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奶牛場》的幼兒園大班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參觀讓幼兒知道牛的種類很多,奶牛是其中之一。
2、通過觀察了解牛的外形特征及生活習性以及與人們生活的關系,教育幼兒愛護動物。
3、讓幼兒知道東北塘是養牛最多的地方,被稱為“奶牛之鄉”。
4、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1、帶領幼兒參觀奶牛場(事先與牛場聯系好),汽車。
2、牛奶若干、奶制品。
活動過程:
一、 參觀前的談話。
“小朋友,現在我們要去參觀一個地方,小朋友們排好隊伍,聽老師的指揮,上汽車的時候要小心,不要推擠,注意交通安全知道嗎?
二、 了解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
“到了,這是什么地方?你們是怎么看出來的呢?你們看見了什么動物?(奶牛)
這些牛是什么樣子的?(鼓勵幼兒自由談論)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牛的外形特征。
“你們知道牛喜歡吃什么嗎?”引導幼兒觀察飼養員喂食。
三、 引導幼兒看牛產奶(飼養員用吸奶器吸奶)。
“我們小朋友吃的牛奶從哪里來的呢?”引導幼兒看產奶。
四、 幼兒排隊,回幼兒園的談話,了解牛與人們的生活關系。
“牛對人們有什么作用?”(奶可以吃,奶可以做成奶制品:奶粉、奶糕、奶片、奶茶....牛的肉可以吃,牛的皮可以做皮衣、皮帶、皮鞋、皮包等等,他的`糞便是最好的肥料)
正因為牛有這么大的用途它的全身都是寶,所以人們要養奶牛,我們東北塘是養牛最多的地方,被成為“奶牛之鄉”。
五、 教育幼兒愛護動物
正因為有了這么多的奶牛產奶,使我們人們能吃到新鮮的牛奶,牛奶營養好,很甜美。那么我們也要讓牛生活的更好,給它一個安定的生活環境,為我們人類服務。
活動反思:
幼兒帶著興奮又好奇的心理來到奶牛場,通過觀察和聽飼養員的介紹,使幼兒對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有了進一步的了解,知道牛是人們喂養的動物,它與人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生活中少不了它,并激發了幼兒愛牛的情感。活動過程中,幼兒探索欲強,人人給牛喂草,看牛吃食物的樣子、睡覺的樣子、有的幼兒還模仿牛的叫聲。整個活動幼兒興奮不已,收獲非淺。
小百科:奶牛是乳用品種的黃牛,經過高度選育繁殖的優良品種,我國的奶牛主要以黑白花奶牛為主,從1980年山東省畜牧局牛羊養殖基地開始引進此品種,此品種適應性強、分布范圍廣、產奶量高、耐粗飼。黑白花奶牛也叫中國荷斯坦奶牛,中國荷斯坦奶牛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其育種過程非常復雜。總之,它是由純種荷蘭牛與本地母牛的高代雜交種,經長期選育而成。
【《參觀奶牛場》的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繞口令教案04-11
幼兒園大班教案四篇05-14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3篇05-19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4篇05-19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三篇05-16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四篇05-15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動物猜謎》01-05
關于幼兒園大班教案四篇05-20
【實用】幼兒園大班教案三篇05-20
關于幼兒園大班教案4篇05-19