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茶》中班教案

時間:2023-06-16 10:51:10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茶》中班教案(通用11篇)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茶》中班教案(通用11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茶》中班教案(通用11篇)

  幼兒園中班教案《茶》 篇1

  目標預設:

  1、運用各種感官初步感知茶葉的特征,樂于運用語言進行表述。

  2、能仔細觀察、記錄茶葉在泡水前后的變化。

  3、初步嘗試泡茶、知道泡茶要注意用水量和安全。

  4、鼓勵幼兒大膽表述對干茶葉的理解。

  5、知道喝茶的好處,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

  活動重點:

  1、能大膽地用語言、身體動作表述自己的想法。

  2、自己嘗試泡茶。

  活動準備:

  4個茶葉罐裝好適量的茶葉、小勺4個、透明杯子每人1個、保溫杯16個、集體記錄單1張、錄像《認識茶葉》、音樂、抹布等。

  活動過程:

  1、出示裝好茶葉的茶葉罐,激發幼兒探究興趣。

  請幼兒從聽、聞、摸等多種感官來猜想罐子里裝的是什么。

  (以游戲猜猜的情景引出茶葉,激發幼兒主動探究的意識。)

  2、引導幼兒觀察干茶葉的特征

  引導幼兒從茶葉的顏色、形狀、硬度、味道等方面進行觀察。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進行形象記錄。

  原有記錄總結過程:(觀察、記錄)

  從視覺、觸覺、味覺等來感知干茶葉的特征,鼓勵幼兒大膽表述對干茶葉的理解,并對干茶葉特征進行總節并記錄。

  3、引導幼兒觀察泡水后茶葉的變化幼兒自己泡茶,知道泡茶用開水、杯子、并注意安全等。

  觀察茶葉在杯中的變化,互相交流。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進行形象記錄。

  看了那么多的茶葉,老師想到了一個故事,故事的題目是《茶葉的聚會》。故事后提問:

  1、故事中哪些東西是跟茶葉有關的?

  2、我們生活中哪些東西跟茶葉有關?

  猜想與驗證過程。(猜想、實驗、記錄)

  1、集體進行猜想。提醒并鼓勵幼兒大膽進行嘗試,尊重事實。

  2、幼兒猜想、驗證后,師進行集體記錄,此時注意觀察幼兒猜想與驗證是否一致,會用自己的身體和語言展現自己實驗前后茶葉的變化。

  3、自己嘗試泡茶、知道泡茶的水量。

  4、帶著問題觀看錄像,逐步感知茶葉的`生產過程。茶葉是生長在什么地方的?是所有的茶葉都能摘嗎?茶葉是怎么變干的?等一系列這都是孩子的問題,在此環節中幼兒觀看了茶的現場錄像,也感受到茶農的艱辛。

  5、聽音樂做律動,讓幼兒在愉快的律動中結束活動。

  幼兒園中班教案《茶》 篇2

  一、活動的選材

  茶壺是孩子們身邊隨時可見生活用品,應該說孩子們是相當熟悉的。同時這首歌曲歡快活潑,歌詞風趣,以擬人的方式給予了小茶壺生命,很適合孩子來表演,個人認為十分適合中班幼兒來學習。

  二、活動的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我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我制定的具體目標是:

  1.熟悉歌曲和歌詞,學習用肢體動作模仿小茶壺,感受歌曲的風趣,活潑。

  2.通過小茶壺和茶杯的角色扮演,體驗同伴合作游戲帶來的快樂。

  三、活動重點

  是理解和熟悉歌曲的旋律和內容,并嘗試用身體動作表現。

  四、活動的準備

  為使活動順利開展,更具趣味性,游戲性,為此,我作了如下活動準備:

  幼兒對茶壺已有初步的認識;教師韻律表演;活動前幼兒嘗試過各種茶杯的動作模仿;茶壺PPT

  五、活動的過程

  1.興趣是活動順利開展的基礎

  無論是什么活動,孩子們的興趣是活動順利開展的基礎。活動以“教師跟音樂表演,請孩子們猜猜老師表演的是什么”開始,老師的表演,猜謎的形式很好地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激發他們參加活動的愿望,為順利開展活動做好鋪墊。

  2.三大活動環節

  為完成教學目標,我將活動以觀察、理解——熟悉、表演——合作游戲三大環節進行。具體的活動過程表現為:

  1.通過教師的表演以及茶壺圖片的展示,抓住茶壺的外形特征“矮又胖”,并初步嘗試用動作表示“小茶壺”。

  2.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歌曲并表演。這個環節中,我把學習歌曲與動作表演進行了整合,在“按節奏念歌詞”“初步學習演唱歌曲”的同時,都進行了肢體的模仿。因為孩子們是好動的.,而通過肢體模仿也是讓孩子理解記憶歌詞的手段之一,在使孩子進一步熟悉歌曲的同時,也解決了動作表演,可謂一舉兩得。

  3.通過角色扮演,體驗游戲快樂。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想象,遷移日常生活中的經驗,創編倒水的聲音。在這環節中教師讓幼兒自己想象倒水的聲音,模仿這種茶杯的外形,既增加了情趣,又使幼兒能順利遷移已有的經驗。最后是合作游戲活動,先是教師與幼兒分角色扮演茶壺和茶杯,然后是個別幼兒與其他幼兒分角色扮演,最后讓幼兒自己找伙伴兩兩合作分演角色。

  3.活動延伸

  活動中孩子們接觸的是“又矮又胖”的小茶壺,為了不使幼兒思維局限,在活動的最后我特別出示其他不同形態的茶壺,讓孩子們認識到茶壺的多姿,了解到茶壺并不是只有“又矮又胖”這一種,同時也激發了幼兒繼續表演的愿望。

  五、活動的遺憾

  1.原歌曲是一首英文歌,始終找不到原歌曲的伴奏,曾經嘗試將英文歌歌詞用相關軟件弱化,但是效果很不理想,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只得用鋼琴彈奏錄音,雖然音效比較清楚,但是始終及不上專業的伴奏來的感覺好。同時因為我考慮到孩子們又要學唱,又要表演,有意識地將速度放慢了一些,使得歌曲的“歡快活潑”體現不夠。

  2.孩子們在表演中沒有將倒水的聲音表現出來,教師并未及時引導,使在游戲時缺少了些趣味性。

  幼兒園中班教案《茶》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自己動手泡茶,激發幼兒對花茶的興趣,知道花也能泡茶。

  2、通過活動引導幼兒初步了解各種花茶的名稱。

  3、感受粗淺的茶文化,嘗試以茶代客。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各種各樣的花茶若干,一次性透明杯若干,小勺若干,開水壺(茶桶)六只,各種花的字卡。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1、語言導入

  玩了“老狼老狼幾點了”這個游戲,累嗎?(累)現在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休息、喝水)對啊!我也累了,看看,這里有水嗎?(有,幼兒桌子上的'茶杯里有白開水)喝吧,喝吧!

  2、情感深入

  哈哈,我可是第一次和你們做游戲哦,來為我們的第一次合作成功干杯(幼兒在位子上舉杯)(讓幼兒發現我的茶里有東西,而且是有顏色的)想知道為什么?好,可以!

  二、體驗理解

  1、認識可以用來泡茶的花

  那你們先來看看,我的茶杯里有什么?(幼兒觀察后回答——花)真棒!找找啊,花在哪兒啊?對。在你們的桌子上,認識嗎?哦,不認識,那怎么辦啊?(幼兒想辦法認識)這樣吧,我們請今天來的客人老師告訴我們,你拿好你想知道名字的花的名字卡,找客人老師問,它叫什么名字,喝了之后對我們有什么作用?知道后可要記住哦,把它告訴你周圍的好朋友,這樣不就都認識了嗎?(幼兒開始行動,并要求幼兒認識后將字卡放回原處。)

  2、了解粗淺的茶文化

  來吧,把你認識的花名告訴大家吧!(要求說話完整)告訴你們哦,我們中國,是茶的故鄉,就象常州是我們的故鄉一樣,所以呢,這個泡茶啊,可有講究了,讓我先來泡一杯茶吧!(教師示范,并用語言講解步驟)

  3、嘗試自己動手泡茶

  幼兒自己泡茶,并說說自己泡的茶:什么名字?什么顏色?味道如何?

  聽清楚要求和值得注意的事項

  茶葉不能放很多

  水只能倒半杯

  當心開水燙,注意次序

  細心觀察,相互交流

  三、內化遷移

  1、請朋友或客人喝茶,考慮一下該如何敬茶?為什么要用雙手?表示什么?

  2、創意泡茶:多種花放在一起,或者和其他食物放在一起,想象一下可以放那些食物?(水果、冰糖、干果等)。

  幼兒園中班教案《茶》 篇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運用各種感官認識茶葉并觀察泡茶葉時茶葉的變化,激發幼兒探索欲望。

  2、通過課件,了解中國的茶文化,培養幼兒對中國文化的親近感。

  3、通過故事,使幼兒知道中國是第一個發現茶葉可以泡水喝的國家,激發幼兒對祖國的自豪感。

  4、教育幼兒從小懂禮貌。

  重點領域:

  科學、社會活動方式:集體、小組

  活動準備:

  1、課件

  2、茶葉、玻璃杯、茶具、磁帶、表格、信封。

  活動過程:

  一、用魔術形式引出主題,引導幼兒運用嗅覺,觸覺認識茶葉。

  1、魔術:信封出物。

  2、提問:猜猜老師變出的是什么?討論:用什么辦法來判斷?

  3、請幼兒觀察茶葉的形狀、顏色。

  4、記錄下沒泡前茶葉的.形狀。

  二、通過看課件,使幼兒了解中國的茶文化

  1、介紹茶具及用途。

  2、泡功夫茶的步驟。

  3、介紹幾種名茶。

  4、品茶:(1)教師泡茶(2)幼兒聽故事《茶葉的故事》(3)請客人品茶。

  5、記錄結果:沒泡過的茶葉泡過的茶葉相同不同

  要求:可以畫,可以寫字也可以用拼音代替。

  三、結束:

  1、教師小結

  2、提問:關于茶葉,你們還想知道什么呢?請幼兒查找資料并帶到幼兒園與大家分享。

  [評析]《茶文化》一活動,教師能夠抓住生活中的教育素材,運用幼兒多種感官交互使用的辦法,通過觀、議、品、記等幾個過程讓幼兒初步了解到中國茶文化的悠久歷史,激發幼兒探索欲望。整個活動幼兒積極性高漲,氣氛活躍,取得了預期效果。

  幼兒園中班教案《茶》 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茶葉的種類及名稱。

  2.熟悉音樂旋律,并為民樂進行配器。

  活動重點:

  為樂曲進行配器。

  活動難點:

  分析配樂。

  活動準備:

  PPT、茶具一套

  活動過程:

  一、介紹茶葉

  你們家里誰最愛喝茶?

  你都知道哪些茶?

  總結:看來,我們的茶葉種類很多,中國是最早發現茶樹的國家。

  我們一起看看幾種常見的茶葉。

  總結:無論什么茶葉都有他獨特的功效。

  二、欣賞分析音樂

  既然茶有那么好的功效,你們想不想和我一起來品茶?

  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一首有關茶葉的樂曲《茶之樂》,請小朋友一起來欣賞一下。

  1.這首曲子聽上去有什么感覺?

  總結:這是一首中國民樂《紫竹調》,它是用很多種中國民族樂器演奏的。

  三、分析配樂

  1.瞧,茶館里的小茶壺來了,你們感覺那個是媽媽的茶壺?媽媽是怎么喝茶的?我們一起聽著音樂拿著媽媽的茶壺喝一下美味的玫瑰茶吧!

  2.哪個是寶寶喝的茶?寶寶是怎么喝的?

  3.那最后一個呢?爸爸喝茶是為什么有個圓圈圈呢/那一定是爸爸邊抽煙邊喝茶。那個圓圈叫空拍表示休息一下。

  四、看圖配樂

  喝了這么多好喝的茶,我們的頭腦也更清醒了。

  看這是什么?

  請小朋友先來一遍

  我們一起來創編一下好聽的配樂

  五、結束部分

  放視頻,感悟中國傳統文化。

  活動反思:整個活動教師的思路非常清楚,環環相扣,老師的語言豐富生動,活動中能面向全體幼兒,采用了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使幼兒始終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之中。充分營造了和諧、互動、探究的良好學習情緒和氛圍,提高了幼兒學習音樂的積極性。活動結束后我對本節課有如下反思:

  1.活動目標合理,準備充分:

  (1)充分體現“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目標方向明確、全面;目標內容關注“情感、技能、知識”。活動過程緊緊圍繞目標展開,環環相扣,能基本完成目標。

  (2)教師自身準備:活動中教師態度溫和,聲音輕柔,非常有親和力,這就使整個活動氛圍輕松,在家長面前,孩子都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為活動創編了情境表演,雖然很簡單,卻能深深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而且又能很好地幫助幼兒理解樂曲,增加了活動的趣味性。教師在活動中準備了茶具、圖譜,這些材料是隨手可得的,但卻都體現了教師的`用心。

  2.面向全體幼兒,以“動”為主。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始終能面向全體幼兒,讓所有的幼兒都能參與到音樂活動中,很好地體現了以“幼兒為主體”的新理念,教師能真正扮演好參與者、支持者的角色。孩子們嘗試用樂器為樂曲配樂,在動中感受到音樂,在動中找到了情趣,提高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3.要建立音樂藝術學科與其他學科的關系。多元智力理論中的智力是“一種多維的結構,包含邏輯思維,同時也包含想像、直覺等形象思維;包含理性概括,也包含直覺綜合。因此,要達到智力的合理發展,離不開邏輯與形象、理性與感性的均衡協調發展。此外,邏輯與形象、理性與感性之間的發展還必須相互滲透,共生共榮。”本節課我將音樂與社會有機結合在一起,創編排練中又運用了其他學科和來自生活的知識經驗。由此,音樂教學的內涵被大大地拓寬了,音樂學習的意義得以升華。

  雖然這節課在教學上有很多閃光點的地方,但也有一些值得改進的地方。

  1.茶這個題材來自于生活,但又離幼兒的生活太遠,平時幾乎很少有人會悠閑地用茶壺去泡茶喝,所以幼兒對茶的認識很少,教師應該做一些前期的鋪墊,讓幼兒對茶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在此基礎上,再進行這個活動效果會更好一些。

  2.在幫助幼兒理解樂曲的時候,教師出示了幾幅圖譜,意圖很好,但是沒能很好地發揮圖譜的作用,使這圖譜成了可有可無的東西。

  幼兒園中班教案《茶》 篇6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嘗試用身體動作表現歌曲的內容。

  2、通過游戲讓幼兒對茶壺產生興趣。

  3、在學習歌曲的過程中,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4、體驗歌曲中的歡快情緒。

  5、借助小圖譜記憶歌詞,學唱歌曲。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師:小朋友們有沒有玩過木頭人的游戲?

  2、師:木頭人游戲的兒歌是怎么念的?

  3、老師念兒歌,幼兒一起玩木頭人的游戲。

  4、請幼兒一起念兒歌,師幼一起游戲。(教師擺出小茶壺的造型)

  5、提問:老師的造型像什么?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出示小茶壺的`圖片。提問:老師擺的像不像?

  2、一起認識茶壺的壺身、把手、嘴。

  3、看一看老師這個茶壺的壺身、把手、嘴在哪里。

  4、教師扮演小茶壺做自我介紹。(我是小小茶壺矮又胖,這是我的把手這是我的嘴,當我灌滿開水我就喊,提起我,倒杯水)

  5、小茶壺的介紹好聽嗎?你們也來學一學好嗎?(師幼一起跟著圖譜介紹)

  6、小茶壺還想為它的介紹加一些動作,你們幫幫它好嗎?

  7、提問:“我是小小茶壺矮又胖”怎么用動作表示?……

  8、小茶壺要倒水了,杯子在哪里呢?誰想做杯子來接小茶壺的水?

  9、幼兒兩兩一組,念到倒杯水時,一個幼兒表演杯子接水。

  10、我們一起來扮小茶壺,邊念兒歌邊表演好嗎?

  11、我們小茶壺表演的都很棒,老師獎勵你們聽一段音樂!(播放旋律)

  12、好聽嗎?小茶壺也覺得很好聽,它很開心!它要唱歌給小朋友聽哦!(教師范唱)

  13、你們會不會唱小茶壺的這首歌?(師幼一起唱)

  14、有沒有能干的小茶壺能邊表演邊唱呢?(請個別幼兒上臺表演)

  15、我們加上剛剛的動作,一起來表演好不好?(師幼一起邊表演邊唱)

  16、教師出示不同茶壺的圖片。

  17、剛剛我們扮演的都是一樣的小茶壺,老師還帶來了其他不一樣的小茶壺,你們來表演看看好不好?

  三、結束部分。

  1、我們今天跟著小茶壺學唱了一首歌,你們來猜猜看小茶壺的這首歌叫什么?

  2、真棒!我們一起再來表演一次吧!

  3、小茶壺的水燒開了,我們去給其他小朋友倒水好不好?

  活動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孩子們基本都能大聲的唱出歌曲,在創編活動的過程中,我發現有的孩子會表現,有的敢表現,有的想表現,他們大多都能積極參與到創編活動中孩子們所想的,所表現出來的是我沒有想到的。所以本次活動是基本完成了預設的目標。當然本次活動也存在不足,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把握好重點難點的時間分配,由于在理解歌詞歌詞這一環節中錯將創編動作設為重點,占用了大量的時間,以至于后面的學唱歌曲這一重要環節又沒有足夠的時間,顯得有些倉促和先賓奪主,而且在創編歌詞的同時,孩子們都那么積極的參與了,就應該讓他們把自編的歌詞在集中大膽的表現出來,達到真正“創編歌詞”的目的。

  幼兒園中班教案《茶》 篇7

  問題的提出:

  4、5歲的兒童主要依照表象進行思維,認識活動的概括性是兒童對事物理解增強,但仍表面、膚淺!幼兒這個年齡決定他們對周邊環境有著強烈的好奇,對動植物、自然現象等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本著‘陳鶴勤的社會乃大學堂’:能引起幼兒興趣,真正作到‘玩中學、學中玩’———在本學期,我們中(1)班展開了以杭州老字號特產(杭州西湖龍井茶)為主題的教學活動,目的是想利用幼兒身邊熟悉的物質資源,通過幼兒自主收集、使用、了解,從而對家鄉的特產有進一步認識。在與同伴分享資源的同時,為家鄉擁有‘寶貴財富’而自豪,從而激發愛家鄉的情感!

  研究目標:

  1、通過積極參與杭州老字號特產的收集,認識特產對生活的用途,從而為家鄉自豪!

  2、原因收集特產相關的背景知識,體會與同伴交流的快樂,同時提高主動獲取知識信息的興趣!

  3、使幼兒在感受家鄉地大物博的同時,初步懂得現在好好‘學本領’的.重要性!

  4、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5、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研究時間與對象:

  時間:20xx—06

  對象:中(1)班全體幼兒、家長、老師

  實施過程:

  (為使‘西湖龍井’這一主題開展地更豐富,有效:首先制作主題網絡圖)

  認識龍井

  杭州西湖龍井品嘗龍井。

  龍井繪、編。

  為保證活動質量,我們將對活動的展開做具體預設:

  首先收集各中各樣的茶葉,供孩子比較龍井茶葉與其他茶的不同處;

  其次與孩子一起收集相關龍井茶的歷史背景及聞名的歷史原因;

  第三觀看龍井茶的生長過程、龍井的采摘(有機會可實地觀察);

  第四動手泡制龍井茶,與同伴分享合作成果;

  (在區角中展開龍井的裝飾:用茶葉來拼自己喜歡的飾物等);

  在具體的課程設置中考慮孩子的興趣點,主要參考以下點:

  1、一起認識龍井茶;——我來說說龍井茶;(從形,質等方面展開)

  2、可愛的龍井茶樹;———我來畫棵龍井茶樹;

  3、龍井茶的故事;——分享我所知道的;

  4、一起采茶去;(用錄影帶觀看或實地)

  5、好聽的‘采茶撲蝶’

  6、品茶會;

  7、我來做茶葉工藝品(投至區角等)

  教育的隨機性很大,當然以上只是一個預設的過程,在實際展開中教師會按照幼兒的活動表現做調整或延伸!

  活動反思

  從目標、內容來看,內容圍繞著目標而展開,運用多媒體和實物教學孩子很感興趣,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幼兒在活動中學習到了有益的經驗,了解了茶的不同種類,了解了中國的茶文化。同時增強了民族自豪感,體會到了品茶泡茶的樂趣。在讓幼兒認識各種茶葉時,時間應多一點,把實物與幻燈片很好的結合在一起,這樣孩子會更直觀印象也會更深刻。

  幼兒園中班教案《茶》 篇8

  活動目標

  1、觀察水的冷熱對泡茶的影響。

  2、能清楚的表達觀察的結果。

  活動準備

  1、茶葉、一壺冷水、一壺熱水、茶壺兩個、一次性紙杯(每人兩個)

  2、冷熱水泡茶對比表。

  活動流程

  討論:喝過什么樣的茶?

  實驗:分別用冷、熱水泡茶。

  統計:比較冷、熱水泡茶的不同。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幼兒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多種感官地運用了使他們的探索更加立體化,在對比統計中這些結果變的更具體了。

  幼兒們在活動中達到了自主學習與自由交流,在一次次的對比中,每個人也都有了自己對冷、熱水泡茶的不同感受。他們觀察的結果也是多種多樣,有的'說熱的好喝;有的說冷的好喝;有的說熱茶是苦的;有的說熱茶有點香;有的說涼的好喝,涼的甜;還有的說茶被熱水燙開了。各種各樣的說法層出不窮,但他們都第一時間清楚的表達惡劣自己的感受。

  幼兒園中班教案《茶》 篇9

  活動目標:

  1、在交流、制作、品嘗八寶茶的過程中,初步了解保健茶的作用。

  2、體驗與父母合作制作八寶茶的樂趣。

  活動準備:

  各種泡茶原料、記錄表、筆、杯子、水壺、抹布

  活動過程:

  一、經驗交流

  重點提問:這兩天,我們的小茶坊真熱鬧,好多小朋友都來過了,你們喝了些什么茶?你最喜歡喝哪種茶?為什么?

  小結:其實每個人的口味都不一樣,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來泡茶。喜歡喝酸一點的茶,可以多防檸檬片、山楂片;喜歡喝苦一點的`茶就放蓮心、茶葉等;喜歡喝甜一點的茶……喜歡喝香香的茶……(通過與幼兒的互動,讓幼兒加深對各種茶口味的了解。)

  二、介紹八寶茶

  重點提問:

  1、今天,老師也泡了一杯八寶茶,看看和你們泡的茶一樣嗎?什么地方不一樣?

  2、你能看到里面有些什么寶貝嗎?(幼兒說出一樣,教師即出示相應的圖片,并說出每種茶的功效,如菊花可清熱解毒,桔皮可止咳嗽,茶葉可降血脂,胖大海可潤喉,山楂可開胃和降血壓,紅棗可補血,枸杞可明目,等等)

  3、你知道我的被子里一共有幾樣寶貝嗎?

  4、喝八寶茶對我們有什么好處呢?(幼兒自由講述)

  小結:八寶茶也是保健茶的一種,好多植物對我們身體都有保健作用。

  三、自制八寶茶

  1、不同的植物對我們身體有不同的作用,今天我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來到了我們教室,有的小朋友的爸爸媽媽眼睛近視,你們覺得應該給他們泡什么茶呢?有的爸爸媽媽最近上火,應該給他們泡什么茶呢?

  2、請你們想一想,你要幫誰泡一杯八寶茶,這些植物對他有什么作用?同時,在記錄表上記錄下你用到了哪些植物。想好了嗎?想好了,就請你們找到自己的爸爸媽媽,和爸爸媽媽一起泡杯八寶茶吧!

  四、分享交流

  重點提問:你為誰泡了八寶茶?用了什么植物?有什么作用呢?(出示記錄表)

  五、延伸活動

  相信你們今天泡得還不過癮,有空的時候你們可以去小茶坊制作自己喜歡喝的八寶茶。

  幼兒園中班教案《茶》 篇10

  活動目標:

  1通過對4中以上葉子的辨認,掌握龍井茶的特征,從而認識龍井;

  2將所獲得的相干信息用流暢的詞/句表達,為分享快樂!

  活動準備:

  收集5種以上的樹葉(每組1份);龍井茶葉及被放大的茶葉圖片1張;放大鏡等。

  活動過程:

  一:動手找樹葉

  1以游戲的口吻請幼兒在一堆樹葉中幫助找出龍井茶葉;

  2一組員能力,教師適當提示茶葉顯著特征(繼續保持幼兒的活動興趣);

  二:動口說茶葉

  1請幼兒說說自己所發現的茶葉特征;

  2總結幼兒的回答,提供放大鏡讓幼兒記錄茶葉及異同處;

  3再次將自己在放大鏡下的發現用流暢的語言分享給同伴;

  三:動鼻聞茶葉

  1用鼻子感受茶葉的氣味

  (回顧自己的喝過的`茶葉茶的味道)--為下次活動“泡制龍井茶”做準備;

  2交代:準備收集龍井茶,在下一次中我們將動手來泡制龍井茶。

  延伸:

  將茶葉放置在手工角等,幼兒可以用線等輔助物將茶葉做成裝飾品

  活動名稱:茶話會

  活動目標:

  1能與組員合作泡茶,在合作中學會商討等;

  2品味龍井茶的醇美口感,為家鄉自己自豪;

  活動準備:

  1以組為單位—1包龍井茶,塑料杯人手一份;

  2開水每組一份;

  3準備若干糖果

  活動過程:

  一泡茶要領

  1首先邀請所有的孩子參加今天的‘茶話會’;

  2請幼兒來分享自己的泡茶經驗;

  3教師總結幼兒的經驗,重點知道放水量及熱水瓶的使用安全;

  二動手泡茶

  1提醒幼兒以組為單位,與組員商量分工合作

  2巡視幼兒泡制過程,幫助個別

  3品嘗泡制的龍井茶

  三分享泡制經驗

  1請自制手總結小組成員的泡制過程,與其他幼兒分享自己的經驗

  活動延伸:

  創立品茶角,提供茶葉等物品,提醒幼兒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邀三兩好友‘聊天、品茶

  幼兒園中班教案《茶》 篇11

  活動目標

  1、知道杭州西湖龍井茶等是有名的好茶,對人體有保健作用。

  2、幼兒嘗試自己泡茶、品茶,體會品茶的樂趣。

  活動準備

  提供菊花茶、苦丁茶、茉莉龍珠和普爾茶。餐盤中有干茶葉、與其對應的泡好的茶葉和茶的名稱。另外,餐桌上有“小心燙手”的警告標志。小茶壺6個、一次性紙杯數、餐巾紙、中國地圖、傣族的樂曲、竹子的圖片。提供溫開水。毛巾。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階段:

  賞茶與品茶

  1、尋找標志

  1)讓我們來看一看標志上面有什么?(杯子冒著熱氣)

  2)這個標志在向我們說什么?(小心杯子燙)

  3)這個是警告標志,它在告訴我們在拿茶杯或喝水的時候要小心燙手或燙嘴。

  4)那么杯子里裝的是什么呢?(茶)

  5)今天,我們的話題就是“聊茶”

  2、聊茶

  1)你們在哪里看到過茶?你的爺爺奶奶喝茶嗎?

  2)今天老師也為大家準備了一些茶葉,你們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它是怎樣的,從前見過嗎?

  3、幼兒帶著問題賞茶。

  活動中,教師建議:“如果你想品嘗一下它的味道,可以拿小杯子品一品。”

  4、幼兒集中。

  1)說說看剛才你品到的是哪一種茶葉,它長得什么樣?。來。源屈。老師教。案網,它是什么味道的?當你喝到嘴里的時候讓你有什么樣的感覺?

  普爾茶:猜猜看普爾茶產于中國的.什么地方?(云南)

  云南帶哪個省的下面?(四川)

  放一段傣族的音樂。你感覺到了什么?(幼兒自由跳一段孔雀舞蹈。)

  白茶:一提到白茶,就會讓我想到“中國竹海”。(安吉)

  安吉白茶有白茶仙子的美稱。茶葉長得就像是鳳凰的羽毛。顏色像玉石一樣。是茶中珍品。

  茉莉龍珠:為什么要叫它茉莉龍珠呢?(因為它圓圓的,就像一個龍珠)聽聽看,這首個你們知道嗎?

  教師敲木琴,讓幼兒唱一唱江南小調《茉莉花》

  菊花茶:只要我說一段話,小朋友就會猜出菊花茶的產地,“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杭州有一處古建筑,稱得上世界第一,它是什么呢?

  5、小結:茶的品種是多種多樣的,味道也不盡相同。但是每一種茶都代表著一個地方的特色,所以,中國自古就有品茶的傳統,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飲用茶葉、生產茶葉的國家。可以說,茶是中國文化的一個標志。

  二、幼兒了解茶文化

  1、誰知道茶是怎么來的?(幼兒回答關于茶的傳說。)

  2、那么茶到底分幾種呢?(紅茶、綠茶、青茶或烏龍茶、花茶)

  3、現在是什么季節?(秋天)

  4、所以,秋天比較適合品綠茶。讓我們一起來泡綠茶,品品它的味道怎么樣?

  5、教師示范泡茶的用具和要求。

  1)茶具:紫砂壺適合泡其它的茶葉。

  2)要選用好的礦泉水。

  3)先放茶葉、到一點燒開的礦泉水,先讓茶葉慢慢地泡開,然后在倒入開水,等一小會。

  4)品茶:要雙手扶住茶壺,雙手端杯。小口抿茶水,讓茶香慢慢地進入到我們的身體。

  5)在等茶葉的時間里,和幼兒一起討論一下茶的保健作用。

  三、幼兒嘗試泡茶。

  1、兩個人一組,選擇好自己想要品嘗的茶。

  2、注意小心燙手。

  3、幼兒泡茶。

  4、幼兒間相互品差或者向家長敬茶。

  四、整理用具。

  活動反思

  從目標、內容來看,內容圍繞著目標而展開,運用多媒體和實物教學孩子很感興趣,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幼兒在活動中學習到了有益的經驗,了解了茶的不同種類,了解了中國的茶文化。同時增強了民族自豪感,體會到了品茶泡茶的樂趣。在讓幼兒認識各種茶葉時,時間應多一點,把實物與幻燈片很好的結合在一起,這樣孩子會更直觀印象也會更深刻。

【幼兒園《茶》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教案《茶》通用09-15

幼兒園大班《香香的茶》教案04-01

幼兒園大班茶禮儀教案02-17

幼兒園大班《茶》教案(9篇)04-03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好喝的茶》05-02

幼兒園大班《茶》教案(通用17篇)10-21

幼兒園詩歌中班教案 中班詩歌 教案10-28

幼兒園中班教案08-25

幼兒園中班的教案08-23

幼兒園中班的經典教案12-16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a∨在线观看 | 中文字母AV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一码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在线 | 亚洲国产激情在线一区 | 尤物在线观看视频黄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