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遲到的嘟嘟》幼兒園大班社會領域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總是遲到的嘟嘟》幼兒園大班社會領域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活動目標:
1、領悟經常遲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體驗歸咎于別人與改正自我兩種態度及行為的不同結果。
2、能結合生活經驗積極參與討論,懂得要想不遲到,只有改變自己。
活動準備:
男孩玩偶一個、圖片、準時卡
活動過程:
一、你會遲到嗎?
1、"你知道什么是遲到嗎?"
2、"你們上幼兒園會遲到嗎?為什么會遲到呢?"
小結:有的小朋友有時會遲到,有的小朋友經常會遲到,有的是因為感冒了去看醫生所以遲到了,有的是因為吃早點慢遲到了,還有的是因為各種各樣其它的原因遲到了。有一個小朋友啊,他也經常會遲到,我們聽聽他的理由。
二、不是我的錯。
1、教師一邊演示玩偶,一邊講述:他的名字叫嘟嘟,他上學經常會遲到。老師問他,他就說:不是我的'錯。是不是嘟嘟的錯呢?我們來聽一聽。
2、教師講述故事從開頭至"嘟嘟漲紅了臉,不知該怎么說"。
(1)故事剛開頭,老師為什么問"嘟嘟,你怎么又遲到了"?(因為嘟嘟經常遲到)
(2)嘟嘟是怎么回答老師的?(不是我的錯,是媽媽騎車太慢)
(3)第二天,第三天,嘟嘟仍然遲到,他又是怎么說的?他說是誰的錯?(他都說不是自己的錯,要么是媽媽不好,要么是爸爸的錯,要么是鬧鐘的錯)
(4)聽了嘟嘟的話,同學們為啥都笑起來?嘟嘟為啥漲紅了臉?(嘟嘟講的不對,同學們才笑。嘟嘟難為情了,所以漲紅了臉)
三、究竟是誰的錯?
1、討論:嘟嘟經常遲到,究竟是誰的錯呢?
小結:上學經常遲到,是因為嘟嘟起得晚、動作慢,不是爸爸媽媽不好、鬧鐘不好。
2、你想對嘟嘟說些什么?
老師對嘟嘟說了什么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老師彎下腰來,對嘟嘟說:"自己早點起來,動作快一點,這樣就不會遲到了。"
3、嘟嘟聽了老師的話他會怎么做呢?(早早就起來,很快就準備好)
他這樣做了以后,還會再遲到嗎?
四、怎樣才能不遲到。
1、嘟嘟遲到的時候是低下頭走進教室的,嘟嘟不遲到的時候,會是怎樣的呢?(高高興興坐在位置上,抬起頭,挺這胸,看這老師)
2、我們怎樣才能不遲到,高高興興地開始意義天的學習呢?(請幼兒與小伙伴一起討論一下)
(1)教師出示準時卡"這是什么?""表示了什么意思?"
(2)怎樣才能得到這張準時卡呢?(將準時卡獎勵給說的好的幼兒)
請幼兒說說具體的做法(起得早、動作快……)以及正確的態度(不要都說成別人的錯,應該從自身找原因)。
4、引導幼兒一起學說嘟嘟的那句話:不遲到,真好。
【《總是遲到的嘟嘟》幼兒園大班社會領域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社會領域說課稿5篇11-04
幼兒園社會領域立夏節氣教案04-15
幼兒園大班健康領域交通安全教案04-19
幼兒園中班社會領域教案《海洋公園》04-16
幼兒園社會領域防溺水教案(精選5篇)04-15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6篇04-18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四篇04-18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10篇04-18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三篇04-16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3篇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