪里?”、“它為什么會在操場上?”……根據幼兒的一系列討論,設計了這個活動。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使兩組物體一樣多。
2、體驗操作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 母雞頭飾,小雞、蟲各三只,幼兒操作紙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小雞吃蟲
1、學小雞走路
老師:我的小雞寶寶在哪里啊?小雞寶寶真乖,今天媽媽帶你們去找好吃的好嗎?你們喜歡吃什么?那我們一起去吃蟲吧!
幼兒學小雞走路,雞媽媽念兒歌:“小雞小雞嘰嘰嘰,找找小蟲嘰嘰嘰。”雞媽媽說:“小蟲找到了!”小雞做吃蟲狀。
2、學兒歌
老師:你們吃飽了嗎?那我們一起回家吧!
兒歌:小雞小雞嘰嘰嘰,一起回家嘰嘰嘰。
(二)、小雞找蟲
1、給小雞排隊
老師:嘰嘰嘰,誰來了?請寶寶給小雞排隊。(個別幼兒操作)
老師:我們一起數數有幾只小雞?(3只)
2、吃蟲子
老師:小雞餓了,要吃東西了,小雞喜歡吃什么?
(出示2條蟲,個別幼兒操作)
老師:每只小雞都吃到蟲子了嗎?哪只雞沒吃到?為什么沒吃到?
老師:小雞有幾只?小蟲有幾條?誰多誰少?
老師:怎樣才能使每只小雞都吃到蟲?(再出示一條蟲,請幼兒貼)
老師:數一數有幾只小雞幾條小蟲?一只小雞一條蟲,一只小雞一條蟲……現在每只小雞都有蟲子吃了嗎?
(三)、比多少
1、出示示范紙1
老師:這張紙上有什么?還有什么?有幾條蟲子?一樣多嗎?每只雞都能吃到蟲子嗎?
2、出示示范紙2
老師:這張紙上有幾只雞?有幾條蟲子?每只雞都有蟲子吃嗎?那我們想個什么辦法幫助這只小雞?
3、出示示范紙3
老師:紙上有幾只雞?有幾條蟲子?想各辦法把他們變得一樣多?
4、幼兒操作,教師個別指導。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聽辨樂曲a-b-c三段體結構,樂意用動作表現樂曲內容。
2、用富有個性的動作表現樂曲形象,創編不同形態的葉子隨風飄蕩的情景。
3、聆聽樂曲并隨旋律節奏變化舞蹈,體驗隨樂曲起舞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音樂圖譜。
2、音樂帶(有自然感覺及快慢變化的樂曲)。
3、“體能游戲”:《我是一顆小種子》。
4、每人一片小樹葉掛件。
活動過程:
1、“體能游戲”:《我是一顆小種子》。
教師出示種子發芽:快來看呀,這是什么?
引導幼兒觀察種子:小種子怎么了?發芽時是什么樣子的?請你來學一學。
請幼兒輪流出來編小種子長大的情節,幼兒按照口令做動作,也可以表演給客人老師看。
小種子在泥土里,感覺怎么樣?它是怎樣發芽的?長成什么了?
2、欣賞樂曲,聽辨樂曲a-b-c三段體結構,用動作表現樂曲內容
老師這里有一段音樂講的就是小種子的故事,讓我們來聽聽音樂里講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小種子在泥土里發芽,慢慢長大,長成大樹,風來了,雨來了,小樹葉飄起來了,飄呀飄呀,睡在大樹媽媽的腳下。
分段欣賞音樂,講講每一段的內容。
第一段音樂是輕柔的、緩慢的,講的是小種子在泥土里發芽長成小苗,長成大樹。
第二段音樂是輕快的、跳躍的,講的是風來了、雨來了,大樹隨風搖晃。
第三段音樂是輕柔的、緩慢的,講的是小樹葉在風中飛舞,最后睡著了。
出示音樂圖譜,引導幼兒創編動作。
3、完整欣賞樂曲,幼兒表演。
以樂曲代表風,請“葉子”(幼兒)隨著樂曲“飄離樹枝”,到處“飄蕩”,樂曲快就飄得快,樂曲慢就飄得慢,樂曲停葉子也停下來。
請你邊聽音樂邊把你想到的動作表現出來,可以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尋找空曠的地方表演。
教師適當給幼兒提示:葉子被微風吹得輕輕動了幾下、、、、、、風愈來愈大,葉子也飄動得更厲害、、、、、、終于葉子被風吹落下來,躺在地上,一動也不動。風輕輕吹過,葉子的腳被風輕輕吹起,稍稍一動,又不動了。然后,一陣大風,葉子被吹得滾來滾去,飛揚起來,最后,緩緩地落到地上。
第一遍表演結束后,教師對不足的地方進行提醒和指導,重點請幼兒用整個身體表現出葉子的造型(長長的、寬寬的、尖尖的、圓圓的、破一個洞的、、、、、、)。
第二遍表演,請幼兒創編不同形態的.葉子隨風飄蕩的情景。
快去找個空曠的地方,還可以和好朋友一起表演。
結束活動:
教師和幼兒去外面做《樹媽媽和小樹葉》的游戲。
活動延伸:
請幼兒在戶外活動時間說說當葉子的感受。講述自己最喜歡的葉子及喜歡的理由。
帶幼兒去舞蹈房跳《葉子舞》,請爸爸媽媽欣賞。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認識熱帶魚的基礎上學折熱帶魚,幼兒能看懂圖示并細心認真的折。
2、培養幼兒對折紙活動的興趣,鍛煉幼兒的小肌肉動作的靈活性。
3、激發幼兒關心小動物熱愛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海洋世界背景圖一幅,折熱帶魚的示意圖一幅,各色正方形彩色紙若干,膠水、棉棒。
【活動過程】
1、出示海洋世界掛圖,引起幼兒興趣。 “小朋友,我們今天要去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做客,你們看!” 出示掛圖:“大海不僅美麗,還特別的神奇,有哪些小動物生活在這里?”
2、出示熱帶魚的范樣、引導幼兒觀察熱帶魚的外形特征,激發幼兒動手的欲望。 “這條小魚跟我們見過的魚有什么不同?”(引導幼兒從形狀、花紋等方面觀察)“因為他生活在溫暖的熱帶海洋里,所以人們叫它熱帶魚。”“小熱帶魚在水里游來游去,可是它一點也不開心,為什么?”(請幼兒幫助它找小伙伴)
3、引導幼兒學看示意圖,用擬人化的手法讓幼兒理解示意圖。
(1)將正方形紙“對角折”,把折好的三角形看做是一個“小寶寶”,頂角是小寶寶的“頭”,底邊兩個角是他的“手臂”。將其中一條手臂向上折,比喻象小寶寶用手摸他的“腦門”,將另一條手臂向后折,就象小寶寶在用手摸“后腦勺”。(請幼兒討論,用動作試一試)
(2)從頂端找一個“大嘴巴”,讓大嘴巴張開,(把手伸進“大嘴巴”里一撐),撐開后變成一個雙三角形。
(3)將雙三角形其中一個的底邊角向下折,另一個角也對折過來,就像兩只手臂在身前交叉。(請幼兒用動作試一試)
(4)最后把紙反過來,在上面添畫魚的眼睛、嘴巴和美麗的花紋。
4、幼兒動手操作,教師指導,請小朋友把自己折好、畫好的熱帶魚放到大海里小熱帶魚旁邊,它們一起玩。
5、請幼兒一起欣賞折好的熱帶魚,并問一問小熱帶魚現在開心了嗎。
幼兒園教案 篇5
星期一:上午:美麗的孔雀 、丑小鴨 下午:手工活動
目 標:
1、學習冠形、掌形和孔雀展翅的動作,能隨音樂輕柔、優美地進行表演。
2、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
3、產生喜愛孔雀、愛護孔雀的情感。
4、能有興趣安靜地傾聽童話故事。
5、了解天鵝的外形特征及生活習性,知道鳥是人類的好朋友。
6、懂得同情、關愛別人,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愿望。
星期二:上午:鳥兒飛來了、 喂小鳥 下午:手工活動
目 標:1、學習6的形成,區別5、6兩數之間多1少1的關系。
2、有良好的操作習慣。
3、能根據音樂旋律的不同表演飛鳥、喂食、與大風搏斗等動作。
4、學習聽辨3/4拍和帶休止符旋律的節奏的特點。
5、感受媽媽對寶寶的愛護,萌發對媽媽的感激之情。
星期三:上午:小蘋樹請醫生、小鴿子 下午: 英語 旱冰活動
目 標:
1、喜歡安靜傾聽文學作品。
2、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了解啄木鳥、貓頭鷹、喜鵲等幾種鳥的作用和特殊本領。
3、懂得別人遇到困難時要想辦法幫助別人。
4、了解鴿子的外形。習性以及與人們日常生活的關系。
5、嘗試學習用四角向中心折的方法折出鴿子。
6、喜歡折紙活動, 體驗合作的樂趣。
星期四:上午:旱冰活動 下午:手工活動
星期五:上午:半日活動《小鳥醒來了》下午:英語
目 標:
1、會用好聽的聲音演唱歌曲,嘗試用漸弱的聲音唱出跳音部分。
2、能表現小鳥清晨醒來后歡快愉悅的情緒。
3、懂得要禮貌問候及獨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的:
1、了解元旦的由來,感受元旦歡樂的氣氛。
2、積極參與元旦的環境布置,初步有空間審美能力。
3、通過元旦慶祝活動,幼兒參與包餃子游戲,滿足肢體活動的樂趣,并了解餃子的制作過程,以及過節吃餃子的習俗。
活動準備:
1、收集有關《元旦》的故事、歌謠、兒歌。
2、收集有關《元旦》布置裝飾品、食品、卡片、圖片等。
3、播放“早安新年”音樂,準備包餃子用的食材。
活動過程
1、老師講解元旦的由來,及過元旦的風俗習慣,引出裝飾室內和包餃子,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請幼兒相互交流自己對元旦的經驗,說說為什么喜歡元旦。
3、介紹餃子的由來,讓幼兒了解有關元旦吃餃子的習俗。
4、師幼共同聽音樂“早安,新年”。
5、小朋友在老師的指揮下,在各自教室用桌子組合操作臺,小朋友分坐在操作臺的四周。小朋友們表演手指操《包餃子》,為即將開始的包餃子活動營造氣氛。
6、生活老師把切碎的菜和肉放進盛餡盆并依次加入鹽、五香粉、餃子調料、醬油、雞蛋等,進行搓和、拌餡。請小朋友依次參觀。(并說明雞蛋的用途為增強黏度,醬油為調色,好看、增強 食欲)
7、生活老師和班級老師進行分工,搟面杖,切成小面團。老師先示范,請小朋友依次摁成面片并成搟餃子皮。(開始前,請班級老師給小朋友們洗手)
8、把準備好的食材弄好后,準備開始包餃子。生活老師把餃子皮分給小朋友(2個/人次),班級老師把餃子餡分別放在小朋友的餃子皮上,然后,班級酒老師進行示范,小朋友依示范進行包
餃子。包的又快又好的小朋友給予獎勵,包不好的給予鼓勵。
9、生活老師把煮熟的餃子分發在小朋友的碗里,請小朋友們品嘗自己包的餃子。(猜猜看:碗里有多少餃子,都是誰包的餃子?)
總結:通過慶“元旦”包餃子活動,鍛煉小朋友的動手能力,培養自力更生的意識,感受集體勞動的快樂。“元旦”,小朋友們都會長一歲,會收到很多漂亮的禮物(新衣、新鞋、玩具、賀卡或是有趣的繪本等),所以小朋友是非常喜歡這個節日的。我也很喜歡這個節日,新的一年,新的開始,新的希望。
【精選幼兒園教案范文集合6篇】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集合九篇04-06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集合4篇03-31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集合九篇04-06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集合九篇04-04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4篇04-05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范文8篇04-05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范文(精選14篇)04-04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范文集合九篇03-31
幼兒園社會教案范文集合5篇03-30
幼兒園社會教案范文集合6篇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