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健康兒歌教案《我會疊毛巾》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健康兒歌教案《我會疊毛巾》,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健康兒歌教案《我會疊毛巾》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生活常規和自我服務為一體的健康生活,讓孩子從小養成自己動手的良好習慣。
3、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4、積極參與活動,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使幼兒了解疊毛巾的方法。
活動難點:讓幼兒學會自己疊毛巾。
活動準備:
毛巾、獎狀、教學ppt
活動過程:
1、觀看ppt導入:
P1桌子上有一堆凌亂的毛巾,我們應該怎么辦呀?(整理)
P2看看是哪些小朋友來幫忙整理了?
P3先將毛巾邊對邊對折,
P4再將毛巾角對角對折。
P5四塊小方塊疊在一起像什么?
P6疊好之后請舉手!
2、教師邊念兒歌“小毛巾,鋪鋪平,邊對邊,角對角,一塊塊,往上疊,看誰疊得快又好!”邊示范疊一次。
3、介紹“疊毛巾”規則:比賽分6組進行,每組幼兒4塊毛巾,每塊毛巾要求對折兩次,疊成一個小方塊,然后4個小方塊角對角疊整齊,疊好之后先舉手,等裁判檢查合格通過,取前兩名獲獎。
4、分組進行比賽
5、為獲獎幼兒頒發獎狀
6、活動結束,整理活動室,帶幼兒回教室。
7、學習兒歌《疊疊樂》。
附兒歌:《疊疊樂》
小毛巾,
鋪鋪平,
邊對邊,
角對角,
一塊塊,
往上疊,
看誰疊得快又好!
幼兒園小班健康兒歌教案《我會疊毛巾》 篇2
教學準備:
畫有折疊引導線的手帕3條、托盤
教學目的:
1、手眼動作的協調性,空間知覺的發展,折疊方法的準確性
2、發展幼兒對幾何圖形的感知能力,培養專注力與秩序感。
教學過程:
1、介紹工作名稱,取教具。“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項新的工作,請小朋友認真看,老師是怎么做的?”
2、教師示范折疊長方形,教師兩手捏著手絹兩角,將手絹平鋪在工作毯上“小朋友,你們看手絹上有一條紅色的線,我們叫它引導線,下面我們來按照引導線來折疊手絹,看看能折疊成什么形狀?”教師左手輕輕壓布,右手將布撫平,提醒幼兒注意引導線的部位,用食、中指沿著折線由左向右滑過。兩手各捏住手絹下邊兩角,提到折線部位,再慢慢將手絹的下邊并行的提到上邊對齊后放下,使上下兩邊的角重疊。用左手輕輕壓住手絹邊,右手沿著折線壓滑過去(自左向右)。“小朋友,你們看手絹變成了什么形狀?(長方形)”教師將折疊好的手絹放在工作毯的左上邊。
3、教師示范折正方形,第一步按折長方形的方法進行折疊,折成長方形后,把布向左旋轉90°,使要折疊的線與身體平行,使之成直立長方形。左手輕輕壓布,用右手食、中指沿著折線由左向右滑過。用兩手各捏住手絹下邊兩角,提到折線部位,再慢慢將手絹的下邊并行的提到上邊對齊后放下,使上下兩邊的角重疊。用左手輕輕壓住手絹邊,右手沿著折線壓滑過去(自左向右)。“小朋友,你們看手絹變成了什么形狀?(正方形)”教師將折疊好的.手絹放在長方形的右邊。
4、教師示范對角折法:教師從托盤中取出手絹,將其中一角正對身體放好,教師左手輕輕壓布,右手將布撫平,提醒幼兒注意引導線的部位,用食、中指沿著折線由左向右滑過。用兩手中指按住兩邊角,分別用左右手的食、拇指捏住兩邊的手絹向上挑起,使下角對準上角。左手按住三角形底部,右手將下角魚上角對齊。左手按住對折后三角形左邊底角,右手自左向右,將手絹撫平。“小朋友,你們看手絹變成了什么形狀?(正方形)”教師將折疊好的手絹放在長方形的右邊。
5、教師提問:“剛才小朋友都看到了老師用不同的方法將手絹都折疊成了什么形狀?(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手絹按照不同的方法還可以折疊成其它的形狀,小朋友可以試一試,看看還能折疊成什么形狀。”
6、收教具,從左到右邊收手絹,邊說形狀。
活動延伸:
折疊餐巾紙、紗巾、衣服。
吸引力:手帕變小了
錯誤訂正:引導線,折線對齊,布面平順,布邊不歪斜。
注意事項:教師展示要分解動作。
【幼兒園小班健康兒歌教案《我會疊毛巾》】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4篇04-21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六篇04-20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三篇04-19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8篇04-18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9篇04-24
幼兒園小班健康活動教案3篇04-23
幼兒園兒歌教案(15篇)04-26
幼兒園兒歌教案15篇04-26
【精品】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模板六篇04-28
【實用】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模板匯總九篇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