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小豬》幼兒園教案(通用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運小豬》幼兒園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運小豬》幼兒園教案 1
活動目標
1、能和同伴一起用布運球,發展動作的協調性、平衡性。
2、體驗同伴合作活動的樂趣。
3、了解多運動對身體有好處。
4、知道檢查身體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籃球、布若干。
活動過程
1、老師出示籃球,鼓勵幼兒說出自己知道的玩籃球的方法,激發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
2、引導幼兒自由玩球,如:滾球、排球、拋接球等。
3、出示布,講解“運小豬”游戲方法。把籃球當作“小豬”,兩個好朋友用一塊布共同運“小豬”,看誰運得又快又穩。
4、老師跟幼兒共同探討不讓球滾到地上的竅門。如:運球過程中適當彎彎腰,與同伴手的`高度保持一致等。
5、以小組競賽的形式進行游戲,老師注意提醒幼兒遵守游戲規則。
6、放松活動,好朋友相互為對方按摩手臂、腿、腰、背等部位。
活動反思
勤勞的小豬們要把西瓜運回家,可是要走過窄窄的獨木橋還要鉆小小的圈,途中還會有大灰狼出沒,小豬們要格外小心,碰到了狼要趕快蹲下,等狼走了才能繼續往前走,歷盡艱難險阻,小豬們終于把西瓜成功運回家。活動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來設計的,整個活動孩子們的參與興趣很高達到了預期目標。有一名幼兒因身體欠佳沒有參與到活動中。
《運小豬》幼兒園教案 2
活動目標:
1、練習平衡、鉆爬、快跑和躲閃的能力,增強動作的協調性。
2、能積極的`參與體育活動,準守游戲規則。
活動準備:
1、平衡木兩條、拱形門兩個、籮筐兩個(內放球類),根據幼兒體質條件還可以再設置一些障礙,如踩樁過溪。
2、大灰狼頭飾一個。
活動過程:
一、游戲:“運小豬”
1.今天天氣很好,小豬們要到外婆家去玩。外婆家很遠,要走過小橋、鉆過山洞才能到達。
2.教師指導幼兒練習“走小橋”、“鉆山洞”。
二、游戲:“小豬運西瓜”
1.外婆家到了。外婆看見小豬們可高興啦,說要把好吃的西瓜送給小豬們吃,請把西瓜搬回家吧!
2.討論:回家的路很遠,如果路上遇見大灰狼怎么辦?(外婆說小豬你們看見大灰狼時,要立刻蹲下不動,它就不會發現你們了。)
3、小豬抱著西瓜鉆過山洞、走過小橋,把西瓜一個一個運回家。老師扮演大灰狼,當大灰狼出現時小豬立刻蹲下不動,隨便亂動的小豬將被大灰狼抓走。
三、游戲:“切西瓜”
1、西瓜運完了,讓我們一起來切個大西瓜嘗一嘗吧!
2、“切西瓜”游戲:幼兒拉手成圓圈(西瓜),請一名幼兒邊走邊念:“切、切,切西瓜,綠的皮,紅的瓤,我把西瓜一切二,甜甜的汁水四處淌。”念兒歌的同時,用小手在兩人拉手處做切的動作,念完“淌”字,全體幼兒四散跑開,切西瓜者抓住一人后,再次開展游戲,被抓者念兒歌,切西瓜。
3、可以組成3-4個小圓圈,同時玩“切西瓜”游戲。
《運小豬》幼兒園教案 3
設計思路
收納桶是家庭中常見的物品,它輕巧、安全、色彩鮮艷;它可折疊,具有可變性且取材方便。我們將其作為幼兒運動的器械,幼兒喜歡且樂意借助其進行活動。
小班下學期的幼兒能比較平穩地走和跑,但徒手或者持物在低矮物體上行走,對他們而言仍有一定的挑戰性。
教師創設了“小豬運西瓜”的活動情景,和幼兒分別扮演“豬媽媽”和“豬寶寶”,借助幼兒園的自然環境,如山坡、草地和沙池,引導幼兒用多種方法玩收納桶,幫助幼兒積累在低矮的物體上持物行走的經驗。
由于是運用器械進行的活動,所以教師要時時關注幼兒的情緒,用游戲化的語言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提醒幼兒既要保持身體平衡,保護好自己,又要積極大膽地參加活動。教師還可以對幼兒進行有關輕拿輕放、互相謙讓等良好習慣和品質的培養。
活動目標
1.嘗試在低矮的物體上持物行走,提高身體的平衡性。
2.體驗與同伴一起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各種顏色鮮艷的收納桶若干(幼兒人手一個)。
2.玩具西瓜若干(幼兒人數的3倍~4倍)。
3.平衡木、花朵平衡、輪胎、塑料小矮凳等鋪成的3條路徑。
4.律動音樂等。
活動過程
一、小豬做操
1.教師扮演豬媽媽,幼兒扮演豬寶寶。
2.(播放音樂《小豬操》)“小豬寶寶們,我們一起來動動身體、做做操!”
【設計意圖:師生分別扮演“豬媽媽”和“豬寶寶”,伴隨音樂模仿小豬活動身體,起到激發興趣和熱身的作用,為后續活動做好充分的準備。】
二、小豬玩桶
1.幼兒自由玩收納桶。
“小豬寶寶們,我們一起玩游戲吧!每人拿一個桶,找空地方玩一玩。”
觀察要點:
(1)幼兒喜歡用哪些方法玩桶?
(2)幼兒的活動空間是否充分?
2.幼兒交流分享各自有創意的玩桶方法。
引導幼兒說出各自的玩法:“小豬寶寶們,你們是怎么玩的?”
觀察要點:幼兒能否根據教師發出的信號玩游戲。
預估幼兒交流的玩法:躲貓貓、跳跳豬、滾大桶等。
(1)躲貓貓
觀察要點:幼兒在躲的過程中,手、腳和身體能否盡量蜷縮。
(2)跳跳豬
觀察要點:幼兒能否跳起來,幼兒的活動空間是否充分。
(3)滾大桶
觀察要點:能否聽信號變速、變向推滾收納桶。
【設計意圖:讓幼兒自由探索收納桶的不同玩法,在活動中發現收納桶的多變性,并利用其特點活動身體。活動中,教師不要過多給予幼兒指導或暗示,以幼兒主動活動為主,只有在幼兒需要幫助時教師才給予適當點撥。】
三、小豬運西瓜
1.運用各種方法搬運西瓜。
“豬媽媽種了好多西瓜,讓我們用各種方法走過小路把西瓜運回來。”
“拿好桶,去摘西瓜咯!請你們看好箭頭,走過小路,每次只能摘一個西瓜回來哦!走路的時候要小心!”
觀察要點:
(1)幼兒拿著桶通過小路是否有困難。
(2)幼兒行進的.路線。
(3)幼兒在上下山坡時是否有困難,能否保持身體平衡,是否需要幫助。
2.幼兒交流運西瓜的過程。
“小豬寶寶們,你們剛才走了哪條小路去運西瓜的?”
預估交流的內容(請幼兒演示)。
(1)走輪胎路的時候小腳要抬高,一個一個跨過去。
(2)過小橋的時候小腳要踩在中間,慢慢走。
(3)走小矮凳路的時候,要看準了再跨過去,腳要踩在小矮凳上,不要踩空了。
小結語:“運西瓜的時候,眼睛要看好小路,一步一步穩穩地走。”
3.幼兒繼續玩游戲。
幼兒繼續玩游戲,教師提醒幼兒可以嘗試走其他小路。
“小豬寶寶們,地里還有好多西瓜,把它們都運回來。試一試你剛才沒有走過的小路。”
觀察要點:
(1)幼兒能否穩穩地走過各條“小路”。
(2)放西瓜時動作是否輕輕的。
【設計意圖:借助幼兒園的自然環境,如山坡、草地和沙池,用不同器械創設多種路徑。幫助幼兒在游戲情景中探索和積累在低矮的物體上持物行走的經驗。】
四、放松活動:小豬吃得飽飽
伴隨《小豬吃得飽飽》的音樂,放松身體,然后帶著收納桶離開場地。
反思
“小豬運西瓜”的活動體現了兩個特點:
1.發揮了幼兒的主體性
參照《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3~4歲幼兒能沿地面直線或在較窄的低矮物體上走一段距離”的要求,結合本班幼兒已有的運動經驗,我將活動目標定位為:嘗試在低矮的物體上持物行走,提高身體的平衡性。我通過創設“小豬運西瓜”這一游戲情景,讓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兒利用收納桶自主選擇“小路”行走,以此體現尊重幼兒個體差異和興趣愛好,在滿足幼兒不同需要的同時,遵循幼兒的“最近發展區”,并根據不同難易程度的路徑進行自我挑戰,進而獲得成功的喜悅,體驗參與活動的樂趣等新課程理念。
2.體現了活動的趣味性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教師應經常和幼兒一起在戶外運動和游戲,鼓勵幼兒和同伴一起開展體育活動,同時,倡導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激發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在本次活動中,我們利用幼兒園的自然環境,增設色彩鮮艷、不同難易程度的小路,以游戲的形式貫穿活動始終。幼兒在游戲中扮演角色,在情景中積累在低矮的物體上持物行走的經驗。饒有趣味的情景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興趣,他們在自由探索中發現了收納桶的各種變化以及不同玩法,獲得了不同的創造性體驗,從而使幼兒身體的靈活性和協調性得到鍛煉。
《運小豬》幼兒園教案 4
教學目標:
增強孩子的體能和協調能力:通過搬運和運送小豬玩具的活動,提高孩子們的肌肉力量、平衡感、協調性以及方向感。
促進團隊協作能力:在合作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孩子們相互合作、溝通協調的能力。
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鼓勵孩子們用不同的'方式運送小豬,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增進師生及同伴間的情感交流:通過共同游戲,加強師生間的互動,促進孩子們之間的友誼。
教學準備:
小豬玩具或填充玩具(數量根據班級人數而定)
多種運送工具:小籃子、小推車、繩子、小桶等
安全標志和指示牌
音樂播放器和活潑的音樂
平坦寬敞的室外活動場地
教學過程:
一、導入(5分鐘)
熱身活動:播放活潑的音樂,帶領孩子們進行簡單的熱身運動,如跳躍、跑步、拉伸等。
情境導入:講述一個簡單的故事,例如:“農場里的小豬們要過河去另一邊的草地吃草,但是他們不會游泳,我們需要幫助他們過河。”
二、主要活動(20分鐘)
示范與講解:展示如何安全地使用各種運送工具將小豬從起點運送到終點。
分組合作:將孩子們分成若干小組,每組分配不同的運送工具。
運小豬比賽:設置起點和終點,組織孩子們進行運小豬比賽。比賽可以是單輪次或多輪次,視時間而定。
創意運送:鼓勵孩子們嘗試用身體的不同部位(如背、抱、夾等)或創新的方式運送小豬。
三、總結反饋(5分鐘)
集體分享:邀請每個小組分享他們運送小豬的方法和感受。
表揚與鼓勵:對孩子們的積極參與和創意表現給予肯定和鼓勵。
安全總結:強調在運送過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碰撞和摔倒。
四、放松與整理(5分鐘)
放松活動:播放輕柔的音樂,引導孩子們進行深呼吸和簡單的拉伸放松。
整理場地:指導孩子們將運送工具和小豬玩具歸位,整理活動場地。
教學意義:
通過《運小豬》這一活動,孩子們不僅能夠在游戲中鍛煉身體,還能學會合作與分享,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思維。同時,活動中的互動和分享也有助于增進師生間的情感聯系和同伴間的友誼。
《運小豬》幼兒園教案 5
【活動名稱】:
《運小豬》
【活動目標】:
身體發展:通過游戲活動,鍛煉幼兒的平衡能力、協調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情感態度:培養幼兒愛護動物的情感,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增強集體榮譽感。
認知能力:讓幼兒理解并實踐游戲規則,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小豬玩偶若干(或者其他可替代物),或者制作的小豬頭飾。
場地布置,設置起點和終點,并在路徑上設置一些“障礙”(如軟墊、繩索等)。
音樂及相關道具。
【活動過程】:
導入環節: 教師以故事形式導入,比如講述農場里的`小豬需要小朋友們幫忙送到另一側豬圈的故事,激發幼兒參與的興趣。
游戲講解:
詳細解釋游戲規則:每位小朋友扮演小豬農夫,需要用指定的方式(如用勺子托住小豬玩偶、頭頂小豬玩偶等)從起點將“小豬”安全運送到終點,過程中不能讓“小豬”掉落。
強調安全注意事項,提醒幼兒在游戲中要注意自我保護,同時也要對“小豬”溫柔對待。
游戲進行:
分組進行游戲,每組輪流運送小豬,可以設置時間或數量限制,看哪一組最先完成任務。
教師在旁指導,鼓勵幼兒互相配合,共同克服路途中的“障礙”。
總結分享:
在游戲結束后,邀請幼兒分享自己的游戲體驗和感受,教師對幼兒的表現給予肯定與鼓勵,引導幼兒認識到團結協作的重要性。
對游戲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回顧討論,引導幼兒思考如何改進方法,提升效率。
【活動延伸】:
可以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繼續模擬這個游戲,比如在家和父母一起進行,或者利用其他物品進行類似的運輸游戲,進一步鞏固幼兒的運動技能和團隊協作精神。
【《運小豬》幼兒園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教案《小豬運西瓜》03-19
幼兒園中班體育教案《小豬運西瓜》06-08
《運水果》幼兒園教案03-31
幼兒園小班運水果教案08-25
幼兒園大班《運水》教案06-22
幼兒園小班拖小豬的教案08-28
幼兒園小班拖小豬教案08-25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豬的野餐》06-27
《聰明的小豬》幼兒園大班教案09-15
幼兒園中班《小豬睡覺》教案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