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水中的秘密(通用11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水中的秘密,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水中的秘密 篇1
一、活動背景
水是幼兒每天都能接觸到的、熟悉的、喜歡的東西,我就抓住這一教育契機,注意創設操作環境,提供豐富的材料,讓幼兒通過眼、腦、手等多種感官協調活動,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是幼兒變被動學習者為主動學習者、探索者,從而萌發愛科學的情感。
二、過程實錄
。ㄒ唬┗顒幽繕耍
1.在嘗試活動中,了解水的特性。
2.能仔細觀察,樂于嘗試,懂得保護水。
。ǘ┗顒訙蕚洌
1.兩個金魚缸(一缸水內有一條金魚,一缸米內有塑料彩球),一玻璃杯清水,每組一份菊花精、白糖、鹽、沙、石子、紅豆。
2.人手一只塑料小籃、有洞塑料袋、有洞小容器、半玻璃杯清水、一條毛巾。
。ㄈ┗顒舆^程:
1、教師導入課題
。1)出示一杯清水
師:瞧,今天我給大家請來了好朋友――水。它的秘密可多啦,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探索水的秘密。
(2)幼兒猜猜水里、米里有什么。
師:小朋友看看這兩個金魚缸,一個缸內裝水,一個缸內裝米,你們知道水里、米里都有些什么東西嗎?
幼:有的說水里有條金魚;有的說水里有條金魚在游來游去。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有的說一看就知道;有的說透過水看到的。
師:看看米里有什么?
幼:有的說只有米;有的說什么也沒有;有的說看不出。
教師從米里拿出塑料彩球。
小結:水是無色透明的,能看見水里的物體;米不透明,看不見里面的。
。ㄔu:以探索秘密引出課題,萌發幼兒的好奇心,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并以具體形象的猜一猜活動,讓幼兒自己感受水是透明的。)
2、幼兒進行嘗試操作。
。1)盛水活動
師: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有洞的小容器、塑料袋、小籃、請你們選一樣來盛水,看看會怎樣?
幼A:小容器里的水跑到了盆里。
幼B:籃子放到盆里時籃子里有水,拎起籃子水沒了。
幼C:塑料袋里的水流到盆里了,盛不住。
小結:水會流動。
。ㄔu:提供材料,幼兒在自己的嘗試操作中感知水會流動,教師及時肯定幼兒的結論,使幼兒有了成功的體驗,為下一嘗試活動奠定了基礎。)
(2)溶解實驗
師:請小朋友從桌上的白糖、鹽、菊花精……中取幾樣東西放入你的清水中,再輕輕攪拌,看一看,你會發現什么?
幼兒嘗試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水的顏色及實物在水中的變化。
建議幼兒相互交流實驗結果。
師:誰來告訴大家實驗中,你發現了什么?
幼A:糖、鹽放在水中沒有了,沙子沉到了杯底。
幼B:菊花精放在水中,攪一攪后沒有了,水變成了淡黃色,小石子還在水中。
幼C:糖、鹽、菊花精放在水中都沒了,水變顏色了,沙子、紅豆、石子都在水里。
師:小朋友觀察得可真仔細。
小結:糖、鹽菊花精放入水中不見了,這幾樣東西被水溶解了。
師:生活中你還見到哪些東西能被水溶解。
幼:有的說果珍,有的說阿華田,有的說味精,有的說化肥,有的說感冒沖劑。
。ㄔu:提供多種材料,引導幼兒嘗試操作,并引導幼兒自己觀察、比較,講述自己的發現。既為幼兒間的互動提供了機會,又使幼兒的主動活動得到了充分體現,鍛煉了幼兒的語言能力,也理解了溶解的含義。讓幼兒運用已有經驗,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
3、引導幼兒保護水
師:水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也是小金魚的家,看小金魚在清水中游得多歡呀?晌覀兘洺T陔娨暱吹揭恍┖铀l黑、發臭,魚兒都死了,也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所以我們怎樣保護水呢?
幼A:不把臟東西丟進河里。
幼B:工廠里污水不能放到河里。
幼C:看到河里有垃圾把它撈上來。
幼D:讓治污水的叔叔把水變干凈。
師:小朋友的辦法可真多,好了,現在我們把剛才水杯里的水倒到水桶里,可千萬不能亂倒呀。
。ㄔu:教師適當引導,使幼兒了解水污染的危害,激發幼兒保護水,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水中的秘密 篇2
活動準備
1、PPT課件:水的作用
2、兩個玻璃缸(一缸水內有一條金魚,一缸米內有塑料彩球),每組一份果珍、白糖、鹽。
3、盛水容器:小碗,小筐等。
活動過程
一、教師導入課題
1、出示一杯清水
教師:你們看這是什么?(水)。小朋友知道水有什么秘密嗎?
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探索水的秘密吧。
2、出示一缸水,一缸米。
。1)幼兒看看水里、米里有什么?
教師:你們看到水里、米里都有些什么東西嗎?
。ㄋ镉薪痿~,看不到米里有什么)
。2)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兒議論:透過水能看到魚,米里有什么看不到)
。3)你們看看米里有東西嗎?
。ń處煆拿桌锬贸鏊芰喜是。)
小結:水是無色透明的,能看見水里的物體;米不透明,看不見里面的。
二、幼兒進行嘗試操作。
1、盛水活動
教師: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不同的小容器,塑料袋,小籃,小碗,請你們選一樣來盛水,看看會怎樣?
交流:不同的容器盛上水會看到什么現象。
2、水能溶解
。1)請小朋友從桌上的白糖、鹽、果珍中取幾樣東西放入你的清水中,再輕輕攪拌,看一看,你會發現什么?
(2)幼兒嘗試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水的顏色及實物在水中的變化。
啟發幼兒相互交流觀察到的現象。
。3)你發現了什么?
糖、鹽、果珍放在水中都沒了,水變顏色了。
小結:糖、鹽果珍放入水中不見了,這幾樣東西被水溶解了。
。4)生活中你還見到哪些東西能被水溶解。
三、討論怎樣保護水
1、教師:水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怎樣保護水呢?如果沒有水會怎樣?
2、課件:水的作用
通過課件演示,讓幼兒知道,沒有水,人們和動物將無法生存。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水中的秘密 篇3
預設目標:
1、通過各種感官認識水是無色、無味、透明的、能流動的液體,感知水能溶解特定物質(糖、鹽等)的性質。
2、了解水的用途,知道水與人類的生活密切相關,知道節約用水。
活動準備:
1、一杯清水,一杯牛奶,一杯白酒,一杯糖水
2、小勺子,吸管,鹽,白砂糖,味素
3、彩色塑料物件,石頭,字卡,標簽
活動流程:
一、創設活動情境(出示四個杯子)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四個杯子,分別裝了牛奶、糖水、酒、清水,可是我一著急忘了哪杯是酒哪杯是水了,小朋友,你能幫幫我把杯子貼上標簽嗎?(認一認標簽:牛奶,糖水、酒、清水)
2、小朋友通過觀察比較給四杯液體貼上標簽。
二、探究水的性質
小朋友,剛才你是怎樣把這四種液體區分開的呢?
小朋友說理由老師出示字卡(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透明的,能流動),總結水的性質。
1、水是沒有顏色的
出示一杯牛奶和一杯水,讓幼兒看一看,牛奶是什么顏色的?水呢?
2、水是透明的
在牛奶杯中和水中各放一塊顏色鮮艷的糖,對比觀察:為什么牛奶中的糖塊看不見?水中的看得見?
3、水是沒有氣味的
出示一杯酒和一杯水,幼兒分別聞一聞,說說水有沒有氣味?
4、水是沒有味道的
出示一杯糖水和一杯清水,讓幼兒分別嘗一嘗,水有沒有味道?
5、水是能流動的
把水從水杯中到入盆里,觀察水的流動性
6、小結:水是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透明的而且是能流動的液體。
三、探究水的用處
1、創設情境,小朋友們在什么時候需要喝水?
2、小朋友,水除了能解渴外,你都用水做過什么,你看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用水來干什么?
我們人要喝水,要洗衣服、洗菜、洗米做飯、洗手、拖地、沖廁所。動物植物沒有了水也都會渴死。
3、水對我們來說這么重要,我們應該怎么辦呢?對了,一定要節約用水(舉例說明)。
四、探究水的溶解性
1、出示一杯清水。
2、在清水杯里放一匙糖。讓幼兒觀察糖是在杯子底部的。
3、用吸管攪一攪,讓幼兒觀察。白糖到哪里去了?
4、小結:水能溶解糖。
五、鞏固活動
1、討論:還有哪些東西可以溶解在水里?
2、讓幼兒把老師提供的鹽,味素,石頭,彩色塑料物件等東西放在水里,
過一會兒或攪動一下,看看哪些東西不見了?它們都到哪里去了呢?
3、鼓勵幼兒回家繼續做類似的實驗。
六、擴展:
1、小朋友們,水有很多有趣的性質,它還有一個秘密,那就是水是一種可以在液態、氣態和固態之間轉化的物質。我們現在看到的水是液態的。老師把這杯水放在冰箱里,它會怎么樣?爸爸媽媽洗的衣服濕濕的,第二天早上會怎么樣?
2、小朋友,夏天快要到了,你們要注意多喝水,多喝水對人體有好處,我們應多喝開水,少喝飲料,因為飲料含有大量糖份,多喝會影響身體健康,對牙齒也不好。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水中的秘密 篇4
活動設計背景
孩子們天生愛玩水,根據這一特點,我設計了本次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
讓幼兒用各種感官去感知,并用語言大膽的表達自己的發現,從而了解水具有無色、無味、透明、流動等基本特性;
讓幼兒了解水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性,懂得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掌握水的基本特性。難點;對水的流動性的掌握。
活動準備
字卡、透明塑料杯每人兩個,分別裝有水和酸奶,彩虹糖每人兩粒,水盆三個,玩水的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交代本次活動的主題。教師(出示字卡:水的秘密):小朋友們,水有很多秘密,你們想知道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索水的秘密。
(二)基本部分:幼兒嘗試找出水的特性。
1、比一比(每個幼兒準備兩個透明的塑料杯,分別裝有水和酸奶)
讓幼兒觀察牛奶和水,比一比,說出牛奶是什么顏色的,再端起水杯,說一說水是什么顏色的?—從中知道水是無色的。
2、嘗一嘗
讓幼兒分別品嘗牛奶和水,說一說分別是什么味道。從中知道水是無味的。
3、看一看
教師給每個小朋友發兩粒彩虹糖,(小朋友們,今天老師還給大家準備了好吃的禮物)分別放到裝有水和牛奶的杯子里,觀察有什么不一樣的現象?為什么會這樣?—水是透明的。
4、做一做
。1)幼兒與教師一同將裝有牛奶的杯子高高舉起干杯,祝福大家今天開心,品嘗一下牛奶加糖的味道。
。2)拿起裝有水的杯子,提問:不能喝杯子里的水,怎樣吃到水杯里的糖?不用任何工具幫忙。教師只提供一個空塑料盆,引導幼兒將水杯高舉慢慢傾斜,觀察水是如何“流”到盆子里的。感知水的“流動”的同時,也將杯底的糖吃掉
。ㄈ┙Y束部分:玩一玩
在玩水中感知水的特性,發現新的秘密,告訴客人。
。ㄋ模┗顒友由欤河^看視頻—《水的故事》
幼兒了解水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性,教育幼兒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
注:在總結水的秘密時,教師可將相應的字卡貼在黑板上。即:無色、無味、透明、流動等。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水中的秘密 篇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玩水中感知水的特性,知道水是無色透明的、無味的,是會流動的,具有浮力和溶解性的特點。
。2)通過動手操作實驗,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動腦動手能力。
。3)教育幼兒要節約用水。
活動準備:
。1)教師材料準備:盛有清水、牛奶、醋的玻璃碗各一個,在水中會下沉的小物品(如石子、玻璃珠、麻將牌等)兩個;示范用的各組實驗用具一套。
。2)幼兒材料準備:盛水的大臉盆四個;小臉盆兩個;塑料小籃、能盛水的小容器若干;白糖、鹽、奶粉等若干;筷子、湯匙及裝有半杯清水的小杯等若干;泡沫板、大花片、小石子、玻璃珠、螺絲帽、吹塑紙等各種不同質量的物品或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1、猜謎活動:一開始,教師就為幼兒設置了一個懸念,通過猜謎來請出小客人,然后請小朋友找出小客人身上的小秘密,一下子將幼兒的好奇心調動起來,為后面的探究活動奠定了基礎。
2、演示活動:教師邊講解邊演示,讓幼兒通過觀察和比較找出水的小秘密之一,為接下來的操作活動做好準備。
3、操作活動:這個環節的分組操作活動是此次活動的重點,教師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并引導幼兒進行分組探究,既提高了幼兒的自主探究、動手動腦的能力,還培養了幼兒的合作精神。在此環節中,教師更多的是采用了間接指導和個別引導的辦法。
4、交流總結活動:在這里,教師為幼兒提供了一個寬松的環境,幼兒可以盡情表達,不僅發展了幼兒的友語言,還拓寬了幼兒思維。
5、結束活動:結合前面幼兒的回答--水龍頭里的水是流動的,教師讓幼兒到盥洗室去觀察水是如何流動的,使幼兒的興趣持續下去,并尋找更深一步的原因。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水中的秘密 篇6
活動目標:
1.感知水的特征,知道水是無色無味透明的可流動的。
2.初步了解人類與水的關系。
3.懂得保護水資源,有節約用水的意識。
4.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5.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活動準備:
(1)空間準備:為幼兒提供了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
(2)教學具準備:一次性透明水杯若干、牛奶、純凈水、豆子、水盆、PPT課件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謎語》
用手拿不起,用刀劈不開,煮飯和洗衣,都得請它來.
2.出示圖片《小水珠》:嗨!大家好,我是小水珠,小朋友們你們看到的水就是由我和我的小伙伴組成的。我呀有許多秘密,你們想不想知道呢?(想)那就一起去認識我吧!
二.認識水的特征。
1.水是無色的
教師出示一杯水和一杯牛奶,讓幼兒只用眼睛看,說說它們有什么不一樣,水是無色的,牛奶是白色的——水是無色的。
小水珠:哈哈,說對了,你們太厲害了,但我還有許多秘密。一起來看看吧。
2.水是無味的
教師出示水和牛奶讓幼兒通過品嘗來區分水與牛奶的不同——牛奶是酸酸甜甜的,水是沒有味道的。
小水珠:小朋友們,真棒!我就是沒有味道的。
3.水是流動的
教師引導幼兒通過晃動,將水倒到水盆里,幼兒觀察得出結論——水是流動的
小水珠:你們真聰明,我也是流動的。
4.水是透明的
教師出示花瓣讓幼兒實驗,花瓣在牛奶和水中的不同。牛奶中看不見花瓣,水中可以看的很清楚——水是透明的。
小水珠:我真是沒想到啊!中五班的寶貝們:你們太棒了,我的秘密都被你們找到了。我是無色、無味、透明的、可流動的液體。
三.水的用途
1.教師:水有這么多的小秘密,現在小朋友們想一想:水有哪些作用呢?
2.觀看圖片
小結:水能洗澡、洗手、能澆花、能喝、能發電等等。
3.討論:如果沒有水會怎么樣?
四.懂得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
1.觀看圖片(缺水的地方)
2.討論:怎樣節約用水?
如何保護水資源?
活動反思:
本節課沒有達到我預想的目標,由于我的語言組織能力較弱,提出的問題禁錮了幼兒的思想,使之后面兩個環節有點亂。
活動延伸:
設計“節約用水”的標志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水中的秘密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玩水,激發幼兒對科技的興趣。
2.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激發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易拉罐(靠近其底部的壁上用釘子鉆2-5個大小一樣的孔,小孔間距為0.5公分)、空眼藥水瓶、底部用蠟筆涂染的小紙盒(底部應涂滿、涂均勻)、大小一樣的玻璃板(玻璃板周圍用膠面貼好)、迷迷轉(把乒乓球剪成半圓形或月牙形,可裝飾上可愛的小人或圖案)、鏡子。(不要太小)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似謎語引出主題――水??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謎語,請你們猜猜看,這個謎語說的是誰:――小溪里散步、池塘里睡覺、江河里奔跑、大海里舞蹈?”(水)
2、結合從前學習的經驗,說說水是什么樣的。
“你們喜歡水嗎?喜歡和水做好朋友一起玩嗎?以前我們玩過水,水是什么樣的呢?”(幼兒自由回答:透明的、沒有顏色、沒有味道、會流動的)“今天,咱們再來玩一玩、看一看水還有什么秘密!
二、進行部分:
1、會握手(抱在一起)的水。
把幼兒帶到大水盆旁讓幼兒自由玩水,老師可跟蹤指導和幼兒一起玩。(甩手后擦手回座位坐好)第一次小結:剛才你是怎么玩的,發現了什么?幼兒回答:……
老師:“真好玩,水會像握手一樣粘在一起、抱在一起、水抱在一起后還能不能分開呢?怎樣讓他們分開呢?在水流的什么部位一握,水更容易粘在一起呢?請你們再去玩一玩水,等一會把你的發現告訴我”(老師和幼兒一起玩,重點指導幼兒發現水怎樣粘在一起又分開,怎樣捏水水易粘在一起,甩手回座位坐好。)
第二次小結:你是怎么玩的?水粘在一起后還能分開嗎?在什么部位捏水水容易粘在一起呢?
幼兒自由發表自己的發現,通過第二次玩,能發現上述問題。
師:水怎么會粘在一起呢?還是請小水滴告訴我們吧!
2、調皮的小水滴。
(1)請幼兒在小油盒上用裝滿水的眼藥瓶輕輕擠出一滴小水滴,先看看小水滴是什么樣的,像什么(幼兒自由說),再把油盒輕輕地晃動看小水滴會怎樣(會滾動、會跑),再多在油盒里滴小水滴,看這么多小水滴在一起會怎樣(變成大水滴、流動起來),如果我們滴上好多好多的小水滴,它們會怎樣?(會變成水流動起來)
(2)再讓幼兒在小鏡子上滴一滴小水滴,看看小鏡子上的小水滴是什么樣的(散開的、一片片的),多滴上一些小水滴看看它們會怎樣(也會抱在一起)。
小結:小水滴真調皮,跑到小油盒里時它是(幼兒接著說:像小球一樣、像小豆子一樣圓圓的),跑到鏡子上時,它又是(幼兒接說:散開的,一片片的)但是它們都能(幼兒接著說:抱在一起吸在一起)。抱在一起的水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呢?
3、不容易分開的鏡子。
師:“現在請你們再去玩一玩水看看這次你又能發現什么”。
老師和幼兒一起玩水里的鏡子,試著把合在一起的鏡子掰開,感覺鏡子此刻不容易被掰開(請幼兒甩手回來)。
小結:你是怎么玩的,(把鏡子掰著玩),為什么鏡子不容易掰開呢?(因為鏡子中間有水)是水把兩面鏡子粘在一起了,水的力量可真大呀。
4、迷迷轉。
師“今天教師還給你們帶來了好玩的迷迷轉(拿出迷迷轉),你們看它們多漂亮呀,它們最喜歡在鏡子上轉圈跳舞了,你們能不能幫幫他們呢!(幼兒自由探索迷迷轉的玩法)
第一次小絡你們是怎樣玩的(把迷迷轉放在鏡子上玩的),我也像小朋友那樣把迷迷轉放在鏡子上,可它為什么老掉下來呢?(因為沒有水粘它,要滴上水)小朋友真聰明,迷迷轉不光和鏡子是好朋友,還喜歡和小水滴做好朋友,有了小水滴,迷迷轉就像穿了滑冰鞋一樣跳舞轉圈了。(請幼兒自由玩一玩,幫助那些還沒發現上述方法的幼兒正確玩迷迷轉)。
第二次小結:剛才我發現一個小朋友的迷迷轉轉不起來,他也請小水滴在幫忙了,可為什么迷迷轉還是不轉呢?(沒動鏡子,要把鏡子晃一晃)
小朋友真聰明,有了小水滴還要把鏡子上下體面斜一下,這樣迷迷轉才會起來。(幼兒再自由玩一下,還可以嘗試兩個,三個迷迷轉同在一個鏡子上轉提高操作技巧)
三、結束部分:
師:今天我們和水在一起玩了這么多好玩的游戲,你們是不是更喜歡水了呢?以后我們要更加節約用水,愛惜水、不浪費,讓水成為更多人的好朋友,好嗎?現在你們可以自由去玩水,喜歡玩什么就玩什么吧!(幼兒自由選擇器材,自由玩著結束)
注意事項:
1、本活動屬感知類活動,不屬理解類,因此對活動中發生的現象不強求幼兒必須理解其中的道理,只要感知到即可,但每玩過一種活動可考慮讓幼兒說說為什么,說不出或說錯了沒關系。
2、在進行“會握手的手”這一活動時,可在水龍頭下進行,這樣水壓穩定,實驗容易成功。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孩子們表現的相當有興趣。在游戲環節中孩子們玩得很開心,這種在玩中學習知識的目標正是我想達到的?v觀整個過程,探索的意義無處不在,只是在科學知識方面應該再加強一些。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水中的秘密 篇8
活動目標:
1、學習耐心、細心地進行試驗,并注意仔細觀察實驗結果。
2、積極主動地參加實驗活動,探索自然界的秘密。
3、通過實驗,觀察水的內聚力現象和表面張力現象。
活動準備:硬幣、玻璃杯、回形針、皺紋紙一張,盛水的器皿。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的形式,激發幼兒探討水的秘密。
教師:今天,老師請小朋友來猜一個謎語,看看誰先猜出來。
老師出謎面:“一種東西真奇妙,無形無色無味道,動物植物離不了,竹籃裝它全漏掉。
教師:為什么你覺得是水呢?水有這么多特點,它還有一些什么秘密呢?你知道嗎?今天讓我們來做兩個有趣的實驗,揭開它的秘密吧!
二、交代實驗的步驟及要求。
1、教師:小朋友看這是什么?老師先將玻璃杯里盛滿水,然后將這些硬幣一個個輕輕地放進玻璃杯中。放一個后引導仔細觀察一下,玻璃杯中的水有沒有溢出來。
2、教師:你在剛才的實驗中看出了什么?引導幼兒學會用完整的話來表達。
教師小結:剛才我們在玻璃杯中盛滿了水,然后放入硬幣,發現水沒有溢出來。
三、幼兒看老師實驗,引導幼兒互相交流。
玻璃杯中裝滿水了嗎?玻璃杯中的水有沒有溢出來?仔細觀察杯口,杯口的水是什么樣的?為什么玻璃杯中裝滿了水又放了許多硬幣,水才高出杯口,但卻沒有溢出來呢?引導幼兒回答,鼓勵幼兒大膽表現自己的想法。
教師小結:老師裝滿水的杯子的杯口上是平的,并沒有高出杯口,放入硬幣后,杯子里的水高出了杯口,水確沒有溢出來。
四、交代實驗二的步驟及要求。
1、教師出示回形針:
教師:這是什么?回形針放在水里會怎么樣?
1、教師進行試驗將回形針放在水里,引導幼兒觀察并提問:
教師:“回形針怎樣了?怎樣可以讓回形針不掉下去呢?
教師小結:從剛才的實驗中看出,回形針放在水里,水掉下去了。
3、教師再進行試驗,看老師先將回形針放在紙上,然后將它們一起放進水盆里,看看會有什么現象發生?引導幼兒回答。
4、幼兒互相交流:你觀察到什么想象了?
教師:紙怎樣了?回形針呢?為什么紙沉下去了,而回形針卻浮在水面上了呢?
教師小結:放了紙在水里,水有表面張力,所以回形針就不會掉下去,表面張力支撐著它浮在水面上。
5、引導幼兒觀察幼兒用書,了解水的這兩個秘密在生活中的現象。
發放幼兒用書,引導幼兒觀看書,了解水的表面張力。
五、最后總結。
教師:請小朋友回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做水的實驗,進一步了解水的秘密。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水中的秘密 篇9
【活動來源】
隨著天氣漸漸變暖,我發現園中的孩子們對水的興趣很大,經常在水管前嬉戲、打鬧,以致把衣服弄濕了也不愿意離開,有幾個“小調皮”
甚至為了能在水池邊多玩會兒,主動要求幫老師洗抹布、涮拖把。綱要中指出:
“教師要善于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教育時機,提供適當引導,讓孩子運用感官,親自動手動腦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積極參與幼兒的探索活動。
我心想,何不利用孩子們的這種興趣,來上一節關于水的活動課。
【活動目標】
1、感知水的特征,知道水是無色、無味、透明、可流動的
2、知道水會隨溫度的變化呈現不同的狀態
3、了解水的重要性,懂得節約用水
4、樂意與同伴合作游戲,體驗游戲的愉悅。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準備活動】
1、每人兩個分別裝有水和牛奶的杯子、玩水玩具,每組一個大塑料盆
2、事先在冰箱里凍好冰塊
3、教師準備酒精燈、燒杯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新課師出示各種玩水玩具,如水槍、瓶子、水盆等。請每組幼兒自由玩水師:
“剛才,孩子們都玩得很高興,可是你知道嗎?(壓低聲音夸張狀)水呀,還有許多秘密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水的秘密,好不好?”
幼:“好”
評析:利用幼兒平時比較感觀熟悉又喜歡玩的東西,引起他們的興趣,利用幼兒的好奇,引發他們進一步探索的欲望,為本節課學習打下基礎。
二:認識水的特性
1、看教師請幼兒出示裝有牛奶和水的透明杯子。
師:你們面前是一杯水和一杯牛奶,請小朋友只用眼睛看,說說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只用眼睛看語氣重一些)
幼:水清清的,牛奶濃濃的;水是無色的,牛奶白色的。
小結:水是無色的評析:
本環節,教師多次強調孩子只用眼睛,孩子對物體的感知有多種經驗,尤其對平常喝的水、牛奶,他們很容易想到味道等其他的,而教師引導孩子用“看”這個感官系統,幼兒又自然運用上“顏色”這個詞匯,水的這一特性很自然就出來了。
2、嘗教師請幼兒嘗一嘗牛奶、水有何不同幼:牛奶酸酸的甜甜的,水沒有味道。
小結:水是無味的啟發幼兒:水與牛奶比,還可以與什么比嘗是無味的
例如:酒是辣的,醬油是咸的,加深水是無味的評析:讓幼兒嘗,他們親自感受,探索興趣更濃了3、觀察師在水杯、牛奶杯中分別放入一片鮮艷的花片,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自己的感覺,例:
你能看見嗎?為什么?
幼:水中的花片很清楚,而牛奶中的看不清楚。水是透明的,而牛奶不透明。
小結:水是透明的。
啟發幼兒想辦法:你還可以用什么方法證明水是透明的?
例:把小手放入干凈水中,隔著盛滿水的瓶子互相能看見等。
評析:教師對于孩子一些偏離實際的說法、想法要及時正確引導,引導并啟發他們能夠及時回到要體現的內容上來,孩子也在不停的討論、探討中形成了知識。
4、動幾人一組將杯子里的水倒入盆中,引導幼兒感知水的流動,提問:水是怎樣的?
小結:水是可以流動的。
水的流動性還從哪里看出來,啟發幼兒說出如擰開水管、小河流水等。
評析:讓孩子動起來,使枯燥、抽象的知識在操作中明朗化、清晰化。
5、師幼共同總結水的特性:無色、無味、透明、可流動。
本環節總評:
幼兒與教師一同通過看一看、嘗一嘗、動一動等多種形式,對水的特性有了一個全面了解。
三、認識水的三態變化
1、水變冰師:水對小朋友說:
教學反思
幼兒園科學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養幼兒探索的興趣,教師時刻要為幼兒的探索認知創設一個寬松、和諧、自由的環境氛圍,讓幼兒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認識物質的性質。本次教學活動通過看一看、嘗一嘗、動一動,幼兒從親身體驗中,對水的概念從形象到抽象的提升,讓幼兒在活動中自始至終都是“實驗者”,知識在孩子們的實踐中自然就形成了。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水中的秘密 篇10
教學目標:
1、讓幼兒在玩玩作作中感知水的性質。
2、發展幼兒的觀察、思維能力,激發幼兒對水的興趣。
3、聯系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啟發教學,使幼兒懂得水的用處很大,教育幼兒要節約每一滴水,愛護環境,不要污染水源。
4、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5、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教學準備:
1、噴水器一臺。
2、三大盆清水,瓶子、杯子、膠袋各幾只,積木,小船,冰塊,白糖、鹽,牛奶等。
教學過程:
1、觀察小噴泉,引起興趣。
提問:噴泉里噴出的`是什么?水是怎樣的?(讓幼兒議論一會兒)
小結:剛才小朋友都講了自己所知道的水是怎樣的,到底水是不是這樣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找水的秘密。
2、幼兒自己選擇實驗組進行實驗,教師巡回指導,引起幼兒觀察,感知水的性質。
第一組:水的顏色和味道。有白開水、牛奶,讓幼兒比比、嗅嗅、嘗嘗,水有沒有顏色、味道?加上糖、鹽,又會怎樣?
第二組:水的流動。盛水的大盆里有杯子、瓶子等,幼兒用器皿倒水,觀察水會怎樣?用有洞的膠袋裝水會怎樣?用手兜水,水又會怎樣?
第三組:水的浮力。幼兒可隨意拿積木、小船等放入水中,觀察有什么現象出現?為什么?
第四組:冰的融化。讓幼兒玩冰塊,觀察冰塊為什么越來越?冰塊熔化成什么了?
3、實驗后談話。老師:剛才小朋友都做了實驗,你們找到水的秘密了嗎?水是怎樣的?
小結:第一組:水是沒有顏色的,水是無味的。
第二組:水是會流動的,我們倒水時,水會從一個杯子流動到另一個杯子里,水滿了,也會流出來。
第三組:水有一種力,叫浮力,能使一些東西浮在水面上,船就是因為水的浮力才會浮在水面上的。
第四組:當冰遇熱的時候會變成水,水放在很冷的地方會結冰。
4、老師:今天,我們知道了水的秘密,可你們知道水有什么作用嗎?(讓幼兒討論,后提問)
小結:水的用處很大,人的生活離不開水,人們每天喝水、洗臉、洗衣服、煮飯都需要水;花、草、樹木和莊稼的生長需要水;動物也離不開水。
5、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教育幼兒要節約用水,珍惜每一滴水,愛護環境,不要污染水源。
6、結束:將玩過的水用來沖廁所和澆花。
教學反思:
活動中始終遵循“先學后教、以學定教、以教導學”的教育原則,每個環節都讓幼兒先行探索、理解,教師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再進行引導。事實證明,孩子們通過自己的主動學習,才能真正“學會”。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水中的秘密 篇11
設計思路:
水的特性是一種物理知識,幼兒掌握物理知識依靠的是作用于事物的動作。因此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在玩水的活動中充分感受水的特性。在此基礎上再讓幼兒帶著問題邊玩邊思考,提高幼兒感受的有意性。但概念的形成還需經過概括和提煉。采用實驗的方法突出水的特性,幫助幼兒概括歸納形成概念。
讓幼兒了解水的用途既是為了擴大幼兒的知識面,又是為了幫助幼兒理解節約用水的重要性。所以活動設計讓幼兒從周圍的實際生活開始,逐步過渡到通過語言交談來了解。經過這樣一個由近及遠的過程,幼兒可能獲得許多關于水的直接和問題知識,同時也可激發幼兒探求知識的主動性、積極性。
幼兒對水的認識不會停止,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豐富會不斷深入,延伸活動正是在啟蒙的基礎上進行激發幼兒的求知欲,尤其是為能力強的幼兒提供繼續探索的方向。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自己動手嘗試、實驗,從中了解水的特性,培養其對自然物的興趣。
2、了解水的用途,知道節約用水。
3、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及細致的觀察力。
活動重點:
讓幼兒通過活動感受水的特性。
活動準備:
1、每人二只透明杯,小匙一把。
2、桌上備有:奶粉、黃沙、糖、鹽、洗衣粉若干;沉浮材料若干。
3、教師備:大燒杯二只,攪拌棒,清水若干。
活動過程:
一、通過自由玩水活動感受水是透明的、會流動的特性。
“我是貓博士,今天和小朋友們一起玩游戲。我還帶來了一為小客人!(出示水)“它是誰”?
1、出示空杯子和放有奶粉的杯子。
“我分別往這兩個杯子里灌滿水,現在請大家閉上眼睛休息會兒!
2、教師往兩個杯子里放彈子。
(1)你能數出每個杯子里放了幾顆彈子?
(2)水底的東西能看見嗎?為什么?
(3)小結:水是無色透明的,放在水中的物體能看清楚;牛奶是白色的、渾濁的,所以我們看不清牛奶中的物體,就不知道它里面有幾顆彈子。
(4)倒掉牛奶數彈子。
“我們把牛奶倒掉以后就知道了。”
3、抓水比賽:讓幼兒用抓水的方式往瓶子里灌水。
(1)“臉盆里有什么?”
(2)“請大家把臉盆里的水放到你的空杯子里。但是不能用任何工具,而是用你的手來抓。試試看!”
(3)“這種方法行不行?為什么?”
(4)“如果要使瓶子里灌滿水應該怎么辦?”
二、為幼兒提供各種材料,讓幼兒自由玩水,從而感知各種物質在水中的沉浮現象。
“請你們掀開小簍,把小簍里的東西都放進臉盆里,并且玩一玩!薄澳惆l現了什么?”
三、提供多種多樣的實驗用品,幼兒通過動手嘗試、實驗,從中發現有些物質溶解于水,有些物質不能溶解于水。
“貓博士最近又做了一個小實驗,叫‘溶解的秘密’。發現了下個挺怪的現象,請小朋友也來試試,好嗎?”
1、“貓博士給你們準備了許多的實驗用品,但每組的實驗用品都是不一樣的,F在,我們就一來認識一下。”
2、幼兒用連貫的語言說出自己桌上的實驗用品。
“你的桌上有哪些實驗用品?”(我的桌上有半杯清水、一把小匙、幾塊方糖……)
3、提醒幼兒今天的實驗品不可以嘗。
“今天貓博士為你們準備的實驗品是不能嘗的。請朋友用小匙取一點實驗品放入你的半杯清水中,輕輕攪拌,看一看,你會發現什么?”
4、幼兒嘗試實驗,教師巡回指導、觀察。
5、引導幼兒仔細地觀察水的顏色及實驗物在水中的變化。
6、幫助個別能力差的幼兒組織語言說出實驗結果,使其獲得嘗試的喜悅。
7、對能力強的幼兒提出高要求,要求能把實驗開始階段和結束階段的現象進行對比。
8、實驗結果匯報。
(1)“在實驗中,你發現了什么?”(糖放在水中,不見了。黃沙放在水中,沉在水底)
(2)“哪些物品會在水中不見了?”(奶粉、鹽、糖)
(3)小結:奶粉、鹽、糖放入水中會不見了,我們把這樣的現象叫做溶解。
(4)哪些物品不會溶解于水呢?
(5)教師做黃沙在水中的實驗,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水的顏色的變化來辨別黃沙是否溶解于水。
9、發展思維。
(1)還有哪些東西溶解于水?(冰、味精……)
(2)還有哪些東西不會溶解于水?(石頭、木頭、塑料……)
四、通過觀察和討論了解水的各種用途。
1、哪些地方有水呢?(如廁所里有水,廚房里有水,茶桶里有水……)
2、水有什么用途呢?
3、和小朋友討論一下,還有什么地方也需要水,為什么?如果沒有了水會怎樣?
4、為什么要節約用水?結合幼兒的生活實際談談怎樣節約用水?
五、通過延伸活動讓幼兒繼續探索關于水的其他知識。
水的秘密可多啦!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水是透明的,會流動的。有的東西在水中能沉下去,有的東西在水中能浮上來。有的東西在水中能溶解,有的東西在水中卻不能溶解。它還有其他的本領呢!瞧,冬天它變成了什么?水壺里的水燒開時,它又會發生什么變化?我們每天都要用掉許多的水,那么地球上的水會不會被我們用光呢?我們下次再來討論,好嗎?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水中的秘密(通用11篇)】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游戲教案《水中游戲》04-29
水中游戲幼兒園教案04-29
防溺水中班教研活動方案(精選6篇)04-19
幼兒園中班評語通用15篇01-09
幼兒園中班評語(通用15篇)12-31
散文鑒賞:水中的蒼涼11-19
心中的秘密作文(通用5篇)04-13
公開課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通用11篇)04-28
奇特的花草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04-27
神奇的調料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