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小班教案《花貓照鏡子》含反思(精選9篇)
在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的今天,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反思指回頭、反過來思考的意思。那么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花貓照鏡子》含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小班教案《花貓照鏡子》含反思 1
活動目的:
1、在音樂的伴奏下,愿意跟著教師學做小貓的表演動作。
2、有愛整潔、愛美的情感。
3、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活動準備:
1、小貓頭飾、尾巴人手一份。
2、課前學習歌曲《小花貓照鏡子》。
活動過程:
一、了解鏡子的作用,引入活動。
在音樂的伴奏中,一個一個依次照鏡子,了解鏡子的.作用。
二、創編動作
1、在音樂的伴奏下,幼兒裝扮自己。
2、幼兒隨音樂邊唱歌邊自由表現小貓的各種動作。
3、師扮貓媽媽表演,通過提問引導幼兒欣賞并觀察每個動作的含義。
4、引導幼兒跟隨教師學習貓的各種動作并創編動作。
三、隨音樂做貓動作出活動室。
教學反思:
在本文的開篇,我事先準備好了一只鏡子,讓學生觀察說說你喜歡鏡子的作用,這樣為學習課文內容作好了鋪墊。緊接著出示小花貓圖來補全課題,圖文并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習課文內容時,我沒有作過多的講解,而是通過抓住重點句,讓學生各種形式的朗讀,感悟到“要想別人尊重自己,首先要尊重別人”的道理。在拓展延伸時,請學生和同桌做做照鏡子的游戲,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再一次去體會本文的道理。
幼兒園小班教案《花貓照鏡子》含反思 2
活動目標
1、在音樂的伴奏下,愿意跟著教師學做小貓的表演動作。
2、有愛整潔、愛美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小貓頭飾、尾巴人手一份。
2、課前學習歌曲《小花貓照鏡子》。
活動過程
活動一開始,我先讓幼兒對著鏡子照一照,看一看,并隨意做一些動作,感受鏡子反照的有趣性。等老師的舞蹈動作一表演完,各種姿態的“小花貓”出來了,幼兒條件反射地做出了相應的動作,有的`將手指五指半屈學貓爪,有的在臉上來回地瘙癢著……姿態萬千,正感受著小花貓的優美動作展現。學習舞蹈的同時,幼兒很認真地跟著老師學習每一個動作,認真地觀察著動作的變化性,跟著老師的樂曲的節奏做好每一個動作。“老師,小花貓也會這樣。”“還有這樣。”……在學習舞蹈的同時,他們還不時地做出多種不一樣的動作,增加了活動的趣味性,增加了活動氣氛。最后,每只小花貓在音樂的伴奏下,開心、歡快地舞蹈著,在舞蹈中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小花貓是幼兒熟悉的小動物,它的許多生活習性幼兒都能逼真地模仿出來,小班幼兒的舞蹈動作要求也不高,因此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都很積極,興趣也很高,學得也很快,對動作的掌握也較完整。通過他們熟悉的動物動作模仿,來激發他們對舞蹈的興趣,但由于他們受年齡的限制,在動作連續表現這一技巧上掌握還不夠。
建議措施
多相關舞蹈資料,引導幼兒通過日常的觀察,逼真、有趣地模仿進一步地激發對舞蹈的興趣,培養動作的連貫性。
幼兒園小班教案《花貓照鏡子》含反思 3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鏡子的用途,知道鏡子能照出人或物體。
2、通過照鏡子和參與照鏡子游戲,感知鏡子中的我,了解鏡子的基本特征。
3、樂意照鏡子,積極參與照鏡子游戲活動,對用鏡子觀察周圍的事物感興趣。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在生活中見過、并用過鏡子。
2、物質準備:鏡子人手一面。
活動過程:
1、出示鏡子,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瞧!這是什么?它是什么樣的?
2、自由擺弄鏡子,探索、感知鏡子的特征。
讓幼兒自主玩一玩,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摸一摸、看一看、說一說,自己對鏡子的認識。
3、“照鏡子”感知自己五官以及表情。
教師:鏡子里有什么?動一動鏡子,你還看見了什么?
教師:瞧一瞧,鏡子里的你是什么樣子的?
讓幼兒照鏡子做各種表情和動作。啟發幼兒說說:照鏡子時,你發現什么?
3、了解鏡子在生活中的廣泛用途。
教師;你在哪里見過鏡子?還有誰用過鏡子?
4、引導幼兒開展“照鏡子”的游戲活動。
5、想幼兒介紹“照鏡子”游戲的玩法,啟發幼兒想一想:老師做照鏡子的人,小朋友做鏡子里的人,老師做什么,小朋友應該什么?
鼓勵幼兒模仿老師的動作,跟著老師的動作而變化,感知鏡子里的人和照鏡子人的動作的一致性,體驗照鏡子的快樂。
活動反思:
活動開始讓幼兒自由的`玩一玩,摸一摸、看一看、說一說,初步探索、感知了鏡子的特征。幼兒在這個過程中都非常的感興趣。對著鏡子做著各種各樣的表情和動作,但是讓幼兒說說你發現了什么的時候,幼兒還不能表達。最后的“照鏡子”游戲活動讓幼兒模仿老師的動作,跟著老師的動作而變化,通過游戲體驗了照鏡子的快樂。
幼兒園小班教案《花貓照鏡子》含反思 4
設計背景
為了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讓幼兒在照鏡子游戲中體驗活動的樂趣,從中發展幼兒的語言,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鏡子的好奇心,體驗照鏡子游戲的快樂。
2、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3、引導幼兒了解鏡子的種類,在教師幫助下嘗試用語言表達探索的過程。
4、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重點難點
重點:激發幼兒的好奇心,讓幼兒從照鏡子游戲中體驗到快樂。
難點: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平面鏡、哈哈鏡等各類鏡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出示謎語:“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也笑,你問它是誰,它說你知道。”
2、讓幼兒猜出謎底。
3、由謎底引出活動內容。
二、探索與發現:
1、為幼兒提供平面鏡、三棱鏡、哈哈鏡、u形鏡等各種不同類型的鏡子,讓幼兒自由照鏡子。
2、幼兒觀察照鏡子時產生的各種有趣的現象,比比誰的發現多。
3、引導幼兒發現鏡子能照物體影像的原理。
三、討論:
1、你是怎樣照鏡子的?
2、你發現了什么?
3、鏡子是用什么做成的?
4、你還見過什么樣的鏡子?
四、小游戲:
1、不轉身可以看見你。幼兒用鏡子自照身后,說出身后站的人或物品。
2、鏡子反光照到你。指導幼兒在陽光下,讓鏡子的反光照到自己選定的伙伴身上。(提醒幼兒不要讓光反射到別人的眼睛里。)
五、活動延伸:
除了在鏡子里,我們還可以在哪里看到自己?(如:照片、玻璃、水盆里……)
教學反思
照鏡子是一項既簡單又有趣的活動。照鏡子時產生的各種有趣的現象極大地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促使他們認真觀察,從而發現鏡子能照物體影像的原理。在這個環節中,教師注重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活動時教師讓幼兒說說自己觀察到了哪些有趣的現象,并比一比誰的發現多。這個設計不僅有效培養了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時也發展了幼兒的語言。
在活動過程中,教師以《幼兒教育指導綱要》的精神為宗旨,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貫穿始終,極大地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使幼兒開心地玩,快樂地學。
幼兒園小班教案《花貓照鏡子》含反思 5
活動目標:
1、認真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2、體驗與他人分享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經有照鏡子的經驗。
2、1面大鏡子。
難點重點:
懂得體驗與他人分享快樂。
活動過程:
一、出示鏡子,引導活動主題。
教師指著鏡子提問:小朋友知道這是什么嗎?
二、講述故事:(小毛毛照鏡子),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完整的講述一遍故事。
2、教師:小毛毛做了什么動作?鏡子中的小毛毛做了什么?
3、引導幼兒學說故事中的四句話:小毛毛連連搖著小腦袋,大鏡子里的小毛毛也連連搖著小腦袋。小毛毛吃著甜果果,大鏡子里的小毛毛也吃著甜果果。你送給他甜果果,他也會送給你甜果果。小毛毛慢慢地把甜果果送過去,大鏡子里的小毛毛也把甜果果慢慢地送過來。
4、教師:為什么兩個甜果果慢慢地碰到一起后,兩個小毛毛都笑了?引導幼兒懂得,有了好東西要和別人分享,這樣大家都會快樂。
三、引導幼兒玩鏡子游戲,嘗試用故事的句式說一句話。
教師小結:在鏡子面前我們做一個動作,大鏡子里的'我們也會做同樣的動作。
活動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幼兒能清楚地了解故事內容,同時也感受到了照鏡子的樂趣。
幼兒園小班教案《花貓照鏡子》含反思 6
活動目標:
1.簡單的方位知覺。
2.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鏡子、圖片。
活動過程:
1.幼兒站在盥洗室的鏡子前,幼兒邊照鏡子,邊指認自己五官的名稱和位置。
2.教師說出五官的名稱,幼兒快速地在自己的臉上指點。
3.學說“眼睛在鼻子的上面、鼻子在中間、嘴巴在鼻子的下面”。
活動建議:
1.活動區周圍可以布置幼兒的照片,讓幼兒看看認認自己和同伴。
2.在活動中念兒歌《真是漂亮的好孩子》。
3.活動后,可進行寶寶自己會整理的'練習,感知簡單的歸類。
附兒歌:真是漂亮的好孩子(鴿翔)
寶寶有面小鏡子,每天用它照自己,
小臉干凈頭發直,真是漂亮好孩子。
活動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讓進行說、聽、演等多種方法,學生懂得關心照顧身邊的人。
幼兒園小班教案《花貓照鏡子》含反思 7
活動目標
1、了解如何預防和治療感冒。
2、知道正確擦鼻涕的方法。
3、了解生病的癥狀,知道感冒后身體不舒服要及時告訴大人。
4、初步了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能說出感冒時的感受。
課件準備:故事圖片、故事音頻、擦鼻涕步驟圖。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伙伴生病圖片
1、出示打噴嚏、擦鼻涕、量體溫的圖片。
2、引導幼兒回憶自己感冒時的感受。
二、播放音頻引導幼兒了解簡單的防治感冒的方法
1、播放故事音頻,熟悉故事內容。
2、再次播放故事音頻,討論防治感冒的`方法。
三、出示擦鼻涕步驟圖學習正確擦鼻涕的方法
1、請幼兒說說平常擦鼻涕的方法。
2、出示擦鼻涕步驟圖,引導幼兒正確擦鼻涕、鼻涕紙扔進垃圾桶。
活動反思
每次季節變化時候感冒的孩子就比較多。所以選擇這一活動一方面可幫助幼兒回憶感冒時的痛苦癥狀,在回憶中,幼兒能夠感受到感冒了會很不舒服。另一方面可讓幼兒了解有效防治感冒的方法,如開窗通風、多鍛煉身體等等,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幼兒園小班教案《花貓照鏡子》含反思 8
一、活動目標
1、知道故事的名稱,理解故事內容,懂得聽故事時應安安靜靜的,不大聲說話。
2、能較細致的觀察圖片,愿意在集體面前大聲地回答提問。
3、明白在幼兒園里的小朋友應該相親相愛,不打小報告。
4、通過多種閱讀手段理解圖畫書內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情節。
5、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二、活動準備:
Flash課件
三、活動重難點
重點:理解故事內容,知道聽故事時應安安靜靜的,不能大聲說話。
難點:知道幼兒之間是相親相愛的,不打小報告。
四、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一所漂亮的動物幼兒園,你們想去嗎?
師:動物幼兒園里呀有只小,它也和你們一樣也有自己的好朋友。(出示動物幼兒園背景圖)
1、我們一起來找找小都有哪些好朋友呢?(播放課件)
個別幼兒回答教師提問:小在動物幼兒園里都有哪些好朋友。
2、動物幼兒園里呀還有一位院長媽媽,她是老虎媽媽。(出示老虎媽媽的圖片)
(二)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幼兒欣賞故事第一部分。
師:動物幼兒園剛開學,小鳥、小、小虎夠和小灰貓幾個好朋友常常一塊兒上學。誰能告訴我小灰貓發生了什么事情嗎?小怎么跟老虎媽媽說的?告訴老虎媽媽后,小灰貓是怎么做的?
教師小結:原來小向老虎媽媽打小報告說了小灰貓的壞話小灰貓就不跟小一起上學了。
2、幼兒欣賞故事第二部分。
師:小花狗和小鳥發生了什么事情?小是怎么跟老虎媽媽說的.?小把小花狗和小鳥的事情告訴老虎媽媽后,它們還是小一起玩嗎?
教師小結:小鳥和小花狗吵架,小又去向老虎媽媽打小報告了,它們呀也躲著小呢。
3、幼兒欣賞故事第三部分。
師:小灰貓,小鳥和小花狗都躲著小了,不和小一起做游戲了,小它到大樹林去找誰了?伯伯怎么說的?小聽了伯伯的話它是怎么跟小灰貓說的?怎么跟小鳥和小花狗說的?那小灰貓、小鳥和小花狗有沒有和小一起玩了呢?
教師小結:小找伯伯幫忙,小呀向大家道歉了,它還提醒小灰貓洗臉了,小再也不打小報告了,現在小動物們又和小一起玩了呢。
4、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師:老師的故事講完了,但是故事還沒有好聽的名字,誰能想一個好聽的名字?
師:老師也想了一個好聽的名字,你們想知道嗎?(愛打小報告的小)
(三)擴展經驗
共同討論:小朋友們能不能老是向老師打小報告,說其他小朋友的壞話,為什么?
總結:我們不能學小愛打小報告的壞毛病,我們要和小朋友相親相愛。
教學反思:
幼兒的興趣非常濃,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設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后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
幼兒園小班教案《花貓照鏡子》含反思 9
活動目標
1.通過對鏡子的操作活動,使幼兒了解鏡子的基本特征。
2.通過交流,讓幼兒了解鏡子的種類和用途。
3.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比較分析能力及初步的嘗試精神。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面小鏡子。
2、平面鏡、凸面鏡、凹面鏡。(上面標有數字“1”、“2”、“3”)
3、放大鏡、凸透鏡、凹透鏡等。
活動過程
一、 猜謎導入,認識鏡子。
師:今天老師帶了個謎語給小朋友猜,謎面是: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也笑,你問它是誰,它說你知道。你們猜到是什么嗎?
二、 自由探索鏡子的奧秘
1、師:對,是鏡子。你們想不想拿鏡子照一照、玩一玩?
2、師:但老師有個要求:拿到鏡子后,看一看,摸一摸鏡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摸上去感覺怎么樣?你在玩的過程中,發現鏡子有什么本領?
3、師:聽清老師的要求嗎?
4、幼兒自由探索。
5、請幼兒回答:鏡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摸上去感覺怎樣?
教師小結:我們剛才見到的鏡子都是用玻璃做的,摸上去感覺涼涼的、滑滑的。
6、誰跟大家介紹下,你剛才是怎樣玩鏡子的?你發現了鏡子有什么本領?
①你是怎樣玩的鏡子?
②發現了什么?
小結:鏡子可以照出影子來,利用鏡子,你不轉頭就可以看見身體后面的小朋友。
7、剛剛××小朋友是在陽光下玩的鏡子,我們一起問問她有什么發現吧!
①陽光下,你發現了什么?
②墻上為什么會有光斑?(鏡子將陽光反射到墻上就產生了光斑。)
③墻上的光斑會動嗎?
④你是怎樣讓它動的?(光斑隨鏡子的晃動而晃動。)
小結:在陽光下,鏡子可以在墻上產生光斑,還能讓光斑移動到想讓它到的地方。
三、 探索哈哈鏡(第二次嘗試)
1.師:今天吳老師還帶來了幾位大鏡子朋友,你們到鏡子前照一照,看看自己在鏡子里有什么變化?
2.幼兒分組嘗試、觀察、交談。
3.嘗試后提問:你在每面鏡子里照到自己是怎樣的?
教師總結:×號鏡子里照出的人和原來一樣;×號鏡子照到的人變得又矮又胖;×號鏡子照到的人變得又高又大。
(第三次嘗試)
1.咦!同樣是三面鏡子,為什么你們照出來的樣子會不同呢?
2.幼兒分組嘗試:請你們再去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找一找原因,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
3.請幼兒回答。誰來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
教師小結:小朋友真聰明,發現原來它們的'鏡面不同。×號鏡的鏡面是平的;×號的鏡面是凸的;×號鏡的鏡面是凹的。我們把鏡面是平的,稱為平面鏡;鏡面往外凸的,稱為凸面鏡;鏡面往里凹的,稱為凹面鏡。
四、 探索發現鏡子的用途
1、師:你還在哪里見過鏡子,它有什么作用?
2、幼兒講述。
3、師:工人叔叔用平面鏡、凹面鏡、凸面鏡制造出了各種各樣的鏡子。你們知道這是什么鏡子嗎?(出示各種鏡子)
五、照鏡子
1.介紹規則。 師:現在我們一起玩照鏡子的游戲吧,老師做照鏡子的人,小朋友做我的鏡子,你們鏡子要迅速模仿我照鏡人的動作,擺出相應的鏡面動作。
2.請幼兒兩人一組自由結伴,玩游戲。
3.幼兒隨音樂做照鏡子的游戲。
活動反思:
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很高。可能是因為鏡子是我們的生活用品,生活中很多時候都需要鏡子,每個人都照過鏡子,認識鏡子。孩子們雖然認識鏡子,喜歡照鏡子,但對鏡子的了解還不是很多,而且鏡子的世界真的很奇妙,而且鏡子的種類繁多,用途也廣泛,孩子們能通過這一科學活動了解很多科學知識。 探索學習是幫助幼兒形成直接經驗的有效方式。幼兒在活動中帶著問題和已有經驗自主操作材料、親身感受與直接體驗、發現并自己得出結論,形成對事物的感性認識,這種學習方式對幼兒科學教育實踐有著重要的意義。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一定要激發幼兒這種自主學習的興趣,敢于讓幼兒發表意見,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在本次活動的前期試教中,在了解鏡子在生活中的應用的環節,我總怕幼兒說不到位,總是急于要求幼兒按照我的思路走而妨礙了幼兒的思考,活動中就缺乏了幼兒自主探究的氛圍。經過眾多老師的指出后,我認識到了這一點,教師在活動中應適當的引導幼兒,要幫助幼兒回憶自己的生活經歷,激發幼兒大膽表達,才能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形成很好的科學探索氛圍。
總之,科學探究活動的順利開展離不開教師在活動前的精心準備,只要教師充分考慮到各個環節進行,怎樣引導幼兒,活動就會成功一半。
【幼兒園小班教案《花貓照鏡子》含反思】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教案《Bee》含反思09-28
幼兒園小班教案《青菜》含反思03-29
幼兒園小班《噓》教案含反思03-31
幼兒園小班教案《幫幫小豬》含反思03-26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汽車》含反思03-26
幼兒園小班教案《彩色氣球》含反思03-30
幼兒園小班教案《可愛的動物》含反思11-17
幼兒園小班教案《閃爍的小星》含反思07-29
幼兒園小班教案《踩影子》含反思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