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塑料制品》(通用6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塑料制品》,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塑料制品》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認識各種塑料制品,了解其特性,知道塑料制品用途廣泛。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進一步培養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
3、教育幼兒不要亂丟塑料制品,防止環境污染。
【活動準備】
塑料制品及其他物品若干;操作用的三組材料(桌子、水、袋子、蠟燭、塑料管、玻璃片、塑料片、金屬調羹、塑料調羹等)。
【活動過程】
一、認識塑料制品,了解其用途。
1、師:老師在桌子上放了許多塑料做的東西,你們來看看是什么,有什么用?
2、請幼兒觀察后回答。
3、小結:這些東西都是塑料做的,我們叫它塑料制品,塑料制品有玩具、有鍛煉身體用的體育器械……塑料制品的用途可真多。
二、探索了解塑料制品的特性。
1、玩塑料制品,初步探索其特性。
提問:老師請你們玩一玩、摸一摸、看一看塑料制品,你能發現什么?
小結:塑料制品顏色鮮艷,不容易摔破。
2、操作,進一步探索其他特性。
(1)提出操作要求,要求幼兒參加每一組的活動。
提問:你又發現了塑料制品的哪些秘密?
(2)教師逐步引導幼兒發現不同的秘密。
第一組:比較玻璃片與塑料片,金屬調羹與塑料調羹,玻璃杯與塑料杯的不同。
第二組:燃燒小實驗。
第三組:用不同材料的袋子裝水。
(3)幼兒探索后回答。
三、游戲"看誰找得對"
1、提出要求:在倉庫里找到塑料制品放在桌上,看誰找得對。
2、幼兒游戲。
3、幼兒一起檢驗。
四、教育幼兒不亂丟塑料制品,愛護環境。
1、提問:
(1)塑料制品也有不好的地方,你們知道嗎?
(2)塑料制品壞了、舊了怎么辦?能不能亂扔?為什么?
2、小結。
【活動延伸】
尋找處理廢舊塑料制品的方法。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塑料制品》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塑料制品的基本特性和廣泛用途。
2、萌發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PPT、塑料玩具若干,玻璃杯、塑料杯各一個,塑料快餐盒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玩具導入課題。
1、看,這些是什么?它們漂亮嗎?(顏色鮮艷的特性)
2、這些玩具都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3、 小結引出“塑料制品”的定義:所有用塑料做成的東西都叫塑料制品。
二、知道塑料制品的廣泛用途。
1、你還知道生活中哪些也是塑料制品?
2、幼兒回答后出示PPT1,認識生活中常見、常用的塑料制品。
3、邊看圖邊小結并給這些塑料制品進行粗淺的分類。
三、了解塑料制品的基本特性。
1、實驗一:出示玻璃杯和塑料杯,引導幼兒猜測兩者的輕重。
2、幼兒通過掂一掂驗證自己的猜測結果,引出塑料制品的輕便,易攜帶的特性。
3、實驗二:如果塑料杯不小心掉在了地上,會發生什么事呢?
通過實驗進一步驗證塑料制品是不易破碎的特性。
4、實驗三:教師將塑料制品分別用水浸、用火燒得出其不怕水、怕火、怕高溫的特性。
5、對塑料制品的特性加以總結。
四、觀看PPT2,萌發初步的環保意識。
1、塑料制品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但也帶來了一些問題。
2、對幼兒進行初步的環保教育,萌發環保意識。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塑料制品》 篇3
【活動設計】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豐富多彩的塑料制品在人們的生活中隨外可見,塑料制品的廣泛應用給人類帶來的是什么?學習這一課讓幼兒明白,塑料制品它一方面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同時也造成了“白色污染”的危害。幼兒在生活中幾乎每天都能接觸到各種塑料制品的實物,因此,這一課題幼兒容易接受和掌握,同時,這一課題中的教具,具體、直觀、豐富多樣,大量生動的實物教具易于刺激幼兒感官,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和近不急待的探索渴望。
【活動目標】
1、通過對具體實物的觀察比較,讓幼兒在探索中認識各種塑料制品,知道它的特性。
2、幼兒自主的了解塑料制品在人們生活、生產中的用途。
3、幼兒通過親身體驗和觀察、觀看,建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自帶塑料制品一、兩件。
2、帶領幼兒在園中搞“塑料垃圾”清理活動。
3、在活動區投放各種各樣的塑料制品。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興趣。
首先教師提問:“小朋友們,請把你們帶來的各種東西拿出來吧,告訴大家,你帶來了什么?有什么用?是由什么制成的?”
(這時幼兒會把帶來的東西擺放在他們面前的桌子上,具體生動的教具擺放在桌子上,自然構成了一個色彩繽紛的塑料制品展示會,幼兒感受到刺激,學習興趣和探索愿望立即被激發出來了。)
幼兒自由發言:我帶的是小杯子,喝水用的;我帶的是一輛小汽車,玩游戲用的……
教師小結:小朋友帶來的這些世界杯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塑料制品。自然引出課題。
二、引導出現。
1、在活動室里尋找塑料制品。
2、尋找后啟發引導幼兒說出塑料制品的特征。
教師出示實物,引導幼兒說出形狀不同、顏色不同、薄厚不同、軟硬不同、高矮不同、長短不同。
(經過幼兒的觀察比較和教師的啟發引導,塑料制品的外部特征得到解決。然后同樣用示范引導的方法,讓幼兒說出它不怕摔、不怕水、比較方便、比較安全等內部特征。)
三、交流討論。
1、生活用塑料制品。
2、學習用塑料制品。
3、電器產品中的塑料制品。
四、活動小結。
教育幼兒不隨意亂扔塑料制品,盡量少使用塑料制品,鼓勵幼兒研究一些處理塑料制品的科學方法,讓幼兒從小樹立學科學、愛科學的信念。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塑料制品》 篇4
一、活動目標:
1、通過認識各種塑料制品,了解其特性,知道塑料制品用途廣泛。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進一步培養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
3、了解塑料制品與我們生活的關系,懂得要適當使用并愛護塑料制品。
二、活動準備:
1、塑料制品及其他物品若干;
2、人手一份布袋、塑料袋 、裝滿水的臉盆5個
3、視頻材料
4、操作材料(水、袋子、塑料管、玻璃瓶一個、塑料瓶、、塑料調羹等塑料制品)。
三、活動過程:
(一)認識塑料制品,了解其用途。
1、師:老師在桌子上放了許多的`東西,你們來看看是什么,有什么用?(積木、杯子、瓶子、調羹、碗、盒子)
2、請幼兒觀察后回答。
3、師:你知道,這些東西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嗎?
4、師:這些東西都是塑料做的,我們叫它塑料制品,
5、師:看我這里也有好多塑料制品呢,請你們來找一找,然后告訴大家你找到了什么塑料制品?它們都有什么用?幼:(我找到了蠟筆盒,我找到了雪花插子,我找到了橡皮泥盒……..)
4、師小結:你們說的可真好,這些東西是不是我們平時經常用的呢?塑料做的東西還有很多,比如玩具汽車、電腦鍵盤、塑料水桶等等,塑料制品的用途可真多。
(二)探索了解塑料制品的特性。
1、幼兒初步探索其特性。(輕巧、不易碎)
師:我來看看,筐子里的塑料制品是不是都被小朋友找完了,咦~我發現了這個,(拿出玻璃瓶)這是什么材料做的呀?(玻璃)它和塑料瓶有什么不一樣?(玻璃重一點,塑料輕一點)那如果我一不小心掉地上會怎么樣啊?(碎掉)如果是塑料制品它掉地上會不會碎呢?(不會)其實它也是會碎的,但是它不易碎。舉起摔破的籃子說:看,這是什么材料做的啊?(塑料)它是不是摔碎掉了啊?(是)師:所以小朋友在平時玩的過程中也要注意保護它知道嗎?
2、操作,進一步探索其他特性。用不同材料的袋子裝水,(布袋和塑料袋)
(1)教師拿出袋子問:“這是什么袋子啊?(布袋)拿出塑料:“這個呢?(塑料袋)現在請大家輕輕的拿出袋子,用袋子裝水,看看會發生什么?(幼兒四位小朋友一組,互換袋子玩。)
(2)幼兒游戲,教師指導,觀察完集合
師:你發現什么?(布袋會漏水,塑料袋不會漏水)
師:我們的叔叔阿姨很聰明,利用塑料不滲水這個本領,制作出了許多防水的塑料制品。你們知道嗎有哪些東西可以防水?(雨鞋,雨衣,浴帽……)塑料制品本領真大。
3、教師總結:塑料制品很輕巧,使用方便,不容易摔壞,而且它不滲水。
(三)、了解塑料制品與我們生活的關系,懂得要適合使用并愛護塑料制品。
師:那塑料制品舊了、壞了,該怎么辦呢?能不能隨便亂扔呢?
1、播放視頻,幼兒觀看。
2、教育幼兒學用環保袋。
師:雖然我們的塑料制品讓我們用起來感覺方便、輕巧,但也會污染我們的環境,危害我們的身體健康,所以我們要適當的使用這些塑料制品,不要亂扔。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塑料制品》 篇5
活動目標:
1、能發現玻璃制品、塑料制品的特征和用途,并能進行區分。
2、能在生活中尋找出玻璃制品和塑料制品。
活動重點:能在生活中尋找出玻璃制品和塑料制品。
活動難點:能發現玻璃制品、塑料制品的特征和用途。
活動準備:
圖片、塑料制品、玻璃制品實物如杯子、碗、塑料瓶子、塑料玩具等等。
活動過程:
一、找出玻璃制品。
請幼兒到擺放各種制品的桌子旁,教師提醒幼兒運用多種感官去感知、發現,挑選出玻璃制品。
教師:哪些物品是玻璃制成的?你怎么知道它是用玻璃制成的?
指導幼兒交流自己的發現,說出自己觀察、探索的方法,如看一看:玻璃是透明的;摸一摸:玻璃是光滑的、涼的;掂一掂:玻璃沉;敲一敲:聲音脆。
二、辨認塑料制品。
小朋友在桌子上找一找,哪些東西是塑料制成的?你怎么知道它是塑料制成的?提醒幼兒運用各種感官感知、辨別塑料制品。
三、討論塑料制品和玻璃制品的優點和缺點。
小朋友們分別把玻璃制品和塑料制品分別挑了出來,誰能說說它們各有什么優點和缺點?
幼兒討論、交流。
教師小結:如玻璃制品掉在地上易碎,塑料制品不易碎,但遇熱會變形,而且要防止白色污染。
四、請幼兒說一說生活中還見過哪些東西是玻璃制成的,哪些是塑料制成的。
請幼兒說說生活中見過的玻璃制品和塑料制品。
出示圖片讓幼兒了解生活中的玻璃制品和塑料制品。
五、引導幼兒在室內尋找玻璃制品和塑料制品。
六、活動延伸。
繼續尋找生活中的玻璃制品和塑料制品。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塑料制品》 篇6
設計意圖
《塑料圈》這個活動是一個老教材。孩子們都非常熟悉。體育游戲是孩子最主要的活動,也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愛游戲是孩子的天性。而且孩子喜歡一些自由的,較開放的教師介入很少的游戲。為此設計了《塑料圈》活動。我想通過這個活動進行一下嘗試,充分給予孩子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時間,使孩子真正成為活動的主體。
教學目標:
1.練習快跑。
2.學習塑料圈的方法。
3.發展腿部肌肉。
4.激發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和體驗游戲的快樂。
教學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課前看過大班幼兒玩圈的場景。
物質準備:事先布置好場地,塑料圈每人1個。
重難點:
讓幼兒學習雙手手心朝上握圈,翻圈從頭頂套下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熱身運動:教師帶領幼兒做以下幾種隊列練習。
(1)分隊走(2)合隊走(3)“Z”字形走。
(4)小跑步成3路縱隊。
二、基本部分
1.回憶大班幼兒的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出示一個塑料圈提問:孩子們,這是什么玩具?你們玩過呼啦圈嗎?今天我們就先來學習哥哥姐姐玩塑料圈。
2.塑料圈練習
(1)幼兒自由探索塑料圈的方法
師:孩子們,今天我想請你們每人拿一個圈套一套,然后告訴我什么樣的塑料圈方法是最快又省力的。(幼兒自由練習塑料圈)
(2)組織幼兒討論:什么樣的塑料圈方法是最快又省力的?
幼兒自由發言,并請幼兒示范自己的塑料圈方法。
(3)教師總結并示范正確塑料圈的方法:人站在圈外,然后蹲下身,雙手手心朝上握住呼啦圈,將圈翻過來迅速地從頭頂套下去。
(4)幼兒再次按正確的方法練習塑料圈。
3.游戲:小烏龜塑料圈
(1)教師示范講解游戲的玩法:將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三組站在起跑線后,當教師發出“開始”的口令時:每隊第一位幼兒學小烏龜快速地爬到第一個呼啦圈處,蹲下身,然后雙手手心朝上握住圈,接著翻圈迅速地從頭頂套下去,再跑到第二個圈以同樣的方法將圈從頭頂上套下,然后迅速地跑回來拍下一個幼兒的手,然后站到隊伍,被拍到手的幼兒以同樣的方法游戲。游戲依次進行,最后看哪一組最快就為勝。
(2)教師請兩個能干的幼兒示范玩一次后幼兒開始游戲。
游戲規則:
(A)幼兒必須是雙手手心朝上握住呼啦圈,翻圈從頭頂上套下。
(B)幼兒必須被拍到手后才能跑出。
三、結束部分
1.放松活動:高人走與矮人走。
師:孩子們,好累呀,現在我們來學“高人走與矮人走”放松一下吧。
2.師:孩子們,現在我們把呼啦圈當汽車方向盤,跟隨我開著車子回教室去吧。
(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幼兒扮司機開車回到教室)
延伸活動
鼓勵幼兒嘗試更多的塑料圈游戲。
活動反思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很難把要點講清楚,但因為聽不清應該怎么做,孩子學得很累;同時孩子沒有經歷探索的過程,也就體驗不到通過自己的探索獲得成功的喜悅。能不能讓孩子從動作開始,通過自己的探索,最終獲得成功的體驗?在活動中不僅讓孩子學會游戲,更重要的是讓孩子獲得一種遇到困難可以自己試一試,如果不行可以換一種方法再試,最終總能成功的經驗。
愛游戲是孩子的天性,選擇孩子喜歡的內容,讓孩子通過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活動,是一個活動成功的基礎。 給孩子展示的機會和舞臺,讓每個孩子都能自信地在集體面前表演,讓每個孩子都能體驗到成功,是這個活動的一個重要目標。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一開始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情況慢慢減少,取而代之是同伴之間的互相協調和合作。孩子出現了問題,不是教師指出的,是同伴指出的;不是惡意指出的,而是善意指出的,這對于孩子來說感受是完全不同的。這是一種同伴之間的資源利用,一種同伴間的互動。通過互相的提醒,孩子們不斷地調整自己的行為,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很多很多。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塑料制品》(通用6篇)】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評語通用15篇01-09
幼兒園中班評語(通用15篇)12-31
中班幼兒園評語08-17
幼兒園中班教案05-28
幼兒園教研中班組工作計劃(通用5篇)04-21
幼兒園中班幼小銜接工作計劃(通用5篇)04-14
幼兒園中班體育活動活動方案(通用5篇)04-21
幼兒園中班防溺水演練活動方案(通用5篇)05-08
幼兒園中班愛護眼睛活動教案(通用6篇)05-29
幼兒園中班評語【熱門】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