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教案

時間:2021-02-27 08:58:14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教案合集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教案合集5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學會觀察事物,嘗試用完整的話語表述自己的觀察結果。

  2、探索剝毛豆、花生的方法,感知花生、毛豆的特征。

  3、體驗親自動手操作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花生、毛豆若干盤;花生、毛豆制品若干。

  2、記錄紙、筆。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直接呈現毛豆和花生,引發幼兒的興趣。

  張老師這里有一些花生和毛豆,你們知道它們生長在哪里嗎?

  1、幼兒分組自主觀察毛豆和花生的外部特征

  (1)5人一組觀察一筐毛豆和一筐花生,教師適當指導幼兒的觀察

  (2)引導幼兒用視覺和觸覺去觀察毛豆、花生,并用圖畫的形式記錄下來

  2、交流觀察結果

  (1)讓幼兒表達自己的觀察結果

  師:你看到的毛豆身上有什么?(毛)

  看一看花生上有什么?(花紋)

  (2) 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觸覺。

  師:毛豆摸起來是什么樣?花生呢?(粗糙)

  3、探索剝花生、毛豆的方法

  (1)小朋友想不想知道花生、毛豆里面有什么?我們把它們打開吧?

  (2) 可以怎么樣打開呢?(剝、咬、敲)

  (3)幼兒分組嘗試剝花生與毛豆。

  花生里面有什么呀?(花生米)毛豆呢?(毛豆)

  T:花生米和毛豆營養可豐富了。

  4、品嘗花生和毛豆

  (1)T:小朋友想不想嘗嘗呀?我們一起來嘗嘗煮熟后的毛豆和花生吧。

  (2)分享

  T:花生米香不香呀?想不想再吃一點?我們可以剝給自己吃、剝給好朋友吃、也可以剝給老師吃,剝下來的花生殼呀還可以拼各種圖案呢。

幼兒園教案 篇2

  主題目標:

  1、感知蘋果的基本特征。

  2、愿意參與各個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

  3、學習分享,與同伴一起體驗分享的快樂。

  主題活動內容:

  1、兒歌:蘋果味道噴噴香

  2、歌曲:大蘋果

  3、美術:紅紅的蘋果

  4、數學:找朋友

  5、音樂游戲:摘蘋果

  活動一 找朋友

  活動目標:

  1、愿意參加游戲,體驗游戲的快樂。

  2、能區分顏色、表情,學習配對。

  活動準備:

  1、蘋果圖片若干

  2、(不同顏色、不同表情,其中有的2個相同,有的3個相同)《找朋友》音樂

  活動過程:

  1、聽《找朋友》音樂引題:玩找朋友的游戲入坐

  2、出示一個紅色蘋果圖片:紅蘋果今天要來找朋友,找一個跟它穿一樣顏色衣服的朋友,大家幫它找一找。請一幼兒在筐中找。(出示綠色的蘋果,再次找)

  3、變化找朋友的要求:如笑的、哭的……再次找朋友。

  4、集體活動:幼兒自由選擇一種顏色、表情的蘋果卡片掛在身上,請一個幼兒來找和他身上卡片一樣的朋友(朋友可以好幾個)。

  5、蘋果朋友回家。(卡片送回筐)

  四、評價要求:

  1、愿意參加游戲。

  2、能區分顏色、表情。

  五、特別提示:

  1、鼓勵每一個幼兒積極、大膽地參加游戲

  2、可以加深蘋果圖片的難度(如蘋果的形狀不同)

  活動二:紅紅的蘋果

  活動目標:

  1、自由涂鴉,體驗涂鴉的樂趣。

  2、嘗試用棉簽畫畫。

  3、不把顏料弄在身上。

  活動準備:

  紅色顏料、棉簽若干,沒有顏料的笑臉蘋果輪廓圖若干

  活動過程:

  1、出示沒有顏色的蘋果畫一張,引出課題:大蘋果沒穿衣服會感冒的,請大家幫忙給大蘋果穿上衣服。

  2、教師示范:用棉簽蘸上顏料在畫好的輪廓畫里由中間往外畫圓。

  3、幼兒作畫:指導幼兒涂色方法,提醒幼兒不把顏料弄在身上。

  4、結束活動:把蘋果送給爸爸媽媽。

  評價要求:

  1、愿意用棉簽畫畫。

  2、能學習教師的方法來作畫。

  特別提示:

  鼓勵幼兒大膽作畫,準備足夠的輪廓圖。

  活動三:蘋果味道噴噴香

  活動目標:

  1、知道兒歌的名字,能連貫地念兒歌。

  2、愿意和同伴分享蘋果,感受分享的快樂。

  活動準備:

  圖片一張(兩個娃娃分蘋果,你一個,我一個,突出娃娃的笑臉),蘋果若干個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引題: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請幼兒猜想。

  2、教師念兒歌,再次提問:小朋友在干什么?

  3、出示蘋果,邊念兒歌邊做動作,請幼兒跟念。

  4、分享蘋果:邊念兒歌邊分蘋果。

  評價要點:

  1、能夠說出兒歌的名字。

  2、能夠感受分享的快樂。

  特別提示:

  在分蘋果時可以讓幼兒來分,活動可安排在午點前進行。

  活動四:摘蘋果

  活動目標:

  1、能積極參與戶外游戲,體驗集體活動的快樂。

  2、練習雙腳向上一起跳起。

  活動準備:

  1、用報紙做成的蘋果若干、紙做小樹;

  2、每人一個布袋、袋鼠頭飾;鮮明而歡快的2拍子節奏的音樂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蘋果,以到樹林里摘蘋果的情節引起幼兒興趣。

  2、 教師做袋鼠媽媽,帶幼兒一起做簡單的準備活動:動動手,動動腳

  3、教師摸自己的肚子,再摸幼兒的肚子,告訴幼兒:肚子餓了,我們去摘蘋果吧。

  4、教師帶幼兒摘蘋果:聽音樂,雙腳起跳上樹摘蘋果。

  5、幼兒“吃”蘋果,游戲再次進行。

  評價要求:

  1、愿意參加游戲,游戲過程中情緒愉快。

  2、能完成練習雙腳起跳的.動作。

  特別提示:

  在布置場地時,應多些果樹,以減少幼兒間的碰撞。

  活動五:大蘋果

  活動目標:

  1、在愉快的情緒中學唱歌曲,能初步學會歌曲。

  2、愿意表演歌曲,感受集體表演的快樂。

  活動準備:

  小朋友掛圖一幅、蘋果一個

  活動過程:

  1、出示蘋果,引起幼兒的注意:你們看,這是什么?有一首歌也叫《大蘋果》,我們來聽聽吧!

  2、幼兒與教師圍坐在一起,聽教師演唱歌曲:演唱時表情夸張,加入動作。

  3、問幼兒:你到歌里唱些什么?幫幼兒理解“小朋友常常吃,臉兒也像紅蘋果。”讓幼兒知道多吃水果身體好。

  4、大家一起學唱歌曲。

  5、和老師一起邊唱邊表演。

  評價要求:

  1、夠跟學唱歌曲。

  2、愿意集體表演。

  特別提示:鼓勵幼兒響亮地演唱、大膽地表演。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名稱:

  計算活動——神奇的水 托班下學期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感知不同類材料的東西。(木頭類、鐵類、塑料類、石子類)

  2,初步了解水的神奇力量:東西放在水里有沉有浮。

  3,喜歡觀察和做水的實驗。

  活動準備:

  乒乓球、塑料玩具、石子、螺絲螺母和分類盒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各類材料

  1,小朋友,你們看今天李老師準備了很多東西,我們先看看這個盒子里放的是什么。這個? 幼:乒乓球、……

  2,這個盒子里的東西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是塑料還是鐵?

  幼:塑料

  師:對,這個盒子里的東西都是塑料做的,這是塑料類的東西。(依次分類介紹)

  二、沉浮實驗

  1,沉的實驗:現在老師拿出來一盆水,我們放一個鐵類的東西,看看會有什么變化,鐵質的東西在水的上面還是下面?

  幼:下面

  師:對,鐵沉到了稅的下面。

  2,浮的實驗:現在我們再放一個塑料類的東西在水里,看看會發生什么變化,老師請一個小朋友從塑料的東西里選一個放水里。(幼操作)塑料的東西在水的上面還是下面?

  幼:上面。

  師:對,塑料的東西浮在水的上面。

  三、幼齊操作

  師:我看到很多寶寶都在做實驗,現在老師看哪個寶寶坐得最整齊,先請他拿一個東西放水里,然后告訴老師你拿的是哪一類東西?是沉還是浮。現在請小朋友一起說說這是什么類東西?

  幼:塑料類(依次說分類,然后分批操作)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有水的瓶子中加入石子和沙子可以使水位升高。

  2.通過積極探索,發現烏鴉能否喝到水與瓶中水量的多少有關。

  3.通過實驗發現石子縫隙大,水上升有限;沙子縫隙小,水能上升很多。

  活動準備

  1.烏鴉喝水的故事(課件)。

  2.每組3人,2人做實驗,1人記錄。瓶子若干,一盆小石子、一盆沙子,實驗記錄表若干。

  活動過程

  (一)觀看《烏鴉喝水》的課件,導入活動

  師:烏鴉一開始喝到水了嗎?后來是怎樣喝到水的呢……

  師:是不是有水的瓶子里,只要投入石子后,烏鴉都可以喝到水呢?我們一起來做實驗。

  (二)第一次實驗:目標:水位上升與水量關系。

  每組2個瓶子,水量分別為:很少(三分之一)、一半。

  師:三個人一組合作做。在2個瓶子里加石子。

  加入石子后水能到瓶口的表示烏鴉能喝到水,在相應的格子里做好記錄,加入石子后不能到瓶口的,表示烏鴉不能喝到水,也做上記錄。

  師:實驗后,你發現了什么?

  總結:水量少的瓶子里放入石子,烏鴉還是喝不到水。

  (三)第二次實驗:目標:水位上升與縫隙關系。

  盛有三分之一水量的水瓶1個。加沙子進行實驗并記錄

  要求:加沙子不能喝到水,現在我們換一換,往瓶子里加上沙子試一試,看看會有什么新的發現……

  師:這次你發現了什么?烏鴉能不能喝到瓶子里的水?

  師:水量少的瓶子里放入石子,烏鴉喝不到水,放入沙子可以喝到水,這是什么原因呢?請小朋友討論一下。

  總結:因為石子和沙子的縫隙不同,所以水量少的瓶子里加入石子后烏鴉仍然喝不到水,加入沙子后烏鴉才能喝到水。水量少的瓶子里加入石子后,水都流到縫隙里去了,水就不能滿了。加入沙子后,水也流到縫隙里去,但縫隙小,所以水能上升到瓶口,烏鴉還是可以喝到水。

  教師小結

  通過實驗,我們知道了,要想讓烏鴉喝到水,并不是在瓶子里加入石子就可以了,還得看水量的多少。瓶子里至少應該有半瓶左右的水,烏鴉才可以喝到水。以后,我們遇到問題要動腦筋,有的事要通過實驗才能得到更準確、更科學的結論。

幼兒園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有安全意識,明白在入離園時要注意安全。

  2.了解入、離園時應注意的安全知識。

  3.樹立自我保護意識。

  二、活動準備

  PPT、接送卡、真實案例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教師以故事的形式講解案例。

  1.入園

  一個大班的小朋友來園時,讓爸爸站在幼兒園門口,自己跑著上教室,結果碰在了樓梯上,頭上縫了好幾針。

  一個小班的小朋友來園后,家長沒交給老師就走了,孩子追出去跑到馬路上,有好心人幫助才未造成嚴重后果。

  2.離園

  一個小朋友在離園時不站隊,乘老師不注意時和被接走的幼兒到玩具上玩,讓老師和家長特著急。

  離園時,家長不拿卡,讓陌生人接,導致一定的傷害事故。

  (二)提問:

  1.上面的小朋友他們發生了哪些事情?

  2.他們做的對不對?

  (三)討論:

  1.入園時應注意什么?

  2.離園時應注意什么?

  (四)總結:

  1.入園時一定要在家長的陪同下入園,進入教室后首先要和老師問好,做好晨檢,把接送卡交給家長。

  2.離園時要排著整齊的隊伍,緊隨老師。老師叫到名字后方可離開隊伍時并要

  主 動和老師再見。

  附兒歌:

  見面先問老師早,口袋異物主動交。接送卡要帶好,安全入園很重要。 離園時間馬上到,排好隊伍不打鬧。安靜等待老師叫,迅速離園安全好。

  (五)游戲:

  1.“我上幼兒園”幼兒分角色扮演家長和孩子,進行入園演練。

  2.“爸爸媽媽來接我”(離園演練)

  四、活動結束

  教師評價總結。

【幼兒園教案合集5篇】相關文章:

幼兒園游戲教案合集15篇04-08

幼兒園游戲教案(合集15篇)04-08

幼兒園教案《齲齒》(合集7篇)04-03

【熱門】幼兒園小班教案合集九篇04-07

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合集四篇04-05

幼兒園語言活動教案合集15篇04-03

幼兒園語言教案(合集15篇)04-02

幼兒園大班梅花教案(合集10篇)04-02

幼兒園大班拼音教案(合集15篇)04-02

【精華】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合集六篇04-09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最新国产一区二区 | 色婷婷亚洲十月十月色天 | 日韩1区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AV伊人久久青青一区 | 一级加勒比视频在线观看 | 午夜少妇高潮在线看 | 日韩欧美精品综合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