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不給陌生人開門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通用13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不給陌生人開門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不給陌生人開門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1
活動設計背景
近日我縣連續出現幾起入室盜竊案,盜竊現場出現的有菜刀等兇器,市民判斷盜賊都是從正門進入的,為了孩子們的安全,我們特別設計了這次安全教育活動。
小知識:陌生人指不認識、不了解的人,個人主觀性較強。
活動目標
1、通過圖片、故事讓幼兒知道不能隨意地給陌生人開門。
2、通過談話及情境表演,知道隨意給陌生人開門存在一定的危險性。
3、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不給陌生人開門。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不能隨意地給陌生人開門。
難點:陌生人敲門時的正確做法。
活動準備
圖片、故事《小兔子乖乖》
活動過程:
1、聽故事《小兔子乖乖》,引起幼兒興趣。
問:為什么小兔子們沒有被大灰狼吃掉?
引出”沒有給陌生人開門”。
2.、討論:小朋友們如果是小兔子會不會給大灰狼開門呢?小兔子們是怎樣知道回來的是不是自己的媽媽呢?
3、出示圖片,讓幼兒選擇陌生人敲門時的正確舉動。
老師與幼兒一起討論圖片中幼兒的.做法對不對?
通過圖片讓幼兒進一步了解給陌生人開門時存在的安全隱患,懂得一些保護自己的安全措施。
陌生人強行闖入時,可到窗口、陽臺等處高聲喊叫鄰居或撥打報警電話或者是父母的電話。
4、情景表演:如果你是圖片中的孩子,有陌生人敲門,你該怎么辦呢?進一步提升孩子的警覺性,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
5、安全兒歌:
一人在家蹲,門是保護神;
如果有人敲,先從貓眼瞧;
假如生人來,別把門兒開;
大聲打電話,歹徒最害怕;
壞蛋能嚇走,安全得保障;
父母回到家,一定把你夸。
教學反思
幼兒很喜歡這節課,他們對故事的內容很熟悉,也很想老師再給他們講講,教室里靜悄悄的,因此這節課的導入部分是成功的。
在課上孩子們對有陌生人敲門時我們開不開門這個問題討論的很激烈,發言很積極。通過觀察圖片幼兒認識到了給陌生人開門是件可怕的事情。
在情景表演這一環,第一個孩子聽見有人敲門直接就把門打開了,雖然我讓大家告訴了她該怎么,但是我覺得還是應該讓壞人把她拉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讓她留下深刻的影響。不過后面就沒有人出錯了,課后我看見孩子們躲在柱子旁繼續在玩情景表演。
不給陌生人開門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2
一、活動目標:
1、鍛煉孩子的膽量,加強他們的警惕意識。
2、通過操作可見的形式加強幼兒的自身保護意識。
二、活動課時:
xx
三、活動重難點:
重點:
1、重點壞人欺騙兒童慣用的一些手段。
2、知道一些提防壞人、不上當受騙的方法。
難點:憎惡惡人,有警惕性和自我保護意識。
四、活動準備:
課件《陌生人來敲門》
五、活動過程:
1、引出主題:
小朋友你們聽過《狼和七只小羊》的故事嗎?發生什么事情?
你們有沒有 一個人在家里過?
你們如果一個人在家你會開門嗎?
2、看課件進行討論活動。教師提問,讓幼兒討論后回答。
今天我們的亮亮就遇到了難題了有個不認識的`叔叔來敲門他不知道該不該開門。
讓我們來幫助他好嗎?
提問讓幼兒討論后回答。
(1)、來的可能是什么人?
(2)亮亮 能開門嗎?為什么?
3、操作課件游戲幫助亮亮想想改怎么做?
這幾把要是代表亮亮不同的做法,讓我們來選擇鑰匙吧。
4、總結:當爸爸、媽媽不在家里時,遇到陌生人敲門。不要輕易開門,要先弄清楚來人是誰?
告訴來人等家長回來后在來,或讓來人在外邊等一下,也可讓人盜父母的單位去找等等。
5、學習兒歌,及自己獨自在家時應該怎樣做的總結。
6、再次演示課件中正確的做法達到教育效果。
活動延伸:
請一個幼兒扮亮亮,另一個幼兒表演陌生人進行表演。
活動反思:
本堂課通過讓孩子們演,讓孩子們看,讓孩子們想,讓孩子們說,在生生互動中孩子們基本知道當
知道當家里大人不在,有陌生人來時不能輕易給開門。如果萬一有陌生人闖進來要另計應變,與壞人斗智斗勇。
不給陌生人開門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3
活動目標:
1.了解核桃的種類及特征。
2.嘗試用不同的工具打開核桃。
3.體驗參與活動的樂趣,注意安全。
4.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5.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各種種類的核桃若干、各種工具若干、餐盤4個、筐子4個、大筐16個、小背包16個
活動過程:
1.認識核桃,了解核桃的種類及特征
——給每位幼兒提供4種核桃:“你們認識它們嗎?它們叫什么?”
——出示大組記錄表,幼兒說教師記錄
——說一說你看到的寶貝是什么樣子的?
——你們有沒有吃過這幾種核桃仁呢?你們想不想嘗一嘗?
——引導幼兒用手打開紙皮核桃
2.幼兒嘗試利用工具打開核桃
——沒有打開的核桃怎么辦呢?
——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四種工具,請你去試一試,看幾種工具能把核桃打開。
——出示記錄表,請幼兒把實驗的結果記錄在表上。
——教師提醒幼兒使用工具時注意安全,把打開的核桃仁放在中間的`餐盤里,核桃殼放在中間的塑料筐中。
——記錄好的幼兒可以嘗一嘗核桃。
3.幼兒講述實驗結果,教師進行大組記錄
——請幼兒講述自己的實驗結果,教師統計并做大組記錄。
延伸活動:
——剛剛我們嘗了嘗我們打開的核桃,你們知道多吃核桃仁有些什么作用嗎?
——那你們知道核桃殼有些什么作用嗎?請你們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找找答案,明天來和班上的小朋友一起分享好嗎?
不給陌生人開門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4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黑色食品及其營養價值。
2、愿意吃各種黑色食品。
3、體驗與同伴一同表演的快樂。
活動準備
黑色食品實物,事先排練情景表演,黑布、黑紙、各種裝飾材料、剪刀、膠棒,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教師和幼兒玩游戲“芝麻開門”,認識各種黑色食品。
(1) 教師和幼兒玩游戲。
(2)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幼兒用書《芝麻開門》的其他黑色食品。
(3) 教師組織幼兒討論:進一步了解哪些是黑色食品。
2、教師和幼兒觀看情景表演,了解幾種黑色食品不同的營養。
(1) 教師啟發幼兒自由討論黑色食品的營養。
(2) 教師和幼兒觀看情景表演,裝扮成不同黑食品的幼兒逐一從小廳走出來,介紹自己。
(1) 教師和幼兒結合情景表演的內容,討論黑色食品的營養。
(2) 教師小結:黑色食品有很多,每一中的.營養都很豐富,我們應該多和他們“交朋友”,這樣我們的身體會更棒。
3、教師組織幼兒用各種材料將自己打扮成黑色的食品,玩“芝麻開門”的游戲。
(1) 激發幼兒自己玩“芝麻開門”游戲的興趣。
(2)教師和幼兒一同選擇材料裝飾自己,把自己打扮成不同的黑色食品。
(3) 教師和幼兒分組玩游戲“芝麻開門”。
教學反思:
課前,我沒上網查一查有關黑色食物的鑒定,因此,當小孩問我可樂是否時,我唯有告知他們不是,但是不可以講出理由,小孩接受的非常強迫。因此,下一次我應當先自個兒清楚,完成充分的預備,方可給小孩解說。
不給陌生人開門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5
活動目標:
1、知道獨自在家時不能給陌生人開門。
2、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
3、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重點:
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不能隨意的給陌生人開門。
活動難點:
陌生人敲門時的正確做法。
活動過程:
一、歌曲導入:
師:小朋友,你們會唱《小兔子乖乖》歌嗎?那么我們跟著音樂一起唱一唱這首歌好嗎?
師;小朋友唱的真好。剛才通過唱歌曲,你知道了兔媽媽回來了該怎么辦,大灰狼來了又該怎么辦了,你們不僅大灰狼來了不開門,其他不認識的人來了也不能開門。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不給陌生人開門》
二、觀看動畫片《陌生人來敲門》
1、你都看到了什么?
2、來敲門的是誰呢?
3、小白兔做的'對嗎?
4、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
師:對,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如果大人不在家,要自己注意安全,要學會自我保護,不能隨便的把門打開。
三、游戲《判斷對錯》
1、小朋友一個人在家,如果陌生人敲門能不能開?
2、不認識的阿姨給你巧克力你吃嗎?
3、陌生的叔叔帶你去公園你去嗎?
四、課間兒歌
一人在家蹲,門市保護神。如果有人敲,先從貓眼瞧。
假如生人來,別把門兒開。大聲打電話,歹徒最害怕。
壞蛋能嚇走,安全得保障。父母回到家,一定把你夸。
五、情景表演鞏固
老師離開教室,家長扮演陌生人進教室問小朋友你們老師呢(老師出去了)老師不在我帶你們出去玩吧。我還給你們帶糖果吃呢。這時老師進來了,陌生人離開。
師:小朋友做得很對沒有跟陌生人走,自己學會了保護自己,讓家長放心,老師放心。我們一起拍著小手唱著歌走出教室。
不給陌生人開門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6
活動目標:
1、認識幾種常見的黑色食品,初步了解黑色食品的營養價值。
2、通過游戲的方式,講述各種黑色食品的名字,愿意吃各種黑色食品。
3、體驗與同伴一起表演的快樂。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5、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活動準備:
1、師生提供收集的各種黑色食品,并場景布置《黑色食品大集合》展臺。
2、按小組準備對門開的.屏風五副。
3、黑布、黑紙、各種裝飾材料、剪刀、膠棒等。
活動過程:
1、游戲活動《芝麻開門》,認識各種黑色食品。
2、探索發現食品的共同點,進一步了解黑色食品。
教師:仔細看看這些實物有哪些相同的特征?
教師:這些食品都是黑色的,所以我們就叫它黑色食品,你還認識哪些黑色食品。
3、觀看表演,探討黑色食品的營養價值。
教師拿著袋裝的黑色食品進行表演,讓幼兒感知了解幾種黑色食品的營養價值。
教師講述表演,幼兒觀看,感知黑色食品豐富的營養價值。
教師:你吃過這些東西嗎?你知道黑色食品對我們的身體有哪些好處嗎?你還知道哪些黑色食品?
教師小結:不同的黑色食品的營養價值也不一樣。
4、教師組織幼兒用各種材料將自己打扮成黑色食品,玩“芝麻開門”的游戲。
5、激發幼兒自己玩“芝麻開門”游戲的興趣。啟發幼兒用黑色食品打扮自己,并講述自己的營養價值。
教師和幼兒分小組玩游戲“芝麻開門”。
因為沒有讓孩子們事先帶黑色食品,所以,我簡單的準備了芝麻和黑豆讓孩子們觀察,孩子們得出結論是黑色的。
孩子對綠色食品是最熟悉的,但對黑色食品見得比較少,所以,能說出來的很少。有的甚至說巧克力也是黑色食品。
活動反思:
課前,我沒有上網查查關于黑色食品的鑒定,所以,當孩子問我可樂是不是的時候,我只能告訴他們不是,卻不能說出原因,孩子接受的很勉強。所以,下次我應該先自己了解,做好充足的準備,才能給孩子講解。
不給陌生人開門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7
教材分析:
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是教育幼我不跟陌生人走,學會保護自己。
活動目標:
1、通過情境活動,讓幼兒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
2、教育幼兒學會保護自己。
3、初步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1、請二個幼兒不熟悉的老師分別扮演“陌生人”“警察”
2、玩具手機一個
活動過程:
1、活動開始,教師在室外幼兒看不見處觀察,“陌生人”走進教室,“小朋友,你們老師在嗎?”然后分別走到幾個幼兒面前說:“我帶你去找媽媽好嗎?”(教師注意觀察幼兒的各種反應,當“陌生人”準備帶幼兒走時,走進教室。)
教師:“xxx,你認識這個阿姨嗎?”
(“陌生人”見教師來了,想逃)
教師:“,小朋友,你們認識她吧?請問你是誰?”
陌生人:“我……我……”
教師用“手機”撥打“110”:“警察同志,我們這里來了個陌生人,要帶走孩子,請你們趕快來”。
警察出現,帶走了“陌生人”,“請你到警察局走一趟”。
2、教師問:
①“什么是陌生人呢?”(“陌生人”就是不認識的人)
②“能不能跟陌生人走?為什么?”
③“陌生人”要帶你們走,你們應該怎么辦?
3、“警察”來了,“小朋友,剛才那個陌生人是專門拐賣孩子的壞蛋,你們可記住了,以后千萬不要跟陌生人走!”
4、教師小結:“xx,剛才太危險了,差點兒就讓陌生人給帶走了,來,我們一起謝謝警察叔叔,記住,以后千萬不要跟陌生人走。”
不給陌生人開門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8
一、計劃寶寶的安全
牽掛著家長和老師的心,因此,要及早對寶寶進行應付突發事件的訓練,只要寶寶能記住人名、地址、電話就可以訓練,以防患與未然。
二、活動目標:
對寶寶進行安全防衛知識訓練,提高寶寶的自我保護能力。
三、活動準備:
1.活動前請家長教寶寶記住自己的姓名、父母的姓名、單位、家庭住址、家中的電話號碼。
2.寶寶喜愛的玩具、糖果、點心等。
3.指導教師2名。(一名主教師,一名助教師)
四、活動過程:
(一)主教師向寶寶詢問個人資料。
寶貝,昨天老師讓你們回家問了爸爸、媽媽的電話、單位等情況,現在,老師要考考小寶貝了,看哪個寶寶最聰明。(逐一向寶寶詢問個人資料。包括寶寶的姓名、父母的姓名、單位、家庭住址、家中的電話號碼。)
(二)寶寶回答后,教師總結:寶貝外出時要認識回家的`路,無論什么情況不要接受陌生的禮物,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三)助教師扮演陌生人,試試寶寶的反應。
助教師扮演陌生人,走到一小寶寶跟前,用寶寶喜愛的玩具、糖果、點心等哄寶寶說:"寶貝,我給你帶來了很多好吃、好玩的東西,喜歡嗎?我們一起到外面去玩,好嗎?"
(四)教師小結:寶貝,不管陌生人給你什么好吃、好玩的東西,你千萬不能接受,更不能跟他走,如果陌生人硬要把你抱走,一定要大哭大叫。
(五)活動結束:
總結寶寶游戲情況。
(六)活動延伸:
叮囑家長:以后帶寶寶外出回家時,啟發寶寶領著家長回家。
五、總結
通過本次活動,寶寶已經有了一定的防范意識,老師和家長還要結合日常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情及時進行教育,讓寶寶時刻具有防備心理。
不給陌生人開門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9
活動目標 :
1、樹立幼兒初步的防范意識。
2、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3、引導幼兒了解一些自我保護的常識,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跟陌生人走。
活動準備:
1、排練情景表演:小紅沒上當。
2、錄制有關輕信陌生人上當受騙的內容。如:自己在家時隨便給陌生人開門,隨便吃陌生人給的食物,在公共場所迷路了隨便跟陌生人走等造成不良后果,選擇適合幼兒看的有關打擊拐賣兒童的記錄片。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觀看情景表演"小紅沒上當",教師在主要部分給以提示。
二、討論,提升經驗
1、引導幼兒討論:小紅如果輕信了陌生人的話,會出現什么后果?并說一說如果自己遇到了這樣情況時應采取怎樣的做法。
2、觀看并講述錄象內容,引導幼兒明白遇事要動動腦筋,不要輕易上當受騙。
3、幼兒展開討論,說出自己的看法,并進行簡單記錄,教師將幼兒的記錄進行整理、張貼、以提高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4、開展"有獎竟猜"游戲,可將幼兒分為男女兩方,提出問題,幼兒迅速且較完整的說出想法,答對的一方可獎一朵小紅花。
(1)在商店里,不小心和家人走失時,你該怎么辦?
(2)在家門口玩,有不認識的人要帶你去玩或去買東西吃,你該怎么辦?如果有人強迫你走,你該怎么辦?
(3)你一個人在家時,若有人敲門或門鈴響了,你該怎么辦?
(4)在幼兒園里玩,有不認識的人來接你,你跟他走嗎?你該怎么辦?
三、活動結束請幼兒說說活動中的感受。
不給陌生人開門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10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2、教育幼兒不隨便接受陌生人的東西、不給陌生人開門、不跟陌生人走。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5、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圖片1幅。
2、兒歌《陌生人》。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并講述圖片內容。
提問:圖片上有誰?
他們在干什么?
姐姐為什么擺手? 教師進行小結:姐姐不要陌生人的東西,她怕陌生人會傷害她。
2、學習兒歌《陌生人》
(1)、告訴幼兒老師有一首關于《陌生人》的兒歌,請大家一起欣賞。
(2)、請幼兒跟老師學習這首兒歌,并能把這首兒歌說給小弟弟、小妹妹聽。
3、引導幼兒討論:陌生人為什么會送禮物個小朋友?我們為什么不要陌生人的東西? 引導幼兒展開討論,讓幼兒知道陌生人給小朋友禮物是有目的的,有的.想騙小朋友離開媽媽、爸爸;有的想騙小朋友到他家里去偷他家的東西。教育幼兒不要被陌生人送的禮物迷惑,而上當受騙。
兒歌: 陌生人
陌生人給吃的,我不要
陌生人領我走,我不去,
陌生人送禮物,我不要,
陌生人來敲們,我不開。
4、總結:當小朋友在家的時候要謹防陌生人敲門,切忌給陌生人開門,在外面玩時也千萬不要隨便接受陌生人的東西,這是小朋友的安全也是為了家庭的安全!
不給陌生人開門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11
一、教學目的:
1、讓幼兒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能跟陌生人走,
2、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二、教學準備:
1、選出兩至三位家長當陌生人。(陌生人要準備若干幼兒喜歡的玩具或食品等,教師要讓“陌生人”清楚整個活動的開展過程及活動目標)
2、配班觀察幼兒與“陌生人”之間的交流。
三、教學過程:
1、教師帶領幼兒在固定的戶外活動場地自由活動,
2、“陌生人”悄然靠近孩子,和他們聊天,用玩具、零食“引誘”幼兒跟他們走。
3、幼兒被帶離班集體,甚至走出幼兒園們口時,配班教師裝著很驚訝的.樣子問孩子們,“你們要去哪里?”“你們跟誰走?”“你們離開有沒有和老師說再見?”“想一想,你和一個陌生人走安全嗎?”……
4、與此同時,班上的老師組織班上的幼兒回到教室,請他們看一看,我們班上少了誰?你們在玩的時候有沒有發現什么事情?你覺得他們會到哪里去了?小朋友突然不見了該怎么辦?
5、配班領著給“騙”走的孩子回來,請他們自己說說,“剛才我去了那里?”“我怎么會給陌生人‘騙’去的”?
6、我們該怎么對陌生人說?(“我不認識你,我不要你的牛奶”“我不認識你,我不和你走”“你要帶我去玩是嗎?我要問問我的老師才行”。)
7、最后讓幼兒知道今天只是一個游戲,以后真的碰上這種事情不管他給你什么,一定不要和陌生人走了。
不給陌生人開門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12
活動目標;
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跟陌生人走。
嘗試用較完整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意愿,并樂意大膽地進行交流。
遵守社會行為規則,不做“禁止”的事。
活動準備
1、請一位老師客串并設置表演情境。
2、幼兒喜歡的零食
活動過程
一個陌生的`阿姨敲門進入教室,對某幼兒說:“我是你媽媽的好朋友,她今天沒有空來接你。讓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教師在旁邊提醒:
(1)你認識她嗎?
(2)如果你不認識她、能不能輕信她的話?
(3)那你應該怎么對這位阿姨說?
教師小結:對待陌生人要有禮貌,但不能輕易相信他們的話,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選擇游戲
1、陌生人就是壞人嗎?
A、陌生人就是壞人。
B、陌生人不一定是壞人。
2、能不能跟陌生人走?
A、能去公園和游樂場。
B、不能去任何地方。
3、有個認識的阿姨想帶你出去玩。
A、可以和她去。
B、不能和她去。
4、有個不認識的叔叔給你東西吃:
A、喜歡的都吃
B、什么都不能吃
5、陌生人問你的名字、家里有誰、能不能告訴他?
A、都給他說
B、什么都不能告訴他。
五、結束活動
提醒幼兒外出時不要離開集體和成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輕信。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從幾個日常常見的實例出發出發,圖文結合讓幼兒感覺到事情就在你身邊,通過討論的形式讓幼兒學到一些安全常識,教學效果很好。
不給陌生人開門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 13
活動目標:
1、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能跟陌生人走。
2、通過觀看錄象《不跟陌生人走》以及討論的形式,知道對不認識的人不要相信。
3、培養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活動準備:
錄象片《不跟陌生人走》錄象地址:
活動過程:
1、幼兒觀看錄象《不跟陌生人走》
教師:我們小朋友在幼兒園認識老師和許多小朋友,在家里,認識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等,我們的城市里還有很多很多的人,里面有好人也有壞人,小朋友,你們認識他們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段錄象《不跟陌生人走》
2、幼兒觀看錄象后,教師引導幼兒討論:
小雨認識那位阿姨嗎?她為什么要跟陌生人走呢?
對陌生人講的話,小朋友能不能相信呢?為什么?
小強認識那位阿姨嗎?他看見小雨跟陌生人走,是怎么做的.?
想一想,哪個做得對?對不認識的人,我們應該怎么做?
3、教師進行簡單的小結:
我們小朋友不認識的陌生人有的是好人,有的是壞人,可是我們看不出來。有的陌生人拿出你喜歡吃的東西、拿出你喜歡的玩具來騙你,還有人會說出有趣的事情、好聽的話或關于你爸爸媽媽的話來欺騙你,想讓我們小朋友相信他、聽他的話或跟他走,我們小朋友一定不要相信他,這樣就不會上壞人的當了。
【不給陌生人開門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不給陌生人開門教案03-30
幼兒園不給陌生人開門教案6篇05-30
幼兒園不給陌生人開門教案4篇03-30
幼兒園不給陌生人開門教案(4篇)03-30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小心陌生人11-22
幼兒園安全教案:《不跟陌生人走》08-25
幼兒園《不跟陌生人走》安全教案02-20
安全幼兒園大班教案12-10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