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教案《蚯蚓》含反思

時間:2022-04-01 10:45:47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大班教案《蚯蚓》含反思(通用10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蚯蚓》含反思(通用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大班教案《蚯蚓》含反思(通用10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蚯蚓》含反思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傾聽、操作發(fā)現使幼兒知道蚯蚓外部特征生活習性及與人類的關系。

  2、通過活動使幼兒懂得保護蚯蚓。

  3、培養(yǎng)幼兒大膽的精神和口語表達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的大膽嘗試的精神。

  5、培養(yǎng)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蚯蚓的判斷能力。

  活動準備:

  1、四個裝有泥和蚯蚓的盆、水盆、抹布、塑料工具。

  2、食用鹽和糖若干。

  3、投影儀、和相關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觀察蚯蚓及外部特征

  1、觀察泥土找蚯蚓

  師:請小朋友用工具撥一撥泥土,找一找蚯蚓在哪里?

  (引起幼兒興趣,初步感知蚯蚓的生活環(huán)境,為下文做鋪墊)

  2、觀察蚯蚓的外部特征

  師:請小朋友看一看蚯蚓的身體是什么樣子的?上面沒有什么?

  (簡短的引導幼兒觀察讓幼兒自己發(fā)現蚯蚓是沒有眼睛、耳朵、鼻子和腿的)

  教師小結:蚯蚓的身體是長圓形的,身上有好多節(jié)環(huán)形,一頭細一頭粗,在身體前端有一個像戒指樣的環(huán)扣,它沒有眼睛、耳朵、鼻子和腿也沒有骨骼。

  (這里教師可以利用圖片投影,讓幼兒更清楚的看到蚯蚓的外部特征來驗證自己的猜測得出結論)

  二、了解蚯蚓的生活習性

  1、蚯蚓的生活環(huán)境。

  師:請小朋友看一看蚯蚓生活在哪里?把它放在水里能生存嗎?

  (引導幼兒對比蚯蚓在潮濕的土里和水里的活動進行觀察探索)

  教師小結:蚯蚓生活在潮濕、陰暗的泥土里,白天藏起來晚上出來找東西吃,它不能在水里生存會淹死的,所以下完雨的時候因土里的水份增多,我們會看到蚯蚓鉆出地面來爬樹的。(這里可以出示不同環(huán)境里蚯蚓的圖片如:菜園里、糞土里、磚瓦堆等讓幼兒更多了解蚯蚓的生活環(huán)境)

  2、蚯蚓喜歡吃的食物。

  師:蚯蚓是怎樣找食物吃的呢?它吃什么呢?

  (引導幼兒觀察蚯蚓蠕動的身體和把蚯蚓分別放在盛有鹽和糖的容器里進行觀察現象)

  教師小結:蚯蚓是靠身體的向前拱凸起來的姿勢活動的,它的觸覺很發(fā)達能感覺到食物和震動。它喜歡吃一些有機物如:枯葉碎片、家畜的糞便、沒有毒的生活垃圾腐爛的草根樹葉等蚯蚓是雜食動物,實驗證明它不喜歡吃咸喜歡吃甜性食物。所以被人們稱為“環(huán)境保護的衛(wèi)士”

  3、摸摸蚯蚓。

  師:請小朋友大膽的用手摸一摸蚯蚓會有什么感覺?它用什么呼吸?

  (鼓勵幼兒消除害怕心理,大膽的嘗試探索)

  教師小結:蚯蚓身上有一層黏液可以幫助它在泥土里穿行,也可以保持體表的濕度進行呼吸。

  4、切斷蚯蚓

  師:現在老師把這條蚯蚓切斷后會出現什么狀況呢?

  (這里老師可以進行投影放大影像,再次引起幼兒的興趣,讓其觀察發(fā)現。)

  教師小結:當蚯蚓不小心斷成兩節(jié)后,它不會死而且還會長成兩條蚯蚓,具有再生功能。

  三、了解蚯蚓與人類的關系

  1、具有松土利于農作物生長的作用。

  師:生活中蚯蚓在土里進行翻拱覓食的時候起到一個松土的作用,把有機物如:樹葉、草根動物糞便拖到地下產生大量肥料,還有蚯蚓自身排除的糞便都是一些利于農作物生長的肥料,故此,我們要保護蚯蚓,它是人類的好朋友。(讓幼兒產生要愛護蚯蚓之情,保護蚯蚓)

  2、具有入藥治病的作用。

  師:蚯蚓在藥名中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地龍”,它可以入藥治病,所以現在會有專門飼養(yǎng)蚯蚓的人來飼養(yǎng)它們。

  (我想“地龍”這個好聽的名字一定會讓幼兒記住的)

  活動反思:

  活動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幼兒興奮緊張的場面比如:在摸蚯蚓環(huán)節(jié)時有的孩子膽小不敢摸、或者壯大膽把蚯蚓捏死的意外,我們要給予幼兒正確的指導和處理好該事情,讓幼兒處于一種輕松、自然地狀態(tài)下完成認知。《綱要》提出: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tài)度與幼兒交往。耐心傾聽,努力理解幼兒的想法和感受。支持鼓勵它們大膽探索與表達。整個過程關注幼兒在生活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的覺察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應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

  幼兒園大班教案《蚯蚓》含反思 篇2

  活動目標

  閱讀理解故事,感知蚯蚓視角里的世界。

  會選擇一篇日記重點閱讀,用記錄、交流等方式表達對畫面的理解。

  初步分辨是非好壞,體會幽默詼諧的畫面帶來的樂趣與感動。

  理解故事內容,大膽講述簡單的事情。

  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yǎng)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fā)閱讀興趣。

  活動準備

  課前了解有關蚯蚓的知識;

  《蚯蚓的日記》電子版大圖書(ppt,網上直接下載);

  《蚯蚓的日記》大圖書分頁布置在教室四周(網上下載,打印涂色);

  幼兒人手一份紙筆(紙片剪成小雞心形狀);記錄表一張。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分享對蚯蚓的已有經驗

  師:你知道蚯蚓嗎?把你了解的關于蚯蚓的知識來和大家說一說!

  二、播放電子大圖書,初步感知故事內容

  1.觀看電子大圖書,記下一篇最有趣的日記。

  師:有一條小蚯蚓,他有一個非常好的習慣,就是喜歡把自己看到的、經歷的或者想到的一些事用日記的方式記錄下來,他會記錄哪些事呢?讓我們一起來分享《蚯蚓的日記》吧!注意一邊看,一邊聽,一邊記下一篇你覺得最有趣的日記!

  2.通過提問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師:你覺得哪一篇日記最有趣?記錄了一件什么事?

  三、分散閱讀

  用記錄、討論、交流等方式幫助幼兒歸納并理解

  1.猜測蚯蚓記錄日記時的心情。

  師:蚯蚓的日記有趣又精彩,那你覺得蚯蚓在記錄每一篇日記的時候心情都一樣嗎?有些什么樣的心情?(高興、得意、難過、傷心、害怕、沮喪、擔心……)

  2.幼兒分散閱讀,選擇一篇自己喜歡的日記重點閱讀并做好記錄。

  師:日記里到底記錄了哪些高興、得意的事,哪些難過、傷心的事呢?請大家仔細去看一看、讀一讀、找一找,并在記錄單上記錄下一篇你最喜歡的日記。

  3.討論記錄的方法。

  師:怎樣記錄才能讓自己或別人一看就知道是你記的,記錄的是哪一篇日記呢?(引導幼兒討論在記錄時用最簡便的方法:即記錄日記的日期,記下自己的姓名或學號、標記等)

  4.出示記錄統(tǒng)計表,匯總閱讀后記錄的情況。

  師:我們用表情符號(微笑、難過)分別表示蚯蚓不同的心情,看看你閱讀記錄的那篇日記是蚯蚓開心的事還是難過的事,就貼到相應的表情符號后面。

  5.分享交流各自的記錄,師幼共同分類歸納蚯蚓在不同心情時記錄的不同的事。

  師:誰來介紹一下你記錄的喜歡的日記是哪一篇?說說為什么喜歡?它是蚯蚓高興的事還是難過的事?

  四、深化理解,初步分辨是非好壞

  1.尋找蚯蚓日記中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和需要我們提醒他改進的地方。

  師:在蚯蚓的那么多高興和難過的日記中,你覺得哪些地方他做得很棒,讓我們感動并值得我們學習?哪些地方還有些小問題或小缺點,需要我們提醒他改進?

  2.記錄統(tǒng)計表上增添符號“大拇指、問號”,分別表示“值得我們學習、有問題需要改進”,請幼兒分辨是非,將先前匯總的情況進行適當調整、匹配。

  3.出示最后一篇日記,組織幼兒討論。

  師:“作為一條蚯蚓,也有不好過的時候,我們的身體很小,有時大家甚至忘了我們在這里……”小蚯蚓有擔心的事嗎?擔心什么?我們應該怎么做才能更好地保護他們?

  五、延伸活動

  1.區(qū)角活動:將圖畫書放到圖書區(qū),引導幼兒進一步閱讀書的前后環(huán)襯中一張張有意義的相片,觀察小蚯蚓使用的桌椅、如何握筆等可愛的形象,加深幼兒閱讀的興趣,深入理解體會《蚯蚓的日記》帶給我們的快樂和思考。

  2.游戲活動:會用手偶在表演區(qū)中表演《蚯蚓的日記》故事情節(jié)。

  3.家園共育:繼續(xù)閱讀《蚯蚓的日記》,在家長的指導下用實際行動來保護大自然中對人類有益的小動物;在家長的指導下嘗試將自己每天或每周有意義的事用圖文的方式記錄成日記。

  活動反思:

  教學過程中,我先指導孩子細細品讀了其中的三篇日記:蚯蚓教蜘蛛鉆地,蜘蛛教蚯蚓倒立行走,蚯蚓和螞蟻打招呼,從而引發(fā)孩子對閱讀繪本的強烈興趣,也滲透了一定的寫日記的方法。接著讓孩子們自己閱讀繪本,說一說讓自己印象深刻的內容,從中可以知道如果哦我們學寫日記可以仿照蚯蚓寫哪些事情。從中提煉出可以寫“家里的事”,“學校的事”,“朋友間的事”,甚至是“做夢夢到的事”等等,可以寫傷心的、高興的、難過的、失望的、丟臉的等等。在此過程中,由于我選取了很多孩子們的生活照進行引導,因此孩子們思維很活躍,想到了很多很多我甚至之前沒有設想到的寫作題材。本周二我進行了初次的日記寫作練習。孩子們寫的內容也很豐富多彩,而且也能做到格式正確、語句通順、內容真實,這讓我非常欣喜。

  孩子們喜歡這本繪本,并能通過這本繪本學習到技能,我覺得我這堂課的目的就圓滿完成了。我以后也會更多地選取一些特定繪本進行教學,希望也能像《蚯蚓的日記》一樣,在孩子的心中開出美麗的花。

  幼兒園大班教案《蚯蚓》含反思 篇3

  目標:

  1、了解蚯蚓的生活習慣及環(huán)境。

  2、樂意參與到科學探索活動中。

  準備:

  空罐子、挖泥用的工具(幼兒自帶)、有關蚯蚓的視頻

  過程:

  一、引出

  今天我們小朋友都準備了各種工具,我們一起出發(fā)去幼兒園后面地空地上找找小蚯蚓吧!那你們有沒有見過蚯蚓?長什么樣?怎么樣才能找到它?(幼兒各自發(fā)表自己地見解)教師不予以肯定,那待會用你地方法去試試吧。

  二、找蚯蚓

  帶幼兒去室外,用自己的方式及經驗去找蚯蚓。教師也參與其中并觀察幼兒的表現。

  三、中途集中

  請找到蚯蚓的幼兒說說自己是在哪里找到的?那里的土地怎么樣地?

  四、再次尋找蚯蚓

  幼兒再次分散,學學別人好的經驗再去找一找。

  五、回教室講評、觀察蚯蚓

  你們都在哪找到蚯蚓的?引出是啊,蚯蚓喜歡生活在潮濕黑暗地泥土中。那我們來看看蚯蚓長什么樣子的吧?

  教師將幼兒所說的以圖示畫在黑板上。

  六、看視頻

  看有關介紹蚯蚓的視頻,提問:這下你又知道了蚯蚓的哪些知識(雌雄同體、生活環(huán)境、再生能力等)

  七、結束

  總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蚯蚓),你都知道了蚯蚓地哪些知識?回家還可以和爸爸媽媽再去找找有關蚯蚓的新知識,明天來告訴大家好嗎?

  幼兒園大班教案《蚯蚓》含反思 篇4

  教學目標:

  1、能運用觀察、猜測、討論等方法閱讀繪本,大膽表達自己對畫面的理解。

  2、感知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體驗閱讀的快樂。

  3、從閱讀繪本中了解日記的基本表現形式,激發(fā)幼兒嘗試寫日記的興趣。

  教學準備:

  1、PPT《蚯蚓的日記》

  2、白紙,記號筆。

  教學過程:

  一、幼兒猜謎,引出活動,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1、昨天我們一起學習了一首《動物猜謎歌》小朋友們一下子就能猜出來。今天老師又帶來了一個謎語,請你們來猜一猜。聽好了,謎面是“天生愛動到處鉆,松松土來施點肥。”這是哪一種小動物?

  2、我這有一本書,講的就是關于蚯蚓的事情,請你來看一看。這是書的封面,你看到了什么?(出示PPT)

  3、小結:有一條可愛的蚯蚓在寫字,其實它在寫日記呢,這本書的名字就叫《蚯蚓的日記》(點擊PPT,出示名稱)

  4、那你知道什么是日記嗎?(幼兒討論,教師不給出答案)

  5、日記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呀?我們一起到書里找找答案吧。

  二、師幼共同閱讀日記,了解日記的基本形式

  (一)引導幼兒閱讀第一篇日記

  1、(PPT)這是蚯蚓的第一篇日記,看看蚯蚓在這日記里寫了什么。

  ①日記里有誰?他們在干嗎?

  ②其實,蚯蚓正在教蜘蛛鉆地呢,你覺得蜘蛛能成功嗎?

  ③蜘蛛是怎樣學的?成功了嗎?你怎么知道的?(引導幼兒觀察蜘蛛和蚯蚓的表情和動作。)

  2、你知道蚯蚓的這篇日記是在什么時候寫的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3、小結:原來在上面的數字是日期,它告訴我們日記寫的時間。

  4、總結:蚯蚓的第一篇日記,記錄的是他這一天發(fā)生的一件有意思的事兒:3月29日,在一片土地上,蚯蚓教蜘蛛鉆地,最后失敗了。蚯蚓還會寫什么日記呢?

  月29日,在一片土地上,蚯蚓教蜘蛛鉆地,最后失敗了。蚯蚓還會寫什么日記呢?

  (二)引導幼兒閱讀第二篇日記

  1、(PPT)看這是蚯蚓的第二篇日記,你知道是在什么時候寫的嗎?在哪看出來的?

  2、爺爺經常對蚯蚓說,講禮貌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4月1日這一天,我遇到螞蟻就對他說“早安”,你知道下面發(fā)生什么事情了嗎?

  3、引導幼兒觀察畫面,講述。

  4、小結:4月1日,蚯蚓在里邊對著每一只螞蟻說“早安”,在那邊整整站了一天。蚯蚓覺得這是一件比較傻氣的事情,所以就寫在了日記里。

  6、蚯蚓還會在日記里記些什么呢?我們繼續(xù)往下看。

  (三)引導幼兒閱讀第三篇日記

  1、(播放尖叫聲)什么聲音?你覺得發(fā)生什么事情了?(出示PPT)看看蚯蚓的日記,來了解下吧。(引導幼兒自主閱讀)

  2、你能把蚯蚓的第三篇日記講的事情告訴大家嗎?

  3、蚯蚓看見他們害怕的樣子它覺得怎么樣?看見蚯蚓用得著害怕嗎?

  4、小結:4月20日,在公園里,蚯蚓故意把孩子們給嚇跑了,他還很得意。蚯蚓想,我這么小,他們這么大,還怕我,真有趣。所以蚯蚓把這件有趣的事情記在了日記里。

  (四)引導幼兒觀察第四篇日記

  1、這是蚯蚓的第四篇日記,你知道這篇日記的內容嗎?(請幼兒講述)

  2、小結:5月28日,蚯蚓和同學們參加學校的舞會,一起跳舞。

  3、你知道蚯蚓是怎么跳舞的嗎?(請個別幼兒模仿)請你們一起學學蚯蚓跳舞的樣子。(播放音樂)

  4、跳舞的感覺怎么樣?

  5、小結:蚯蚓也覺得跳舞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所以他也把這件事記在日記里。

  三、幫助幼兒梳理經驗,了解日記的簡單含義,嘗試寫日記。

  1、蚯蚓的日記看完了,你現在知道什么是日記了嗎?日記里要寫些什么?

  2、小結:每篇日記都有日期,日記是用文字或者圖畫的方法記錄自己生活中發(fā)生的很特別的事情,可以是開心的事情,也可以是煩惱的事情。但是每篇日記都要有時間,在哪里發(fā)生的,有什么人,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3、看,這是老師寫的日記,你知道老師的日記寫了什么嗎?你有沒有像記錄的事情呢?請你把像記錄的事情,以日記的形式記下來。

  4、幼兒自由嘗試記錄日記,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5、請幼兒交流自己的日記。

  幼兒園大班教案《蚯蚓》含反思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查找資料、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方法。

  2、初步了解蚯蚓。

  3、會按節(jié)奏行走,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家長與幼兒一起收集蚯蚓的相關資料,豐富幼兒的經驗。

  物質準備:家長與幼兒查找并收集蚯蚓的相關資料;音樂《找朋友》、播放器。

  活動過程:

  1、談論蚯蚓的話題,導入活動

  (1)幼兒自由交流自己收集的信息。

  (2)教師與幼兒集中分享交流。

  提問:你收集了蚯蚓的哪些資料?在收集的過程中,你知道了關于蚯蚓的哪些知識。

  2、引導幼兒了解并交流查找、收集資料的方法。

  3、引導幼兒觀看操作材料《蚯蚓》,并將自己收集的材料粘貼或畫在空白處,學習整理資料的方法,并布置是"我知道的蚯蚓"展板

  (1)引導幼兒分類整理資料

  (2)教師與幼兒共同布置"我知道的蚯蚓"展板

  4、邀請同年段的幼兒參觀、分享"我知道的蚯蚓"展板

  區(qū)角活動:

  重點指導幼兒在科學角繪制自己收集到的蚯蚓的資料。

  幼兒園大班教案《蚯蚓》含反思 篇6

  目標:

  1.能運用觀察、猜測、討論等方法閱讀繪本,理解繪本中蚯蚓在不同時間發(fā)生的事情。

  2.從閱讀繪本中了解日記的基本表現形式,嘗試運用繪畫形式來續(xù)寫日記,并能大膽而連貫地講述所續(xù)寫日記的內容。

  3.體驗閱讀和續(xù)寫日記的樂趣。

  準備:

  ppt一份,紙和筆人手一份,繪本一本,星期一到星期日的標記一份。

  過程:

  一、直接出示繪本封面《蚯蚓的日記》,引起幼兒興趣

  1.出示封面圖片,了解書名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本有趣的書,我們一起來看看書的封面,你看到了什么?看懂了什么呢?這個蚯蚓有什么特點?(幼兒回答)(根據幼兒回答引入)“蚯蚓的日記”是這本書的什么?有幾個字?前面的三個字你不認識沒關系,但“日記”這兩個字你一定要認識。那你知道什么是日記呢?

  2.引導幼兒討論:什么是日記?(幼兒回答)師:那日記到底是什么樣的呢?和你們想的一樣嗎?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本書,尋找答案吧。

  二、師幼共同閱讀,了解繪本故事內容和日記的基本表現形式1.第一遍閱讀,啟發(fā)幼兒看看,想想,說說,初步理解繪本故事內容

  (1)師引導幼兒閱讀第一頁師:這是蚯蚓的第一篇日記,你們知道這篇日記是蚯蚓什么時候寫的嗎?(3月1日)原來記日記的時候是要先寫上幾月幾日的。在這一天里,有誰?發(fā)生了什么事?(幼兒討論回答)師講述故事:原來蚯蚓和蜘蛛是好朋友,今天蚯蚓教蜘蛛怎樣鉆地,蜘蛛成功了嗎?你是怎么看出來的?明天蜘蛛又要教蚯蚓怎樣倒立走路。你們覺得明天蚯蚓會成功嗎?

  (2)師引導幼兒閱讀第二頁師:第二天了,日記上的日期該怎么記錄?對了,3月2號,這一天蚯蚓學會倒立了嗎?為什么沒有成功呢?(了解蚯蚓沒有腳的特點,不能吸附在樹枝上。)

  (3)師引導幼兒閱讀第三頁(播放孩子的尖叫聲)師:你聽到了什么?這是誰發(fā)出的聲音呢?他們碰到了什么事情?這跟蚯蚓有什么關系啊?幼兒大膽想象猜測。師講述故事。

  師:這件事發(fā)生在哪一天?你怎么知道?對了,蚯蚓在日記的最上面都有標日期,記錄這一天他都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如果你碰到蚯蚓你會怎么樣?

  (4)師引導幼兒閱讀第四頁師:昨天是3月3日,蚯蚓做了一件很調皮的事情。今天是(幼兒回答3月4日),蚯蚓不再調皮了,它變得非常講禮貌。老師是怎么知道的呢?(從蚯蚓的日記里看出來的)我們一起來看看蚯蚓今天的日記里寫了什么。

  (5)師引導幼兒閱讀第五頁(播放音樂)師:3月5日,你們聽到什么聲音?蚯蚓可能在做什么呢?我們來看看到底它在干什么?

  師:它在干什么?它是怎么跳舞的?為什么他只能這樣跳?我們一起來學學它吧!

  (6)師引導幼兒閱讀第六頁(出示蚯蚓姐姐的圖片)師:今天,蚯蚓的日記里出現了這樣一個人,它是誰?蚯蚓和它之間會發(fā)生什么故事呢?

  師講述故事提問:為什么蚯蚓要這樣說它姐姐呢?事實是這樣的嗎?

  (7)閱讀完后與幼兒共同得出日記的簡單含義。

  師:看了蚯蚓的日記,我們知道了原來日記是用文字或者圖案的方法記錄自己的想法和每天發(fā)生的事情,可以是你開心,難過,害怕的等,而且每篇日記都標有時間。

  2.第二遍完整閱讀繪本,引導幼兒進行續(xù)寫日記。

  師幼完整閱讀3月1日到3月6日蚯蚓的日記,那3月7日,蚯蚓還會去什么地方呢?還會發(fā)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三、拓展幼兒思維,啟發(fā)幼兒大膽想象,并嘗試續(xù)寫日記

  1.師提出記日記的想法,用神秘的語氣啟發(fā)想象(1)引導幼兒自由討論。

  (2)請你來幫助蚯蚓把3月7日這天的日記記下來。

  2.引導幼兒思考日記怎么記?梳理幼兒經驗。

  幼兒園大班教案《蚯蚓》含反思 篇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和體驗故事中優(yōu)美的語言以及和諧美好的人際關系。

  2、培養(yǎng)幼兒喜歡與別人共同生活的良好心態(tài)。

  3、讓幼兒了解蟲子的生活習性和本領。

  【活動準備】

  1、根據故事情節(jié)制作掛圖。

  2、配樂故事錄音磁帶、錄音機。

  3、相關角色的頭飾和簡單的場景布置:花叢、草地等圖片粘貼到小椅子上。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孩子們學著小動物的樣子進入活動室。

  2、談話:小朋友,剛才你們學得什么小動物的啊?(老師,我學的蝴蝶飛;我學的小鳥飛;我學的小螞蟻在避雨;老師,我學的孔雀開屏。)哇!小朋友們太厲害了,想象力這么豐富,好,掌聲鼓勵一下!(拍手)今天,老師為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有關動物的`故事,想知道故事里有哪些小動物嗎?(想)。好,請看大屏幕。

  二、基本部分:

  1、出示課件:請小朋友們看著畫面,聽老師講述。(邊講邊提問的方式,激發(fā)幼兒的探究欲望。)

  (1)老師用故事《蟋蟀、蚯蚓》開頭的語言導入:“那是春天美好的一天,蚯蚓、蟋蟀、蝴蝶和螞蟻來到這個世界上不久,就偶然地遇在一起,它們遇到一起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請幼兒自由猜想,討論。

  (2)教師講述故事至“它們就在那兒成立了它們的家”后,提問:蟋蟀、蚯蚓、蝴蝶和螞蟻住在一起后,會發(fā)生什么樣的事情?再次請幼兒猜想、議論(會打架、會找不到東西吃,會沒有房子住?會成為好朋友……)

  (3)繼續(xù)講故事至“因為是蚯蚓首先想出這個計劃的”后,提問;如果你是蚯蚓,你會想出一個什么樣的主意呢?幼兒自由表達。(讓蚯蚓去掉土,讓蟋蟀去唱歌,讓蝴蝶采花粉,跳舞,讓螞蟻馱食物等。)

  (4)繼續(xù)講完故事。

  2、教幼兒完整地聽故事錄音一遍。

  3、結合教學掛圖孩子們自己看圖講述故事,老師適時地給與提示。

  剛才小朋友們講的太好了,現在聽老師完整地給你們講一遍,注意聽啊,待會老師可要考考你們啊!

  4、老師有表情的完整地講述故事,幼兒可隨老師小聲講述。

  5、好,故事講完了,現在讓老師來考考你們。

  1)、故事中的蟲子(蟋蟀、蚯蚓、蝴蝶、螞蟻)各有什么本領?

  2)、它們是怎樣相處的?

  3)、你有什么本領?

  4)、你的小伙伴有什么樣的本領?

  5)、你愿意和有不同本領的朋友一起生活嗎?

  6、老師和孩子們一起聽故事錄音進行即興表演。

  7、幼兒分別戴上蟋蟀、蚯蚓、蝴蝶、螞蟻的頭飾,進行故事表演。

  表揚大膽表現的孩子,鼓勵孩子們在動作上有自己的創(chuàng)新。

  三、活動延伸:

  1、生活中,你還見過什么樣的蟲子,它們長什么樣子?

  2、小朋友,讓我們一起把你喜歡的小蟲子,用這些廢舊材料來制作手偶吧。幼兒動手制作,老師來回指導,并提醒孩子們注意安全與衛(wèi)生。

  3、用制作的手偶進行創(chuàng)新表演。

  四、結束部分:

  1、讓孩子們回家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一起與爸爸媽媽搜集蟲子,制作標本。

  幼兒園大班教案《蚯蚓》含反思 篇8

  活動目標:

  1、喜歡觀察蚯蚓,對蚯蚓產生探索的興趣;

  2、認識蚯蚓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活習性;

  3、知道要保護蚯蚓,形成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

  活動準備:

  蚯蚓若干條,實驗用品(尺、放大鏡、玻璃板、盆子、泥土等)

  活動過程:

  一、介紹小伙伴,了解蚯蚓的生活環(huán)境及名稱

  今天小朋友到這里來玩,還帶了一個小伙伴呢。誰來介紹一下你的小伙伴叫什么名字?

  你是在哪里找到這個小伙伴的?這些地方是干燥的還是潮濕的?原來蚯蚓喜歡住陰暗、潮濕的地方。

  二、幼兒自主探究

  小蚯蚓長是得什么樣子的?請你仔細的看一看、摸一摸,觀察一下。每人用盒子拿一條蚯蚓去研究研究。(為幼兒提供放大鏡和透明的小盒)

  交流結果:小蚯蚓長得是什么樣的?

  蚯蚓是環(huán)節(jié)動物,細細長長的,沒有眼睛、鼻子和耳朵。身上有許多水分,摸上去濕濕的。頭部有環(huán)帶。

  2、小蚯蚓是怎么運動的呢?用動作學學。摸摸它的腹部。

  一伸一縮,蠕動,腹部有剛毛,蚯蚓借助剛毛爬行。

  3、小蚯蚓還有什么秘密呢?它喜歡什么環(huán)境是干干的還是潮濕的?它為什么總是躲在泥土里?他喜歡光嗎?我們來做幾個實驗研究研究。(提供手電和紙盒)、(提供軟硬不同的泥土)

  交流探索的結果:蚯蚓喜歡生活在潮濕的泥土中,不喜歡光。

  三、說說蚯蚓的作用

  1、蚯蚓可以給植物松土,讓植物盡情的吸收養(yǎng)分,長得茂盛。

  2、蚯蚓的糞是寶貝,可以養(yǎng)雞、鴨、魚等。

  3、蚯蚓是中藥,叫地龍。

  4、蚯蚓還是一種菜,營養(yǎng)很好。

  (出示信)2008年中國要舉行奧運會,要請小蚯蚓來幫忙,這是為什么呢?(蚯蚓會處理垃圾。)

  小結:小小蚯蚓真能干,它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應該它。

  四、送小蚯蚓回家

  幼兒園大班教案《蚯蚓》含反思 篇9

  活動設計背景:

  每天飯后散步,孩子們經常會停下來捉捉小蟲什么的給同伴們看,孩子們圍在一起嘰嘰喳喳的。我就及時抓住幼兒對周圍環(huán)境的一個偶發(fā)性的關注點,又利用我園地處農村,離幼兒園不到50米處就有一大片農田的便利,設計了這個活動。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捉蚯蚓活動,引導幼兒了解蚯蚓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及用處。

  2.培養(yǎng)幼兒仔細觀察的習慣,激發(fā)幼兒對周圍環(huán)境樂于探索的情趣。

  二、活動準備

  1.活動前先與保育員、保安師傅溝通,說明活動目的與大概過程。

  2.安排具體地塊,考察周邊環(huán)境的安全性。

  3.工具:鋤頭、小塑料桶、玻璃瓶、放大鏡、白色塑料布等

  三、活動過程

  (一)捉蚯蚓。

  1.啟發(fā)提問:

  a.老師準備帶你們琪捉蚯蚓,哪里會有蚯蚓呢?

  b.怎樣才能發(fā)現蚯蚓?

  2.幼兒分組,分發(fā)工具,指定跟隨人員(配班教師、保育員、保安)。

  3.帶領幼兒來到事先已踩點的農田,開始分組挖蚯蚓,要求每組把挖來的其中三條放在白色的塑料布上以便觀察,其余放玻璃瓶和塑料桶內帶回幼兒園放自然角。

  (二)引導幼兒分組觀察、交流對蚯蚓的認識。

  1.觀察、了解蚯蚓的外形特征

  a.仔細看看,捉來的蚯蚓是怎么樣的?

  b.用放大鏡看看蚯蚓,能發(fā)現什么?

  c.蚯蚓有沒有眼睛?沒有眼睛它怎么鉆到泥土里的?

  2.交流討論蚯蚓的習性

  a.蚯蚓喜歡吃什么?

  b.它喜歡怎樣的泥土?

  c.蚯蚓怎樣爬行?

  建議幼兒碰碰蚯蚓,觀察它怎樣爬。

  d.引導幼兒觀察捉來的半條蚯蚓,問:它還能活嗎?

  3.交流討論:蚯蚓有什么用?

  (三)整理結束。

  (四)延伸活動:

  繼續(xù)觀察自然角里的蚯蚓,了解蚯蚓的再生、糞便等。

  幼兒園大班教案《蚯蚓》含反思 篇10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傾聽,操作,使幼兒知道蚯蚓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及其與人類的關系。

  2、通過活動使幼兒懂得要保護蚯蚓。

  3、發(fā)展幼兒觀察能力及激發(fā)他們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六只盆:盆里有泥和蚯蚓

  2、每人一只小盆子,一雙筷子;

  3、每組一盆水,抹布;

  4、蚯蚓示范圖,錄音,圖書等。

  活動過程:

  一、觀察蚯蚓,知道其外形特征

  1、觀察泥土,尋找蚯蚓。

  盆子里的泥土是怎么樣的?(泥土上面有一個個小洞洞)這是怎么回事呢?泥里藏著什么呢?我們一起把它找出來。

  2、觀察蚯蚓的外形特征。

  (1)蚯蚓長得怎么樣的呢?它與其它動物不一樣在哪里?

  (2)幼兒觀察蚯蚓“走路”時的動作,用手模仿蚯蚓走路時一伸一縮的現象。

  小結:蚯蚓的身體圓又長,象細細的管子,而且身體滑滑的,軟軟的,有許多節(jié)組成。它與其它動物不一樣,它沒有眼睛,鼻子,耳朵,身體下面也沒有腳,它是靠身體一伸一縮向前蠕動的,有些時候還會把身體卷起來。

  二、了解蚯蚓的生活習性

  1、小實驗:將蚯蚓放入水中,觀察蚯蚓會怎么樣?

  2、出示放在同一容器中的干濕兩種泥,讓幼兒觀察,泥有什么不一樣呢?(一邊干一邊濕)

  3、找一找蚯蚓在什么地方呢?想一想蚯蚓為什么在這個地方呢?

  小結:蚯蚓喜歡在潮濕的泥土中生活。

  三、了解蚯蚓與人類的關系

  1、蚯蚓生活在泥里吃什么呢?(幼兒自由討論,并自己在教室里尋找圖書,圖片等答案。)

  2、蚯蚓有什么作用?

  小結:蚯蚓吃的是泥里腐爛的東西,有時鉆出泥土吃地面上腐爛的樹葉,它在泥里生活,使土壤變得松散,莊稼,植物就長得好了,它的糞便還可以作肥料,蚯蚓還可以做中藥,它也是家禽,家畜,魚最喜歡吃的飼料。

  3、蚯蚓的本領真大,但是有一些地方蚯蚓不多,所以我們人類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就是把蚯蚓養(yǎng)起來,然后把它送到需要的地方,為人類服務。

  四、延伸活動:

  1、和幼兒一起到田野里去找蚯蚓。

  2、自然角中飼養(yǎng)蚯蚓,讓幼兒觀察蚯蚓松土的現象。

  3、做蚯蚓再生的實驗,讓幼兒了解蚯蚓生存繁殖的特殊本領。

【幼兒園大班教案《蚯蚓》含反思(通用10篇)】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月亮船》含反思03-30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我會旋轉》含反思03-24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動物猜謎歌》含反思04-08

幼兒園大班教案《月亮船》含反思4篇03-30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制作月餅》含反思09-26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魔法紙牌》含反思09-26

幼兒園大班優(yōu)秀體育教案《小小飛行員》含反思03-24

幼兒園大班優(yōu)秀游戲教案《小猴摘桃》含反思03-24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奇妙的聲音含反思09-26

幼兒園大班健康說課稿《心情預報》含反思09-26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色在线精品 | 桃色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欧美国产日韩久久mv | 三级日本成网人站 | 久久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应用 | 亚洲中文在线精品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