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教案《我知道的恐龍》含反思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我知道的恐龍》含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動目標
1、大膽介紹自己認識的恐龍的名稱,外形特征,生存本領等,從外形,習性等不同角度對恐龍進行比較分類,發展思維的概況性和多元性。
2、萌發了解恐龍外形特征與其品種多樣性的興趣。
3、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展求異思維。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重難點
大膽介紹自己認識的恐龍的名稱,外形特征,生存本領等,從外形,習性等不同角度對恐龍進行比較分類
萌發了解恐龍外形特征與其品種多樣性的興趣
活動準備
掛圖。《小朋友的書》,玩具,模型
活動過程
一、交流“我知道的恐龍”
教師根據幼兒收集的資料信息,引導幼兒利用圖片,資料說說自己調查恐龍的情況,自己知道的有關恐龍的信息。
提問:你認識哪些恐龍?他們長得怎么樣?有什么特別的本領?
二、比較,梳理對恐龍的認識
1、結合掛圖,逐一說出幾種典型的恐龍的名稱,并在《小朋友的書·動物王國》第5~6頁“我知道的恐龍”中找出相應的恐龍形象。
2、觀察找出不同恐龍典型的外部特征,加深認識。
3,如果要給這些恐龍分類,該怎么分呢?
三、啟發幼兒提問
關于恐龍,你還想了解一些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活動評析
一、知識的準備
恐龍的知識對于孩子們來說是比較匱乏的,那么前期的知識積累和準備是很重要的`,教師就是抓住了這個關鍵,在活動前給予孩子學習的時間,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孩子們才能說出許多關于恐龍的知識,這樣經驗的分享幫助孩子有新的提升,知識也得到了擴充。
二、教具的運用
教具還是比較平常的圖片、玩具模型,但是教師將他們充分運用,采用觀察、比較等手段,讓教具盡情發揮它的作用。
反思
可以更多的引導或是將自己的身份轉變成孩子的一員,和孩子互相分享,互相學習,那么老師和孩子在活動中更自然,不但可以牽引著主線幫孩子梳理知識,又使活動氛圍更活躍、自然。
【幼兒園大班教案《我知道的恐龍》含反思】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動物猜謎歌》含反思04-02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分水果》含反思04-20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奇妙的聲音含反思09-26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制作月餅》含反思09-26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魔法紙牌》含反思09-26
幼兒園大班安全說課稿常用的標志含反思09-26
幼兒園大班健康說課稿《心情預報》含反思09-26
幼兒園大班社會說課稿常用的標志含反思09-26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勞動者的工具》含反思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